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效课堂交流材料

高效课堂交流材料

高效课堂交流材料

高效课堂交流材料范文第1篇

关键词:对话课堂;语用;语料

在教材中对话课堂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小学英语课堂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为了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小学英语课程教学既是语言教学过程也是语言交际过程。这里,笔者试图从学本课堂实践出发,通过部分课堂实践,认真分析和思索小学英语对话课堂模式,从不同方面解读并努力实现有效对话课堂。

一、抓准对话内容的核心

上好小学英语对话课堂,抓住对话内容的核心非常关键。围绕对话内容,我们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找准核心问题。只有抓准核心问题,对话课堂才有主线,内容才能由散乱转为集中;二是巧设核心框架。只有筛选出合适的框架才能让教学围绕主线展开,并提供给学生设疑、释疑、激思的平台。

1.找准对话内容的核心问题。在对话课堂中,一个能整合教学目标,体现关键技能、核心知识、情感态度与教学重难点等的问题往往被称为核心问题。抓住恰当的核心问题往往让课堂事半功倍。一教师在上PEP3 U3 talk中的对话课堂时,通过主角bee乱闯教室的情境,将Where is the bee?定为核心问题。学生将围绕“蜜蜂在哪里?”展开课中的一系列对话交流。活动虽多却不乱,学生反馈交流自如,思路清晰明了,学习效果很好。追根究底主要该归功于教师对核心问题定位准确,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2.巧设对话文本的核心框架。除了在核心问题统一推动下,我们还需要明确的核心框架。在对话课堂中,核心框架一般指活动设疑步骤、语言衔接支架以及课堂环节。核心框架的设置能帮助教师建构课堂活动脉络,帮助学生合理建构逻辑思维框架。一教师在上PEP3 U3 talk,她的对话课堂就巧妙设计了核心框架:先magic hands引出bee。再围绕“Where is the bee?设计了一系列任务活动展开对话,最后给对话情境续尾。本课教师共设置五个板块框架,让整个对话课堂如行云流水,高效而不拖沓。

二、整合对话多方面的语料

课堂教学基本都使用固定的教材。但由于教材本身篇幅的局限性,很多地方功能突出,语料明显不足,很难丰富使用,而且教材也不可能完整,难以拓展对话教学,满足学生的需求。所以我们在依托教科书的前提下,需要对教材本身材料二度加工和创造性使用。

1.利用听读,创设对话氛围。在对话课堂中,听读材料非常重要。学生必须有一定量听与读输入,才能有足够说的输出。因此,当下小学生的英语朗读对话和英语口语,如果想听到优美的英语口音,课堂要做到积极创设听读氛围,适度开发和整合教材本身的听读内容,渗透语音语调,才能提升学生对语言语感的感知能力。

2.利用绘本,丰富对话情境。在对话课堂中,绘本因画面丰富,情节生动,富有童趣深受学生喜爱。绘本教学属于语言教学范畴,它的应用可以让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把绘本作为教材,提升交际运用能力。我们可以合理利用绘本并设置一系列对话教学,

通过绘本的有意义性的对话情境创设和恰当合理运用,沟通情感,培养学生积极情感观。

三、巧用对话各种教学策略

根据情景教学和交际性教学原则,英语对话课堂要提供各种教学语境和真实的交际场合,设计有层次的各种活动,使学生能在营造的英语交际情境氛围中,把对话语境和语用有效融合。

1.创设真实的语境,让对话交流更有效。《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的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因此培养学生能从课堂走向生活,这才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如一教师在上PEP1 U4 B talk时营造逛森林情境,学生课堂走动分别体验walk /stamp / jump...in the jungle。师生间不时询问“Listen,What's this/that?”互帮互答:“It’s a/an...It’s so...”。这样的课堂体验让生听到问句想到情景,看到动物就脱口而出对话,促使学生直接用英语思维,交流就很真实自然,课堂活动就真实有效。

高效课堂交流材料范文第2篇

1、语言输入假说

语言输入假说是外语教学研究领域里的一个重要理论,对提高商务英语教学效果有一定指导作用。该理论由美国学者克拉申教授提出。在《输入假说:问题与应用》一书中,他指出“为了使语言学习者能从一个阶段进入到另一个更高的阶段,所提供的语言输入中必须包括一部分下一阶段的语言结构。”32如果我们用字母“i”来表示学习对象的现有理解能力,用数字“1”表示稍高于学习者现有能力水平的那部分材料难度,那么“i+1”就是语言输入难度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语言输入的总体难度不应超过学习对象的理解能力,但又必须包含一部分略高于学习者现有能力的语言材料,即在语言输入过程中,信息材料的难度应比学习对象已有的知识能力水平略高一些,但又不能超出他们的理解范围,才能让学习者把注意力集中于理解材料的意义和内容。按照语言输入假说理论,如果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水平为“i”,那么教育者最佳的语言输入应为“i+1”。而这个“1”具有很大挑战性,是学习者注意力集中的焦点,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习得语言。然而,如果教师对语言输入的难度掌握得不好,使其大大超出学生当前的能力水平,学生就难以理解输入材料的意义,导致输入的语言信息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起不到帮助作用。语言输入假说对商务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商务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当对输入的材料信息做出合理调整,使其难度符合班级学生的现有能力水平。如果输入的材料信息能被学生所理解,就能增强他们的学习欲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让其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因此,在商务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时对所输入的语言信息进行合理修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知识。

2、商务英语教学过程是语言信息输入与输出的过程

外语教学实质上是教师语言输入与学生语言输出的实践活动。作为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务英语教学本质上也是语言信息的输入与输出的过程。美国学者斯可汉提出商务英语的学习过程本质上是一种信息输入、信息接受、信息处理和信息输出的心理过程,他称这一过程为“语言学习的心理过程。”180商务英语以语言为媒介,为商务活动服务,其专业性强,有许多专业领域的特殊表达方式,如果没有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就不会有学生的运用输出。因此,商务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对学生进行语言知识和相关材料的可理解输入与学生对信息习得后的输出过程。在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语言输入的内容应符合班级学生的能力水平,如果输入材料的难度超出他们的理解范围,学生就无法理解教学内容,当然不可能进行有效输出。然而,如果输入的材料过于简单,其难度大大小于班级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就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甚至让他们产生厌烦情绪,无法学到新知识。在商务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遵守语言学习的心理过程,在课堂上输入材料信息时,进行合理调整和修正,使其难度符合班级学生的理解能力。

二、商务英语教学中修正语言输入的原则

1、足量输入原则

克拉申认为,人们要学到某种语言需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外部提供足量的可理解信息输入。第二,学习者自身具有处理语言信息的生理条件。足量的可理解输入是外部条件,学习者本身对语言的处理能力是内部条件,外部条件通过内部条件来发挥作用。只要没有先天性语言障碍疾病,一般的人都具有处理和加工语言信息的能力。因此,足量的信息输入是语言习得不可或缺的前提基础。教师只有为学生提供足量的语言信息输入,让他们接触到大量的语言信息,才可能让他们学到知识。因此,商务英语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为学生提供足量的可理解信息输入,为他们创造良好的课堂交际环境,让他们在交流中学到语言。

2“、i+1”原则

语言习得是从一个低级阶段进入到另一个高级阶段的渐进过程,为了让学生逐步提高语言能力,教师输入的材料信息应包含一部分下一阶段的语言结构。如果我们用字母“i”来表示学习者目前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再用数字“1”来表示下一阶段更高级、难度更大的语言结构,那么学习者需要的信息输入就是“i+1”。换句话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输入材料信息的难度应比学生现有的语言能力水平略高一些,但又不能超出他们的理解范围,才能让他们把注意力集中于理解材料的意义和内容,而不是去理解材料的形式,从而学到知识。“i+1”原则要求语言信息输入必须包含略高于学习者当前能力水平的信息材料,他们才能不断努力去处理和加工所输入的语言信息,逐步提高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因此,在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所输入的语言材料进行合理修正,让学生对所输入的信息材料感兴趣,才能促进学生学到知识和技能。

3、有效性原则

语言习得依赖于足量的语言信息输入,然而不是所有的信息输入都是有效的。只有输入的材料信息具有有效性,才能促进学生习得语言。有效性语言输入是指输入的语言材料具有可理解性,能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换言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输入的语言材料难度必须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不应过于复杂,否则,学生就会把注意力集中在语言材料的形式上,无法理解其传达的意义。如果学生把注意的焦点放在所输入材料的结构上,信息输入就达不到预定目的,收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商务英语教学中的语言信息输入主要来自课堂,为了保证课堂信息输入的有效性,教师应选择合适的教学材料。在选用教材时可考虑国外原版教材,以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有些原版教材对学生来说难度太大,教师应对教材内容加以选择和取舍,进行适当修正,使输入内容成为学生可理解的有效材料。

三、商务英语教学中修正语言输入的策略

有效的语言输入可以激发学生习得语言,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然而,语言习得需要借助于可理解输入来激发学习者语言能力内部的深层改变,才能实现从语言输入到语言输出的系统改变。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不仅需要考虑足量的信息输入,还需要考虑输入材料信息的质量。在商务英语课堂教学中,要提高信息输入的质量,教师应采取预修正语言输入和交互式修正输入方法。

1、预修正语言输入

预修正语言输入是指在商务英语课堂教学进行之前,教师对教学材料事先进行合理调整,使材料难度符合班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如果教师输入的材料信息过难,学生就无法理解其意义,当然收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如果输入的信息远远低于学习者现有的能力水平,他们就会对所输入的材料信息失去兴趣,无法提高能力。因此,在商务英语课堂教学进行之前,教师应对输入的信息材料进行预修正。

(1)商务英语听说材料的预修正。

听是对语言输入的接受,说是语言输出的表现,是学生与外界交流的基本形式。听说训练是提高学生语言输出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商务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看到的情景、听到的信息都是学生接触外面世界的基本途径,这两种信息发挥重要的输入作用。如果没有足量的可理解信息输入,就不会有学生的语言运用输出。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听说是学生获得商务英语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加强学生语言输出的重要手段。有了听的信息输入,再经过学生大脑储存加工,才可能形成说的输出。为了让学生有效地输出语言,教师在给学生上听说课之前,应考虑所提供材料信息的难易程度,选择略高于学生现有能力水平的语料。如果发现语料的难度太高或太低,应考虑对材料进行取舍或者调整。如果听力材料难度过大,学生就无法理解输入材料的内容和意义,则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果视听材料过简单,学生不需动脑或者对所输入的信息材料失去兴趣,也同样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商务英语精读和泛读材料预修正。

精读是商务英语学科的一门基础课,通过对较小的语料进行深入分析、理解和记忆,让学生准确地掌握商务英语基本知识和使用规则,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在给学生上商务英语精读课时,教师应努力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因为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信息输入是他们习得语言的基本渠道。为了使输入的信息材料适合学生的现有能力水平,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当前能力选用合适的教材并对其材料内容进行预修正。如果教材内容难度较大,超出学生的理解范围,教师应当放慢语速,进行深入浅出地分析,降低难度,使其内容符合班级学生的能力水平,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中学到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因人施教是从学生的个性差异出发,进行个别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全面发展。对于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教师应因人施教,提出不同的问题和学习要求,把精调输入和粗调输入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泛读对培养学生商务英语知识的运用与输出具有重要作用。它是一种迅速、广泛地让学生接受输入信息的教学方法。其理念是通过大量的语言信息输入,发挥学习者的语言习得机制,自然学到语言。然而,如果泛读材料的难度远远超出学生的理解能力或者远远低于学生的理解范围,他们都会失去学习兴趣和热情。因此,教师在给学生提供商务英语泛读材料时,应对计划输入的材料进行合理修正,使其难度符合班级学生的能力水平,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知识和技能。

2、交互式修正语言输入

交互式修正语言输入在商务英语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这种输入方法是指教师在与学生进行目的语交流时对输入的口头话语材料“进行修正”。我们的教学实践表明,交互式输入课堂教学比单纯的教师输入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得多,效果也比较明显。交互式修正语言输入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

(1)在课堂互动中调整话语。

学生积极参与,师生交际互动能使商务英语课堂教学富有情趣,有利于学生习得语言。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注重于句法、词汇、文章微观信息等的单向讲解,语言信息输入达不到足量要求,造成学生交际能力低下。为了提高学生的商务英语沟通能力,教师应提高可理解信息的输入量,不断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调整自己的课堂话语,以保证信息输入的有效性。?商务英语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重视每一次课堂教学的课前准备,通过调整输入材料信息,使教学活动具有趣味性和有效性,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努力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环境,以培养学生的商务综合运用能力。在语言交流过程中,教师应允许学生出现语言错误,不要一错就纠,那样会打击学生输出语言的积极性。商务英语教学过程是“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交际为中心”的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互动过程”。在课堂上,教师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互动,以促进学生学到知识。克拉申指出,信息输入的可理解度与学生习得语言的效率成正比。如果输入的信息可理解程度越高,信息就会更容易转化为学生的语言输出。相反,如果输入的信息可理解程度越低,信息就不容易转化为学生的语言输出,从而影响教学效果。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交际互动时,应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差别对自己的课堂话语进行灵活修正,以提高信息输入的可理解程度,学生才能将输入的信息转化为他们的语言输出。

(2)修正语速。

在商务英语课堂教学中,为了使输入的信息可理解,教师应重视师生之间与学生之间的交际互动,在课堂上选用目的语为语言介质来输入信息,还可以运用手势语或身势语等其他非语言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较难话语的意义。此外,商务英语教师还就当调整课堂话语的速度,使其难度符合班级学生的现有水平。如果教学的对象是低年级学生,教师应放慢语速,尽量让学生理解所输入话语的意义,跟得上课堂节奏。每个班级都会有一些比较后进的学生,学习比较被动。因此,教师应根据授课班级学生的个体差异调整的课堂话语的速度,还应考虑可视性语言输入,在板书上写出关键的内容,辅助听说,提高学生的商务英语技能。

四、结语

高效课堂交流材料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可理解性输入目前,我国各个大学对于学生英语水平 日益重视 ,对学生英语素质的考评也更加严格,大学生纷纷忙于应对。比如在英语四六级考试之前突击单词 ,以此来增加词汇量;或者临阵背诵作文,考场上生搬硬套等。这些现象造成了大学生英语水平普遍较低的状况,“中式英语”泛滥,“聋哑英语”当道。虽然学生在突击式背诵单词之后暂时增加了词汇量,应付了考试,然而由于违反科学记忆的原则 ,短时间内便会忘在脑后。有的学生词汇量达到了一定程度,但是在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交流时一头雾水 ,听不懂对方表达的意思,又或者能够理解对方 ,但存在严重的回答障碍 ,句子已经呼之欲出,然而语言组织很失败 ,语序颠倒语法错误 ,严重缺乏语感,甚至用汉语的表达次序和语法来表现英语。我们的大学生从小学开始接触英语,到大学至少已有五年的学习经验,结果却是绝大部分不及格。大学英语课堂应当是升华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殿堂,如今为什么起不到相应的作用?下面以Krashen的输入理论为基石来讨论它应用于大学英语课堂的一些启示 。

、可理解性输入简介着名的输入理论是美国语言学家 Krashen提出的,最早见于 20世纪 80年代 出版的 《语言 习得 的原理与实践》。

Kra~shen在该书中提出了习得——学得、监控 、输入、自然顺序 、情感过滤等五个假说,其中输入假设是理论的关键和核心 ,它剖析了第二语言的学习者理解吸收各种语言材料的过程 ,其他的假设也或多或少与输入假设有着内在的关联。他认为,语言的习得要想发生 ,仅仅和一些输入的语言材料打交道是不够的,学习者更多的需要可理解性输入,当学习者本身的有关学习的机制没有被调用起来的时候 ,对于第二语言的学习可以首先依靠可理解性输入。即在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所接受的输入应该比他当前的语言水平略高,即应输入按照 自然学习顺序的下个阶段的知识 ,并且关键是学习者能够抛开一些表面的信息去理解更深层次的意义。Krashen将学习者当前的语言水平定义为 i,那么应当接受的就是 i+l阶段的输入。可理解性输入理论很好的回答了应该怎样习得一种语言,尤其是非母语。当然 ,我们可以看一 一出,Krashen的理论过多的强调输入的作用,学习者本身的能动性则遭到了忽略。因此我们应该批判的接受 Krashen的可理解性输入理论,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将可理解性输入理论的正确部分完美的结合到大学英语课堂上去。

拿如何有效提高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 (口语能力 )举例 ,输入的材料怎样才能变成所说的可理解性输入,学者认为,第一种方法是使用的是学习者之前知道或者熟悉的词汇和结构,但是由于没有提供下一阶段的新材料,这种输入并不能使学习者有所进展。第二种方法是提供这样的机会:让学习者用现有的语言水平去表达他没接触过的材料,不管是通过语言情景还是非语言的情景。第三种方法是在与非母语的人交流过程中动态的调整输入内容,就是根据交流情况随机应变。总结来说,第二 、三两种方法既满足能够给学习者提供新语言材料的条件 ,也保障了交际的持续发生,因此可理解性输入主要来源于此。

二、可理解-眭输入在大学英语课 堂的应用1、在课 堂上创造相近的语 言环境我们知道 ,我们之所 以能够很流利的运用汉语 ,是因为汉语是我们的母语,长期在母语的环境中熏陶,即使还未入学的儿童都能够很顺利的与人交流,在入学后经过不断的系统的学习,最终对汉语运用 自如。这也同样适用于对英语的学习。很多大学生到了大学课堂上仍然保持着 自己对单词“注释”的习惯 ,将英语单词的读音注释成有相似读音的汉语,导致不看汉语注释便看不懂音标,不知道如何发音等等,这极不利于英语学习的进步。因此,联系 Krashen的可理解性输入来说,创造类似英语母语的课堂环境有助于增加学生的可理解性输入,正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在经过耳濡目染之后听说能力得到迅猛提升。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多说英语,尽量整个上课时间都用英语组织教学活动,用英语与学生互动交流,用英语阐述新单词的含义等等。

教师使用与提问等的英语难度应当符合可理解性输入 i+1的理论 。

除此之外,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应尽量使用英语对话 ,不论是在英语课堂上或是在13常生活中。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有趣的课下英语作业 ,笔者的大学英语教师为学生布置的作业是用英语交笔友,笔友都是本班的同学 ,彼此用笔名,学生不知道 自己的笔友是谁,两人可以在英语书信中讨论各式各样的问题,最后效果十分显着,本班学生在听说读写四项考核中全部及格。可以想象,创造一个如此 自然的英语学习环境,可以很大程度的增大学生的可理解性输入。不仅如此,大学里的许多社团也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还有英语沙龙 、英语角、英语晨读等等,给学生创造了有效的母语氛围,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如今基本每所大学都有 自己的留学生学院,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主动与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交友,相信他们也乐于彼此促进共同进步,如此,在互动交流中有效的对可理解性输入进行吸收消化。

2、恰当的组织英语学习材料

根据可理解性输入原则 ,学习者所能接受的材料输入应当比其现有的水平略高。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单词句子或者语法等应尽量接近学生的当前水平,也可以有选择的使用一些新单词或语法结构,这时教师应注意学生的反馈 ,观察学生是否能够以当前方式接受新东西,如果学生抗拒、不适应等的反应较强烈 ,教师重新调整材料难度,最终循序渐进的促进学生对新输入的接受。

在给学生挑选学习材料的时候 ,教师应反复权衡各个资料的真实难度 ,选择难度符合 Krashen可理解性输入理论的材料。这点很重要,拿听力方面的材料来说,如果材料包含太多学生没有接触过的词汇或语法,很容易造成学生理解上的障碍,因此原则上选择的难度应与学生现有水平相适应。此外,教师选择语言材料的时候不要随大众 ,就是说跟盲 目的跟别的教师选择一样的材料 ,尽管这些资料 口碑很好 ,作者是权威人士,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正如孔子说的“因材施教”,和可理解性输入理论同出一辙。

选择阅读材料的时候,按照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规定,生词量应控制在单词总数的百分之三上下,因为生词太多就不符合 i+l的原则,这些材料就不能称之为可理解性输入。因此,在选择英语材料的时候,教师首先应对现有教材难度熟记于心,才能将输人材料与之细致比较。

3、增加学生在听和读方面的语言输入我们知道,听和读堪称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 ,正如我们前面所举出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阅读方面有“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等。之前提到过的聋哑英语正是听读方面输入不够好的体现。尽管现在大部分大学生有着比较多的词汇量,但是在表达和交流的过程中,本身已有的语言材料不能被组织成文 ,这是因为学生听和读方面的输入少之又少,语感严重缺失。因此,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多听英语新闻、多读英语杂志和小说,培养学生的语感。如今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的教学方式,已经在我国各大学课堂得到了普及。教师可以在英语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提供更多视听方面的输入,毕竟英语课堂上的时间很有限,教师应鼓励引导学生课余时间去多功能语音室学习,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英语杂志小说或者电影 ,以强化学生对课堂知识材料的接受和理解。大量的阅读不仅包括新单词新语法,而且还在无形中影响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方式。有研究证明,阅读使学习者接受更多的信息,尤其是在英语的学习中,大量的阅读积累的单词、句式 、语法以及文化背景等知识越来越多,学生不仅在与人交际中反应加快,而且在写作中也文思泉涌。

另外 ,还可以组织课前的英语演讲,题 目和材料让学生自己选择 ,期末组织总评比。这也是经过实践证明的很可行的方法,也无疑是增大学生阅读量的好方法 ,而且,当学生所学的东西可以运用到自己的想法中时,学生下意识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导师。

4、注重背诵 的作用

哲人说,记忆是语言学习中不可或缺的条件。理解起来很简单,如果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时不强化记忆,那么他所有已经接受的输入都是暂时的、不可靠的。记的东西越多,运用的时候越 自如,思维才不会枯竭。通过背诵可以有效的强化记忆,背诵是学习语言时最基本的方法。比如,我们现在所积累的英语单词和语法一般都是初、高中时所学得的,因为初、高中时我们背诵了大量的单词和语法,不断的强化对这些材料的记忆;我们现在所运用的古诗词 ,一般也都是初、高中积累起来的,持续的背诵很大程度巩固了这些知识。另外,背诵可以很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感可以说是学生在英语学习到了一定程度所体现出来的一种特质 ,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将语感培养好会省去很多弯路。这就是语感的强大功能,正如“无心插柳柳成荫”。背诵所能培养出来的语感有助于“英语思维习惯”的养成,当英语的思维习惯养成了,英语就离母语不远了。

5、在英语词汇 中输入 大量语 句块这里所说的语句块通俗来讲就是词汇化的句段。经过证明,在词汇的记忆中,教师事先准备好的语言输入比学生与人交流中动态调整的输入更加有效,因为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不多,因此事先准备的包含新词汇的语言输入十分高效。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是能够回避学生本身固有的“中式思维”,对应我们前面提到的“中式英语”。笔者大学时的英语教师就很好的利用了这种方式,将一个词汇或者短语用几十种的语句块表达出来 ,极大加深了学生对词汇的认识。在之后的交流中,更是很好的摒弃了对号入座的定向思维,结合背诵 ,结合语感 ,使学生对语句块的使用更加熟练,从而在交际中英语脱口而出。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第二语言的习得是一个长期而又系统的过程 ,需要可理解性输入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紧密结合。根据我国大学教学的现状 ,教师应当重视可理解性输入理论 ,并且将可理解性输入理论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来 ,用可理解性输入指导语言材料的输入,丰富和灵活课堂教学方式 ,创新和多样化课堂教学理论,使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在可理解性输入理论的指导下不断与时俱进。学生应当主动加大英语材料的输入,提高甄别材料的能力,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坚持不懈 ,最终达到用流利 自如的英语表达思想的高水平 。

高效课堂交流材料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可理解性输入目前,我国各个大学对于学生英语水平 日益重视 ,对学生英语素质的考评也更加严格,大学生纷纷忙于应对。比如在英语四六级考试之前突击单词 ,以此来增加词汇量;或者临阵背诵作文,考场上生搬硬套等。这些现象造成了大学生英语水平普遍较低的状况,“中式英语”泛滥,“聋哑英语”当道。虽然学生在突击式背诵单词之后暂时增加了词汇量,应付了考试,然而由于违反科学记忆的原则 ,短时间内便会忘在脑后。有的学生词汇量达到了一定程度,但是在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交流时一头雾水 ,听不懂对方表达的意思,又或者能够理解对方 ,但存在严重的回答障碍 ,句子已经呼之欲出,然而语言组织很失败 ,语序颠倒语法错误 ,严重缺乏语感,甚至用汉语的表达次序和语法来表现英语。我们的大学生从小学开始接触英语,到大学至少已有五年的学习经验,结果却是绝大部分不及格。大学英语课堂应当是升华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殿堂,如今为什么起不到相应的作用?下面以Krashen的输入理论为基石来讨论它应用于大学英语课堂的一些启示 。

、可理解性输入简介着名的输入理论是美国语言学家 Krashen提出的,最早见于 20世纪 80年代 出版的 《语言 习得 的原理与实践》。

Kra~shen在该书中提出了习得——学得、监控 、输入、自然顺序 、情感过滤等五个假说,其中输入假设是理论的关键和核心 ,它剖析了第二语言的学习者理解吸收各种语言材料的过程 ,其他的假设也或多或少与输入假设有着内在的关联。他认为,语言的习得要想发生 ,仅仅和一些输入的语言材料打交道是不够的,学习者更多的需要可理解性输入,当学习者本身的有关学习的机制没有被调用起来的时候 ,对于第二语言的学习可以首先依靠可理解性输入。即在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所接受的输入应该比他当前的语言水平略高,即应输入按照 自然学习顺序的下个阶段的知识 ,并且关键是学习者能够抛开一些表面的信息去理解更深层次的意义。Krashen将学习者当前的语言水平定义为 i,那么应当接受的就是 i+l阶段的输入。可理解性输入理论很好的回答了应该怎样习得一种语言,尤其是非母语。当然 ,我们可以看一 一出,Krashen的理论过多的强调输入的作用,学习者本身的能动性则遭到了忽略。因此我们应该批判的接受 Krashen的可理解性输入理论,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将可理解性输入理论的正确部分完美的结合到大学英语课堂上去。

拿如何有效提高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 (口语能力 )举例 ,输入的材料怎样才能变成所说的可理解性输入,学者认为,第一种方法是使用的是学习者之前知道或者熟悉的词汇和结构,但是由于没有提供下一阶段的新材料,这种输入并不能使学习者有所进展。第二种方法是提供这样的机会:让学习者用现有的语言水平去表达他没接触过的材料,不管是通过语言情景还是非语言的情景。第三种方法是在与非母语的人交流过程中动态的调整输入内容,就是根据交流情况随机应变。总结来说,第二 、三两种方法既满足能够给学习者提供新语言材料的条件 ,也保障了交际的持续发生,因此可理解性输入主要来源于此。

二、可理解-眭输入在大学英语课 堂的应用1、在课 堂上创造相近的语 言环境我们知道 ,我们之所 以能够很流利的运用汉语 ,是因为汉语是我们的母语,长期在母语的环境中熏陶,即使还未入学的儿童都能够很顺利的与人交流,在入学后经过不断的系统的学习,最终对汉语运用 自如。这也同样适用于对英语的学习。很多大学生到了大学课堂上仍然保持着 自己对单词“注释”的习惯 ,将英语单词的读音注释成有相似读音的汉语,导致不看汉语注释便看不懂音标,不知道如何发音等等,这极不利于英语学习的进步。因此,联系 Krashen的可理解性输入来说,创造类似英语母语的课堂环境有助于增加学生的可理解性输入,正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在经过耳濡目染之后听说能力得到迅猛提升。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多说英语,尽量整个上课时间都用英语组织教学活动,用英语与学生互动交流,用英语阐述新单词的含义等等。

教师使用与提问等的英语难度应当符合可理解性输入 i+1的理论 。

除此之外,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应尽量使用英语对话 ,不论是在英语课堂上或是在13常生活中。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有趣的课下英语作业 ,笔者的大学英语教师为学生布置的作业是用英语交笔友,笔友都是本班的同学 ,彼此用笔名,学生不知道 自己的笔友是谁,两人可以在英语书信中讨论各式各样的问题,最后效果十分显着,本班学生在听说读写四项考核中全部及格。可以想象,创造一个如此 自然的英语学习环境,可以很大程度的增大学生的可理解性输入。不仅如此,大学里的许多社团也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还有英语沙龙 、英语角、英语晨读等等,给学生创造了有效的母语氛围,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如今基本每所大学都有 自己的留学生学院,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主动与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交友,相信他们也乐于彼此促进共同进步,如此,在互动交流中有效的对可理解性输入进行吸收消化。

2、恰当的组织英语学习材料

根据可理解性输入原则 ,学习者所能接受的材料输入应当比其现有的水平略高。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单词句子或者语法等应尽量接近学生的当前水平,也可以有选择的使用一些新单词或语法结构,这时教师应注意学生的反馈 ,观察学生是否能够以当前方式接受新东西,如果学生抗拒、不适应等的反应较强烈 ,教师重新调整材料难度,最终循序渐进的促进学生对新输入的接受。

在给学生挑选学习材料的时候 ,教师应反复权衡各个资料的真实难度 ,选择难度符合 Krashen可理解性输入理论的材料。这点很重要,拿听力方面的材料来说,如果材料包含太多学生没有接触过的词汇或语法,很容易造成学生理解上的障碍,因此原则上选择的难度应与学生现有水平相适应。此外,教师选择语言材料的时候不要随大众 ,就是说跟盲 目的跟别的教师选择一样的材料 ,尽管这些资料 口碑很好 ,作者是权威人士,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正如孔子说的“因材施教”,和可理解性输入理论同出一辙。

选择阅读材料的时候,按照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规定,生词量应控制在单词总数的百分之三上下,因为生词太多就不符合 i+l的原则,这些材料就不能称之为可理解性输入。因此,在选择英语材料的时候,教师首先应对现有教材难度熟记于心,才能将输人材料与之细致比较。

3、增加学生在听和读方面的语言输入我们知道,听和读堪称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 ,正如我们前面所举出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阅读方面有“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等。之前提到过的聋哑英语正是听读方面输入不够好的体现。尽管现在大部分大学生有着比较多的词汇量,但是在表达和交流的过程中,本身已有的语言材料不能被组织成文 ,这是因为学生听和读方面的输入少之又少,语感严重缺失。因此,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多听英语新闻、多读英语杂志和小说,培养学生的语感。如今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的教学方式,已经在我国各大学课堂得到了普及。教师可以在英语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提供更多视听方面的输入,毕竟英语课堂上的时间很有限,教师应鼓励引导学生课余时间去多功能语音室学习,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英语杂志小说或者电影 ,以强化学生对课堂知识材料的接受和理解。大量的阅读不仅包括新单词新语法,而且还在无形中影响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方式。有研究证明,阅读使学习者接受更多的信息,尤其是在英语的学习中,大量的阅读积累的单词、句式 、语法以及文化背景等知识越来越多,学生不仅在与人交际中反应加快,而且在写作中也文思泉涌。

另外 ,还可以组织课前的英语演讲,题 目和材料让学生自己选择 ,期末组织总评比。这也是经过实践证明的很可行的方法,也无疑是增大学生阅读量的好方法 ,而且,当学生所学的东西可以运用到自己的想法中时,学生下意识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导师。

4、注重背诵 的作用

哲人说,记忆是语言学习中不可或缺的条件。理解起来很简单,如果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时不强化记忆,那么他所有已经接受的输入都是暂时的、不可靠的。记的东西越多,运用的时候越 自如,思维才不会枯竭。通过背诵可以有效的强化记忆,背诵是学习语言时最基本的方法。比如,我们现在所积累的英语单词和语法一般都是初、高中时所学得的,因为初、高中时我们背诵了大量的单词和语法,不断的强化对这些材料的记忆;我们现在所运用的古诗词 ,一般也都是初、高中积累起来的,持续的背诵很大程度巩固了这些知识。另外,背诵可以很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感可以说是学生在英语学习到了一定程度所体现出来的一种特质 ,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将语感培养好会省去很多弯路。这就是语感的强大功能,正如“无心插柳柳成荫”。背诵所能培养出来的语感有助于“英语思维习惯”的养成,当英语的思维习惯养成了,英语就离母语不远了。

5、在英语词汇 中输入 大量语 句块这里所说的语句块通俗来讲就是词汇化的句段。经过证明,在词汇的记忆中,教师事先准备好的语言输入比学生与人交流中动态调整的输入更加有效,因为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不多,因此事先准备的包含新词汇的语言输入十分高效。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是能够回避学生本身固有的“中式思维”,对应我们前面提到的“中式英语”。笔者大学时的英语教师就很好的利用了这种方式,将一个词汇或者短语用几十种的语句块表达出来 ,极大加深了学生对词汇的认识。在之后的交流中,更是很好的摒弃了对号入座的定向思维,结合背诵 ,结合语感 ,使学生对语句块的使用更加熟练,从而在交际中英语脱口而出。

高效课堂交流材料范文第5篇

一、我校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我校中专学生有与普通中学生不同的特点,他们的学习重心偏向于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而忽略英语、数学等一些基础性学科的学习,学生,尤其一些男同学普遍表现出对英语不感兴趣,上课积极性不高,甚至好多学生都对英语产生放弃的念头,课堂上学生只是一味的倾听、接受,气氛沉闷,学生参与程度极低,即使偶尔有师生的互动,也不过是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被动回答,不仅是学生感到这样的课无聊,即使是教师本人,上完一堂课下来,感觉也想是在唱 “独角戏”这种课堂模式下产生的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另外,中专学生普遍厌倦枯燥的文字教材,他们需要的是能大大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动力,使英语教学过程及效果达到最优化状态的教学模式,如何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就成为我校每一位英语教师的所要积极思考的首要问题。

二、互动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互动”是一个从社会心理学中引入到教学领域的概念。它来自于德国社会学家A・齐美尔在 1980年所著的《社会学》一书。互动是两个或更多的人互相交流感情,传递信息并对双方都产生影响的过程。目前流行的交际英语教学理论的核心就在于交际能力培养必须具备“互动”这个性质。在交际语言教学时代,互动其实是交际的核心,也是交际所需体现的全部内容。换言之,交际的主要来源是“互动”,即两者或更多人之间合作式地交流思想、情感和想法,因而相互产生影响。同时,互动要求双方一定有交流的兴趣,注意力集中在接收或表达说者或听者感兴趣的信息。

三、互动式教学在我校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听说教学

听和说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听力是口语的前提和基础,口语是听力的检测和落实的体现。在听说课教学中,教师在进行听说训练时,可设计多种多样的课堂互动活动,如场景对话、单词接龙、成对或小组讨论等,同时注意各项技能的衔接和融合。每堂课上课前,教师应当充分备课,对听说材料进行仔细推敲,估计学生在听说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同时要考虑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听的兴趣,说的欲望。针对学生的特点,老师应该兼顾学生的基础,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系统、合理地选择听说材料,兼顾实用性和趣味性。在听力过程前后围绕话题让学生做互动性听说练习,激活学生内存的语言知识。如在听力前预看相关图片,对听说话题材料做相关背景文化知识的介绍、讨论;听力后就该话题结合假定的情景进行概括,促使学生更有效地去听,更大胆地去讲。以我校中专英语教材《英语》基础模块1第六单元为例,在导入部分学生们可以看到四幅图片,可以提问同学们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s? 逐步引导同学们去了解本课程的主题Would you like to order? 同学们通过看图回答问题就能预测到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探讨点餐。在本单元的听说部分,在听材料之前,请同学们看图,教师指导学生在听材料的时候,抓住关键点。听录音之后,请两个同学对该对话进行朗读,同学们在朗读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一般就是教师要讲解的重点。教师将教学重点讲解后,请全班同学轮流朗读并操练。可以请部分同学根据语言情景主题改写、改编对话。

2.读写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