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效学习法

高效学习法范文精选

高效学习法

高效学习法范文第1篇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的重要指导思想,将长期指导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发展是我们长期的任务,将是我们一个恒久的目标。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仅有决心和口号是不够的,它需要转化成一种发展的长效机制,一种体制,只有当它体制化了的时候,我们才能说这种科学发展有体制的保障。所以我们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管理体制、社会保障体制、司法体制,都应该做出适应于科学发展观的变革,都要体现出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能够真正推动社会的更快发展,实现这样的变革和发展,离不开法治这个大环境。

机制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认为体制是宏观的话,机制就是微观的,没有具体和微观的机制作为基础,要建立起一个科学发展的体制是不可能的。这种机制的建立,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具体的工作,实实在在的科学发展在于机制的建设,因为在社会中主体是多元的,参与社会发展的元素也是多元的,在主体与主体之间,主体与元素之间,各个元素相互之间建立什么样的机制,将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影响着发展社会科学,比如说,我们现在的财政预算机制问题,投资管理问题,尤其是大项目的重大投资管理的机制问题,社会保障的机制问题,还有利益协调的机制问题,社会预警的机制问题,矛盾疏导的机制问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机制问题,这样一些机制问题都应该将其尽可能的法制化。只有法律能够提供这种有效的机制供给。

措施是路线的保证,措施是原则的具体保证,没有措施原则就只能是原则,它就失去了实现的现实可能性。在科学发展观贯彻的过程中,追求科学发展的过程中,措施是非常多的。比如说一个重大项目的启动,在规划上要有什么样的制度要求,当然有的说我们现在有《规划法》。尽管有《规划法》,但我们还需要一系列的制度来支撑这个规划的具体实施。比如说我们有环保评估制度,但进行哪些元素的评估,哪些是必须的,这些评估中的法律的权力义务是什么,这些问题都需要有一个措施细则化,而不是一个所谓制度性的抽象的规定,它要转化为具体的措施才可能现实化、具体化。所以,法律在这方面应该为科学发展提供更多的手段。

高效学习法范文第2篇

针对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学时少、内容多和民办高校学生化学基础参差不齐的问题,本文从重视第一堂课、精选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民办高校;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

无机及分析化学是齐鲁理工学院生物工程和环境科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后续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等课程的基础。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以及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会对后续课程产生重要影响[1]。相对公办院校而言,民办高校所招收的学生,一般基础薄弱。而环境科学和生物工程两个专业一般是文理兼收,学生化学基础参差不齐。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掌握与后续专业课程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验能力,是我们一直探讨的问题。经过几年的教学经历,我们发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1重视第一堂课

由于无机及分析化学是学生接触的第一门化学课程,因此,在上绪论课时,教师除了讲述化学的分类及发展外,要适当讲述生活中与化学相关的例子,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食品安全问题中的"美白猪蹄"、校园铊中毒事件、山东潍坊和西安的"夺命快递"事件、天津爆炸案中的氰化钠化学处理等。此外,还要讲解无机及分析化学与其所学专业的联系,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另一方面也可引起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对于生物工程专业来说,我们可以从各门学科研究的尺度着手,说明化学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当前,生命科学的发展已进入分子水平,化学在生命科学中的重要性尤为突出[2]。而对于环境科学专业而言,则侧重讲授各种污染的形成,如大气污染中酸雨的形成、水体污染中重金属超标问题、土壤污染的成因等,同时讲授目前环境监测技术中常用方法很多都是分析化学中的方法或手段。

2精选教学内容

我们所选用的教材是南京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编写组编写的《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五版),书中内容较为详尽,基本涵盖了无机化学及分析化学的全部内容,知识点较多。但根据生物工程和环境科学两个专业的培养方案,本课程理论课64个学时,实验课36个学时。要解决内容多、学时少的矛盾,就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精简。就理论课而言,无机化学部分,我们重点讲授化学热力学基础知识,酸碱解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平衡、配位解离平衡四大化学平衡,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及杂化轨道理论。对于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且与后续课程联系不大的微观粒子波粒二象性及薛定谔方程只作简单介绍。而对于元素周期表中各分区元素的性质及主要化合物这部分而言,内容繁多,学生通过自学即可达到部分教学目标,则采取让学生自学的方式。自学过程中,教师布置一定的思考题,学生通过看书、查资料,给出问题的答案,从而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化学部分则重点讲授重量分析法、滴定分析法。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是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巩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3-5]。实验过程中,我们除了开设验证性实验如:酸碱滴定、硫酸亚铁铵的制备、醋酸标准解离常数和解离度的测定、磺基水杨酸合铁(Ⅲ)配合物的组成及稳定常数的测定等实验外,还增加一些开放性实验,如:水中钙镁离子含量的测定(配位滴定法)。同时,对于学生后续课程学习中用到的氧化还原滴定法开设了两个实验:医用双氧水中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高锰酸钾法)和葡萄糖含量的测定(碘量法)。

3优化教学方法

3.1合理利用教学方式

教学过程采用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不仅具有信息量大、直观性强的功能,而且能够解决“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通过利用多媒体动画,还能将知识形象生动地展现给学生[6]。但对于民办高校学生而言,由于化学基础薄弱,若过多采用多媒体,往往出现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知识掌握不好,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保证教学质量,我们对难理解的知识点采用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和板书的条理性、浓缩性,确保学生对知识有统筹认识和理解。如:对于分子结构中各杂化轨道的杂化方式和空间构型,通过放映动画,将抽象知识形象化,学生会形成深刻的印象并能较好理解所学知识。同时通过板书列出各种杂化方式的参与轨道、键角、空间构型等,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所学知识。

3.2及时总结

适当总结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在授课过程中我们既有教师总结,也有学生总结。教师总结侧重知识系统化,学生总结侧重自己学习中遇到的难点。在每章知识讲授完后,教师要对本章内容进行小结;当一个比较系统的知识体系讲完后,教师也会对该知识体系总结。例如:当化学热力学知识和化学平衡讲完后,教师会这样总结(如图1所示):内能、功、熵、焓都与吉布斯自由能ΔG有着一定联系,当ΔG为正值,反应可以自发进行;若当ΔG为负值,反应不能自发进;如果ΔG=0,则反应达到化学平衡,而化学平衡又可以分为酸碱解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平衡和配位解离平衡,四大化学平衡又都遵循化学平衡的一般规律,同时提示学生分析化学部分的四大滴定分析法(酸碱滴定法、沉淀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和配位滴定法)原理与四大化学平衡一一对应。通过这样的总结,可以让学生明确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其知识体系的建立和对重点知识的掌握。学生每学习两周,就要求其反馈在此段时间遇到的难点。教师对难点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并在习题课或晚自习辅导过程中集中解答。这样能保证学生对难点的突破。

4改革考核方式

传统的考核方式只注重学生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对于学习过程不予考查。为适应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切实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用[6],我们对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对于理论课程的考核,期末成绩由两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占70%。平时成绩又包括了平时作业成绩、出勤率、课堂讨论和小论文。优秀的学生应该是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展的学生[7],而平时成绩中的课堂讨论及小论文恰好能反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例如:对于环境专业的学生,在学完元素部分后,让学生写因化学原因造成的环境污染成因及治理措施的论文;对于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则让其写人体中各种元素及其对人体的影响的论文。对于实验课程而言,更注重对学生平时操作的考查:期末成绩的组成如下:实验操作成绩30%+实验报告成绩20%+实验操作考试20%+期末卷面成绩30%。在实验操作考试中,教师事先将所有实验做成不同的题目,并给出详细的得分点,学生进入实验室后通过抽签的方式决定所考实验内容。通过这种考核方式,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其动手能力。总之,根据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和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特点,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其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华山,郭晓峰.“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与体会.中国大学教育,2013(10):49-51.

[2]陈书阳,刘小娣.生物系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10(9):105-108.

[3]戴安邦.全面的化学教育与实验教学[J].大学化学.1989,4(2):1-8.

[4]宋继梅,杨捷,吴振玉,等.无机及分析化学基础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106-108.

[5]冯建成,罗盛旭,黎吉辉,等.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双轨型"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J].化学教育,2016,37(14)37-41.

[6]刘佳.独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普通化学课程教改探索[J].科技信息,2012(5):231.

高效学习法范文第3篇

此次对科学发展观的调研,明确了影响学校和谐发展的问题:第一,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中部分领导自身素质有待提高,个别领导工作方法有待改进,工作作风也存在些问题,如工作不落实、不到位,与老师沟通交流较少等。第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质量求生存,质量求发展,影响我校教学质量提高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1、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从总体情况看,学校人才总量不足,尤其是专任教师数量不足;人才结构不尽合理,高学历人才、学科带头人紧缺,中级职称人员比例偏低,名师较少。2、学校各项制度特别是绩效评估制度有待应进一步完善,学校执行制度体现公平公正前后连贯不够。3、教师津贴、补课费等发放不够及时,不能充分调动老师工作的积极性。第三,后勤管理有待加强。一是学校后勤管理人员服务意识有待提高,不能很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保障教育教学秩序正常进行,二是后勤管理社会化严重制约学校发展,如学校食堂工作人员服务意识特差,态度恶劣,小卖部不规范,晚上营业时间长,影响学生休息,宿舍管理员没有尽到管理责任,根本没有服务学生的意识。

为了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学校和谐发展,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改进工作方法,深入群众

二、努力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到:人才是兴校之本、强校之本,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是我们当前一项十分重要而迫切的工作。首先,突出重点,筑造凝聚人才的高台。目前,学校的发展是全校教职工最为关注的事情,也是我校吸引和稳定人才的根本出路。对于学校的发展,党委讨论了多次,主要领导做了很多有意义的工作,但教职工对工作进展情况不了解,对结局不明朗,看不到希望,这是部分教师工作不主动,不热情的主要原因。学校可在适当时机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通报情况,统一思想和认识,同时抽调得力人员,成立工作班子,明确工作任务,制订工作进程表。各部门召开教职工会,展开讨论,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其次,更新人才观念,全面推进人才兴校强校战略。要确立“以人为本”思想,强调教师在学校建设中的核心作用;要坚持人才的科学发展观,尊重人才规律,克服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急功近利行为;要注重人才整体效应的充分发挥;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标准;要加强培养创业型人才。第三,创新机制,优化环境,采取切实措施抓好人才兴校强校战略的实施。要创新体制机制,激发人才工作的生机与活力;要优化人才环境,为各类人才发挥作用、实现价值提供广阔舞台;要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效益;要全面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切实保证人才强校战略的组织实施。超级秘书网

三、学校要努力加强后勤管理

高效学习法范文第4篇

晚上好!

为了提高医院广大医护人员消防安全意识,掌握消防基本知识,进一步做好消防安全工作,保证国庆期间和今后医院无火灾事故的发生。今天晚上,受院领导的邀请县将由我和大家一起共同学习消防方面的相关知识。

在培训中,我们将详细解读消防法规、火灾危险性及预防措施、初期火灾的扑救、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火场逃生自救、如何报火警、灭火器如何使用等消防常识。同时结合一些火灾案例进行了详细讲解。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细致讲解和指导,通过解读使医护人员对学习消防知识、增强消防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既丰富了培训人员的消防安全知识,又提高了医院整体抗御火灾的能力。

下面开始共同学习:

高效学习法范文第5篇

一、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

要想学好高中数学,激发浓厚的兴趣是最有效的手段。如何在数学学习中激发兴趣,应该从四方面来落实。一是重视数学基础知识教学。有的学生认为数学内容很抽象,都是一些数字符号,不容易理解,其实不然,数学知识是最基础的知识,是和我们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知识,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二是强化数学实践应用。许多学生对数学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学习数学没有多大的用处,事实上,数学知识就充斥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与我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只是以前的数学教学与实践生活严重脱节,造成学生认为数学知识没有多大用处。新数学课程改革下,数学教材有了全新的改革和发展,重视数学的实践应用,使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和魅力,从而热爱数学。三是引入数学实验教学。数学并不只是课堂上教师的讲解,还可以通过数学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实验教学中感受到数学的直观性,使学生以探究者的身份参与到数学知识的研究中,从而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四是让学生在攻克数学难关中获得积极情感。数学知识具有宝贵的资源价值,学生可以在发现和创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数学之所以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去探索和创新,就是因为在数学学习中,可以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斗志。

二、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懂得怎样学习

我们常说:“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充分说明了教学中方法的重要性,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不仅是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它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法宝,学生只有在掌握方法的情况下,才能学会自己去学习,从而获得知识。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不但要让学生“学会”,还要让学生“会学”。首先,要教给学生“读”的方法。有人认为,高中数学教学用不到“读”的方法。其实,数学教学和其他学科一样,同样离不开“读”的方法,学生只有在读的过程中才能理解数学问题所包含的内容,才会发现和归纳数学材料中所包含的深层次含义,使学生懂得抓住重点去思考问题,从而为学生理解数字知识奠定良好基础。其次,要引导学生“议”的思路。新的数学课程改革提出了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勇于探究讨论,尤其对于那些有争议的数学问题,要引导学生积极探究,从而帮助学生在探究讨论中提高能力。 第三,要让学生学会思考。我国古代教育中就非常重视“思“的重要性,提出了“学而不思则罔”的重要论断。在数学教学中,同样要重点培养学生“思考”的品质,让学生养成思考的良好习惯,学会辨析数学知识的难点,理解数学知识的连贯性,从而增强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分析数学知识的能力和水平。

三、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使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

数学教学离不开学生的质疑,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下,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学生敢于质疑,是提高数学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学生根本没有质疑的意识,在解完一道题时,总是没有自信心,只能向教师或者权威的书籍求证,这样就抑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长此下去,会让学生没有学习的激情。高中数学阶段,应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真的找出了“权威”的错误,这对于学生来说将是更大的鞭策。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对于学生的一些新的发现、新的想法要及时予以鼓励,激发学生进取的精神,让学生在质疑中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树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四、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新的数学教材中,都有教法指导和学法渗透的内容,如在每一章都编排了“做一做”“读一读”“想一想”等相关的知识,其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方法指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让学生学会读题的方法。读题并不是随意阅读,是让学生在读题中找到有价值的内容,从而为进一步解决问题奠定基础。如果学生在读题中找到了相关的问题,教师要及时予以鼓励,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勇气,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兴趣,培养良好习惯。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学会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引发学生积极地去探究数学知识,让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锻炼能力,提高素质,从而为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奠定基础。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