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学资源的收集方法

教学资源的收集方法

教学资源的收集方法

教学资源的收集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灰色文献;收集;策略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发展,灰色文献已经成为推动科学研究、经济发展以及社会文明进步不可缺少的重要信息资源。高校既是灰色文献的生产者,又是灰色文献的需求者。其产生的灰色文献对高校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工作都有不可低估的情报意义和信息价值。收集是开发利用高校灰色文献资源的基础工作,收藏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到灰色文献的开发和利用。所以,科学而又高效地收集与筛选高校灰色文献资源,充分发挥其作用,是高校图书馆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而要做好高校灰色文献的收集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 收集灰色文献应注意的问题

1.1 要注意全面收集

因为灰色文献的隐蔽性、分散性等特征,使得灰色文献的收集与获取具有一定的难度,而要使文献收集做到齐全完备,就必须注意灰色文献范围的周遍性。也就是说,对高校灰色文献资源的收集和获取应尽可能把相关文献都纳入到收集的范围,都作为收集的对象。一方面,要广泛收集涉及高校教学、科研和行政后勤管理等各个方面的灰色文献,尽可能做到不缺漏、不遗失;另一方面,就某个专题内容而言,还应该把与本专题相关的所有有效灰色文献作穷尽性收集。一句话,就是要力争做到不放过任何一份有价值的重要的高校灰色文献。

1.2 要有一定的预见性

作为高校的图书情报人员,应该具有较强的判断力和甄别能力,以及对灰色文献资源所蕴含价值的预见能力,收集最具情报价值的灰色文献;同时还应该对学校的发展方向、办学思路、教学状况、科学研究、行政后勤管理等的变化态势有一个比较清醒的意识和可靠性预测。这样才能够做到心中有数,而不至于盲目地收集灰色文献,从而减少在灰色文献资源收集与发掘过程中造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浪费。

1.3 要注意文献内容的真实性

真实可靠是学术规范的要求,因此在灰色文献资源收集与获取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灰色文献内容的真实性。也就是说,要实事求是,力求本原,按照文献的原始样态进行收集,在内容上不做任何变动与修改。要注重客观性,减少主观性。

1.4 收集要具有持续性

收集要具有持续性就是要把灰色文献资源的收集与获取作为常抓不懈的日常工作来做。因为灰色文献的收集与获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只有处处留心、时时注意、有始有终,才能做到全面而真实地收集。如果兴趣所至、随心所欲,那么所收集到的不少灰色文献就不再具有连续性,因而便会失去其应有的情报价值和作用。

2 收集灰色文献的策略

2.1 加强学校领导的认识与重视

高校有着丰富的、有价值的、有待于开发和利用灰色文献信息资源。高校领导要认识到这一点,从而认识到高校灰色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这是搜集、利用高校灰色文献资源的前提。只有引起各级领导重视,才能增大这一工作的力度,增加在资金上的投入,来做好这一工作;才能利用现有条件,充分调动情报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派专门力量做好高校灰色文献资源的搜集工作。

2.2 树立高度的责任感与情报意识

高校灰色文献收集工作是一项繁杂、艰苦、长期的“燕子衔泥”式的工作,需“脑勤、嘴勤、腿勤”。如果对收集工作的意义认识不足,没有“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的紧迫感,很容易出现工作上的虎头蛇尾、得过且过,从而影响文献信息的收集。因此,作为情报人员,要把灰色文献收集与开发的重任承担起来,要牢固树立高度的责任感与情报意识,在日常工作中始终绷紧“情报”这根弦,时时处处为师生着想、为教学科研着想、为高等教育管理着想,以提高灰色文献收集与获取的质量。

2.3 构建专门的收集系统

长期以来高校内一直存在灰色文献资源分散管理的局面,主要表现为:科技处负责教师科研成果的管理,研究生部院负责研究生科研成果及学位论文的管理,档案部门与部分行政处室负责学校教学、管理有关法规、条例,教师的讲义、课件等教学成果大多由个人保存。多头管理造成大量灰色文献资源无人问津,甚至流失。因而,要顺利实现高校灰色文献资源的开发,应建构合理的灰色文献收集系统。这个系统应该是由专门的灰色文献管理机构来统管,制定管理条例,确定灰色文献的收藏原则和保管细则,对灰色文献的搜集范围、搜集方式、保管方法及保管年限等做出规定。可以以图书馆为中心,以各教学系室、科研机构、行政后勤部门等为辅佐,以图书情报人员为主体,并充分发挥各系室资料员的作用,按照一定的原则而形成一定的收集与获取程序和规范。这个系统目标明确、分工合理、责任分明、操作有序,并具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尤其是要突出图书馆、各系室、科研机构之间的纵向与横向的合作,这样建立起来的收集与获取系统才会正常运转,才会有比较高的工作效率。

2.4 采取切实可行的手段

基于高校灰色文献所具有的特点,必须选择科学有效的手段进行灰色文献资源的收集。主要包括:

2.4.1 通过学校制定规章制度来收集

对于教师的教案、演讲稿、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学方法研究、教学评估、考试试题及答案,博士和硕士学位论文、本科生的毕业设计等资料的收集可以采用学校的规章制度来获得。

2.4.2 通过学术资助来收集

对于由学校资助的科研项目、学术会议、教学法研究等有关资料及由学校提供的科研启动费的科研项目等资料通过学术资助来获取。

2.4.3 通过学校信息情报员收集

建立学校科研处信息情报员收集资料的制度,对教师的纵、横向课题的结题报告和相关论文、资料等进行收集。

2.4.4 会议跟踪收集

高校的教学、科研会议种类繁多,高校图书馆应注意这些会议的召开信息,对各学科相关专业领域中的各种学术会议、学术交流资料及时收集。

2.4.5 交换收集法

主动与相关兄弟院校、科研所生产灰色文献单位特别是那些水平较高的、有权威性、有代表性的单位建立联系,及时交换彼此印发的灰色文献。在交换工作中,一是,要坚持对等交换的原则,只有舍得将本单位有特色、有质量的相关资料交换给对方,取得对方的信任与支持,交换关系才能得以维持和发展;二是,增加交换形式,可运用免费寄赠,半有偿交换和有偿交换等多种形式进行;三是,广开交换渠道,通过召开学术交流会,利用外出学习、调研和专家学者互访等多种途径建立交换关系。

3 结语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已成为信息资源的核心,高校应抓住历史机遇,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和信息资源的优势,加强对高校灰色文献的挖掘、整理、研究和开发,提高文献的利用率,真正有效地显示高校灰色文献所蕴含的巨大情报价值。

【参考文献】

[1]郑萍.高校灰色文献资源建设刍议[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65.

教学资源的收集方法范文第2篇

构建教师个人资源库的必要性

教师个人资源库是由一线教师根据个人习惯设计的,满足个人教学需求,符合自己教学特色的资源库,是教师把各种与个人教学、学习相关的多类别的数字化资源,通过一定的组织结构,科学合理地组织起来,方便存取和管理的数据库对象。

1. 现有教学资源不能满足教师的个性化教学需求

近年来,国家各级教育机构和软件企业都推出了大量的教育资源,但多属于教材的电子化,适用的不多,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更少,而且在时间上存在滞后性。互联网资源丰富,更新速度快,针对一个知识点,多的可以搜索到几十个教案、课件,但是质量良莠不齐,还存在教材版本不同、评价机制不同、对软硬件的要求不同等问题。因此,仅仅依靠这些共享性的资源很难满足教师的个性化教学需求。

2. 教师资源整理意识缺乏

办公室里,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某位教师为了寻找曾经使用过的课件或往年的活动方案,把鼠标点得啪啪作响,时而自言自语,时而抓耳挠腮,当找到时发出一声大大的惊喜声,找不到则发出深深的叹息。这是因为随着信息化教学的开展,教师电脑中积累存储的资料越来越多,但是存放无序,加上命名不规范,造成寻找耗时费力。甚至,有些教师自己制作了优秀课件或习题,由于不够重视或缺少资源整理的意识,很多就白白丢失了,没有了再次改进和使用的机会。

构建个人资源库的方法

1. 根据个人特点,做好资源分类工作

教师岗位职责、任教学科有差异,个人的兴趣爱好、习惯也不同,因而在构建个人资源库时,要根据个人的工作性质和习惯先做好资源的分类工作,这也是建好资源库的前提。教师个人资料可分为三类:一是个人档案资料,包括个人简介、通讯录、荣誉获奖、、工作总结等;二是个人教学工作资料,包括教案、课件、试卷、习题、听课记录、学生成绩等;三是个人管理工作资料,由于管理岗位的不同,其内容也不相同,如班主任工作可以包括工作记录、品德评定、班队活动计划、专题活动方案、谈话记录等,而德育主任工作则可以包括部门计划总结、规章制度、班主任考核、卫生评比记录等。另外,按产生的时间,资料又可分为两类:一是经常性资料,如考勤记录、教案、班主任工作记录等;二是专题(主题)性资料,是指开展专题(主题)活动积累形成的资料,如学校运动会的计划、总结、工作人员分工、学生报名工作安排、成绩统计与上报等。

资源分类的基本原则是分类明确、层次清晰。在具体分类时,可以将上面两种分类方法结合在一起,运用树状目录结构来实现。先建立第一层级四个目录,分别是“个人档案资料”、“个人教学工作资料”、“个人管理工作资料”和“专题性资料”。在“个人档案资料”下建两个二级子目录――“个人总结与论文”(主要放置个人获奖、荣誉、总结、论文等)和“个人活动与交流”(主要放置个人参加各种交流活动的数码照片及个人通讯录等)。在“个人教学工作资料”下建两个二级子目录――“个人教学资料”(主要放置教案、课件、试卷、习题集等)和“个人学习资料”(主要放置自己各类学习材料以及与本学科密切相关的最新技术等)。在二级目录的分类基础上,根据需要还可以再细分出若干个三级目录,甚至四级目录。“个人管理工作资料”和“专题性资料”的层次目录设置方法与前两个类似,具体示例如图1所示。

“个人教学资料”是个人资源库建设的重点和主要内容,其目录层次和结构应该更加清晰和合理,目录名称更加科学和规范。下面以苏科版物理为例,简单介绍“个人教学资料”的分类和命名方法。在“个人教学资料”子目录下,建议按照“年级”和“章节”的层次分创建二三级目录,章节的目录可以这样建立,如《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的第一节“声音是什么”,可以建立名为“0101声音是什么”的目录,第一个“01”表示第一章,第二个“01”表示第一节,后面的章节以此类推。这样设置后,在资源管理器中按名称排列时,就会自动按照章节的顺序排序,便于查找和使用。如果把章节名称直接设置为第一章、第二章的格式,排序后会出现章节顺序错乱的现象。在“节”的下一层可再分为“备课本”和“资源”两个目录,“备课本”中主要放置自己的教案、课件、教学反思、试卷、习题集等;“资源”中主要放置自己收集整理的关于此课的教法学法指导、图片、动画、视频、示范课件等。具体目录层次结构及命名规范示例如图2所示。当然,每位教师的习惯不同,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习惯设置便于自己使用的目录名。

2. 依据技术水平,选择合适的资源库建设工具

(1)资源管理器

“资源管理器”是Windows操作系统自带的软件,采用树状目录结构管理文件,每位教师都会使用。采用“资源管理器”构建个人资源库的优点是简单易用,缺点是一般只能单机使用,交流共享性差,同时要定期进行资源备份,以防磁盘损坏,数据丢失。

(2)网络资源平台

随着网络的普及、提速,网络资源平台在资源的存储共享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教师利用网络资源平台创建个人资源库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利用学校提供的教学资源库系统,如国之源教育资源管理系统、桃源校园文件系统等,在完成自己资源管理的同时,通过共享或的方式可以形成校级的资源库;二是利用网络硬盘系统,如163网盘、360云盘、金山快盘等,它们一般都提供免费、大容量的网络存储空间,可以满足正常的个人资源存储需求。金山快盘等通过软件客户端,还可以实现“资源管理器”中的资源自动同步到云端,方便快捷。网络资源存储的优点是存取不受时空的限制,便于交流和共享,缺点是电脑必须联网,教师还要具备一定的网络操作技能。

(3)博客系统

博客,即网络日志,以其“零成本、零技术、零时差”的亲和力,自由、共享、开放的应用优势,已经成为构建个人资源库极具吸引力的平台之一。在博客系统中,使用者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设置各个栏目的层次结构,把自己的教案、试卷、习题、教学反思、学习心得等写入博客,不受时空限制,所见即所得。但一般博客系统都具有使用空间和单个文件上传大小的限制,要课件等较大型文件,通常只能先上传到稳定的网络硬盘上,并设为共享,然后把共享地址链接到博客相应的页面上。

3. 本着精品意识,做好资源的收集与整理

设置好各级目录后,就可以逐步进行资源的收集与整理了。进入个人资源库中的资源,应该个个都是经过课堂使用过、教学效果较好的,是精品资源,在下一轮教学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稍加修改就可直接使用。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把搜集到的资源全部存入资源库,把资源库变成了“垃圾场”。

(1)资源的收集

个人资料归档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地产生各种过程性资料,这些资料是教师心血的结晶,是最重要和最宝贵的。所以,平时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做好此类资料的收集和存放。对于一些文本资料,如获奖证书、等,可以扫描成电子文档进行存放,便于查看和使用。

校内收集 学科教学研讨一般是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教材分析、教法学法交流、教案课件分享等活动;是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和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最好平台之一。其形成的一些资料是集体智慧的产物,应该收集整理,为我所用。

互联网收集 互联网是知识的海洋,有许多好的网站,资源丰富,各具特色。对于通用性的素材,教师可以通过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进行搜索,对于学科资源,可以到知名学科网站进行下载。优秀学科网站,可以加入浏览器的收藏夹,市、县级的教学资源网站由于地域特点,可以重点关注。

其他方式收集 事事利用得当,皆可作为教学资源。除了以上收集资源的途径外,报纸、杂志、电视中的许多内容,亦可转化为课程资源。另外,外出参加各类学习、培训、交流等活动,期间下发和形成的各种资料也是非常有价值的教学资源。

(2)资源的整理

实际上资源的整理与资源的收集是同步进行的,收集资源的同时,就要做好资源的选择、命名、归类存放等整理工作。

资源的选择 课程资源很多,在资源的选择上要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则:资源要符合新课程的理念、资源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资源要与教师的自身技术水平和素养相适应。资源最好是可以直接使用的积件,或是可以进行再次编辑的文件。

资源的命名 随着积累,资源会越来越多,为了便于查找和使用,资源最好用中文命名,名称要能反映资源的内容,比如“声音的特征”、“噪声及其控制”、“2013年春节运动会活动方案”等,也可以依据个人经验或习惯,在名称后加上“教案”、“课件”、“方案”、“证书”等字样,以示区别。一些获得的荣誉、参加过的培训等证书,有一定的时间性,还可以在名称前面加上获得证书的时间,如“201211省级评优课一等奖证书”、“20130512新课程教材培训合格证书”等。为了更好地利用资源,还应该给一些资源添加相关的信息说明,如资源的来源、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使用“资源管理器”存储资源的,可以以章为单位,使用表格的形式进行记录,使用网络资源平台存储的,可以在资源的“说明”或“备注”等项目中进行标注。

构建个人资源库的几个注意事项

1. 持之以恒

积累个人资源库的过程,是我们对教育教学不断思考的过程,也是不断形成成果的过程,只要我们能做到持之以恒,一年,两年……定能取得大的收获。正如柏拉图所说:“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

2. 注重交流

个人资源库是教师教育教学成果的积累,因此有的教师喜欢自己珍藏,独自使用。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缺少交流,资源库就缺少“源头活水”,教师也会故步自封。通过资源的共享和交流,教师间可以吸取经验教训,取长补短,更加全面地认识和体会媒体的作用,进而敢用、会用、用好各种媒体,全面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3. 不断更新

资源库的生命力在于更新。随着时间的推进,教材在改变,教育理念在更新,新技术、新设备不断引入课堂。面对数字化时代教学不断出现的新挑战和新课题,教师必须不断思考、不断总结、不断更新个人资源库,才能适应日益变化的教学实际。

教学实践表明,有效地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都具有重要意义。系统、完整、具有自己特色的个人资源库的建设,定会使一线教师更加深刻地体会和领悟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整合,最大程度把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中,从而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市雪浪中学 江苏无锡市东绛实验学校)

参考文献

1 黄允娟. 浅析小学语文个人教学资源库的构建[J]. 小学教学参考,2013,9.

教学资源的收集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 课程资源 开发 利用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9B-0038-03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高中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也被提上议事日程。深刻认识高中历史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意义,积极开拓创新,挖掘、开发和充分利用高中历史教学资源,借以促成高中历史教学质量和效益的进一步提高,这是新形势下推动历史教学改革深化的重要环节。

一、高中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意义

高中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旨在遵循历史教学规律,根据教学任务和目标,挖掘历史的和现实的、在地的和的、国外的和国内的、社会的和自然的教学资料,丰富教学内容,以更好地完成历史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达至课程目标。为此,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现有的教育教学条件, 深入挖掘历史课程资源,充实丰富教学内容,是极为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一)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历史课程本身具有新颖、奇特和丰富等特点,有利于引起阅读和求索的兴趣。但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值却在不断下降。这除了教学方式需要变革之外,教学内容、课程资源的丰富和优化也是重要因素。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入乡土史、口述史等内容,借以增加信息刺激,更形象、生动、具体地表现历史,呈现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参与。因此,师生合作,开发历史课程资源,为学生历史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技能。高中历史课程资源的进一步挖掘、开发和利用,为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提供了极好的机会,不仅弥补了课堂教学的局限,丰富了教学内容,创新了教学过程,更能直接增加学生的活动机会,学生有机会查找资料,探究历史,进行各种必要的实践求索活动。这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调研能力和活动能力,都是极为有利的。在课程资源调查收集活动中,通过组织学生参观本地区的历史遗址和历史博物馆, 尝试专题调研,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交际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组织学生对家乡的史料和史迹进行搜集调查、参观访问、研究讨论,更直接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理解问题能力的培养。

课程资源开发对学生能力的开发和提升,是综合性、立体化的。资源挖掘让学生和教师一起,确立教学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更大程度上直接参与教学活动, 并借助多种途径,直接从事资料收集、内容查找等工作,因而能提高获取、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形成用口头、书面语言、图表、实物、视频等形式,提炼、陈述历史状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丰富历史想象,提升知识迁移能力, 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基本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技能,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等等。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教学重要目标所在。借助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增强历史事实的说服力,增强学生的认同感,进而引导学生树立历史唯物主义观,是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我们知道,区域历史的发展是整个国家的社会历史发展的缩影,通过资料挖掘,通过教学,学生能提高对地方历史及其发展变化的认知,能从局部到整体了解社会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脉络。而家乡历史上名人的非凡经历、生动感人的事迹及其表现出来的民族精神和科学精神等, 都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特别的,历史课程资源本身的丰富性,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健全的人格,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收集、挖掘资源过程有着新颖、复杂等特点,更有着艰苦、曲折等困难,需要坚韧不拔地努力,更需要集体的共同合作努力。这样的操作过程,充溢着思考、磨练和创意,对确立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合作进取精神,增强承受挫折能力、适应环境的生存能力等,都大有裨益。

(四)有利于吸纳新成果,变革教学方式。高中历史教学课程资源开发,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资源挖掘、开发和利用的结果,直接充实了教材内容,补充许多新的科研成果,既可以佐证教材中的观点结论,丰富证据,充实论证,还能纠正一些过时的观点、资料,甚至纠正一些错误的观点。此外,历史课程资源的挖掘和利用,还能拓宽教学形式,由单一的课堂传授,转变为师生互动,合作探究,教学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进而促成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学生不再以被动的方式,机械地学习历史,而是成为历史探究的主体,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而且,课程资源开发本身就具有实践教学的意味,学生通过调研、调查、参观、访问、上网等,收集,采风,操作,体验,直接领略民俗、风情、习惯,再现历史事实,这些都是历史实践教学创新的重要内容和形式,是极富创意价值的,对提升学生历史智能和身心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高中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基本策略

由上可知,高中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关系到教学改革的进程和深化,关系到学生智能的发展,对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目标,意义巨大。基于此,在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大背景下,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以下策略,充分开发和利用高中历史课程资源。

(一)更新观念,明确开发目的。高中历史教学不能再沿袭“灌输式”的老路,而应跟上历史进程,由传统的教师为中心,改变为学生为中心,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师生一起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学过程不再是教师说了算,而应发扬民主,师生合作,共同推进教学进程,完成教学任务。这样一些观念和认知的更新,是历史课程资源开发的前提。应确立学生为主体、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等新的理念,真正完成历史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达到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目的。此外,还应明确课程资源开发的目的。高中历史课程资源开发的目的就是,通过生动的史实的阅读、分析、综合和概括,对历史现象的发生、发展的了解,对重大历史事件成败得失、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的把握,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等具体历史的讲述、认知和把握,以了解历史的全貌,形成对历史发展规律性的认识。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挖掘历史,收集古今中外的资料、史实,丰富教学内容,增加历史数据、史实,借以丰富教学内容,增加教学形式,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好地发现历史发展的规律,正确、准确、全面地掌握历史,实现身心素质和智能的全面发展。这样的教学理念和目的说明, 历史课程资源收集,是历史教学深化改革的需要。它不是抽象的理论, 空洞的说教, 也不是随意的活动,形式主义的游戏,而是以宽广的历史舞台为背景, 拓展眼界,扩展胸襟,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让师生实现历史学习的大跨越。同时,借助教学过程,在大量感性认识材料的基础上,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的教学和资源挖掘实践,符合从具体到抽象, 从感性到理性这一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对此, 我们应充分认识,端正态度,明确目的,深入挖掘高中历史课程资源,创新教学,促使高中历史教学迈上新的台阶。

具体的认识提升、理念更新方法,当然就灵活多样了。可以借助学习、宣传、教育活动,比较不同理念的不同结果,让师生认识到理念更新的重要性,认识到课程资源开发的目的和意义,进而自觉参与到课程改革中来,形成合力。特别应从教师做起,教师应转变职业观,从传统的师道尊严、以教师为中心跳脱开来,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学生服务的理念,明确教学改革的目的。这样,眼界决定境界,理念决定行动,在崭新的理念和明确的目的引导下,高中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将会开创新的局面。

(二)收集地方史实,充实教学内容。以地方史料为依托开发课程资源,这是高中历史课程资源开发最为重要的环节。高中历史教育的核心目标是进行素质教育, 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过程实际,组织学生挖掘、收集地方史史料,充实教学内容。一般来说,地方史所包括的范围,是学生所在地等的历史, 它辐射的知识信息量、历史范围,是相当广泛的, 包括民族史、宗教、人文地理、民俗文化、政治、经济、军事等, 所以挖掘起来, 无论是在教学内容上, 还是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极易丰富教学内容,增加教学含量,有利于将凝固的历史,形象、直观、生动、鲜活地展开来, 让学生清晰、准确地把握,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为国争光的感情,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广西东兰是革命老区,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所组织的百色起义等革命活动,就在百色东兰一带展开。在学习中国革命史的时候,就可以挖掘这样的地方史实,以丰富教学资源。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活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走访、瞻仰、参观革命遗迹,收集当年的革命史料,组织学生聆听老革命讲述百色起义的历史,了解韦拔群等革命烈士的生动事迹,用以补充教学内容。由于亲自收集资料,参与探究活动,因而学生更准确地把握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历史,更深刻地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来之不易,并意识到中国现代化进程仍任重道远,进而自觉学习。

(三)借鉴口述史的研究方法,提升师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所谓口述史,也叫做口碑史学,是以搜集和使用口头史料来研究历史的一种方法。历史课程资源的挖掘,可以借助口述史,发现新的资源,提升学生合作挖掘资源、利用资源的能力。例如,可以在收集当地革命史料的过程中,借助口述史研究方法,组织学生采访革命老人、烈士后代等,了解当年革命活动的状况,收集民间传说,获得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然后整理、提炼,并充实到课程资源中。这样的一个过程,既需要师生亲自活动,走出去,采访采风,调查研究,更需要合作互动,团结协作,整个过程实实在在地培养了学生的调研能力、交际能力和合作习惯等,是非常难得的实践教学活动。获得历史资料后,再进行披沙拣金的工作,整理、调整、删修,并利用课堂教学、调研总结等机会,让学生宣讲,再经过师生的讨论、鉴定,形成生动、翔实的教学资源,而且又是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经历了多样化的探究历史的过程,获得单一课堂所无法得到的知识和技能。

(四)结合教学,拓展内容,整合资源。高中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必须在教学内容和现行教材的基础上操作,以便符合课程的目标和教学的要求,达到育人的目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统摄全局,以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或历史思想观点等,作为教学主干,然后借助地方史、口述史等校本资源,将教材内容和校本资源结合起来,整合成系统、崭新的教学资源,为教学服务。例如,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影视作品、名胜古迹和乡村环境等,寻找适当的切入点, 引入课堂, 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去看、去收集、去浏览。经过观察、收集、思考和亲自体会,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让学生获得多方面的锻炼,达到了传统教学方式无法达到的教学目标。例如,在讲述近现代史的“”、“”这段内容时,河池市东兰县高级中学相关的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下转第31页)(上接第31页)活动,让学生走访一些经历“”、“”的老人,收集有关环江“亩产十三万斤”的“大放卫星”材料,收集有关“”过程的历史材料。收集并整理后,在班上进行交流讨论。这样,既延伸了教材内容,丰富了教学资料,佐证了史实,又让学生直接发现和辨别这段历史,学生加深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而实践互动过程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并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收到一箭多雕的效果。

综上,高中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此,可通过更新观念,明确开发目的;收集地方史实,充实教学内容;借鉴口述史的研究方法,提升师生的合作探究能力;结合教学,拓展内容,整合资源等策略,对高中历史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丰富教学内容,丰富学生学习过程,最终达到提高历史教学质量,促成学生历史知识技能和身心素质全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徐俊杰.初中历史学科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现代教育科学,2004(4)

[2]杨雁斌.浅谈口述史的发展与特色[J].国外社会科学,1993(4)

[3]宋忠芳.浅析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历史教学,2006(2)

[4]李瑾.高中历史教学中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教育导刊(上半月),2013(2)

[5]郑流爱.高中历史素材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13(9)

教学资源的收集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远程教育;教师培训;集体备课

中图分类号:G4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9-0059-02

1 前言

沂源县中庄中学地处山东省沂源县的一座大山深处,四面群山环抱,除了交通不方便以外,主要是因经济相对落后,致使各种现代化装备比较匮乏,信息比较闭塞。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安装了现代远程教育设施,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促进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更新,促进了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中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使学生的视野从大山、田野延伸到祖国的四面八方和世界的天涯海角,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广大教师克服各种困难,努力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积极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使现代信息化教学成为常态化。下面,笔者就如何有效地发挥远程教育资源的作用总结如下。

2 加强教师培训

远程教育资源集声、光、动画为一体,可使学生的眼、耳、手、脑等多种器官同时接受刺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各种教育资源非常丰富,有利于教师学习和借鉴。但是,由于学校地处山区农村,教师年龄较大,接触现代教育技术的机会较少,大部分教师不会应用,因此,加强教师培训,帮助广大教师学习和掌握,成为首要任务。为此,学校制订计划,从远程教育的设备维护、资源的下载与存储、集体电子备课、信息技术的应用及新课程理念等多个方面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

采取集中培训、分批培训、专家引领和骨干教师带动等多种形式,主要采取请专家来校讲授和派教师外出学习的方法,重点培训教师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能力和课程改革理论,重点解决远程教育资源如何与课程改革理论有机融合的问题,确保在教师教学中能够根据所授课程和课标要求,合理应用设备和教学资源,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

此外,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师时间,采用分散式学习培训和集体式学习培训等形式,保证全体教师在不耽误工作的情况下都能学习和巩固提高。例如,分散式学习培训,一般这样进行:教师自己收集素材,删减、应用、检测,然后集中展示、交流讨论、学习应用、再检测。而集体式学习培训,则采用集体收集素材、集体操作、集体讨论、分散练习、集体应用评价的方法。这种个体与集体相互结合的方法,方便灵活,机动性强,有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最终实现全面发展。

3 进行集体备课

备课是上课的前提,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很多学校依据课程改革的精神,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实行集体备课。随着远程教育资源网的建立,紧跟时代潮流,依托农村远程教育资源网的优势,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实行集体备课。

加强制度建设,确保集体备课活动扎实有效 备课的关键是有效,既要改变观念,吸收别人优秀和先进的研究成果,又要结合自己的实际,不能机械照搬。因此,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确保集体备课高效科学。例如,制定了《集体备课的原则》《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集体备课时间规定》《“农远”资源下载打印制度》等。

在《集体备课的原则》中,要求教师遵守提前性原则、完整性原则及反馈性原则[1]。提前性原则是指集体备课要提前一周进行,以便钻研大纲和教材,收集资料。完整性原则是指备课时要注重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全盘考虑“农远”资源在本单元或章节的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保持其内容的完整性。反馈原则是指为了取长补短,要求教师一课一反思,记下课堂发生的事件,集体备课时进行讨论交流,总结“农远”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在《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中,要求教师必须坚持“以新课标为指导,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的思想,备课中要体现新课改理念,从实际出发,了解学生的能力基础及心理特点,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既符合教改精神,又适应学校实际。同时要求教师认真对待并参与集体备课,积极发表意见和建议。针对存在的问题积极研讨,在探讨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建立远程教学管理体系 备课组与学校的远程教学管理体系要随时保持联系,保障在备课时及时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以教研主任为组长、教研组和备课组为核心,具体负责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使用。如通过看优质课、观摩课等,激发教师的思维,帮助教师完善和提升备课教案。

聘请市、县教研室等进行指导 实现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与集体备课有机整合,仅靠本校教师的能力是不够的,必须有上级有关专家、学者的帮助。为此,定期请市、县教研室的领导来校指导,和教师共同研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练习设计及媒体的使用等问题,帮助备课组成员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课件制作等,最后形成个性化电子教案供大家使用。

4 加强教学实践

加强教师培训和进行集体备课是利用远程教育的基础,主要目的还是用来教学,促进课程改革,发展学生能力。

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创设导入情境 课堂导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前,在导入时一般用教师谈话、实物挂图、讲故事、设置悬念等方式,因为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接触这些方式,时间久了往往感觉不新鲜,容易产生疲劳,起不到应用的作用。而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上的媒体导入,则可以给学生以惊喜。

形象演示,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如果仅靠教师的语言强调,总不如学生在边看、边听、边想、边动手的过程中理解得深刻。远程教育网中有着无尽的资源,教师可通过下载所需要的资料,在课堂上直观、形象、动态地进行演示,通过具体地表达事物发展的过程和生动地揭示事物变化的规律,使抽象的知识转化为一定的物质形态,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如在学习《观潮》一课时,可利用课件向学生演示钱塘江大潮来时的壮观情景。如此生动形象的展示,无不起到突出重点、降低教学难度的作用,既能激发兴趣,又易于学生理解[2]。

创设现实情境,促进学生探究 现实情境,看得见,摸得着,可信可亲,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探究。如在学习思品课“走科教兴国之路”时,可从远程教育网上下载“神舟”飞船成功升空并收回的视频,能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促进学生去探究实施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途径。

5 结语

现代远程教育是一种新型的现代教育方式,是农村山区学校的一种重要的先进教学手段,在充分感受信息化带来的全新体验的同时,将努力探讨与实践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方法,充分挖掘远程教育资源的最大潜力,努力实现远程教育资源与课程的有机整合。

参考文献

教学资源的收集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校园网积件库建设

一、教育软件紧缺,建设积件库的意义

当前,教学中对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应用,已成为教学中广泛采用的教学方式,并成为现代教育中常用的教学手段,计算机应用在教育领域的普及进一步加快,对教育教学软件特别是辅助课堂教学的MCAI软件的需求也迅速增长。MCAI(Multimedia Computer Aided Instuction)即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辅助教学,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优势,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于一体,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去,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应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CAI系统称为MCAI课件。MCAI是一种新型的现代教学方式,也是当今世界教育技术发展的方向。MCAI的兴起是整个教育界信息革命最有代表性的产物。MCAI的逐渐推广和应用,推动了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的深层次更新,为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创造了条件。

目前,公开出版的教育教学软件很多,但真正适合教师用于辅助教学的MCAI软件不多。商业团体、软件公司以盈利为目的,研制和开发的软件虽然花哨,但绝大部分与教学实际或教育改革宗旨不一致,而且这些软件大多适合学生的课前预习或课后复习,不适合教师课堂上辅助教学;教育管理部门、教育研究部门统一组织下研制、开发的软件,虽然比较符合课堂教学实际,但开发周期比较长,由于计算机软硬件、教学用书、教学观念的更新,再加上每位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千差万别,这种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的软件未必适用。

要大力推进计算机辅助教学,只靠成品的MCAI软件是不可取的,专业教师必须自己参与研制、开发。专业教师对本学科的理解最为透彻,而且懂得教育理论,知道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或难点,他们根据专业特点、要求和教学需要研制、开发的软件是最有成效的。目前,专业教师一般都只能进行素材重组,而要独立完成全套素材制作和其它技术性较强的工作,这是各方面条件所不允许的。所以,怎样提供多媒体积件库的建设便成为学校现代教育技术部门所研究的主要工作。

二、收集积件资源,建设积件库的关键

积件库是提供给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自由使用的大量教学知识、信息素材和表达方式的集合。开发积件库资源是整个积件库系统建设的关键项目之一。处于一线的教师需要的是一种灵活的,可随时调用、组合的软件。积件就是基于这一理念,继课件之后产生的新一代教学软件。它是可由教师根据教学需要,随意调用、组合运用的教学信息和教学处理策略库与工作平台。积件库素材包括图片、电视、声音、曲线、表格、公式、文字、动画等以知识点为基础的素材资料。积件库可以分成素材资源库、微教学单元库、虚拟积件资源库、资料呈现方式库和教与学的策略库。多媒体素材资料库和微教学单元库是具体的教学知识内容库,可称为实库;虚拟积件资源库、资料呈现方式库和教学策略库是知识获取与表达运用的形式,可称为虚库。

(一)素材资源库的建设

素材资料库是以知识点为基础的,按一定检索和分类规则组织的素材资料,包括图形、表格、文字、声音、动画、视频等信息的集合。素材资源的来源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现有的数字化的资源,包括现有的优秀MCAI课件和其它软件素材;二是还未数字化处理的文本、图形、声音、录像媒体资料。

我们从公开发行的素材库光盘和Internet教育资源站点中,筛选、整理出教学中需要的素材,直接将它们收集到素材资源库。我们还可通过一些软件处理,把现成的教学软件、数字视频等光盘中有教学利用价值的部分,还原成可以再使用的独立积件,收集到素材资源库中。如使用SnagIt32捕捉现成教学软件的动态画面;使用超级解霸在VCD等视频光盘上捕捉动态或静态画面;用音频解霸转换一些音频文件的格式,使其能被积件组成平台调用等。

未数字化的现有的文本、图形、声音、录像媒体资料,我们通过一定的途径使其数字化,收集到多媒体素材资源库。其做法为:1.图片的数字化:我们使用扫描仪、数码相机,将图片资料转换成计算机存储的图像文件,一般保存为jpg或gif格式,使文件尽量变小,便于存储和传送。2.书本文字的数字化:我们主要通过OCR实现,把教学中要用到的一些文字背景资料输入电脑,保存成html格式,方便在网上传输。3.声音的数字化:我们将非数字信号线性输入到计算机声卡,先通过录音软件录制成波形声音文件,再压缩成mp3格式。4.录像资料的数字化:我们用视频捕捉卡将录像资料转换成mpg或avi格式视频文件,也可再根据需要,利用“Real格式文件压缩至尊”转换成网上播放的rm格式。另外,我们平时用3D Studio MAX、Animator Studio、Flash等软件制作的动画,用Corel DRAW、PhotoShop等编辑制作的图片,用Premiere等编辑制作的视频,用MIDI软件编辑制作的MIDI,用数码相机拍摄的教学素材照片,也都及时收集到素材资源库中。这样,充分利用了原有的教学资源,又为多媒体素材资源库提供了大量的资源,给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化的课堂教学带来极大的方便。

(二)微教学单元库的建设

微教学单元库是以帮助教师讲授某个教学难点,或帮助学生学习某个知识技能点为目的,或为学生探究认知而创设的学习环境等而设计的“小课件”的集合。

微教学单元的设计开发方法与课件类似,不同的是微教学单元是供师生在教学或学习中重组使用而准备的资源,所以我们在制作时一般不加封面设计,也没有多余的背景、解说配音等,短小精悍,以源程序或其它平台可以直接调用的格式保存,方便师生在当前的教学或学习情境中运用。我们平时用Authorware、Flash或其他软件开发了很多的教学模块,这些都及时收集到微教学单元库中,这样,使用起来比重组素材更加方便。互联网上也有很多此类的资源,我们一发现其对教学有用,就立刻下载,收集到微教学单元库中。

(三)虚拟积件资源库的建设

虚拟积件资源库,是基于Internet上的有用教学资源,是本地积件资源库的扩展部分。如果某个网站上有用的教学资源比较多,我们不便下载,就记下该网站的网址,以及该网站提供的资源内容,详细介绍给教师和学生,作为本地资源库的扩展,在教学过程中使用。

(四)资料呈现方式库的建设

资料呈现方式库,是供教师选用的各种教学素材表达的方式的集合。如,屏幕上的图形和文字的移动、变大变小、反白、闪烁、声音开关等各种强调的方式的实现方法等。我们收集了很多多媒体课件制作平台的插件,并说明其使用方法,还将在课件制作中经常要用到的技术性较强的功能模块,如课件基本框架、移动模块、声音开关等,设计成供教师容易调用与赋值的小程序,再附上使用说明,这些资源收集到一起,就形成了教学资料呈现方式库。资料呈现方式库积件的主要是这些积件主要精通计算机的教师制作,在制作这些积件时我们必须考虑其他教师操作的方便性和接口的兼容性。

(五)教与学策略库的建设

教与学策略库资源,是将不同的策略方式如讲述方式、问答方式、习题演练方式、记忆背诵方式、动手操作方式等设计成可填充重组的框架,以简单明了的图标表示。这样,让教师在教学中根据自己需要将不同的素材、微教学单元与不同的资料呈现方式和相应的教学策略方式相结合,将产生“组合爆炸”式的效果,灵活地应付各种教学情况;让学生在学习中根据自己需要将不同的素材、微教学单元与不同的资料呈现方式和学习策略方式相结合,更能帮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积极探索和认知学习。这些积件的设计由经验丰富的教师参与,这样设计出来的策略显得实在,可推广性强。

三、合理组织积件,提高积件库使用效率

积件库应当符合储存容量大,检索容易、快捷,可持续扩充和修改的特点,这不但需要有大容量的载体,而且需要有特定的处理方法和处理环境。用光盘或磁盘的方法在储存课件和已完成的积件上是可以的,但在储存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积件库上恐怕过于生硬,而且不便于供多人同时使用,在校园网络日益普及的今天,我们在校园网服务器上开辟了一个专门储存积件库资源的空间,这样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我们利用ASP组建了基于校园网的积件库平台,它具有以下特点。

(一)开放性

该积件库平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含有丰富资源和容易获取的公开教学资源库,教师和学生可以在校园内任何一台计算机上配合积件组合平台设计和使用教学软件,解决借用资料的麻烦和单机MCAI课件教学存在的不足性。

(二)可扩充性

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教师和学生都可凭借自己的帐号和密码将最新的信息和自己的作品添加入库,网管确定资源有效后,就将其公布。这样,既保证了网络的安全,又使积件库具备了自扩充性和自繁殖性。

(三)易用性

积件库是庞大的教学资源集合,在使用资源库时,一方面使用者可能因信息量太大而产生如“迷航”的现象,另一方面也可能出现太多人同时使用资源而出现撞车现象。在积件库的检索方面,我们设计了分学科、分类别、分层次或关键字等多种搜索方式,真正做到简单、快捷、易用。

四、师生共用积件,积件库价值的展示

师生应用浏览器浏览校园网上的积件库,搜寻与自己教学或学习有关的微教学单元和多媒体素材,保存在本地计算机上,根据教学实际需要重新加以组合、编排,还可以加入自己的设计,最后制作成符合实际的、有自己风格的MCAI软件,就像搭积木一样简单快捷,真正体现了积件思想,推动了计算机辅助教学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