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

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

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

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范文第1篇

关键词:项目驱动;翻转课堂;Android;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0-0146-02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the Project-Driven Method for Android

TAO Xiao-xia, CAI Zhen-zhi, WANG Li-juan

(Dali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alian 116052, China)

Abstrac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JSP programming education,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improve the ability to find and solve problems and the class participa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a project-driven teaching model, to construct the new teaching mode, the proposed teaching model is instrumental in the creation of a novel,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ffective teaching model, the increase of the applied talents as well as the improvement for the learning efficiency.

Keywords: Project-Driven;Android

近年恚随着移动终端技术和网络4G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智能终端发展的新机遇,Android开发平台的简单性开发性是它的最大优点,这让Android系统在手机市场上掀起轩然大波。

Android软件开发课程也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课程中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编程语言课程。如果在授课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比如填鸭式,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欠缺,一门实践性的课程却变成理论课,因此,对Android课程教学而言,传统的教学模式必须进行改革。

本文第1节简要介绍了教学改革的几种方法,第2节详细介绍了Android课程如何进行教学改革,第3节在Android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Android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并做了简要介绍,第4节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对Android课程教学改革的展望。

1 教学改革新方法

近年来学者们提出了许多新的教学模式,推出了很多网络化教学模式,比如MOOC(幕课)[1]是最新涌现出来的在线课堂模式,还有工程教育理念CDIO[2][3]是一个国际性的、广泛的、全面的工程教育改革模式,以及项目驱动、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等等。

“项目驱动”教学法[4]属于探究式教学法,是师生以团队的形式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所进行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个人或小组的工作方式,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流程,整个过程锻炼学生的能力[5]。

翻转课堂[6]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内的宝贵时间,学生能够更专注于主动的基于项目的学习,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

2 Android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1 Android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讲解基本的理论知识以及要完成的案例,然后由学生自主完成。学生发现问题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解决,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Android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教学内容以项目为主,教师在选定项目时起主导和引导作用,把知识点融入到项目中;而在完成项目时,学生起主导作用,如此可以把理论寓于实践,二者有机结合,所以项目的选择及其重要。

当前网络上Android教学案例有很多,恰当的案例可以让学生由简到繁,逐步掌握知识点,也能做到将知识点融会贯通[7]。选择案例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项目在设计过程中最好来源于实际应用,不能闭门造车,要结合市场上的实际应用设计教学案例。

第二,项目的设计要尽量融合多个知识点,以知识点由浅入深地将项目细化,不能简单粗暴地划分模块,而是要具有逻辑性地进行分类细化,用一个应用实例让学生学习多个知识点,并能将知识融会贯通[8]。

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增加实训内容,模拟企业的开发流程,由学生独立完成整个实训案例,既能阶段性检验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又能让学生更多地实践,更熟练地运用理论知识和开发技巧。

3 Android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项目驱动式”教学法是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崭新方法,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后,考核方式也要相应改革,否则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因此,需要制定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来评定教学效果,并不断改进,才能行之有效。

考核方式可以采用上机考试的形式,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个指定案例;也可以采用笔试考试形式,但是题型要做适当修改,比如增加主观题,没有固定的答案,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可以增加编程题型所占的比例,考察学生编程能力。

4 总结

本文提出将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应用到Android课程教学中,以项目驱动的形式讲授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发挥学生的潜能,同时也将老师从填鸭式教学中解放出来,转变为指导学生完成项目的导师。在教学内容、方式改革后,为了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各革了Android课程的考核方式,但是全文对改革内容的探索尚不是很深入,需要在更多实践和先进理论的指引下进一步对Android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 于春燕.基于共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MOOCs课程建设策略[J].计算机教育,2015(13):97-102.

[2] 陈卫民.基于CDIO的Android教学改革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6):27.

[3] 宋喜佳.CDIO理念的Android应用程序开发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5(10):39-41.

[4] 王新芳.《市场调查与预测》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研究[J].教学研究,2016:97-98.

[5] 翟悦.项目驱动法运用于《JSP程序设计》课程的研究和实践[J].价值工程,2014(11):216-217.

[6] 倪红军.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Android应用开发课程建设[J].计算机教育,2015(20):80-91.

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电气控制与PLC应用》;项目驱动教学;研究与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6-0044-02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作为应用广泛、实践性较强、企业急需的一门专业课程,目前在全国很多高校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等专业均有开设。该课程的前半部分是从讲解低压电器元器件,设置了典型环节和电气控制系统,为研究分析继电—接触器控制线路工作原理的原理提供了典型事例,并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进行全面系统地讲解电气接线图的工艺设计思想;后半部分的PLC,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它融合了微型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及通信技术,成为现代一种新型的工业自动化控制设备[1]。目前,《电气控制与PLC应用》被应用于全国各行各业的生产过程中,成为一种可靠性高的现代工业自动化控制的主要手段。从目前该课程的发展形势看,如何让学生学好学透该课程成为当前教学的首要任务。为此,我们对该课程的教学模式不断进行研究,期望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该技能,满足企业对生产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经过多年的反复借鉴和研究,我们大胆地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了改革,确定了“强化实践,重在技能”的培养方向,建立与能力挂钩的教学模式,改革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以工业生产的大项目为实践基地,采用获取技能证书的教学模式,通过一段时间对学生的教学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传统的教学注重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PLC的指令枯燥乏味,使学生上课缺乏激情,精力不能集中,学习兴趣很差,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电气控制与PLC应用》课程的基础知识较简单,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但是如果要将其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带领学生进行大量的试验,在试验中讲解理论课程,让学生即锻炼了动手能力,又理解了基础知识。不足的是,一方面,根据我们现有的状况,设备不足,只能进行一些最基础的实验,另一方面,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对现代工业控制新技术方面的根本没有条件开设实验,也就是我们的实验环节跟不上社会的发展[2]。因此,要使学生真正掌握这项实际工程技术还是相当困难的。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学与实验的手段相对很单一,填鸭式教学对于刚刚学习机电的学生来说,理论课程占了大部分比例,学生动手很少,这样就不能使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与实践结合在一起,课程也枯燥乏味,学生学习效果很差。我们通过改革,采用项目教学法,即项目课程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此教学方式中,我们增加了学生的实验训练部分,让实验占了较大部分课堂实践,使学生都能动手参与电路的设计和检查,自己解决电路故障,锻炼了学生自主编程调试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深刻理解了理论知识,真正实现了“由理论带动实验”转变为“由实验带动理论”。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典型的就业岗位的工作过程、任务、内容,承担此项工作所需要的能力、证书和知识进行了分析,让学生明确了电气控制行业的“能力领域”和“知识领域”。在教学内容上,我们遵循了“来自于企业,用之于企业”的原则,以企业的项目为蓝本,设立了若干个典型的电气控制系统项目。我们将本课所有实验分成了三大类:(1)基础型实验,主要是让学生完成电机电动控制,为下一阶段实验打基础;(2)综合设计型实验,主要目的是为了锻炼学生对编程的思想和调试方法,为下一阶段实验打基础;(3)能力创新型实验,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应用所学知识来处理故障,进行编程控制。

二、教学方式的改革

要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方法是值得探讨的方面。教学方法是否适当,是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是否成功的关键。学校在开《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时,首先要组织学生到校内外工业生产的实习基地进行实地参观,最好参与实习,让学生对即将要学习的课程内容有个初步的认识。结合正确的教学理念,学校在教学设计上,应多结合课程实际案例,把项目实验实习贯穿于整个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校最好将教学地点由教室转移至实验室,每堂课都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方式来进行。所谓的任务驱动,就是使学生接触一个典型的PLC程序,让学生对其进行设计来展开教学活动,带领学生先处理简单的问题,后循序渐进地过渡到相对更难的任务中,使学生在此过程中深刻理解理论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在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也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3]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均以“如何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来进行。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明确教学任务,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地分析教材,研究大纲,确定教学的目标、内容、重点以及难点,此外还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兴趣。在设计项目时,一定要注意遵循实用性、渐进性等原则,让学生在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认真分析问题所在,并深入思考解决该问题所需的知识、方法和步骤,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各种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 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鼓励其获得职业技能证书

我国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是学生获得理论知识和相应职业能力的地方。从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出来的学生必须具备超强的从业能力,我们鼓励在校学生获得相应的实用电工技能证书,从而学校领导人把职业技能训练作为学生综合实训项目,从而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他们培养成具有专业职业能力的人才。我校要求学生均要参加国家举办的各种培训活动,并取得相应的技能证书。

通过《电气控制与PLC应用》课程的研究与改革后的教学方法,我们总结出:(1)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项目案例相结合,就等同于将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培养融于一体,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综合职业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现代企业生产技术岗位对技术人员的需求;(3)此次《电气控制与PLC应用》课程的教学改革,不但拓宽了学生的思路,而且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将企业生产和学生实习联系到一起,为学生成为优秀的毕业生打下了基础,并把机电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切实有效地提升到了一定的高度。

参考文献:

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范文第3篇

(山东省劳动职业技术学院,济南 250300)

摘要: 高技能人才“高”在有很高的职业素质和敬业精神,“高”在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高”在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后续学习能力,“高”在既会动手又能动脑。技能从其特点和表现特征可分为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传统的技能注重经验技术的运用和动作技能的熟练,新型工业化时代的技能人才应该是既掌握理论知识又具备先进的经验技术,既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又善于运用心智技能,具备较强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是高级应用性人才的标志。

关键词 :任务驱动;一体化教学;项目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4-0195-02

作者简介:吴倩(1979-),女,山东聊城人,山东省劳动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及自动化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机电一体化,现教授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单片机原理课程、自动检测转换课程。

0 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目标,所以实训技能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点内容。高校应该根据实训目标合理调配专业课程,重点突出课程及教学方法的实用性,以提高教学质量,使职业教育规范、有序地发展下去。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理论教学与实习训练是相互独立、彼此之间没有实质联系的两个模块,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弊端,理论讲师不懂实习,自然就不知理论教学该讲哪些内容,够用尺度无从把握;实习指导教师理论基础片面,无法进一步开展新材料、新器件和新知识的实训,甚至有理论和实习重复讲解或遗漏教学重点内容的现象。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中得到广泛认可。要践行一体化教学模式,首先要建立专业教室,根据教学内容完善室内专业设备,使理论课堂与实验课堂有机融合,以动手实践的方式将古板的理论知识分解成易于理解的小项目,由教师逐步引导学生自主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双师型”教师为主导,以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的一体化授课模式来优化调整课程内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全程构建素质训练与技能培养双模式的教学框架,以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在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尝试了以任务驱动为指导的项目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项目教学法的介绍

1.1 指导思想 高技能人才“高”在有岗位要求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质;“高”在既具有独立思维能力,同时又具有出色的动手实践能力;“高”在具有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技能从其特点和表现特征可分为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传统单一化教学模式下,技能训练以经验传授和动作技能熟练为标准,而新型工业化时代对学生的技能要求则不仅仅是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和经验技术,还应该具有出色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较强的创新意识,能够独立处理问题,这是高级应用性人才的标志。面对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了却不会用”的问题,面对如何提高学生心智技能的问题,项目教学法按照先用后懂,边用边学的授课模式,先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然后逐步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并且在实践过程中及时解决随时出现的问题。一体化教学模式不仅要求学习教材内容,而且要求学生主动搜索相关的课外的或其他专业的知识内容,以充分理解本专业内容的精髓。在课程结束后,学生应该懂得如何自主查阅和分析相关资料,掌握独立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心智技能。

1.2 主要特点

1.2.1 积极引入工程项目作为授课内容 项目教学法基于任务驱动授课思路,从工程项目中找教学内容,在课堂上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和设计工程案例来培养其专业兴趣,使其在分析、设计的过程中体验养成独立自主的思维习惯,并获得成就感。最终,在任务驱动模式下,学生不仅能透彻理解教材内容,全面掌握了相关理论知识,并且能够掌握实用性的专业节能,这对于提高其心智技能大有裨益。

1.2.2 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项目教学法是整合了多门学科、技能的一种综合技能教学方法。它强调知识是一套综合型的系统,重在培养综合技能型人才。例如在用单片机控制的生产线系统中,包含模电、数电、传感器、电机拖动、微机原理等课程的内容,用到传感器、点阵显示器、报警器、继电器、单片机、电动机等多种元器件,能够培养和训练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1.2.3 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高校应该全面贯彻落实民主管理理念,针对教师管理工作制定更为人性化的规章制度,以一体化教学指标来衡量教师的授课能力,充分调动每个教师的积极性,使校园充满生机活力。

1.2.4 降低教学成本 项目教学法旨在理论分析和专业设计提高学生的心智技能。基于中高级维修电工的职业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适当摒弃一些技巧训练,加强学生对单片机的进行调试过程和故障维修的训练,以合理调配教学资源,避免课程重复,增加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1.2.5 深化教学改革 在“提高教学质量,深化内涵建设”的总体要求下,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审时度势,改革旧的教学思路,使教学质量有质的突破。不求变,一味的墨守陈规、照本宣科,即使备课仔细、教学认真、批改作业严谨、考试纪律严明,教学质量也不会有本质的提高。提高教学质量的本质在于改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最终才能推动教学改革,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实践证明项目教学法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改革。

1.3 项目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方案设计(以单片机教学为例)

1.3.1 每一节设计一个简单实例 讲课中先介绍实例的用法和作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与学生一起利用已学知识分析电气原理图和程序,发现并提出几个不懂的问题,学会教材本节的教学内容就能解决实例中提出的几个问题,达到既学会一个小项目又学会本节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目的。

1.3.2 每一章分析或设计一个完整的实用工程项目 项目主要采用原理分析的方法,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会设计系统电路、查阅资料和分析故障。主要教学内容包括:电气原理图设计和分析、程序设计与分析、模拟仿真调试、故障分析与排除(如能指导学生完成实物制作更好)。

1.4 教学效果比较(表1)

2 项目教学法的案例

2.1 单片机编程器的制作

编程器是单片机应用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主要作用是把编写好的程序写入单片机或存储器中。买一个成品的品牌编程器需要几百甚至几千元,在编程器网上查到一款售价60元的编程器,买到的是电路板、元器件和软件,买回来后自己动手焊接和调试,制作成一个单片机编程器,既可以练习焊接工艺,又可以使学生掌握单片机的用法,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从网上查找资料,介绍给学生一些好的电气专业网站,引导学生从网上学知识,改变学生上网只知道打游戏、聊天看电影的不良习惯。

2.2 电动门上“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欢迎您”显示器的设计

在银行、车站经常看到的 “点阵式LED显示屏”学生很感兴趣,项目“电动门上‘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欢迎您’显示器”通过查找专业资料设计好原理图,从IT168下载站下载一个“字模生成器”,然后指导学生用PROTEL画图软件绘出电路板,找专业厂家制作,从电子大楼买回元器件制作调试完成。该作品在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第二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科技制作活动中获得一等奖。

2.3 “红外微机遥控器”的设计

在多媒体教室的遥控器只能遥控投影机而不能遥控微机,需要调整幻灯片时经常要回到电脑旁点击鼠标,一名学生在电脑报上查到一个“红外微机遥控器”的电路,又从网上下载一个串行口检测的专用软件,指导学生大胆实践,成功实现了利用原来投影机遥控器控制微机的功能,现已成功的应用在多个多媒体教室中,仅用5元的制作成本。

3 项目教学法的展望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把立德树人做为根本任务,那么专业教学中也要注重对学生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的引导教育。专业课在教学过程中都可以使用项目教学法,但实践项目不一定只是局限于专业教学方面,高校可以有目的的开发德育项目,聘任在本校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课教师负责德育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比如,在“低功耗设计”的专业课上,可以适当增加“和谐发展、节约型社会”的德育内容;在讲解“反馈信号”时,可增加不断自省、改正错误和缺点、完善自身人格、提高综合素质的话题;在纠正学生上课睡觉错误时提出“时间管理,大学生生涯规划”的话题等等。项目教学法倡导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贯穿于教学中,不但每节课设计小项目,整个课程要有一个大规划;不但提高操作技能,还要训练心智技能;不但设计专业项目,还要设计育人项目。希望项目教学法能够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探索中成熟壮大,在提高教学质量中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宇丹,成宝芝,郭宗光,刘开绪,张丽丽.单片机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4(06).

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结构;课程模块;项目化教学;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TU;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2-0076-04

在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建筑结构课程是进行职业能力培养的一门职业核心课程,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培养学生从事房屋建造、工程管理、工程监理、建筑设计等岗位工作中所必需的结构分析能力,掌握房屋结构构件的基本计算原理和初步设计方法,同时为后续专业课程准备必要的结构概念及结构知识。针对职业岗位职业能力培养需要,为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课题组成员对建筑结构课程进行了模块及项目化教学改革研究,并在教学中进行了具体实施,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课程教学目标设计

(一)总体目标(职业综合能力目标)

通过建筑结构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胜任一般建筑工程的结构计算及设计能力;能运用电子计算机和结构设计软件从事较为复杂的结构分析和计算能力;具备从事房屋建造、工程管理、工程监理、建筑设计等岗位工作中所必需的结构分析能力。

(二)具体目标

1.专业能力目标

以结构分析与设计能力为目标,培养具有基本构件的设计计算能力及一般结构的设计能力、较强的利用计算机解决复杂问题的设计与计算能力、正确识读及绘制结构施工图的能力、正确查阅和利用设计参考资料的能力,以及分析和处理技术岗位的一般技术问题的能力。

2.核心能力目标

通过结构设计计算训练,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结构严谨细密的思维方式;一丝不苟

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遵循设计规范和创新的能力,能用发展的观点来灵活运用设计规范,处理遵守与创新的矛盾;对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综合应用的能力。无论工程设计还是工程施工都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同一问题,往往有多种可能的解决办法。

二、模块及项目化教学改革方案设计

(一)教学改革思路

根据土建工程技术领域和二级建造师、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标准员、材料员、机械员、劳务员、资料员等岗位职业资格标准,以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为导向改革课程教学内容。会同企业技术人员设计教学实训项目和职业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图1为职业综合能力形成进程示意图。

建筑结构课程由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和建筑结构抗震等结构模块内容组成,讲授结构用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质,结构设计标准,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基本构件的受力特点。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钢筋混凝土梁、板、柱、楼(屋)盖,砌体结构的墙、柱及钢结构的连接,梁、柱的设计计算方法和一般结构的构造知识;同时掌握与施工和工程质量控制有关的结构基本知识;能进行一般民用房屋和单层工业厂房结构选型与结构计算,熟练识读结构施工图,并能绘制结构施工图。

(二)课程内容设计

将教学内容按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规划为13个模块,设计70个单项训练项目,2个综合训练项目模块(含4个综合训练项目),加强工学结合教学,开设职业体验训练项目并进行考核。教学内容围绕训练项目组织,理论知识作为能力培养的补充,注重态度养成;将岗位资格考证的内容同教学内容融为一体,优化教学与培训进程,增强学生上岗就业的竞争能力;学完该课程和相关课程后考取施工员岗位证书。课程整体教学内容设计如表1所示,相对独立的综合训练内容设计如表2所示。

三、模块及项目化教学改革实施

根据模块及项目化教学改革方案,进行了为期四年的教学实践。

(一)课程教学条件建设

1.实训场地建设

针对课程培养的岗位能力要求,校内建设制图中心、建筑设计工作室、建筑设计院和结构实验室、建筑模型制作实训室和建筑公司,打造真实的教学情景。为培养学生职业素质,使学生有机会进行岗位体验,学校与企业建立了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关系,聘请兼职教师指导学生综合技能,并参与对学生学习的评价。

2.立体化教材建设

(1)结合2008年国家精品课程建筑结构教学经验,项目组编写模块及项目化教材《建筑结构》和配套助学教材《建筑结构学习指导与技能训练》,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并在全国发行使用。教材编写中突出能力训练,以能力训练为切入点,体现内容围绕训练项目组织、理论知识作为能力培养的补充的思想;突出用现行的结构软件进行结构设计能力训练,与实际职业工作岗位接轨。

(2)开发建筑结构课程实验实训仿真教学系统进行教学;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助教学;购买PKPM结构网络版设计软件进行实际工作训练。

(3)网络资源建设。搭建师生共享的网络环境,拓宽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将课程理论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任务以及考核资源上传,供学生随时查阅和自我检测;开通专业资料网站,教师备课时可以及时查阅,利用网络优势快捷获取有价值的学习和研究资料,提高教学水平;将现行的建筑工程相关规范上传,将其作为教学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学生毕业后就能上岗。

(二)课程教学实施方法

(1)教学内容注重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教学,将职业岗位证书考试要求与教学内容融合。

(2)探索以岗位所需能力为培养目标的教学方法,加强计算技能的训练,每一个单元的实施要采取实际案例教学,其中单项能力训练采用能力训练任务引入、操练、深化、训练巩固、总结归纳、课业布置与要求等为主要教学环节。

(3)职业体验训练采取集中讲解训练要求、下发职业体验指导书、职业体验完成后撰写职业体验报告的方式进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4)课程设计、结构软件应用训练主要采取任务驱动方式,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训任务。学生自已查找资料,并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自主进行训练,教师跟踪指导,并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和所提交的实训报告进行考核。

(5)教学实施过程充分体现能力训练、支撑知识学习、技能形成、态度养成能力整合;以每次上课两课时为一个教学单元进行教案编写。课程教学模式采取案例引入、任务驱动、实际项目训练、行业软件训练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6)教学中增加案例教学中分析与提问的比例,增加课堂练习和课业训练;注意职业标准(涉及到的规范)的理解与运用。

(7)教学中注重现代化结构设计和施工手段的应用,多介绍当前的主流技术和发展趋势。

(8)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重视课业的设计与布置,督促学生及时、独立完成课外作业;强化计算机软件计算训练,严格遵守国家规范,培养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

四、模块及项目化教学改革效果

该课程自2008年被确定为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以来,课程组采用模块化、项目化教学改革方案,经过四年的教学实践,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结构分析能力,增强了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实效性,有效提高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工作。学生毕业后普遍反映适应岗位能力强,上手快;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毕业生工作作风严谨,实际分析结构安全能力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十二五”期间,随着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的推进,课程组成员正在努力将该课程建设成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进一步引领该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以期在同类课程中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和较强的示范性。

参考文献:

[1]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职业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育标准和培养方案及主干课程教学大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陈翔.高职《建筑结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有效构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2):187.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of building structure course based on module and project

XU Xiquan, SHEN Shurong

(School 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Rizhao Polytechnic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Institute, Rizhao 276826, P. R. China)

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范文第5篇

为了认真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办学指导理念,我国职教界进行了多年的教育改革探索,项目化教学是近几年流行的培养职业能力的一种模式,项目化教学的核心是采用“完整的行动模式”,指导思想是将一个独立的项目或任务交给学生去完成,即从资料的收集、方案的设计并实施直到任务的完成及之后的评价都由学生来做,教师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起引导、指导和辅导的作用,目的是通过项目的实施,让学生职业行动中的基本要求和实践技能。

1 《报关实务》职业岗位分析和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

(1)报关职业岗位与学习知识分析。通过企业调研,分析出报关职业岗位的技能需求,对比传统教学内容各章节,总结各项目对应的职业技能,为教学实践培养提供指导,见表1。

(2)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过程设计。高职教育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一个典型的工作任务为载体、以项目教学为表现形式的任务引领式的教学模式。报关工作过程与教学过程匹配如表2所示。项目化教学来源于工作实践、典型的职业过程,具有工作过程的整体性。学生在完整、综合行动中思考和学习,完成从明确任务、制定计划、实施检查到评价反馈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中心,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2 工作过程导向的《报关实务》项目化教学主要问题

(1)学生课堂学习兴趣不高。高职学生整体素质不高,学习动力、自主性也不足。90后、00后主张个性和自由,沉迷于网络和手机,课堂上玩手机现象屡禁不止,项目化教学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学习,这打破了过去高中灌输式教育的惯性,学生短时间将难以适应。在这对老师实施项目化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

(2)课程内容抽象。课程教学内容抽象,法律条文枯燥无味。报关员教材虽然更改了报关水平测试教材,但内容依然抽象难度大,学生难以理解。

(3)课程项目化开发难度大。专业教师是课程开发主力军,由于其自身在企业(行业)工作阅历和经验不足,以前课堂教学的限制,无法完全模拟出企业实际工作状况。课程开发过程本身难度大,且把课程内容全部设计成项目确实具有一定的难度,使得职业院校在实施项目化教学中遇到困难和质疑。

(4)缺少激励机制。推行项目化教改有需要大量时间去钻研,缺少适当激励机制,喊口号要老师推行项目化教学,往往使教师难以为继,仅凭奉献精神,工作难以做到细致。

(5)教学实训条件不足。报关是实践性非常强,而一些通用的报关实训软件在教学上并不能完全模拟报关实训,导致学生学习难以理解,有些内容也难以口述出来,加上教师在企业实践工作经验不足,导致课堂教学与实践有一定差距。

3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内容

报关实务课程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把“学有兴趣,学以致用”的课程改革宗旨贯穿始终,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按照报关活动的实际环节整合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将教、学、做相结合,融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我校报关实务项目化教学改革内容如下:

(1)开发典型的工作任务。根据报关业务实际操作流程,把报关实务课程教学分为几个工作领域,在每个工作领域中开发出典型的工作任务。每一项典型的工作任务都配有真实业务背景材料,任务化教学使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在训练学生报关职业技能的同时,注重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职业品质、职业意识、职业责任感。

(2)创建报关业务仿真场景型实训室。根据报关实务课程的具体情况,建成了报关业务仿真场景型实训室。报关业务仿真场景型实训室包括二个区域:办公区和通关区。办公区备有电脑和办公设备,学生在办公区内完成单据的准备、报关单的填写及录机工作。通关区完全按照海关的通关业务大厅设计,设有审单、征税、查验、放行、保税管理等业务窗口。通过模拟通关软件系统,学生在实训室可以完成仿真的报关业务操作,掌握报关实际操作技能。

(3)突出岗位技能,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按照职业定位,岗位标准与专业标准对接确立的人才培养方向,通过国报关仿真训室模拟报关流程,突出报关单填制、报关软件操作、商品编码查找、报关业务流程,掌握报关职业岗位基本技能。

(4)改革考核方式,体现能力本位。对学生考核模式进行改革,采用“实践操作型”考核模式,把报关实务课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制作成题库,由学生抽签选择具体的工作任务进行操作,老师根据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给出考核成绩,充分体现能力本位要求。考核一个方面是过程评价,分为资讯搜集、做计划、做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等六个阶段,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目的是为了检验学生的过程性和系统性。 另一方面是综合评价,对学生接受岗位职业任务要求而设置的综合训练项目的评价,其目的是检验学生适应岗位的能力和素质,为毕业生上手快创造条件。

(5)开发基于企业工作流程的教学任务。报关是一门以流程和单证为主体的操作性技能,因此在课堂上强化了基于企业流程的业务操作实践,对报关过程中涉及的工作进行分解,通过模拟操作的形式,完成每一个步骤,如保税货物报关我们分解成17个步骤,学生按照提示完成17个步骤之后就掌握了保税加工货物的报关程序。因此,本课程改革针对企业实践和报关业务的不同,把报告实践分成6个不同的项目:一般进出口货物、加工贸易货物、退运货物、转关货物、特定减免税货物、进出境展览品,对这个6个项目分解工作流程,让学生进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