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示范校;重点专业建设;烹饪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6-0019-04

我校是“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第一批立项建设学校,烹饪专业是该校重点专业之一,该专业的建设方案获得了教育部5个A考核评价,经过近半年的建设,目前已初见成效。

一、建设总体目标

从2011年到2012年,通过专业建设中的改革创新,进一步提高烹饪专业办学的规范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使烹饪专业成为教育改革创新的示范专业、提高质量的示范专业和办出特色的示范专业,在全国职业学校烹饪专业中发挥引领、骨干和辐射作用。做到专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专业建设模式独特新颖,专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师资队伍素质显著增强,服务市场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人才强专业战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实施迈出新步伐,专业发展环境明显优化。2011年争创江苏省品牌专业,2012年冲击江苏省特色专业,为今后创部级示范专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建设内容

在建设过程中,立足专业基础,紧扣建设目标,从校企合作机制体制建设、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及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等几方面入手,从而确保专业建设取得成效,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提升。

1.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重点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技能训练和学习能力培养。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密切与企业等用人单位的联系,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立足校企资源共享、互利共盈,促进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紧密结合,促进知识学习、技能实训、工作实践和职业鉴定等功能的整合,推动教学做统一,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首先利用假期时间进行全面的餐饮市场调研,对餐饮业宏观形势、餐饮业未来形势、餐饮业人才需求三方面进行分析,以调研分析结果作为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依据,在此基础上制定“秋去春回”人才方案,其具体执行方法为:中职烹饪专业学生第一、二学期在校学习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第三学期下店实习,第四学期回校学习,第五学期下店实习,第六学期回校学习。此方案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实践和优化“做中学,学中做,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合作开展对烹饪人才需求情况分析,确定厨房岗位工作过程及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实现“1+4×0.5(秋去春回)”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运用。在此基础上再建立“理实一体化”的项目课程体系,按《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计划的要求,分课题进行教学。学生实习的分组率根据课题和设备条件确定。分红案和白案,原料切配和原料烹制。教学方法:以实践为主,理实结合;以练为主,讲练结合;边讲边练,练中有讲,讲中有练;利用示范室,引导学生先看后听,先动手后分析。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动手动脑,循序渐进地学习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

(2)主干课程及精品课程建设。对原料知识、菜肴制作、宴席设计与制作等三门课程的课程标准进行修订,使课程体系更加合理,在此基础上将三门课程建设网络课程,将与三门课程相关的教案、学案、课件、试题库、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全部上传至网上。建设《菜肴制作》、《西式烹调工艺》、《面点制作》等三门校级精品课程,完善《主题宴席设计与制作》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以《主题宴席设计与制作》为例,该课程是针对某一个主题(如国宴、迎春宴、农家宴、水乡宴等)设计出宴席菜单,再根据设计的菜单,从宴席原料的采购、加工制作,到宴席菜点的组装、上菜的整个制作过程,涉及烹饪专业教学中的原料学、营养卫生学、成本核算、餐饮管理及烹饪工艺实践操作;还涉及人文学、历史、地理,民俗民风等相关知识。《宴席》课程体现了烹饪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方向,在内容体系方面,处理好了传统经典与现代生活的关系;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方面,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方法的改革;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能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并能做好与其他课程的整合。该课程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存,特别是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职烹饪;人才培养;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4-0242-02

一、目前中餐烹饪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职业院校中餐烹饪专业有的教师把技术训练看成了职业学校教学工作的主要内容,甚至是全部,陷入了唯技术的泥潭,成了技术至上主义者。我们并不否认技术的重要性,却肯定地说,缺少了“技术”的教育称不上是职业教育,没有“技术”的学生也不是职业学校的学生。但是,唯技术主义、技术至上的倾向,却导致烹饪专业教学走进了误区,第一,培养目标狭窄――以技术替代了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为一年,在此期间学生技能得到一定提升,但是由技能与知识间的迁移比较欠缺。第二,教学内容单一――以技能教学替代了专业素养的综合教学,在课程教学中以实践操作为主,影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第三,课程体系简单――在课程设置中过多的注重了实用够用管用,而对学生的后续发展关注不够,对学科间的迁移关注不够。本文依据苏教职【2012】36号《省教育厅关于制定中等职业教育和三年制中专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提出“2.5+0.5”中职烹饪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思路,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二、“2.5+0.5”中餐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设想

1.培养目标定位。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现代科学文化素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及食品安全法律意识,掌握现代烹饪理论知识和烹调操作技术,具备餐饮企业菜品制作、菜品研发、菜品创新、酒店管理等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适应酒店第一线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2.培养模式。该专业教学改革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体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职业资格和能力的同时获得。构建“A-B-C-C-P”人才培养模式,即把在校学习的十个学期分为入门学期(Accidence)、基础学期(Basic)、拓展学期(Continuation)、考证学期(Certificated)、项目学期(Project)。确保学生在校五学期内完成相应职业技能的学习,在实习就业前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同时突出职业能力(项目学期)的培养。培养模式需体现“五个结合+五个偏重”的特点,即实现学校与企业合作,偏重企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偏重实践教学;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习基地接合,偏重校外实习;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结合,偏重兼职教师培养;专业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吻合,偏重职业资格证书。培养模式还需体现“五位之和”的法国式大厨素质教育模式,即:厨德+技能+营养+文化品位+专业核心素养=法国式大厨。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将素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努力实现校业共同参与学生校企实习期间的素质教育全程。

3.课程体系。构建基于工作任务的专业技能课程体系。以专业方向为载体,将课程分为二大项目,即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德育课限选课:在心理健康、职业健康与安全、环保教育等课程中,限选1门课程,在第2学期开设;学校也可结合专业实际开设其他有关德育限选课程;文化课限选课:在历史、地理、化学等课程中限选1~2门;专业方向课限定选修课程:本体系对限定选修课程按照三类专门化方向设置,一是按照中餐烹饪专业专门化方向设置专业课程模块,二是按照中西面点专业专门化方向设置专业课程模块;三是按照营养配餐专业专门化方向设置专业课程模块,供各校根据本校中餐烹饪专业的特点和教学资源在三类限选课程模块中任意选择;

4.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管理规范建设。①加强规章制度建设。依据教学管理规范化要求,完善有关教学管理制度,制订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方案、课程体系改革方案,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可依。改革课程教学评价制度,实施过程性考核,综合评价学生学习态度、知识、技能,不断提升教学管理水平;②建立新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顺应工学结合教学改革的要求,建立监控体系,形成由专业指导委员会、专业协作委员会、餐饮企业、学生家长组成的监察团,对管理规范的运行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监察与反馈。③组建一个董事会,三个“中心”。组建中餐烹饪董事会,组建中餐烹饪专业技能大赛研究中心,中餐烹饪专业技能教学研究中心,中餐烹饪专业学生素质研究中心。组织行业企业大师和专业学者共同开发烹饪中职技能大赛项目,以及研究大赛与技能教学、技能提高与素质提升的关系等问题,促进专业全面发展。

5.人才培养模式评价体系。①建立多元化学生评价改革体系。课程考核内容由原来的以结果考核为主转变为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从态度、知识、能力等方面综合考核学生,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责任意识、安全意识等内容纳入过程考核范围。过程考核要素如下:课程考核成绩=过程考核成绩(60%)+期末考查成绩(40%)。过程考核成绩=∑主题考核成绩/主题数。主题考核成绩=态度+知识+技能,三部分各占三分之一。态度考核点:出勤、礼仪与行为规范、课堂表现、作业。知识考核点:课程标准中该项目规定的知识目标,采用笔试考核。技能考核点:课程标准中该项目规定的能力(技能)目标、完成任务的质量。采用演示、实训报告、成果汇报方式考核。期末考查成绩:笔试、成果展示、合作任务、调查报告、案例分析。②建立多元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建立多元评价标准和方式按照“计划、准备、实施、检查、反馈、改革”六个环节,对评价指标进行细化,形成知识、技能、素质、就业和用人企业满意度为主的多元评价标准。使用书面与口头检测、行为展示、成果展现、量表衡量、轶事记录、档案袋评价和日常行为观察等多元评价方式,形成全方位全时段的教学质量与评价方式。建立现代信息技术管理和监控体系。充分利用学生实习实训信息管理平台,做好校外学生实习的动态管理,注重以学生顶岗实习为重点的实践教学过程管理与监控。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做好网络教学的质量控制。

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校企合作 “订单式” 人才培养模式 烹饪专业

一、职业学院烹饪专业的现状分析

1.对烹饪教学现状的分析

烹饪属于以手工技术劳动为主的产业,所以对从业人员的技术素质要求很高。但是,在烹饪教学活动中还存在着教材陈旧,理论教学内容多,强化职业技能教学不足,实用性的实训教学少,教学设施不完善,课程配置不合理等种种不足,所以造成所培养的烹饪专业的学生会说而不会做,难以胜任行业工作,与市场脱节。烹饪专业最大的特点就是技能操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黑板上做菜的现象仍然存在,保证不了专业课程和技能训练的实施。从教师这个角度来看,烹饪专业教师应走入市场,提高专业技能,做一个“双师型”教师。从教学方面来看,只有改变专业教学模式,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突出技能培养,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对烹饪专业学生现状的分析

从近几年烹饪专业录取的生源来看,文化课成绩好的同学很少,高中生也很少,大部分学生成绩较差。有一部分学生对理论学习的理解、接受能力较弱,有一部分学生怕吃苦,学习钻研精神不够。但也要承认,在动手能力学习方面,这些学生并不差,所以,加强专业教学中的实践与动手能力的培养,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增强成功意识。但是,目前的教学模式由于技能培养不足,学生走向社会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进行实践学习和环境适应,给学生的就业带来很多困难。这不仅体现出学生在实践动手能力方面有所欠缺,也体现出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欠缺。

3.对烹饪专业人才需求的分析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规模的扩大,酒店餐饮企业也在不断扩充和提高,这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现有的烹饪人才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提别是高素质、有创新能力的烹饪人才十分抢手。

酒店餐饮企业人才的稀缺,不仅表现在人才的数量上,而且突出地体现在“质”的差距上。其中最被看重的是有文化、专业强、厨德好、会管理、敢创新、忠于企业的厨师。

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通过以上现状分析,我们需要和企业合作,需要对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实践与探索,最终实现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共赢。

1.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作为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这种模式主要环节包括:学校自主招生,双方达成合作协议,企业选拔,培训,录用上岗等。(1)学校自主招生。学校根据餐饮行业及相近行业的用人需求,在国家有关主管部门的监督下自主招生。(2)双方签订合作协议。校企双方签订合作协议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企业提出要求学校给出解决方案,双方达成合作协议;另一种是学校主动分析合作企业的状况,提出方案并获得企业认可。无论是哪种方式,双方达成合作协议后,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3)实施教育与培养。以烹饪专业两年制为例,第一学期进行基本的基础素质教育和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第二学期进行专业课教学和基本功(如:刀工)的学习和训练,第三学期进行基本技能(如雕刻、烹调等)的学习训练,并到实训基地进行实习,第四学期深入合作企业进行实习或顶岗实习。学校和企业联合形成培养团队对学生进行培养,让学生接受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校内在实习教师指导下实习、实训,校外在企业尽可能的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实习,达到一定标准可顶岗实习。除了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培养,还要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及管理制度方面的培训,保证他们在能力和价值观上能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4)企业录用。学生毕业前夕,由企业和学校根据岗位技能和素质需要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考核评价,考核评价合格的可与企业签订正式合同录用上岗,不能通过考核的再进行强化训练,直至通过考核。

2.关注市场,促进校企互动

为了保证“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能够跟上社会发展的需求,一方面,学校应投入人力资源和资金对市场信息进行收集和利用,加强与合作企业交流。这样学校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定期收集到相关方面的信息,通过对收集的信息的分析,预测市场的需求与变化,另一方面,学校通过与合作企业的交流了解当前的要求以及未来的需求。甚至新的岗位的人才需求,学校可以根据这些信息适时调整培养计划,专业设置,力求人才培养专业设置和社会需求同步。

3.将素质教育融入到教学中

从长远来看,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忽视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基本素质的教育而过分关注技能的培养,将会导致培养的学生缺少系统地理论知识与创新能力低下,难以完成离开学校工作以后的自学或者说自我知识更新的任务,很难再上一个层次,也有可能逐渐跟不上环境的变化而被淘汰。所以学校培养的“订单式”人才应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为此学校应将基础理论、基础素质和技术能力融入到教学中。

4.实例。淄博市技师学院与绿洲生态园签订“订单式”人才培养计划,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定向培养烹饪专业学生,学习时间为两年。绿洲生态园与淄博技师学院共同设计学生在校期间的订单培养课程,包括基础理论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训三个模块,通过两年的学习与实践,考核评价合格,企业录用。

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烹饪与营养教育资源库课堂教学

一、引言

烹饪文化是我国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经济获得了极大发展,旅游餐饮业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高效烹饪专业担负的重任是,向旅游餐饮业输送能熟练应用成熟技术和传播、推广新技术,并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面对旅游和餐饮业发展的新形势,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在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相对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作为一个新型本科专业,本科生的教学创新问题一直比较难,如何区别于普通的职业教育,全方位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也是我们一直努力探寻的。本文提出构建教学资源库优化烹饪课堂教学的思路,探索烹饪本科教学的创新思路、特点、内容和操作方法。

二、什么是教学资源库

教学资源库是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的素材、课件、案例的集合,包括校园网内和因特网上的资源。教学资源库的使用,可以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是当前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当前国内外关于学习资源的使用在理论研究较多,个案的使用也不少,但在实践上还不够系统和完善,尤其是学习资源库在烹饪专业的使用的研究在国内还很少见。

三、烹饪专业构建教学资源库的重要性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认识不是由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由外界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据这种观点,学习过程被解释为每个学习者根据自己的态度、兴趣、爱好并利用过去知识与经验对当前学习者的外部刺激(例如学习内容)做出的主动的、有选择的信息加工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把教学视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包括文字教材、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软件工具以及从Internet上获取的各种教学信息等),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

“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形式使学生被动地适应教师,被动地适应教师背后指挥教师的教育制度和教育管理者。在这种专制模式下,只有符合教师愿望的行为才是“好的”,而学生的那些建设性的发现、突发奇想和超前性思考得不到鼓励,创造性能力无法得到培养。而我们烹饪这个行业有个必要的能力就是继承和创新。当前课程整合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设计从以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资源为巾心,学生在占有丰富资源的基础上完成教学目标,同时,实现各种能力的培养,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基于资源库的学习的教学设计模式采用的是“主体一主导”的教学设计。教师尽量要用课件(多媒体)上课。常用的有投影仪、幻灯片、笔记本电脑、课件、贴板图画、挂图等等教育学、心理学研究结果示:人们在学习新知识时,通过听觉记忆15%,通过视觉记忆25%,同时利用视觉和听觉则能记忆65%,通过人体多种器官的共同参与,则能记忆80%一90%。所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调动学生多种器官的共同参与,对学生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学,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用于烹饪教学的媒体信息除了录像带、VCD、图片外,其他的资料不多,也没有现成的教学课件可使用。必须利用先进的数码摄像机、数码照相机、扫描仪等工具,将与课程有关的媒体信息收集起来,以备多媒体教学的使用。

当前餐饮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增长势头十分强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在这个关键时期,有必要在教学内容方面进行改革,以紧跟不断变化与发展的餐饮业。教学内容的改革应突出强调如下“三性”:一是包容性,即教师讲授的内容源于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要在联系实际中拓展,在理论前沿上深化,在学科交叉中融合一句话:凡是与教学目标密切相关的虽然教材中没有,都应该充实到教学内容之中;二是前沿性,即着眼于未来餐饮业发展需要,贴近餐饮业建设实际需要,反映餐饮烹饪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和餐饮烹饪技术实践的最新经验。只有保证教学内容的前沿性,从高等烹饪院校走出来的学生才能很快地融入到餐饮业的发展中去;三是应用性,高等烹饪教育因专业性质决定了其具有很强的职业教育的特性,反映在教学内容上突出强调了理论知识与技术的应用性,在理论教学中不仅要理论阐释清楚,而且要给学生评介其应用的价值、范围及方式方法启发学生“以问题为中心”的深层次思维:在技能教学中,不仅要传授技术方法,而且要给学生揭示技术规律与技术应用,启发学生“以应用为中心“的新技术突破。

构建教学资源库优化烹饪课堂教学的意义在于探索在烹饪教学中使资源库有效地支持教学的途径。探讨如何运用学习资源库,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机整合,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学习过程在教师的主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如何构建烹饪专业教学资源库

烹饪专业的教师(红案、白案、食雕、营养卫生等)可以使用现成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或多媒体素材库,选择其中合适的部分用在自己的教学中;也可以利用PowerPoint、FrontPage、Flash等一些多媒体制作工具,编写自己的演示文稿或多媒体课件,具有一定利用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的能力。现在来看,这方面教学国内大部分还停留在作为演示工具的阶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只停留在辅助教与学的初级阶段。教师对媒体的应用层次有待深化。对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有待提高。各类学校的烹饪专业基本上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本条件、工作基础,比如已经具备电脑、多媒体教室、数码设备等基础设备。另外一般都有烹饪工艺实验室可配合使用,能够实现构建教学资源库的目标。

构建教学资源库优化烹饪课堂教学以烹饪学科为切人点,从理论和实践上去论述构建烹饪教学资源库的必要性、重要性和迫切性。根据系统论的方法和教学设计的思想,提出了信息技术在烹饪教学中应用的实践研究,它是为提高学生学习烹饪学知识的效率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而设计的教学结构形式或过程。

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范文第5篇

1.1背景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技术变化的速度非常快,但是职业教育训练发展的速度却较为缓慢,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不能及时地根据我国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做出合理的调整,培养出的职业技术型人才往往不能满足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这种反差对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利的,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就是职业教育教学思维、教学方法、教学方式不能及时做出合理的调整,学校培养出的学生不能够满足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因此对职业教育进行深化的改革是非常迫切的,其改革核心就是要根据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在人才培养的时候开展一体化教学,培养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全面发展的专业性人才。

1.2意义

职业院校对于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出满足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这一目标,尤其是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完全不能够满足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所以职业院校将就业作为导向,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构建一体化教学体系。职业院校通过开展一体化教学,可以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改变,教学由“知识的传递”转变为“知识的处理和转换”,学生由“被动接受的模仿型”转变为“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创新型”;教师从“单一型”转变为“行为引导型”等。

2.职业院校烹饪教学的现状

2.1教学模式不合理

中国烹饪是一门博大精深的技术,中国古人用智慧创造出了种类繁多的烹饪方法和食物,是一门集多种学科为一体的具有很强实用性的科学技术,烹饪的理论工艺体系独特且完整。当前职业院校在烹饪专业教学上,存在着在一些不足之处,普遍都采用“注入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下老师成为了课堂的主体,而使得真正的学习主体——学生的创新意识被抑制,所以必须加快烹饪职业教育的创新步伐,以一体化课程教学为基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核心,加强理论和实践教学的结合,创造出全新的高效的烹饪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2.2课程设置不合理

职业院校在对烹饪专业人才进行培养的时候,往往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导致课程设置不合理,比如招生规模、实习条件、实习经费、师资素质等,在进行烹饪专业课程设置的时候,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例设置不合理,理论课比例占到80%左右,实践课只能占到20%左右,这就使得学生学习到的理论不能够在实践中去验证,这必然会造成学习效果不佳。这种理论和实践教学相脱节的现象是当前很多职业院校在培养烹饪人才时候的首要问题,这样也就导致职业院校很难培养出全面优秀的烹饪人才,所以创新教学路径,设置合理的课程教学方案,是职业院校非常重要的任务。3.3职业院校教师素质亟待提升当前很多职业院校的烹饪教师的综合素质都不强,有的是理论知识能力很强,但是实际操作技能却较低,有的是实际操作技能很强,但是没有一定的教育教学方法,所以实践课的教学效果也不是很好。职业院校缺少“双师型”的烹饪专业教师,这使得职业院校烹饪专业的教学水平很难得到提升。

3.一体化课程改革的烹饪职业教育创新路径

3.1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加强对实践能力的培养职业院校在开展烹饪专业课教学的时候,应该先了解烹饪行业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然后根据烹饪行业的需求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岗位的需要出发,烹饪岗位需要什么就在教学中教什么,在岗位上如何操作,在实践教学中就要如何培养学生,这样才可以使得学生在院校所学能够在实际岗位中得到运用。在进行实践教学的时候,要先根据实践教学要教的内容教授相关的理论知识,在实践教学中用多少就教授多少理论知识,要将“必须、够用”作为教学的原则,使学生可以一边实践一边学习理论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操作技能,还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是非常有效的。

3.1.1对课程结构进行优化,确认新的培养目标

职业院校在进行烹饪专业人才培养的时候,应该对课程结构进行优化,确认新的培养目标,应该将培养素质高、文化好、理论强、操作能力高的综合型技能人才作为目标,还应该注重对学生管理能力的培养,这样才可以使学生能够满足烹饪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烹饪专业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首要的就是可以体现技能型,同时还应该体现理论性和知识性。在对烹饪专业学生进行培养的时候,应该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及创新能力作为重中之重,这样才可以培养出更多全面优秀的学生。

3.1.2运用“一体化”教学模式

职业院校在培养烹饪专业人才的时候,要注重学生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双重提高,而“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恰恰可以实现这一点。“一体化”教学指的是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整理和融会,将培养学生的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一体化”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效果显著。烹饪专业“一体化”教学应该将培养学生的烹饪技能作为教学主线,加强实践教学,可以借鉴餐饮企业对员工的培养模式来实现对烹饪专业学生的培养,并借鉴经验设计更为科学合理的教学流程,可以选用“菜品主体、任务驱动”、“角色转化、自主培训”等“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按照“菜品开发准备-任务分析-菜品设计-菜品试做-成品质量评价-任务小结-菜品岗位试用-顾客意见反馈-总结改进-市场推广应用”作为培养学生的核心技能课,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实际的工作流程,还可以感受到职业化的训练氛围,这样对于学生以后步入工作岗位是非常有帮助的。

3.2对于烹饪实训基地的建设要不断强化

烹饪专业教学体系要想能够发挥出最优的效果,需要良好的实训条件作保证,完备的实训条件对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是非常有效的,因此职业院校应该对烹饪实训基地的建设进行强化,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来进行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训基地不仅可以满足对烹饪专业人才进行基本功训练的要求,还应该有热菜制作实训、凉菜制作实训、面点制作实训等场所,除此之外还应该创建“模拟厨房”,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实训学习。职业院校还可以利用校企合作的优势,发展校外实训基地,可以让学生去合作酒店通过顶岗实习等方式锻炼实践能力,这对于培养综合素质强的学生是非常有帮助的。运用现代厨房一体化模拟训练教学,具体分析如下:①基本理念。依据现代餐饮经营的需要,并和厨房管理理念结合,对厨房进行设置、布局以及设备分配,以厨房生产的过程和环节为主导,对原料,加工、烹调、冷菜、点心进行研究,还应该能够体现出人力资源、卫生和安全管理等方面。②教学方法。可以实行一些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例如“一课多教师法”、“项目活动教学法”和“实际情形模拟”,也就是在教学中通过模拟实际工作环境,建立酒店和厨房的类环境,同时模拟工作项目或情境,探究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③组织教学方面。提供给学生扮演主动角色的机会,例如,模拟学生担当“餐饮部经理”、“厨师长”、“食品雕刻师”等角色,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合理分工,协同完成。相反的,教师转变角色,只作组织协调的工作。④教学效果。采用以上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还可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锻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方面有重要的影响作用。⑤教学思考。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实际考量现代厨房的情况,并对学生的菜单设计、制作情况报告、菜肴品质等方面进行综合测评,发现实际效果突出。此外,教学内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并且在必要时进行合理的分项教学,可以有效地控制教学成本。

3.3建设“双师型”的师资队伍

职业院校在进行烹饪专业人才培养的时候,综合素质高的师资队伍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烹饪专业对于学生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都非常注重,这就需要广大的职业教育院校自身拥有数量众多的,具备“双师”素质的老师。学校方面也要加强对专业授课教师的培训力度,努力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正是因为有了校企合作的有利条件,职业院校在建设实训基地的初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聘请酒店有丰富工作经验并且烹饪水平较高的厨师上课,同时,派遣校内理论知识较强的教师深入酒店进行实践学习,在充实理论知识的同时努力提高实践能力。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策略来实现这一教学目标。“走出去”就是让校内授课教师到酒店企业进行顶岗学习,校内授课教师一般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通过在酒店的实践学习,充实实践知识提高实践水平,成为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也指日可待。“引进来”政策,就是指学校聘请酒店精英人才参与到学校的课程教学之中,特别是实践教学课一定要请酒店企业后厨人才来参与,他们是长期工作在烹饪行业一线的精英人才,精确掌握着烹饪行业需求的动态变化,精英人才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学校的教学结构,将教学内容和市场需求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

4.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