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家庭教育的内涵

家庭教育的内涵

家庭教育的内涵

家庭教育的内涵范文第1篇

2、作为一项教育活动和教育内容,家庭成长教育的实施模式,在欧美等国家地区主要是“父母学习培训与咨询”、“孩子直接参与的青少年教育”和“纳入学校课程的学校教育”等。前两者,主要是由品质教育联合会等各类机构承担和建立的咨询网络、教育机构推广实施;后者,代表作如开始于八十年代初美国政府支持的、纳入中小学课程内容的素质品质教育等。

3、以子女成长部分为例,家庭成长教育的分阶段教育,是按子女成长阶段划分为0-36个月的婴儿成长教育、3-6岁的幼儿成长教育、7-12岁的儿童成长教育、10-20岁的青春期成长教育和18岁后的青年成长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区别和有重点的运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教育方法,以适应各阶段子女的成长特点和成长需求;同时,注重子女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和发挥自我教育的能动作用,以适应各阶段子女对优秀成长的追求。

4、婴儿成长教育,结合婴儿脑系统功能发育,涵盖了婴儿营养健康、智力启蒙、阳光个性、语言智慧、成长摇篮和入园衔接等6大部分内容,以及婴儿的认知系统、情感系统、自我意识系统和肢体运动、语言表达、素质品质等的发育发展教育。确保婴儿成长教育成效的是,运用包括载体教练技术、双向训练原理等,以及“咬手与认知系统发育”、“认知升级与手的敏感期”、“母子情感与亲子关键期”、“婴儿依赖与独立性培养”、“冒话与语言智慧”、“语言与婴儿情感系统发育”、“家庭教育方式与婴儿智力发育”、“家庭公约与宝宝规范意识”、“互助合作懂礼貌”、“学会与小朋友打交道”等48个专题的实训教学。

家庭教育的内涵范文第2篇

1、家庭成员结构差异的影响价值观优化教育虽然面对众多学生群体,但它的具体实施过程却更多的是个性化过程。学生从入学到就业选择的过程中等诸多事项背后都有家庭决策的背景。因此,家庭成员结构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价值观优化的教育过程。甚至某种程度上,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是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博弈”的结果。2、家庭教育观念差异的影响学生家长的教育层次和教育观念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家庭价值观教育的成败得失。价值观优化教育的整个过程要面对情况复杂的学生家庭背景,分层次分类别的进行具体的教育活动。

二、入学前学校教育的影响因素

由于价值观养成本身具有相当复杂的影响因子和形成过程,因此对价值观的优化更多的应是个性化的“一对一”的活动。学生在入校前的教育背景更是值得关注,学生的价值观某种程度上会打上之前教育的印记。因此,个人价值观养成中教育背景的梳理有助于我们开展价值观优化教育工作。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标杆对学生价值观的优化过程探讨

(一)价值观优化的总体方向

优化教育的过程,也就是让学生群体中的主流价值观和主体价值观逐步切合国家的主导价值观。宏观上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因其包容性、整合力、引领力决定了其在国家社会中的主导地位,这也是学生群体价值观优化教育的方向所在。

(二)价值观念优化的目标层次

1、落后价值观念部分的摒弃———着力于清理在媒体时代,消极的价值观念得到了迅速的传播,扩散效应迅猛,形成学生文化中消极的部分。在这一层面上学生群体中的消极文化会消解价值观优化教育过程中价值建构的功能发挥。因此,在价值观优化教育过程中,对于落后的价值观念,要坚决的予以抵制和摒弃。2、价值观念争议部分的厘清———着力于明辨随着社会宽容度的扩展及市场化程度的延伸,关于价值及其选择的讨论及争议也越来越司空见惯。正是因为学生意识和行为的评判主体和评判标准不同于社会主导性目标要求,因此他们与“主流价值导向”既存在符合又存在偏离。争议是社会其他群体与学生群体的价值观念争议,有代际因素和时空环境差异存在,涉及值观念争议的部分,应在不断的讨论、辩论及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逐渐明晰固定下来。3、核心价值体系标准的坚持———着力于褒扬核心价值体系是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理念,是整合社会群体共识的价值指引。代表着全社会价值观念的主流标准和价值观优化教育的方向,是包括学生在内的社会群体的价值观念体系的核心和基础部分。因此,应着力褒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之真正成为学生价值体系中的主体、主导和定势。

(三)价值观优化的具体思路

1、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整合力和引领力,突出方法创意性、形式活泼性、过程实践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不应该仅仅是抽象的概念,而应该是文化、观念、制度、载体的有机集合体,要在实践中的学生青年的生活中能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高职院校具体的价值观优化教育工作中要能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具体的活动载体设计相结合,有系统的实施方案,使得广大的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看得见、感受得到、认同得了、实践得出。在具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中,要突出方法创意性、形式活泼性和过程实践性,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给自身和外部社会带来的具体变化,从而内化为当代学生群体价值观的主体部分。2“、政治认同”是价值观优化教育的首要取向价值观教育从总体来说是从促进社会全而进步和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意义上而存在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国体决定了我们进行价值观教育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原则,同时符合中国社会实际情况的、促进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先进的思想和理论,应该是价值观教育的政治性所应该体现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准的价值观优化教育,首要的目标就是对政治制度和目标的认同。

(四)价值观优化的几种路径

1、重点运用价值观教育的社会化环境价值观优化教育并非封闭的校内体系,为有效嫁接学校价值观教育和社会教育,学生价值观优化教育就必须借用社会资源,以校内教育为理念指导,具体参与社会实际的平台,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得到锤炼和磨砺。借用社会化资源并非意味着脱离学校教育平台,而是有组织、有计划、有选择的适度的介入社会,在感受真实社会获取感性经验的同时,再次返回第一课堂。2、不同教育阶段之间价值观教育的衔接整合学校的教育活动应充分调研学生群体入校前教育过程中所进行的涉及价值观养成的各项活动,有效的进行效果评价,建立在这样调研基础上的优化教育活动才具有可行性。价值观教育活动不能固步自封或自成体系,应有其宽阔的视野。而且,价值观教育的推进已经面临着一个瓶颈,即在群体教育的基础上向个体教育的延伸,这就需要对入校前学生接受价值观教育的情况进行深入了解。3、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对价值观形成的合力家庭教育具有情感性、亲和性和补充性的特点。教育家苏霍姆林斯指出:“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都不可能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构建包括家庭人员交流谈心机制、定期联络机制、德育榜样机制、家训伦理机制等在内家庭教育机制是非常需要的。当前,要努力探索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思想、方法和谐统一的支撑点,以及家庭参与学校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切实发挥家庭教育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使之与学校教育和谐统一起来,以发挥教育合力作用。4、思政教育者对学生群体思想的深度融入教育者应充分尊重青年自己创造的文化,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心的多层次价值观目标追求的指引下,引导学生群体创造属于自己的青年文化,多些宽容、理解和尊重,学生青年群体必定可以显现出无穷的创造力。知识型、研究型、实践型德育工作者今后会有更多的施展空间,因此应充分发挥魅力型优势结合事实与科学的立论依据来开展价值观教育工作。范。首先,教师要改变个人的思维模式,这就要求教师要对目的国进行一番深入的了解,改变自己对目的国的刻板的印象,形成一套对目的国更系统更客观的认识。其次,教师要在之前认识的基础上改变自己的情感反应,要乐于与不同文化的人进行交流并且欣然接受目的国文化跟本民族文化上存在的差异,能够跟不同文化的人们建立良好的关系。最后,以上两个方面的训练都是为了使教师能够融入到目的国的文化中去,改变自己的行为,使自己跟目的国的人们的沟通交流毫无障碍,甚至可以帮助其他人与目的国家的人们建立良好的关系。除了以上的培训外,教师还要具备较强的语言功底,交际能力和教学能力。同时还要对本国语言和文化有更为深入的认识和了解,运用其敏锐的洞察力发现本国文化与目的国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别。从而在课上进行重点讲解。

(五)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

家庭教育的内涵范文第3篇

高等学校素质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很多,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把素质教育简单化、片面化、功利化,急躁冒进,突击补课,将素质教育仅仅理解为开设选修课、开展课外活动、发展特长,这是极其狭隘的和不全面的。另一方面高等教育中至今也没有一套科学完整的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的学科教育体系、评价体系,这两方面的原因使素质教育没有很好地在高等教育中得到贯彻和实施及进一步深入发展。高等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解的错位导致素质教育华而不实。素质教育的提出是一个逐步明确的过程,它和其他的教育理念一样,必然要经历一个由模糊到清晰、由自觉到自发的过程,可以说,素质教育是在克服应试教育倾向的实践中自然产生的,是在教育改革深化过程中,在政策研究与实践的相互影响下,不断探索而形成的,所以素质教育经历了一个由素质教育地位和重要性研究,到素质教育自身理论探讨的过程,包括探讨素质教育自身的涵义、特性和内容。素质研究则经历了一个由平面罗列诸要素到注重层次结构研究的过程。在这种背景下,因为对素质概念的模糊直接导致我们在素质的实施中五花八门,而且形成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双轨并行的现状,素质教育变成了伪饰教育诸种弊端的耀眼光环,这在高校中表现得特别明显,一切教育举措仿佛只要同素质教育挂上钩,就会变得理直气壮、光彩无比,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众语喧哗中,素质教育成了烫手的热山芋,同时又变成了任何人都可以在其上任意涂抹的脏兮兮的画布,这种混乱的景象,无意中使素质教育有其名而无其实,留于表象,忽其本质。注重形式,疏于内容。素质教育并没有扎扎实实地得到贯彻执行和推进,比如对素质的含义、特征、内容及其层次结构,素质与知识能力个性等关系,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全面发展教育等关系都缺乏专门化、系统化的研究,更缺乏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入实践。

(二)内涵把握的错位导致眼高手低的素质教育。当前对素质教育内涵把握的错位,特别是忽视素质教育的基础,造成了眼高手低的局面。人为地把素质教育凌驾于一切教育之上,把素质教育悬置化、目标理想化。实际上,素质教育的构成要着眼于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也就是说,素质教育的构成要根据社会的要求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能力的技能,培育良好人格,发挥青少年潜能,从而提高全体公民发展的基本质量,以满足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素质,以促进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整体提高。素质教育需要从人的发展和完善着眼,教育教学本身就是提升人的精神素质、智能素质、文化素质、情意素质、身体素质、个性素质。素质教育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素质教育的悬空性使我们人为地割裂开了教育的完整性。人类的受教育过程,其本质就是提升素质的过程。我们目前的素质教育既不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的一种教育类型,又不是凭空冒出的教育霸主,而是一种纠正补缺的教育呼唤,也就是提升素质教育的完整性和正确性的需要,使素质教育回到它正常的位置上来。

(三)社会转型期内的教育骑墙主义。目前素质教育因上述两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教育教学中的骑墙主义之风的盛行,即人们所描绘的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一方面是素质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一直没有得到完全的渗透,出现了外皮是素质教育,内核却依然是换汤不换药的应试教育的局面,导致我们从小学、中学直到大学,素质教育一直如影随形地紧跟着我们,但依然感觉到遥不可及。另一方面,身处中国教育转型期,对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存有疑虑,这也成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思想障碍,甚至对应试教育的提法从思想感情上难以接受,认为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轨道,有否定一切的味道。课程体系、教育结构的不完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需要突破的难题,再加上不健全的教育督导评估机制也制约着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这在高校教育中表现得尤其突出,素质教育的长期性与高等教育的阶段性,素质教育的模糊性与高等教育的特色性都形成了尖锐的对立,都导致一种外圆内方的教育状态,即认为素质教育必要而不充分,素质教育只是一个美好的目标,是一个隐性的目标,教育的时效性必须立竿见影,需要速效而成,这也是目前高等教育中骑墙主义的根本原因。

影响当前素质教育的因素及其应对措施

当前影响素质教育的因素很多,很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素质教育的研究,要么把素质教育与审美教育画等号,要么偏执地认为素质教育就是校园文化的拓展与延伸;或者认为素质教育就是人文教育,或者错误地理解为素质教育其实就是为应试教育镶嵌的美丽花边儿,干脆认为素质教育是一个外延不周密、内涵驳杂的伪命题,根本不值得深入研究的虚命题。目前存在的这些肤浅化和片面化的认知,导致我们对素质教育的研究还存在诸多值得探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摩擦力。社会摩擦力指的是社会观念对素质教育的滞阻。比如社会时尚风潮等都对素质教育产生了各方面的影响,在这个价值多元化的时代,每个人形成了标榜个性的价值理念,这些价值理念错综复杂,对于素质教育也是众说纷纭,对于素质的价值判断也会因人而异。浮躁的社会往往对素质教育形成多方面粗浅的解构。每个人站在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立场上,对素质教育进行了多方面的解构,大致分为知识论、能力论、思想精神论等多个方面,于是社会风尚为素质教育贴满了各种各样的标签,各种打着素质教育旗号的商业行为甚嚣尘上。“国学班”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质,“钢琴班”、“绘画班”、“书法班”、“口才班”、“奥数班”等五花八门的培训机构都是在鼓吹提升学生各方面的文化素质,这就形成了素质教育的二律背反现象,本来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素质教育,结果被人为地拆解为“增负”的素质教育,美好的初衷变成无奈的结果。社会摩擦力对素质教育解构的一个表现就是社会审美时尚,它滞阻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表象化、时尚化、粗浅化是其主要特征,比如各种速效的培训、讲座,“理财培训”、“健康讲座”、“家长学校”、“礼仪培训”等都在素质教育的包装下成为人们热捧的对象,成为人们提升自身素质的文化快餐。素质成了可以包装一切商品行为的画纸,成为可以制造文化噱头的标签,丰富的素质教育在社会摩擦力的滞阻下,变成了社会审美时尚的助推力。素质教育被强行拉入到了一切商品运作的模式中去,成为商品运作中一个烫金的符号。面对社会摩擦力对素质教育无限粗浅的解构,我们应该在内涵的挖掘上为素质教育正本清源,加大对素质教育的研究,在知识论、能力论的基础上为素质论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素质论的核心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个人实践模式,所有打着素质教育旗号的商品运作都是对素质教育的粗暴践踏和表象解构。建构社会素质教育研究体系,自觉地抵制社会摩擦力对素质教育的商业化解构,沉下心来,冷静地分析,沉着地应对,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切实制定宏观、中观、微观三位一体化的素质教育网络体系。

(二)学校的引领力。素质教育,学校是引领者,她直接决定着素质教育贯彻的结果,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走向。目前各个层面的学校,因为所担负的教育任务不同,对素质教育内涵的把握和理解千差万别。中小学教育与幼儿教育在素质教育层面就存在定位点的不同、方法途径的不同、内涵理解的不同、绩效评价机制的不同。大学教育又与幼儿教育和中小学素质教育存在着观点的分歧、方法的不同,在大学教育内部,也会因为办学类型的不同存在着仁智互见的差别。但是现在我们对素质教育的研究并没有从教育的类型、层面来进行条分缕析的解读,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实施,素质教育还是一笔糊涂账,还是一个散兵游勇式的泛概念,这就直接影响了素质教育的贯彻落实。因此从学校引导力层面看,加强对素质教育的层面、类型的研究,就成为素质教育贯彻落实的当务之急。认真地研究学校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把素质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紧密地结合起来,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目标明确、措施有力、内涵丰富的素质教育拓展大纲,把素质教育的内涵细化,深入地贯彻落实到各级各类学校教学实践活动中去。

家庭教育的内涵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家园共育;内涵;幼儿教育;发展

家园共育就是指通过网络等形式,将家庭与幼儿园教育有机结合,使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互相弥补,共同来对幼儿进行教育,促进幼儿能全面健康地成长。

一、家园共育的内涵

家员共育主要是指家长和幼师之间相互配合来开展教育工作,并通过家长与幼师的及时沟通和探讨,能够使幼师设置出更多符合幼儿成长规律和特点的教育活动,家长也能够通过幼师的讲解,充分了解幼儿思想和行为的发展状况,也通过与幼师的交流,掌握更多科学有效的教育幼儿的方法。同时,家园共育也能够将家庭和幼儿园的环境信息相互融合,使幼儿在园内也能够体会到家的温暖,从而使幼儿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以及与人交往的方式,使幼儿的整体素质能够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和提高。

二、家园共育与幼儿教育发展的探究

在幼儿教育时期,幼儿的思想和行为还处于形成和发展阶段,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所以幼儿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仅依靠幼儿园和家庭的单方面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两者之间相互协调、合作,从而使幼儿教育内容发挥最大限度的教学效果。家园共育使幼师摆脱了传统单一教学模式的束缚,在教学形式上积极鼓励家长参与到园内的教学活动中,让家长充分了解幼儿的学习发展状况。也不断鼓励幼师要积极地深入幼儿的家庭生活,通过家访进一步地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在教学内容上也突破了教材局限,尊重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开展各类区角活动,使幼儿的思维和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充分的拓展和发掘。家园共育的实施,使幼儿不再需要通过死记硬背去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有效地避免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产生。也能够促进幼师和家长不断地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共同发展与进步,也通过家长与幼师之间的不断沟通和配合,创新出更多符合幼儿成长规律的、新颖的、先进的教育内容和技能,从而使幼儿能够得到更加科学全面的教育和培养,同时也促进幼儿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与创新。家园共育对于幼儿未来的学习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家长和幼师必须给予重视,两者之间要积极的相互配合与沟通,使教育活动得到不断的完善,也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逐渐解决目前家园共育存在的不足,从而实现家长与幼师之间的彼此信任、相互学习,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家庭教育的内涵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教育;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3-0117-02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德国著名思想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1]。他认为,教育不应仅传授知识,还应体现生命的内涵。

我国的很多专家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对生命教育的内涵进行了阐释。学者吴兰认为,“所谓生命教育,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生命与健康、生命与安全、生命与价值和生命与关怀的教育,帮助和引导受教育者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使受教育者学习并掌握生存的技能,认识、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人文关怀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引导受教育者激活与生成对自身、对他人和对其他生命的尊重、敬畏与热爱之情,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提升受教育者的生命价值,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2]。学者王平认为,“生命教育不仅要教育人珍爱生命,还要帮助人认识生命的本质,创造生命的价值,理解生命的意义;生命教育不仅是对自我生命的关注,还是对他人生命的尊重;不仅是对人类生命的关注,还是对一切自然生命的惠泽;不仅是对今日生命的享用与重视,还是对明日生命的发展与期望”[3]。学者张娜认为,“生命教育追求的是生命观变革下的整体教育观的变革,它以生命为基点,围绕人的三重生命(自然领域的自然生命、社会领域的社会生命和文化领域的精神生命),开展相应的关爱生命存在教育、生命的丰富社会属性教育和生命精神教育”[4]。

笔者认为,生命教育的内涵与意义应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引导大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把生命看成是最具活力和存在意义的根本,任何心理因素和困难都不能阻碍或中止生命的存活;二是教育大学生要正确认识死亡,当生命受到来自不可抗拒力或疾病的威胁时,要树立健康理性的死亡态度,要设法自救和配合治疗,不要失去存活的信心;三是探讨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应认识到生命的存在就是生命价值的体现,只有生命存在,才有可能实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总之,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旨在帮助和引导大学生认识生命的本质、价值和意义,从而使大学生能够热爱生命和珍惜生命,并且热爱和尊重人类与自然界其他生物的生命,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当前大学生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生命教育在取得显著的成绩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应详细分析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寻找合适的解决对策。

1.对生命教育认识不够充分,重视程度不高

从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看,应试教育仍占主导地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成绩往往是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学校、家庭和社会都比较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当代大学生具有人格发展不完善、抗压能力差、心理脆弱等共性特点,对于学业、就业、经济、爱情等方面出现的问题,不能采取积极有效的处理方式,面对挫折和困难容易怨天尤人,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我心理调节,甚至出现漠视自身生命、轻视他人生命的情况。大学生中存在的生命意识淡薄、漠视生命以及对生命缺乏应有的尊重等现象,与生命教育的缺失有很大的关系。因此,生命教育应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2.缺乏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教师的生命教育意识薄弱

由于受传统文化思想及现实教育体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多数高校尚缺乏专门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机构和教师,其他的任课教师又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缺乏生命教育的意识和有关工作经验。而在生命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教师的生命教育意识会直接影响着生命教育的效果。为此应设立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提高教师的生命教育意识,这也是开展生命教育应采取的重要措施。

3.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缺乏沟通

生命教育是一项需要学校、家庭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任何一方力量的缺失都会影响到生命教育的效果。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是系统的生命教育理论知识,回到家中,父母、亲人对待生命的态度会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可以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而社会教育则能让他们把在学校和家庭中学到的关于生命教育的知识进行整合。正如有研究者所言,“在家庭小范围内接受的生命教育只是局部的,是不完整的,只有到社会这一广阔的天地中,才能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感知得 更直接、更深刻、更生动,才能够接受到更全面的生命教育”[5]。学校、家庭应与社会相互沟通、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及时进行信息反馈,以弥补生命教育的不足,使生命教育收到更好的效果。

三、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对策

1.加强对生命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首先,应转变思想认识。只有思想观念转变了,大学生生命教育工作才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学校不应只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把考试分数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还应树立生命教育的理念。在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尊重和关爱学生,强化学生的生命意识。

其次,教师、家长和社会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性的指导;家长应利用各种日常生活事件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学生应在社会中对生命教育的知识进行整合。

再次,推进生命教育的理论研究。应从大学生身心发展特殊性的角度出发, 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的力度,并对研究成果进行推广,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了解生命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确保生命教育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

2.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增强教师的生命意识

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设生命教育课程。根据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将生命教育的内容与日常生活事件相结合、与相关学科相结合,充分阐述生命的内涵,使大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提高心理素质、增强抗压能力,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通过开设生命教育课程,使学生系统地了解生命教育的理论知识,防止学生产生不健康心理。

在高校开设生命教育课程需要有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教师需要拥有深厚的生命教育理论知识,并能运用生命教育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高素质教师能较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能运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对学生的心理危机进行干预,并能将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扼杀在萌芽中。

因此,应对教师进行专门的培训,提高教师的生命教育意识和能力。只有教师本身具备积极健康的生命意识,才能将学生培养成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关怀生命和珍惜生命的人。

3.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生命教育网络

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应充分发挥家庭在生命教育中的作用。从幼儿阶段开始,就应在家庭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使学生从小就懂得珍爱生命,形成健康的人格。家长不仅要做珍爱生命的表率,而且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了解和认识生命现象, 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使孩子学会尊重生命和珍惜生命。

社会是一个大课堂,在这里每个人都同时扮演着教师和学生两个角色,学生能够从社会中学到很多知识,从中感悟生命的真谛,关注生命的价值。因此,社会在大学生生命教育中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生命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参与。因此,应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充分发挥三方面的合力作用,使生命教育更具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让生命教育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4.开展生命教育实践活动

经验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核心思想。在他看来,“所谓教育,就是连续地改造和构建经验。教育是通过经验谋求经验的不断成长和发展的。因此,经验是教育的目的,同时是教育的方法”[6]。应该说,经验来源于实践。同样,生命教育也离不开实践,在实践中学生更能切身体会生命的意义。通过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真正的生命教育,应是触及心灵、感染灵魂的教育。在生命教育的实践中,教师要学会运用多种方法。如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孤儿院慰问,观摩防火、防灾演习,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烈士陵园,观看具有生命教育价值的纪录片,等等。应开展多种形式的生命教育,使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从而实现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雅斯贝尔斯. 什么是教育[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 社, 1991:3.

[2]吴兰. 高校生命教育途径之探析[J].科教文汇, 2008(11):11.

[3]王平. 生命教育的内涵、实践现状及其应然之路[J]. 教育科学 论坛,2008(1):11-13.

[4]张娜. 生命教育的三重意蕴[J].当代教育科学,2006(19):8-11.

[5]罗伽禄. 中小学生命教育现状及其思考[J]. 江西师范大学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16-20.

[6]钟启泉. 现代课程论[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