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劳动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劳动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劳动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劳动经济学知识点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 要素价值论 知识价值论 逻辑一致性

中图分类号:F014.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8-022-03

价值理论是经济学体系中最重要的基本经济理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西方边际效用价值论是最具代表性的两种价值理论,从而也成为两大经济理论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进步、产业结构演进和社会经济发展,出现了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这就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新的挑战。如何在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基础上,比较客观地看待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并在新的情况下加以创新发展,学术界进行了长期而热烈的讨论。

一、学术界对待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几种态度

继承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不仅是经济理论发展的需要,更是改革实践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在改革实践的推动下,获得了很大的丰富和发展。但相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实践的复杂性和曲折性,价值理论仍然显得“滞后”。相对抽象的理论与具体、复杂的实践,使人们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产生了种种不同的认识和态度,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条、僵化地认识和理解劳动价值论。有的学者无视马克思经典论著100多年的历史,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的现实,无视我国市场化取向改革过程中业已出现的产业结构演进、阶层分化和利益结构的变化等新动向,无视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理论和实践结合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仍旧把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等教条化地理解,并作为理论研究的唯一依据和评判改革实践的唯一标准。凡是不符合他们理解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便认为是错误的,凡是与经典论述不一致的改革实践,都认为是危险的。

二是立足于对劳动价值理论的修补。坚持活劳动、生产性劳动创造价值,生产性劳动又分为体力劳动和智力劳动两大类的观点{1}。认为战后的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智力劳动”、“现代科学劳动”成为价值创造的的主要源泉。这种认识有合理的一面,说明了知识、技术或现代科学发展对价值创造日趋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一认识必然面临的两难逻辑矛盾是:如果仍旧坚持经典的劳动价值论,则必须承认我国现阶段非公有经济中存在着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或剥削雇佣工人的现象,而且,在“两权分离”条件下的公有经济中的资产所有者和经营管理者,必然因拥有“过量”剩余索取权而存在剥削现象,那么,我国现阶段也就必然存在剥削和被剥削两个在物质利益分割方面对立的阶级;如果不坚持劳动价值论,就要承认物化劳动、资本,经营者才干乃至土地等自然力能够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

三是坚持劳动价值论,但拓宽劳动价值论中生产劳动和创造价值劳动的范围{2}。“在不违背劳动价值基本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加强对生产工具特别是先进工具和机器设备在财富及价值创造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认为社会需要的劳动,如物质生产劳动、精神生产劳动、商业和服务业劳动、社会公务劳动等都属于生产劳动,从而也创造价值。如在商业服务劳动是否创造价值问题上,该观点认为,如果不承认商业服务劳动创造价值,就会遇到的“包括劳动力价值在内的社会全部商品的总价值与其总价格之间永远存在的巨大差额,即使商品分别按价值出售,总价格也会永远小于其总价值”的理论难题。而如果承认商业服务劳动创造价值,既遵循了商业利润来自于产业利润的分割、让渡,合理地说明商业利润的来源,又解决了商业劳动者的商业劳动如果不创造自身劳动力的价值,会产生社会总价值与社会总价格之间的不一致理论悖论。但该观点遇到的又一个理论难题是:既然商业及服务劳动属于生产性劳动,从而都创造价值,但是商业店员的劳动为什么只创造自身劳动力的价值,而不创造剩余价值或商业利润?

四是修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国内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是钱伯海教授提出的社会劳动价值论{3}。其主要观点是:价值是由包括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在内的社会劳动创造的,绝对剩余价值来源于活劳动的创造,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主要由物化劳动创造。而且,“物化劳动是创造剩余价值的主要源泉”,而物化劳动作为上期其他企业的活劳动的成果,在本期生产过程中被生产性消耗,同期又生产出相应的产品加以补充,并延续到下一期维持再生产;本期活劳动创造的价值一方面要计入总产品中一部分,作为积累留到下一期,供扩大再生产之需。所以,“本期耗费的物化劳动、全部本期活劳动生产的结果,不仅是过去劳动,而且根本没有过去的劳动,全部是本期活劳动形成的。”总之,全社会各企业的活劳动在社会分工条件下,以物化劳动为媒介,进行传递,而物化劳动“本身是活劳动制造的,因而归根结底,还是活劳动创造价值。”对钱教授物化劳动创造价值的批评{4},认为钱教授的物化劳动概念,不仅在马克思劳动两重性学说中没有涉及,而且物化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混淆了创造价值的劳动、形成价值的劳动和表现价值的劳动的三种劳动形态,“把劳动表现形式当做劳动创造价值形式”,同时把国民经济统计量和理论经济学的价值量相混淆。

五是对劳动价值论结构性颠覆的广义价值论{5}。广义劳动价值论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代表性论著是蔡继明教授的“基于广义价值论的功能性分配理论”。该理论在说明产品价值由要素价值决定,要素的价值由产品价值派生这一决定与被决定关系的基础上,论证了非劳动要素同样参与价值的创造,非劳动要素按照其在价值创造中的贡献参与分配的观点。该观点试图克服古典劳动价值论和新古典边际生产力价值论存在的“产品价值的形成与要素价值的决定的割裂”问题,“构建一个更加完整的价值理论体系”。对广义价值论的批评{6},认为广义价值论并没有什么新意,仍是基于“物化劳动不仅不能创造价值,也不能转移价值,广义价值论和联合劳动价值论都脱胎于‘三位一体’公式。”而这是早已被马克思批判过的,并没有什么新意。

六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持该观点的除了学术界一些照搬西方经济学中效用价值论、均衡价值论和动态非均衡价值论的相关论著外,有的从马克思创立其劳动价值学说所站的阶级立场上发现问题,试图从根本上否定劳动价值论{7}。该观点认为,马克思创立的价值理论,之所以是“劳动价值论”,而不是“资本”价值论、“技术价值论”或“管理”价值论,其根本原因是马克思站在工人阶级的立场上,而不是站在资本家的立场上,如果马克思站在资本或生产要素立场上分析问题,“凭着马克思的过人的才智、高深的理论功底和坚强的毅力,创立的价值论一定不是‘劳动’价值论,而是‘资本’价值论、‘土地’价值论、‘管理’价值论或适合市场经济一般发展规律的‘生产要素’价值论。”因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不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跳出劳动价值论后,再看劳动价值论,其理论应该发展成为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新的生产要素价值论。”对该种观点的批评,认为马克思的学说自然有其阶级性,马克思恩格斯从不回避他们学说的阶级性,并宣称他们的学说是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但这并不否定其学说的公正性和科学性。用阶级性否定科学性的推演和论断,本身就不具有科学性。

二、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逻辑一致性

马克思经济学说自诞生以来,一直以其强大的逻辑和声而著称。但是,自从马克思提出和论证了劳动价值论之后,一些西方学者就开始怀疑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逻辑一致性,并主要在价值转型及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上大做文章。近年来,我国学术界也从不同角度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的逻辑一致性提出了一些质疑,并将其视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内在缺陷。其中较为典型的有以下两种观点:

其一,有人认为,马克思“并不是劳动价值一元论者”,而是以劳动为核心的多元要素价值论者{8}。在他们看来,尽管马克思的确很重视生产商品的劳动,并在对非生产性劳动创造价值观提出严厉批评的基础上,确立了生产商品的劳动属于生产性劳动,从而创造价值并成为价值的源泉的劳动价值理论。但是,马克思并没有绝对地排除其他非生产性劳动参与价值创造。他们引用了马克思有关商品经济条件下,“凡是直接生产过程具有社会结合过程的形态,而不是表现为独立生产者孤立劳动的地方,都必然会产生监督劳动和指挥劳动”的论述,和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点:“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是作为劳动的管理者和指挥者(captain of industry)出现的,在这个意义上讲,资本家在劳动过程本身中起着积极作用……这种与剥削相结合的劳动(这种劳动可以转给经理),当然就与雇佣工人的劳动一样,是一种加入产品价值的劳动,正如在奴隶制下奴隶监工的劳动,也必须和劳动者本人的劳动一样给予报酬。”{9}并且引用马克思关于随着生产的发展,“一般科学劳动”日益代替人的直接劳动的趋势的论述,以及马克思关于“资本的趋势是赋予生产以科学的性质,而直接劳动则被贬低为只是生产过程的一个要素”、“直接劳动在量的方面占到微不足道的比例”,“同一般科学劳动相比,同自然科学在工艺上的应用相比,……变成一种从属的要素”,“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经耗费的劳动量”等相关论述。据此得出,马克思至少认为劳动、管理科学等都是生产的一个要素,并且参与价值创造的结论。

对上述类似观点的批评,认为这种对马克思有关价值创造的引用和论证,是极不严谨和科学的,因为,第一,只是只言片语地引用相关经典论述,存在严重的“拿来主义”和“为我说用”的功力主义和实用主义色彩,而不是科学地整体把握理解。因为,马克思对资本家劳动的论述,是严格区分资本家一方面作为所有者,另一方面又作为一般劳动者的双重身份来分析问题的。第二,尽管马克思深刻地指出了在社会生产的发展过程中“一般科学劳动”日益代替人的直接劳动的趋势,他甚至遇见到了“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耗费的劳动量”,而是更多地“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10}但是在工业革命时代,马克思不可能将科学劳动划分出来,专门研究它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这是由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使命决定的,科学劳动创造价值因此被“抽象掉”或“简化掉”了{11}。

其二,有人认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并未实现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的统一{12}。认为马克思虽然从个别到一般、从现象到本质解决了价值的本质、源泉、量的规定性和价值规律等问题,而没有从抽象到具体、从一般到个别、从本质到现象进一步解决劳动究竟是如何创造价值以及劳动怎样才能尽可能多地创造价值量问题;尽管十分重视价值源泉的劳动的一元性,但是对影响价值量的因素分析却不够;尽管已经意识到生产资料和科学技术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并提议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但并没有就此展开研究;尤其是马克思十分喜欢和善于运用社会平均分析方法研究价值量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也研究了价值量和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却没有能够用微观边际分析方法研究价值量和个别劳动时间以及个别劳动时间与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然而,抽象劳动“总是要采取某种具体劳动的形态,并与商品生产者所采取的生产资料及其科学技术相联系。不仅如此,价值虽然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是以个别劳动时间为基础,并始终存在于个别劳动之中。”因此,应从与现实结合的角度,从单个商品生产者的微观行为角度思考问题,这些问题是:“价值源泉的一元性和影响价值量因素的多元性矛盾”、“抽象劳动总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但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的矛盾”、“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但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的矛盾”。而解决这些矛盾的办法,是在遵循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承认微观主体个别劳动创造价值的特殊性,并以此为出发点,拓展微观劳动创造价值的研究领域,进一步研究微观主体即单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如何和怎样创造价值以实现价值最大化问题。”还有人认为{13},马克思未实现宏观劳动价值论与微观劳动价值论的统一,承认物化知识创造价值发展“微观劳动价值论”的关键,在于揭示宏观上正确的劳动价值论回到微观物质生产企业时,必须承认“物化脑力劳动”也创造价值。

问题是,马克思的学说并没有也不可能穷尽真理,马克思的整个学说在人类经济学说发展史上只是一个大的框架,解释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趋势。劳动价值论也是经济学说发展历史中的一个特定范畴,其特定的研究目的。要求与现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天壤之别的100多年前的学说穷尽真理,说明包括宏观和微观的所有的问题,做到放之四海而皆准,是有违历史唯物观的,也是不负责任的。

三、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历史局限性

关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学说劳动价值论的局限性问题,学术界也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争鸣,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从劳动价值论“暗含的条件”分析劳动价值论的局限性。在有关劳动价值论的“历史局限性”讨论中,最引人关注的是晏智杰教授从劳动价值论“暗含的前提条件”出发,分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适用范围或历史局限性的论点{14}。其基本逻辑是,有什么样的前提和条件,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反过来,这些结果也应当在,而且只有在这些前提条件下才能成立。这就是说,马克思的价值分析不仅有前提条件,而且这些前提条件是蕴含在马克思的价值分析之中的。这些前提条件包括:物物交换的直接性,除劳动之外的要素使用的无偿性,以简单劳动为分析尺度等。

所谓物物交换的直接性,就是在交换的过程中,没有货币居于其间,更无资本的作用,仅是纯粹的实物与实物之间的交换。因为,如果引进货币,就必然引进价格,尽管价格比价值更接近现实,但会因此更远离本质。实物交换是对商品价值分析的必要条件乃至是充分条件,因而是唯一正确的条件,而这个条件从一开始就假定在交换双方供给与需求的恒等,从而排除了供给与需求变动对交换比例的任何影响。

所谓要素使用的无偿性,即除了劳动之外,其他一切用于交换的对象都不必付出代价。如果将资本(包括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引入交换,就会增加分析问题的复杂性,甚至模糊了问题的本质。

所谓假定劳动是简单劳动,是说马克思把简单劳动作为计量社会劳动、从而简单劳动时间作为计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尺度,而复杂劳动是简单劳动的倍加。他认为马克思的这一分析思路尽管非常正确,但因为简单劳动实际上是体力劳动,从而使马克思在其价值分析中缺失了知识和技术劳动要素的地位。基于上述分析,晏教授断言,在马克思设立或暗含的条件下,劳动价值论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也因为这些(暗含)条件的设立,使得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正确性也仅仅是局限于这些条件下的有限正确性,如果缺少了任何一个假定条件,就不再是正确的价值理论。或者说,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仅仅适应于说明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简单实物交换比例决定的特殊法则,人们之所以误以为它们是普遍法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准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价值分析的限制条件,或者误以为没有什么限制条件。

上述观点遭到了众多学者的商榷,卫兴华教授对上述观点提出了严厉的批评{15},认为学术讨论要摆事实、讲道理,以科学的论证和论据增强说服力。要减少主观武断,避免或减少对前人和今人理论观点的误解和曲解,包括对相关理论的概念、原理和规律的把握。晏智杰教授不仅“变异了劳动价值论的‘价值’涵义”,而且无视马克思的有关价值的论述是“怎样从偶然的价值形式发展为扩大的价值形式,再到一般的价值形式,最后出现货币形式”的分析,硬说马克思的价值分析只是从原始物物交换,没有货币居于其间。对于“假定劳动之外的要素是无偿的”暗含前提条件的推断,卫兴华教授也从马克思分析问题的理论逻辑,阐述了商品分析部分的确不需要涉及是否要付出代价,但是,马克思对价值理论分析和价值理论运用和延伸的分析,诸如货币如何转换为资本、资本的循环和周转、借贷资本和利息、地租等的分析,处处可见资本、土地等非劳动要素怎样付出代价和付出多少代价。对于“假定生产商品的劳动是简单劳动”的暗含条件的推测,是强加于马克思价值理论的武断做法。因而,其“对劳动价值论的理解、把握、论述和批判,从根本上和完全地离开马克思的原意。它是在同被他变化和幻化了的‘劳动价值论’战斗。”

也有的学者认为{16}。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尽管是从简单商品经济分析开始的,但是,并不是把商品价值理论的研究退回到资本主义以前的简单商品生产,而是立足于资本主义社会来分析简单商品的。马克思分析实物交换只是作为分析价值形式发展的最初形式,因为它是商品交换的起点,而不是作为分析商品价值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而且,认为马克思的价值分析中假定除劳动之外的其他生产要素都是无偿的论断是没有根据的。马克思曾明确指出:“虽然只有可变资本才能创造价值,但只有在另一边,即劳动的生产条件也被预付的情况下,才会创造出剩余价值。”{17}同时,认为马克思将劳动仅仅理解为简单劳动的说法也是错误的,因为马克思认为:“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扩大。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现在不一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他所属的某一种职能就够了”{18}。二是从劳动价值论的“人权观”角度分析其局限性{19}。认为“古典劳动价值论是反封建特权的理论吼声,……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在马克思那里,它却是为工人阶级服务的,从其价值观实质看,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无产阶级人权观念的政治经济学表现。”“像洛克一样,他的劳动价值论与劳动权利论(劳动者对其劳动成果拥有唯一的占有权力)完全是一回事。工人花费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乃是工人应当拥有的权力。”“劳动价值论本身意味着在劳动面前人人平等,意味着社会交往以平等权力为规范,工人应当平等地占有和交换自己的劳动成果。”“事实上,马克思也不隐瞒这一思路。西方某些学者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攻击,大都处于对工人阶级人权观念的悖向。”总之,劳动价值论的确是革命时期无产阶级人权观的表现。它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站在工人阶级立场上瞩目私有制商品市场经济下工人受剥削的实际而得出的“政治经济学假说”,它不能不在价值观念上整合着无产阶级人权观。“所以,劳动价值论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学唯一的不可动摇的出发点。”当前,应当重塑瞩目于使用价值配置并兼顾价值关系的“社会主义经济学假说”,而在这种考虑中,劳动价值论并未给一概抛弃,它被新的“假说”所“综合”了。

也有的学者认为{20},马克思恩格斯是站在历史主义的立场上,既指出了资产阶级人权在促进资本主义文明方面所起的巨大进步作用,又指出了资产阶级人权基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而具有的不可克服的矛盾。因此,必须废除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才能使人类获得解放。

四、关于要素价值论、知识价值论

要素价值论是近年来的一种时髦。围绕要素价值论及其与劳动价值论的关系,不仅诱发了激烈的学术争论,而且深刻地影响着价值理论讨论和经济改革实践,因而值得我们特别关注。

(一)关于要素价值论

1.是否存在要素价值论。尽管有不少人坚持马克思是劳动价值一元论,但也有一些人认为,包括马克思在内的众多经济学家实际上都是生产要素价值多元论者。只不过由于不同历史时期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中的地位不同,因而马克思以前的经济学家所坚持的是以劳动为核心的生产要素价值论,现在人们坚持的是以科学、知识为核心的生产要素价值论{21}。

2.能否用要素价值论来补充、发展甚至替代劳动价值论。有不少人认为,劳动价值论抹杀了除劳动以外的其它一切要素在价值形成和增殖中的作用,不能圆满解释社会化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交换的现实,因而应当用要素价值论来化解劳动价值论的“矛盾”。甚至有人提出“等量要素及相同组合创造等量价值是商品经济一般规律”{22}。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坚持“只有活劳动才能创造价值,物化劳动不能创造价值”的观点,因而不同意用要素价值论来补充、发展甚至替代劳动价值论{23}。

(二)关于知识价值论

1.知识价值论还是劳动价值论。在这个问题上有两种不同的基本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从传统经济到知识经济,不仅现实基础发生了变化,而且它们依据的理论基石也不同。传统经济依据的是劳动价值论,知识经济依据的是知识价值论,这是两者最根本的区别。知识本身,作为劳动产品包含着价值,并能将自身价值转化为现实价值;知识的使用,能够在生产中创造新价值、创造大于生产或购买它所花费的价值。这就是知识价值论的主要内容{24}。另一种观点认为,知识价值论所包含的某些思想内容是不错的,但提法不够准确。知识本身作为已经形成的商品,它凝结有价值;但作为创造价值的因素看,知识本身又不等于价值,它只有转化为实际的劳动过程,才能形成价值。因此,总的提法还应当是劳动价值论,只不过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科学劳动在形成商品价值的总劳动中居于越来越主要的地位罢了{25}。

2.知识价值论能否取代劳动价值论。这同样有两种基本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知识价值论将取代劳动价值论。1982年美国社会预测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其《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一书中提出:在信息经济社会里,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实现的。由此提出;我们必需创造一种知识价值理论来代替劳动价值理论“。这是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直接劳动、劳动者已不是生产过程的主力不是财富即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主要创造者了。因此,在传统经济中是劳动创造财富即价值,在知识经济中不是(直接)劳动,而是科学技术(即知识)创造财富(即价值)。换句话说,传统经济的理论基础是劳动价值论,知识经济的理论基础则是知识价值论。劳动价值论的创立,曾为传统经济的价值形成提供了理论根据;在知识经济中,人的直接劳动已脱离生产过程(只是以看守者和调节者的地位,“站在生产过程旁边,已经不是它的主要动力了”)当然也不直接参与价值创造,不再是创造价值的主要源泉,这时再用劳动价值论说明价值创造问题,显然是不合实际的。于是知识价值论便应运而生。对知识创造的经济,只有知识价值论才能说明其价值形成问题{26}。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劳动价值论并未过时,仍然适合于知识经济时代。这是因为,一方面,创造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和实体是活劳动,而生产资料是已经客体化了的物化劳动,它在生产中只是转移价值,而不能创造价值,另一方面,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并不否认知识和科学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重要作用,相反,它本身就包含着这一思想。因此,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非但不会否定劳动价值论,相反更加证明了劳动(特别是脑力劳动)创造价值的正确性{27}。

注释:

{1}陈征.重视现代科学劳动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是深化认识劳动价值论的关键[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3-25.

{2}卫兴华.劳动价值论需要创新与发展[J].经济学家,2004(1):11-16

{3}钱伯海.社会劳动价值论的十点理解和见解[J].东南学术,1999(5):37-46

{4}王鸿远,康静萍.关于劳动价值论的对话[J].当代财经,2002(8):10-13

{5}蔡继明,江永基.基于广义价值论的功能性分配理论[J].经济研究,2010(6):132-142

{6}胡世祯.评广义价值论和联合劳动价值论[J].当代经济研究,2005(1):5-9

{7}从松日.跳出劳动价值论,再看劳动价值论[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5(3):101-103

{8}{21}丛松日.劳动价值一元论还是生产要素价值多元论[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1):51-55.

{9}{10}{17}{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Ⅲ)[M].中央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75:550-551.217.50.556

{11}刘冠军,邢润川.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解读科学价值[J].哲学研究,2005(4):22-26.

{12}谭跃湘.现代微观劳动价值论的初步构想[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9(1):28-32

{13}张鹏侠.宏观与微观劳动价值论――微观劳动价值论是发展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4-17

{14}晏智杰.重温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J].经济学动态,2001(3):18-22.劳动价值论:反思与争论[J]经济评论,2004(3):3-14

{15}卫兴华.深化劳动价值论的研究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思维方式[J].高校理论战线,2002(3):32-41

{16}余陶生.关于劳动价值论“历史局限性”的质疑[J].经济评论,2005(2):10-16.

{19}胡义成.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合理性与历史局限性――简论作为人权观表现的劳动价值论[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5):18-24.

{20}苗贵山.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权观――一种基于经典文本的解读[J].社会主义研究,2010(6):8-11.

{22}朱健.对传统劳动价值论几个观点的思考[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96(4):52-57.

{23}丁堡骏.对劳动价值论几个争论问题的看法[J].当代经济研究,1999(2):50-59

{24}{26}张直.从劳动价值论到知识价值论[J].湖南经济,1998(6):5-7

{25}{27}鲁从明.知识经济时代劳动价值论过时了――关于知识经济与劳动价值论的对话[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0(4):23-25转35

劳动经济学知识点总结范文第2篇

(一)劳动价值理论本身是一个发展的理论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的理论,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在1867年出版的《资本论》德文版第一版序言中马克思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我的观点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在这本书中,马克思对劳动价值论作了科学的、系统的论述,他从资本主义经济社会所表现出的矛盾和对立出发,深入研究了这些矛盾和对立的根源,发现了他所研究对象变化的规律,使得这些规律足以说明为什么一种经济制度可以过渡到另一种经济制度,也就是说明了一种社会经济制度产生、存在和灭亡的必然性。在之后的《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二版和法文版以及《资本论》第二卷的一些手稿和第三卷的部分手稿(这一卷的大部分手稿是在1867年之前完成的)中,马克思对劳动价值论作了进一步的展开论述。1883年马克思去世之后,恩格斯在整理出版《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的过程中,根据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发展的新情况和经济科学发展的新特点,对劳动价值论作出新的发展。20世纪初,列宁根据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新变化和新特点,对劳动价值论作了新的阐述。列宁没有拘泥于马克思已有的结论,而是根据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对垄断价格和价值规律的新作用作了创新性的研究,拓展了对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视野。斯大林对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探索,尽管存在着各种失误,但他对劳动价值论在社会主义经济关系中的作用还是作了一些开拓性的研究,特别是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价值、价值规律作用问题的论述,在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二)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需要丰富和发展劳动价值理论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现在,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有很大不同。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就劳动价值论研究而言,我们所处时代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社会生产力的新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新变化、作为劳动价值论研究对象的社会制度发生了变化和经济全球化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经济的整体格局。结合时代的新变化,在深化劳动价值论的研究中,有必要对以下一些问题作出新的探索:1•随着生产力的广泛提高,社会产品中活劳动的含量日益减少。由于科技的发展,生产中的机械化与自动化应用程度大幅度提高,社会产品中凝结的活劳动比重大大降低,表现在同样多的劳动可以创造出更多的社会产品,这种趋势还在加速发展。2•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多种因素构成增添了新的内容。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使得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要素更加细化,除了传统的劳动、资本、土地三要素外,对于经济发展贡献率很大的知识、信息、技术、经营管理能力等要素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了传统三要素的贡献。以发达国家为例,知识对于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在20世纪初为5%-20%,在20世纪中叶为50%左右,在20世纪80年代上升为60%-80%。3•经济增长除来源于传统的物质生产部门外,非物质生产部门的贡献日益增多,以知识为载体的新兴产业和为生产与生活服务的非物质生产部门如科技产业、信息咨询业、金融保险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所占的比例日益提高。知识经济也正不断将原先不属于产业部门的教育、科研等事业单位推向产业化,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发展推动了物质生产部门的现代化。4•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由于我国实行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政策,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有所提高,曾经被认为是剥削的私营业主的经营管理活动对经济的贡献率有所增大。

二、怎样深化社会主义社会下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卢卡奇在其所著的《历史与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48页)中有一段偏激但不失正确的话:“正统马克思主义并不意味着无批判地接受马克思研究的结果。它不是这个或那个论点的‘信仰’,也不是对某本圣书的注解。恰恰相反,马克思主义问题中的正统仅仅指方法,它是这样一种科学的信念,即辩证的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只能按其创始人奠定的方向发展、扩大和深化。”恩格斯是这样评价马克思主义精神的:“马克思的整个世纪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实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742页)。我们在当代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是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和理论基础上的深化和发展,而不是把这种理论否定掉,是要在正确的把握和全面理解马克思关于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论述的前提下,结合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一)深化对劳动和生产劳动的认识马克思指出:“劳动……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①这就是说,没有人的劳动,自然界中再丰裕的资源也不可能进入人类生活。马克思对生产劳动的解释是层层深入的:首先,对一般意义上的生产劳动做了如下定义:“在劳动过程中,人的活动借助劳动资料使劳动对象发生预定的变化”②、“如果整个过程从其结果的角度,从产品的角度加以考察,那么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③这就说明了使用价值是生产资料通过人的劳动创造的,没有人的劳动,生产资料不会自发的结合出使用价值。其次,马克思根据协作劳动过程的特点,对“生产劳动”的涵义给予了补充:“总体工人的各个成员较直接或较间接地作用于劳动对象。因此,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扩大。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现在不一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他所属的某一职就够了。”④这就是说,不仅生产资料与人的劳动直接结合的方式是生产劳动,而且间接结合的协作劳动也是生产劳动。在机械化与自动化程度大幅提高的生产状态下,出现了机器控制机器的生产新局面,虽然人的直接劳动减少了,但是应用于研制机器控制机器的劳动却大大增加了,这种劳动就是间接生产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因为它也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一种凝结,不过不表现为体力劳动,而是表现为脑力劳动。这种劳动

虽然使凝结在商品中的活劳动的比重降低了,但它并不意味着价值量的减少。因为“商品的现实价值不是它的个别价值,而是它的社会价值,就是说,它的现实价值不是用生产者在个别场合生产它所实际花费的劳动时间来计量,而是用生产它所必需的社会劳动时间来计量。”⑤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如果个别生产厂家率先采用先进技术,在相等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更多的产品,按照社会价值出售,就可以获得超额利润。超额利润刺激着生产厂家普遍重视科学技术知识,科学技术以此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只轮子,但不能说,科学技术知识创造价值,因为如果没有人脑力劳动的付出,科学技术知识不会自发的出现、积累、创新,没有人的劳动,科学技术知识不会转变为现实的推动力凝结到商品中去。归根到底,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是劳动。需要指出的是,在现代科技进步的情况下,并不只意味着相等的劳动时间可生产更多的同质产品,而且还意味着可以生产出数量甚至低于原产品,但产品功能更强大的异质商品。新产品抢占市场,由于缺少竞争,也可以获得高额利润,这是现代科技进步对生产产生的最现实的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复杂劳动进入生产过程,掌握这些复杂劳动的劳动者(不论是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需要更多的知识积累,作为人类认识和经验总结的知识形态,只是为人们学习和掌握知识,把简单劳动变为复杂劳动,为人类创造更多的价值量提供了一个前提条件,知识不是价值的源泉。与科学技术一样,知识没有得到应用时,不会对现实的生产活动产生影响,知识的应用过程,就是人们劳动的过程(不论这种劳动的形式是什么),因此,价值的源泉仍然是劳动。(二)深化对经营管理活动特别是私营业主经营管理活动的认识科技的进步,劳动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劳动专业化分工的深入,使得生产过程越来越庞杂,从生产过程中分离出一部分劳动者利用相关的知识对生产管理中的大规模的各类劳动进行有序合理的组织,进而使生产过程成为一个系统工程以获得最大效率的生产越来越成为生产的必需。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时指出:“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别人的活动,并执行生产总体的运动———不同于这一总体的独立器官的运动———所产生的各种一般职能。一个单独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挥自己,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⑥经营管理劳动是总体劳动的一部分。在资本主义初期,生产规模不大,经营管理活动是由资本家个人或资本家家族完成的,其经营管理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榨取剩余价值,虽然其进行的经营管理活动作为劳动的一种付出形式,应该得到补偿,正如马克思所说:“利润中也包含一点属于工资的东西(在不存在领取这种工资的经理的地方)。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是作为劳动的管理者和指挥者出现的,在这个意义上说,资本家在劳动过程本身中起着积极作用。……这种与剥削相结合的劳动……当然就与雇佣工人的劳动一样,是一种加入产品价值的劳动。”⑦但是,资本家仍然是劳动者和剥削者的复合。这容易产生一种假象,即经营管理活动就是剥削活动。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当代,资本家和资本家家族已经不可能独立进行大规模的经营管理活动,经营管理活动由一部分劳动者来进行。虽然这部分劳动者的工作形式发生了变化,但是,并没有改变经营管理活动仍然是人类复杂劳动支出的本质。马克思指出:“许多劳动者共同生产一个商品,……这些或那些劳动者的劳动同生产对象之间直接存在的关系,自然是各种各样的。例如,前面提到过的那些工厂小工,同原料的加工毫无关系,监督直接进行原料加工的工人的那些监工,就更远一步,工程师又有另一种关系,他们主要只是从事脑力劳动,如此等等。……所有这些劳动者合在一起,作为一个生产集体,是生产这种产品的活机器。”⑧在总体劳动中,“有的多用手工作,有的多用脑工作,有的人当经理、工程师、工艺师等等,有的人当监工,有的人当直接体力劳动者或者做十分简单的粗工,于是劳动能力的越来越多的职能被列在生产劳动的直接概念下。”⑨经营管理劳动也是生产劳动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经营管理者的劳动也是受到资本家剥削的。虽然经营管理者的劳动报酬相对较高,那只是因为从事经营管理活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复杂,需要更大的补偿罢了,而不能一概而论将经营管理活动视为剥削活动。在理论和实践上,如何认识我国私营业主的生产经营活动都是一个严肃的问题。生产过程是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在生产中,私营业主的指挥劳动和监督劳动作为协作劳动是一种复杂的劳动,他们的生产活动还面临着种种风险,因此,他们的收入中应该有一部分是属于自己劳动的收入。此外,他们凭借资本的所有权还能获得一部分收入,这一部分收入中既不排除他们通过各种方法从劳动者身上剥削出的剩余价值,又要看到资本也是他们过去辛勤劳动的积累。因此,对于私营业主的劳动,既要肯定它作为生产劳动的一部分给予鼓励和支持,保护他们的合法收入,又要对劳动中的剥削成分加以引导和限制,控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我们的生产同样需要经营管理活动,需要投入企业家才能这种综合要素合理安排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社会财富量。但是,也不能片面地夸大经营管理的作用忽视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同时,由于经营管理活动的劳动成果多为知识产品和服务性产品,其内在品质不易观察,而且其工作的努力程度不易监督,在收入分配上,应该既给予他们为创造更多价值量的生产劳动的工作以适度的补偿,又应探索多种形式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削除他们的不努力行为。三、深化对劳动价值论认识的意义

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从理论意义上说,劳动价值论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和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不断地与实践结合,与时俱进,才可能充满生机和活力。从现实意义上讲,深化劳动价值论的认识,一是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突破传统理论限制,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二是有利于充分发挥科技人员、企业家才能等要素的积极作用,通过他们创造性的劳动与直接生产劳动的结合,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更好地满足我国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

注释:

①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56.

②③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205.

④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556.

⑤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353.

⑥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367.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46):219-220.

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46):443-444.

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49):100-101.

参考文献:

〔1〕晏智杰.劳动价值学说新探〔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王振中.政治经济学研究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3〕林岗,张宇.马克思主义与制度分析〔M〕.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劳动经济学知识点总结范文第3篇

摘要:本文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着重对劳动能力的构成及其补偿、劳动能力的变化及其表现形式、劳动力产权等问题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所发生的重大变化进行了论述。文章有助于我们对社会主义劳动内涵的拓展及其劳动创造价值形式的新变化有一个新的认识。

关键词:劳动者/劳动能力/劳动力产权/劳动者群体

人们的劳动行为在创造使用价值的同时,也消耗和消费了一定的劳动能力。正是这种人体自然力的支出,才把自然资料变成了财富。因此劳动行为得以发生的基本前提之一,是必须具备的劳动能力。而劳动者则是其劳动能力,进而也是其劳动行为的重要载体。离开了劳动者这一载体,劳动就无从谈起。因此,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分析劳动者的行为方式、劳动力产权形式,以及劳动能力的补偿等问题及其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所发生的重大变化。这对于我们深刻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内

涵的拓展及其劳动创造价值形式的新变化是非常有帮助的。

一、劳动能力构成及其补偿

作为一个劳动者,必须具备相应的劳动能力。否则,他就不可能产生相应的劳动行为,从而也不可能成为劳动者。劳动能力总是表现为劳动者的体力与脑力的总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多次指出,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不仅包括体力劳动,也包括脑力劳动。他说:“我们把劳动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体力和智力的总和。”(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集,第424页。)但长期以来却一直存在一种认识上的倾向,即把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往往偏重于理解为体力劳动,忽视脑力劳动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作用;进而把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对立起来,并以此作为劳动者衡量的重要标志。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对人们的智力提出越来越高要求的情况下,我们必须从根本上纠正这一认识上的偏差

事实上,劳动者的劳动能力表现为体力与脑力的总和,是由人类劳动的基本特性所决定的。众所周知,人类只有以自己的劳动来改变自然界,获取各种物质资料才能求得生存与发展。因此,人类劳动的基本特征就是以自己的目的为指向来进行的劳动,劳动的结果要服从于劳动的目的。这就需要满足两方面条件:一方面,要使自己的目的符合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另一方面,要使劳动的结果符合劳动开始之前就已确定的目的。如果不能满足这两方面条件,就会造成劳动的浪费。可见,即使在最原始的劳动形态下,只要这种劳动行为是有目的指向性的,那么大量的体力劳动中总伴着一部分脑力劳动的支付。这也就是说,“劳动过程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在一起了”(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集,第190页。),人们的劳动行为必然是脑力与体力的共同支付。作为劳动行为的人体自然力,其体力与脑力是不可分的,共同构成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如果人为地把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割裂开来,也就从根本上否定了人类劳动的基本特征。

对于劳动能力构成之一的体力,人们了解得比较清楚。这里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的智力因素,不仅包括劳动者的文化专业知识、劳动技能及熟练程度等,而且也包括劳动者的知、情、意等社会科学知识及能力,如劳动者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心理品格和创造性道德人格等。对于前者,人们比较认同;对于后者,往往被忽视。事实上,在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条件下,劳动者的知、情、意等社会科学知识及能力对其智力发挥有着重大意义,与生产经营管理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例如企业文化、团队精神、公共关系、营销心理术等,都是这方面智力因素的客观要求及实际应用。因此,上述两方面的智力因素是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有机组合,并已成为现代劳动者必须具备的重要劳动能力。在劳动过程中,劳动能力得以消耗,其能量转化为新的使用价值。但这种劳动能力的耗费必须得到补偿,否则劳动能力就要萎缩甚至消失,从而劳动过程就得不到延续和发展。这种劳动能力耗费的补偿,也就是劳动能力的再生产过程。一般来讲,劳动能力耗费的补偿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劳动能力的简单再生产,即只是恢复并维持原有劳动能力水平;二是劳动能力的扩大再生产,即在恢复原有劳动能力水平的基础上得以进一步提高。从短期来讲,劳动能力耗费的补偿有可能处于一种简单再生产的状态,或在某种特定生产方式下(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劳动能力耗费的补偿只是维持在必要生活的最低限度,从而总体上属于劳动力简单再生产类型。但从长期来讲,劳动能力耗费的补偿必定趋于扩大再生产的状态,或从一般意义上讲,劳动能力耗费补偿总体上属于扩大再生产类型。因为劳动力再生产过程是与社会再生产过程相对应的,并且是相互作用的。社会

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对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提出新的要求,而劳动能力的不断提高,则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由于劳动能力是体力与脑力的总和,劳动能力耗费的补偿也包括两个方面,即体力的补偿和脑力的补偿。这种补偿是通过劳动者对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消费来实现的。特别是作为科学技术劳动者和经营管理劳动者,其劳动耗费的补偿更需要精神产品。而且,正如上面所讲到的,劳动者的智力因素不仅包括文化专业知识、劳动技能及熟练程序,还包括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心理品格和创造性道德人格,因此用于补偿和扩大劳动者脑力耗费的精神产品,不是单纯的自然科学知识,也包括社会科学知识。由于劳动能力耗费的补偿是通过劳动者对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消费来实现的,而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则是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因此劳动者的劳动成果是其劳动能力耗费补偿的基本前提,同时也决定了劳动能力耗费补偿水平的可能性边界。在劳动能力耗费的补偿中,我们要区别体力耗费补偿与脑力耗费补偿的不同点。劳动者体力耗费的补偿,主要是保持和增强其体能。由于体能的增强是有限度的,而且劳动者超过一定年龄后其体能处于自然下降状态,增强其体能的劳动力扩大再生产的空间并不大,所以体力耗费的补偿基本上以体力恢复为主。如果撇开挥霍浪费等非正常因素,那么正常的体力耗费补偿总是相对有限的。劳动者脑力耗费的补偿,主要是保持和增强其智能。由于脑力耗费并不损失其智力,所以在这当中其智能的维持是次要的,更多的是其智能增强的问题。与

体能增强相比,智能增强的潜力及其空间是极大的,而且随着劳动者的年龄增大和知识积累增多,其智能增强呈加速度状态。因此,劳动者脑力耗费的补偿基本上以智力积累为主。从体力与脑力耗费补偿的区别中我们可以看到,所谓劳动力的扩大再生产主要体现在劳动者脑力耗费的补偿即使其智能不断增强上,从而劳动能力的提高也主要体现在劳动者智力水平的提高上。因此,过去我们实行

“重积累、轻消费;重生产,轻生活”的发展战略,对劳动者实行低收入、低消费政策,在客观上形成了劳动者的劳动能力耗费补偿不足,特别是抑制了劳动者智力水平的提高,导致劳动者整体素质水平不高。这种负面效应在经济活动中充分表现出来,不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先进技术的广泛运用。这是值得我们深刻总结的历史教训。

二、劳动能力的变化及其表现形式

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进程中劳动的具体内容及属性的不断变化,与此相适应的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也随之变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形式有很大的差异性。

在以小生产的产品经济以特征的传统生产状态下,当时大多数人是直接应用劳动资料进行物质生产的劳动者,其劳动能力主要体现在体力的大小上,智力仅表现为经验性的技艺,基本属于体力型的劳动者。在以大机器生产体系为特征的近代生产力状态下,其劳动能力水平主要体现在体力型比重日见下降,智力型比重逐步增大,尽管有经验和技艺的劳动者仍占一定比重,但接受教育以掌握科学技术日益成为必要。工业经济时代,劳动力成本的作用显著,产业主体的素质要求还不高,产业主体数量庞大,从事一线生产的蓝领工人多于从事管理的白领人员。在以信息、生物、新材料等技术为特征的现代生产力状态下,社会生产力中的智力成分正在变成社会经济领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劳动力成本作用越来越低,对产业主体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正如比尔·盖茨所说的,在新的企业组织中,工人不再是机器里的零部件,而是全部生产流程中的智能化组成部分。钢板焊接工人现在必须懂得一些代数和几何知识以便从计算机设计图纸中计算出焊接角度;水处理公司给装配线工人培训数学和计算机控制的生产测量技术;新的数字化相片洗印机要求服务人员了解计算机和互联网,而不仅仅是会熟使用螺丝刀。大多数人员都从事知识与信息的生产、处理与分配的活动,其劳动能力水平主要体现在具有专业科学知识和技术能力上,其智力型比重居主导地位,体力型比重处于从属地位,并且白领人数远远超过蓝领人数。彼得·德鲁克在《后资本社会》一书中指出:我们在正处在知识发展时代,这时最基本的经济资源不是资产、自然资源,而将是知识。知识分子将在知识年代中扮演一个重要角色。

由此可见,在社会生产力发展进程中,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发生着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1)劳动力中智力因素的作用逐渐提高,体力因素的作用逐渐下降。有关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的比例,在机械化初期阶段是9∶1,在半机械化半自动化阶段为6∶1,在自动化条件下两者之比为1∶9。(2)智力因中现代专业科学技术知识和技术能力的作用不断上升,传统经验成规和劳动技能的作用不断下降。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估计,在先进的工业社会里,有80%的新工作需要高科技知识人员。(3)专业科学知识和技术能力的“老化”过程与“更新”过程不断加快,从而智能增强速度不断趋于加快。这种劳动能力的变化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互动关系。在生产力较低下的发展阶段,非人力资源(尤其是土地或资金)为生产中最稀缺资源,其贡献很高,劳动者主要为简单劳动力,以体力劳动为主,智力含量低,因而人力资源在要素配置中的地位不高,其贡献率很低,而且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动态过程中,其贡献率增长也非常缓慢。由于社会劳动产出量有限,劳动力耗费的平均补偿水平也相对较低。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加速发展,社会劳动产出量迅速增大,劳动力耗费的平均补偿水平相应提高,劳动者平均受教育程度大有提高,从而使生产质量明显改善,工作中需要层次也急剧升高。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知识存量的充分发挥、积极性的调动已经有了举足轻重的意义。因此,人力资源贡献率迅速提高。与此同时,由于货币市场效率提高,非人力资源稀缺性降低,对企业发展的贡献率比重下降,最后终于达到人力资源贡献等于非人力资源贡献率的临界点。此时,开始把人力资源看作一种生产要素,并围绕提高该要素的使用效率来展开企业各项管理活动。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到,知识、信息、智力日益成为核心要素资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此时全社会经济系统中的知识存量由缓慢变动而进入剧烈变动时期,人作为知识的创造者及不可分割的载体便有了更加重要的意义,人力资源贡献率开始明显高于非人力资源贡献率,从而人力资源的发掘方式出现了革命性的转变。随着全社会劳动者素质的普遍提高,劳动者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地位将日益上升。与此相适应,劳动耗费的平均补偿水平将趋于上升,人力资源投资与开发费用将不断增大。由于知识是人脑创造的产物,知识的本质是创新,因此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就成为这一阶段人本管理的核心,人的价值从来没有像今天得到这样高的荣誉与物质的承认。

198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一份研究报告中展示一组统计数字,表明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能力是不同的。平均统计结果为: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者可以使生产率提高43%,中学为108%,大学为300%。这充分表明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劳动者的素质、文化程度有明显的相关关系。正因为如此。日本经济企划厅2000年6月发表的亚洲经济年度报告《亚洲经济发展与IT革命》中指出的:“有能力的、具备复杂知识和智力的人力资本对于实现新经济的持续繁荣是关键的。积累知识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关键部分。”当然在这种劳动能力变化与社会生产发展的互动关系中,专业化分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劳动者的劳动能力的片面发展,一些人成为体力劳动者,另一些人成为脑力劳动者,大多数人只具有某一方面的专门技能、经验和知识。但从总体上讲,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是趋于不断提高的。而且,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特别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随着技术融合、业务融合、产业融合的不断深化与扩大,对复合型人才

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将会把劳动能力的全面提高摆到议事日程上来。这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也是劳动能力变化的必然趋势。

三、劳动者知识化发展趋势

劳动过程,既是劳动力把自然资源变为财富的过程,也是劳动力与科学知识相结合,实现知识积累和创造的过程。科学技术知识和劳动力联系在一起,不但能把随着在生产资源和劳动力上的旧价值转移到新的产品,而且还能创造新的价值。因为真正的科学知识不是简单地从前人或他人那里移植过来的模仿性知识,而是在实践中有所发明创造的创新知识。以这样的创新知识来指导生产,一定能创造出一个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物化世界来。历史上人类文明的每一个进步和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都是依赖于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中所获得的科学知识的进步。因此,随着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经济附加值是由智力而非体力创造出来,劳动能力耗费越来越依赖于智能,与此相适应的劳动力扩大再生产明显表现出劳动者智能增强及其加速度发展的特征,呈现出劳动者知识化的发展趋势。最近30年来,美国企业生产一直呈上升趋势,始终保持全球第一,其工人人数占劳动人口的比例却呈递减趋势,由过去的33%降低到17%左右,据估计2010年工人人数将只有12%,2020年进一步降低到2%。目前,美国约80%的就业人员从事的不是生产物品的工作,而是运输物品、处理和制造信息、或者为人们提供服务的工作。自1996年以来,商品生产和批发部门失去的几乎所有工作岗位都被办公室工作岗位的增加所抵消了,80%的新职业是由知识密集型部门创造的。

表11998年美国私人部门的就业,按部门分解

全部就业总人数(万人)10120

服务业份额(%)79.2

制造业份额(%)18.3

采矿业和农业份额(%)2.5

资料来源: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SurveyofCurrentBusiness》2000年1月号,D-35页。

另外,即使都在知识密集型部门,其就业人员的分布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在80年代新兴产业大发展时期,高技术产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但是近年来,这种状况发生了改变,高技术制造业就业人数开始下降,产值增长速度变缓,高技术服务业大幅增长。高技术产业结构重心开始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据统计,美国在1988—1996年期间,28个R&D密集的高技术产业就业人数增加了40.2万人,增加幅度为4.9%,但是其中的高技术制造业就业人数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59.9万人,减少幅度达10.4%,在高技术产业中的份额从原来的69.6%下降到59.5%,减少了近10个百分点。与高技术制造业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相反,高技术服务就业人数却呈大幅上升趋势,在1988~1996年期间,仅在计算机数据处理、管理及公共关系等四个R&D密集的高技术服务业,就新增就业机会105.6万个,增长速度达到45.6%,是高技术产业整体增长速度的10倍。由于高技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使服务业就业人数在高技术产业中的份额从1988年的28%增加到1996年的39%,高技术服务业占服务业总体的比重从9.5%上升到10.2%改变了原来高技术产业由制造业一统天下的局面,也使服务业从劳动密集型转入到技术密集型、信息密集型的新发展时期。

因此,美国企业管理专家彼特·德鲁克认为,继产业工人之后,将出现一个“知识工人”的新阶层。劳动者知识化发展趋势,不仅在于宏观层面知识资源投入的增多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增大,以及产业结构高度化带来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大规模发展所提出的客观要求,更在于微观层面上知识成为各行各业生产活动的关键,致使所有企业立足于知识资本的积累、增值和实现的本质要求。在强大的竞争压力和技术革新速度日益加快的情况下,不断缩短的产品生命周期使市场的领先者都一直受到威胁。同时,消费者对质量的要求也加大了创新的压力。因为顾客不仅希望得到最新的产品,还希望以最低

价格得到最好产品。这就带来了高质量与低成本的双重压力。然而,有了知识,企业就可以确定多变的市场需求,甚至在顾客还没认识到自己的需求之前就推出相关产品和服务。为了做到这一点,市场的领先者需要深入了解自己所能提供的服务,还要了解市场将购买什么样的服务。因此无论从卖方还是从买方的角度考虑,知识都是关键因素。

由于企业的竞争地位将取决于它利用自己知识的效率以及掌握新知识的速度,这就要求企业运用知识管理把分散的个人知识转化为企业的知识资产,以便在迅速变化的环境中采取行动,赢得竞争优势。而企业知识资产的形成,则是以企业员工所具有的各种技能与知识为基础的。如果企业员工不具备各种技能与知识,不具有知识创造的能力,企业的知识资产就无法形成。因为知识是个人思想中经验、探索、价值观和认识框架的总和。尽管可以在企业组织流程、日常工作和网络(有时在文件档案)中表现或包含知识,但知识离开了个人的头脑就无法产生。知识从来没有完全地脱离人的影响。它形成于人自身知识的原始积累,并通过个人对新数据和信息的处理而产生。从这一点上讲,企业的知识资本运营离不开劳动者的知识化。而对于劳动者来讲,不管其具体工作性质如何,都要求其工作本身就是一种知识行为。为此,知识型劳动者成为决定生产和管理运作的主体。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为了实现生产力发展的跨越,势必要把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同掌握、运用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用先进科技改造和提高国民经济。在此过程中,劳动者知识化的需求将越来越迫切,从而全面提高劳动者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术和创造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成为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第一要务。

四、劳动力产权:性质、形式与权能结构

作为劳动行为主体的劳动者,其自身具有的劳动能力并不单纯仅仅是生理学的范畴,更本质的是经济范畴。马克思在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中,对劳动力产权进行了深刻的研究。马克思认为,产权本质上是一种法权关系,是生产关系的法律表现。为此,马克思对劳动力产权关系的研究更注重于社会性和历史性。从生理角度看,劳动能力只是存在于劳动者身体之中,两者是合而不分的。劳动者既是劳动力的担负者,又是其本身劳动力的所有者。因此劳动力产权关系首先表现为一种自然的生理关系。然而,劳动力产权关系本质上是经济关系的体现,是与经济关系的性质紧密相联的,不能脱离经济关系孤立地、抽象地考察劳动力产权,否则就会滑向形而上学或法学幻想虚构的劳动力产权。这是因为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一样,也是生产条件和生产要素。这种生产条件和生产要素的分配形式、结合形式和所有权形式,都反映了经济关系的性质。因此在市场经济中,劳动力产权关系表现为劳动力市场中的法权关系,买卖双方均须承认双方都拥有所有权,并根据各自的所有权支配自己的东西。这种特定的“法权关系”,是一种反映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而“这种法的关系或意志关系的内容是由这种经济关系本身决定的。”劳动力产权关系作为一种法权关系,是社会整体结构中的上层建筑,它与社会生产关系有着密切的关系,并归根到底是由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性质所决定的。因此,劳动力产权关系变动和发展的根源在于生产关系的变革,其中最根本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

革。

在现实中,劳动力产权是一种权利的组合,包括劳动力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等。这组权利既可统一也可分离。劳动力产权权能结构就是指构成劳动力产权总体的不同权项的状况及其组合分离形式。劳动力产权权能的统一,即各项权能都属于同一个主体,一般在两种情况下出现:一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都属于劳动者自身。也就是,劳动者既占有劳动力的实现条件——生产资料,又是劳动力的所有者。其典型形式是个劳动者,如独立的农民或小手工业者用自己的土地和生产资料直接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财产和劳动力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管理权和收益权都归作为劳动者自身。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均属于他人,并且连劳动者本身也不属于自己。这时由于劳动力产权的各项权能都属于他人,也不存在分离的问题。其典型形式就是奴隶制度下奴隶劳动力的他人所有权。

劳动力产权权能的分离,即各项权能分属不同主体,为不同的主体所行使权利,也是普遍存在的。特别在资本主义所有制条件下劳动力产权权能的分离,表现得尤为明显。劳动者拥有自身劳动力的所有权和自由支配权,而他必须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才能与生产资料相结合,从而也就丧失了自身劳动力的支配权和使用权。但工人出卖自己劳动力只是在一定时限内,并在让渡时不放弃他对于劳动力的所有权,工人出卖给资本家的只是“劳动力的暂时使用权”和“暂时支配权。”

然而,在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中,劳动力产权的权能结构也发生了某些变化。随着技术发展的方向从大型化、高速化及大批量生产的“大型技术”转变为多样化、节省资源和综合多种技术等方面,对于从事创造“知识与智慧的价值”的人来说,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其本人的知识和经验及价值观念。例如,图案设计家所使用的桌子和制图工具、摄影家的照像机、编制电子计算机软件所需要的小型电子计算机等生产资料,其价值并不贵,任何个人都可以买得起,其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则是本人的知识和经验及价值观念。而这些东西正是同劳

动力本身密切地结合在一起的,只有其本人才能使用,他人是无法使用的。因此,这部分人既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又是创造价值的劳动者。随着整个社会从事创造“知识与智慧的价值”的人的逐渐增多,那么自从产业革命以来持续多年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分离将会改变,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一体化成为社会生产的主要现象。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产权关系依然存在。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劳动力产权关系具有多元化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劳动者与不同所有制性质的生产资料相结合所反映的不同劳动力产权关系。当劳动者与公有制生产资料相结合时,其劳动力产权具有双重性,即劳动力产权既属于劳动者本身,也归于社会所有。当劳动者与私人所有制生产资料相结合时,其劳动力产权形式为本人所有权和他人支配权。当劳动者与个人所有制生产资料相结合时,其劳动力产权完全属于劳动者本身。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这些社会阶层构成的新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与劳动力产权多元化有密切关系。例如,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个体户、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以合伙制为基础)、自由职业人员的劳动力产权,均属于劳动者所有与自主关系;而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及其工人、私营企业受雇人员等的劳动力产权形式,则为本人所有权和他人支配权。在现实中,由于许多人在不同所有制之间流动频繁,人们的职业、身份经常变动,因此其劳动力产权关系也是在不断变化的

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劳动者群体

劳动经济学知识点总结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随着现代通讯与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已形成新经济的雏形,目前它正在向发展中国家扩展。关于科技在劳动力就业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历史上不同的阶段有所不同。它对就业的影响,在西方经济学家中也见仁见智。本文研究表明,就业问题实质是人类工业文明的产物,在技术进步较快条件下,人力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与就业中的作用得以凸显,劳动力转移呈现出新特点,一些知识密集行业投资于劳动的份额相对于物质资本增加更快,从而造成这些行业资本有机构成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这样机器大工业时代的资本有机构成有提高的趋势,就可能将演变为新经济条件下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与下降并存的态势。

关于新经济的定义,目前学术界尚未形成一个明确、统一的概念。有些学者指出,“新经济”存在“宽”、“窄”两种含义,“宽”的含义是指起源于美国、扩展于世界的新技术革命引起的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以及经济运行规则的变化;“窄”的含义只是指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①。目前较多的观点属于前一种,即从知识经济角度来对新经济进行定义,认为新经济是以知识为载体,以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为主要手段,以技术创新为动力,面向全球化竞争的新经济形态。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通讯与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网络技术为当代世界经济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已形成新经济的雏形,目前它正在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扩展。从我国的情况来看,伴随着新经济时代的日益临近,知识、技术因素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企业对劳动力的雇佣及使用方式也在发生根本性变革,如分散生产使企业走向小型化、扁平化,企业对“知识工人”的需求激增等等,经济运行中的这些变化客观上要求新的就业理论来予以解释。

1早期关于技术进步对就业影响的观点

关于科技以及知识因素在劳动力就业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历史上不同阶段的看法有所不同。一般认为,在机器大工业的初期,劳动者人力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作用较小。机器是作为劳动力的替代物出现的,因此当时的技术进步是偏向物质资本型的。对于知识、技术因素在劳动力就业中的作用问题,新古典增长理论、结构增长理论等早就有所研究。其中,新古典增长理论从生产函数的角度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资本、劳动、技术等不同生产要素之间比例关系的研究,来推断技术因素对劳动力就业的效应。该理论把技术进步视作独立于劳动、资本等常规要素之外的一个单独要素。在存在技术进步的条件下,技术进步会引起总产量的增长。如果总产量增长了,技术进步就不一定使得就业人数减少,技术进步对就业的长期积极效应会抵消其短期负面效应。这是新古典理论的基本观点。而对于技术因素在劳动力就业中所起的作用间题,结构增长理论则仅限于从生产函数角度来分析,它更加侧重于从产业结构角度进行分析,即通过对若干产业部门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来说明技术进步的种种效应。该理论的代表人物库兹涅茨认为,技术进步从两个方面对产业比例产生影响:一是技术进步导致产品需求的变化。就是说,技术进步使得某些产品的需求增加,某些产品的需求减少,从而使整个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二是技术进步不仅提高了已有产品的生产能力,而且还开发出全新的产品,使经济中出现了新的产业部门。由这两方面因素引起的产业结构变化必然影响到就业结构。从新古典增长理论、结构增长理论的这些观点中可以看出,在一个相对长的时期内,技术进步因素对劳动力就业的效应未必是消极的。

1965年D.J.罗伯逊在《技术变革的经济影响》中阐述技术进步对就业的作用,川他分析道,采用新技术,只要它意味着能够节约生产成本,就会被认为是正当的。而在节约生产成本方面,通常只指节约劳动成本而言,而对于资本的节约却被忽视。假定单就劳动成本来说,技术的进步会引起失业,而且这是从企业角度来考察的。从节约资本来说,技术进步就不一定会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而很可能会增加就业机会。这是因为:第一,技术进步需要采用机器,也就是要生产机器、操作机器、维修机器,这都会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第二,技术进步中,所减少的主要是非熟练工人和半熟练工人,但熟练工人和职员的需求人数则是增加的。第三,如果技术进步引起的社会总产量的增长大于社会人口的增长,那么实际收人会增加,而且工时亦会缩短,从而导致服务业就业人数的增加。罗伯逊的上述分析价值体现在,考察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不能只就个别企业而言,而应从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来分析。

后来美国经济学家哈维·布鲁克斯对技术进步的长期效应和短期效应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指出,在考察技术进步的效果时,不能只看到或者夸大其短期效应,从而忽视其长期的积极效应。在论述技术进步有利于增加就业时,他写道:“如果投人物中劳动成本的节约会在产品的消费者价格中反映出来,此种节约就会导致购买力的解放,这反过来将对需求,由此对就业,以致对经济发生作用。

与就业有关的问题不在于提高了生产率的公司或产业会失去多少工作岗位,而在于由此解放出来的购买力所提供的工作岗位比失去的工作岗位是更多还是更少,在于新创造的工作岗位比失去的工作岗位是更好还是更坏。”f21布鲁克斯的分析创新之处在于,他是从技术进步释放出的购买力,即增加社会总需求的角度对技术进步的客观效应作出解释。

关于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在西方经济学家中也存在着一些悲观的观点,例如将机器人摆在与工人对立的位置,认为机器人夺走了工人的工作,工人只得接受低的工资。对此,理查德·维德予以驳斥[[3],他指出:机器人所替代的工作通常是那些“从事单调劳动的工人,这些工作对体力的要求多与对智力的要求”。机器人有时所做的工作还是对人们有危险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被替换下来的工人最后会把机器人作为一种解放自己而去做高报酬工作的手段予以欢迎的。可见,机器人的使用实际是对人力资源配置方向的调整。而且他进一步指出,体现技术进步的机器人的使用,对就业的积极影响主要不是表现在其初次的就业效应,而是表现于二次就业效应,他对此做了举例说明:当一个企业增加一名工人时,每天增加2个产品。如果每个产品价格为30元,那么,该工人一天为企业增加60元收人。但是,如果企业增加一个机器人,每天可以增加5个产品,因此一个机器人每天为企业可增加150元收人。同时,由于企业使用了机器人,就需相应增加修理工。机器人与修理工的产值必然大于原来工人的产值,企业与工人的收人都会增加。这一例子说明了技术因素的二次就业效应,只是理查德·维德在此是就企业内部的岗位而言的。如果推而广之,从全社会众多产业来讲,技术进步、知识作用加大将会拉动一系列生产行业及服务行业,从而使社会的就业人数维持在较高水平。

2新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就业的特征

考察当代主流的经济增长理论,就会发现:新古典经济学以生产为核心,以均衡为目标,建立在完全信息的假定基础上。它采用生产函数这一基本分析工具,来描述和研究经济增长。该理论把劳动、资本、土地等视为主要的生产要素,而把知识或技术进步视作外生于经济系统的变量。这说明在新古典理论基础上,研究和讨论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就业问题存在着先天不足。以罗默等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改变了新古典理论的传统,把增长理论建立在了知识内生的基础上。以该理论的观点看,知识增长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知识是一种特定商品。它既不同于公共物品,带有私有物品的性质,但是又与一般私有品有着区别,即它具有与人共享的性质。因此,知识可以在低成本条件下进行扩散,具有无界增长性,这使得知识具有良好的外部性。由于知识的这一属性,经济增长就出现了报酬递增、劳动力就业结构改变的情况,而且经济系统也具有了长期增长的可能性。罗默的新增长理论证明,一个长期的、均衡增长是存在的,其增长的发动机是知识的不断积累。从实际的情况看,根据有关资料[,,从1970-1994年间,在OECD所有国家的整个制造业中,熟练工人的就业数量增加了10%,而不熟练工人的就业数量则下降了70%;与高技术相关的高工资就业增加了20%,中等工资就业下降了20%;按受教育程度分,中学毕业以下的人员失业率为10.5%,而有着高等教育背景的人员失业率则仅为3.8%。这种情况说明,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失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劳动力知识结构与产业结构匹配程度的问题。象美、日等经济与科技发达的国家,同样面临着失业的困绕,其原因就在于结构调整。例如在现代计算机、电子及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情况下,与机器大工业时代相适应的劳动力出现大量过剩。这些简单劳动力在机器大工业条件下容易实现互换,而在新经济环境下,知识本身发展迅速,劳动者技能变化较快,劳动力就业岗位就难于象传统工业经济中那样进行替换。这是由知识本身的特征决定的,是人类跨人新经济时代初期不可避免的结构失业难题。

2.1就业问题实质是人类工业文明的产物

在农业经济时代,劳动者的主要活动是从事农产品生产,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社会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家庭或庄园,生产成果是在家庭以及庄园成员之间平均分配,劳动者实际上获得的是“制度工资”而非“劳动或就业报酬”,因此农业经济时代不存在现代经济学意义上的就业问题。人类进人工业化时代后,大量采用机器进行生产,通过“资本雇佣劳动”的典型形式,大批劳动者进人工厂从事规模化生产活动,并且逐渐形成了劳动要素对资本要素的依附。由此出现了资本积累进而影响整个经济增长的结果,而经济增长反过来又决定劳动力就业以及相应的收人分配问题。

进人工业化后期,尤其是新经济时代以后,人力资本要素逐渐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人力资本载体的劳动者,其就业模式开始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对创新劳动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劳动者与资本两要素的相对价格已因供求状况的改变而发生了实质的改变,创新性劳动在与资本的结合过程中获得了更加主动的地位,而且在一些情况下出现劳动雇佣资本的局面。在传统工业经济条件下,劳动者就业增加的速度与规模,一般须依赖于资本(物质资本)的积累与扩张情况。这也就是为何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劳动力就业率仍主要依赖于经济总量增长速度的原因。在新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尤其是创新型劳动力)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工业化就业模式的束缚,反而物质资本在与这一要素的结合中居于从属地位,这些特征在知识创新集中行业已非常显著。

2.2人力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与就业中的作用凸显

工业经济时代,劳动者主要从事体力或以体力为主的集体活动,此时劳动力在对生活资料的消费过程中,只要能恢复必要的体力与脑力就可以了,个人人力资本投资居于无关紧要的地位。在新经济条件下情况则大不相同,整个劳动力群体就业的规模、劳动力个体对就业的依赖程度、甚至宏观经济的增长都取决于人力资本积累及其投资。可见新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增长是以人力资本为源泉的增长,而与人力资本有关的消费与投资是经济系统运行以及经济总量扩张的重要方面,劳动者的个人消费不是独立于生产过程的个人私事,而是与投资有了相同含义。广义上讲,劳动者的消费与投资是等价的,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在W.舒尔茨之前,历史上曾有一些杰出的经济学家关注人力资本,一位是亚当·斯密,他在当时大胆地把全体国民后天获取的有用能力视作资本的一部分;另一位是H.冯·屠,他进一步主张将资本概念应用于人;欧文·费雪则“明确而令人信服地提出了一个完整的资本概念”〔,。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者W.舒尔茨充分地研究了来自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并进一步界定了人力投资的范围和内容,他指出,“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这类资本(指物质资本一一引者注)与收人相对而言使用得越来越少了。……然而,人力资本则无疑是在按照一个比再生产性(非人)资本高得多的速度不断地增长着。”tz}。经济学家的上述研究思路说明,人力资本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增强是一个历史趋势。

由于人力资本的重要作用,教育的地位将在新经济条件下日益突出。当然,这里所说的教育不仅是传统的学校教育方式,而是指现代整个教育制度,其中包括正规学校教育、网络教育、在职培训等等。从前面关于创新劳动无限需求模型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要在新经济条件下实现以人力资本为源泉的持续经济增长,其中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要具有完善的人力资本投资机制,它保证前一阶段经济增长的剩余通过人力资本投资而扩张,呈现出递增趋势。由此可见,教育对就业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是教育作为增加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途径,通过经济总量增长扩大了对劳动力的需求,提高了就业率。另一方面,教育作为一项产业,发展教育本身亦将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这表明在新经济条件下教育与劳动力就业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直接,并且教育通过就业进一步影响不同劳动力群体的收人水平。

2.3劳动力转移有了新特点

众所周知,在工业化时代,世界各国劳动力流动都存在这样一个趋势,即劳动力由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产业,等到第二产业有了一定发展后,大量的劳动力又由一、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这种现象在理论上被称作“配第一克拉克命题”。然而新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流动一方面仍保持这一基本流动趋势,但另一方面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例如一些代表新经济特点的行业象信息技术、计算机、高新技术等领域,其劳动力需求尽管也需要从第二产业转移一部分,然而更多的却是依靠新增劳动力群体中的高学历、高技能人才来填充,而不是象过去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那样,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主要由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转移来实现〔3;。在新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在就业过程中将充分享受到信息、网络技术带来的便利。如果劳动者更换就业岗位,不一定严格依赖于就业场所的改变,他甚至完全可以在家里受雇于千里之外的一个厂商,因此劳动力在就业空间上将呈现出分散化趋势。

3结论

劳动经济学知识点总结范文第5篇

一、《劳动法规》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

根据学生毕业后对《劳动法规》课程内容的现实需求和课时的要求,此门课程选择了以《劳动合同法》为主要内容,配合《劳动法》的部分内容,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掌握未来将要遇到的各种劳动法律方面的问题。具体内容设置如下:课程导入(4学时);主要授课内容(28学时)、复习考试(4学时)。其中主要授课内容包括四部分:劳动合同的订立,理论依据为所选教材第二章;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依据教材第三章;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依据第四章,以上三部分为课程的重点内容;劳动合同争议的预防和处理,依据第八章。以上四部分内容构成劳动者在就业过程中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及遇到违法情况时如何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所需的理论框架。以上课程内容的选择是要解决讲授内容的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会遇到另外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即理论知识的转化方式和学生技能掌握的训练,这是职业教育过程中非常关键的问题。《劳动法规》课程中劳动法律关系的建立需要有两个特定的主体,分别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为了使该门课程更适合职业教育的特点,授课教师分别针对授课内容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课程导入阶段除了要向学生介绍《劳动法规》这门课程的总体情况及《劳动法》基础理论,另一个非常重要的课程安排就是根据先导课程《经济法》的相关内容将学生分组,由不同小组的学生组成有限责任公司、一人有限公司、合伙企业和个人独资企业,组织学生给各自的经济组织选定名称、确定注册资本及经营范围、建立经济组织的组织机构等。在此基础上核定各经济组织需要劳动者的数量、专业等信息,由各小组学生根据授课教师提供的本地媒体的招聘广告及本经济组织的人员需求,仿写各自经济组织的招聘信息,此种课程设计既让学生了解到现实中用人单位的用工需求及对劳动者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又让学生真切体会作为用人单位确实需要什么样的劳动者,在各小组分享学习成果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总结各经济组织对劳动者的知识、技能、个人素质的要求的共性与不同,实现学生(未来的求职者)与用人单位的换位思考。教师及学生总结以上教学活动环节之后,进入课程的下一阶段,第二部分主要授课内容的学习与实践。当学生用工信息招到(虚拟)满意的劳动者后,用人单位就应该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授课教师根据此部分的授课内容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仔细阅读教材的相应理论内容(共3页)及劳动合同法N.17条的法律规定,在学生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按照教师提供的劳动合同示范文本的格式及基本内容起草适合本经济组织的劳动合同,使学生能够动手书写、熟悉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和约定条款,进一步掌握各条款的法律规定。在学习约定条款内容时,教师设计了试用期劳动合同解除的情景再现的环节,根据教师提出的不同情形要求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真实情况下劳动者、用人单位管理者怎样有效解决试用期期间解除劳动合同的问题,涉及到如何遵守法律规定并清晰、得体地阐明各自的观点,以减少劳资纠纷。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接触、了解到劳动合同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法律文书———劳动合同,通过阅读、书写、角色扮演,不仅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书写能力,也让学生体验到职场遇到问题时应如何以正确有效的方式解决遇到的问题,从而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劳动合同的订立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知识点多,具体有:劳动关系的建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订立、劳动合同的内容和形式、试用期管理、保密和竞业限制制度、无效劳动合同的确认和处理,这些法律规定与现实情况联系紧密,有大量案例可供学生进行分析讨论,给学生提供了运用理论分析具体案例,积极参与课堂内容,发挥主动性与创造力的机会,并且无效劳动合同的确认和处理会涉及到部分第八章劳动合同争议的预防和处理的内容,在此可以根据案例的内容向学生介绍解决劳动纠纷的途径和程序,让学生逐渐完善对劳动纠纷救济途径的了解,及对有可能产生的纠纷有必要的预见能力,以避免相应纠纷可能的出现。第三章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开始各自履行合同义务实现合同目的过程,其中《劳动法规》涉及到工作时间和工资问题是劳资双方利益最大冲突问题,也是学生最关注的问题,帮助学生了解国家的相关规定,如计算工作日、公休日、法定节假日加点、加班的工资,是学生们非常感兴趣的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配合实际工作中发生的职场案例可以培养学生知法、守法、认真仔细的工作态度。第四章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是课程的难点所在,不同的劳动合同主体出现的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会导致不同的结果,最终会出现经济补偿能否获得、具体数额及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劳动者获得经济赔偿与经济补偿的关系等。法定情形多,综合情况多,要求学生具有熟练掌握劳动法律规定,综合运用各章理论,通过分析判断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授课教师针对此部分内容要加大学生自主阅读的要求,与学生互动提问,认真讲解、分析总结法律条文的含义,使学生能够从总体上全面掌握劳动法规的内容,为学生就业后维护合法权益,知法、守法、用法打下坚实的职业基础。学习过程中各种法律文书的熟练书写、案例分析、法律条文的内容可作为学生安排的课后作业。本门课程的考核方式为:理论考核占30%,实践考核占70%分值。理论考核中期末闭卷考试占30%,实践考核从学习态度和纪律占50%、业务内容占50%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学生所要达到的知识目标是:完成教学大纲的学习要求,掌握教学内容。能力目标是:书写相关法律文书,解决遇到的劳动法规问题。素质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管理、阅读能力及提升职业道德水平,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二、《劳动法规》课程改革的实践总结

通过《劳动法规》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授课教师明显感受到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课堂气氛、学习热情、师生互动等教学状态都优于传统讲授的教学方法,达到了快乐学习、快乐教学的目的。《劳动法规》课程改革的实践活动要求课程实行小班额授课,学生人数不宜超过二十五人,而且,在教室中应多置可供学生书写的黑板,保证学生均可以充分展示各自的创造性的课堂成果。

作者:翟江 单位:黑龙江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