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播学的概念

传播学的概念

传播学的概念

传播学的概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传播学;范式批评;学科核心范式

一、前言

从新时期的学科发展要求来看,只有彻底批判传播学领域内的范式认识体系,明确传播学学科建设中的“范式”概念,才能够实现传播学的良性发展,使其从旧课题的探究中走向新的课题。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新时期传播学范式概念的批判和传播学领域范式重塑的关键,说明适应传播学学科的范式共识要点。[1]

二、新时期传播学范式概念的批判

范式概念的不确定性和界定的多样性是制约传播学范式认识体系稳定性和统一性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新时期对传播学范式概念的批判是十分必要的。传播学领域的范式概念中主要存在以下解释:

(一)范式与其构成理论间的关系模糊

范式与其构成理论间的关系是导致范式概念模糊的关键,即范式与其构成理论是内含的关系,还是互相激发的关系,是范式概念证明了理论,还是理论证明了范式,这些问题值得探索。世界著名哲学家詹姆斯•瑞凯认为,范式作用机制与传播模式具有相似的性质,一方面被认知,另一方面反过来发挥引导价值。但是范式是先被认知还是先发挥引导功能,是值得深入考量的。当理论优先于范式时,则可说明范式概念的得出是对一定理论体系的认识,同时,范式概念又会反过来作用于理论体系,使其不断向前发展。当科学理论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又会赋予范式新的概念,新范式继续引导理论的演变。这样的应用突显了范式作为归纳性共识单元的范式划分取向,反之则是演绎性共识单元的范式划分取向。基于传播学的范式概念,在应用中更突显其归纳性共识单元的范式划分取向,即理论优先于范式。在界定这种范式概念下,的确可以实现传播学学科架构的形成,使学科迅速形成规范体系。但是,正是由于这种固定的、封闭的理论体系,制约了传播学理论的演绎创新,使得传播学学习止步不前,不能得出基于全新课题的学术成果。因此,创新归纳型和演绎型两种范式认识,综合其应用优势,进行创造性的再应用是十分必要的。[2]

(二)协变谬误导致的僵化

协变谬误是指从同一理论体系出发,接受不同的范式时会形成不同的认识,这种现象的出现便是协变谬误的一种典型表现。库恩的范式理论将本体论、价值论和方法论融合在一起,认为三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但却忽略了认知价值的形成并不能安全取决于方法论规则。同样,规则也不能完全决定其所构成的理论。因此,基于传播学的范式概念,缺少对范式表层概念和深层结构的区分,即理论方法与价值观是两个不同层次的结构。因此,在认识过程中一方面要创新理论与方法,在不同的范式划分取向下,使理论与方法的差距变小。另一方面,也要从深层结构区分开不同的范式划分,即既要克服僵化的范式理论,也要保证范式理论的意向性引导功能。[3]

(三)不可通约导致的非理性主义

库恩的范式概念中,各种不同范式理论间是“不可通约”的关系,而作为一个基于整体系统的范式概念,如果不能实现不同范式理论间的完全交流,就会降低范式概念的理性认识,这也是导致传播学范式概念界定模糊的重要因素。传播学本身就具有多种学科的属性,在学习与发展时要从不同角度理性对待,确保传播学科目的整体性。而范式概念形成的非理性主义定论,不仅难以发挥其意向引导的教育功能,还会加剧传播学的复杂性。因此,通约各种范式理论,明确范式概念的理性倾向是十分必要的。

三、新时期传播学领域范式重塑及价值目标

传播学领域之所以很难达成一致的“范式”共识,主要是由于传播学本身就是多学科的集合体,学科自身属性决定了外界认识的多样性。因此,众多学者关于范式概念是否应该应用于传播学领域的讨论十分激烈。然而,笔者认为,范式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工具,在建构学科体系中具有积极的价值。因此,加强传播学领域范式重塑,解决传播学发展困境,将是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的探索。重塑传播学领域范式,首先要回归范式的共识本质,克服“三论”的范式界定概念给传播学领域带来的功能障碍,科学认识学科的演进过程。因此,应抛开范式概念的界定条件,强化范式概念的目的。其次,正确对待范式共识的开放性,对重塑基于传播学领域的范式概念具有重要意义。范式共识的自由开放性主要取决于共识要素的数量与组合方式,共识层次的多元区分与界定两个方面。其中,内含的共识要素越多,其自由的空间就会越小。概念适用的层次范围越广,范式的包容性就会越大。最后,范式共识应与学科演进功能相适应,具备较强的理论演绎能力和演进发展的空间。[4]

四、结语

基于传播学领域的范式概念,由于库恩范式理论本身的局限性和学科的综合性很难达到统一,因此,加强传播学领域范式概念的重塑是发挥范式意向、构筑传播学学科发展理论体系的基础。相关学者应进一步探究基于传播学领域的范式概念和学科建设功能。

参考文献:

[1]胡百精,杨奕.公共传播研究的基本问题与传播学范式创新[J].国际新闻界,2016,38(03):61-80.

[2]梅琼林.透视传播学“范式之惑”——基于对“范式”概念的反思[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09):42-47.

[3]吴海进.新世纪文学批评的传播学范式研究[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5):110-114.

传播学的概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教学设计 机械波 模型

引言

教学设计是一门新兴的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也是日益受到重视、应用范围广阔的多学科研究领域。在教育技术的五个研究范畴中,教学设计被认为是“教育技术对整个教育科学领域具有最大理论贡献的”一个范畴,在教育技术学科体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为此,本文结合本人所授课程对高中物理有效教学设计进行探讨。

1.物理有效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

(1)利用前概念引入概念,再转变错误前概念,建立正确概念

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草率地用所谓的正确的观点去覆盖学生原有的想法,那么其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在教授新概念之前,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情况,尤其是与新概念有密切关系的已有概念和原理的认识,才能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

(2)建立模型,给学生以创造学习的空间

从教学内容中选择和确定要研究的物理模型,根据此模型学生要能够建立起相应的物理情境,在这个问题情境中有供学生进行假设、猜想的空间。学生经过思考形成一定的假设或猜想。并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能够从中受到某种启发、或得到阶段性的结果。比如教材在分析弹簧振子振动的过程中,提出了简谐运动的概念,这样的处理比较具体、直观,教师在利用弹簧振子帮助学生理解简谐运动的概念时,最后一定要让简谐运动的概念从弹簧振子这一具体形态中“脱胎”出来,成为独立的物理模型。

(3)提出一些研究的课题,帮助学生进一步发展概念,巩固概念

课堂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明确的提出研究的课题:弹簧振子、单摆的振动周期与哪些因素有关。提出课题后一定要给学生时间使学生形成自己的假设和猜想。在此期间,教师要做好引导、也可在小组内进行适当的讨论。学生在形成假设和猜测的过程中是在进行积极地思维,在用自己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做着各种判断。

2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概念教学设计案例

以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一节为例,设计教学案例。这一节的教学目的要求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机械波,产生机械波的条件,波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知道机械波的两种形式;横波、纵波及横波波形图。

(1)创设情景,发展学生“机械波”的概念

基于大部分学生都承认水波是机械波这一事实,教学之初从分析讨论水波这一常见的现象对学生“机械波”概念进行发展。

教学中教师先提出一个总体性的问题:水波是如何形成的?然后层层设疑,将问题引向教学核心:水波是否与水做机械振动有关系?一个水分子是否可以形成机械波?针对 教 师 的问题,师生共同讨论后得出正确的认识。① 水波是大量水共同形成的,是大量质点的集体行为,是一种宏观现象;② 水波和水上下振动有关。 (2)建立机械波传播的物理模型,转变学生机械波中错误前概念

a.实验演示现象,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由调查可知,不少学生认为机械波是由于介质不停的向前传播而形成的。因此,首先通过实验或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看到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从而引发认知冲突。

演示:在水波中人一小的纸屑或泡沫,可以看到,纸屑或泡沫只是在上下振动,并没有随着水波传到盛水盒的边缘。

这个实验说明,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并非因为介质向前运动.介质仅在原来的位置附近振动。此时学生头脑中就产生了强烈的疑问:机械波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b.通过实验,建立正确的机械波形成与传播的概念

为了便于分析机械波是如何形成与传播的,必须建立波传播的简化模型:一维波传播模型。该模型不能从水波直接建立,通过下面过程逐步进行:

演示“绳波”,可以看到一孤立的向上凸起的波向前传播,水平振动,可以看到连续完整的波向前传播。

比较绳波与水波,找出二者共同点;介质各部分均振动、均形成凹凸相间的形状向前传播。最后得出结论:绳中传播的是机械波,它的形成与传播原理,就是所有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的原理。

第一步:建立理模型,将软绳简化为若干质点连接而成,第二步:利用箱式横波演示仪演示机械波是如何形成与传播的,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学生建立如下概念:① 在介质中,前面质点振动,带动后面质点也跟着振动,但时间上有延迟,大量质点相互“配合”形成机械波;②质点只是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不会随波迁移;机械波传播的是“机械振动”这种运动形式。

(3)进一步发展科学概念,让科学概念理解更全面深刻

前面所分析的机械波均属于横波,对于一个完整科学的概念而言,还需分析纵波的情况:

演示弹簧中传播机械波的情况并分析此现象,让学生明确该现象传播的也是一种振动形式,是机械波并给出横波与纵波的概念;借助箱式纵波演示仪说明纵波是如何形成与传播的;

总结对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概念的理解,不论是横波还是纵波,均有:

理解1,机械波的形成是因为前面的质点带动后面的质点,后面的质点重复前面的质点运动;

理解2,介质中的质点并不随波迁移,只是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理解3,机械波是大量质点的集体行为,机械波传播的是振动这种形式。

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采取的教学策略也会不相同,“概念变化”策略并不排斥其它策略,甚至是同一堂课的教学设计,也有可能会多种教学策略并用。但是,关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有效促进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是每一个教师应当具备的教学理念,这也正是新课程中所提倡的。

传播学的概念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国社会科学;中国传播学者

中国社会科学在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和提升,以迅疾的姿态影响着不仅仅是学科自身的建设,还正在影响着和建构着我们正身处其中的当代中国社会。传播学的学科建设也不例外。如何在中国社会情境中,构建属于中国社会科学的一个独立类别的中国传播学,或者说使得传播学在中国社会历史和现实环境中能够建构独立的学科理论和学科规范,这种规范和理论既是普遍性的又是中国特色的,近10余年来,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已经成为中国传播学者探讨和研究的主要话题之一。中国传播学者从各自的学科背景出发,在文学、社会学、新闻学、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的边缘,寻找和传播学的结合点,并辅之以中国社会宏观的历史背景和客观的现实情境。因而,这种研究和探索便呈现出一种未规范化的状态。正是由于非规范化的状态,传播学研究在中国特色的探寻中,使用的概念多是传播学的本土化。而本土化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这未规范化的表现,并将学者的民族使命感和国家认同感进一步弱化了。

一、原因在于:

1、本土化本身是一个消解了地域和人文界限的话语,社会系统、文化系统和政治系统在这里很隐蔽地被悄悄推后了,空间和时间的绵延度也被降低了,差异性被限制,我们的理解力更为宏观地走向了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世界是什么?一种没有面目的诱惑和没有神形的探寻。中国特色的精神在这里几乎不再是一个命题;

2、本土化是对应全球化或者国家化提出的一个概念,其外延和内涵可大可小,可以是一个村落,也可以是一个地区。因此,对于本土化概念的提出和使用,对于构建中国社会科学的学科而言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笔者认为,更为恰当的是“中国特色”这个概念。准确而言,我们要构建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社会科学体系,而不是以本土化为目标的学科的建设和探讨;

3、本土化的概念与信息社会的逐渐到来和信息这一概念的传播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其优势在于可以给与我们的研究思路提供更为开阔的视野,在更普遍化和更为辽阔的视角下进行一种学术思维上的拓展。

因而,传播学的本土化的命题对于中国现实而言,应该是如何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的命题。在建构中国特色中,本土化的视角和研究思路可以提供补充性的研究思路。

二、针对这本土化的特征,笔者再根据当前社会的实际对传播方式作出如下归纳:

1、劳作传播劳作传播是自古以来一直存在乡村人际传播的一种模式,但由于农村的开发,经济的发展,使一些劳作场所有所减少,如耕田上并没有过去那样群体集中的劳动,而集体产业也并非每个村庄都有。虽然目前传播已经发展到第五个阶段,但是传播手段的产生并不以之前的传播方式消失为前提,人际传播中的语言传播仍是主要的信息沟通方式。在乡村,劳作传播有特地的场合和人群,在某一特定人群中进行信息沟通。新晨

而劳作传播是建立在劳动的基础上,乡民们为生计奔波劳作,尽管在劳作过程中使自身获得一些信息,但是通过这样的信息获取是有限制的。

2、娱乐传播经济的发展,使人们拥有越来越多的空闲时间,在人们交往过程中,可以通过闲聊、赶集、游戏、运动等方式进行传播。对这类非劳作方式,并使人们得到身心愉悦的交流是一种“娱乐传播”。在直接交流的娱乐传播的产生是由于农村固有的文化传统和沟通方式,使人们一直维持着乡邻之间的情谊关系。而间接交流则是通过游戏和运动等娱乐方式进行信息沟通。

中国乡村传播学的提出,既是一个崭新的命题,也是一种不很成熟的建构。提出的意图是想由此拓展中国传播学研究的视野,建构的目的是为中国传播学本土化的命题进行在“中国特色”含义下的界定和纠正,并力图使得中国传播学者在面对传播学在中国的研究时,不仅仅是从理论的普遍性和验证性出发,更要关切和时代关联的整个社会的发展过程,以传播学的学科在中国的独立建构和充分发展为中国社会科学在未来的持续进阶作出属于自己的一种姿态。

参考文献:

传播学的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概念;三个层次

一、节目主持人的概念及内涵

关于“节目主持人”,不同的著作和学者有不同的理解和定义。

《当代汉语新词典》中,“节目主持人”词条一栏解释为“直接在舞台上或广播、电视中出现,主持某一文艺演出或电视、广播节目的人。”[1]

《新闻传播百科全书》中,将“节目主持人”一词界定为“在能基本胜任播音工作的基础上,对节目构思、文稿撰写、指导制作、内容播讲等方面均全面负责,起主导作用,且亲自参与的广播电视工作者。”[2]

 ; “节目主持人是在大众传播活动的特定节目情境中,以真实的个人身份和交谈性语言行为,通过直接、平等的人际交流方式主导、推动并完成节目进程,体现节目意图的人。”[3]

学者陆锡初认为,“节目主持人是广播电视中,以真实个人身份出现,通过交谈性语言主导节目进程,直接与观众平等交流的大众传播者。”[4]

学者俞虹在《节目主持人通论》中对此概念的表述是:“节目主持人是在广播电视中,以个体行为出现,代表着群体观念,用有声语言、形态来操作和把握节目进程,直接、平等地进行大众传播活动的人。”[5]

学者于厚礼在《新闻工作者手册》中对节目主持人的定义是:“在广播或电视中出场为听众或观众主持各种节目的人”[6]

《英语节目主持人概论》的作者林海春在其书中,同样对“节目主持人”的界定进行了探讨,引述了三种观点:其一,“介绍并同参与一档电视或广播节目的人们进行谈话的人。”其二,在一档电视或广播节目中介绍嘉宾的人。”第三种观点较为复杂,是从工作空间、工作内容来界定的,这里不做实录。[7]

综合比较以上几种定义,前六种定义概括度高、理论性强,属于学院范式或称学术派的典型定义,后一种则形象生动、个性鲜明,是实践范式或称业务派的代表性描述。但几种描述都有共同的一点:都是从节目主持人的特殊主持实践活动方面的特点,借助对此类实践活动的描述来界定的,并且,有着这样的共识:节目主持人是在“节目”中出现,并对节目进行“主持”实践活动的主体。在此,有两点需要重点阐释:

第一,从对“节目”的理解出发,我们可以对节目主持人有三种层面的理解。

第一层:广义的说,“节目”的含义,从时间上来看,不仅局限于其最终的呈现时段(period),而是从最初的“节目产生原始点(original point)”――一档新节目设计的念头刚刚萌生开始,这个时间点有时候很明确,是从某个策划或媒介人员、甚至非媒介人员的脑子里萌生的;大多数时候,却很模糊,是实践主体长期思考和酝酿的结果。当然,这些都只能看成是节目的“非正式产生点”,对节目的产生和开始实施真正有意义的“原始点”是一档新节目正式被提出和通过有关决议,投入试验阶段。因而,广义的节目主持人是指从节目的提出开始就掌控和指导这个节目运作全过程的实践主体。

第二层:一档节目成型之后,会有固定的播出周期―每日或每周或其它时间间隔,每一次节目的内容、形式从策划到具体实施直至播出,这是一般意义上的“整个节目制作”,因此,“一般意义上”的节目主持人是指参与了“整个节目制作”并在其中起到主持的人。

第三层:狭义的来看,节目主持人仅仅是在节目的最终呈现过程中,对节目起到驾驭和持继作用,承担节目呈现时段的“主持”角色。这也是我们一般认识上对“节目主持人”的界定。

第二、“节目主持人”狭义概念的成形和固化。

可以说,“节目主持人”狭义概念的成形,是随着节目呈现阶段主持人的出现而成形的。因为“节目呈现”阶段是节目制作中一个相对独立而又非常特殊的时间段,不论是录播还是直播节目,最终的呈现阶段都是将前期的一切准备和工作成果整合、统一并最终凝汇成完整节目成品的阶段,特别是在直播节目中,这个过程更是“一锤定音”的关键阶段,决定了前期努力是前功尽弃还是那如期而至的“东风”。在这个阶段,规模相对较大的节目都有固定的专门“主持人”,他的职责就是保证在这个阶段完美的、成功的跑好“最后一棒”。因此,在这个相对独立阶段,狭义上的“主持人”对节目的成败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反之,其自身的角色意识和观众对其的角色认知就更为独立和强烈,在长期的节目播出中,这种狭义的“节目主持人”概念便固化下来。

可见,当今“节目主持人”的通用概念,大多是一种狭义的概念,一种约定俗成的指称。然而,在长期的固化过程中,“节目主持人”的一般概念却显得有些另类,因此出现了对这种一般概念的专门称呼――“采编播一体”节目主持人,所谓的“采编播一体”实则“整个节目制作”过程。当然,由于广义的节目主持人概念对这一类实践主体的时间、精力和知识、能力等全方位素养要求几乎到了“理想状态”――从节目初创、到资金筹措、推广、人员调遣等,广义的节目主持人几乎成了全能型的超人,因而,在现实中几乎没有,我们也仅仅鼓励节目主持人向一般要求努力。

二、广播电视视野中的“节目”含义

“节目主持人”这一称谓,是按照主持实践的内容纬度对主持人进行的划分,按照本书的理论延伸,“节目主持人”的定义是建立在主持人基础之上的,对“节目”的探讨。

先看两条对“节目”的定义:

第一,“节目”在辞典中的解释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广义意为――“事情的条目”,而狭义的解释更加符合本文的语境――“文艺演出或广播电台、电视台播送的项目。”[8]

第二,学者壮春雨在《电视节目学概要》一书中,对出现在广播电视中的节目,做了更进一步的界定:“具有一定内容、形式、名称,在一定时段播出的,诉诸受众听觉、视觉的精神产品。”[9]

前者强调了“节目”的生产和推出者:文艺演出或电台电视台。后者则侧重在广播电视中的节目特征。

在此,我们从“广播电视”这个视野下探讨节目的内在含义。大众传媒作为当今社会公共信息的开发和利用者,其核心职能便是“信息”职能――信息的搜集、加工、传播。广播电视作为今天重要的大众传媒,其理亦然。而最终的“传播”工序,是更为关键的,一切前期工作都围绕着这一个最终步骤进行。从中外传媒业的历史发展来看,信息不论是在平面媒体还是电子媒介中的最终呈现都经历了由杂乱无序、交揉混杂到纲举目张、分合有秩的过程,例如中国唐朝的“开元杂报”上,信息的陈列便是没有规矩、杂条陈列的。现在的报纸则是将信息精心分类、按类群聚,并且井然有序、合理编排。

但不同的媒介对信息的组合方式、编辑模式、呈现形态都有着决定性影响,大众传媒家族的老大哥―报纸,是单一的视觉传媒、平面媒体,是用版面来分割不同的“信息组”,并且有专栏、线框、标题等一系列借助视觉空间的组合和归并方式,来对每一版面的信息进行再次分界、归堆儿。信息的陈列不受时间维度的影响而是受到空间的决定,报纸编辑人员更像是在一页页纸上做着信息拼图游戏。而广播电视信息的传播则严格的在时间线上被限定,此处的信息组之间的架构方式和竹子上竹节很相似,所以,我们给予了她一个形象地称呼“节目”――每一节一个项目。

因而,我们看到,“广电节目”是一种信息的组织、传播形式,她是广播电视对信息特有的分类组合方式和呈现形态。广播电视也正是依靠这样的方式,将纷繁芜杂的信息分类、组合、加重,然后传播出去的。这样,我们就找到了节目的本质属性――广播电视传播媒介中,相对独立的信息(此处的“信息”是广义上的信息概念)传播单元。因此,在传统电子传媒中,“相对独立的信息传播单元”就可以称为“节目”的定义。此处有三点要注意:

首先,所谓“相对独立”是指,传媒中的节目之间有着内在的种种联系,构成了一个传媒的整体节目框架;其次,一个节目之内的内容联系非常紧密,尤其在内容上具有高度一致性,在形式上具有统一性,与其他节目形成区别。再次,在“广播电视节目的栏目化、板块化已成为一种趋势”[10]的时代,“单元”已经没有绝对的界限―一个板块可以是一个单元,一个节目,而一个小栏目也可以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

这种“相对独立”使节目的指称有了弹性和伸缩性,因此,反观“节目主持人”的界定也就更加宽广,近年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设置“总主持人”其实就是“板块”主持人。因此,正如《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秦朔在北京大学的一次讨论会上提到的,媒体发展的“平民性、交互性”趋势一样,广播电视的“人际化”趋势也是越来越明显,从近二十年中国广播电视发展的过程来看,人际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便是“节目主持人”的诞生和蓬勃发展,而如今主持人从以往的“一档节目”中,走向“一系列节目”―板块,乃至于以后可能会出现的“一个频道”的主持人――频道总主持人(这是一个大胆的却符合规律的预测),既可以看成是广播电视传播“相对独立单元”的弹性扩张,更应该看成是“节目主持人”概念的现实性回归。

此处要顺便说一点:电台、电视台在节目的架构和呈现上,有着共性和个性。例如:广播新闻节目和电视新闻节目就既具有共性也具有各自的采编播规律。例如:“新闻评论类节目”,其共通的要求是成为“电视台、电台的旗帜和灵魂。有的放矢,具有强烈的新闻性;观点鲜明、具有高度的思想性,面向基层,具有广泛的群众性”。[11]但具体在广播中,采编活动就要一切围绕“声音”考虑,因为广播是“声音”的艺术;在电视中,则要考虑“声画”的有机组合,思考怎样利用“三维空间”构建起“四维世界”。

【参考文献】

[1]曲伟,韩明安.当代汉语新词词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411.

[2]邱沛篁,吴信训等.新闻传播百科全书.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1016.

[3]应天常.节目主持语用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54.

[4]陆锡初.节目主持人概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33.

[5]俞虹.节目主持人通论.浙江大学出版社,1996.5.

[6]刘浩.电视节目主持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2.

[7]林海春.英语节目主持人概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1-2.

[8]东方瀛主编.中华现代汉语双序大辞典.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453.

[9]壮春雨.电视节目学概要.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6.

传播学的概念范文第5篇

生命传播课题研究,是传播学的一朵新花蕾,其“新”就新在第一次将我们的生命与传播学如此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突破了人们习惯理解认识的生命学和传播学的概念。我们沉下心会发现,哪个人的生命不在传播,哪个人的生命不被传播?生命的一切活动,都可视为传播的载体。

随着人类文明不断发展进步,我们已经进入信息爆炸的时代,甚至有人提出今天已经进入信息化生存的时代。将信息传播作为研究对象的传播学,越来越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并不可阻挡地融入每一个人的生活,充斥着我们的社会。

通常情况下,传播学被认为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或者说,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

传播活动是人类重要的活动之一。人们因传播而共享信息,通过传播而获得新的知识。人类整体的进步,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传播的基础上的。

1982年,施拉姆曾经预言:在未来的一百年中,分门别类的社会科学――心理学、人类学、政治学等,――都会成为综合之后的一门科学,在这门科学中,传播的研究会成为所有这些科学见面的基础。因为要牵涉到这些基本的技术问题,所以综合之后的社会科学会非常看重对传播的研究,它将成为综合之后的新的科学的一个基本学科。

将近30年过去了,我们虽然尚未看到施拉姆预言实现,然而随着报纸、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的普及,信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已成不争的事实。

传播学,已经走过了六十多年的历程。在过去的六十多年中,通过对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新闻学、历史学的借鉴和融汇,传播学的理论已经有了巨大发展,学者们对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概念、功能、模式、规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建立了众多的理论,其研究范围涵盖:传播的本质和概念,传播过程中各基本要素的相互联系与制约,信息的产生与获得、加工与传递、效能与反馈,信息与对象的交互作用,各种符号系统的形成及其在传播中的功能,各种传播媒介的功能与地位,传播制度、结构与社会各领域各系统的关系等。

从本质上来看,传播活动是生命活动的一种。对于传播过程和传播本身的过分关注,却常常使许多学者忽视了传播活动的这一本质。虽然一些学者也关注到了传播活动的主体是人,提出了“人的信息化”的概念,但是很少有人将传播活动放在生命的本质活动这一视角来进行研究,因而我们提出“生命传播”的概念,将传播活动当作生命的本质之一来建立传播学的学术边界,构建传播学的理论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我们这里所说的生命的概念,是一个整体的概念,虽然也涵盖了生命的个体,但是更加关注生命的整体。因为在时空的环境里,生命本来就是一个整体,个体只是它的存在方式。

生命传播的内容涵盖是广泛的,涉及到了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生物、艺术各个领域和学科。简单地说,生命传播实际上就是人类的一切生命活动,具有传播的意义和内容,因为传达、传播是人类传播交往的家庭基础和社会基础。

我们今天倡导生命传播的意义,站在生命层面上来传播,将会对传统意义上的传播概念打开全新的、立体的研究视角,同时我们也会因此而更加关注传播的主体。从另一方面看,依此研究方法实施传播,会展现生命的本身,如此将会是更加丰富的、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内涵。

随着人类社会化程度日趋发展、紧密,每一个生命都实实在在的成为了社会传播的载体,每个人都不可能超越社会生命。人的生命有三种状态:个体的生命、社会的理性生命、本能的自然生命,三种生命又同时融合,个体生命、社会生命、自然生命相互传递、相互反应、相互作用。如此复杂的传递反应作用过程,正是生命传播内在的机制和传播学所应研究的本质所在。传播学不应仅限于传播的手段、外在因素对生命的影响,而更应关注生命本身的理性表达本能的传递,也就是说,从生命本身来研究其传播学的意义和深层面的价值,这是生命传播研究的基本出发点。

生命传播提出和研究的价值,在于从生命的本能、价值、质量上探索传播学新的空间及内容、手段、方式、方法,使得传播学展示出更深层的意义,释放出更耀眼的辉煌。

我们每一天最忙的事情就是处理不同的、大量的信息,与人交往,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如何与人沟通,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已经成为了生命、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甚至是最重要的事情。而如何处理好信息、解决好人与人的关系,实际上是生命管理的内容。生命管理实际上就是梳理好我们每个人身、心、灵的内在、外在的关系――个人与社会,个人、社会与自然的关系,由此使我们的身、心、灵,个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达到相对的平衡和谐,这也是我们全社会和人类理想的目标。当然生命传播更多的是从传播学角度出发来研究生命管理的问题。

传播学是一门新学科,而生命传播更是传播学的前沿课题。提出生命传播的研究和实施生命传播项目合作推广,将打开生命传播领域新的空间,挖掘其广度与深度,相信生命传播的研究将会对生命管理学、传播学带来更大的生命活力。

生命管理是生命传播的主要内容。

生命管理的核心,在于如何掌握我们的生命。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其自身本有的智慧、能量,如何使我们的生命智慧,能量得到最大的释放,产生更佳的效益,关键是“尊重生命的内在秩序,从而达到内外的平衡”,即保持个体生命、社会生命、自然生命这三者的平衡。管理好我们的三种生命状态,我们的生命才可能得到最大的释放。

在生命管理中,我们倡导“智慧生命、智能生命”。

生命如何传播?

了解了自己的生命和生命的共性与个性,便是如何传播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