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

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

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

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回顾;反思

Abstract: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of basic education in China is essentially a kind of reform of the values. The writer reviews the reform from the re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examples, the innovation of curriculum idea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 system, the regeneration of curriculum culture ,and also reflects the reform from rational bases, teacher education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the new curriculum itself.This will be beneficial for better development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Key words:basic education ; new curriculum reform; review; reflect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至今已有三年多,即将进入一个全面推广的阶段。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一阶段的工作进行一个全面的回顾与反思。本文从课程典范的重构、课程理念的创新、课程体制的发展、课程文化的再生等几个方面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进行了回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践面临的问题与走向,以图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所启示。

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价值变革

美国课程专家麦克尼尔(J.D.McNeil)指出,如果从课程变革的复杂性来看,课程改革通常有五种类型。一是“替代”,即一种要素可能被另一种现成的要素所替代。比如,用新的教科书代替旧的教科书。二是“交替”,即当变革被引进到现行的材料中,并有希望成为选修科目而容易被采纳时,交替就产生了。这种方式常常表现为在现行课程内容和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一些新的内容,对其进行充实、改进等。三是“紊乱”,这种变革是破坏性的,对课程改革往往起反作用。四是“重建性变革”,这种变革导致对体系本身的修改,即课程改革不仅仅是课程内容、结构的改造,而是要更新课程体系,形成新的教学观,因为课程与教学的改革是分不开的。五是“价值观变革”,它强调课程改革归根到底是一种价值变革,是与课程有关的人的价值思想观念的变革。[1]

笔者认为,我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在本质上就是一种价值变革。我们不仅对课程在结构、内容等方方面面进行了改革,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课程内容的整合(如艺术、科学课的设置)等等,而且最为关键的是对人们所持有的一些价值观念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如对学校,不再认为学校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是把学校视为是课程改革的中心、科学探究的中心、课程发展的中心;对课程,认为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是超文本的课程形式;对教材,认为教材是范例,是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范例,是不断获取知识、提升精神、完善自我的范例等等。因此,我们说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价值变革。也正是这场变革,促进了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创新与发展。

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创新与发展

在价值变革的引领下,我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在课程典范、课程理念、课程体制、课程文化等方面都有所创新与发展。

(一)课程典范的重构

进入21世纪以来,面对一个高节奏、高科技、高竞争的社会,教育只有着眼未来,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适应这一新形势。对此,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就特别强调,课程既要实现儿童的“认知”与“情意”的整合,还要实现儿童的认知发展和情意发展与文化发展的整合,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必须超越现行的“学科”课程典范,实现课程典范的重构。

1.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是一场全面的改革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涉及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评价体系的改革等等,是一场由课程改革所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它不只是课程内容的调整,而是一场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具体说来,有这样几点:一是新课程规定了未来国民素质的目标要求,体现了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新世纪的发展积极准备的素质教育观念。二是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体现了育人为本,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谐发展的素质教育观念。三是突破学科中心,基于“四基”选择课程知识,体现了面向全体,切实关心每一个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素质教育理念。四是建立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这改变了传统学校只重视“学业智力”,而对其他诸如“社会智力”、“实际生活智力”、“自我认识智力”等“生存智力”均有所忽视的现象,强调对学生进行多元智力教育的素质教育观念。五是推崇“档案袋评价”“真实评价”等质性评价手段,体现了多方面评价学生的素质教育观念。六是调整现行课程政策,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合理设置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课程结构从整齐划一走向多样化,从分科走向综合,体现了给基础教育注入生命活力需要提供良好政策空间的素质教育观念。[2]

2.寻找课程改革的平衡器:以学生发展为本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果坚持“学科本位”,忽视儿童身心特点和社会需求、以及各个学科相互配合的整体效应,这样就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就深刻分析了以往存在的弊端和问题,鲜明地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开发作为核心。这一重要的转变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尤其是课程目标对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强调,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更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二)课程理念的创新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离不开课程理念的创新。如果没有课程理念的创新,课程改革就只能局限于技术层面而缺乏文化创新的动力。正是这些理念的创新,推动了课程研究,为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唤起了课程改革的生机和活力。

1.创新的学校观。学校是学习型组织,是培养人的机构,而不是官僚机构,不是公司,不是监狱,不是附属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展开,过去的官僚本位、国家本位等僵化的管理体制正在被打破,学校正在成为教育改革的中心。这意味着教育改革将走向每一个教师自己的生活舞台,走向学生的学习空间,强调所有成员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和规范,以便使学校更具活力,更有效率。学校应该成为联系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前沿阵地,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加强与社区、科研机构等的联系,通过合作交流、反思和探索,形成合作团队,拓展对学校教育与学校课程的认知,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实现学校的特色化发展之路。

2.创新的课程观。传统教育中,课程知识多是文本的,这种文本的课程知识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组织上的线性和顺序性;单向性,课程知识早已安排好,教师只是按部就班地按照统一进程进行讲授;课程知识是围绕一个主题或侧面来进行论述和描写的。而新的课程观则强调课程知识要尽量体现超文本的特点。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在本质上并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每一个教师、学生在对课程文本的理解和解释中,总要融入个人独特的生活经验,形成不同的意义生长域,从而对课程作出某些生产性或创造性的改变。课程成为一种动态的、生成的“生态系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教师、课程之间是互动的、交流对话的,他们通过反思人类的生存状态、个体生活方式来理解课程、创造课程。

3.创新的教材观。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坚持“教材是范例”的观点,认为教材要由控制和规范逐步转向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成为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范例,成为不断获取知识、提升精神、完善自我的范例。教材不是学生必须完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而是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引起学生认知分析,理解文化,反思、批判和建构意义的中介,是案例或范例,强调教材是学生发展的“中介”,是师生进行对话的“话题”,是进行交往的桥梁。另外,我们认为,教师其实就是一种最好的教材,他的学识、人品深深地影响着学生,教育着学生。

4.创新的教学观。传统的教学观把教学视为是知识传递的过程,教学被窄化为知识积累和技能训练。新的教学观则认为课堂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相互交流,在对话中不断建构知识。同时,学生也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者,他们必须具备批判意识,敢于直面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设法加以解决,形成一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教学不再重教知识,而是关注学生的生命体验,它是师生富有个性化的生命活动。

5.创新的教师观。新的教师观认为,教师应由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向批判者、反思者、建构者等转变。首先,教师要由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变为课程的开发者(尤其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课程知识的建构者(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其次,教师要由学生的“控制者”变为学生的“促进者”“合作者”“引导者”。此外,教师还应是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的“批判者”和“反思者”。教师应利用个人的课程意识和教育理性为依据对其课堂教学行为进行批判和反思。

6.创新的学生观。新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有着完整生命表现形态的发展中的人,具有生命的整体性和发展的能动性。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学生,树立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意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思考,尊重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三)课程体制的发展

与上述理念层面的创新相伴随的往往是体制层面的发展,因为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必然是二者的同步变革。

在课程管理方面,需要继续研究课程体制的统一性、灵活性以及有效性等问题,科学地落实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模式,以有效提高课程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适应性。

在课程开发方面,新课程改革明确了课程开发的三个层次:国家、地方和学校。国家总体规划基础教育课程,制订国家课程标准,为教科书的“一纲多本”建立前所未有的课程开发平台,让教科书走向市场,鼓励社会各界学有专长的人士参加到教科书建设中来。地方则依据国家课程政策和本地实际情况,规划地方课程。此外,在学校课程的开发中,学校要根据自身办学特点和资源条件,调动校长、教师、学生、家长、课程专家和社区人员共同参与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工作。

在课程体系方面,新课程改革的课程体系表现为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通过设置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在对当代社会科学高速发展及对自然、人类产生的认识飞跃的基础上,对教育内容进行更新,减少课程门类,强调学科综合,构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等综合课程,如在普通高中阶段设置的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

在教材发展机制方面,新课程教材改革,必须坚持实行“一纲多本”,坚持中小学教材多样化,必须以国家统一的基本要求为前提。实行国家统一的基本要求指导下的教材多样化政策,是教科书的“一纲多本”的制度保障。然而,教材的多样化决不是排斥由国家规划、国家组织力量编写的示范教材。需要强调的是,多样化并不等于地方化。提倡多样化,不应导致以省编教材来取代部编教材和其他省编教材,排斥部编教材、示范性教材、省外优秀教材进入本地市场;不应导致本地教材独占一方的局面。中小学教材的发展趋势,不能从“大一统”走向“小一统”。另外,教材多样化不能搞成了商品化。

在评价制度方面,新课程改革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配合课程范式的转变,在课程评价观念上发生了很多根本性的变化。评价功能从过分注重甄别、选拔转向激励、反馈与调整;评价内容从过分注重学业成绩转向注重多方面发展的潜力;评价主体从单一转向多元;评价角度从终结性转向过程性、发展性,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评价方式更多地采取诸如观察、面谈、调查、作品展示、项目活动报告等开放的、多样化的方式等等。这些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的人文精神。

(四)课程文化的再生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是一项持续不断的系统工程,注重时间上的全程性与空间上的无限性,营建了一种生活、对话、探究与合作的课程文化模式,实现了课程文化的再生。

所谓生活文化,就是强调课程的现实性。新课程就体现了向生活世界回归,加强了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之间的联系,使它们更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把实践和生活当成学生认知发展的活水,为课程增添了时代的源泉和生活的活力。所谓对话文化,就是强调课程的民主性。新课程十分强调对话与协商,尽可能创造各种机会,让课程专家与学科专家、专家与教师、社会人士代表分别参与对话,或让他们共同参与对话,对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等革新因素的确立进行交流和协商。专家、教师、学生、家长等相关人士通过对课程标准的解读,知道为什么学,为什么教,充分体现课程的民主性,激发参与课程改革的内在动力。所谓探究文化,就是强调课程的科学性。由于教学的对象是一个个独特的、发展中的鲜活个体,什么课程适合儿童的个性发展,怎样教学才有利于每个儿童的发展等问题就使得学校的教育情景中充满着太多的不确定性,这就给教师、学生创造了一定的探究空间,形成了学校良好的探究氛围。所谓合作文化,就是强调课程的开发性。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健全的发展需要多人合作才能实现。同时,每位儿童都有差异,他们的发展取决于有差异的课程,没有合作就不能提供有差异的课程。为此,新课程就强调一种共生共建的课程文化,试图建立一种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人士之间共同合作的机制,有效集结各方力量,从而更好实现一个完整的人的教育。

三、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面临的问题与走向

(一)迫切需要寻找课程改革的合理基础

几年来,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动下,我们对新课程改革的许多现象和问题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认识,为课程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并积累了不少经验,但远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和全面完整的改革蓝图,无论是研究成果的数量、质量,还是研究人员的结构和素质等,还只是课程论的初创阶段。为此,我们迫切需要寻找课程改革的合理基础。

(二)课程改革与教师教育问题

教师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然而,继新课程改革进行以来,我们的教师在观念和实际操作方面都还是远远不够的。这主要表现三方面。(1)一些教师的观念难以转变,尤其是一些老教师,他们早已习惯于其熟悉的课程理念、目标、内容及方式方法等,老一套的东西早已在他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面对新课程改革,他们深感“太突然”、“不知所措”,难以适应。(2)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虽经过培训,但他们在教学方法上仍尤为欠缺,不懂得如何将理论转变为可操作的方法,要么“穿新鞋走老路”,要么就是“弄巧成拙”。比如说,新课程改革在转变教学方式方面特别将“自主、合作、探究”作为重点进行倡导。但是,“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究竟是怎样的课堂呢?这就需要每位教师进行长期的实践。然而在很多“新课改公开课”、“研讨课”上,一讲“合作”就是“小组”,什么课都是小组讨论,什么内容都要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而很少考虑这样的话题是否有讨论的价值。从组织形式上来说,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先进的学习范式,这是一个小型的学习型组织,但我们在课堂上常常看到小组学习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没有游戏规划,乱成一团,很少有实质性的讨论。结果,“小组讨论”成了课堂上的“放羊”。[3](3)在教师培养方面,目前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不能马上上岗,需培训一到两年,并且他们能否承担起实施新课程的任务,这还是一大考验。在此需要强调的是,面对教师在观念和实际操作方面存在的问题,课程理论工作者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切实走近教学第一线,帮助教师解决认识上和行动上的问题,不提倡“坐而论道”。

(三)教学评价难以开展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学校的评价仍以升入重点学校的学生人数为主。(2)新课程提出学生的发展除了“知识与技能”,还包括“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除了学科学习目标,还有一般性发展目标;除了学业成绩,还有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探究的精神以及健康的审美情趣等等。其中很多方面都是无法通过考试的方式加以考查,更难以用量化的方式进行准确、客观的描述。这就给教师的具体操作带来了一定难度,并且效果也不太理想。(3)高考制度与新课程同步进行,学校开设的各种课程就不可避免地要在某种程度上受考试目标的影响。例如,新课程改革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而高考在内容和方式上都仍然偏向学生的知识方面,这就使得新课程改革的宗旨得不到很好的体现。

(四)新课程自身的问题

具体表现为:(1)新课程体系显得有些复杂,教师难以把握重点;(2)由于综合课程的出现,教师素质跟不上,出现备课难、工作量大增的情况;(3)有些学校感到综合实践活动课无法上,特别是信息技术课,很多农村学校至今都无一台电脑;(4)有农村学校反映,新教材过于城市化,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等的有些内容太深,不够贴近农村生活实际。这对农村学生的学习来说有一定困难。

从以上这些问题我们可以看出,课程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继承和革新并存的过程,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也还有待于在继承与创新中进一步完善。在此,我们试图从四个方面来把握其走向。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对中外课程改革的经验、教训、事实及材料,进行认真的梳理和系统的研究,并结合建构主义、多元智力、后现代主义等理论,从课程改革的动因、条件、范围、过程、模式、策略、方法等方面进行综合与整合,构建符合我国实际的课程改革理论框架和实践模式。

2.以教师专业发展作为课程改革的一大突破点。回顾当前世界教育学术界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论述,似可把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归结为三类取向:理智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实践—反思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和生态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其中每种取向都在一定方面促进了教师的发展。因此,我们也应该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和教育特点的教师专业化发展道路,从而使教师能更好地参与到课程改革中来。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更加关注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它强调教育要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解放学生的内部力量,发掘学生的生命潜能,提升学生的生命意义与价值,从而使教育关注生命本身,关注生命的鲜活性、体验性、主体性、独立性和完整性,为学生生命的充分发展提供一个广阔、自由的空间。

4.校本课程开发将深入发展。受城乡差别的影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将更加强调校本课程的开发。各个学校可以在国家、地方的课程框架之下,依据本地特色、学校文化传统、本校的办学理念,创造一种积极、和谐、进取的学校文化,构建出有特色的校本课程。这生动体现了课程的个性化、多样化、生活化和社会化,满足了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

参考文献

[1]〔美〕约翰·D·麦克尼尔.课程导论[M].施良方,等,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145—146.

[2]阚兆成.新课程:素质教育观念的重要实践[J].当代教育科学,2003,(2).

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范文第2篇

 

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

 

新课程改革《纲要》特别强调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院校及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而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要求“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化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习和形成正确评估观的过程;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的现状;改革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

 

48

 

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宄、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1]。反思当前师范教育实际状况不难发现,新课改的推行,在很多方面的确对高等院校师范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产生了强烈冲击。高等院校师范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正面临着巨大的改革形势。

 

二、新课程改革形势下高等院校师范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理念滞后,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出现心理上的消极现象

 

传统的教育理念突出强调社会本位、教师本位和精英主义,新一轮课程改革则是对旧有教育观念进行了大胆扬弃,对原有课程体系和课程观进行彻底变革,对原有课程哲学观和课程价值观进行了重大调整。新理念的提出与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传统理念有很大的差别,它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行为,对传统的教师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和理解;而且新课程的最突出的特点是课时少、内容多、知识新,也要求将现代科技与时代生活发展密切相关的新知识纳入新课程内容。“总体上要求从整齐划一到注重学生个性与创新,从知识本位的灌输到学生的主动学习,从单一的课堂到回归生活,从强调分科到重视综合,从选拔性评价到以评价促发展,从狭隘封闭到走向国际理解。”]但是由于教师原有的课程理念、目标内容及方式方法已深深扎根于脑海中,且操作运用起来得心应手,这使教师在新旧教育理念的交替中,自然而然产生了矛盾和抵触心理,也出现消极现象。所以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心理压力较之以前更大了。因而,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出现了心理上的消极现象。

 

(二)师范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滞后于基础教育新课改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把对教师的专业化、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的需求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师范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恰恰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现代教育教学技能以及教育研究能力方面存在着严重不足。

 

1.课程设置未能突出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课程设置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师范教育专业如何在课程结构设置中有助于培养师范生合理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是培养未来创新教育、教学型师资的关键问题之一。笔者了解到,师范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大多数仍以学科体系为主,学科专业课程比重过大,教育类课程比重偏低,必修课门数过多,且没有将有关新课程内容列入,选修课较少,学科之间缺乏整合。课程内容较陈旧,无法反映当今科学发展新成果,也与基础教育实践相脱离,缺乏培养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方法及可操作性课程,未能体现师范特征。很多学生在毕业前的教育实习过程中深感在校时对新课改内容、新课程理念和实施方法的掌握太少,在实习中无法适应基础教育教学的要求。因此,应加大有关基础教育发展对未来师范生要求方面的选修课比重,构建适应基础教育发展方向模块,注重人文素质的提高,突出自主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动手能力、创新教育及创新能力方面培养的课程,结合知识内容及专业技能的需要,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每学期选出1一2门课程作为重点来加强思维的深度与加大思维量,系统地训练师范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要针对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特点,邀请对新课程开展较好的中学一线教师来校给学生开设与新课改相关内容的讲座,使学生了解掌握中学新课改的真实信息。

 

2.课堂教学忽视新课改对师范生培养的要求。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高等院校师范教育能否培养出适应中小学需要的新型教师,关键在于其课堂教学是否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需要。新的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注重过程教育,强调教学互动,倡导人本教育、创新教育,尊重和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然而新课程背景下,高等院校师范教育专业目前的教育教学模式仍受传统教育的影响,采取以书本知识为本位、教师为中心、传授灌输为主的培养方式,课堂上教师“一言堂”现象普遍存在,同时教师本身对基础教育新课改内涵理解不深不透,对改革内容掌握不多,甚至有些教师产生

 

了矛盾和抵触心理,再加上教学内容陈旧,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单一,导致学生厌学现象时有发生。

 

3.教学评价机制无法适应新课改要求。新课程强调“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要求考核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关注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要重视学生的发展过程。但现阶段,大部分高等院校师范教育专业仍采用传统的考核方式,以单一学科的知识和能力为考核范围,忽略了学科之间的渗透与综合,忽略了对学生能力、情感价值观的综合评价;考试命题以知识性、分析性题目居多,应用性题目较少,考核形式也往往拘泥于笔答,实际操作较少。传统的考核评价方式无法适应新课改要求,严重制约了高等院校师范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

 

三、高等院校师范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应对新课改的对策建议

 

(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重新制定人才培养目标

 

新课改的深入开展对教师的观念、教学方法、教学行为的改变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育改革的成败在于教师,只有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才能造就高质量的教育水平。因此,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进行教育目标的重新定位既是适应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高等院校师范教育专业的任务。贯彻新课改精神,必须对教学思想观念进行改革,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使教学过程中“以师为中心、以教为基础”的教学观念向强调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积极性和两个主动性的教学观念转变,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使师生之间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相互关爱、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同时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高等师范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应符合时代要求,培养的人才应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要树立现代课程理念,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重视能力培养,重视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学会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要求,学会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应变。

 

(二)面向新课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高等院校师范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将来绝大部分都是服务于基础教育的,因此在学习期间所掌握的知识和教学方法能否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要求,是学生上岗前的关键。为了尽快使学生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高等院校师范教育专业首先应围绕新课改方向,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即在课堂教学中要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育观念,积极改变以往一味以课堂、课本、教师、分数为中心的现象,向培养学生综合性能力、创新能力方向发展,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和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将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机地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使他们真正学到能适应未来工作岗位要求的知识。其次,要以第二课堂为主要阵地,加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因为新课改对中小学教师的教学专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师范生的教学专业能力水平是当前高等院校师范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所以高等院校师范教育专业必须积极开辟第二课堂,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如教学技能竞赛等,把独立探索、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原则引进实践性教学环节,在实践中加强师范生教学专业技能的训练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最好是能够与中小学进行合作,让中小学为高等院校的师范生提供见习和实习基地,以增加师范生感知和实践新课改的平台,提高对新课改的适应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基础教育新课改的教育教学要求。

 

(三)高等院校师范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要顺应基础教育发展需要

 

顺应基础教育发展,调整高等院校师范教育专业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是师范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主动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新课程这一重大改革给高等院校师范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担负着为我国培养未来基础教育师资的高等教育专业,在新课改下,如何顺应基础教育发展需要,如何根据基础教育对未来教师的要求,培养适应基础教育需要的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师范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笔者认为应从师范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性考虑,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改革以往传统师范教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课程目标的定位上应从师范生的发展状况和今后发展的需要考虑,从学科领域和本学科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出发,根据基础教育发展对未来师资的要求以及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来设置课程体系,调整课程目标,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上,应以学生探究活动为主线,强调知识发现的课程,并将学科前沿信息和最新科研成果引入教学,使学生在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了解专业前沿的学术动态,懂得获取和处理有关学术信息,具备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在教学方法上,应大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探索式、互动式教学,变单向传播过程为师生共同探索求知的双边活动过程,变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为形成探索认识、发现结论的能力。同时应在学生毕业离校前,对他们多进行有关新课程改革的专题辅导,使这些未来的教师在校期间能真正了解新课程、理解新课程、掌握新课程的理念和实施方法,不断提升自身素养。这样才能为今后在教师岗位上实施新课程作好观念、知识和能力上的准备,才能尽快适应教学要求,培养适应未来基础教育发展与课程改革需要的合格的新型教师。

 

(四)评价机制应符合师范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要求

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五个方面;定位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6)-03-0099-02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旨,以课程改革为主要载体,牵动教育理念、运行机制、培养模式等全方位变革。[1]展望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我们必须理性解读2001年出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从十多年的自身的课改实践中,从国外的许多重要的课改实践中,从百家争鸣中汲取合理的意见、经验,理清改革中的理念、主体、内容、方式方法、评价这五个方面的定位问题。

一、理清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定位

(一)理清时代定位上的问题

“时”就是要弄清本次课程改革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当前我国社会发展所处何种阶段的问题。[2]一方面,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发展变革中,不少人认为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性质为“传统教育”,改革的方向就是促使“传统教育”转向“现代教育” [3];另一方面,时下,后现代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影响是广泛深远的,很多人把本次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时代上定位为“后现代”。

把现行教育定位为“传统教育”,此观点认为现实是所有问题的根源,不利于改革取得成功;而把本次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定位为“后现代”又具有片面性,它除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批判的思维方式外,并未为我们构建一个能够操作的方法系统。

因此,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范畴必须是现代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性质和历史使命必须是进一步深化完善现代教育。《纲要》也可被认为是一份直接的行动指南,它明确了课程改革是要“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现代课程体系”。

(二)理清空间定位上的问题

“空”就是要弄清本次课程改革到底是谁,在哪里进行的问题。[4]但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理念”充斥着西方的建构理论、后现论等。

因为缺乏对本土文化的适应力,缺乏相应的变革文化土壤,许多国外新理念的引入遭到了实践领域的抗拒和抵制,课程改革流于形式或停滞不前。

因此,课程改革要突破和超越本土传统与外来经验间的藩篱,以融合自身传统优势与外来先进经验。

(三)理清向度定位上的问题

“向”就是要弄清本次课程改革所处的总体价值取向问题。本次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基本上是“泛人本化”的,即通过放权、减量、缩时、去压等措施,使所有改革内容、措施以学生为中心,彻底改变过去学生学习缺乏兴趣、爱好与个性的情形,加强学生的自主活动,企图据此达成学生“经世”与“致用”的良性 结合。[5]

一方面,课程与教育目标、人才培养目标直接联系,在某种意义上,它更是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理想诉求与整体价值取向。想单纯追求个体而摒弃社会因素干扰,这种目的不可能实现;另一方面,“自我”“个性”“个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长空间非常有限,变革不可能顺利。

因此,新课程改革在价值取向上切不可在强调个性本位的同时,忽视国家、社会因素。

二、理清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体定位

本次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

但仔细审视可以发现,在课程改革推进中,对“关注和研究学生”“为了学生发展”的共识更多地停留在理论认知层面,更多是一种理性的理念认同,缺乏实践行动或常常流于形式[6];过于强调学生的主导作用,在实践中就导致了对学生的迁就、姑息与放纵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削弱。另外,任何课程改革都不可能使每一个教师发生同样的改变。世界各地的教育及课程改革运动表明,教师对改革的抵触、抵制尤其是“穿新鞋走老路”现象都十分突出。[7]

因此,当人们把对教学活动的关注点从教师身上移到学生身上,把学生从知识的容器重新理解为知识的建构者时,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教学才是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最终体现;尽管中小学教师地位的下降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其主导功能不仅不可削弱丧失,我们还应为其合理权威而辩护。要承认教师们的主体地位,相信教师们能作为文化主体进行课堂创造,构建新的课程教学文化,要倡导教师们参与课程教学研究。同时,做教师们的工作,帮助教师们走过课程改革的抵制期,以顺利实现新课程改革的预期效果,是各种课程实施理论的共识。[8]也只有基于此,才能让教师们把“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自觉融入教学实践活动。

三、理清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定位

《纲要》明确提出:要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然而,在现当代世界各国(包括我国)的课程改革实践中,一方面,课程内容在个体经验、活动、体验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之间完全对立起来。这种内涵定位的失衡,使课程改革陷入孤立、片面的狭窄世界以及选择性困境[9];另一方面,国家和社会要求课程内容必须按它们的要求不断改革与调整。比如,二战后美国、英国等国家的课程改革无不是围绕特定的社会问题而展开的。经济衰退、国际垄断地位下降等社会问题,成为课程改革的根本原因,影响课程内容。

因此,应该认识到,一方面,课程改革所关注的范畴涉及制约课程发展因素的各个方面,社会、学生、知识形成了一个三位一体的课程内容选择的基点。学生与社会、科学与人文、知识与经验、学科与活动等,并不具备对立与排斥的理由,在二者之间的任何选择都严重缺乏辩护性[10];另一方面,任何专业化活动都有内在逻辑与外在依据。国家、社会问题不是课程改革的全部依据,尤其不能单独成为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则与立场。

四、理清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式方法定位

改革路径最终决定改革的实际效果。路径主要表现为课程改革措施、手段与方式。[11]

首先,把课程改革陷入反复启动、急于求成的困境,缺乏把课程改革作为过程性、复杂性、长期性的课程建设工程加以理解与定位的思维、立场及实践。其次,使课程改革陷入只改不变的形式主义困境,并因剥夺了教师的改革主体地位而遭到广泛批评与抵触,缺乏把课程改革作为专业性、实践性、探究性的课程建设工程加以理解与定位的思维、立场及实践。

因此,首先,应该明确,课程改革需要谋定而后动。[12]其次,要将领导层的引导与支持与学校或老师的自主探索相结合。自主探索能面对实际问题灵活应变,但缺少政策的引导,改革可能往不正确的方向发展;自主探索在小范围可能取得成效,但缺少大环境的支持,好的思路是没有办法得到扩展而持久的。

五、理清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评价定位

本次课程改革在课程评价方面做了许多新的要求与规定,其中最主要的是学业评价中对考试的削弱,在数量上要求减少考试,甚至是不考试,在质量上要求降低考试的难度,强调评价的多元性和评价对学生的中立性、发展性。

实际上,许多国家采取的主要的课程评价方式就是考试。不能否认,考试作为一种评价方式,相对公正、客观和高效。如果考试的形式和内容恰当,完全可以发挥应有的功能。[13]基础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学生自由全面和谐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课程评价应放眼未来,一方面保证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另一方面重视教育和培养学生的生活态度、国际视野、终身学习能力等。在试题的设计上,一方面要注重贴近学生的生活,试题内容尽可能来自于学生们在真实世界中的相关联的一些实践经验,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产生亲切感,又有助于其把所学知识运用到不同情境中去。另一方面,丰富试题的形式,增加开放性试题的数量,以活动、案例等方式设计题目。

我们要有心理准备,在中国这样一个国家,地域广阔, 民族、文化、习俗等差异非常大,进行任何一项大规模的教育改革,彻底贯彻落实都必然是曲折、艰难的。就本次课程改革而言,我们要从思想上理清改革中的理念、主体、内容、方式方法、评价这五个方面的定位问题,以此提升改革的可行性、适切性和实效性,使改革在调适中继续发展。

注释:

[1]赵宏强.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1(1):39-42.

[2][4][5]容中逵.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系统辨证与观点重申[J].课程q教材q教法,2011,31(6):15-22.

[3]潘新民,石雷.基础教育课程“渐进”改革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J].教育发展研究,2012(2):13-17.

[6]笮程,良宏.从教材改革到文化变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视域演进[J].教育发展研究,2015(2):47-52.

[7]郝德永.新一轮课程改革:我国基础教育的“长征之旅”[J].课程q教材q教法,2013,33(2):9-16.

[8][12]宁连华,吕林海.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十年审思与展望――基于历史定位、所获成绩与存在问题的探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5):57-62.

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体育课程;基本理念;领域目标

一、体育课程基本理念的转变

为使我国未来的体育课程能更好地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高素质、健康型的人才,确立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应是首要关注的问题。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课程基本理念有四项: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在改革之前体育课程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忽略了学生的情感、意志、价值观、态度等非智力因素的成长,从而影响到学生的个体发展和能力提高。如今的课改理念可以看出以学科为中心的论调已转移,新课改的四项理念更加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通过有效的体育教育课程的学习,务必使每个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更全面地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体育课程由三项基本任务转变为五个领域目标

21世纪的课程改革在教育思想领域对教育工作者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对长期从事体育教育事业的体育工作者来说,当然也是如此。对于他们来说,这种思想冲击的根源除了来自教育理念以外,还有教育目标的改变。

体育教学的三项基本任务被我国体育教师中广为熟悉:发展身体、增强体质,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等三项。然而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五项领域目标: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发展、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这个变化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后者更加明确了在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得到发展的基础上,还要使非智力因素上有所发展。比如,情感、意志、态度、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当然,五项领域目标中关于社会适应这个能力,是针对我国青少年“高分低能”这一现状提出的对策。它的含义包括两条主线:健康主线和运动主线,把运动主线作为载体,健康主线作为灵魂,从而进一步地把两者结合起来。从以上分析可看出,五项领域目标更为适合我国的国情、更为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今后普通高校的体育课程不仅只关注学生基本运动技能的学习,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锻炼意识,通过掌握合理的锻炼方法来增进他们自身的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健康。总之,只要教育工作者转变观念,确确实实为学生的健康考虑,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学生健康状况堪忧”的帽子在不远的将来就会被摘除。

三、课程模式构建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在体育课程改革中,改变了高度统一、全国一刀切的管理体制,课程模式的多元化构建也必然随即到来。

我国的基础教育阶段课程实施的是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体制,实际上实施的是分步到位的方法。在实施原教学大纲之前,关于教什么的问题完全由大纲作出严密的规定,对教师而言谈不上对课程模式的设计。但是实施新课程标准后,教师有了很大的自,特别是在确定教学内容上,他们可以自主选择、改造、创新教材。新课改之前,教学内容由上级规定,不少教师采用“快乐教育”“情景教育”等模式时,还算得心应手。新课改下,教学内容要由教师构建,因此教师的任务就极为重大,要设计好课程模式,然后解决教学模式。

在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我国的三级管理体制做到分步到位,使教师不仅要解决怎么教的问题,还要解决教什么的问题。这使得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创新性都得到了发挥。

体育课程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历经百年沧桑,走过了一条随社会发展变化而跌宕起伏的坎坷道路。而今,21世纪的使命给体育带来了崭新的春天,政策的保障将为体育课程改革排除误导,领导的重视将为体育课程改革把握正确的方向,师生的共同参与、各地各校的创新开拓将为体育课程改革树立强大的信心。我们面对体育课程的改革,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变得艰巨,教师要不断提升自我修养,提高自身觉悟;关注课堂、关注学生、进行有特色的教学;在体育设施、条件不能满足需求的现状下,除了要和学校交流沟通,更为重要的是转变观念。利用有限的资源去开发、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我们坚信,在新时期下体育新课程必能披荆斩棘,突破旧的教育教学思想的重围,掀开体育课程改革新的历史篇章。

参考文献:

[1]季浏,胡增.体育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

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范文第5篇

一、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理解存在偏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的课程标准。课堂是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场所,而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能力的核心要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能力有了新的要求,在具体教学实施中教师会出现若干困惑和问题。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和深人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挑战越来越明显,据调查分析,自身能力和素质的不足成为了课程改革实施和落实的最大障碍,课程教材表面上难度降低了,实际上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改革后的课程自由度较大的空间与教师创新实施能力不足的矛盾,已成为制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的障碍。因此,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是落实好新课程的关键。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能力的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改革的核心理念。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是改革的核心目标。然而课堂是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阵地,那么教师作为课堂改革的践行者是这一系统工作中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可忽视的力量。分析和领会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每节课都按照多元化的教学目标设计并实施,让学生在学到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要让学生知道知识与技能得来的方式方法。与此同时,教学目标设计时还应注意学生能否对所学知识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是否有利于进一步学习。也就是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教师不仅要充分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地探究,通过他们已有知识与新知识的整合,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现自己的发展。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对策

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教师要学会独自思考,即认真地反思及总结,独立思考是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根本途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全面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思想。如何将理念转成教学行为,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师要深思的事情。教师只有独立思考,才能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有更深刻的理解,才能够深入钻研、不断创新,才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在这样的过程中得到进步。例如教师要备一节课,首先应该是自己先独立理解教材,领会课标、教参的精神,然后根据自己的教学能力、班级学生的基础,独立设计出符合自己教学水平、符合学生实际的教案来。这样的过程,凭的全都是教师自我的积累,发挥的全都是教师自己的才智,那么得到提高的才可能是教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