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课程改革的课程观

新课程改革的课程观

新课程改革的课程观

新课程改革的课程观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课程改革; 教师教育观念; 转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1-020-001

近年来,推进素质教育作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在全国上下得到普遍重视。一方面它给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观念还没有完全地确立起来,长期形成的、滞后于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观念,还在制约我们去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对素质教育简单化、片面化的认识,使得素质教育步履艰难;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适应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生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以适应学生多样发展的需要。我们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做的是及时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那么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转变呢?我认为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师要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对学生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实现教育改革,发展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因此,教师首先必须认真学习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的教育教学理论,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逐步改变以往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来武装自己,武装课堂教学;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认真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二、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

新教材的一个显著变化是,难度降低了,但知识面加宽了,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身知识储备能否适应这一变化,能否满足学生的需求,这是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难题。过去教师上课,更多地依赖“教参”,如今的“教参”已经不能拿来直接上课了,教参中除了案例,绝大部分是启发教师的思维,给教师一个思索创造的空间。比如,数学教师用书主要指明教学目标,对关键地方稍作介绍,其余只作提示,不作硬性规定。教师在感到没了框框的同时,也感到了压力和拓展知识的自我需求。新课程为教师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提供了保证,教材成为作者、编者、教师、学生之间共同对话的桥梁,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因为无论教材如何更新,总是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而教师教育智慧的发挥,知识的不断更新,对教材的不断拓展与补充、创新,才能使教材显示出它的生机与活力。教师要转变角色,不再是课程被动的执行者,而是课程的积极促进者,鼓励教师凭自己的学识、经验和个性来分析处理调适教材,应是课程改革一个新的突破口。

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联系学生的实际,根据其特点增删教材,调整教法。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不同,他们所接触到的事物就有所不同,这就使得生活在不同环境里的学生具有了各自的特点。城市学生与农村学生、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学生,各有各的特点,有些内容对某些学生来说是熟知的,容易理解的,而对另一些学生来说则是陌生的,难以理解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增删,替换例子等,这些都需要教师有宽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阅读功底。

三、教师要转变角色

新课程基本理念指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应该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唤起学生成长的渴望;

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实际意义,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同时教师要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发现和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和性向。只有这样,老师才能摆脱旧课程体制下的束缚,重新激发自身活力,并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催化剂。

因此,教师要记住自己的职责是教育所有的学生,因而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能。在教学中,要尽量地给每位学生同等的参与的机会。要尽量公开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在实施奖励时,要做公平、公正、公开,不可有不同的对待。要常常了解学生的意见,看看他们是否察觉到了教师在期望上的偏差,随时审视,随时修正。教师要爱学生,要相信学生,要树立“无差生观”。有一位校长说得好:“每个学生都是一轮初升的太阳,有的尽管现在还暗淡无光,只是一时被云雾遮住了,一旦冲出云雾就会光芒四射。”

总之,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能否成功,改革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教师。就教师而言,要适应新课程教学,就必须通过继续教育对新课程充分理解,诚心接受,热情投入,有效实施并根据新课程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新课程改革才能的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丛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新课程改革的课程观范文第2篇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06--02

语文课堂教评价,通俗的说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观课与评教,是在语文教学中依据教学目标对师生行为作出鉴定与价值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目的是促进语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新课改推行之后,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要素不仅在认知领域有所扩展,还增添了一些人文性等因素,更加重视教学过程,特别是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同时强调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本文从分析传统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局限性出发,在对比中凸显新课改后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观念的转变,对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传统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观的局限性

1.淡薄的人文意识

2001年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第一部分的“课程性质和地位”中对语文课程性质做了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

而此前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带有严重的局限性,许多教师缺乏专业而系统的理论知识,人文意识淡薄。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时,大多数教师局限在自身的教学经验和观课后的感性认识,对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缺乏深度认识。有时候仅以学生考试成绩的优劣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差,不顾学生的自尊,而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这严重打击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还有的甚至把课堂教学评价作为选拔优质教师的手段,而忽略学生情感和价值观的发展。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不是用来区分教师和学生的等级,而是要促进教学活动更加完善,促使学生成为人格健康且全面发展的人。

2. 淡薄的学生评价观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观念中,其评价的主体是教师,一堂课成功与否主要看教师的表现。比如说一位语文教师上一很感人的公开课,当时来听课的有中外的教育专家,这位老师为了上好这堂课,甚至都实训了几次。果然这堂课上得感人肺腑,听课的学生都感动得流泪。这堂课上完后中国的教育专家的评价是:本堂课非常注重教学中情感的渗透,一定程度上能达到培养学生的情感与价值观的目的,是一堂非常成功的课。本以为外国专家会有同感,但没想到的是他们一致认为这是一堂很失败的课,他们认为教师一味用言语去打动学生,却忽视了与学生的互动,就是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唱“独角戏”。而要实现师生在知识、情感、心灵上的双赢,必须要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一堂成功的课不是仅仅看一位老师的表演有多精彩。

这种只关注教师表现的评课现象是我们传统评课观念里比较普遍的。他们常常忽视课堂教学活动中其他因素,导致许多教师把上公开课当成是自己表演的机会。课堂教学应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进行有效对话的过程,是多种因素共同参与的复杂的教学活动。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教师只承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角色,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

3.过度重视考试评价功能

传统课堂教学评价观认为课堂教学评价结果的主要形式是考试。学生考得好与不好,都是教师授课好坏的一个依据,教师被贴上了等级的标签。这由于“应试教育”这个传统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起到指挥棒的作用,教师上课上什么,教哪些知识给学生,都是从考试的内容出发,为了考试而考试。这种以考试为目的的教学方式是不科学的,以考试为评价标准显得很单一。当然,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是可以学到知识,但是在新课标所倡导的三维目标中它仅仅抓住“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却远远没达到。这种一元化的评价方式,过度重视考试结果的评价行为会使课堂教学忽视对学生其他方面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开发,因而探究多元化的评价体制是改变这种局面的最好方式。

二、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新理念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是语文课程的主要功能之一。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语文的这种双重性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转变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观对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学科的发展有重要的指示性。

1.课堂评价观念的转变

从重“评教”向“评教评学”并重转变。教学是教生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以传授知识为基础,有步骤有计划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且具备良好的审美情趣的交互活动。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把评价重点放在教师的“教”上,过分注重教师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甚至教师语言、板书和教态都是评价所关注的,而忽略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表现。新课改实施后,新的课堂不仅要关注教师,更要关注学生,衡量一堂课上得成功与否不仅要关注教师各方面的表现,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课堂教学是“双边活动”,把教和学两个方面结合起来,使评价更客观更全面。

树立发展性的评价理念。新的课堂教学评价观提出了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观。发展性的课堂教学评价观是当前新课程评价研究领域中最新理念的体现。发展性评价就要求关注学生的认知、情感与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关注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发现并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深入了解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发展需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认识自我,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2.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根据不同的标准,语文课堂评价方式是多元化的。如按评价的主体对象划分,可分为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从评价所采用的方法区分可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此外,还有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等等。这些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可以说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评价要求,达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人文目标。

新课改下,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既是对教师的评价又是对学生的评价。一堂充满生命力的课,学生的表现很关键。同时,我们还要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去评价。定性评价比较重视环境对课堂的影响,重视课堂运行的整个过程。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第一,课堂观察。看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各方面的表现,也就是看师生的互动所达到的积极课堂教学效果。第二,结合学习成果,评价课堂学习的有效性。比如说可以通过考试用卷面成绩来评价,也可以通过口试来评价,甚至是课堂上的一个有代表性的问题等等。第三,创设活动情境,评价其创造性。这是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力的一种评价方式。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在课堂上的活动、专题等来检验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学生学习的效果。定量评价就是不把课堂评价的等级分得那么死,而是在评价中通过淡化分数来减轻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压力,不单纯地把分数作为定位评价的依据等,这样有利于保护教师和学生的自尊心,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因此,新课改后,我们要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去进行课堂评价,这是一种长远的评价观。在评价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几点:一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二是自评和他评相结合;三是当场观察与事后调查相结合,这样更全面更有针对性。

3.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新课标所倡导的课堂评价观是全面综合的评价观,这体现在它所倡导的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不仅是专家对于教师的评价,还有同行之间的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

首先,专家的评价是一个重要的依据。因为专家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对课堂教学评价的全面性能有一个好的把握,但是并非“专家都是权威”,只能说专家的观点是重要的依据。

新课程改革的课程观范文第3篇

一、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传统物理的教学方式,把学生当做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的“容器”,对学生采取“强灌战术”,课堂上灌,晚自习灌,寒暑假灌。在铺天盖地、没完没了的灌输下,学生疲于应付,他们无暇开阔视野,无暇用自己的大脑思考问题,只是被禁锢在单一的空间里,一切由老师包办,严重压制和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其结果是学生学到的只是一些死板的东西,不会灵活应用。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物理教师要以“四为主”(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主攻)的教学原则,彻底改变传统物理教学过程为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发展能力的过程。

二、由“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中,绝大多数物理教师都停留在“教书匠”的程度。特别是刚跨出大学校门的年轻物理教师,都怀着一腔献身教育的热血,都曾想用一种学生喜欢的教育方式教育学生,可是一进入学校这个圈子,在许多指标的钳制下,就不知不觉中成了教书的匠人,还心安理得地把一切教育的过失都推到了学生素质差、家长没水平、社会风气不好等等理由上去。我们的教育观念已经严重阻碍了教育的发展。物理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学法指导,把学生从应试教育的“题海大战”中解放出来。如教学《凸透镜成像》一课时,我按照“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构建课堂教学程序,于是我为突破“眼睛晶状体的调节”难点创新性地用水自制了可以调节的凸透镜,并通过调节水凸透镜的焦距来说明眼睛晶状体的调节,可谓是巧妙而新颖,这不正是“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教学理论的灵活应用吗?

三、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

上了几千节物理课,教了几十年书,送走了几代人,要问自己的物理教学模式是什么?物理教学特点有哪些?实在是说不清。这就是我们相当一部分物理老师的经历。而现代化教学要求物理教师树立特色意识,形成个性化教学。

物理教学方法的大忌是简单化、模式化、公式化。那么怎样才能形成自己个性化的物理教学呢?这就要求物理教师不能墨守成规,而要勇于创新、积累、总结、提高。物理教学是一个创造性的活动。

新课程改革的课程观范文第4篇

《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历史新课程标准》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规定,既突出了历史教育的本质,体现了国家对历史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又突出体现了历史课程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独特的教育功能。

历史教学中如何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育?课堂是进行课程改革的前哨阵地,让学生感受是一种最优的教学方式。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思维方式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是我们所要传授的知识往往只能对他们形成平面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恰如其分的时候真正应该做的是如何使学生通过亲身感受去“内化”知识,将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个性得以张扬,以致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一、通过假设性的体验使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得到合理的引导

教师要巧妙地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置身于历史氛围之中体验历史。例如:我给学生讲八国联军侵华这段历史的时候,让学生观看有关八国联军侵略时的录像资料,还展示了因此而流落到海外的一些国宝文物的图片。影片放完以后,同学们都很激动,我问大家,看了影片以后有什么感想,我们又应该怎样去对待这些曾经在侵华历史上犯下滔天罪行的国家呢?有的学生喊出:“去那些国家把我们的国宝夺回来,也放火烧他们的宫殿。”可以理解中学生的认识水平还停留在“以牙还牙,以仇报仇”的层面上,显然学生被这个问题吸引了,但如何让学生在自己的情感态度当中做出理性的选择呢?我就假设:现在如果你们将要做的事情就是带着最先进的武器,跨过大西洋,来到那些曾经入侵中国的国家,攻入了他们的首都,没有人可以阻挡你们,你们可以干自己想要干的事了……同学们开始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我要把中国的国宝找到拿回去。” “我要把他们的博物馆都烧掉。” “我要把那些值钱的东西都带走!”我又说道:好的,你们要做的事情都做到了,等大家离开的时候,你们身后的城市变成了一片火海,老人、妇女在火海中惨叫,无数的人倒在你们的枪口下了。有人见证了这样的时刻,并记录下来,孩子们长大后再给他们看,他们看后的反应和现在你们的情绪一样,或许不久以后,战争和悲剧又一次重演了,或许我们的星球就因为这样的战争而最终走向灭亡。那么大家觉得你们今天的选择正确吗?教室里很快平静下来,过了一会,有人说:“那样我们岂不是就成了帝国主义了。”真是一语道破了“天机。”我趁热打铁启发引导学生该如何对待。同学们通过讨论得出了两种意见,一是发扬中华民族崇尚和平友好的传统,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友好相处,共同发展;另一种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建设更加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才能最终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由此,深化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引导教育。

二、加强对学生情感意识的培养和体验价值观,教师要善于选择恰当而典型的历史片段有效地进行教育

历史知识有丰富的情感因素,为实施情感教育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利用典型的历史片段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和体验价值观。例如学习《从中日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一课中提到邓世昌在战舰中炮、弹药用尽的情况下,下令全速撞击日“吉野”舰,壮烈殉国的情节。我组织学生讨论他的这种行为,目的是引导学生提升爱国主义情操。出乎我意料,讨论中学生形成不同的观点:一部分学生赞同邓世昌的自杀殉国是爱国的,认为邓世昌以死抗争唤起民众,拯救大清死得其所;一部分学生认为邓世昌的生命意识太淡漠,不值得提倡,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如果人人都像邓世昌那样,谁来继续斗争?学生们各抒己见争论不休,不可否认他们中有的观点确实有些偏颇,但是面对这此种情况,我没有粗暴地打断学生的讨论,也没有给学生一个“标准”的答案,而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继续查阅资料,用史实来完善自己的观点,在这里没有结论,恰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正是这样的争论才不是被动接受历史知识,而是用心灵去感悟,主动探究与体验历史,这样有效地形成一种情感的体验和价值观的再现。

新课程改革的课程观范文第5篇

1、学生是发展的人,教师应努力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并以此为依据开展教学活动;

2、学生是独特的人,教师要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个人来对待, 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与空间;

3、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教育教学要适应他们的自身情况, 而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