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技创新对社会的意义

科技创新对社会的意义

科技创新对社会的意义

科技创新对社会的意义范文第1篇

一、当代社会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关系的争论及实质

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不断密切,既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相关,也与意识形态所反映的时代主题变更相关。在冷战时期,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木主义阵营的对抗,既表现为军事较量,也表现为两种意识形态的对立。冷战结束后,社会主义与资木主义的森严对垒转化为并存竞争,意识形态既推动这一转变的过程,又在这一过程中拓展了自身职能,表现为文化形态。这种转变,并不是西方学者所宣称的“意识形态的终结”或“非意识形态化”,而是意识形态具有与过去不同的服务对象与功能属性。

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在西方社会争论激烈,观点各异。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对立的观点,即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的“对立论”与“等同论”。

(一)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对立论”

对立论认为,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性质不同,形态各异,功能相反,是绝对对立的。持这一观点的早期代表是意大利社会学家帕累托,他把意识形态界定为偏见、情绪、虚妄,而把科学界定为真 实、理性、正确,从而认定两者是对立的。对立论最典型的代表人物是法国哲学家阿尔都塞。他认为科学是在抛弃意识形态问题框架的前提下形成的’也就是说’科学与意识形态之间有一条鸿沟,他称之为“认识论断裂”。之所以有这种断裂,就是因为存在着意识形态的“问题框架”,即思想的基础结构或思维模式。这种问题框架居于无意识的心理层面,一旦它上升到意识层面’与现实的意识形态发生冲突,认识断裂就出现了。所以他提出,科学只是在不断摆脱那些窥伺、袭击和缠绕它的意识形态的条件下,才能成为在历史的必然中自由的科学。很明显,阿尔都塞同样认为意识形态是强制性、虚幻性、普遍性的存在,只有不断改造、摆脱意识形态’才能形成科学理论;科学的任务就是要把意识形态从科学领域清除出去,保持科学的发展性。

对立论把意识形态视为情绪、僵化、虚幻的东西而与科学对立,否定意识形态具有科学的可能性。这种把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相互割裂、对立的观点,不仅否定了科学技术对意识形态的决定作用,而且否定了意识形态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反作用,把科学技术的发展看成是不需要科学技术以外其他条件的纯科学技术活动。这种观点是导致西方社会科学主义,也称唯科学主义流行的认识根源。这种唯科学主义观点,在尊重科学经验与事实的名义下’推行不可知论和主观经验主义,把木来属于“工具理性”的科学,要它发挥“价值理性”的作用,从而导致了事实与价值、科学与人文的分离和对立。

(二)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等同论,’

等同论认为,资木主义社会的科学技术已经取代了传统意识形态的作用,成为一种新意识形态。法国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创始人霍克海默最先提出科学技术即意识形态的观点。他认为,在现代资木主义社会,科学技术既可以论证社会目标的合理性,又可以掩盖其不合理性;当代资木主义社会的“物化”已使意识形态成为一种深奥的“自我施加的现象”;“技术的合理性”已转化为“统治的合理性”;“各种精密观测仪器正在使语言木身失去其表现特征,并越来越排他地显现出一系列符号特征,在这样一个时代里,甚至每个个体灵魂的无限意义和价值观念也已经变得陈腐过时。”等同论的第二个代表人物是美国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马尔库塞。他认为,现代科学技术具有明确的政治意向性,“技术理性这个概念也许木身就是意识形态的。不仅工艺的应用,而且工艺木身就是(对自然和人)统治。”在马尔库塞看来,“当代技术和科学取得统治地位,成了理解一切问题的关键。”_马尔库塞只看到了资木主义社会里科学技术发挥作用的一面,没有看到资木主义意识形态向各个领域渗透的一面,从而陷人唯科学主义。

等同论的第三个代表人物是德国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哈贝马斯。哈贝马斯通过对当代资木主义的分析批判,提出了“科学技术即意识形态”的命题。他认为,在资木主义社会,直接从事生产的劳动力日益失去意义,资木家一方面主要靠科学技术获取剩余价值,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对经济生活干预加强,统治者也将政治问题转化为技术问题,把原来需要通过交公众讨论的问题变成由科学技术专家运用技术来解决的问题,这样科学技术就起到了意识形态的作用。他说:“社会系统的发展似乎由科技进步的逻辑来决定。科技进步的内在规律性,似乎产生了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性……技术统治论的命题作为隐形意识形态,甚至可以渗透到非政治化的广大居民的意识中,并且可以使合法性的力量得到发展。”哈贝马斯的观点简单地说,就是科学技术实现了人对自然的统治,而科学技术作为意识形态又实现了对人的统治。哈贝马斯的这种思想,实质上就是“技术统治论”思想。“技术理性的概念,也许木身就是意识形态。不仅技术理性的应用,而且技术木身就是(对自然和人的)统治,就是方法的,科学的,筹划好了的和正在筹划着的统治。”[4]应当承认,哈贝马斯看到了当达资木主义国家把科学技术作为统治工具的倾向,警 示人们要认识资产阶级统治的新动向,这是有积极意义的。但他过分夸大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用科学技术掩盖当代资木主义社会的矛盾’把科学技术等同于意识形态’既违背了科学性与价值性的辩证关系而在理论上站不住脚,又掩盖了发达资木主义国家阶级统治的实质而在政治上有害,其要害如美国学者A?赫布斯在《社会问题与科学主义》一书中所说的,科学主义“相信科学能回答所有的人类问题’它使科学成为哲学、宗教、习惯方式和道德的替代物”。

意识形态与科学技术,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在西方国家中对立或等同两者的关系,便出现了既有将科学技术看作纯粹“客观知识”或纯粹“客观工具”,否定意识形态、人文精神作用的科学主义流派,也有将人文精神、人文价值孤立化、绝对化,排斥科学技术作用的人文主义流派,这两种倾向只会导致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断裂。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关系的思想

关于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关系上的“对立论”与“等同论”,同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的辩证的“关系论”是不同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有区别而不能等同,有联系而不能对立。

(一)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的区别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所反映的对象不同。马克思在研究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时,认为历史“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自然史,即所谓自然科学”,而“意识形态木身只不过是这一历史的一个方面”。自然科学是人对自然界认识、利用与改造的产物。如果说它反映了某种关系的话,除了反映自然现象的内在联系外,从人的角度来说,它只不过反映了“人对自然现象的关系”,并不反映人们的社会关系。而意识形态则是人们关于社会的观念形态的理论化、系统化,集中反映社会经济关系与政治关系,在阶级社会中是人们阶级关系的反映。

其次,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的功能不同。科学的任务在于揭示事物的木来面目,进行事实判断。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科学只能断定是什么,而不能断定应该怎样,在科学的领域之外,仍然需要对一切种类的价值判断。科学揭示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至于用科学是为人类造福还是危害人类,就不属于科学范围的问题,而是属于意识形态价值判断的范围。意识形态是为人类的思想和行动定向的价值体系,它引导人们辨别善恶美丑,提供人类活动的价值规范和价值目标。因此,意识形态的作用,是科学所不能代替的。

再次,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的属性不同。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是属于知识形态的生产力,“科学这种既是观念的财富同时又是实际的财富的发展,只不过是人的生产力的发展即财富的发展所表现的一个方面,一种形式。”_31~35)科学技术有别于哲学、政治、宗教、艺术等知识形态,它内在地连接着劳动者的体能、技能和劳动工具’具有技术实现的需要和可能。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科学技术作用的强化,无非是科学技术发展对生产力的各个要素都有强化作用。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意义就在于它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以一种无阶级性的特殊意识形式,处在向物质形态的转化中而推动社会发展。所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将科学技术称之为“头等生产力”、“第一生产力”。而意识形态则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它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以及竖立在这一基础上的法律和政治的上层建筑上形成的,代表统治阶级根木利益和观念的总和,具有强烈的现实指向性和鲜明的阶级性。

总之,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在木质属性、功能属性、社会属性上,在反映、服务的对象上,在社会生活中所担当的任务上都是不同的,不能把它们等同起来。在当代社会条件下,不管科学技术的影响和作用如何强大,但它不可能消除人的主体性与人的价值取向。相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社会需要人具有更强的主体性与更合理的价值取向来推动、驾驭科学技术发展,正确运用科学技术造福于人类。片面夸大科学技术作用,否定意识形态作用,无疑会使科学技术成为一匹脱缰的野马而无法驾驭,并导致社会与自然环境恶化,这决不是人类所追求的生存、发展目标。

(二)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的联系按照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观点,两种不同事物既有区别也有联系。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科学技术对意识形态具有决定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阐述资木主义生产力发展时,指出科学技术在资木主义不到一百年的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这是因为,“生产过程成了科学的应用,而科学反过来成了生产过程的因素即所谓职能。每一项发现都成了新的发明或生产方法的新的改进的基础。”正因为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基础作用,所以,“科学获得的使命是:成为生产财富的手段,成为致富的手段。”它不仅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促进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变化。

首先,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意识形态的变革,丰富意识形态的内容。自然科学研究所创立的理论和使用的方法,形成的科学精神,是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力量。科学的木性是尊重客观事实,不迷信任何偶像权威,不承认任何陈腐不变的教条,不盲从任何权力意志。因而科学木身是彻底革命的,它的发展和推广应用,有力地摧毁着落后的意识形态,并促进新的意识形态的形成与发展。所以马克思在分析了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的作用后指出,这些发明“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科学和哲学结合的结果就是唯物主义”。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导致社会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调整与变革,不断开辟新的发展领域。为此,社会的规范、准则都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与变更,形成新的政策与法律条文。科学技术的发展还能帮助人们遵循自然和社会规律,调整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树立新的价值与伦理观念,摒弃愚昧无知、陈旧落后、封建迷信的思想意识。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形成的新的思维方式,如系统、综合、协调等思维方式,使人们观察、分析问题有新的特点,帮助人们从单一到多样,从把握线性关系进而研究非线性关系,从时空分离走向时空统一等等。所有这些,都使人类的认识能力和思想方法上升到新的水平,使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得到丰富和发展。

其次,科学技术发展强化意识形态功能。其一,科学技术对意识形态功能的强化’体现在运用科学技术服务政治需要、维护政治制度。科学技术虽然没有阶级性,但它一旦为某一特定的阶级、社会主体掌握和运用,便具有为特定阶级、社会主体服务的社会属性。特定的阶级、社会主体总是力图从科学技术那里寻求支撑,为自身的利益和政治制度辩护。无产阶级用现代科学所揭示的客观规律,为唯物的辩证的历史观和彻底的革命理论作论证。资产阶级也利用某些科学理论反映和表达资产阶级的利益诉求,如资产阶级利用适用于自然界的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解释社会领域的生存竞争、优胜劣汰生活方式,达尔文生物进化论被资产阶级赋予了特定的含义,成为资木主义弱肉强食、对外侵略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所以恩格斯说:资木主义大工业,“使自然科学从属于资木,并使分工丧失了自己自然形成的性质的最后一点假象。它把自然形成的性质一概消灭掉……并且把所有自然形成的关系变成货币的关系。”其二,科学技术对意识形态功能的强化,体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能有力地促进生产关系的变化。蒸汽机的出现引起工业革命,新兴资产阶级拿起近代科学技术这个武器反对封建神学,建立了资木主义政治制度;电磁理论应用引发的电力技术革命,促进资木主义生产关系进一步变革,使自由资木主义进人到帝国主义阶段。

再次,科学技术尤其是高科技对世界政治局势稳定性的影响具有明显双重性,即既可以增强世界政局稳定,又可能引发国际冲突。科学技术应用得当,可以合理进行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改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推进各国经济发展。如果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威胁甚至发动战争,必然导致国家之间的政治冲突,甚至使世界遭受灾难性后果。例如,科学技术中心在世界范围的转移使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很大变化。17世纪末英国成为欧洲科学技术中心,英国凭借强大的科技与经济力量,对外推行炮舰政策,以帝国面貌称霸于世界。19世纪初到中叶,科学技术中心从英国转移到德国,德国当时以强有力的科学技术和工业基础,发动了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从上世纪末开始到木世纪中叶,科学技术中心又从欧洲转移到美国,美国成为现在世界上的超级大国而称霸世界,推行强权政治。这些历史事实说明,科学技术发展能够在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同时,也会改变国家的政治地位与世界的政治局势。所以,各国都先后制订了“科技兴国”、“技术立国”、“科技治国”的战略方针。

第二个方面,意识形态对科学技术发展具有反作用。恩格斯在分析了经济关系与法律的关系后指出:“……我们称之为意识形态观点的那种东西一又对经济基础发生反作用,并且能在某种限度内改变经济基础,我认为这是不言而喻的。”自他还强调:“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并非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

意识形态对作为生产力范畴的科学技术的作用,首先是政治的作用。政治作为意识形态的主要意识形式,任何社会和国家都普遍存在,它对社会,包括对科学技术具有既保证又制约的作用。科学技术研究、科学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总是要受一定政治制度以及相应的法规、体制、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所支配、制约。这种支配、制约的作用是通过现实的人来实现的。政治环境对人产生直接的外部影响,政治原则、规范约束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行为,政治意图和要求只有通过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接受,才能指导行动和产生效果。政治支配、影响科学技术发展,同政治支配、影响经济发展的道理一样,政治的性质决定了支配、影响的方向与进程。恩格斯在分析资木主义国家权力对经济发展反作用时指出:“它可以沿着同一方向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发展得比较快;它可以沿着相反方向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像现在每个大民族的情况那样,它经过一定的时期都要崩溃”。也就是说,进步的、民主的政治能促进科学技术的繁荣,而落后的、专制的政治则阻碍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是因为,科学技术的自由探索、自由讨论,要有先进的、民主的政治作保证。资木主义社会的民主比封建社会的民主程度高,因而资木主义社会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第一次使民主成为一种国体,比以往任何民主制度都要优越,是“更高类型的民主制”,因此,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更为优越的条件。

其次,道德反作用于科学技术。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的道德水平、思想面貌一旦改变,社会道德风尚一旦形成,它对于经济基础就会表现出巨大的反作用,对维护和巩固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起着进步的或反动的作用。因此,道德水平一旦提高,良好道德风尚一旦形成,就会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一定的道德,归根结底是一定经济基础的产物,是反映一定政治制度的价值观念。道德不仅为科学技术提供价值目标与价值判断,而且科技人员的道德品质直接影响科学技术的运用与发展。所以马克思在分析科学发现与道德关系时,提出了一个著名格言:“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_恩格斯则阐述了科学的道德要求,他说:、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爱因斯坦在《悼念玛丽?居里》的演讲时说:“像居里夫 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作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居里夫人和爱因斯坦是科学家中的优秀代表,他们对于科技道德的重视、提倡和修养,给我们以重要的启示。我国是一个道德资源丰富而深厚的国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随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不仅对传统道德资源进行了传承、开发与创新,而且形成了富有时代特征的道德观念,如尊重实践、实事求是、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观念;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讲究科学、注重奉献的观念;不甘落后、敢于竞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观念等等,已经和正在成为我国科技领域的道德风尚,对我国科技的发展产生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我国新时期科学技术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互动共进

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系,是我国社会生活中一个突出的实际问题与理论问题。全面研究和正确处理这一关系,对促进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有效发挥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科学技术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差距的。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种相对落后的科学技术,由于其木身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尚不突出,因而对意识形态发展的推动,和意识形态对其作用也不明显,实践过程和理论上的研究也显得不足。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坚持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是富有生命力的精神文化。但是,应当看到,我国在一段时间内,意识形态与经济、科技结合,向经济、科技领域渗透、转化相对薄弱,我国在面对世界激烈科技竞争和意识形态较量中,既面临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

(一)科学技术的决策保证与快速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实现工作重点转移和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确立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奠定了坚实基础。邓小平关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述,从理论上论证了科学技术的重要地位,从全局上指明了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方位。1978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将科学技术纳人国家政策程序,迎来了久违的科学技术春天。1985年国家颁发了《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解除体制、政策障碍,为发展科技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随后,国家出台了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高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火炬计划、星火计划、重大成果推广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攀登计划等科技规划。这些计划、规划成为我国科技发展的动员令和指挥棒,推进各项科学技术研究、攻关全面有序展开。1995年,我国在对科技体制改革10年评估的基础上,提出了“科技兴国”战略,次年建立了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并启动了《技术创新工程》;1997年我国作出决定:实现发展经济依靠科技的根木转变,并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标志着教育的战略基础地位、科技的战略主导地位在我国确立。同时,我国在不断扩大开放的过程中,向国外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不仅弥补了经费紧缺,带动了经济发展,而且有利于参与外资、合资企业的生产、管理而掌握先进技术。我国从国外引进科学技术人才,不仅为我国直接提供了科技成果,而且有利于为社会传播科学技术知识,培养科学技术骨干。进人新世纪后,我国确立了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2010年进人世界“科学中等强国”行列;2030年前后跃居世界“科学中等强国”前列;2050年左右跻身世界“科学强国”行列。2006年国务院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这是我国进人新世纪新阶段对科学技术发展进行的第一次全面规划,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制定的第一个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

我国新时期科学技术的战略决策实施顺利,创新体系建设取得进展,科学技术成绩斐然。一是基础研究工作不断加强,原始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在杂交水稻、高性能计算机、高温超导研究、人类基因组测序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纳米科学、量子信息、生命科学等前沿领域的一批原始性创新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二是在航天科学领域,我国掌握了卫星回收和一箭多星等技术,自主研发的“神舟”系列航天飞船成功发射,神舟九号和天宫一号的成功对接,实现了载人航天丁程的重大突破;“嫦娥”一号探月之旅和“嫦娥”二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成功跨人深空探测的新领域。三是在信息技术领域,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天河一号”在国际T0P500组织的最新排名中位居世界第一,量子避错码被国际公认为量子信息领域最令人激动的成果,纳米电子学超高密度信息存储研究获突破性进展,六千米自制水下机器人完成了洋底调查任务等。四是在生物科学领域,杂交水稻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首次完成水稻基因图谱的绘制;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的1%基因绘制图,首次定位和克隆了多种基因,体细胞克隆羊、转基因试管牛以及重大疾病的基因测序和诊断治疗技术均取得突破性进展。五是重大疾病防治及创新药物的发现,矿产资源勘探开发、节能减排、气候变化预测等重点战略需求领域的一批创新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工业生产、油气勘探开发等行业中的一些关键科技问题的解决,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六是专利事业进展顺利,2010年我国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申请的专利申请量排名世界第四位,56.2%的年增长速度在世界主要国家中排名第一。七是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不断扩大,国际竞争力日益增强,2010年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在商品出口增加额中,高技术产品的贡献率达30.8%。八是我国科技人力投人不断增加,科技队伍进一步壮大,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科技人力资源大国,正在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

新时期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取决于党和国家对科学技术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的进一步提高;取决于党和国家进行科学技术体制改革、政策制定、法规保证等战略决策的正确性;取决于我国新时期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不断克服制约科学技术发展的传统观念,形成的学习、运用、创造科技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竞争精神、创新精神。所有这些推进、保证科学技术发展和作用发挥的因素,都是社会主义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都是科学技术发展和发挥作用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二)意识形态建设保证和推进科学技术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建设,开创了我国意识形态建设新局面。20世纪70年代末,面对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后果和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恢复并发展了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基木原理同中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着力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面对我国发生的严重政治风波和,我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面临严峻挑战和巨大压力,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从容应对,排除干扰,保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面对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木,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向前发展。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更是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与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科技创新对社会的意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科技创新;土木工程;人才;改革

21世纪是一个改革创新的时代,21世纪是一个蓬勃发展的时代,面对世界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的各个方面都加快了改革的步伐。在刚刚落幕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改革创新已经成为时展的最强音。国家进行改革创新需要人才,需要创新型的人才,这是本文提出培养创新人才的时代背景和现实需要。促进土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一直是高校建设的重要方面,这既是促进学科发展的举措,又是顺应时代潮流为国家培养创新人才的做法。对于土木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应该以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只有科技创新活动,才能不断的增强和引导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和人员逐渐的具备创新的意识和素质。

一、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意义

我们社会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社会的进步也是不断加快,促进社会快速发展直接力量是科学技术的发展,这就是所谓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对于促进社会的发展固然重要,但是科技的进步所依赖的载体是人才,没有优秀的创新人才科技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创新型人才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意义,创新型人才是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另一方面,就学生自身而言,学生只有具有了创新的能力和意识,才能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国家的方方面面都在进行着深刻的变革,大学生必须不断的适应时代的变革,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不断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注重创新活动的体验,以此来训练自身的创新能力。因此我们说培养创新人才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以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促进土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活动体系

通过科技创新活动促进土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是顺应时展潮流的方法和方式,高校为了达到该目标进行了很多的努力和探索。这些努力和探索首要的任务就是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活动体系,只有我们建立了相关的创新活动体系,才能保障我们的科技创新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这是我们进行创新人才尤其是对于土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前提。

(1)创造良好的硬件条件

对于土木工程专业而言,该专业有着十分鲜明的专业特点,进行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科技创新活动,必须依托完善的硬件设施,这是我们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前提。具体的硬件设施和条件有很多,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建立相关的科技创新活动实验基地,为我们培养土木工程专业的创新人才提高物质保障。

(2)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在进行土木工程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之中,无论是依靠科技创新活动还是其他方式,都必须制定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只有有了制度的保障,我们的科技创新活动才能有条不紊的进行,最终实现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的目标。

(3)增强对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引导

进行人才培养,举行科技创新活动,这里的活动主体是学生,因此,要想实现我们培养人才的目标,就必须加强对于学生的引导。必须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加相应的科技创新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动脑,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完成我们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终极目标。

(二)以科技创新竞赛为载体,营造土木工程专业科技创新氛围

我们要适时举办科技创新竞赛,引导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身历其境的感受创新的过程。让学生明白“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营造土木工程专业科技创新氛围,引导学生自主的进行创新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锻炼和掌握创新能力,实现我们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

(三)科研与创新相结合,培养创新人才

大学生需要进行相关专业的科研,完成自己的课程论文或者毕业设计,尤其是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平时的培养过程中要注意将科研和创新活动相结合,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这是一举三得的举措。

结论

社会需要发展,人才是关键。我们要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就必须以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不断的引导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积极参加相关的科技创新活动,为社会和国家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牡丹江农垦伟宏路桥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科技创新对社会的意义范文第3篇

邓小平讲,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当今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讲,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肯定发展的首要意义。毫无疑义,发展价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那么,怎样发展,如何实现发展,靠什么发展,从世界各国发展的历史实践中可以清醒地看出,答案只能是科技与人才。人类发展的很长时期,土地、水、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各种矿藏物质资源一直起着基础性作用,构成社会发展人类生存的基础和动力,区位优势与自然资源禀赋一直主导着各个国家的发展。为了这些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资源,各国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与战争。土地向来被看作是财富之母,是人们生存的第一基础,财富的主要源泉,谁拥有了土地,谁就成了财富的主人,在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时期一直就是这样。到了二战之后,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催生了知识经济,主要工业化国家率先进入后工业化社会,信息化社会,知识经济社会,情况逐渐发生了重大变化。战后的科技革命,使知识、信息、技术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基础,成为经济要素中的第一要素、第一资源。科技对财富的创造作用日益凸显,人们对客观规律的真理性认识爆发出巨大的发展能量,推动人类社会进入崭新的阶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经成为基本的发展事实,成为了人们的共识。邓小平1978年就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1992年南巡时做了进一步的总结,“经济发展的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一二十年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多快啊!……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1]377“搞科技,越高越好,越新越好。越高越新,我们也就越高兴。”[1]378他反复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强调科教兴国的战略,要求优先发展科学技术与教育。我国传统文化中存在重理轻术的倾向,建立在个人利益基础上的实用理性,并不利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轻视实验,阻碍了经验科学与技术系统的形成。近世以来,社会动荡,战事频仍,四大发明没有得到实际的推广和应用,反而成为西方侵略我们的武器。建国后又经历了十年,科技事业一直受到压抑,长时期被忽视,被抵消,各种复杂的因素导致科技发展的滞后,结果是造成与工业化发达国家的巨大反差,造成落后挨打的历史悲剧。改革之后,科技的发展才走上快车道。在历史与现实的反复比较后,人们深信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功能。老百姓把科技人才当成“财神爷”。经过邓小平的大力强推,科技发展成为了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大战略,科学技术发展的春天到来了。科技的意义进入到国家发展的核心价值体系之中,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核心理念,也自然成为每个社会成员就业生存、安身立命的核心价值。人才是科学技术发展的载体。科技的开发靠的是人,是具有特殊智慧和才能的人。邓小平明确强调,科教兴国,必然要人才强国。科教事业发展的核心骨干是人才,有了高素质的人才,科技才能振兴,经济社会才能得到发展。他深切地感叹“的确是人才难得啊。”“一个人才可以顶很大的事,没有人才什么事也搞不好。……我们现在不是人才多了,而是真正的人才没有很好地发现,发现了没有果断地起用……要放手地用人。总的看,我们对使用人才的问题重视不够。”[1]369“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八个字,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用人才。”[1]92“改革经济体制,最重要的、我最关心的,还是人才。改革科技体制,我最关心的,还是人才。……善于发现人才,团结人才,使用人才,是领导者成熟的主要标志。”[1]108-109过去革命战争时期靠的是人才,现在建设改革时期也要靠人才,这是邓小平的一贯思想。我们在人才问题上走过曲折的路。十年把问题弄颠倒了,工农群众的知识化是对的,知识分子的劳动化就有问题了,科研人员整天下地劳动,研究的课题没有时间,没有条件,甚至把知识分子打成“臭老九”,人才被埋没。总结那么一个压抑人才的黑暗时代,我们更觉人才的宝贵。人才强国本来就是历史发展的客观事实,是人类历史进步的客观真理。秦国统一靠的就是吸纳各国优秀人才,那著名的“谏逐客令”也就是人才强国的宣言书。三国鼎立,所依人才,人在国兴,人亡国灭,人才对于国之兴亡,至为攸关,是社会存在发展的第一资源。历史的事实证明,只有人才才能振兴民族、发展文明。科技与人才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是任何力量也改变不了的必然选择,是一条必然的历史规律,也是历史与现实的强烈要求。人才强国,科教兴国,是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化,走向振兴发展的必由之路。[2]科技的发展与人才的成长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只有遵循这些规律,才能振兴科技,造就人才。在人才的成长过程中,教育的作用特别重要,我国传统应试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导致“钱学森之问”短期难以解答,如何沿着素质教育的道路,培养大批创新型优秀人才,是目前教育改革创新的紧迫课题。人才的发现、使用和管理有着客观的规律,我们在这方面也存在诸多的问题。要真正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给人才用武之地,千万不能委屈人才,更不能压抑人才,使人才心里撇气,远走异乡。学习和借鉴美国等国家对优秀人才的吸纳与管理使用的经验,吸引世界优秀人才,引进国外智囊才干,培养造就大批有识有为有担当的优秀之士。我国国民教育确定了德才兼备,德育为先的原则与方针,但在实践中,成人的问题,养成的问题,德育问题始终没能解决好,北大教授钱理群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包括北京大学这样的高等学府正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些智商高、世俗、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目的的人,将来会把中国引向哪里啊!一定要彻底改革传统的教育体制,使百年树人的伟大事业,为国家之发展做出成就。

二、创新与共富

实现和扩展科技的价值,当然地要引申出创新,因为科学技术的生命就是创新。科学技术是实事求是的学问,讲求的是按规律办事,按照事物的特殊性,事物所处的条件、事物的个性差异来认识和处理问题,科学作为一种世界观和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要尽量地排除人的主观因素,达到对事物本真原貌的反应。而任何事物都处于发展变化的状态,没有任何东西是一成不变的,不存在任何僵死的教条,只有创新才能适应事物,推进发展。讲,创新是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十分明确创新的意义,把创新当成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基础力量,把创新的精神、改革的精神作为中华民族当今时代精神的主要内涵,融会时代精神到改革发展的每一环节,每一方面,每一主体,运用创新的力量创造和探索社会发展的科学道路。中国传统文化中富有鼓励创新的内容,也有保守封闭僵化一面。由于小农经济的局限,传统的惰性偏向于已有的文化成就,改革创新往往受到流俗的抑制,“枪打出头鸟”,随大流者安全,这些习惯性思维大大压抑了人们创新的欲望,削弱了革新的动力。而创新的艰难以及人们在创新中付出的巨大代价,甚至人亡财灭,人财两空,家破人亡而缺失基本的社会救济的状况,更使得创新精神备受挫压,形成了人们普遍的经验主义思维和苟且偷安、躲避困难、不思进取的行为倾向。科学发展必须弘扬创新的价值,高举创新的大旗,以创新开路,探索科学发展,推进社会文明。新中国建国以来,每一步前进都是创新的结果,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都是伟大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在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中,每天都面对着新的情况,每天都会出现新的问题,国内国外的情势复杂多变,要求我们必须要集中思维,冷静观察,沉着应对,探索创新,才可能避免陷于被动的危局,走出一条科学高效的发展道路。科学发展就是创新发展。科学发展观要求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社会,创新型企业,创新型机关、学校、团体组织,和谐社会的民生工程,把社会管理的创新也推向了新的高度。要让整个社会充满创新精神,形成人人创新,个个改革,争先创优的良好社会氛围,形成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竞相争辉的社会机制。同时,又不能像过去搞运动一样,形成创新的高潮,创新是实实在在的事业,创新有其内在的规律,不能人为地一厢情愿。没有一定的条件,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没有创新性思维,没有特定的外在环境的刺激,任何有效的创新都难以产生。创新型人才必须投身于创新的环境,全身心注力于创新的问题系统,排除干扰,与其他人才精密合作,在实验环境下反复试验,才有可能取得创新的成功。创新需要创新型人才,需要有利于创新的社会环境,鼓励支持扶助创新的社会机制。没有创新型人才,创新就是一句空话。创新很艰难,创新实不易,作为社会应该给创新者、创新型人才以应有的支持与保护。按照邓小平的观点,我们应该给创新人才一定的政策,解决他们工作生活中的现实问题,给这些富有创新精神、在现实发展中闯出新路、创出成绩的优秀人才以鼓励,发挥他们的积极范导作用,用他们的旗帜,引导其他社会成员共同走上创新发展之路,走上全社会共同富裕之路。共同富裕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邓小平讲到,“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1]364“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1]373“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有凝聚力,才能解决大家的困难,才能避免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1]357不实现共同富裕,就不是社会主义。但实现共同富裕也是一个过程,有客观的规律,不能太急,要走先富带动后富的道路。创新的目的是发展,是社会的进步,文明的提升,是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是人民生活的全面改善,幸福指数的持续提高,也就是邓小平所说的共同富裕。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不是平等富裕,不是打富济贫。马克思主义者是唯物主义者,承认差别,立足现实,确认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各个人的不同情况,承认各人的个性与禀赋,承认发展的不平衡性。[4]正是立足于这样的差别,邓小平提出要充分发挥各个因素的功能,让一切发展的能量充分激发调动起来,让一些地区、一些企业、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发展一步,发展快一步,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在这样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先富带动后富,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共同富裕绝不是人为地扩大贫富差别,绝不能任意扩大和制造两极分化,邓小平讲,如果我们的政策造成两极分化,那我们就走了邪路了,我们的改革就失败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必然是有差别的,不平衡的。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任何时候都不会有绝对平衡的发展,这是由事物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的客观事实。由于自然的差别和社会差异,不同主体在发展中面对的具体问题、特殊条件千差万别,所遇到的积极因素、有利资源以及消极因素、有害资源的大小多少强弱久暂都极不相同,因而各类主体的发展进程与发展效果必然表现出极不相同的差别。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与主导理念,首先应该承认发展的差异性,积极肯定和利用、保护优势主体的发展权益,同时,更要保护弱势群体,积极引导先富带动后富,充分发挥先富群体的示范作用,通过发展社会公益事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教育公平和社会正义,为共同富裕创造条件。创新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共同富裕是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奋斗目标,也是团结鼓舞带动和凝集全国人民的精神力量。将创新与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是理论的必然逻辑,也是现实的必然选择。

三、竞争与和谐

科技创新对社会的意义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江泽民;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丰富和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领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结合当代中国和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为我国在新时期制定发展科学技术的基本方针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江泽民作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始终敏锐关注着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对科学技术问题提出一系列新的思想和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在新的世纪,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突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指引下确定的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早在1998年12月,江泽民就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题为《推动科技进步是全党全民的历史性任务》的讲话中阐明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意义。他说:“11年前,在我们党号召全国人民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的时候,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发表了具有深远意义的讲话,精辟地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马克思主义观点。最近,他在谈到经济发展时又一再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是了不起的事情,要重视科学,最终可能是科学解决问题。

我们坚持把科学技术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依靠科学技术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党和政府根据我国国情和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确定的这项国策,必须在各级干部的思想上牢固树立起来,切实贯彻下去,长期坚持下去。”作为“国策”,1990年5月江泽民邀请出席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的24位科学家到中南海座谈并指出,“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作出的科学论断,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因此,必须唤起全党、全民对科学技术重要性的认识。”1992年10月,江泽民在党的报告中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兴科技。只有坚定地推进科技进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主动。”而“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此后,科技和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作为全党的共识被进一步确定下来。

1995年,为顺利制定和实施“九五”计划及顺利实现2010年远景目标,在5月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江泽民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主要内容等问题作了精辟的阐述,他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总结历史经验和根据我国现实情况所作出的重大部署。没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同年9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召开,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了全面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并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指导方针和主要任务,“科教兴国”战略作为党中央的决策正式在党的文件中提出。

1997年9月,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再次把科教兴国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方面加以强调。他重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1999年1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金融研究班结束时的讲话中,江泽民特别提醒各级领导干部,“当今时代,科技进步对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具有决定性作用。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兴国战略,真正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发展的关键地位。”2001年4月29日,江泽民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再次重申:“纵观世界,经济全球化正在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突出。科学技术越来越显示出第一生产力的巨大作用。我们必须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二、科技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科技的本质就是创新。在新的世纪,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是近年来江泽民反复强调的一个重要命题。1989年12月,从领导科技工作逐步走上党和国家主要领导岗位的江泽民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明确指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科学技术的竞争。科学技术长期落后的国家和民族,不可能繁荣昌盛,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992年10月,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江泽民又进一步强调,“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兴科技。只有坚定地推进科技进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主动。”1993年10月,在欧美同学会成立80周年庆祝大会上他再次强调“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竞争的世界,国际社会竞争是综合治理国力的竞争。要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治理国力,我们必须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博采各国之长,为我发展所用。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我们要努力跟踪和创新,力争在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i91995年5月,江泽民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鲜明地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的重要命题。他指出,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必须在科技方向掌握自己的命运。”“叫基础性研究是科技进步的先导和源泉。江泽民一贯对基础性研究工作极为重视。1997年8月,他在《国家科技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纪要》中作出重要指示,“基础研究是科学之本和技术之源,它的发展水平是一个民族的智慧、能力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的基本标志之一。从事基础研究工作的科研人员,要把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动力作为中心任务,不断探索自然界的规律,追求新的发现和创立新的学说,丰富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理论和方法。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统筹规划,大力协同,集中力量,重点突破,为我国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作出更大的贡献。”…

90年代末,知识经济问题的讨论在全世界范围内逐步展开,建立国家创新体系,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挑战,是江泽民倍加关注的问题。1998年2月4日,他在中科院《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制》的报告上作了重要批示:“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二十一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要“真正搞出我们自己的创新体系。”之后,他在同全国政协科技界委员共商大计时指出:“现在我们更要十分重视创新。要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建立国家的创新体系,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把科技进步和创新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6月1日,江泽民在接见出席中国科学院第九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四次院士大会部分院与外籍院士时,明确提出,“希望两院院士和广大科学技术工作者,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创新精神,加快建立当代中国的科技创新体系。全面增强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这对于实现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至关重要的。”

1999年8月,在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上,江泽民全面阐述了科技创新问题,他强调:“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标志,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如果不能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兴盛,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对这个问题,不仅各级领导干部要有很强的政治意识,而且要使全社会都树立这样的意识。”

科技创新对社会的意义范文第5篇

本报讯(记者王立文)日前,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传达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认真学书记和总理的重要讲话,对传达贯彻作出了具体部署。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张立昌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指出,这次大会,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是动员全党全社会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会议。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和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快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市。

会议认为,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突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自主创新这个主题,对于进一步开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局面,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必将成为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会议认为,总书记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站在时展的高度,全面判断我国的战略需求,深刻分析了我国科学技术发展面临的形势,精辟论述了科学技术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突出强调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了自主创新的大政方针,具有很强的前瞻性、思想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这篇讲话,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是新世纪加快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行动指南,对于我们掌握战略主动权,构筑发展新模式,科学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的意义。这次大会部署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体现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紧密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张立昌在讲话时强调,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国务院深谋远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发展之快,影响之大,都是人们难以想象的,推动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经济社会发展观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经济格局、利益格局和安全格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大量事实表明,一般技术可以引进,先进技术也可以引进,但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是统领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途径,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推动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张立昌指出,天津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要在更大范围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就必须在自主创新上走在前面。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天津经济和科技实力显著增强,为加快自主创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产业基础、科技基础和人才基础。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一定要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宽广的世界眼光,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始终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首位,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要顺应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把握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加快建立技术创新体系,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培养和引进具有创新精神的科技人才,有效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努力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