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技创新的重要前沿

科技创新的重要前沿

科技创新的重要前沿

科技创新的重要前沿范文第1篇

基础前沿研究具有长期性和不确定性

“对于前沿计划,中科院高度重视,而且寄予厚望。”中科院副秘书长汪克强研究员向记者透露。

“前沿计划的目标很明确:探索科研管理的新路径、为顶尖科学家创造潜心研究的学术环境,支持他们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问题,冲击国际一流甚至国际顶尖的重大科学问题,从实现更多原创发现、提出更多原创理论、开辟更多新的I域方向,产出更多国际领先水平的重大原创成果。”汪克强介绍。

他进一步解释,长期以来我国的科研管理是围着项目转,经费以竞争性经费为主,稳定支持经费相对偏少。这一直是我国科研人员反映比较集中的现象,也是制约我国科技发展、特别是基础前沿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科研人员往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申请各类科技项目,并承受随之而来的大量评审、考核、验收等工作,使他们难以持续研究重大前沿科学问题。“同时,申请竞争性经费通常要求科研人员在短期内产出成果,这使得他们不敢选择基础性强、周期长、风险大、产出不确定的研究方向,坐不了冷板凳、啃不起硬骨头,影响了重大原创性成果的产出。”

“基础前沿研究具有长期性和不确定性,需要长期专注和坚持,才能有所创新和突破,只有将科学家从四处找钱的窘境中解放出来,为他们提供相对稳定的支持,才能创造宽松的学术环境,使他们集中精力、安心致研。”汪克强坦诚道,“中科院希望通过实施前沿计划,创新基础前沿研究支持方式,创新科研管理和服务方式,使科研人员有更多精力潜心科研,提升我国基础前沿研究的创新能力和水平,为中科院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为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做出重要贡献。”

408名科学家的项目入选首批计划

前沿计划与以往的科技计划有何不同?“我国在科研资助上是以支持项目为主,是以项目定人。前沿计划则是把支持人与支持项目结合起来,是以人定项目。”中科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局长高鸿钧介绍说,“换句话说,我们首先是看人,其次才是看项目。”

据介绍,前沿计划主要支持三类科学家所开展的研究项目:院士级人才,即工作在科研第一线的院士和国际公认的顶尖科学家;杰青后人才,即曾经获得过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现已结题的中年拔尖科学家;具有突破性创新思想和优秀科研潜质的40岁以下的拔尖青年科学家。

“这三类人才涵盖了老中青三个层次的拔尖人才,他们在不同的学术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科研资助需求。”高鸿钧表示,青年拔尖科学家思维活跃、热情高、活力强,是创新的生力军,应鼓励和支持他们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挑战世界科学难题、勇攀世界科学高峰,在科学前沿研究实践中磨练成长;中年拔尖科学家已经具备良好的科研实力,年富力强,需要在他们学术发展的关键阶段,支持其在前期科研工作基础上厚积薄发,产出重大原创成果;而对于有长期学术积累和很强学术影响力的顶尖科学家,应支持他们充分发挥把握学术方向准、解决重大关键科学问题能力强、善于组织团队协同攻关的优势,解决重大科学问题,产出重大原创成果。

理论、实验项目分类支持

据介绍,首批前沿计划项目的总经费超过10亿元――这笔大钱如何分配?与以往科技计划支持有何不同?

“首先是以人为本。”汪克强说,前沿计划根据不同类型拔尖人才的学术发展阶段和实际需求,确定支持项目的类型、方式和额度,充分体现了对基础前沿研究骨干人才的重视。

科技创新的重要前沿范文第2篇

[关键词]学科前沿;理论基础;有机化学;教学改革;教学效果

当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新经济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培养具有创新创业与跨界整合能力的新型人才,各级政府倡导创新型人才队伍的建设,高校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1-2]。通过丰富教学内容、探究新的教学方式,重视理论基础与技术前沿的结合,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对于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有机化学》是化工、材料、生物、环境、食品等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是学好相关专业核心课的重要基石。目前高校选用的有机化学教材大多偏重于理论基础,知识体量大,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和化学反应较多,内容抽象、专业性强。现有的教学模式通常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缺乏应用实例、少有联系当前最新研究进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参与度低、主动性差的特点。大部分同学只是对相关专业名词、基本概念、化学反应等进行机械记忆,难以做到较全面和深入的理解与消化。长期对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进行简单而枯燥的讲解,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部分学生甚至因此产生抵触情绪,极大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因此,如何调整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成为教师们关注的重点。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趋势日益明显,有机化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使得有机化学研究内容更加深入和广泛。尽管近年来有机化学迅速发展,有机前沿领域的新思路、新方法层出不穷,但是传统有机化学课程较少引入本领域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大多数教师仍局限于教材,仅关注教材上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使得课堂教学单调而枯燥,影响教学效果。为提高有机化学教学质量,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有针对性的引入有机化学研究前沿进展,通过教学与科学前沿相结合,加深学生对传统理论知识的理解,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引入具体案例,加强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1引入科学前沿,优化知识结构

教材经典理论是有机化学前沿成果发展的基础,有机化学前沿成果则是对教材经典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两者相互促进。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的引入有机化学前沿成果,既能把新知识、新信息传递给学生,又能对现有知识体系进行补充与完善。此外通过“类比学习”,可以较好的掌握经典理论与学科前沿之间的异同,帮助学生有针对性的学习和巩固相关知识点;通过这种模式,既能让学生了解最新研究进展,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帮助学生拓展科学视野、培养科研素养,为今后从事相关学习和工作打下专业基础。笔者发现,国外教材倾向于主动引入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的前沿研究,该举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研究兴趣;而目前国内大部分教材主要侧重经典理论知识的介绍,较少涉及科学前沿和研究进展。然而,当代有机化学发展迅速,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层出不穷,新的理论和化学反应不断涌现,我们有必要在介绍经典理论的同时,适当的引入新的科学发现和研究成果,让学生对这门古老但仍充满朝气的学科有全面的认识[3]。

2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习兴趣

2.1学科间交叉渗透。随着有机化学的飞速发展,其研究领域与其它学科之间出现交叉与渗透,尤其与生物医学的交叉融合,出现了一批极具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对近年来有机化学与生物医学交叉领域取得的部分研究进展进行提炼,可以得到一些优质的应用实例,将其作为教学资源用于课堂教学,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前沿的科学问题与研究方法,激发学习兴趣。此外通过让学生了解前沿科研成果及应用,可以加强理论学习与学术研究之间的融通,帮助学生拓展观察视野,完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独立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总而言之,教师在讲授基础知识的同时,融入相关研究发展前沿,从科研成果中提炼优质的教学资源,渗透到教学课堂,对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逻辑思维能力尤其重要。2.2灵活运用在线教学。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普及,SPOC、APP等在线教育平台迅速发展。在线课程极大地拓展了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同时丰富了网络教学资源,使得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吸收知识。在线教学不局限于课堂,不局限于教室,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接受知识和前沿科技的熏陶。教师通过合理利用在线教学资源,采用合适的教学模式,有效地组织教学过程,可以充分拓展教学时空,通过将知识有效贯通课内课外,拓宽知识传授的维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2.3教学多元化。除了传统的课堂学习,教师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开展多元化教学,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习兴趣:(1)引导学生课后主动查阅文献资料,主动探索科学知识,了解有机化学领域研究热点和前沿进展;(2)听专题讲座,鼓励学生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听取有机领域专家学者的前沿学术报告,对有机领域和科学前沿有更为直观和全面的了解;(3)基于“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开展小组学习,通过小组学习探讨知识重点和难点,促进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

3寓研于教,夯实专业基础,培养创新思维

3.1科学前沿与理论基础的融合。课堂教学中引入有机化学前沿成果,既能把新知识、新信息传递给学生,又能对现有知识体系进行补充与完善。此外有机化学经典理论基础与科学前沿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通过对科学前沿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有针对性的学习、巩固各知识点;同时让学生了解最新科研成果与学术前沿动态,拓展科学视野;通过对经典理论与学科前沿进行类比学习,发现两者之间的异同,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以卤代烷烃的亲核取代反应为例,通过引入有机前沿研究成果,并且与传统的基础理论进行类比,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传统教材中卤代烷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1)过程主要分两步进行,其中卤代烷先解离为碳正离子中间体(C+)和卤负离子(X-),该过程为控速步;随后亲核试剂(Nu)从平面构型碳正离子中间体的正面和背面进攻,由于从两侧进攻几率相当,因此最终得到等量的构型保持和构型翻转产物,即生成外消旋化产物。但在2018年,哈佛大学的EricJacobsen课题组[4]在Nature上报道了利用四级胺催化剂和Lewis酸促进剂(TMSOTf)协同作用,通过紧密离子对中间体成功实现了SN1反应对映选择性的高水平调控,合成了一系列季碳中心的手性化合物。通过对SN1亲核取代反应前沿进展的引入,可以较好的将最新的信息和知识传递给学生,开拓学生视野;同时通过与教材传统基础理论的对比,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和理解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夯实专业基础。3.2培养科研素养。笔者在授课过程发现,地方院校很多学生有较好的研究潜力,但是相对枯燥的课堂教学,影响其对理论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吸收,一定程度上阻碍其科研能力的提升。因此,通过科研训练、实验实训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中,并让其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知识的短板,从而进行探究性学习,可以显著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帮助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化。在实践课程培养环节,笔者筛选出部分对科研感兴趣,且具有一定科研潜力的学生,利用学院的有机合成实验室,为其提供开展科学研究的机会。包括带领学生尝试一些较复杂的化学反应,指导其学习平时实验课上接触不到的新仪器、熟练操作实验室常规仪器,甚至带领学生重复相关前沿科研成果中的部分反应。通过指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科学研究,可以较好的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激发其科研兴趣[5-6]。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新世纪的高校教育必须注重学生主动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满足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传统有机化学课程的讲授局限于基础知识及技能的讲解,普遍给学生留下生涩难懂、枯燥无味的印象,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最新研究成果、热点领域及应用,将科学前沿与书本知识进行对比,可以极大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学生视野,夯实专业基础;通过寓研于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专业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素养,促进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化。

参考文献

[1]熊素玲.论经济新常态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8(03):126-130.

[2]杨云皓,何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探索[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1(06):168-169.

[3]孙逊,谢齐威,胡笳,等.浅谈国外基础有机化学教材的特点—关注科学前沿使化学学科更加迷人[J].化学教育,2008(02):13-14.

[4]WendlandtAE,VangalP,JacobsenEN.QuaternaryStereocentersviaanEnantioconvergentCatalyticSN1Reaction[J].Nature,2018,556(7702):447-451.

[5]王清清,王斌楠,黄富贵,等.依托高校实验平台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优化路径[J].教育评论,2021(02):78-84.

科技创新的重要前沿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战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创新协同

2013年10月,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力图在陆上和海上同相关各国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2014年5月,希望上海努力在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走在全国前头、走到世界前列。2015年3月,国家制定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其中要求上海等东部发达地区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并逐步形成参与和引领国内及国际创新合作的优势。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战略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协同对上海借力“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以及“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借力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 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战略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协同关系分析

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能够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提供创新支持,“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能够使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的创新协同从全国拓展到全球。

1. 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战略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在研发资源跨地区跨境共享方面的协同。创新研发资源的集聚和优化配置是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特征,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需要提升其创新研发资源的集聚和优化配置能力。“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沿线65个国家和地区都拥有各自优势的科技创新研发资源,能够从全球范围内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提供科技创新研发资源,通过创新研发资源在“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的流动,实现创新研发资源在全球范围的优化配置。

2. 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战略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在跨境技术合作开发方面的协同。科技创新国际合作紧密是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标志,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需要提升其跨境技术合作开发能力,与全球各国建立紧密的科技创新合作网络。“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提供了跨境技术合作开发的可能,上海科技创新中心能够通过借助“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同战略沿线国家建立跨境技术合作关系进行跨境技术合作优势互补。

3. 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战略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在科技创新风险资本方面的相互支持与协同。科技创新风险资本支持是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必不可少的方面,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需要实现科技创新风险资本的全球融通,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提出将资金融通作为各国合作的一个重要方面。2014年10月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北京签约成立,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借助“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以及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科技创新风险资本方面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相互支持与协同。

4. 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战略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在大型创新研发项目联合攻关方面的协同。科技创新辐射功能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一个显著功能,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需要强化其科技创新辐射功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的科技创新辐射打下了基础。中巴经济走廊区域签署了累计460亿美元的项目、中国与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在发挥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国际影响力的同时推进“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大型项目的实施。

5. 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战略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在创新研发平台资源共享方面的协同。科技创新研发平台资源是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方面,“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提供了创新研发平台资源全球共享的条件。“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加强了我国与沿线各国家的联系,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与沿线各国家的创新研发开辟了创新研发平台资源共享区,既能提升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平台资源服务能力又能为“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提供创新平台资源支持。

二、 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战略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协同的基础条件

上海科技创新中心与“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在多方面具备协同基础,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战略与“一带一路”战略的协同提供条件。

1. 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的科学研究水平与整体技术创新实力领先。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在科学研究水平与整体技术创新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在“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的科学研究水平与整体技术创新实力处于领先地位。2011年,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有598项科技创新成果具备国际先进水平;截至2011年底,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的两院院士达172人;截至2013年底,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拥有跨国公司研发中心366家,其中的120多家处于世界500强。

2. 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的科技创新金融支撑体系完善。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在科技创新金融支撑体系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在“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的科技创新金融支撑体系较为完善。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搭建了“科技金融信息平台”为科技创新提供金融支持,以四大功能板块保障科技创新中心创新活动的顺利展开;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成立了上海创投,以“政府主导”的模式、采用“基金的基金”的方法,吸引全球资金建立了联动科技界与金融界的科技创新金融支撑体系。

3. 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的科技创新资源集聚与流动性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在科技创新资源集聚与流动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在“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的科技创新资源集聚明显、科技创新资源的流动性较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有40个、国家工程实验室有7个,2013年用于科技创新研发的经费支出为737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4%,截至2013年底,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有10家高新技术企业进入了“2013年亚太地区高科技高成长企业500强”排行榜。

4. 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与科技服务市场化程度高。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与科技服务市场化方面优势显著,在“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中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完善、科技服务市场化程度高。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充分发挥了公共服务平台的作用创办了“专利集市”推动创新成果的转化,众多的产业创新联盟以及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的创新成果转化以及科技创新服务提供了途径,高校与企业合作研发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

5. 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的科技创新体系与创新服务体系结构功能齐全。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在科技创新体系与创新服务体系结构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在“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中的科技创新体系相对完善、创新服务体系结构功能齐全。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拥有以复旦大学为核心的杨浦创新园区、以上海交通大学为核心的闵行紫竹科学园区以及张江等高科技园区,高等院校在高新技术开发园区中设立常驻办事机构、与企业联合共建研究院所并形成了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

三、 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战略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协同的发展路径

基于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战略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协同的基础条件,提出两大战略协同的可行路径。

1. 支持上海科技创新中心与“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平网。支持上海科技创新中心与“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的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平台之间相互关联,实现上海科技创新中心与“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的创新基础设施平台一体化。推进上海科技创新中心与“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创新信息网络的联网、数据库资源的跨区域使用以及公共基础设施平台的相互联络,加强国家创新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网络化服务平台等创新基础设施载体之间的联系。

2. 加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与“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大型科研项目立项。加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大型科研项目立项,深化上海科技创新中心与“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在大型科研项目上的创新合作,从大型科研项目立项上推动创新方面的深入交流。依托中巴经济走廊区域签署的项目、中国与塔吉克斯坦的公路建设项目等项目,针对大型项目中的技术与创新难题,加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与“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之间的创新合作。

3. 推动上海科技创新中心与“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科技创新服务资源共享。推动上海科技创新中心与“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科技创新服务资源共享,强化上海科技创新中心与“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在科技创新服务资源方面的互相补充及流通配置。上海科技创新中心与“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创新园区和高科技园区内创新服务资源丰富,在创新人力服务资源、创新机构服务资源等方面进行共享,以提升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在全球的影响力并推动“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的创新发展。

4. 鼓励上海科技创新中心与“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科技创新金融联合投资。鼓励上海科技创新中心与“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科技创新金融联合投资,深化上海科技创新中心与“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在科技创新金融上的创新合作。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为金融平台,联合加强创新风险资本国际化水平、联合建立多层次创新风险资本市场、联合完善创新风险金融体系,增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的创新风险资本在全球范围的融资与投资能力。

5. 推进上海科技创新中心与“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科技创新成果合作投产。推进上海科技创新中心与“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科技创新成果合作投产,深化上海科技创新中心与“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在科技创新成果合作上的创新合作。以上海科技创新中心与“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现有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为基础,建立科技创新成果合作投产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以及市场运营机制,促进上海科技创新中心与“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联合创新成果的市场投产。

四、 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战略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协同的实施措施

根据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战略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协同的发展路径,提出两大战略协同的实施措施。

1. 建立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战略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协同的科技创新协调机构。建立科技创新协调机构,协调上海科技创新中心与“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的创新活动,推动上海科技创新中心与“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科技创新的联动发展。上海科技创新中心与“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通过一个权威的创新协调机构来协调“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绝大多数国家的创新活动,从科技金融融资、科技创新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跨境交流以及科技创新人才跨境流动等方面推进战略的协同。

2. 编制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战略与“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协同的中长期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编制中长期科技创新发展规划,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战略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协同作好长期准备,推动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战略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协同。在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战略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协调机构的组织下,编制科技创新发展规划,打破国家之间的创新行政壁垒,从更高的层面进一步明确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战略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定位与使命。

3. 设立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战略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协同的联合科技创新发展基金。设立联合科技创新发展基金,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与“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的科技创新提供资金支持,保障上海科技创新中心与“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科技创新金融联合投资的实现。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基础上设立发展基金、提供战略协同的资金来源,坚持科技创新资金共同融集、科技创新资金使用共同决策、科技创新资金使用风险共担的原则,为战略协同提供科技创新金融保障。

4. 建设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战略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协同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技创新平台,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战略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协同提供科技创新平台支持,推动实现上海科技创新中心与“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平台的联网。构建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以及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等科技创新平台,在上海科技创新中心与“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科技创新平台的基础上,搭建各国家各区域科技创新平台的创新协同平台并推动各科技创新平台的联网。

5. 制定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战略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协同的创新成果产业化机制与鼓励措施。制定创新成果产业化机制与鼓励措施,推动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战略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协同下的创新成果市场化,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与“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科技创新成果合作投产提供途径。在上海科技创新与“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的高等院校产业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科技创新产业联盟等创新成果产业化平台的基础上完善国际国内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市场,健全创新成果市场化统筹协调和衔接互动机制。

6. 推动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战略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协同的科创资源和科创要素市场配置与跨境自由流动。

推动科创资源和科创要素市场配置与跨境自由流动,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战略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协同提供创新资源与科创要素的支持,保障上海科技创新中心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科技创新服务资源的共享。集聚上海科技创新中心与“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的高端研发资源,重点加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与“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的创新人力资源要素有序自由流动、科技创新技术要素高效配置。

参考文献:

[1] 于津平,顾威.“一带一路”建设的利益、风险与策略[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65-70.

[2] 罗月领,高希杰,何万篷.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体制机制问题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32(18):28-33.

[3] 周琦,邓榕.一带一路外交战略的内涵[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0(1):130-133.

[4] 靖学青.上海技术创新能力及其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3,(1):6-9.

[5] 熊鸿儒.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形成与发展[J].学习与探索,2015,(9):112-116.

[6] 盛垒,洪娜,黄亮,张虹.从资本驱动到创新驱动――纽约全球科创中心的崛起及对上海的启示[J].城市发展研究,2015,22(10):92-101.

[7] 焦瑾璞.稳步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J].中国金融,2015,(18):19-21.

[8] 王亮.基于资源要素投入的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机制研究――以上海为例[J].现代管理科学,2011,(8):85-88.

[9] 李昌浩,徐琪,罗鄂湘,时炳臣.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企业创新成果产业化能力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32(6):39-44.

[10] 张仁开,刘效红.基层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实践与思考――以上海市宝山区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20):30-3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向资金约束供应商的供应链融资策略研究”(项目号:71372107)。

科技创新的重要前沿范文第4篇

关键词:研究生课程;地下结构工程;创新培养;互动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179-03

一、研究生课程体系现状

研究生课程教学与本科生课程不同,前者要求有更强的理论性、研究性、创新性和学科动态。长久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过于侧重高校和导师承担的科研成果及科研项目,对研究生课程的创新及改革则重视不足。目前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存在以下问题。

1.科研创新能力不足。创新能力在研究生的科研实践和学习中有着重要地位,缺乏创新能力的研究生无法对本学科进行深层次的探索,很难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2.基础理论不牢。很多研究生虽然通过了本科阶段的学习,对本学科形成了一定的知识体系,但未在本科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导致其在进行研究时遇到许多困难,研究成果的准确性和理论性均不足。

3.学科交叉融合不强。在科研现阶段中,很多科研点都出现在各交叉学科内,而我们的教学中对学科间的相互合作这一方面重视不足,各个专业课程直接缺乏联系。

4.前沿动态涉及较少。课堂中教师一味的进行“填鸭式”教育,没有很好的联系学科实际的发展,部分课程理念陈旧,涉及本学科前沿动态、方法的较少,导致学生兴趣不高,且学到的内容过于枯燥、陈旧。

5.实践教学缺乏。相关的实践、实习和专业技能培养过少,使一些学生感觉到“学无所用”,也不利于理论知识的消化。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对青少年开展科普活动,一方面,科学博物馆等科普设施十分普遍;另一方面,好学校都重视教学实验课和实验设施。这些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为此,本文构件了一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法(如图1),面向学科前沿课题,进行互动模式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探究自主学习,培养创新能力

1.强调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生教育是本科阶段教育的后续深造和学习的教育方式,更加注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因此,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还应该注重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保证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定期对研究生进行一些学习研究方法和学科前沿进展的教育。例如:可以定期组织学生集中学习学科前沿进展,并互相讨论交流。此外,对研究生进行一些学科常用软件的相关培训也是很有必要的。

2.提升师资力量水平。教学质量的提升离不开师资力量水平的提升,特别是在研究生教育中,这一点就更为重要。只有教师自身能力提升了,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增强教学的生动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教学永远是学校的中心环节,应该让最好的教师讲课,好的教师不仅对所讲的知识有深刻的了解,而且善于用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①在研究生教育中,很多知识和科研实践及其成果只有教师有机会、有能力接触和经行专业性的视角进行精确的解析和评价。这就要求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要过硬,同时还要具备较高的科研水平和科学素养,这样才能以身作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新的能力。另外,还要求教师要时常关注学科发展的新动态,并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探讨,真正做到“教学相长”。②教师还需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这要求教师必须有自身所承担的科研或工程项目。这样,教师不但可以教授研究生基础知识,还能为研究生提供一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知识,掌握科学思想和研究方法。

3.面向学科前沿课题研究。在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的同时,要提高研究生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以及在工程应用的背景下进行设计、开发的能力。因此,在研究生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简单的进行基础知识传授,而是要面向学科的前沿进行培养教育。在这个培养过程中,教师要紧密围绕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关键技术攻关,以及学院承担的重大科学研究项目的应用需求来进行专业课程设置,突出研究生培养面向科学研究的特点,使研究生参与一定的科研项目,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在实践中了解学科和课题的前沿内容,掌握最新的技术方法,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4.互动模式教学。在研究生的教学过程中,不能以单纯的灌输知识为教学目的,而是采取不同的方法来激励学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思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好奇心是科学研究的驱动力,是创新人才最重要的素质,互动式教学一直是激发学生好奇心的佼佼者。它有着如下几种方式:①课堂讨论。如何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品味,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在实践和浓厚的创新气氛中去“悟”。这是课堂讨论的基本模式。教师通过选材、布置等手段规定或选择一些学科相关的前沿内容,在课堂内与学生进行“发言式”或分组讨论,交流彼此的思想和认识。②观看教学影片。这是课堂讨论的一个补充。教师选择学科相关的前沿发展成果介绍视频,在课堂上与学生一同观看并讨论,首先让学生从感性上去认识新知识、新事物,进而激发出学生进一步研究的兴趣和动力。③学生模拟教学。这是课堂讨论的一个发展和延伸。教师通过布置或学生自主选题,由学生通过演讲的方式阐述自己的认识和观点,再通过教师评述或集体讨论对该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该方法使学生深度的参与到了一个题目中来,在思考、演述和讨论中深化对该问题的认识及理解。

三、教学案例——以《地下结构工程》为例

首先,进行了基础课程的教学,对地下结构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进行了讲述,使学生先从理论的层面系统地认识整个学科。课题依托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SKLGP)的国家重大前沿课题进行教学。SKLGP肩负着我国西部地区重大地下工程的前沿课题,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多场耦合作用下深埋长大隧道岩爆灾害的机理及预测》、交通运输部西部重点课题——《汶川地震震中区都汶公路隧道修复与建设关键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高应力高地温下花岗岩隧道岩爆灾害的温度效应研究》等,以这些重大前沿课题为依托,可为地下结构工程研究生课程提供翔实而难得的素材。然后,面对地下结构工程领域的前沿课题,进行分组讨论,对“高地温条件下隧道支护结构处理技术”、“高寒地区隧道支护结构处理技术”、“关于地下结构抗震的简述”、“V型沟谷连拱隧道支护技术及施工方法”、“突泥灾害简介及其防治措施”和“地下工程中的软岩大变形和硬岩岩爆”等专题进行了互动讨论。例如:“高地温条件下隧道支护结构处理技术”一题,首先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初步的分析理解。然后查阅相关文献,通过阅读文献了解题目相关背景和研究进展,在自我思考的基础上提出实现的方法,进行相关的仿真试验。最后撰写研究报告。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够较为完整地完成本学科专业课程的一次研究活动,有利于帮助学生完整全面地掌握知识和培养科学研究能力。

四、结论

1.创新能力培养在研究生教学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研究生作为科学研究的后备力量,除了要有过硬的基础专业知识外,还要具备相当高的科研能力,而培养科研能力的关键就在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2.以创新性培养为重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学质量的提升离不开师资水平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强调案例教学、互动教学和学科前沿教育的重要性。依托SKLGP承担的重大前沿课题,以《地下结构工程》研究生课程为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润秋,许强,陈礼仪.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地质工程创新人才[J].中国地质教育,2008,(4):17-21.

[2]许强,巨能攀,李天斌,等.地质工程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10,(4):19-22.

[3]巨能攀,许强,陈礼仪,等.传统优势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2008,(4):97-100.

[4]赵志杰,吕友波,胡文.以改革和创新为导向的研究生课程建设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30):57-58.

[5]项军华,韩大鹏,张峰,等.面向新型军队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建设与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32):18-20.

[6]杨力斌,黄知涛,冯道旺,等.工科博士研究生专业课教学创新的思考与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30):68-70.

[7]孙卓.关于土木工程类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若干看法[J].中山大学学报论从,2006,(26):159-162.

科技创新的重要前沿范文第5篇

关键词:政府引导;沿海经济带;人才开发

2009年,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正式通过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稿》。辽宁沿海"五点一线"经济带由沿渤海一侧的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营口沿海产业基地、锦州湾沿海经济区和沿黄海一侧的丹东产业园区、庄河花园口工业园区这五大区域所组成,并由滨海公路把它们串联在一起。新增大连市8个园区、营口市4个园区、盘锦市1个园区、锦州市3个园区、葫芦岛市1个园区,共计17个政策支持区域,进而形成拉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东北优化开发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沿海经济带。

一、辽宁沿海经济带人才开发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辽宁实施沿海经济带人才整体开发战略实施规划纲要》中详细阐述了辽宁沿海经济带人才开发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具体内容如下:

(一)实施辽宁沿海经济带人才开发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人才观,紧密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着眼于区域人才资源整体开发,以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为重点,以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建设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这三个关键环节,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人才资源,努力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为建设沿海经济强省、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实施辽宁沿海经济带人才开发的总体目标

经过不懈努力,人才开发体制机制更加灵活,区域人才规模进一步扩大,人才结构不断优化,人才整体素质显著提升,人才环境明显改善,高层次人才比例大幅提高,人才体制机制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取得重大进展,在临港产业集聚带上建成与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相适应、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东北亚地区人才高地。

二、辽宁沿海经济带人才开发的现状

人才开发是在国家政策引导下, 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来实现的。然而,我国现行教育制度是对旧中国教育的继承、改造和发展,加上政府资金投入不足,缺乏正确引导,政府职能弱化,使我国人才资源的整体开发并不尽如人意,辽宁沿海经济带人才开发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一)教育投资主体较为单一

目前,教育投资主要来源于政府, 但政府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 教育资金的预算约束软化, 教育经费投入明显不足, 导致教师待遇水平较低, 致使一部分高素质教师离开辽宁,到南方去发展或者转行。

(二)人才培养模式不符合市场需求结构

长久以来,辽宁省内各院校在设置专业和培养方向时,同国内其他省市一样,没有充分考虑社会的实际需求, 学校与社会不能有效衔接。加之我省只有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少数几所全国知名学府,导致我们在人才培养上落后其他发达省份。

(三)机制不建全,难以实现有效的人才配置

近几年来,辽宁经济发展迅速,但是户籍制度、住房制度、社会保障体系等变化不大,导致我省在人才引进方面长时间落后于南方发达省份,很难吸引到高水平人才,同时部分高级人才流失严重,制约了人才市场化及人才合理利用,不能实现“人尽其才, 才尽其用”。

(四)用人机制滞后,高层次人才尤为稀缺

1、高层次人才稀缺。由于一部分优秀中青年人才流向国外,中青年人才成长需要一个逐步积累知识、提高才能的过程,使得我们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和创新型人才紧缺,特别是商界的精英、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拔尖的科技研发人才严重短缺,出现高层次人才断层现象;2、人才结构不合理。结构性积压与短缺并存,科技人才多集中在机关和事业单位,非公有制企业更加缺乏具有科技创新型人才;3、人才浪费严重。许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在职人员中,普遍存在着“忙闲不均”的现象,一大批有真才实学和开拓能力的离退休老专家、老工程技术人员闲置在家,无所事事。

三、国内外沿海地区经验借鉴

目前,世界各大沿海经济带中,以美国"双岸"经济带最为典型,国内珠江三角洲地区人才资源整体开发的成功经验都值得辽宁沿海“五点一线”经济带开发借鉴。

(一)美国沿大西洋和太平洋经济带的开发经验

美国大西洋经济带资源丰富,开发较早,工业发达,素称北美"心脏地带"。美国大西洋和太平洋经济带被称为"双岸"经济带,其规模和活力已持续地影响着美国及全球的经济发展。因此,其开发过程值得借鉴:

1、双岸经济带发展的人才基础是大规模的高素质移民,这些新鲜“血液”的流入为美国经济腾飞带来了新的元素,也提供了强大的力量支持。美国太平洋经济带的发展主要是靠各种族人才资源的流入,引进先进技术,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多方共同作用的结果。相比之下,辽宁沿海"五点一线"经济带则表现出优秀人才资源的匮乏、先进技术的缺少和研发资金的缺乏等问题。

2、各大院校灵活的人事制度为太平洋经济带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世界顶尖理学、工学高等学府汇聚于此,各院校施行的产、学、研一体化制度,极大地提高了科技人员的创业积极性,推动了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与之相比,辽宁沿海地区的大学在产、学、研的结合上还有较大的欠缺。因此,在制定辽宁沿海"五点一线"经济带开发规划中,应该重点强调相关的人力资源开发内容。

转贴于

(二)珠江三角洲人才开发的经验借鉴

1、珠江三角洲按照市场运作模式,政府采取积极的态度,发挥正确导向作用,打破区域封锁,逐步形成统一、公平、开放的区域人才市场体系,推进区域人才交流与合作;对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的设立提出规范程序,积极鼓励人才中介机构在本区域内跨城市设立分支机构和开展业务。同时,创建区域人才资源信息共享体制,对区域城市年度人才市场报告快速反应,第一时间联合。

2、珠江三角洲地区各类别院校间加强合作,互通有无,实现科技与教育资源应用共享;对于中青年干部实行异地互派培训协作机制,增加专业知识,交流先进经验;对于产业、行业急需的紧缺人才,各地做好协调配置,相互开放和共建人才培养平台,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对科技文献、科技信息、专家库等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介于此,辽宁沿海“五点一线”经济带的各城市之间、沿海城市与腹地城市之间要做好区域合作战略对接,完善机制,推动人才交流的实质性合作。

四、以政府为引导的辽宁沿海经济带人才开发对策

政府在人才资源整体开发战略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应通过建立健全政策体系,加大对教育、科研的资金投入,拓宽引进人才渠道,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推进职能,积极应对辽宁沿海经济带人才开发的战略部署。

(一)建立健全高层次人才开发的政策体系

政府及时制定吸引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到辽宁沿海经济带工作的政策措施。第一,各级政府和用人单位要为引进的海内外高层次创新人才提供优良的工作生活场所,加大对创业启动资金的投入;第二,完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政策,制定人才创新项目资助办法,提高对引进和选拔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给予专项资金补贴力度;第三,完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分配制度,建立能够反映人才价值的薪酬制度,提高科研创新积极性。

(二)加大高层次人才开发的资金投入力度

各级政府先期投入,以此为引导,发挥企业对人才开发投入的主导作用,鼓励社会力量投资人才资源开发,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人才开发投入体系。一方面,沿海经济带各级政府每年应根据人才需求和引进工作实际情况,设立人才开发专项资金,用于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另一方面,建立人才资金增长机制。各级政府参照上年财政收入增长情况,逐年增加对人才开发的投入比例。引导企业加大人才开发的资金投入,按照一定比例提取职工教育基金,并划出一定比例用于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训工作。

(三)拓宽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渠道

由沿海经济带定期联合组织以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创新人才为重点的招聘活动,重点引进沿海经济带支柱产业、重大项目急需的高尖端人才。以重大招商引资活动为契机,同步召开人才招聘会,使国内外高技能人才与辽宁沿海经济带重点项目直接对接,实现引人引资双丰收。建立国际人才市场和区域国际人才交流中心,设立海外人才工作站,发挥国际猎头公司和社会中介组织作用,多渠道拓展引进人才的领域和空间,以柔性引才的方式,多举措引进支柱产业和重点项目的高精尖人才。

(四)建立区域人才整体开发机制

政府职能部门完善区域人才资源共享机制,创立人才交流合作平台和人才资源网络平台,在专业技术资格互认、人才培训、评价、简化工作签证等方面提供便利条件。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建立区域人才服务互助机制,共同拓展人事服务领域和内容,提供跨区域的就业推荐、就业指导、人才派遣等服务,为人才提供完善的“一站式”服务。各级人事部门建立区域人才政策协调机制,加强辽宁沿海经济带区域内人才政策配套衔接,扩大人才政策的适用面和渗透力,形成区域统一的人事制度体系。

在政府引导的有力保障之下,区域间紧密交流,加强合作,教育和各行业共同努力,辽宁沿海“五点一线”经济带人才开发定会顺利进行,经济带的发展道路才会更健康,更稳固,同时,环渤海地区经济增长也会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大踏步前行。

参考文献

[1]张晖明,丁娟.四大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模式比较[J].前线,2003,9(4):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