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外体育锻炼的概念

课外体育锻炼的概念

课外体育锻炼的概念

课外体育锻炼的概念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身体自尊是整体自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研究参与体育锻炼的心理前因和心理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回顾了我国青少年身体自尊的主要研究成果,对比国内外有关研究具体探讨了身体自尊的本质,以及儿童青少年的身体自尊与他们进行体育锻炼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我国青少年身体自尊研究的发展方向的建议。

自尊是指个体对自身身体特点、个性、社会身份和行为的认知评价及情感反应(Son—stroem,1984),它被认为是最能预测情感和生活变化的个性变量[1]。因此,自尊研究一直受到国外心理学家的重视。在运动和锻炼心理学领域中,自尊常用来检测锻炼后的心理效益的假设(Gergen,1974),同时,自尊水平又可作为一种预测人们参与体育锻炼状况的手段。

身体自尊(或称为身体自我知觉、身体自我概念)是与社会评价密切相关的“个体对自我身体的不同方面的满意或不满意感(Secord&Tourard,1953),它作为整体自尊的一个具体领域,包括两个等级:主领域一般的身体自我价值感和次领域更为具体的有关身体各方面满意感。身体自尊对研究人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心理前因和心理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Sonstroem,1974)[1]。当我们考察有关个人的许多问题时,如参与体育活动、竞技表现、肥胖以及伤病和老龄问题,身体自我被给予了极大的重视。

1身体自尊(或身体自我概念)的概念

1·1自我概念的内涵

对于自我概念,国内外学者们有着不尽相同的理解。国外学者(Ansheletal,1991)认为自我概念是指:①个体对于自己是谁的一种自我认可、满意程度、秘密以及其他看法;②期望自己在特定环境中有适当行为表现的心理定势[2]。黄希庭教授则认为,所谓自我概念,就是个人对自己多方面知觉的总和,包括个人对自己性格、能力、意趣的了解,个人与他人和环境的关系,以及对个人现实生活的评价等等。由于个人自我概念所表达的经常与事实不符,使其成为自我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乐国安、崔芳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体通过自我观察,分析外部活动及情境、社会比较等多种途径获得的对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社会属性等方面的比较稳定的认识和看法。李德显认为,所谓自我概念就是指“主我”对“客我”各方面属性或特点的综合反应。其中包括自我的机体及其活动状态,以及自我的地位力量、价值需求、权利义务、责任、动机、行为效果等等[3]。

纵观国内外学者对自我概念的各种看法,可以发现他们都共同关心:①个人自我概念,指从个人角度看的个人秉性或行为特征;②社会自我概念,指个人认为他人对自己秉性或行为特征的看法;③自我理想,包括个人自己的自我理想和个人希望他人对自己能有的看法;④自我评价,指个人对自己是否达到自我理想或达到怎样水平的评价。

1·2身体自尊的本质

身体自尊是指人们对于自己身体的看法。身体自尊与个体对自我价值和自我尊严的感受密切相关,与其对体内自我的看法密切相关。身体的自我概念包含许多特殊的能力概念,例如:运动能力知觉(运动、身体素质或运动能力)及身体形态(高矮、轻重或吸引力),个体身体领域内的自我概念水平是依据个体在该身体领域内各种要素的能力概念的程度而定。Fox主张,身体领域中所存在的概念范围可以说是从特定领域的能力概念乃至整体自我认同的概念(Debo-rah)。他提出了可能应用于身体领域中各层次的模式,称为“身体自尊的不同层次”。身体自尊的不同层次所表示的意义是,个体身体的自我评估会因他们过去相关的状态、持续或稳定、满意的状态而有所差异。最高层的要素被认为会因底层要素的改变而有所改变,从上而下是由整体、持久到特殊、易变的[4]。身体自尊是通过身体自我形象剖面图(Phys-icalSelf-PerceptionProfile,PSPP,Fox&Corbin,1989)来测试的。PSPP是Fox(1990)身体自尊分层模型(HierarchicalMod-elofPhysicalSelf-Concept)的基础[5]。这个模型有助于预测个体积极的身体自尊,提高个体的整体自尊。

2身体锻炼与身体自尊

2·1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

身体锻炼对心理的影响是—个早已有之的课题,但明确地证实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有影响则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Folkins和Sime(1981)的综述是最早考虑到身体锻炼和心理健康关系的综述之一,他们认为身体健康有益于心理健康。随后,一系列的研究也证实了锻炼身体可以促进心理健康(ISSP,1992;McDonald&Hodgdon,1991)。由于自我观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相当稳定这一点已经在众多的研究中反复得到实证研究的证实,因此,许多考察身体锻炼的心理效应的研究当中,都将自我观念作为重要的指标来衡量锻炼的心理效应。目前,有一些研究证实了锻炼对自我观念提高的促进作用(McDonald&flodgdon,1991;Fontane,1996;Shestopal,1999;Goni&Zulaika,2000)[6]。

2·2身体锻炼与儿童、青少年的身体自尊

身体锻炼看起来是与身体自尊联系最密切的活动,对此国外学者开始的研究较早。White首先提出自我效能概念影响行为。他认为在儿童时期这是一个强而有力的驱力。其后,Bandura发现个体的自我效能知觉为其行为改变的中介变项,此种说法已被接受,且作为过去在心理学研究主题之一。Bandura的自我效能理论促成大量的相关研究,并且产生明确的结论:“在生活中,个体的自我概念会影响行为的选择、表现的质,以及是否会持续地参与某种活动”(Fox)[7]。Gruber在1986做的一项元分析表明,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儿童比不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儿童有更高的自尊[6]。

Woelke曾探讨小学男运动员参与者与非运动员参与者在身体自我能力概念的关系。他以7所公立小学381名四五年级的学生为受试对象,使用运动参与调查表(SportParticipationSurvey)及儿童自我能力知觉量表(ThePerceivedCom—pe-tenceScaleforChildren)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运动参与者的身体知觉能力概念高于非运动参与者。Roberm,Klejlm.&Duda以小学四五年级的学生为受试者,探讨身体能力知觉与整体能力知觉的关系,结果运动员比非运动员具有较高的身体能力知觉与整体能力知觉,而自我价值、社会认知能力的分数也高于非运动员。Marsh&Peart以高中女学生为受试者,用自我描述问卷Ⅱ(self-DescriptionQuestionnaireⅡ),探究竞争与合作的身体素质课程对身体素质与多向度自我概念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身体素质课程与身体能力的自我概念分量表有显著相关,但和其他自我概念的分量表无显著相关。而无论竞争或合作的课程对身体素质均有正面特定的内容的好处。Salokun以12—18岁的青少年为受试对象,探讨篮球、曲棍球对于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影响,结果发现,透过体育运动训练对于自我概念的发展具有正面的意义。Finkenberg将选修一般体育课与选修跆拳道的大学女生的自我概念比较,结果发现选修跆拳道的大学女生具有较高的自我概念。[4]国内第一次在论文题目中使用“自我概念”一词,并对其进行实验研究的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卢蜀萍。她的硕士论文题目是“小学儿童自我概念的有关研究”(1986)。1988年北京师范大学李德伟再次对小学儿童自我概念进行实验研究。1991年和1992年刘晓明、郭占基、王丽荣等人对中学生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发现呈正相关关系。

我国最早对自我意识进行调查研究的是韩进之等人,他们在1983—1987年组成全国同行协作组,分别考察了我国学前儿童、中小学生和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概况。研究发现,“从学前三岁到小学二年级,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近乎直线上升,是大幅度的,高速的”,“从小学、初中到高中这一阶段,总趋势是逐渐上升”,“由高中到大学自我意识发展平稳下来,年级差异不显著”,“但其中大学生与高三学生的独立性有显著差异”。这次调查的总样本达9010人。

近些年来,黄希庭教授带领他的学生对自我概念进行了系列研究。他们对中国大学生自我概念结构维度进行了元素分析和聚类分析,发现中国大学生的自我概念结构维度主要有9个方面:它们是交际、友善、信义、容貌、学业、志向、家庭、成熟、自纳。他们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大学生自我概念量表,并进行调查研究,黄希庭等研究发现,“大学生自我概念与焦虑程度呈普遍负相关”,“男女大学生自我概念的高低总的看有显著差异,男生高于女生,且主要表现为男生更为自纳和成熟。男生在学业和志向方面也有更为积极的自我评价。女生似乎在友善和家庭两个维度上的自我概念高于男生,但差异不显著。”“重点大学与一般院校的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出人意料地未显示出差异。”黄希庭等研究还发现,大学生自我概念发展过程中,总体趋势呈“U”形,二年级大学生自我概念最低,四年级最高。黄希庭的学生王健(1994)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但是郑涌(1997)研究表明,大学生的自我结合(self-identity即自我认同)状态随年级而发展,其间没有出现大学生自我概念的“U”形趋势。乐国安、崔芳(1996)研究发现,大学新生自我概念在性别、城乡、专业上频数分布均无显著差异(研究方法为20问法)。姚家新和他的学生徐霞根据Fox的PSPP量表修订出了《中国大学生身体自尊量表》。[8]

3结论

⑴由上可知,国外学者早已开始了对自我概念、身体自尊及其与体育锻炼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而我国则处于起步阶段。

⑵由于我国近几年才开始对自我概念进行系统研究的,所以对自我概念中的身体自尊的研究就少之又少。

⑶我国对于青少年儿童身体自尊的研究只是单独零散的进行,并没有将各年龄段的研究统一成为一个系统,所以也无法从中得到儿童身体自尊与青少年身体自尊之间发展变化的实证证据。

(4)就测量工具而言,我国学者几乎全部运用国外已有的问卷,并且缺少中国常模的修订。直到2000年,姚家新和他的学生徐霞才根据Fox的PSPP量表修订出了《中国大学生身体自尊量表》,但是此量表的中国中学生常模却是空白。

参考文献:

[1]徐霞,姚家新.大学生身体自尊量表的修订与检验[J].体育科学,2001,21(2):78-80

[2]张力为,仁未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58

[3]李京诚.身体锻炼心理某些领域的研究综述[J].北京体育师范学报,1999,11(3):42-44

[4]邱服冰.身体自我概念与运动参与的相关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1,20(2):41-44

[5]RichardH.Cox.SportPsychology:ConceptandApplications[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488

[6]张立敏,张力为.身体锻炼能提高自我观念吗——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18(1):43-48

课外体育锻炼的概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终身体育;锻炼习惯

早在197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体育运动国际》中就明确指出:“体育是全面教育体制内一种必要的终身因素。”阐明了长期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在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一个基本的的理念就是树立终身体育意识。从小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是实现这一目标最有效的途径。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们除了认识到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性外,还应努力帮助他们养成终身受用的锻炼习惯。

一、影响学生体育煅炼的原因分析

1、家长、学生对健康知识了解程度不够,缺乏对健康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认为无病就是健康,从而缺乏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意志品质相对薄弱,怕吃苦受累。这些学生辍止锻炼的原因,没有克服困难的勇气、思想上有惰性、意志品质相对薄弱,怕吃苦受累。

3、学校、社会体育煅炼设施相对缺乏,不能够满足学生体育锻炼的需要。

二、如何培养学生体育煅炼的习惯

1.强化体育意识,养成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

为了让生对体育知识和技能有一定的了解,应针对他们的特点,增加体育理论课传授的内容,有必要让每一位学生懂得针对自己的身体情况、体质状况选择一、二种锻炼方法进行课外体育锻炼,树立体育新概念。从而增强体育知识,重视体育锻炼。通过体育教学、群体竞赛、集会、广播、墙报、有线电视、体育名言牌等各种途径,大力宣传学校体育,造就一种强烈的学校体育氛围,激发广大学生的锻炼热情,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另外可以利用家长学校、专题讲座等形式对家长进行正面引导,利用早晨和傍晚在家的时间和有限的空间跑跑步、跳跳绳、打打球、跟着电视学学健美操……锻炼孩子的参与意识,营造一种家庭氛围,孩子们也可以利用节假日、礼拜天和爸爸妈妈作长途的踏青、爬山、郊游等,在与孩子们的交流中就走进了孩子的内心,也可以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促进身心健康成长。从而激发他们锻炼的主动性,自觉进行体育锻炼,养成的锻炼的好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2.增强体育知识,重视对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指导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知识的传播者。体育知识的获得,很大程度上离不开教师的传授和培养。为了让生对体育知识和技能有一定的了解,应针对他们的特点,增加体育理论课传授的内容,有必要让每一位学生懂得针对自己的身体情况、体质状况选择一、二种锻炼方法进行课外体育锻炼,树立体育新概念。另一方面,体育教师除了发挥体育课堂的科学指导作用外,还要加强课外体育锻炼的辅导,发挥课外锻炼的独特效果,充分发展生的个性。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几种生所喜爱项目兴趣小组,激发他们参加锻炼的兴趣,并加以有效的指导,使他们在提高体育素养的同时,掌握运动技能与锻炼方法,充分体验健身的乐趣,使之终身成为体育运动的实践者。

3.组织学生参加的各种体育竞赛,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为了丰富生的课余生活,激发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学校应引导生积极参加体育竞赛,增加适合生兴趣爱好的体育项目,让他们有更多的体育实践机会。开展以“育人”为宗旨,按照小型多样或单项的原则,推广大多数生都喜欢的乒乓球、拔河、羽毛球等运动,并在每一学期组织一、两次全校性的适合生的运动竞赛,如:篮球、跳绳校运会等。通过竞赛,提高他们对体育运动的认识,同时使他们在展现自我之中,增强体育锻炼的信心和恒心,从而达到终身锻炼的目的。

4.鼓励学生自愿组合煅炼,调动他们自我煅炼的积极性

大力支持兴趣爱好相同的生自愿组合,结伴进行锻炼,利用同学之间相互影响、相互监督的作用,充分调动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形成互相关心、互相鞭策、互相学习的氛围,使他们在愉快的心情中锻炼,达到增强体质,提高技能的目的。长此以往,就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

5.增加体育投资,尽量多给生提供体育锻炼的场地器材

在财力允许的范围内,学校首先要力争改变目前体育设施和体育器材短缺的局面,尽可能地增辟场地,添置体育器材,充分利用校内一些零散空地,建造一些小型的场地。如:小型羽毛球场、乒乓球桌等,完善学校体育设施与环境。社区也应建立全民健身区域。这样使生有更多的锻炼场所,以满足生课外体育锻炼的需要,吸引他们自觉加入体育锻炼的行列。

6.家校配合,共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煅炼习惯

课外体育锻炼的概念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职业高校 课堂内外一体化 教学模式构建

1.引言

自2003年新学年开始,在全国所有高校实施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这是我国高校体育教学领域的一个重大转折。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应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社会、野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体系,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因此,构建职业高校课外体育锻炼在内的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就成了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和建设的重要内容。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等四所职业高校的普通大学生。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研读法:对1995年以来的大量体育相关学术期刊、专著等进行了深入研读。

2.2.2问卷调查法:运用《高校课外体育锻炼制度实施情况调查问卷》对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495份,回收率99.0%;其中有效问卷486份,有效回收率为98.2%。运用Microsoftexcel数理处理软件对调查内容进行了数理分析。

2.2.3专家访谈法:就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问题对四所职业高校体育教学一线专家进行了深度访谈。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体育课程概念内涵的合理延伸

3.1.1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体育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途径。

3.1.2课外体育锻炼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体育锻炼是学生在体育课以外参加的有组织的体育活动。课外体育锻炼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发展学生的个性,以及满足学生对体育活动的需要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坚实基地和重要手段,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表明:70.6%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有课外体育锻炼的需要,对在体育课上学习的内容加以复习和应用。并且,在学分制的选课制度下,由于场地器材设施和任课教师的局限性,很多学生不能够选到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课程,因此难以发展自己的体育个性。66.5%的被调查学生在课外体育锻炼时,选择了该学期选修的体育课项目以外的项目进行锻炼。

调查表明,大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功能目标有良好的认知(如表1、表2所示)。由此可见,应当扩大体育课程概念,把课外体育锻炼纳入到体育课程体系中来,建立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教学模式。

3.2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方法选择

3.2.1传统打卡考勤式的硬性管理模式有弊端。在体育课分级选项教学课程改革的基础上,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文件精神,于03年新学期开始进行了课外体育锻炼模式的构建。课外体育锻炼采用锻炼卡管理模式,首先在大一、大二两个年级实行课外体育锻炼。学生在学期开始统一办理、领取锻炼卡,每周至少锻炼一次,由体育学院学生负责考勤打卡。体育学院对所有体育课项目都开设了课外体育锻炼点,规划了时间段,安排了专业教师组织指导学生锻炼。并把考勤情况与最后的体育课程考试相结合,缺少一次体育课成绩扣2分,缺少1/3者体育考核成绩为不及格。

通过这种方式来强化体育教学目标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开创了学校体育工作的新局面。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场地器材匮乏、锻炼消极、形式主义化、学生不满情绪增长、教师指导不力等问题。调查显示,实施课外体育锻炼考勤制度后实际运行效果情况不尽如人意(如表3),85.5%的被调查者认为考勤值班学生在考勤过程中存在现象;43.0%的被调查者认为考勤中存在冒名顶替现象。并且学生在这种强制锻炼情况下,在出勤课外体育锻炼时锻炼的情况也不理想(如表4)。此外,54.8%的被调查者认为场地设施不足是影响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另一重要因素。71.1%的被调查者认为如果取消了课外体育锻炼的考勤制度,自己仍能保证每周锻炼一次,60.8%的被调查者认为实行考勤制度并不能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

由此可见,这种为了保证学生每周一次一小时以上的课外体育锻炼而采用强制规定进行锻炼打卡盖章的管理模式,尽管能够增加统计的准确性和锻炼的普遍性,但锻炼违纪现象较严重,学生锻炼中的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等消极锻炼现象严重。加上设施的匮乏,加压式的管理模式易造成学生不满,导致资源的浪费倾向。

3.2.2俱乐部制。职业高校课外体育新型科学管理模式。该模式是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俱乐部进行锻炼,是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模式。由于体育俱乐部的练习,完全是学生自愿参加,学生对该俱乐部的练习有较明确的认识和较高的期望。95.3%的被调查学生认为实施俱乐部锻炼模式是理想的选择。但完全的自觉和自愿的锻炼又不能调动所有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需要结合体育课程的教学系统构建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建立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管理模式。

3.3构建职业高校体育课堂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对策措施

3.3.1健全组织管理,加大宣传力度。

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管理系统较为复杂,组织管理松散,因此要建立有力的组织机构。理想的管理组织体系应当是组织机构设置合理、机构健全、关系通畅、管理有力,能够充分调动各个部门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提高管理效率。如图1所示:

校体委体育部群体管理中心院(系)学生会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

图1 课外体育锻炼组织结构图

体育部要成立大学生体育管理中心,专门负责研究和组织课外体育锻炼和体育竞赛活动的开展,为全学校课外体育锻炼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在各院系领导及学生会、体育协会、俱乐部等的支持下,加大宣传力度,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促使学生积极自愿参加,在参与过程中向自我完善过度,逐渐形成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体育教育不仅是纯生物性的身体教育,而且具有对人的认知、情感、不畏艰难、持之以恒等心理素质的教育功能。另外,对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步入社会后,提高对现代化工作环境与生活节奏的适应能力,都富有理想的隐性教育效能。

3.3.2体育课堂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行为,是在一定的动机支配下进行的。强化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行为、实现体育课的扩展和延伸,必须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来激发。此模式的创设最能体现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所追求的目标。它突破了现行教学模式的弊端,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想学什么就练什么,缺什么就补什么,学习空间大,弹性强,有利于调节。让学生在这个理想环境与氛围中担任不同的主体角色,对发展个性、弘扬创新精神起到了卓有成效的催化作用。对提高体育素养、升发健身意识,掌握终身锻炼的方法,以及能保持体育教学效益的连续性和延伸性,是高校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将给高校体育教学带来深刻的变化。为此,构建了如下所示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如图2所示)。

4.对策与思考

4.1体育课程概念的扩大化,课外体育锻炼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构建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运行网络,使领导和广大体育教师充分认识到课内外一体化模式对培养高校学生的体育意识和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影响,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工作。

4.2课外体育锻炼的管理不适宜采用打卡考勤式的强制管理模式;体育俱乐部是课外体育锻炼理想的管理模式。各个职业高校体育部(系)要把学生体育团体建设纳入学校体育和课程发展的整体规划体系,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为学生社团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4.3课堂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要建立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加大对体育的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要强化激励机制。职业高校体育课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是解决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脱节的最佳办法之一,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在参与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尤其是社会体育活动的组织能力,从而使高校体育改革沿着健康教育的道路,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庆军.高校课外体育改革对大学生“终身体育”的影响研究.福建体育科技,2001,6.

[2]陈海啸.高校实施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研究.体育与科学,1998,3.

课外体育锻炼的概念范文第4篇

《新体育课程标准》指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长期以来,许多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身体练习来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锻炼态度、兴趣和习惯,有的甚至弃之不顾。其实不然,如果没有端正的锻炼态度,又没有锻炼兴趣和良好的锻炼习惯,学生是无法真正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当然也就无法实现全面提高身体素质。相反,学生对锻炼如有浓厚的兴趣,又具有良好的锻炼态度和习惯,就会以一种积极的态度,饱满的精神参与练习。因此,体育教师应转变观念,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在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上下功夫。 一、在动作规范性教学上求突破 动作示范是体育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直观教学法。它是教师通过具体的动作示范,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所要学习的动作的表象,以了解所学动作的结构、要领的方法。体育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习并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而中学生运动技能的学习需要直接的感性经验作支持。因此,体育教学中正确的动作示范,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直接感受,以提高掌握动作要领的效率,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可见,教师的示范对于取得优良的教学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师示范的目的,是要使学生通过对教师形体动作的观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记忆表象,并使之“内化’,经过思维的加工,建立起正确的动作概念。因此,教师的每次示范都应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教授新教材时,为了使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一般可先做一次完整的示范,让学生先观察,了解整个动作的形象、结构和过程,然后结合教学要求,把动作分解,用慢速或常速做重点示范。使重点示范的动作更加鲜明、突出,以帮助学生较快地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教学中力求做到准确、熟练、轻快、优美、大方,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受到一种力的鼓舞、美的熏陶。 二、在良好的锻炼习惯上求发展 一个学生体育素质的高低,取决于自身锻炼的习惯。同样一个老师授课,但学生学习成绩高低不同,运动成绩亦有差异,一定程度上在于自己的锻炼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包含两层意思。 一是培养学生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二是培养学生把体育锻炼作为日常生活的一种需要,成为一种习惯。其中,培养学生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是基础,只有科学地锻炼身体的习惯,才能称得上良好的锻炼习惯。指导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不是任何一种活动都是体育活动,也不是任何一种体育活动都能锻炼身体和增强体质,不懂得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不仅会影响锻炼效果,还有可能损害身体健康。只有懂得和运用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科学锻炼的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锻炼效果。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把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传授给学生。首先,让学生了解人体的结构,各系统器官的功能,身体锻炼的卫生常识,体育动作的规律特点,以及体育锻炼是如何促进人体生理变化的。这些基本知识可在健康教育课中传授。其次,让学生懂得生理负荷的最佳方案和合理的锻炼程序,以及为什么做与怎样做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等方面的知识。此外,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运用不同的锻炼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身体锻炼。 三、在体育技术和技能上求创新 体育课要积极营造新的氛围,让学生置身于良好的创新环境,消除学生对创新的神秘感,让学生知道只要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提高、有发展就是一种创新意识的体现,从而增长学生创新的理解和浓厚兴趣。体育教学中所学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之间,既有其内在的联系,又有其本质的区别,根据动作技能的正负迁移规律和体育技能的表象使人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一定的感性形象是想象的思维基础。所以多增加些外界感性形象的刺激,为想象提供必要的思维前提是提高思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法,因此,体育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图片、影视等,使学生明确所学技能的表象特征和内部关系,为培养学生积极的创造性思维奠定基础。 总之,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这些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保证。只有在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规律性,才能使学生的基本技术迅速提高,基本技能得到正常发挥。

课外体育锻炼的概念范文第5篇

一、打破常规教学,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为什么青少年不在青春之期保护青春,却在古稀之年才追寻失去的年华呢?我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就是我们现在所设置的那种古典式的体育课,学校给了体育教师一份年度计划表,体育教师只好如法炮制一份课时计划表,这样体育在学生的头脑中印下了一个准备部分、一个基本部分、一个结束部分,这种三段式的教学给学生的体育锻炼背上了沉重的枷锁。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性格决定了他们好玩和对任何新生事物的好奇性,不喜欢墨守成规。面对教师一套驯兽式的程序,不会给学生轻松、快乐,这样一来,不但使学生厌倦上体育课,而且会使学生们反感体育锻炼。怎样才能改变这种恶性循环呢?我认为最关键的是第一堂体育课留给学生的印象,一堂好的体育课会使学生从快乐中体味到上体育课的乐趣,从而树立积极锻炼身体的信念。

二、因人而异,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首先,要根据学生的爱好进行分组。把全班分成若干个兴趣小组进行不同项目的练习。按兴趣上课,使学生的特长从小就有所发展,体育教师针对个人的特长集中、系统、全面的训练培养体育骨干。其次,按性别分组。针对性别的差异,选择不同的授课内容。再次,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练习的项目,并鼓励他们锲而不舍地坚持锻炼,树立“终身体育”的信念。最后,一定要对班级中有“病变”的学生了如指掌,根据他们的病情帮助其制定科学合理的运动处方。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锻炼,防止盲目的锻炼或不去锻炼进而使病情加重。力争不让一名学生掉队。

三、科学锻炼,注意安全

伴随体育运动,不可避免的是意外伤害,因此科学锻炼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在进行体育课的过程中还应该将体育卫生保健知识也贯穿其中,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过程中对自己有所了解。明确自己参与的体育锻炼对自己哪些部位有利,使学生有目标地参加锻炼。这样一来,他们能知道过量的运动带来伤害,所以在锻炼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也懂得合理的运动负荷会使自己更加强健。从小建立一个科学锻炼的概念,减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恐惧感,有利于“终身体育”地开展。

四、有始有终,注重“放松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