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风险与应对措施

财务风险与应对措施

财务风险与应对措施

财务风险与应对措施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医院 财务内部审计 风险 应对措施 工作质量

近年来,我国新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实施,不仅加剧了医疗单位之间的竞争,同时也对医疗单位的发展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使得医疗单位财务内部审计所面临的风险不断增多。如何降低医疗单位财务内部审计风险,是每一个医疗单位财务管理人员都在思考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我院财务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并制定了应对措施,以期能为其他医院财务内部审计工作带来好的借鉴意义,现做出以下综述。

一、医院财务内部审计风险的概念及特点

(一)医院财务内部审计风险的概念

医院财务内部风险是指医院在经济活动、收入、支出情况等财务报告环节、领导管理环节和内部控制环节上存在的未被发现的错误。医院财务内部审计风险长久以来都是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医院的正常运营具有重大影响。

(二)医院财务内部审计风险的特点

总结医院财务内部审计风险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医院财务内部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具有客观性。二是任何一个医院都存在财务内部审计风险,医院财务内部审计风险具有普遍性。三是医院财务内部审计风险任何时间均可发生,具有随时性。四是医院财务内部审计风险可制定应对措施进行防控,具有可预测性和可应对性。

二、医院财务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风险

(一)缺乏完善的财务内部审计管理制度

多数医院的管理者未给予医院财务内部审计工作足够的重视,未制定健全、完善的医院财务内部审计管理制度,或制定的管理制度存在很多漏洞,未能及时完善。有调查结果显示,虽然现阶段我国很多医院内部设有财务内部审计部门,但其中多数医院的财务内部审计部门并不适在自愿情况下所设立的,而是迫于国家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设立的财务内部审计部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医院财务内部审计风险。

(二)医院财务内部审计缺乏权威性和独立性

调查发现,医院财务工作人员在从事医院财务内部审计工作中较易受到个人感情因素和个人利益因素的影响,使得医院财务内部审计工作缺乏公正性。继而对医院财务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和所设立的财务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产生影响,直接影响医院财务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实施。此外,上述因素还会对医院财务内部审计机构所得审计结果的权威性产生影响,直接影响医院管理人员在财务方面提出的决策的准确性,不利于医院相关财务政策的有效贯彻和实施。

(三)医院财务内部审计工作人员职业技能水平有待提高

医院财务内部审计工作的专业性较强,对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要求较高,不仅需要工作人员熟悉财务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还需要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财务管理能力。然而,现阶段多数医院财务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缺乏对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且道德素质不高,风险意识不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医院侵吞公共财产和浪费科研资金等现象的发生。

三、医院财务内部审计风险的应对措施

(一)完善医院财务内部审计管理制度

医院相关管理人员制定并不断完善财务内部审计管理制度,规范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使得医院财务内部审计工作有制度可依,促进医院财务内部审计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和公正化。

(二)提高相关管理人员对医院财务内部审计权威性和独立性的重视

医院相关管理人员应重视医院内部财务审计工作本身所具有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强调财务审计工作的规范实施,确保财务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不影响医院财务内部审计工作的权威性和独立性。

(三)加强医院财务内部审计工作人员职业技能的培训

聘用道德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审计工作人员,并于财务内部审计人员上岗前对其进行岗前培训,不断提高财务审计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和财务内部审计风险意识。

四、总结

自从改革开放实施以来,我国各项经济政策不断出台,经济发展迅猛,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公有化为主体的综合市场经济体制。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健全,我国医疗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面临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大,以成为医疗单位运营管理中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一现状提示各大医疗单位应加强医院财务审计工作风险防控工作。

我院本次对财务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有效的应对措施。实施应对措施后,我院财务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总结全文不难发现医院财务内部审计工作对医院整体发展的影响。现阶段医院财务内部审计风险正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医院只有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才能推动医院财务内部审计工作顺利实施,促进医院整体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春华.医院财务内部审计风险分析与应对措施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4,05(11):205

[2]邱奕青,朱小刚.基于财务舞弊特征的审计风险分析与应对[J].中国内部审计,2014,08(7):39-41

[3]周先桂.医院财务内部审计风险分析与应对措施探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4,08(5):71-72

财务风险与应对措施范文第2篇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特点

对于财务风险来说,可以将其看作是一种微观经济风险,同时也是企业中经营风险的一种体现形式。在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掌握好财务风险的主要特点,这样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方法来进行控制。

1.具有客观性

对于企业财务风险来说,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也就是说对财务风险进行分析与研究是极为重要的。通过对财务风险进行研究,可以控制好财务风险,减少企业中的财务损失,同时还要明确的是,想要完全消除财务风险是不可能实现的,主要是因为财务风险并不会根据人的意志进行转移,而是客观存在的。第一,作为财务的主体,企业在生产与经营的过程中必然会面临到财务风险,且在财务风险的影响下,还会造成企业中财务机制出现不稳定的现象。因此,在实际中就要控制好财务风险。第二,作为财务主体必然会面对财务风险,所以先要完全消除财务风险是不可能的。企业就要坚持成本效益的原则,最大限度的将财务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2.具有不确定性

从某一层面上来说,风险是一种现象,其存在也是比较客观与确定的。但是从另一层面上来说,一旦遇到某一事件,风险的强弱的程度又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所以从这一层面上出发,可以看出,风险又具有可控性。在风险发生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下,如果对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可以控制好风险发生的程度。对于企业财务风险来时候,影响因素也是有限的,虽然存在一些难以控制的风险,但是对于另一部分的风险来说,却是可以实现有效控制的。

二、造成企业财务风险的因素

对于财务风险来说,存在于企业财务经营活动中的各个阶段。

1.宏观环境的变化

对于企业财务管理来说,宏观环境上的变化是造成企业财务风险的外部因素之一。且对于财务管理工作来说,不仅包含了经济、法律等,同时也包含了市场与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因素。这些影响因素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所以可以说,在宏观环境不利的变化趋势下,必然就会造成企业中出现财务风险。就财务管理系统来说,如果不能适应好外部环境的变化,就会造成企业中出现理财困难。现如今,在一些企业中已经建立出了相应的财务管理系统,但是由于设置上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加之工作人员自身综合素质等方面不能满足实际的需求,这样也就加大了财务风险的发生。

2.企业中资金结构上的不合理

就我国现阶段来说,资金结构主要是针对企业中资金的来源中的权益资金与负债资金的比例关系。由于受到了决策失误等方面的影响,我国企业中的资金结构出现问题的现象极为常见。从实际上来说,就是负债资金大于全部资金的比例。甚至可以说,在一些企业中负债率高达40%以上,由于资金结构上存在问题,所以也就使得企业中财务负担相对较大,这样也就造成了财务风险的出现。

三、企业中草屋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措施

对于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来说,就是通过有效的方法来将财务风险可能会产生出的不利影响将至到最低。且进行企业财务风险方法与控制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要保证企业中的经济效益,避免风险对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出不利的影响。

1.增强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对于财务管理来说,其宏观环境要大于企业,所以企业也就难以实现对其进行有效的影响。但是也并不是说企业中针对环境的变化是不能采取有效措施的。因此,在实际中为了防范财务风险的出现,去也就要对宏观环境进行充分的研究,这样才能掌握好其变化的规律,从而也就可以制定出相应的措施。以此来对财务管理的政策与管理方法进行调整,在这种方法的影响下,也就可以提高企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与应变能力。

2.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学化,降低决策失误的出现

对于财务决策来说,是否正正确直接影响着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且在经验决策与主观决策的影响下,还可以增大决策失误的出现。因此,为了避免出现财务风险,对于企业来说,就要及时采取科学的决策方法。在进行决策的过程中还要综合考虑好各方面的因素,尽可能的采取定量计算机与分析方法,同时还要结合科学的决策模型来辅助决策。对于一些可行的方案还要做好分析与评价工作,这样才能选择出最佳的方法,表面出现主观臆断。其次。对于企业来说,还要不断完善绩效考评的方法,真正将风险责任落实到实际中去,通过在企业内部中融入风险,可以保证从全员出发,实现责、权与利上的有机结合。

3.建立出完善的控制机制

第一,要做好事前的控制工作。在对方案进行决策以前,企业中国的管理人员就要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全面的分析。不仅要从收益的层面上进行考虑,同时也要认为到潜在的风险。同时还要制定出完善的管理措施,以此来保证一旦发生风险可以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

第二。要做好事中的控制工作。要对财务运行过程中的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因此,在实际中就要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以此来减少风险的发生,同时还要结合分析方法来对财务风险状况进行监督与计算,调整好财务活动,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进行控制。

第三,要做好事后的控制工作。首先,对于企业来说,要总结好风险管理的相关经验,在此基础上来制定出相应的风险档案,同时还要以财务风险分析资料为基础来进行评价,对未来财务管理的行为进行相应的指导。其次,要对已经出现的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减少财务风险对企业正常活动所造成的影响。此外,还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与技术来降低企业中的风险,通过风险管理策略,可以控制好财务风险的出现,降低损失,促进企业的正常运营。

财务风险与应对措施范文第3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建筑施工企业;风险防范;措施对策

近几年来,建筑行业发展十分迅速,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受到企业内部管理以及外部市场等因素影响,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同样面临着一定的风险因素。企业要想更好地稳固社会市场地位,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加强对财务管理风险的防范至关重要。现分析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主要财务管理风险,探讨防范财务管理风险的措施对策。

一、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财务管理风险

1.垫资风险

实施建筑项目建设不能朝夕完成,其施工周期相对较长,建筑市场中多采用按月办理结算的方式,由施工企业预先垫付资金进行施工建设,待工程竣工验收后回收垫付资金。当前建筑施工企业采用垫资施工的趋势日渐显著,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资金大量被占用将增大财务管理风险,并对施工企业的生产与经营造成一定的阻碍,影响企业的竞标能力[1]。与此同时,垫资施工也将增大资金不能按期收回的风险,若合作企业不能依据合同要求,不讲信誉,建筑施工企业将因资金周转困难而致使财务状况发生恶化。

2.合同风险

财务管理往往贯穿于建筑项目建设的始终,在工程招投标阶段也不可忽视财务管理的作用,若财务管理意识淡薄,必将阻碍今后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财务管理风险。工程招投标阶段主要的财务管理风险则为合同风险,顾名思义,合同风险主要指因为合同签订、变更、续订等环节带来的各项财务管理风险,常见的有合同签订过于盲目,没有依据实际的施工情况;施工过程中出现设计变更,相关的管理人员没能及时续订合同,致使合同双方责权不明,出现各种财务纠纷。

3.税收风险

新时期,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普遍采用项目责任制加以管理,施工企业承担的项目管理有所弱化,然而项目部往往在工程竣工验收后解散,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责任难以再向项目责任人加以追究。在此情况下,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税收风险明显加大,由于当前的建筑材料市场不够完善,税收违规现象时有发生,比如说购买材料开具假发票,甚至不给予发票等,加大了施工企业的税务检查风险。

4.市场风险

受到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建筑行业的市场环境日新月异,加之我国自然资源的相对匮乏,造成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财务管理面临更大的市场风险。其一,恶性市场竞争,在建设项目的招投标阶段,存在部分施工企业不择手段中标现象,通过大幅度的降低标价,或者是缩短周期等形式承揽项目,造成实力相对较弱的企业不得不退出建筑市场[2];其二,存在较多的不规范市场行为,比如说地方性保护、下浮、让利,甚至“暗箱操作”等行为时常发生,严重导致建筑市场价格出现扭曲,加大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

二、防范财务管理风险的措施对策

1.加强对风险的识别与预警

防范财务管理风险,首先要加强对风险的识别与预警,对风险危害性加以分析,依据风险对企业可能造成的危害,有重点地采取防范措施。为此,建筑施工企业应加强对风险的识别与预警,构建相关的系统机构,对潜在风险加以控制。一方面,识别施工企业财务管理风险,通过采用现场观察方式对业务活动加以了解,分析各项生产经营中存在的财务风险,与此同时,对财务报表加以对比分析,尽早发现企业存在的财产损失因素;另一方面,为更好地加强对企业资本运营的监管,企业应设定风险预警指标,通过对资本运营情况的调查与监督,判断财务管理是否出现异常,若发现了财务管理风险信号,需加强对预警分析,并上报主管部门,最后由企业领导作出决策。

2.做好合同审查,防范合同风险

作为法律文件,施工合同将是维护企业利益的最有力的依据,由于合同的各项条款较多,在签订过程中必须做好审查工作,尤其是对合同中涉及到的价格计算、付款日期、付款方式、结算、索赔等方面,必须要保证其内容的完整性,并对双方的责任加以明确。签订合同过程中,最忌讳的莫过于粗心、盲目,这样是增大合同风险的主要原因,施工企业应加强警惕,坚决拒签设计不达标、资金不到位、审查不合格的合同[3]。如果施工过程中出现了设计变更,应根据实际情况追加合同价款,做好施工现场的签证工作,保证索赔工作合法、公正。

3.完善税收筹划管理

建筑施工项目往往存在分包与转包,施工企业多进行外地施工,企业的管理尤其是涉税管理难度大,若不能加强税收核查,将带来一定的税收风险影响财务管理效率。基于此,施工企业应完善税收筹划管理,首先税收申报工作应由专人负责,避免税收申报不及时,尤其是避免增值税的维修、加工等业务延误;其次,以票控税,加强对发票的管理,为成本核算提高合理依据;最后,针对联合分包的项目,施工企业应安排财务主管加强对成本的核算,对纳税申报加强审核。

4.构建风险分散机制

由于部分财务管理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建筑施工企业应构建风险分散机制,将其转移或者分散,尽可能减少财务风险对企业造成不利影响。第一,回避风险,依据财务管理目标要求,制定多种理财方案,对其加以对比分析,选择财务管理风险相对最小的方案;第二,转移风险,建筑施工企业可将自身财务管理风险分担给其他合作伙伴,在风险转移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要保证风险转接合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因素较多,其中最为主要的有垫资风险、合同风险、税收风险、市场风险等。由于各项风险因素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建筑施工企业应加强对风险的防范,制定科学的防范措施,比如说加强对风险的识别与预警;做好合同审查,防范合同风险;完善税收筹划管理;构建风险分散机制等。

作者:董水平 单位:陕西建工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徐桂兰.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与风险防范问题探讨[J].时代金融,2014(,36):131,135.

财务风险与应对措施范文第4篇

关键词:财务风险 煤炭企业 管控水平 措施

1 财务风险的特征和意义

从狭义上来讲,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发展建设过程中因筹资问题带来的发展风险;从广义上来说,财务风险是企业在发展建设过程中因多种原因难以预测或者很难控制的发展因素,该发展因素将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较多不确定的发展因素,导致企业承受较大的成本损失。

财务风险具有客观存在性、与投资者相关联、与负债经营互相影响、不确定性以及与汇率变动有直接关系等特征,以上特征均直接决定了财务风险的实际危害。

在企业的发展建设过程中,财务风险是必然存在的,无论是煤炭企业还是其他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均存在财务风险。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的意义表现在:第一,企业财务机制一旦出现问题将会产生财务风险,因此,企业必须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管控,减少实际发展过程中财务风险的危害;第二,财务风险必然存在于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任何企业不可能追求零风险,因此必须加强管理和控制。

2 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主要的问题有:第一,财务风险意识淡薄或者不正确。在实际发展建设过程中,企业的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任何企业的发展建设不可能不存在财务风险。但是,部分企业对财务风险的认识不正确,他们片面地以为可以彻底清除企业中的财务风险;部分企业对财务风险管理和控制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仅缺乏财务管理意识,不正确的财务管理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第二,财务管理投资不科学,企业存在较大的风险;第三,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资本结构不合理,负债资金比例较高;第四,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很难满足不同环境喜爱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

3 控制财务风险,全面提高煤炭企业管理控制水平的措施

控制财务风险,全面提高煤炭企业管控水平要求企业从货币资金运营风险的控制、担保风险的控制、债权债务充足风险的控制以及资产处置的风险控制等方面出发,不断强化煤炭企业风险管控水平。

3.1 货币资金运营的风险管控措施 货币资金运用风险控制要求企业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第一,强化结构性存款风险控制。企业要结合实际发展状况,在明确结构性存款的意向之后,应该在第一时间内将结构性存款的相关事项与有关部门汇报;煤炭企业还应该对结构性存款风险进行深入研究,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力求形成精准度较高的评估报告;第二,煤炭企业还应该注重委托贷款及其他短期投资风险业务风险控制。首先,煤炭企业相关部门应该确定运营资金的实际使用方向,将货币资金可能使用的项目上报;相关部门应该集合煤炭企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制定可行性较高的调研报告;煤炭企业应该对承担事项进行分析和研讨,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

3.2 担保风险的管控措施 担保风险的管控是提高煤炭企业风险管控水平的重要手段。第一,煤炭企业应该及时申请担保的项目,并制定担保项目的限制条件;担保项目负责人必须满足借款和贷款的要求,无论是借款还是贷款都应该符合国家法律规范要求;第二,煤炭企业还应该结合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发展基础,预测可能出现风险的项目,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第三,煤炭企业应该对担保单位的经营、担保业务和贷款状况进行审核;第四,煤炭企业的法律部门和相关岗位负责任人应该对担保项目的合同、对应的主合同等进行审核,为全面提高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管控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3.3 债权债务重组风险管控措施 首先,煤炭企业应该向财务风险控制部门提交债权债务重组事项;其次,财务风险管控部门应该对煤炭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准确地评估,制定评估报告,并以此作为后期决策的依据;最后,债权债务重组风险管控还要求煤炭企业准确记录所有的借款条款明细,并对该数据进行相关处理,进而提高企业的财务风险管控水平。

3.4 资产处置风险的管控措施 首先,煤炭企业应该向保管部门提出风险管控申请,表明申请的原因和后期处理意见,并上交审核文件;其次,煤炭企业资产管理部门应该高度重视财务风险文件的审查工作,相关部门不仅要深入现场了解实际状况,还应该将上报的项目进行审批;再次,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管控部门还应该对项目进行风险评估,编制风险评估报告,作为后期的决策依据;最后,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管控部门还应该履行相关的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完善资产处置风险管控制度。

4 结束语

总之,为提高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管控水平,企业应该结合实际发展状况,明确实际财务风险管控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采取有效解决措施,为全面提高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管控水平提供动力保障。

参考文献:

[1]黄春风.控制财务风险,全面提升煤炭企业管控水平[J].中国总会计师,2012(07).

财务风险与应对措施范文第5篇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国有资产监管工作,加强风险管理,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6年6月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指引》的出台,开创了国有企业风险管理(ERM)改革创新里程的新起点,标志着我国企业正向管理的更高阶段――全面风险管理迈进。

一、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1、对风险的认识不够准确

《指引》明确指出:“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应注重防范和控制风险可能给企业造成损失和危害,也应把机会风险视为企业的特殊资源,通过对其管理,为企业创造价值……”。换言之,既要恰当防范和控制纯粹风险,又要理性认识和管理机会风险。目前,企业将财务风险更多的视为纯粹的负面的东西,较为关注防范风险带来的负面效应,对损失和盈利可能性并存的机会风险缺乏必要的认识,忽略风险中蕴藏的机会。

2、财务风险管理多为事后控制,缺乏主动性

企业现有风险管理多为事后控制,对风险缺乏系统地、定期地评估,缺少积极的、主动的风险管理意识及机制,对财务风险缺乏必要的识别、评估与应对,不利于从根本上防范重大风险以及其所带来的损失。

3、重视具体风险的管理,缺乏风险管理整体策略

目前,更多地将精力投入到具体风险管理中,缺乏系统、整体地考虑企业风险组合与风险的相互关系,从而导致风险管理的资源分配不均,影响企业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另外,企业还没有一套严谨、规范、完整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现有的管理体系中风险管理功能与协调功能较为欠缺。

4、风险管理职责不清晰

企业现有的风险管理职能、职责散落在各个部门和岗位之中,缺乏明确且针对不同层面的风险管理的职能描述和职责要求,考核和激励机制中尚未明确提出风险管理的内容,导致缺乏保障风险管理顺利运行的职能架构。

5、尚未形成企业风险信息标准和传送渠道,风险管理缺乏充分的信息支持

企业内部缺乏对于风险信息的统一认识与管理,风险信息的传递尚未有效的协调和统一,对于具体风险,缺乏量化和信息化的数据支持,影响决策的效率和效果。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执行之前,这些数据并没有被统一集中地处理,而是散落在各个业务流程或业务单元中。

6、缺少风险管理专业人才、风险管理技术应用相对滞后

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涉及的管理领域宽泛,专业性较强,这类人才相对稀缺。同时,风险管理技术应用相对滞后,定性分析运用较多,定量分析较为薄弱。

7、财务风险应对环节的不足

(1)应对措施的采用较为消极,基本以回避或接受为主,积极应对风险的意识或能力稍显不足,强调纯粹风险的规避,缺乏对机会风险的合理管理;(2)对剩余风险缺乏应有的认知,剩余风险水平与主体的风险承受度的协调性稍显不足;(3)风险应对以单一措施为主,缺乏风险组合的观念意识。可喜的是,在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对采取的风险应对措施与企业经营、管理特点的适合、成本效益的考核与衡量把握得准确、到位。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局限既体现于财务风险识别、评估、应对等管理环节的不足,同样也体现其风险管理机制的欠缺。企业虽然设立了一些制度与措施运用于财务风险管理实践,但这些制度与措施基本上原则性较强,操作性欠缺,对财务风险管理更多体现为指导性,与《指引》的要求尚有距离,可能会导致不能有效、合理地识别、评估及应对财务风险。

二、关于财务风险管理环节的改进建议

1、风险识别环节

(1)严格风险识别过程,建立风险辨识、风险溯源以及风险排序机制。在财务风险管理中,应在财务风险辨识的基础上,探寻财务风险的根源以辨析相关风险的可控性,结合对企业影响的重要性和在长、短期内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风险排序。(2)依据前已界定的财务风险分类框架,建立财务风险调查制度。(3)加强企业内部财务风险知识培训,有效识别纯粹风险,理性对待机会风险。培训可由内部专家和外部专家参与,内部专家较为熟悉行业特性,外部专家可依托高校或科研单位。

2、风险评估环节

财务风险评估能帮助企业梳理风险,进而有针对性地去管理目标,为具体的管理行为找到重点和方向;它是制定和操作风险管理策略的基础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整个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在企业风险评估状况的基础上:(1)将风险评估扩展到企业已建立的财务风险框架的全部区域,克服目前财务风险管理范围较为狭窄的局限。(2)在有效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准确衡量与测量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影响程度;风险评估应定性方法或定量方法相结合,适度引入定量方法。在运用定性术语评估并描述风险的基础上,结合运用数量方法测度财务风险水平。(3)完善企业风险信息标准和传送渠道,引进具有数量方法运用能力的专业人才,以对财务风险管理形成充分的信息与技术支持。

3、风险应对环节

(1)区别财务风险类型,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当前应对措施的采用较为消极,基本以回避或接受为主,积极应对风险的意识或能力稍显不足。企业应区别财务风险类型,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其主旨为:有效规避纯粹风险,积极、合理管理机会风险。(2)重视在管理当局的风险应对之后所残余的风险(即剩余风险),谨慎把握剩余风险水平与主体的风险承受度相协调。(3)注重风险应对措施与企业经营、管理特点的适合及其成本效益的考核与衡量。

三、关于财务风险管理机制的改进建议

1、建立严格的财务风险管理程序

在全面风险管理中,国际上通行的程序一般包括如下步骤:(1)建立综合信息框架;(2)风险评估;(3)制定风险管理策略;(4)构造风险管理解决方案;(5)实施风险管理解决方案;(6)监控改进风险管理的过程;(7)贯穿于整个风险管理过程中的信息沟通。同理,在其子系统“财务风险管理”的程序中,也可合理地仿效上述步骤来构建。

目前企业尚无严格的财务风险管理流程,在财务风险管理环节中均存在一些不足与局限,这是目前亟待完善之处。上述步骤的程序执行不是一个从上到下的直线式的过程,应是互相联系的循环过程。这种循环式的执行程序表现了财务风险管理的连续性特征,使得财务风险管理成为一个动态的过程。

2、制定合理的财务风险管理策略

根据《指引》的精神,制定合理的财务风险管理策略,应根据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围绕企业发展战略,确定其风险承受度及风险管理有效性的标准,然后选择适合的风险管理工具,做到提前防范风险,使风险管理目标更为明确。

在相关机制得以有效建立后,企业还应当定期总结和分析已制定的风险管理策略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并结合实际不断修订和完善。其中,应重点检查依据风险偏好或风险承受度所确定的风险控制预警线的实施结果是否有效,并提出定性的或定量的有效性标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策略的调整机制的建立,可使企业经常性地对在此基础上确定的风险承受度、风险预警机制等进行动态的审视,以促使其不断完善和调整。

3、构造严谨的财务风险管理解决方案

企业需加强以下工作:(1)如果一个风险与其它风险没有太多联系,应单独制定方案,形成针对这个风险的解决方案。(2)针对一类风险的风险管理解决方案,由于几个风险的特点、管理流程和工具相似,应制定统一的解决方案。(3)针对若干个相关的风险的管理解决方案,应综合分析相关风险的平衡点,宜对其进行风险组合管理。(4)企业在面对不同的风险时,应该充分考虑风险的内在属性以及风险的归属管理部门,应用不同的管理工具和方法,制定有效的(必要时制定跨部门的)风险管理解决方案,以实现标本兼治的目标。企业应当按照各有关部门和业务单位的职责分工,认真组织实施风险管理解决方案,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5)企业应当根据风险管理策略,把财务风险按优先程度排序处理,针对每一类风险或每一项重大风险制定风险管理解决方案。(6)企业应当以重大风险、重大事件和重大决策、重要业务流程为重点,对风险管理初始信息、风险评估、风险管理策略、关键控制活动及风险管理解决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采用压力测试、返回测试、穿行测试、亏损事件管理及风险控制自我评估等方法对风险管理的有效性进行检验,根据变化的情况和存在的缺陷及时对全面风险管理的工作进行持续的改进。(7)内部审计部门应当每年至少一次对各有关部门和业务单位能否按照有关规定开展风险管理工作及其工作效果进行监督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4、设置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按照《指引》精神,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职能部门。风险管理职能部门承担风险评估、汇总风险信息、落实风险管理责任、风险管理制度建设、维护更新风险信息库等职责。公司通过设立风险管理职能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组成有效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可以把风险落实到部门,把责任落实到人,保障风险管理解决方案的实施。

5、建立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内部控制系统

内控系统是整个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于存在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之属可控制的大部分财务风险而言,内控系统是必要的、高效的和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对于存在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之属可控制的大部分财务风险,应通过流程梳理与改造可以解决,财务风险管理解决方案应落实到内部控制上,正确地设定了流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并选择了相应的控制手段,实现对人的行为的控制,最终建立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内部控制系统。同时,内控有其自然的局限性,具体表现为目标的局限、应用范围的局限、方法的局限等;可通过培育良好的财务风险管理文化、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得以一定程度的弥补。

6、架构迅捷、协同的财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应为风险管理的全过程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包括信息的采集、存储、加工、分析、测试、传递、报告、披露等各项功能。在公司ERP运用的基础上,应实现风险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汇总、报告和反馈,以能让管理者做到时时掌握面临的财务风险状况,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