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管理的经营风险分析

财务管理的经营风险分析

财务管理的经营风险分析

财务管理的经营风险分析范文第1篇

一、股东与经营者行为选择博弈假设

(一)博弈主体i假设。假设参加博弈的主体1是经营者,主体2是股东,两者都是风险中性者,均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二)信息完全假设。假设经营者具有独立决策权,决策时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

(三)决策时间假设。假设博弈双方都无法根据对方的决策选择或调整自己的策略,也就是说,博弈双方可看作是同时做出决策,没有时间先后。

(四)行动集合假设。假设博弈主体各自可选择的行动集合(ai={ai},i=1,2),股东的行动集合为a1={监督,不监督},经营者的行动集合为a2={道德,不道德}。

(五)博弈结果假设。假设经营者通过不道德手段而获取的收入为r;股东监督经营者所花费的成本为c;经营者为采取不道德手段而花费的成本为f,包括被所有者发现不道德行为时对经营者的罚金;股东监督经营者的概率为p,p∈[0,1];经营者采取不道德的概率为q,q∈[0,1];如果股东实施监督,经营者的不道德行为会被发现,且c

二、股东与经营者行为选择博弈分析

根据以上假设,可以得到股东与经营者在各种策略组合下的收益或损失,如表1所示,每个组合中第一个表达式表示股东收益,第二个表达式表示经营者收益,如果是负值,表示损失值。

表1 博弈收益矩阵

经营者

股东 道德(y) 不道德(n)

监督(j) -c,0 f-c,-f

不监督(h) 0,0 -r,r

在股东与经营者的博弈中,根据假设三,博弈双方同时作出决策,没有时间先后,因此,是一个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从表1可以看出,假设经营者选择道德(y),那么对于股东来说,最好的策略选择不监督(h),可以省出监督成本c;但当股东选择不监督(h)时,经营者的正确策略是不道德(n),而不是选择道德(y);如果经营者选择了不道德(n),股东必然会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监督(j);而当股东采取监督(j)时,经营者为了保护自己,必然选择道德(y),如此不断循环。

在经营者与股东的博弈中,经营者分别以概率q*和1-q*随机选择不道德(n)与道德(y),股东分别以概率p*和1-p*随机选择监督(j)与不监督(h)时,双方都不能通过改变策略或概率来改善自己的期望收益,因此构成混合纳什均衡,这也是该博弈唯一的纳什均衡。由表1中的数据可推出股东、经营者混合策略的纳什均衡是:

q*=c/(f+r),p*=r/(f+r)。

即对经营者而言,如果股东实施监督的概率小于p*,经营者的最优选择是不道德;如果股东实施监督的概率大于p*,经营者的最优选择是道德;如果股东实施监督的概率等于p*,经营者可随机选择道德行为或不道德行为。对股东而言,如果经营者不道德行为的概率大于q*,股东的最优选择是监督;如果经营者不道德行为的概率小于q*,股东的最优选择是不监督;如果经营者不道德的概率等于q*,股东可随机地选择监督或不监督。博弈的纳什均衡与不道德收入(r)、不道德成本(f)以及监督成本(c)有关。不道德成本越高,不道德收入越高,经营者不道德的概率越小;而监督成本越高,经营者不道德的概率就越大。为什么不道德收入越高,经营者不道德的概率反而越小呢?因为不道德收入越高,股东监督的概率越大,经营者的不道德行为被发现的风险也就越大,经营者反而不敢作出不道德行为。由此可知,经营者是否作出不道德行为选择,关键还是取决于股东监督的概率p。股东可进行经营者不道德行为成本—收益分析,在企业内部建立一种监督约束机制,以加大经营者的不道德成本f,使经营者的不道德收入r<不道德成本f,从而把经营者的不道德寻利行为转变为道德的寻利行为。即这一监督约束机制应是一个能满足双方要求的折衷,通过这个监督约束机制,使股东与经营者的财务管理目标相一致,从而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企业终极目标。

三、eva财务管理目标的可行性分析

笔者认为,建立美国斯特恩·斯图尔特咨询公司(stern stewart & co)提出的eva财务管理目标,是解决股东与经营者目标不一致的最佳途径。以盈利为最高目标的股东,终极目标在于用尽可能少的资本投入创造尽可能多的价值。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包括员工和社会各方面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的权益真正得到保障。而在衡量企业为股东所创造的价值时,看到的不应仅仅是会计利润,还应包括经济附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eva)。eva是公司营运利润与资本成本的差值,它反映的是经营者为股东创造的财富大小。其计算公式为:

eva=nopat-k×wacc

其中,nopat等于税后净利润加上利息支出部分,反映了企业资产的盈利能力。k是资本投入额,是指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占用的资本额,既包括债权人投入的资本,也包括股东投入的资本。wacc是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以各种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重为权数,对个别资本成本进行加权平均,确定总的平均资本成本。

(一)eva考虑了权益资本的机会成本。eva强调对全部成本费用的计量,要求企业经营者无论是使用债务资本还是权益资本,都要充分考虑其成本。权益资本成本不仅包括企业必须付出的现金成本,而且包括机会成本,克服了传统指标对成本计算不全面的缺点,其资本成本率反映了投资者所期望的最低投资回报率。因此,eva被认为是对真正的“经济”利润的评价,eva的增长就意味着企业价值的增长。

(二)eva能使股东财务管理目标与经营者财务管理目标趋于一致。eva考虑了企业的整体利益,克服了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委托矛盾,用eva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对经营者业绩进行评价,可以使经营者不仅注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绝对值,而且还要注意减低资本成本,加大了经营者不道德行为的成本(f),使经营者冒险的机率大大降低。而且,如果按eva一定比例奖励经营者,可以使对经营者的激励与股东的财产增值相联系,促使经营者与股东的财务管理目标趋于一致,在最大程度上缓解因委托—关系产生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降低股东的监督成本。使经营者进行不道德行为的概率q降低。同时,为追求更高的eva,经营者必须关注顾客、员工、供应商、债权人、监管机构等企业利益相关人。正如思特恩·斯图尔特公司的高级合伙人贝内特·斯图尔特所说:eva可以让经理人富有,但条件是他们使股东更加富有!eva赋予经营者与股东一样关心企业成功与失败的心态,使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利益取向趋于一致。

(三)eva能够充分发挥监督机构的作用。使用eva对经营者业绩进行考核,能够提高股东监督经营者道德风险活动的概率,降低监督成本(c),加大了经营者不道德成本(f),改变了博弈的不均衡格局,使经营者预期的不道德收入(r)小于预期的不道德成本(f),从而使经营者因道德风险的预期效用为负而自觉放弃不道德行为。

财务管理的经营风险分析范文第2篇

(一)含义

财务风险是指因为公司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使公司可能丧失偿债能力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一般来说,企业的财务风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财务风险仅指损失的不确定性;而广义的财务风险不仅包括损失的不确定性,还包括盈利的不确定性。企业的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管理者只能通过有效措施来防控和规避风险,将其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的程度,而不可能完全消除财务风险。

(二)特征

1. 不确定性:这是财务风险的基本属性。财务风险是投资者由于对未来结果予以期望所带来的无法实现预期结果的可能性,即它可能会随着投资者的预期所发生,也可能会偏离预期。

2. 可分散性、可转移性:财务风险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对财务风险无能为力。在财务风险发生之前或发生过程之中,管理者可以通过运用风险组合、保险、期权、远期外汇交易、货币和利率互换等财务工具分散和规避风险,从而使财务风险管理成为可能。

3. 全面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所有经营管理环节,在资金筹集、资金运营、资金积累和资金分配等财务活动中均会产生财务风险,且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的多种财务关系中。

4. 收益与损失共存性:风险与收益成正比,一般来说,风险越大收益越高,反之风险越低收益也就越低。股票的收益高于债券和银行存款,但是它的风险也远远高于同期的债券和银行存款。

5. 客观性:风险是事物本身的不确定性,具有客观性。它的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只能在一定范围内通过一些财务工具来改变风险形成和发展的条件,减少风险损失程度,但不能做到彻底消灭财务风险。

二、基本类型

(一)筹资风险

筹资风险指的是由于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的变化,企业在筹集资金时可能面临的对企业资金运作产生不利影响的一些风险。一般来说,筹资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再融资风险、购买力风险等等。

(二)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指的是企业作为投资者,对某一项目投入一定的资金后,该项目受市场需求、宏观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导致最终收益与预期收益相偏离的一种风险。投资风险主要包括通货膨胀风险、汇率风险、利率风险、违约风险、金融衍生工具风险、道德风险等等。

(三)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指的是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供应、生产和销售各个环节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所导致企业资产流动性下降、经营资金不足、债务负担过重等情况。企业的经营风险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变现风险、存货变现风险、采购风险、信用缺失风险等等。

(四)存货管理风险

企业拥有存货的目的在于耗用,企业的存货数量要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来确定。超过正常需求储备的存货,在销售价格一定的情况下,由于其分摊了企业的部分固定资产费用,短时间内会使企业的毛利率上升,但是从长期来看,积压的存货会引起未来仓储成本的增加、贷款利息的增加,最终导致企业市场竞争的下降;存货储备如果过少,可能会导致原料周转困难,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甚至由于减产造成对他人的违约,对企业的信誉造成损失。

三、基本识别方法

财务风险识别是指运用一定的方法对企业的各种财务风险进行连续系统的预测、识别、推断和总结,并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的过程。企业只有正确识别出自身所面临的风险,才能选择恰当的对策去规避和防控风险。风险识别是风险防范的第一步,也是风险管理的基础,通过风险识别,可以大致估计出风险的范围和种类,为风险的处理奠定基础。下面介绍几种主要的财务风险识别方法。

(一)报表分析法

1. 报表分析方法

企业主要的报表分析方法有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因素分析法、项目质量分析法等,企业的主要财务指标有偿债能力指标、变现能力指标、资产负债管理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现金流量指标、营运能力指标等,结合相关的报表分析方法,企业可以从中发现很多问题:资金结构不合理,资本金不足;存货过量、周转不畅;应收账款过大、造成资金沉淀于结算领域,甚至形成亏账损失;生产水平过高、造成企业盈利能力下降;销售不利、造成产品积压等。

2. 作用

从不同的信息使用者的角度来看,财务报表分析法可以为投资者和债权人进行投资和信贷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可以为企业管理者进行经营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可以为投资者评价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提供重要的信息。

(二)指标分析法

1. 财务风险分析指标

企业主要的财务风险分析指标有销售利润率、资产报酬率、资产负债率、存货周转率等等,这些指标所涉及企业的基础数据绝大多数来自企业的财务报告和统计指标,如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利息支出、利润总额、所有者权益期初期末总额等,利用以上几类财务指标,能够反映出企业的财务状况。

2. 对指标的要求

对财务风险分析指标的选择和设计,不同行业、部门和地区,不同的企业和事业单位有不同的考虑,但对于相关指标选择的要求是基本一样的,即必须保证相关财务指标的来源和采集的多样性;指标内容的动态性;指标尺度的弹性。

(三)专家意见法

专家意见法也叫经验分析法,它是将一些有经验的专家组成一个团队,然后让专家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评估,再综合专家的意见得出财务状况结论的一种方法。下面是具体的实施程序:

1. 确定研究对象

根据企业的资金来源和使用分布、资金周转状况、企业盈利状况、债权和债务状况等,划分轻重缓急,选择对企业经营活动有重要影响的经营项目和投资项目作为专家意见法的分析研究对象。

2. 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专家组

专家人数一般不能小于6人,一般应聘请一些会计师、律师和审计师来组成专家组。各位专家最好彼此之间不发生联系,其名单和承担的项目由专人负责掌握,专家和项目负责人单独以书面的方式联系。

3. 向各位专家提供有关财务风险分析的背景材料

将有关材料整理交给各位专家,并以书面的形式提出有关财务风险识别的问题。各位专家可以自由发挥而不加限制,特别欢迎专家对企业某时期的重大变革提出重大的财务风险预测,并提出相关的看法和解决意见。

4. 收集各位专家的意见

派专人将各位专家的意见收集起来,对专家的意见进行整理,将每个专家对各项目的意见综合起来,再将综合意见返回给专家,让他们提出进一步的看法。

5. 第二次收集专家的意见

专家第二次的意见显然要参考第一次意见汇总的结果,以做出改变或调整自己的看法,或者坚持自己的选择,然后将第二次的意见结果汇总至企业负责人处。

6. 将上述第四、第五步骤工作反复进行,这种反复使得结果分布收敛,由此直至得出比较一致的结果为止。

(四)幕景分析法

幕景分析法是指通过利用数字、图表、曲线等,对企业未来的状态进行描绘,从而识别引起风险的关键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的风险识别方法,其包括筛选、监测和诊断三大步骤。幕景分析法是财务风险的动态检查分析方法,在风险管理中可以经常采用和重复采用。该方法的关键是对企业所处的理财环境的全面观察、严格筛选、及时监测和准确分析。但是,在应用幕景分析法时也有局限性,要注意避免“隧道眼光”现象,为避免此现象带来弊端,幕景分析法最好和其他分析方法一同使用。

四、管理对策

(一)建立健全企业财务内控制度,构建企业预算管理体系

1. 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必要环节,企业必须建立健全良好的内控制度以保证合规经营、财务报表的真实可靠和经营结果的效率与效益,并配合风险管理,最终实现企业目标。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内部控制做了进一步拓展,但其核心的目标还是防范风险,为企业创造价值服务。

2. 企业应逐步完善预算管理委员会和相关专职部门,精简预算责任网络,编制现金预算,合理控制现金收支,并选择适合自身的货币资金控制模式,使企业财务处于企业的合理控制范围之内,加之要以报表分析法防范风险,并能运用一定的财务工具去分散财务风险,有的放矢地查找各类过失。

(二)增强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1. 作为生产力的主体和企业财富的创造者,企业人员素质水平的高低对企业防控财务风险能力的形成状况具有决定性作用。企业在运营中,要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的培训,综合运用上述的财务风险识别方法,在全面了解企业的资本结构及其稳定性、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薄弱环节,从而尽早地发现企业的财务隐患。

2. 除了扎实的业务水平,企业还应确立正确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理念,成立董事会直接领导的风险管理委员会,结合企业各业务和管理环节进行独立的风险控制和内部稽核。目前企业的财务人员风险意识普遍淡薄,企业管理者可以定期举办一些有关风险意识的讲座或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企业自身也要向风险管理较好的企业学习经验,使财务风险意识贯彻于整个企业财务活动的始终,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

(三)完善企业财务预警系统,增强财务风险的防控能力

1. 财务危机的形成并非短时间内,而是有一个较长的潜伏期,所以建立并完善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是十分有必要的。财务预警系统是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对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它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的财务资料为依据,利用财会、金融、企业管理等理论,采用比例分析、数学模型等方法,发现企业存在的风险,并向经营者示警。企业财务预警指标分为经营指标和财务指标两大类,其中经营指标分为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财务指标分为现金流指标、投资指标和筹资指标。

2. 企业预警管理的范畴包括企业环境、企业目标、管理行为、管理周期、管理失误、企业危机、管理波动和管理预警八个方面,其中管理失误和管理波动是产生警情的根源。企业在平时经营中,要注重加强信息管理,协调好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同时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最大可能地发挥财务预警系统的作用。

财务管理的经营风险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识别分析;防范控制

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外部市场环境中开展经营活动,如果经营管理不慎,很容易出现各类风险问题,特别是企业在融资、投资、资金收支、利润管理等方面,极易出现各种各样的财务风险问题。财务风险问题控制管理不力非常容易造成企业出现严重的财务危机,甚至是导致企业出现破产倒闭。现在,加强财务风险的识别分析与防范控制,已经成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这也是确保企业长远稳定发展的关键。

一、企业财务风险特征及成因分析

现阶段企业财务风险主要是指由于企业融资方式不合理、财务结构控制不当、资本资产管理不科学或者是投资失误等原因造成的企业收益下降或者是失去偿债能力的问题。企业财务风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企业在市场环境中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财务风险问题就是客观存在的,外部宏观环境的变化、市场波动、企业管理调整、产业发展替代等,都可能造成企业出现财务风险问题,这是难以避免的,企业只有通过相应的措施来进行规避风险或者是降低财务风险发生规律。

2.财务风险具有损益性。财务风险具有明显的损益性,也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阶段,收益大对应着风险也就越大,风险小也表示收益少,因此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尤其是项目投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投资项目的损益性,确保在自身风险承受范围之内。

3.财务风险具有突发性。由于企业生产经营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是复杂多变的,因此这决定了财务风险问题具有偶然性与突发性,防范企业财务风险问题的发生,要求企业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财务风险防范管理措施,控制财务风险问题。

4.财务风险具有复杂性。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多种多样,造成财务风险发生的原因较多,而且产生的影响也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这也造成了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分析与防范控制具有较大的难度。

系统分析企业的财务风险问题,造成企业出现财务风险的原因,在外部宏观环境方面,容易受到国家相关产业政策、金融行业政策、银行利率、外汇汇率等影响,这些外部宏观政策环境的变化,对于企业的融资规模、渠道、方式、成本以及时间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而也容易出现财务风险问题。在企业的内部管理方面,造成财务风险的因素则主要是由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所造成的,诸如在财务管理中,企业对于资产流动性管理不善,应收账款回收不力、存货加压过多、资产债务率过高等等,特别是影响到企业资金流动性的各方面因素,都很容易造成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及分析

1.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

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识别,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首要工作,只有及早识别企业经营管理中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问题,才能针对性的采取防范控制措施,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企业财务识别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认清企业财务风险表现形式。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最为突出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财务亏损与现金流短缺。财务亏损的表现主要体现在偿债能力的下降与盈利的恶化上,在财务识别的指标上主要是对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偿债指标以及销售毛利率、资产报酬率、净利率等指标的评价分析,进行财务亏损状况的识别。在现金流的短缺上,主要表现在企业的现金流入低于现金流出,企业内部资产流动性减弱,甚至出现了资金链断裂等,就会造成潜在财务风险问题的发生。

(2)审视企业的生产经营环节。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不能仅仅局限于财务指标方面,生产经营管理环节的各种表现也可能出现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迹象。在生产经营环节,可能造成企业出现财务风险的表现主要为:产品或者服务与市场脱节,企业的销量下降;存货积压严重,占用了大量的运转资金;业务急剧扩张,短时间内企业的资金需求较大;销售额激增,应收账款规模持续扩大;业务与财务结构不匹配问题,存在短期资金长期使用问题,这些都可能造成财务风险的发生。

2.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

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主要有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两种方法。在财务风险分析阶段,应该综合采用两种分析方法,准确的预警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以及所产生的具体影响。

(1)财务风险定性分析。定性分析法综合考虑了企业的财务报表以外各种因素对企业的财务指标的影响,尤其是在企业生产经营阶段的非财务因素对财务风险的影响,具有简单以及方便实施的特点。在定性分析的具体运用上,主要采用调查研究分析法、资金周转表分析法及管理评分法等几种方法。

(2)定量分析法。定量分析法主要是以企业的财务报表作为基础,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环节的各种财务指标实际情况来分析财务风险,特别是现金流等,表征企业的不同财务风险,主要有剖面分析法、单因素分析法、多因素判定模型、Logistic方法多元线性判别模型、神经网络方法、逻辑回归法等多种方法。其中,单因素分析法主要有财务比率法、“利息及票据贴现费用”判别分析法、企业股市跟踪法等分析方法。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控制措施

1.在企业内部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防范企业财务风险问题的发生,最关键的工作就是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企业管理部门应该结合企业的规模、组织结构、行业领域等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各类财务以及非财务指标,开展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及时进行财务风险的预测以及评估控制,对于超出企业承受能力的各种财务风险隐患问题,应该及时制定各类防范措施,最大程度的避免财务风险问题的发生。

2.对企业的资本结构进行优化。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另外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对自身的资本结构进行优化,特别是在企业开展筹资等活动时,应该充分考虑到企业筹资的资金成本以及债务偿还期限等,综合考虑损益性选择较为合适的融资方式以及融资金额,合理的控制企业的负债规模。在具体的风险控制管理方面,进行银行借贷时重点控制好借贷规模、利率以及还款期限等,在发行债券时,关键是确保到期偿付的本金和利息,发行股票融资时,则应该重点关注市场风险、发行风险以及政策风险等。

3.完善企业内控机制建设。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是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基础,防范企业的财务风险,在内部控制管理方面,关键是健全完善企业的财务风险综合治理策略。完善内部控制来防范财务风险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优化公司治理结构,理顺治理结构中风险管理、审计和企业内部控制的关系;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目标,确定财务风险防范目标重点;制定可行的风险管理策略,明确财务风险偏好、财务风险管理职责、财务风险指标体系和财务控制的准则等;合理的建立企业风险管理流程,加强企业财务风险评估,,提高财务风险事件的应对能力;加强财务风险监控,确保财务信息可靠可信以及财务管理合规合法。此外,应重点加强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以免由于应收账款回收困难造成企业资金周转不畅。这就要求企业在自身的管理中必须完善信用销售管理,并重点加强购销合同管理力度,以有效控制企业的应收账款规模,避免呆账、坏账等造成企业的损失。

4.综合运用多种财务风险控制技术。在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管理方面,较为常用的风险控制技术主要包括多元化风险控制法、财务风险转移法、财务风险预防法、财务风险回避法、财务风险降低法等几种方法。其中,多元化风险控制主要是通过实现目标市场、目标客户多元化、丰富长期和股权、共同投资项目,在业务结算方面,用好各项货币政策等措施来实现;财务风险转移主要有保险转移、工程分包、联营投资、闲置资产出租、防范坏账等非保险转移措施;财务风险预防主要是通过建立应收账款管理制度、设立财务风险准备金、签订保护性契约、期权方式交易等措施来实现;财务风险回避就是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决策中,综合评估损益情况,合理制定财务管理方案。

四、结语

财务风险的防范控制管理是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阶段必须防范控制的问题,企业管理部门应该全面认识到财务风险识别防范的重要性,重点依靠在企业内部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风险预警以及内部控制等制度机制,强化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能力,为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参考文献:

[1]邢姝媛.关于我国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分析[J].中国证券期货, 2011,(06):218.

财务管理的经营风险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财务风险

一、企业财务管理风险产生的原因

财务管理风险是指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因难以预控的因素给企业财务状况造成的不确定性,进而有可能使企业蒙受损失。财务管理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其一,企业没有建立一套良好的财务管理模式,财务制度体系不完善,普遍存在重生产管理、轻财务管理的观念,致使企业财务管理杂乱无章,埋下财务风险隐患;其二,企业决策者的素质能力不高,在对重大投资项目决策时存在主观臆断和经验决策的现象,缺乏对投资项目的科学分析和预测,从而易产生决策失误,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其三,企业财务监督不到位,尚未建立财务监督机制。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未能充分发挥监督职能,没有通过审核、分析的方式对企业财务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监督,导致企业面临财务危机的威胁;其四,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管理混乱、资金利用率低、资金流失严重等问题,没有对资金的使用和流向进行全过程监控,致使企业极易产生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二、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规避措施

1.提高财务管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

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要树立风险防范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首先,企业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使财务人员不断丰富财务知识,提高财务分析力、预测力、判断力,及时发现和阻塞财务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再次,财务人员要增强主动防范风险的意识,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积极性,摒弃单纯核算的思想,充分发挥财务管理、控制、监督的作用,确保企业资产安全;再次,企业内部所有员工也应当树立风险观念,积极配合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防止财务风险滋生。

2.加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

财务内部控制是有效规避财务管理风险的重要措施,能够从根源处阻塞财务管理漏洞,避免财务风险隐患的滋生。首先,严格审查原始凭证,确保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保证原始数据准确无误。认真核对会计账目,落实资产盘点、清查制度,确保账实相符;其次,强化财务事前控制,严格执行财务审批制度,确保企业资金得以充分利用,避免出现资金流失的现象;再次,落实岗位责任制和轮岗制度,对财务管理关键性的岗位进行定期或不定期轮岗,规避财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

3.加强企业财务监督

企业要强化内部财务监督,确保财务管理各项工作规范化运行,加大对财务管理风险的防控力度。首先,企业应设置财务风险控制部门,配备高素质财务人员对财务风险进行监控,尤其要重视对企业筹资风险、外汇风险、投资风险、现金流量风险的监控;其次,建立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财务互动监督机制,各部门要及时反馈资金的使用情况,使财务部门能够全方位监督资金使用流向,并根据企业生产经营需要对资金配置进行合理调整,规避资金链断裂风险;再次,充分发挥内部审计职能,增强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内部审计人员要认真审查财务数据账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财务控制目标和过程进行监督,将传统的静态被动式审计转变为动态全过程审计。

4.加强企业财务风险分析和预测

财务风险分析和预测是财务风险事前控制的有效方法,能够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避免经营决策出现重大失误。企业要准确掌握宏观经济形势的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及时收集、整理企业外部环境的各项信息,以便对企业财务指标和目标任务作出主动调整,科学预判企业财务活动和财务成果。企业应建立市场、政策、经济、财务等信息监控体系,将财务风险分析与预测纳入到企业战略管理中来,运用科学的财务风险分析方法,对重大投资项目风险作出准确预测,提高企业决策能力。此外,要充分发挥企业财务信息的预警作用,从财务信息分析中判断企业有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并制定应对之策控制风险扩大化、消除财务风险。

三、结论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经营环境日趋复杂,强化财务管理风险防范和控制已经成为确保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措施。企业必须认清内部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从而有效规避财务管理风险给企业经营带来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陈 瑾: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预控措施探讨[J].现代商业.2012(2).

财务管理的经营风险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财务风险;财务风险识别;财务风险防范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企业从发展到壮大,已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不容忽视的是,目前市场中存在不少企业举步维艰的现象。企业要生存、发展和盈利就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科学地进行资本运营,而这一切都需要强化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做好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工作,才能使企业在激流中站稳脚跟。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内涵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影响,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企业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财务风险来源包括:因短期内不能履行财务义务而产生的流动性风险、因未获得货款而产生的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投资项目在项目期内的现金流和折现率的通货膨胀风险、因在市场上投机或套期产生的衍生工具风险等。几种风险的相互作用可能增强对企业的潜在影响。财务风险具有三个显著特征:不确定性、可转移性和可预期性。其中不确定性是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特性,包括发生与否不确定;发生的时间不确定;发生的状况不确定;发生的后果严重性程度不确定。

诱发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很多,归结起来主要包括以下三点:第一,企业风险管理文化疲软,风险意识淡薄。风险管理文化属于企业价值观层面,风险管理应被企业视为战略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然而疲软的风险管理文化下,员工没有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以及风险管理的作用,为财务风险的产生埋下伏笔。第二,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多是根据经验或是个人主观判断做出的,企业主的独断专权、刚愎自用,湮灭了不同人的意见,因而常常导致决策失误,从而产生财务风险。第三,外部宏观化境复杂多变,企业适应力不够。宏观环境主要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和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财务管理的环境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有利的变化能为企业带来机遇,不利的变化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使企业陷入威胁。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

企业的管理层需要充分了解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找出损失的来源。企业应通过正式的检查程序来全面分析风险和损失,以减少高风险的损失事件。评估企业财务风险有两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是了解由于某个特定的财务风险项目的变化引起的潜在损失;第二部分是估计此类事件发生的概率。现代企业应该建立财务评价体系,来合理规避风险。杜邦分析体系是现在很多企业常用的一种财务评价方法,但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计算总资产净利率的“总资产”与“净利润”不匹配,没有区分金融负债与经营负债。

此外,实施财务风险管理存在以下障碍:一、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有时和企业目标并不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产生集体或个人之间的摩擦;二、企业高管的承诺并不充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实施需要来自高级管理层的支持,管理层的参与不足影响风险管理具体措施的有效下达;三、文化有时是不匹配的。财务风险管理面临改变过时的管理风格,这项动摇根基的改革可能招致巨大的阻力;四、统计分析的决策支持、工具和系统不太充分。在一个整体风险管理环境中,实施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最终产品要求有效的统计和分析工具来支持,以便进行明智的决策。如果没有这些工具,就可能无法得到最优决策。

据上所述,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建立需结合以下两点建议。首先,企业应当注意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的搭配。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的结合方式从逻辑上可以分为四类:高经营风险与高财务风险搭配;高经营风险与低财务风险搭配;低经营风险与高财务风险搭配;低经营风险与低财务风险搭配。其中高经营风险与高财务风险的搭配不符合债权人的要求。高经营风险和低财务风险的搭配、低经营风险和高财务风险的搭配方法是一种可以同时满足股东和债权人期望的现实搭配。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企业制定资本结构的战略性原则是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反向搭配。产品或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经营风险,因此企业应结合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战略。其次,企业应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的预测相结合的方法。现有财务风险评价方法大都是利用一些财务敏感指标值来进行分析,企业需要注意辨别财物数据真伪。在信息时代,市场的复杂性使得企业面临的未来越来越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很多信息难以量化。企业对财务风险进行评价应坚持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这是因为量化分析并不能完全替代定性判断,通过经验判断和理性判断科学评价企业财务风险。现在常用定性分析方法有风险评估系图,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有情景设计、敏感性分析、决策树法、计算机模拟等等。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1.建立财务风险自动预警体系,对风险进行实时监控

企业应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对事态的发展形势进行监测,定量的测量财务风险临界点,及时对可能发生的或已经发生的与预期不符的变化进行反映。企业为防止现金过度使用可以通过定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当可用度超过警戒线则应向高层管理者发出预警信号。企业的财务预警系统可以通过建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来对一些财务敏感指标进行测量。一旦出现财务风险信号时,为防止风险损失的发生或尽量降低风险损失,应采取预防性控制或抑制性控制。

2.加强制度建设,树立风险管理意识

企业应构建起健全、有效的财务风险控制机制。管理层在对某一方案进行决策之前,就应该考虑获得的收益和承担的风险。为了保证意外风险发生时能有效地应对,通过对财务风险的成因进行客观分析,制定出应急的管理措施。对于已发生的风险,要统计分析结果,建立风险档案,及时总结风险管理的经验教训,避免同类风险再次发生。形成有风险管理意识的经营文化和问责制。风险意识的提高有助于增强管理层的前瞻性从而改善决策和形成更好的竞争姿态。

3.完善内部控制在财务风险防范中的作用

内部控制是指为确保实现企业目标而实施的程序和政策。内部控制的主要作用是识别可能阻碍实现企业目标的风险因素并采取预防措施。它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产生于加强企业管理与监督的需要。内部控制可以应用于企业的方方面面,如货币资金的控制、销售与收款的控制、采购与付款的控制、成本费用的控制等。内部控制系统涉及企业财务、运营、遵守法律法规及其他方面。完善内部控制是任何企业管理当局的责任。内部控制保护单位各项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资产流失。还可以保证业务经营信息和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公司要完善内部控制就应对内部控制系统进行持续复核和管理。但内部控制的成本不得超过因风险降低而可能带来的收益。因此,具体的内部控制是否合适,会因企业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4.加强资产管理,提高企业营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