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土地资源管理学科评估

土地资源管理学科评估

土地资源管理学科评估

土地资源管理学科评估范文第1篇

关键词: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土地价值;评估

土地资源集约利用不仅事关我国现代社会的发展,也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发展,现阶段,我国的土地资源利用程度并不高,尤其是利用强度不足、利用深度不足、利用精度也不足,这使得我国有很多土地资源都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因此,我国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可以说势在必行,国家部门应该给予高度重视,当地政府应该将其提到工作日程上。

1 土地集约利用概述

土地集约利用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土地利用强度;二是土地利用深度;三是土地里精度。现代社会,人们在利用土地的同时,不仅要顾及到产值,更多的是考虑到生态效益,如何能够使得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保持在最佳的平衡点,这不仅仅是我国土地资源管理部门关注的问题,国外很多国家对此都展开了相应的研究。现代学者通常用“低投入、高产出”来阐释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通过这一阐释,我们可以充分的了解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样重要,不能因为某一方面,而舍弃另一方面。因为没有经济效益,土地集约利用也就失去了动力,而不考虑生态效益,土地永远都不会达到集约利用的目的。土地集约利用就是将土地看作是一个动态主体,这一主体随着社会经济的改变,会发生改变,但是总体上讲,无论经济社会处于哪一阶段,土地集约利用的程度只会越来越高。我国要尽早制定有利政策,加强土地利用的强度、深度以及精度,即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的程度。

2 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管理

现阶段,针对土地资源节约利用管理,我国已经做出了综合性的部署,将很多先进技术都应用在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方面,比如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土地资源节约利用管理形成一个优良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不仅仅专家学者可以交流研究成果,普通的民众也可以为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管理献计献策。另外,先进测绘技术应用对土地资源集约利用也有积极的作用,因为测绘技术可以对土地资源潜力做出精确的评估,有关人员依据评估结果,可以制定集约利用管理对策。现如今,很多地区针对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管理开展了评价性基础工作,这为我国的土地管理工作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信息,以便更多的学者能够此项管理工作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这对国家掌握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管理命脉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会当地的城乡发展提供有效数据。目前,我国的城市建设用地资料整合的程度比较低,这对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十分不利,当地政府应该将有关土地资源进行系统的整合,之后上报到上级部门,待到有建设项目时,需要向上级请示,待到上级批准之后,在进行城市建设。

3 土地集约利用价值评估原则

土地集约利用价值评估对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十分重要,前者对后者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后者也能够推动前者的工作进展,由此可见,两者相辅相成,但是更能够突出出土地集约利用价值评估的重要性。在进行土地价值评估时,相关人员需要依照以下原则进行:即综合性因素、主导因素、政策制度等原则。在综合评价原则的指导下,从选择方法、标准等多方面因素对经济的发展状况进行系统的阐述,较为形象的反映出土地集约利用的理论内涵。切实把握国家土地总体规划方案、城市建设用地规划方案的主导方向和有关法律政策,通过对土地管理形式的不断探究,逐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以实现和提高国家经济效益。改善健全开发经营模式,加强对土地利用率上的挖掘,使宝贵的土地资源不断发挥出应有的效益。通过分析指标体系,主要涵盖利用的状况、经济的成效和管理的绩效三个方面,全面考核土地的利用集约程度。而主导性原则下的评估工作则是主要分析支配土地集约利用的重点因素,如集约型土地利用状况等。政策制度评价原则,主要是要对城市经济发展定位着手进行研究,以体现出国家的导向作用。

4 土地集约利用价值评估步骤

国家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估任务要依据国家相关部门的要求,并结合土地集约利用的相关情况进行展开。第一,系统全面整合相关文字及图片等数据资料,建立健全的电子数据库。其中包含电子定位系统、地图框架、比例尺等数据图层分布;第二,构建综合的空间数据资源库,并以此对土地资源利用数据进行充分收集;第三,调查相关区域土地资源基本信息、各项开发占用土地比例以及所产生的综合效益等数据;第四,建立和完备数据结界点,形成全方位的土地集约利用数据库;第五,建立区域性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估系统,并对其进行定量评估;第六,深入研究利用潜力对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进行准确地定景测。

5 健全完善政绩评价体系

对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进行全面提升,因为总体规划是对地域性图地结构、实施方向、和总量的总体把握和控制,总规划体现出两个目的,其一是对耕地进行有效的保护。二是对建筑用地实施有效控制,尤其是对县级以上的城市建筑规划实施严格审核考察制度。切实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方向,建立健全绿色透明的综合政绩考核系统。

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要适度限制县级城市的发展权,现阶段城市发展规划不够健全,因此城市的发展决策权,已经成为人民代表大会的重要审议部分,发展城市的实施权利也将由政府组织管辖。

根据目前土地储备手段,国家对城区的土地使用进行了综合的整治,通过依照国际的通行方法,本着达到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的目的,对土地的利用效率做了完善的协调,以求突现土地综合治理下的社会、经济及生态方面的整体效益。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知对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管理与土地价值评估进行研究很多必要,因为现阶段我国的土地资源的确没有达到集约利用的程度,而且相应的土地价值评估体系也不够完善,因此笔者对此研究,首先可以向让更多的普通人认识到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重要性,而相关部门也可以通过此外获得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管理思路。虽然我国的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确不是很高,但是也正是因为如此,说明我国的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空间非常大。

参考文献

[1]白英华,徐黎明.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综述[J].中国科技信息,2009,(5):267,269.

[2]马晓峰.对农业旅游土地资源价值评估的探究[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5):71-72.

土地资源管理学科评估范文第2篇

一、实施纳税评估的动因

纳税评估是税务机关依据国家的税收法律法规,对纳税评估对象依法履行纳税义务情况进行审核、分析、评价和处理的管理活动。纳税评估作为重大建设项目过程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对于提高税源监控能力、降低异常申报率、堵塞管理漏洞、提升控管质效起着积极的作用。加强重大建设项目纳税评估,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强化税基管理的需要。重大建设项目既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税收收入的重要来源。从去年底开始,各级党委、政府先后采取了一系列加大投资、拉动内需的政策,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相继开工。借助管理软件支撑,采取人机结合方式进行专业化评估,可进一步改进管理手段、拓展控管范围、提高监控效果,切实把经济增长点转化为税收增长点。二是盘活数据资源的需要。日常控管中,税收管理员重征收管理、轻评估分析,对大集中系统、重大建设项目税收管理软件中现有的数据信息以及相关合同资料,未能有效整合运用,建立经常性评估分析制度,造成数据资源利用率不高,直接影响到数据变税源、税源变税收。三是凝聚控管合力的需要。经过调查发现,由于征管基础和人员素质的差异,不同重大建设项目管理力度和控管质效不均衡。在“大集中”系统管理框架下,只有按照新的税源控管模式的要求有效整合数据资源,深入开展案头分析评估,分析查找征管中的薄弱环节,加强部门岗位间的配合联动,才能形成评估、征管、稽查等环节的良性互动,构筑起重大建设项目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高效运转机制,提高税收征管质效。

二、主要作法

土地资源管理学科评估范文第3篇

1重大项目评估论证程序

根据重大项目的内涵与特点[5],借鉴一般项目的管理经验,中央主管部门重大项目评估论证主要围绕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和实施方案等技术资料展开,其中对项目建议书重点进行立项决策评估,对项目可行性研究和实施方案则强调评估论证分析。各论证阶段具体内容如表1。

2重大项目评估论证指标体系构建

遵循综合性、系统性、代表性等指标选取原则,从重大项目内涵出发,本研究建立由立项决策评估与评估论证二个层次评估论证指标体系,其中立项决策评估由门槛指标和评估指标共同组成,评估论证由评估指标组成。

2.1立项决策评估指标

2.1.1门槛指标门槛指标指满足立项决策评估所必须具备的指标,若其中任一项不能满足,则项目无法立项,不再进入下一阶段评估过程,指标见表2。

2.1.2评估指标评估指标是指根据重大项目实施目的、要求及国家相关政策,所筛选的能够反映影响重大项目立项决策的各类指标,包括规划目标、整理条件、生态环境、实施保障等四个层次,具体因素集见表3。

2.2评估论证指标体系评估论证是在立项决策评估的基础上,根据重大项目可行性研究和实施方案阶段的任务、要求及国家相关政策,从工程建设方案、工程项目布局、项目估算、效益分析、实施方案、实施管理等六方面筛选出各类评估论证指标,具体因素集见表4。

2.3评估论证综合评价根据重大项目的特点,其综合评价宜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在划分评估论证阶段和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在评价步骤上,首先,进行评价指标标准化转换。各评价指标因为性质不同,具有不同数据类型和量纲,各指标数据之间具有不可公度性,难以进行直接比较。因此,在综合评价前必须把这些指标按某种效用函数归一化到某一无量纲区间。数据标准化通常采用向量归一化法、线性比例变换法、极差变化法、标准样本变换法等方法。其次,确定指标权重。从数学变换的角度,评价对象是由评价指标组成的高维空间点集,综合评价模型就是一种从高维空间到低维空间的映射,评价过程要求这种映射尽可能的反映评价对象在原高维空间中的分类和排序信息,而指标权重的合理确定是这些信息的具体反映[6]。指标权重确定的方法包括基于决策者的经验与偏好,通过各指标属性进行比较而赋权的主观赋权法(如Delphi、AHP等)和基于各方案相应各属性的数据而确定权重的客观赋权法(如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熵值法、物元分析法、灰色关联度法等)。最后采用线性加权和法作为评价函数求取综合评价结果。

土地资源管理学科评估范文第4篇

一、实施纳税评估的动因

纳税评估是税务机关依据国家的税收法律法规,对纳税评估对象依法履行纳税义务情况进行审核、分析、评价和处理的管理活动。纳税评估作为重大建设项目过程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对于提高税源监控能力、降低异常申报率、堵塞管理漏洞、提升控管质效起着积极的作用。加强重大建设项目纳税评估,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强化税基管理的需要。重大建设项目既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税收收入的重要来源。从去年底开始,各级党委、政府先后采取了一系列加大投资、拉动内需的政策,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相继开工。借助管理软件支撑,采取人机结合方式进行专业化评估,可进一步改进管理手段、拓展控管范围、提高监控效果,切实把经济增长点转化为税收增长点。二是盘活数据资源的需要。日常控管中,税收管理员重征收管理、轻评估分析,对大集中系统、重大建设项目税收管理软件中现有的数据信息以及相关合同资料,未能有效整合运用,建立经常性评估分析制度,造成数据资源利用率不高,直接影响到数据变税源、税源变税收。三是凝聚控管合力的需要。经过调查发现,由于征管基础和人员素质的差异,不同重大建设项目管理力度和控管质效不均衡。在“大集中”系统管理框架下,只有按照新的税源控管模式的要求有效整合数据资源,深入开展案头分析评估,分析查找征管中的薄弱环节,加强部门岗位间的配合联动,才能形成评估、征管、稽查等环节的良性互动,构筑起重大建设项目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高效运转机制,提高税收征管质效。

二、主要作法

(一)项目周期评控法。以工业建设类、商业建设类、企业办公用房建设类、技术改造类以及其他建设类重大项目为评估重点,根据企业生产实际和财务管理特点,将重大建设项目划分为投产期、试产期和达产期三个周期,不同生产周期确定不同评估重点。重大项目从立项开始到投产期,重点对取得土地方式与土地交易税收清算以及取得发票的真实性、代扣代缴建筑业营业税等税款进度与投资方拨款进度以及工程形象进度的同步性、“甲方供料”申报缴纳税款的完整性、境外提供境内设备安装、技术改造、转让无形资产等营业税与预提所得税扣缴的及时性、各类应税合同印花税申报的准确性等情况评估监控;从投产期到试产期,重点对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与实际使用时间是否一致、在建工程是否延期结转固定资产和人为拖延房产税应税时间以及城镇土地使用税申报的准确性评估监控;从试产期到达产期,重点对应税房产、土地以及扩大生产规模、增加销售收入等实现的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城建税等税源转化情况与项目规划立项文书的差异性评估监控。比如,在对一热电公司评估过程中,发现该单位私自征用建设项目所在地村委集体土地一宗,经过评估核实,补征入库税款28万元。在对一风电项目评估过程中,发现该单位支付工程款项环节未按照规定扣缴税款,经过评估核实,补征入库税款146万元。在对一金业化工项目评估过程中,发现该单位在建工程延期结转固定资产、未按照规定及时申报城镇土地使用税,经过评估核实,补征入库税款44万元。

(二)关联钩稽评控法。以居住建筑建设类重大项目为评估切入点,根据已有的房地产行业数学模型和评估指标体系,以行业总体税负率为评估标准,以此来衡量和判断企业税负是否合理、纳税是否正常,对纳税异常企业,依据营业税征收率与所得税核定征收率以及土地增值税预征率三者计税依据的内在关系,对税负偏低、指标异常、申报异常、营业税、所得税和土地增值税不匹配、税款与建筑规模不符等情况重点评估、筛选疑点。比如,在对一房地产开发项目评估过程中,通过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实际申报入库的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土地增值税倒算,发现该单位申报三税的计税依据不一致,差异很大,经过评估核实,应补征入库营业税309万元、企业所得税158万元以及其他各项税费40万元。在对一商住综合开发项目评估过程中,发现项目建设单位拨付工程款项进度与代扣代缴建筑业营业税等税款进度以及工程形象进度不同步,自取得预售许可证以来,商住房销售收入长期挂“预收账款”未结转收入,经过评估核实,分别补征入库扣缴营业税和销售不动产营业税等各项地方税收22万元。

(三)辐射延伸评控法。以工业建设类、农业建设类、基础设施类、公共建筑建设类等九类不同类型的重大建设项目为圆心向外辐射、延伸评估,做到“四个延伸”,即:一是由单纯项目评估延伸到建设单位、承建单位的双向评估;二是对跨年度的重大项目评估当年的同时对其以往关联年度追溯评估;三是由对重大项目营业税、所得税、土地增值税的重点评估向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以及其他地方税费的同步评估;四是由发票、税款的比对分析向“甲方供料”、工程转分包等征管难点的延伸评估。比如,在对一中学办公楼建设项目评估过程中,经过比对建筑安装合同、开具发票以及扣缴税款等资料,发现办公楼外墙装饰用大理石为“甲方供料”,经过评估核实,补征入库税款26万元。在对艺苑小区、教育路小区十区等重大项目评估过程中,发现相关项目均由一个房地产企业开发,且多个项目均属跨年度开发,为此,采取对所有项目“一揽子”评估思路,并将评估时限追溯到项目开工年度,对所有项目涉及到的建设单位代扣代缴、承建单位自行申报情况逐年、逐项评估核实,并对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以及其他地方税费的申报缴纳情况同步评估,经过评估核实,补征入库各项地方税款320万元。

三、取得的成效

(一)增加了税收收入。本次评估共选取重大建设项目 25个,其中房地产开发项目 13个。通过比对分析,发现有纳税疑点的项目19 个,其中房地产开发类11 个,经过案头分析评估和实地交叉派工核实,目前共补征入库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等各项地方税收916万元,有效巩固扩大了税基管理,缓解了当前组织收入工作的压力,为局党组掌控情况、科学决策、部署落实、全面完成一季度收入计划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规范了项目管理。通过进一步派工核实,用数据反映工作,用数据发现问题,用数据分析原因,用数据考核工作,找出内在的规律和特点,对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普遍性、苗头性问题,责令征收管理单位限期整改,并对相关重大项目补充完善档案资料,修订完善重大建设项目管理考核办法,按月落实重大建设项目管理运行情况通报制度,从而进一步加强了税源控管的目的性、针对性,有效减少了税收管理的人为因素和随意性,加大了税源监控力度,提升了项目控管质效,使重大项目管理纳入了程序化、规范化的轨道。

土地资源管理学科评估范文第5篇

【关键词】房地产估价 土地资源管理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39-02

我国土地资源管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伴随着土地管理事业的兴起而产生、发展的,并随着我国土地问题的日益突出,土地管理工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我国土地资源管理高等教育事业也随之迅速发展。据统计,全国已有80多所普通高校开设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土地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土地规划、测量、计算机、地籍管理的基本训练,具有土地利用与管理的基本能力。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测量、制图、计算机等基本技能,能在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及土地管理政策法规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1.房地产估价课程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中的地位

1.1房地产估价课程丰富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研究内容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实行土地使用制度及住房制度改革,对整个社会经济得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动产的市场特征越来越明显,其经济属性日趋突出,尤其是房地产市场开始活跃。一些高校开始设置房地产研究方面的专业,如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或在其他专业内进行研究,如经济类专业和工程管理专业等。之后,许多高校在土地管理方面的专业里也开始了对房地产相关内容的研究。房地产是指土地以及建筑物等土地定着物,是实物、权益和区位三者的结合体。对房地产的研究离不开土地资源管理方面的相关知识。

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研究内容一直在不断拓宽,研究内容几乎涵盖土地管理方面的全部内容。此外,有关房地产方面内容的研究,在高等院校专业的演变与调整过程中,主要有两个分流方向,大部分分流到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一部分分流到工程管理专业,当然还有分流到其他一些专业(包括少数自主设置的专业)[1]。总体上来看,对房地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当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研究房地产产相关内容(当然也包括房地产估价)的支柱专业,房地产估价丰富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研究方向,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房地产估价师人才培养提供了基地。

1.2房地产估价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专业课程之一

纵观开设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几所具有代表性的高等院校,如南京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等,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包含了房地产估价课程及相关课程。以华中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为例,表1列出了华中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

2.房地产估价课程的特点

2.1知识体系综合性强

房地产估价理论知识体系庞杂,房地产估价课程是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一门学科,同时还具有理论基础与实践操作高度结合的特征。这对于在高校生源中不是文科生就是理科生的课程教学对象来说,既要学工程又要学法律、经济等相关知识,不同的课程而且要求不同的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甚至接受、消化知识的过程都存在很大差异。广泛的知识内容跨度,使得我们并不能仅仅将教学大纲的要求停留在掌握这个层次上,而是还要学会综合运用。

2.2房地产估价课程的实践性

房地产估价除了具有较深的理论性,还具有较高的实践性。一方面,房地产估价的实用性很强,这门课程是住建部组织认证的房地产估价师执业资格考试的主要内容,涉及到两个科目的考试――“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和“房地产估价案例与分析”[2]。学生如果能够在校期间将本课程学好,则会有利于未来房地产估价师的考试。另一方面,未来随着我国房地产税的全面铺开,将需要更多的估价专业人员。而且在现实生活中涉及到估价的行为有很多,包括房地产交易、抵押、征收征用、拆迁补偿等。所以,房地产估价表现出来的实践性主要包括:①社会经济生活与其关联度高;②与社会上存在利益关联的部门众多;③本课程的综合性高、程序复杂[3]。

3.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中房地产估价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探讨

将房地产估价作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方向,其课程如何设置及设置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培养目标的实现。结合当前我国房地产价行业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房地产估价在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设计方面应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3.1加强房地产估价理论及技术学习

房地产估价课程不仅要注重公共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还要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估价理论方法的深入学习与研究,要学习国外较为成熟的估价理论,熟练掌握方法的适用条件、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发展对房地产估价师技术及知识结构更新的要求。

3.2加强实践教学部分

房地产估价是一门艺术,是科学与经验的结合。雄厚的专业知识,过硬的专业技能是是一名房地产估价师所必备的,然而更重要的是丰富的从业经验。经验是房地产估价师在多年从事房地产估价实践过程中所积累下来的。

对于实践环节的学习,要为学生创良好的学习条件及充裕的实践机会。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教学模式的相互结合来强化房地产估价实践学习:(1)建立房地产估价模拟实验室,从而使得学生不但可以巩固房地产估价理论知识,还可以熟悉房地产估价的操作规程,并且可以在模拟实验室条件下,运用不同方法评估各种状况下的房地产价格;(2)与房地产估价机构建立联合办学模式,让学生参与到房地产估价实务中来,让在实践过程中切身体会房地产估价的内涵,清晰把握当前我国房地产估价行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现实问题及其发展趋势,以及社会发展、行业发展对房地产估价师的要求,掌握其实际操作程序及现实工作中应注意哪些环节,并据此为自身以后学习的重点及奋斗目标进行准确定位。

3.3课程学习与专题讨论相结合

除了学习课本内容外,要针对房地产估价行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国家近期出台的相关政策法规,经常开设一些专题性讲座或研讨会,使学生能从行业发展的角度关注学科的发展。同时,专题讨论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目前的现状而言,可以开设有关如下内容的专题讲座:

(1)房地产估价典型案例分析。选择较为典型的房地产估价案例,由老师或邀请经验丰富的资深房地产估价师为学生作专项分析,让学生更深刻的掌握房地产估价实务及有关注意事项和应对措施。

(2)房地产估价师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即使房地产估价人员很精通估价理论,有丰富的估价实践经验,但如果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评估出的价格也不会客观公正。评估出的价格如果不客观公注意哪些环节,并据此为自身以后学习的重点及奋斗目标进行准确定位。

参考文献:

[1]李斌.关于新建本科院校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