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

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

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

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范文第1篇

一、国企财务管理现状的分析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出现了传统模式的束缚与现代新模式不确定的冲撞,引起了国企财务管理的混乱状况,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企业重改制,轻财务管理

企业要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改制是必然的,但是,企业以及相关部门把过多的精力和注意力放在产权改革上,而忽视了另一个与企业改制休戚相关的问题,那就是在企业改制的同时,必须建立现代财务管理模式,企业不论进行怎样的产权制度改革,管理都是第一位的,对现代企业而言,企业理财效率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企业的业绩,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因此,无视现代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同样会阻碍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2 企业管理者缺乏现财观念和现财意识

目前,我国不少国企在改制过程中得到了自主理财权时,往往会形成观念和意识上的误区,表现在:第一,认为资金越多越好,筹资比用资重要,不少企业把理财的重点放在千方百计筹资上,认定企业的理财目标就是筹资,据统计,国有企业的资金80%为负债,沉重的债务利息导致企业经营成本过高,经营利润用于归还贷款利息,但事实上很多企业缺乏的是营运资金的能力,而不是资金总量。第二,筹资最好的方式是发行股票。由于股票筹资可以使企业获得永久性资本,对于企业而言,存在还本及必须支付股息的压力,因此,改制后上市筹资便成为企业追逐的目标,不考虑负债筹资。据统计我国上市公司的平均负债率仅为34%,远低于国际公认为50%的警戎水平,不但丧失了财务杠杆效益,还会使企业付出极高的筹资代价,也不利于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第三,资本扩张越多越好,改制后,企业理财的重点已转向资本营运,但有相当多的企业都把资本扩张当成资本增值的捷径,热衷于收购、兼并、及大比例转增和送股,出现经营效益的增长与资本的增长无法同步,经营业绩滑坡,引起财务状况的恶化。第四,认为保有实物资产比保有现金资产更重要,忽视了流动性管理的需要。

3 理财目标不明确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国家逐渐将利润作为考核企业的首要目标,利润最大化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存在如下缺陷:①利润最大化没有考虑利润实现的时间。②利润最大化没能有效地考虑风险问题,这会产生不顾风险的大小去追求最多的利润。③利润最大化往往会使企业财务决策带有短期行为的倾向。应该看到,将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目标,只是对经济效益的浅层次的认识,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4 企业财务监督与约束机制的建立滞后

通过改制,一大批企业因获得经营自而获得生机,但与此同时,由于监督与制约机制的缺乏,企业的“内部人控制”现象日益严重,企业经营者利用其“内部人”身份通过与员工共谋取得企业控制权的相当大部分,并以此来侵蚀作为“外部人”股东的合法权益。由于企业没有建立起财务关系,既不能做到所有者、决策者、经营者和监督者分别到位,又不能形成一种既相互协调、合作,又相互制衡、监督的机制。

总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的是通过规范的公司制改组,培育和发展多元化投资主体,推动政企分开和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为企业的发展建立一个良好的制度支持体系。改制使企业的产权清晰了,组织形式变换了,但若仍然沿袭旧有的经营管理方式,照样发展不起来,根本原因在于,很多已经改制的企业尚未建立起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财务管理模式,企业的财务管理还没有完全回归企业,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很不完善,企业的财务监督与约束机制还有待建立。

二、构建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财务管理体系

随着企业改革与发展形势的变化,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和制度创新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客观要求,通过对国有企业与财务管理方式的调整,有利于形成以出资人管理为中心的企业资产与财务管理的新框架。在这个新框架中,政府逐步形成出资人财务制度,规范企业的财务行为,这样做既有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也有利于形成政府作为出资人对企业的制约机制。

1 建立以出资人为中心,以国有资本为纽带的财务管理体系

对于建立以出资人管理制度为中心的企业资产和财务管理新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份:①国有资本投入的管理。包括国有资本布局、规则,国有资本的设置,国有资本的增加和减少,国有资本保全和增值的原则等。②国有资本营运的管理,包括国有企业合并、分立、对外投资、转让、质押担保、国有股减持、关闭破产等国有资本的变动管理,注重国有资本的优化配置,放大国有资本支配、调动的功能和建立国有资本的退出机制。③影响国有资本权益的重大财务事项的监管,并实行规范化的管理办法。④国有资产收益的管理、包括税后可供分配利润、产权转让收入的收缴、收益分配使用的原则和办法,以及国有资本经营风险和责任。⑤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考核和评价、经营者的激励机制和风险责任、财务分析和预警系统等等。⑥国有资本运营主体的责权利及监督、法津责任等。

2 实行财政管理与财务管理的统一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的变化和公共财政框架体系的建立,财政对企业资产与财务分开管理已不适应经济发展和改革的需要,财政统一管理企业已是大势所趋。第一,政府通过法律和制度的办法强化对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的管理,对企业符合市场需求的行为予以引导和扶持,并通过法律手段创造各种所有制公平竞争的环境。第二,资产和财务合一,有利于规范企业兼并、收购破产以及优势企业重组上市等经济行为,可以运用各种财政政策手段,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支持高新技术等优势企业的发展,逐步形成国有经济进入优势领域和退出非优势领域的机制,有利于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第三,资产与财务统一管理,有利于形成以出资人管理制度为中心的企业资产与财务管理的新框架。基于以上的原因,新体系的建立就应该是统一企业资产与财务管理,由财政部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行使统一管理职能。

3 财务职能转化为有效培育与配置财务资源

现代财务作为企业管理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最本质的职能应该是有效培育和配置财务资源,处理分配关系、组织现金流转、安排资金或资本、财权合理配置等,它是“有效培育与配置财务资源”系统的一个侧面或一个组成部分。这里所说的财务资源,应当包括资金资源、自然资源、市场资源、人力资源、知识产权和组织管理资源等。财务管理的实质就是通过合理的财务制度安排、财务战略的设计和财务策略的运作,有效地培育和配置财务资源,以求出资者的利益最大化和协调化,维持理财主体的可持续发展。

4 重塑财务目标,形成以国有资本财务管理预算制度

在以出资人管理制度为中心的企业资产与财务管理的新框架中,出资者的财务管理的首要目标,就是资本保全,确保资本的安全,即确保投资人最初投入资本的安全不受损失是出资者财务管理的基础目标。资本的保全既包括原始资本的价值也包括无风险投资中应得的收益。最终目标在于实现资本的增值,表现在超出原始资本的价值可以确认和计量,包括了无风险报酬和超过经营预期的所实现的收益两个部分,此外,资本的无形增值(如商誉、品牌)可以确认和计量,而要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必须实行国有资本的预算。国有资本预算是财政部门以所有者身份将其依法拥有的资本收益等资产用于再投入的收支计划。编制国有资本预算,能够全面反映国有资本收支状况,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所有者职能,确保出资人到位的基本手段,它应包括的内容是:公共支出预算,国有资本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在内的管理体系,其中:国有资本预算是国家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财务与财务管理的结合点。

5 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国有企业内部财务管理

加强企业内部的控制,政府应制定更为具体的法规,促使企业根据财务控制的要求实行分层授权制,即股东大会给董事会授权(决策权),董事会给经营者授权(执行权),同时,股东大会给监事会授权(监事权),建立责权利明确的所有者控制体系,严格按照《会计法》的要求建立岗位分设、流程规范、互为牵制的组织结构和完善有序的业务处理流程,提高内部财务控制的理智性。

三、构建与新制度相适应的监管与评价体系

随着财政部《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的颁布,明确指出国企财务考核与评价应以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能力为核心,以财务效益、资产营运、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四个方面为基础,在具体建设上,还应不断完善以下几个方面:

1 委派国企监事会和财务总监

现代企业制度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利益目标并不完全一致,加之经营者直接控制着企业的主要经营活动,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经营者以牺性所有者利益为代价,来实现个人(或集团)利益最大化的行为,所以,现代企业制度下,既要给经营者合法的、独立的经营权,但也不能放松对经营者的监督和约束,委派国企监事会、财务总监就是为了强化所有者对经营者的财务监督,它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国企监事会不参与和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其主要职责是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实施财务监督,审查国有企业资产运营和盈亏状况,对企业经营者执行国家法规的情况和经营业绩做出评价;财务总监应有较强的独立性,独立行使制衡与监督权力,同时,建立对重大事项的报告制度和考核财务监督效果的评价制度。

2 建立财务管制体系

在完善监督管理的基础上,对国有资产的监督和评价还应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加强管理,在外部财务管制方面,财政部门以国有企业为对象,对国有资产投入的管理、企业资产营运的监督、企业重大财务收支的监督、国有资本收益的管理、企业财务考核与评价、违法违规的法律等内容作出评价,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保障出资人权益的需要,合理界定财政部门在企业资产与财务管理方面的权利和义务,规范企业资产管理和财务行为。对国企内部财务管制中,应采取的政策是:第一,适度集权制。主要为适度集中筹资权和投资权,包括股权投资与转让、固定资产构建与处置、贸易交往与销售、新产品的投资开发等,形成相应的工作制度,提高决策的科学性。第二,建立内部报告系统。报告企业经济业务事项处理过程的信息,如重大经济业务事项处理跟踪报告、损益报告、费用报告、现金流量报告和资产质量与债务形成等情况的报告,它是动态地了解被监督企业情况,发现问题和及时进行动态控制的重要手段。第三,成立内部结算中心。统一内部结算单位现金收入、资金拨付、对外筹资和往来结算,它能有效地强化资金管理,控制财务收支,提高财务信息真实性和及时性。第四,中间审计。通过设置企业财务中间审计,能够尽早发现问题,制止不良倾向,威慑违规行为,强化内部财务管制。

3 制定国有资本预算考评制度

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财务预算是一系列专门反映企业未来一定预算内预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收支等价值指标的各种预算,编制国有资本财务预算,是建立现代财务制度的一项重要工作。企业财务预算必须服从决策目标的要求,尽量做到全面地综合、协调、规划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层次的经济关系与职能,使之统一服从于未来的经营总体目标的要求。财务预算能使决策目标具体化、系统化、定量化,能够明确规定国企有关生产经营人员各自职责及相应的奋斗目标,使企业的资源获得最佳生产率和获利率的一种方法。企业的总目标通过预算被分解成各级各部门的具体目标,如果各级各部门都完成了自己的具体目标,企业的总目标也就有了保障,国企资本的保值、增值便有了保障。现代化生产是许多共同劳动的过程,不能没有责任制度,而有效的责任制度离不开业绩的考核,通过考核,对每个经营者的工作进行评价,并据此实行奖励和安排人事任免,从而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

参考文献:

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范文第2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 精细化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5-0041-02

随着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逐步走上加强经济建设,提高管理效能,推进精细化管理,注重经营核算和运行成本的集约型发展道路。精细化管理就是细节的管理,这就意味着制度的细节、组织构架的细节、人员服务的细节、工作的细节等等。随着科技的发展,财务分工越来越细,财务信息的流动量和流动频率不断增加,客观上要求医院实施现代化的信息管理,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来提高医院管理效率,节约管理成本,进而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

一、新制度下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在传统管理中,医院的人、财、物各行其是,缺乏统一信息管理,新制度下,信息化建设成为医院发展的重中之重,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实行财务管理信息化,可以充分地将信息技术应用在财务管理各个环节,加快财务信息的传递与整理,及时准确地掌握财务信息、集中管理各项财务资源、迅速做出科学决策。

第二,建立统一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将各部门信息系统与之相连,通过实现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整合,保证医院人财物、收与支的一体化,可以切实解决目前医院粗放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医院由“核算型”财务向“管理型”财务转型。

二、新制度下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一)完善财务管理模式,加强医院财务管理

新制度实行前,医院实行分散化管理,各院区人员、财务、物资采购等分别核算,财务信息采集存在滞后性,内部控制存在一定缺陷。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医院改变了财务系统组织结构,实行各院区财务统一核算、集中管理,建立财务中心,下辖预算、会计、成本、物价、结算五个办公室,实现大财务统一管理,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分阶段、分层次设定目标、分步实施,稳步推进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二)逐步开展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1.建立会计平台系统,实现医院财务网络化管理

医院建立一体化信息共享平台,使多部门信息系统联动,实现信息共享。原有的财务核算软件与HIS系统、固定资产系统、物资采购系统,处于各自独立的状态,使得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无法将所有信息统筹规划,形成了信息孤岛,未实现各级之间的信息共享,数据传递需要靠财务人员手工核对后录入,导致医院在财务信息方面的准确性、时效性较低。有鉴于此,医院建立了会计平台系统,留出接口分别与HIS系统、物资采购系统等软件(下层软件)相连,由下层供应商按照财务需求提供数据,通过信息共享平台直接读入上层软件,并按照事先写好的程序生成会计凭证,减少了人为因素造成的失误。该共享平台的建立,使财务工作在日常业务中能够及时、准确地整合各个业务系统数据,实现了支付业务数据与财务核算数据的贯通,使得财会业务的协同得以实现。财务部门通过共享平台在医院各业务流程中采集数据,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唯一性,使财务工作真正实现事中控制,保证整个医院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实现高度集成。

财务管理体系的信息化,延展了财务管理职能,提高财务管理质量和效率。医疗、财务等管理部门通过内部网络直接与各物流部门相连接,借助计算机系统的自动监控,医院的人、财、物实现集成管理,无论在医院整体层面,还是个别部门的控制层面,都有效防止人为失误的发生,同时还加强了医院各部门之间相互制约与监督,提高了内控的效率与效果。

2.开展网上报销业务,实现医院财务集团化管理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医院不仅需要合理规划和运用自身各项资源,还需将经营环境各方面的资源紧密结合起来,优化重组业务流程,实现医院运营的精细化和集约化管理。新制度对医院财务收支核算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划分,医院先后完成支出的部门核算、收入的部门核算、院区核算、全面预算管理的信息化等信息化建设,信息的来源向业务的源头延伸。针对多院区办公,职工分散使用、财务集中管理的模式,医院加强集团化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通过院内局域网,开展网上报销业务,为各相关科室设置登陆财务系统热点,让业务支出从源头开始进入信息系统。在这一流程下,医院员工可以在任何时间、从任何地点提交财务报销申请,领导可用数字签名的方式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业务审批,财务部门对原始凭证审核无误后,自动生成记账凭证,并可以通过网上银行进行支付。

网上报销业务的开展,在充分保障院区工作的前提下,极大地方便了各院区的财务报销工作。医院通过财务信息系统管理功能和授权机制完成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取消了人工输入凭证、登记账簿,事后编制报表、勾稽复核等会计过程,通过共享平台,将医院有关财、物的信息及时传递到决策管理者面前,使单纯的会计核算工作大大减轻的同时,强化了预算工作,规范了报销业务流程,提高了财务管理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3.保证网络安全,实现银企互联

医院、财务管理系统运营商、银行三方紧密合作协商,建立了银企互联模式,在网上报销流程的审核结束后,直接进入银行支付平台,真正实现了报销业务的流水线作业,减少各环节的重复工作,提高财务管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实现财务执行的动态监控,使医院财务管理数据实现有效整合,会计审核、复核、出纳付款、银行支付等环节的一体化操作成为现实。

随着医院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临床、医技、管理等各个部门的日常工作已经越来越依赖医院的网络和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已成为医院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系统,加强网络安全防护,提高系统安全性,越来越受到医院管理者的重视。医院通过重建信息部门计算机机房设施,保证信息化建设的硬件安全。购置高端防火墙、网闸、杀毒软件等,并定期更新;建立分级授权访问机制、密码保护、数据库审计以及完善存储与备份体系等;加强信息系统的安全测试及故障恢复检查等,最终保障医院信息系统的软件安全。

4.转变财务工作重心,加强财务分析

新制度下,随着医院财务管理内涵的扩张,精细化管理进程的深入,财务管理的工作量大幅增加,而医院共享平台的建设,使财务的决策、计划、控制、分析职能有望实现,财务机构的主要职能由核算转为管理。医院财务主要职能的转变,使财务人员摆脱了简单核算工作的束缚,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参与到医院管理中来,充分利用信息系统分析医院人、财、物的利用情况,研究医院运营活动取得成果的原因,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找出差距,依靠信息系统进行流程优化,提高医院资金周转速度,降低医院物资库存率,优化资源利用率,切实保障医院效益。

医院实施的领导决策系统将多个业务系统进行整合,多种数据来源进行统一,实现管理层、信息层、操作层多层业务全新集成,有效提高了各项经济信息资源利用率。系统对于医院例行报告,如月报、季报、年报等等进行单位、部门、年度多维度立体式纵深分析,并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进行信息报告,使医院决策者更加轻松地掌握医院的有效信息。

5.加强财务人员培养,注重人才梯队建设

财务管理信息化意味着财务人员的工作重心从基础的会计核算扩展到管理、控制、分析财务信息上。为此,医院着重加强人才培养,实行大轮岗制度。医院定期组织人员培训,培养财务人员创新意识,在思想上树立创新的管理理念,提倡财务人员在工作中提出新方法、新观念;定期组织财务人员轮岗,一方面降低财务风险,另一方面,使财务人员充分了解财务基础工作,改变原有的工作模式和管理手段,使其不再局限于做账、核算、统计等基础工作,还要了解预算管理、决策管理、成本管理、资金管理基本模式,完成医院财务人员从账房先生向财务分析师角色的转换。为了满足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对财务人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医院通过招聘等模式引进新的人才的同时,加强财务人员培训,逐步形成了一支高素质复合型的财务管理队伍。

三、财务管理信息化实施对医院的影响

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实现和推动医院体制创新、提升服务、规范管理、增加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随着新的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基本医保制度的普及,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以财务流程再造带动工作效率的提高

医院通过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财务流程,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利用信息一体化平台,整合HIS系统、LIS系统、PACS系统、自助挂号缴费系统等,实现资源共享,节约管理成本,实现医院精细化管理。

(二)构建信息技术平台推动全成本核算

全成本核算是各级管理者追求的目标,也是节约医院运营成本的主要手段,通过信息平台的构建,建立“一个机构、一个账簿、一个账户”的核算体制和运营机制,统一财务职能,明确经济核算和财务管理范围,达到全方位的凭证管理、全过程的财务监督、全要素的成本核算的运行模式,提高管理效益。

四、结语

医院的宗旨就是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新制度的实施,为医院的发展提供契机,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符合新医改的政策要求,同时加快了我国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改革。这种新的财务管理模式必将成为今后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戴小矗郑大喜.新制度下医院财务管理的职能拓展与思路创新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2.

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财务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建设

作为高校档案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档案主要记录了高校的经费核算、发展水平和办学规模等。在当前网络时代背景下,会计档案的管理内容和模式都发生来巨大变化,想要充分发挥出高校财务会计档案的内控管理优势,就必须要对其有正确的认识,了解目前会计档案管理的不足之处,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处理,确保高校财务会计档案得到有序健康发展。

1高校财务会计档案管理内容

会计档案指的是对经济业务记录反映的重要证据和史料,主要涉及的内容有会计凭证、财务报告和财务会计档案其他内容,其中,会计凭证主要包含的内容有汇总凭证、记账凭证、原始凭证。财务报告主要涉及的是年度报告、季度报告和月度报告。而财务会计档案其他内容主要涵盖的内容有会计档案移交清册、银行对账单、存储款余额调节表、其他应当保存的会计核算资料等。

2高校财务会计档案管理现状

高校会计档案管理是由工作人员将数据信息进行完整、清晰地记录,反映了高校真实的活动记录,同样也是对客观规律寻找的重要依据。通过时间的累积,档案可以将高校的经济轨迹全面反映出来。但是,目前我国的高校财务会计档案管理依然存在较多问题。比如,传统的档案形式主要是纸质进行记录、存放和管理,需要确保会计档案的安全性、连续性和完整性,还需要做好防潮、防虫、防盗和防火的工作。并且,传统的管理方式需要花费的大量的时间翻阅档案。而应用大数据信息化技术之后,会计档案管理实现了纸质与电子的结合,管理形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化,逐步实现了电子档案的存储和管理,大大提高了档案管理效率和质量。

3高校财务会计档案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充分。从当前实际的发展现状可以看出,高校财务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只是对会计方面的业务比较关注,没有认识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会计人员在上岗前没有对档案方面的工作进行培训,实际在进行档案操作时缺乏实践经验,而且没有严格按照规定和流程操作,实际的档案标准远远达不到预期目标。

2)管理人员水平较低。目前,依然有很多高校没有设立专门的财务档案管理人员,主要由会计人员兼顾,而会计人员没有经过系统性的培训,对档案管理的范围和标准不是特别了解,对档案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有较大的影响。另外,部分高校会计档案管理人员日常工作量较大,很多重要的档案资料无法及时上交,而且部分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不高,存在违法乱纪的现象,从而使财务会计信息档案失真。

3)管理规范性欠缺。财务档案管理是组织上的需求,但很多高校没有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专业的人员也比较缺乏,财务会计档案管理非常分散,存在严重的不规范、不统一的问题,对高校财务会计档案管理造成了巨大影响。并且,高校的目的是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人才,作为高校的核心部分,财务的工作内容更加倾向于财务服务工作,但一些财务工作人员的职业责任感缺乏,没有有效管理好档案,这与管理制度存在缺陷有直接的关系。

4)信息化档案建设不足。部分高校在开展财务会计档案管理的工作的时候,财务会计水平依然停留在纸质管理管理水平上,而且部分会计人员的知识和技能无法满足信息化要求,无法熟练操作现代信息软件,导致高校会计档案管理的效率得不到有效提升。尤其是在当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会计电算化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相关工作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操作技能,才能满足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4高校财务会计档案管理的内控制度建设方法

1)正确认识财务会计档案管理。根据档案法的相关规定要求,高校的领导层要正确认识到财务会计档案管理建设的重要性,在开展管理的时候要贯彻落实好一把手负责制。并由专业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档案资料的收集、归纳、應用和存储。并且,领导要强化自身的档案管理意识,通过法律对管理进行约束,确保充分发挥出会计档案管理的价值。

2)提升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素质。高校财务会计档案管理工作要结合时展的需求,高校要定期对财务会计人员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有职业道德、业务素质和思想素质,使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工作能力不断得到提升,并树立良好的责任心。此外,财务会计管理人员,要开展岗前培训和后续的岗外培训工作,对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要有妥善的应对方案,尽可能提高财务档案信息管理的质量。

3)完善财务会计档案管理制度。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高校进行了大量扩招,高校会计的核算范围和内容越来越广泛。档案管理制度的内控建设作为高校的核心组成部分,一定要加强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实现高校档案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通过完善的财务会计档案管理制度,明确管理目标和职责,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4)健全工作管理制度。高校财务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不仅仅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还需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而管理制度的完善性,能够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行为进行约束,实现工作规范化和标准化。并且,能够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对内部控制进行强化,可以明确职责,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效率。通过改善财务会计档案管理,可以让管理人员形成规范化的工作流程,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尤其是近些年高校的不断扩招,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内控管理制度,能够有效避免出现违法乱纪的行为,确保高校财务会计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

5)优化财务会计档案管理手段。作为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财务会计档案信息化也要不断进行创新,跟上时展的步伐。首先,加大对高校财务会计管理软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及时对档案室的设备进行更新。并为档案室的财务会计管理提供现代化设备,比如扫描仪、打印机、灭火器等等,只有完善了软硬件设施才能促进档案工作的快速发展。另外,高校财务会计档案管理还应当尽快实现信息化发展,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比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将档案信息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也为高校财务会计档案管理的有序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历来为广大农村群众所关注,它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的维护和农村社会的稳定。近年来,按照“两健全、三规范、一监督”的要求,坚持财务公开和民主理财,不断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规范会计核算办法,农村财务管理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和监督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农村财务会计管理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农村集体资金管理体制不顺,出现多头管理,财务制度不健全,核算办法不规范;二是财务管理和监督不力,制度执行不严,资产流失严重;三是农村财务人员和民主理财小组人员素质偏低,账目混乱不清;四是财务公开流于形式。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正常运转,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农村稳定;这些问题不解决,势必会影响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因此,应充分认识到加强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和监督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密切干群关系,保持农村社会稳定的高度,扎扎实实地抓好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和监督工作,推动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和监督向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发展。

        1 农村财务管理现存的问题

        1.1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欠规范。

        1.1.1集体资产、资源登记不全面,有的村干部对村财乡管有抵触情绪,自己花销不自由了就留一手,把应该登记造册的资产、资源留一少部分以备后用。有些资源闲置的时侯没有价值;没有被登记台账,也无法进入财务管理,一旦资源被开发利用就产生了价值而且价格的高低没有标准,非常容易造成资产、资源的价值的流失,更谈不上资产、资源的保值和增值。

        1.1.2发包、租赁存在违规操作现象。资产、资源的发包租赁制度虽健全,但并不遵守规章制度,在程序上不规范,不进行合同鉴定,合同条款不全,相关权利义务不明确等。

        1.1.3不良资产比重大。农村集体资产中的呆账、坏账、死账不及时处理,应收款项滞留沉淀,收不回来,固定资产、库存物资存在财实不符的现象,虚增了村集体资产,造成账实不符失真的情况。

        1.2票据管理欠规范。

        村财乡管后,票据的领取、收回有专人管理,并对收回的票据逐联核对,理顺了票证管理制度,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

        1.2.1票据使用不规范,没有按票据要求使用。例如,应用承包费专用票据而用了统一非营业性票据;

        1.2.2报销票据欠规范,自制票据多,农村成为工程承包商、商店逃避税款的港湾。只要村上不开税务发票,就在价格上给予一定的优惠,村上为了少几个钱就不开正式的发票了。现在农村也存在客观现象,有的村经济差,一小商店、一些村上项目包给当地农民干确实没有税务发票。

        1.3报销审批不到位。

        1.3.1审批不够规范,报销票据注重合法性而忽视合理性。报销票据时,从手续上、内容上、都符合财务规定,但从村实际出发并不合理。例如,村有两间80平方米的办公室,一年却要报10吨煤款。筹资筹劳项目没有跟踪审计,它的工程量所需资金与报销金额是否合理很难判惭。

        1.3.2收款不清,存在坐收坐支现象。一手交收款票据,一手交支出票据。

        1.4会计账务处理欠规范。

        1.4.1报账、记账不及时,村报账员拖拉,不注重权责发生制原则及时报账。当日的业务拖到下月,今年发生的业务,拖到下年去报。

        1.4.2在新农村新形势丁,筹资筹劳制度的推行存在会计处理的模糊不清,需要进一步明确核算方法。

        1.4.3会计档案管理不规范。很多乡镇受到人力、物力、财力的影响没有单独的档案室,村报账员不重视档案资料的管理,档案整理时间过长,涉农文件及其他各口的统计报表不全。电算化数据档案没有及时考贝,电脑一旦中毒,影响数据的档案的连续性。

        1.5民主理财与财务公开不规范。

        1.5.1有的民主理财小组成员不认真负责;

        1.5.2有的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缺乏财务知识,做表面文章;

        1.5.3村干部用自己的亲信当小组成员;

        1.5.4财务公开内容过于笼统不全面;

        1.5.5财务公开拖拉不及时。

        2 加强规范农村财务管理的主要对策

        2.1提高认识,明确职责,加大集体资产的监管力度。

        镇、村两级领导必须提高村级财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按照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程序严格要求,特别是领导干部从自身出发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各岗位职责。镇村两级领导要提高集体资产监管意识,加强每一项资产、资源的管理,并针对不同的资产、资源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对人账的资产、资源有变动的及时报到镇里,进行账务处理,对资产资源的出租、发包、必须经集体村民代表大会讨论,进行集体决议,杜绝暗箱操作;对于没有上账的资产资源在产权转移时,通过有关机构进行科学评估其价值,防止集体资产流失,走出重钱轻物的管理误区,确保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

        2.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财务管理力度。

        实施村财乡音制度以来,建立了十余项财务管理制度,有效地规范了村级财务,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票据管理、传票的传递、会计档案的归档等都要严格执行规范化财务制度,执照规范程序进行财务管理。

        2.3强化财务、审计监督,加大惩戒力度。

        审计监督是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的有力保障。审计部门、审计人员加强审计力度,时时监控,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对重要的业务或岗位要进行经常性稽核;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项检查,以内部日常审计为主,以定期审计和专项审计为辅。对问题票据绝不审批,对违法违纪人员严肃处理,决不手软。

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范文第5篇

关键词:财务制度 规范管理 外资企业

随着党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国策的提出,社会各界纷纷响应,做为国家基本社会单元和市场主体的企业也逐渐确立法治思维,认识到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以及建设法治国家对于企业管理的好处。企业进一步做好依法治企也是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体现。在依法治国的政治背景下,外资企业只有把依法治企做为企业管理的新目标,使得依法治企做为管理新常态,才能够不断在法律的保护下与其他企业进行合理竞争,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依法治国背景下企业落实依法治企的重要性

(一)依法治企是对依法治国的贯彻落实

伴随着依法治国的执政理念和基本国策的推行,依法治国涉及到全国的各个层面,而作为国家重要组成细胞的企业,也将成为践行依法治国的重要主体,而作为外资企业只有不断通过践行依法治企,才能够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基础。依法治企是指企业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展开相关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这是外资企业适应新时期的要求,也是企业管理制度顺利推行的必然要求,外资企业只有通过依法治企才能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二)依法治企促进外资企业长效发展

首先,依法治企有利于企业管理水平更上一个台阶,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懂法用法才能够更好地开展经营活动,促进外资企业健康发展,外资企业也只有运用法治才能够维护企业市场主体的独立性,进行公平交换,促进市场机制发挥作用。

其次,依法治企有利于外资企业参与公平的社会竞争。在法律的保护下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保证市场主体的正常利益,防止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如欺诈、虚假宣传、违约、造假行为,也能进一步防止一些地方保护主义和贸易壁垒对于外资企业的不利影响,防止市场竞争良好秩序的扭曲和破坏。同时,做好依法治企,有利于保证市场中合同的契约效益,并为保证良好信用的企业创造更加宽松的信贷规模与准入,促进依法治企的企业在激烈竞争中长足发展。

再次,依法治企有利于促进企业策略制定与决策的科学性。外资企业在面对日常生产经营和营销以及技术革新、面对客户合同签订以及需求分析时都会涉及相关的法律问题,而依法治企能够指导企业进行科学决策。

二、外资企业落实依法治企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意识仍需加强,专业人员缺乏

外资企业在中国进行生产和经营时由于不了解中国的政策和法规,由于存在着文化的差异和理念的不同,对于商业合同、公司业务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相关法律规定不甚了解,缺乏法律风险的防范意识,加之企业中相关的专业法律人员较少,法律相关人才在企业当中的地位不高,对人才重视度不够和晋升机制等问题,使导致难以落实依法治企。

(二)缺乏防范法律风险的机制

外资企业在法律基础制度的建立上缺乏优势,在合同管理、招标以及重大法律事件审核方面缺乏健全的制度,忽略了法律风险防范,各个部门缺乏联动机制,不能有效进行事前的预防、事中控制以及事后的防范工作。

(三)财务制度和财务管理有待规范

从中央推行的依法治国到依法治企,依法治企基本途径就是加强企业法规建设,包括重要的财务管理制度建设,财务制度的建设和财务管理的规范也是外资企业贯彻依法治企的重要途径。企业的规章制度可以说是企业内部之法,是企业践行依法治企的重要途径,规范化的财务制度和管理有利于促进企业实现人治到法治的转换,促进企业向职业化管理的转换,只有做好财务制度的建立,才能够使企业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查,制度建设是完成依法治企的最重要部分,而财务制度的建设和财务管理的规范又是外资企业依法治企的重中之重。

然而在企业财务制度规范方面仍有一些不足:

首先,外资企业缺乏健全的财务制度,在资金分配方面相对随意,对于专项资金的申报和使用也缺乏监管,使用范围宽泛不够严格。对于已经设立的财务制度的遵守性有待提高,对于支出的预算、资金收入账的监管也相对缺乏。

其次,缺乏对资金的规范管理和监督。在进行财务管理时仍是时候检查为主,对于事前和事中的监管相对较少,这使得制度的遵守和错误纠偏往往存在滞后性,针对专项的监督检查也相对较少,检查的覆盖面也不够全面。

再次,缺少相应的内控制度,外资企业在业务控制的流程方面缺乏严谨度,由于缺乏内控制度使得出现违规现象后才能够发现,对于违法违规的行为的出现缺乏相应的风险防控,一但出现问题往往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

三、如何通过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管理贯彻依法治企

(一)提高法律意识,加强法律人才建设

外资企业要做好法律法规以及单位内部财务制度的宣传作用,要使员工遵法守规,就要使得企业员工人人知法、学法、懂法,充分了解相关的法律以及本企业的规章制度,使得法律法规至上的意识深入员工内心,同时也要加强法律人才的建设,对法律人才给予重用,并为其提供良好的晋升通道,加强法律人员与其他员工的沟通与交流,可以通过交流会等方式促进整体员工法律意识的提升。

(二)建立防范法律风险机制

企业应进一步深化风险防范的机制,深入研究法律风险防范的措施,有效防止重大法律纠纷,主要针对重大事项、重大招标与投标、重大合同等问题上进行防范风险,对不同事项进行风险等级的划分,设立一些重大事项的清单,并进行应急预案的整理和编排,对存在法律风险的地方进行严格专业排除,并做到事前预防、事中监控以及事后监管相结合的全方位风险机制的建立。

(三)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强化制度执行

首先,要加强基础管理,做好财务制度的基础建设,针对财务管理体系、审核制度、财务收支的审批管理以及内部控制制度、专项资金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基础问题予以落实,对企业内部的账户加强管理、做好五个账表的数据真实可靠,针对账目的往来关系进行梳理和核对。针对专项资金进行严格的管理,财务收支严格按照预算进行,建立相关的会计档案的存档和保存工作,为工作责任的落实奠定基础,更加有利于财务制度的基础建设。

其次,要对资产管理提起重视,企业要对固定资产管理进行责任制管理,责任到人,权责清晰,设立统一登记的管理部门,建立一套统一的核算机制和动态管理的体系。加强各个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定期进行盘点与清查,保证账目与实际相符合,企业的管理者能够随时掌控企业资产的状况,并加强对固定资产及其他资产购买的管理,建立相互制衡机制,使购买资产的支出在年初预算的统筹管理之内,科学有效管理,保证企业资产的保值与增值。

再次,要加强预算管理。良好的预算管理制度是做好财务制度建设的基础,预算编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财务制度能否良好运行,企业应严格遵守预算编制的规定,科学有效调研企业人员、发展状况等因素,编制中要侧重企业发展的重点和工作的重心,确保预算制度准确而又符合实际。

第四,要做好收支制度建设,企业应加强对财务收支的管理,加强内部审计与监督,对重要会计材料与信息进行审计,并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整个流程、防范进行审计。

(四)加强监督管理制度,建立奖惩机制

良好的监督管理和奖惩制度,有利于企业依法治企的运行和顺利实施,才能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奖惩制度一方面要表现在对于财务制度、法律法规遵守较好的个人和团体进行奖励,对执行力较差的部门和个人进行惩罚。另一方面对于企业财务制度建立有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团队也要予以嘉奖,建立奖惩分明的好机制。

(五)加强内控制度建设

良好的内控制度是落实依法治企和、加强财务制度建设规范财务管理的保障,建立内控制度首先要做好记录的完整,保障财务人员的经济活动都有记录可查询、有凭证可参考。并确定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第二点要对财务管理活动进行相关授权,给予财务管理者相应的权利。第三就是要做到检查的独立性,确保进行监督财务制度运行的员工和进行审计的人员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有利于客观、科学地进行监管,促进财务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依法治企的推行。

总之,加强财务制度建设规范财务管理是外资企业依法治企的重要途径,只有不断通过提高法律意识、防范法律风险、健全制度、设立奖惩、加强内控等方式,才能有效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促进依法治企的贯彻实施。

参考文献:

[1]王飞.如何加强财务管理,有效防范财务风险[J].中国外资(上半月),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