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会科学研究导论

社会科学研究导论

社会科学研究导论

社会科学研究导论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的发展和学科地位的提升,对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期望与要求越来越高。深人解读了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的研究状况,指出学科门类的交叉性,学科研究的引领性,研究质量的波动性构成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总体特征。阐释影响体育社会科学理论发展研究的主要因素包括:人才队伍、实践研究、智慧层次、利益追求、学术环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应对方略:1.重视实践,从创新过程中探索学科的独立性;2.开阔视角,从学科发展中拓展理论的创新性;3.严格规范,从学风建设中追求成果的质量性;4.建设梯队,从培养机制中提升人才的层次性。研究认为,必须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才能体现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体系性与实践性。

    当前,体育社会科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呈现研究视角广泛,研究方法新颖,研究成果剧增的兴盛的局面,但又呈现出研究对象、研究领域、研究成果的“混沌”状态。体育社会科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如何走出这一“矛盾”阶段,对进一步深人理解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目标与内涵,构建体育社会科学理论与实践体系,充分发挥体育社会科学的功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简要阐释影响体育社会科学理论发展研究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发展对策。

1对我国现行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状况的解读

1. 1学科门类的交叉性

    体育社会科学理论体系中各门学科通过加强多学科的渗透与融合,促进本学科发展,已成为社会科学学科发展的一种趋势。诸如:哲学与历史学与文化学与政治学*体育史学与奥林匹克学、教育学与教学论与课程论、学校体育学与竞技教育学、社会学与文化学与经济学与管理学、体育社会学、社会学与管理学与行政学体育管理学等等。运用多学科融合的优势互补,重视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从而加强学科间的整合。然而,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在多学科融合的过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多门学科与相邻学科内容“重叠”的现状,缺乏学科体系性与独立性的问题,如《学校体育学》与《体育教学论》与《体育课程与教学论》与《体育教育学》等学科课程,都包涵着体育过程、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设计等内容。甚至在性质不同、名称不详的体育社会学科中存在内容体系雷同的问题。如:《体育经济学》与《体育产业学》、《体育市场营销学》等学科的内容都有相当比例的“重叠”。再如:《社会体育学》、《体育社会学》学科名称既相似又有区别,但就所涉及的内容同样存在“重叠”现象。这一现状反映在一定范围和特定条件下,多学科“融合”作用容易导致各门学科设置缺乏学科自身发展的结构牲与主体性,“有些研究有牵强附会,生搬硬套之嫌”。如果长期保持这种学科之间的“混沌”与“模糊”状态,便会影响到体育社会科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发展与成熟。

1.2学科研究的引领性

    作者查阅并粗略统计了2005—2008年被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以“体育社会科学”、“奥运”、“社会体育”、“体育管理”、“体育心理”、“体育哲学”、“学校体育”、“体育伦理”、“体育美学”、“体育社会学”、“体育人文”为题名的部分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文献。在这些研究成果中属于宏观理论研究的课题较少,尤其是缺乏高瞻远瞩的、整体性的、战略性的、规划性的、具有全局指导意义的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成果。体育学者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宏观研究是政府决策部门的事,学校只能进行微观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容易形成比较重视体育社会科学某一理论与实践的微观研究,最多只能上升到中观研究的空间,客观上反映出忽视体育社会科学宏观研究的倾向,以导致在一定程度上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引领”作用不够明显与突出,有待形成目标明确、方法科学、内容实际的理论体系,以指导体育社会科学的研究与发展。

1.3研究质量的波动性

    体育社会科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数量剧增,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前“在很多情况下,无论对个人还是群体的研究成果的估价,用的都是数量语言叫。就高校而言,申报体育类硕士点与博士点、重点学科、各级研究基地等都应有核心期刊代表作、学术专著与各级科研项目数量上的要求。就个人而言,国内各高校对体育教师个人学术成果也有数量上的要求。上述要求虽然反映了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数量语言,“但这并未根本改变语言的数量特征”,更不能全面反映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质量。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客观上也存在着研究成果质量不高的问题。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属于一般描述性、简单整合的研究“文体”占有相当比例。能够运用哲学、系统科学、逻辑学、文化学等的理论与方法,从深层次与不同视角分析与研究体育社会科学发展基本规律的研究成果十分匾乏。追求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是体育社会科学发展水平的根本体现。如果单纯追求数量的增长,而忽视质量的提升,其结果只能是数量越多,质量越低,产生伪劣作品多的可能性就越大。

2影响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主要因素分析

2.1人才队伍

    “研究质量是人才质量的标志和反映。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提高,关键是要有高水平的研究人才’。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人才队伍单从数量上看,应该说是比较庞大的,如大中小学体育教师中绝大多数是从事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但也应看到“精英”队伍建设存在很大的缺陷,主要表现为各级政府对体育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不够重视,培养制度不完善;体育社会科学学科“领军”人物不多,许多具有“知名”头衔的“高级”人才的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不多,在国内影响力不大;硕士点、博士点培养机制的问题间接导致优秀体育研究人才不能脱颖而出;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存在近亲繁殖现象等等。反映出当前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人才队伍整体水平函待提升的现实。这种现象长期发展下去,将影响到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人才质量的提升,将影响到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水平。

2. 2实践研究

    关于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实践的问题,是关系到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是否具有科学性与研究价值的问题,目前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较大的误区。“所谓研究体育实践就是运动技术教学实践活动,就是在运动场上进行的各种身体练习活动。所谓研究体育实践,就是了解情况,收集一些事实资料而已。所谓体育实践研究,就是按照个人的主观意图让别人填写调查表”等等。上述对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实践的认知具有很大的局限。不可否认,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实践,涵盖上述实践活动,但就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对象、内容、组织、方法与手段而言,已经远远超过上述研究体育的实践活动。“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坚持真理的实践标准,要着力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要根据实践的需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同时,更好地发挥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作用”。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干扰,体育社会科学实践研究还未受到重视,“距离”主体的人甚远,只是在体育书本或相邻学科的教科书中寻找体育实践的“答案”,造成很多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的深度与质量不高,普遍存在低水平重复的现象。

2. 3智慧层次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水平必须依靠学者个体的哲学智慧的功底与科学思维能力,两者的有机结合,可以促使研究过程的“优化”,更加精确地反映研究结果与结论的可靠性、准确性。在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许多学者比较注重体育经验知识的运用,比较注重综合知识与交叉学科知识的运用,比较注重体育知识的“接受”与“整合”,因而在科学知识体系的框架下,出现了许多体育社会科学中的“体育十某某学”二“体育某某学”、“某某学十体育”二“某某体育学”,不断地重复进行己经确定了的知识体系重新组合。在某种程度上凸现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缺乏“反思”,缺乏由体育“客观事物”抽象出来的理论或“思想”。以至出现许多“形而上学”的体育社会科学理论观点,如“体育人文社会科学二体育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体育社会学=社区体育”、“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是对立的关系”等等,反映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中缺少哲学智慧的引导,习惯用知识范畴下的“线性”思维方式去理解我国体育社会科学发展中的许多复杂问题,容易受到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干扰。

2. 4利益追求

    所谓“利益追求”,反映到体育学术界,也就是为获取物质资料而进行的各种生存活动。这种生存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职称评聘、人事分配、成果评奖、晋升导师、学科建设、学位评审、项目申报、工作调动、年终评优等,无不与科研成果的“数量”、“质量”有关。绝大多数的体育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对体育专家、学者和体育教师都有科研业绩要求,普遍实行数目量化管理。规定不同职称的论文篇数,发表“层次”,并将篇数“赋值”,发表篇数越多,论著字数越多,得分越高,奖金越多;“层次”越高,得分越高,奖金越多。“层次”不同,“赋值”不同,得分不同,获得的“利益”不同。学术界盛行的个人“利益”与本位“利益”的作用,助长了盲目追求数量与速度,轻视质量与效益的急功近利的、浮躁的学风,甚至导致学术腐败的产生。体育界学术腐败现象的滋生,与社会的整个学风和道德规范有着密切的联系,与个体在社会环境所处的地位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当前,社会对体育学术成果价值评价导向的功利性超越了实用性、教育性与社会性,而这种实质性的转变所产生的“效应”,在某种程度上对追求功利的少数的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的学术个体与群体容易产生负面影响,甚至造成为了个人利益、小群体利益、本位利益,不惜败坏体育学风与学术道德的事件时有发生,严重污染了体育学术环境。

2. 5学术环境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期望营造一种宽松、健康和谐的学术氛围,需要营造有利于学者主体作用发挥的环境。优化体育学术环境对广大的体育工作者努力从事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具有十会积极的意义。然而,缺乏健康学风的问题仍然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体育学术“垄断”现象比较普遍,例如各级体育课题申报中“行政”干扰所产生负作用的辐射,使得体育学术“行政化”的倾向占领上风。这种“行政化”的体育学术氛围所造成的结果,必然是体育学术规范体制功能的逐渐削弱,不利于优良“文风”与“学风”的塑造,长期下去,便容易产生体育学术腐败的土壤。再如体育学术评价中的非理性化倾向,“由于公正、认真的学术评价被人为地引入到复杂的人际关系领域,偏离了正常的学术评价的轨道”。再如学术霸权现象,“就几个人搞学术统治,他们的研究左右着整个学术领域,使其他人没有发展空间”。这种学术“垄断”现象所产生的“负面效应”极大,严重挫伤了广大体育工作者从事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3促进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理论发展研究的具体方略

3.1重视实践,从创新过程中探索学科的独立性

3.1.1拓展体育社会科学实践领域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它与其它的实践活动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最终保证理论与社会互动的意义是实践”,通过设计、调查、模拟、体验、运动、测量、实验等实践活动形式,获得各种体育研究素材,并对各种体育社会现象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判断、推理等研究。一方面要加强现有体育社会学科的实践活动,促进各学科深人发展,避免学科之间和个体学科内容的过多交叉与重复,逐步完善学科理论与实践的独立体系;另一方面进一步拓展体育社会科学的实践领域,如:国际体育、奥运经济、区域体育经济、体育文学、老龄社会体育、农村体育发展等。通过体育学科系统理论之间的互动,获得新的研究视角,促进体育学科理论的“生成”与创新,保持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具有独立性的特质。

3.1.2倡导体育社会科学实证研究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前提并不是事实的本身,而是事实所蕴含的无法得到解释的问题。现实中对各种体育社会现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想方法、不同实践标准进行解释,很容易产生于体育事实本身相背离的或者相互矛盾的结论,这种研究由于主观意识性较强,人为的因素较多,其研究结果大都缺乏说服力。因此,需要把自然科学研究中常用多种实证研究方法,运用于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有关领域,通过脚踏实际的努力,获得具有说服力的证据。这对描述体育事实的真实性与精确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体育社会科学中各门学科在加强实证研究的过程中,要主动获得符合完善自身理论体系的信息与技术,探索与促进某一学科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3.1.3加强体育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

    加强体育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运用电子计算机、网络设计与交互、微缩与传真设备、录像与电视,建立具有文献复制、数据分析、体育技术、体育语言等功能的实验室。通过理性认识与实践探索把文字、声像、信息、数据处理成图形化、数据化,并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得出符合实际的、精确的和比较全面的结论。体育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是一项基础性、经济性和科学性很强的综合性工作,必须通过加强实验室的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实验室的师资队伍质量,充分利用实验室现有资源,提高利用率,促进实践研究的深化,把体育社会科学实践研究提升到新的水平。

3. 2开阔视角,从学科发展中拓展理论的创新性

3. 2. 1重视体育社会科学学科理论批判

    体育社会科学学科发展研究应该重视对各门学科自身理论与知识体系的批判,因为体育社会科学学科理论并不是永恒不变的绝对真理,其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以及价值取向并非都是具有中立性的,容易受到人为的、主观的、利益的与权力的制约,容易受到社会体制、社会组织、社会文化、社会教育、社会意识形态的主流思想影响及其控制作用的约束。开展对体育社会科学学科理论的“他批判”与“自批判”,一方面有利于分辩体育社会科学学科理论与知识体系的真伪,阐明其本位功能;另一方面有利于对批判的理论进行检验与反思,促进体育社会科学学科理论的创新。

3. 2. 2定位体育社会科学实践理论导向

    体育社会科学的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应以实践理论为导向,要用发展的、全局的、战略的眼光,分析体育领域中的各种问题。体育社会科学的实践理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理论内容,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社会科学指导作用的渗透,体育社会科学的实践理论处于不断变化与发展之中,形成语言层面的实践理论与指导现实过程的实践理论相结合的动态系统。确立以体育社会科学实践为视角的认识观,阐明体育社会科学实践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并在此基础之上为个人与社会提供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与实践方法。只有在充分发挥宏观研究的导向作用与微观研究的具体作用的基础之上,才能为体育社会科学理论与知识体系的创新奠定坚实的实践理论基础。

3.2.3挖掘体育社会科学系统理论智慧

    开发与利用体育社会科学系统理论智慧,进行体育社会科学知识资本扩张与智慧教育,为更有效地进行体育社会科学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体育社会科学的发展具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其科学性、指导性需要经过严密的、科学的逻辑推理和证明过程,才能形成有价值的、系统的、超越的、能动的理论体系。通过建立学科整合、体系构建、理论创新,促进体育社会科学系统理论的智慧进化与智慧更新。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应以正确的发展观、价值观、实践观为指导,站在宏观研究的角度,从微观人手研究体育社会科学系统理论的功能,正确认识体育社会科学的本质、规律与发展趋势。

3. 3严格规范,从学风建设中追求成果的质量

3. 3. 1坚持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应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不断推动学术进步。勇于学术创新,努力创造先进文化,积极弘扬科学精神、精神与民族精神。从学风建设上可以通过体育社会科学知识传递和积累的制度约束,展现个体与群体行为示范,鼓励体育学术创新。

3. 3. 2形成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个性特色

    所谓个性特色就是和别人不相同的、具有自身独特性的、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从主体出发有个体研究、小群体研究、团队研究等多种形式,然而无论何种形式的研究,都应该形成自身的研究特色和特点。必须依靠自身的体育社会科学某一领域研究的相对优势,敢于探索别人未涉足研究的领域,生产具有个性特色的体育学术精品,凸现体育精品的学术地位,推动体育社会科学的发展研究向高层次方向转变。

3. 3. 3打造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学术精品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必须树立学术精品意识,通过体育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创新,打造一批精品,占领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前沿,形成学科优势。“学术创新,可以打造学术精品;打造学术精品,又可以推动学术创新”。创新是学术精品的“灵魂”,要学会运用各种思维方式,潜心钻研,推陈出新,敢于超越,提出体育社会科学发展的新理论与新方法。只要把学术创新贯穿于研究的全过程之中,就可以出现《体育人文社会学概论》、《奥林匹克学》、《体育基本理论教程》等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精品。

3. 4建设梯队,从培养机制中提升人才的层次性

3.4. 1制定体育社会科学人才战略规划

    体育社会科学“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开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要繁荣发展体育社会科学,就必须提升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队伍的整体水平。各级体育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各级体育行政部门、社会体育机构要把体育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应该制定相应的人才战略规划,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数量、培养层次、培养梯队、培养机制、培养评价等。

3. 4. 2优化体育社会科学人才培养机制

    从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需要出发,重视培养中青年优秀研究人才。通过体育社会学硕士点与博士点建设、体育社会学研究基地建设、体育社会学重点学科建设,形成合理的体育社会科学人才学术梯队,通过培养体育重点学科带头人、体育学术带头人、后备体育学术带头人、体育学术骨于、青年体育学术优秀人员,形成合理的体育社会科学人才梯队结构。注重体育社会科学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建立公平竞争机制;建立健全人才的管理制度;建立体育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的评价体系;加强体育社会科学人才的档案建设。

3.4.3营造体育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环境

社会科学研究导论范文第2篇

摘 要: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系统科学研究方法。当前部分院校研究生在研究方法方面缺乏问题意识、方法意识和规范的意识,且实际运用能力也比较低。对于研究生阶段的学生而言,学习其是解决学位论文撰写乃至今后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工具问题,也是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结合现状开展的《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课程,为加强研究生科学研究法训练提供了渠道。

关键词:研究生;社会科学研究方法;问题;训练对策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系统科学研究方法。当前部分院校研究生在研究方法方面缺乏问题意识、方法意识和规范的意识,且实际运用能力也比较低。近十年来,随着研究生的招生和毕业数成倍增长,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日益成为研究生教育关注的焦点。中央从2011年秋开始在全国有关高校增设硕士生选修课《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为研究生加强科研方法的训练提供契机。

一、研究生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的主要任务

社会科学是人类认识和改造社会,促进社会进步的科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指社会科学研究为发展和完善社会科学理论在搜集和整理社会科学实践经验数据并开展理性思维的过程中所采用的一切途径、手段、工具和方式。[1]我国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一直都比较缓慢,更新也比较滞后,特别是研究生阶段的研究方法训练严重不足,没有一个完整的系统,科学性不强。

研究生阶段的人才培养是培养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科学研究,提升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提高研究生运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能力,提升论文写作的质量。研究生阶段的研究一般提倡实证研究,所以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实证研究方法训练,使教育对象在研究生学习阶段培养理论联系实践的意识,为以后的研究奠定扎实的基础,为社会科学发展做出贡献。

二、研究生培养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系统给国家培养输送了数百万名毕业生,他们为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十年,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精英教育模式也逐渐向大规模教育模式发展,并且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也大不如前,没有上升反倒下降。武汉大学的一项调查指出,导师们对于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评价结果是:1.2%的人认为有很大提高,12.1%的人认为略有提高,25.2%的人认为基本稳定,45.4%的人认为略有下降,16%的人认为严重下降。[2]

首先,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研究生中的应用基础比较薄弱。一方面,一些硕士研究生的导师所掌握的资源不足,包括纵向和横向的课题经费问题,这样就不能给实证研究提供资金支出。另一方面,导师和研究生之间处于分离状态,双方没能达成一种优势互补的和谐团队局面,研究多属于理论分析,而缺乏实证研究。其中部分导师自身对科学研究方法的掌握还不够成熟,有的甚至重理论而轻方法。

其次,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教学的欠缺。平时学习生活中在与同学交流时,大家对关于论文方面的方法问题表现出很茫然的状态,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知之甚少,这样的问题亟待解决。比如不会选题,对研究问题的确定性偏重于依赖导师意见,难以在专业方向的领域里提出感兴趣有价值且有能力完成的论题。有的题目命名就不能过关,假命题问题严重,学生不知道如何界定研究问题,不知道什么是好的命题,什么样的命题能激发读者兴趣,什么命题有研究的潜能等等。部分论文没有研究问题,研究的视角太窄,研究目的比较含糊,将研究具体化深刻化的能力不够。虽然不能说这些不足都是研究方法学习缺乏导致的,但是只要通过这方面的指导引导,是可以改善的,并减少研究生在论文写作中做无用功无效功。

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提升研究生研究能力的对策

1.注重提高研究生选题能力。虽然研究方法不能解决研究生在自己研究方法上选择“合适”的研究题目,但在方法训练的时候,应该在初期理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问题,接着通过实际案例,引导研究生意识到哪些是合适的选题或有研究价值的选题,同时给学生一定的自,让他们自己去鉴别、分析、讨论和思考。这样,在提高学生自主选题之前,首先学会鉴别他人的选题,还能了解自己研究领域的重要刊物和相关人物的文献。比如,对于我们教育科学院的研究生来说,我们可以多读教育学报,了解教育最新动态,知晓教育最近有哪些大事、哪些问题,这对于我们选题的帮助是十分大的,而且上面的数据也是权威可靠的。

2.重点解决研究规范性问题。科学研究要遵循严格的学术规范,包括确定选题、设计研究课题、收集相关数据资料、陈述结果、安排论文结构等等,这些都有固定的格式规范要求,作为一个科学研究初探者,不仅要清楚地知晓,还要严格执行。加强研究生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重要的环节就是强调学位论文的撰写必须遵循学术规范。一是了解研究程序,每一步都要有理有据;另一方面,要加深对研究方法和方式选择的适切性确定,各种研究方法要如何结合使用才能达到研究的目的,什么样的问题适合什么样的研究方法等。训练过程中首要采用的应该是研究生论文的案例分析,通过这种方法能直接有效的找出研究生科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方法欠缺点在哪里,并找到优势。从选题、研究问题、研究设计、研究分析、研究结论等方面分析研究生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规范,进行这样的训练,可以加深学生的直观理解和印象。总之,用研究生的论文进行指导训练是解决规范问题最行之有效的方式。

3.注重实践训练,从做中学。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与本科和其他阶段的学习是不一样的,研究方法的训练在深度及课时安排上不同之外,训练方法和侧重点也不一样,研究生阶段应该是掌握实际科研能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研究与论文撰写上,构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有效结合。所以,研究方法训练要特别重视实践活动训练。结合课堂上的实践并安排一定强度的课下实践任务,通过自身训练,让学生在做中掌握科学研究的规范与技巧,激发其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热情。训练方式很多,可以是文献综述的写作、专题写作、调查问卷报告等,要重点关注的是在写作过程中学生研究方式的运用、问卷调查的设计、写做技能等,要想提高这些能力,都要亲自操作后才能有深刻印象。

参考文献

[1] 林聚任,刘玉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22-24.

社会科学研究导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国防教育;学科;研究方法;构建

正如黑格尔在《逻辑学》中所说:方法是任何事物所不能抗拒的、最高的、无限的力量。探讨和建立国防教育学学科研究方法体系,是建立国防教育学不可回避的课题。国防教育学作为一个呼之欲出的新兴学科,是关于国防教育学学科的理论体系,是国防教育活动规律的总体反映。国防教育学像其他学科一样,不但有自身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亦像其他学科一样,有自身独特的研究方法体系。而且国防教育学学科研究方法体系,是国防教育学是否能够成为独立学科的重要条件。所谓国防教育学研究方法,是指探索、发现、揭示国防教育科学规律性知识以解决国防教育问题,并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构建国防教育学科学理论体系的一整套思维方式和行为规则的总和。国防教育学研究方法,是学科研究方法,而非国防教育问题和现象的研究方法,它作为研究国防教育学学科知识体系和国防教育活动特点、规律的认识工具,是一个包括方法论、一般方法和具体方法的多层次的方法体系,首先科学认识和解决方法论和一般方法问题,才能为国防教育学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和专门的研究方法。

一、关于国防教育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国防教育学研究的根本方法即方法论,是国防教育学研究方法体系中最高层次和基础性的方法体系。“一般来讲,科学研究方法有三个层次:一是方法论,如哲学思想、理论假定、研究原则和分析逻辑等;二是研究方法,如研究程序和操作方式;三是研究技术,如具体方法、工具和手段。”国防教育学既有自己广阔无垠的知识海洋,也承载着指导一个国家全民国防教育的政治责任和战略使命,因而研究国防教育学必须掌握科学的方法论,为国防教育学研究提供科学的方法论指导。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国防教育学方法论的理论基础

哲学方法是人们认识事物共同规律和一般特性的方法,是各种科学研究中最高级、最抽象、最普遍的方法,为人们的一切科学研究提供认识框架与思维路线。因而,哲学方法是国防教育学研究方法论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概括和总结了以往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的思想成果,实现了唯物主義和辩证法的结合,实现了一般世界观和社会历史观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为无产阶级和整个人类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人们研究一切科学理论带来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也为我们正确认识国防教育活动和现象及其规律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我国国防教育科学研究根本的方法论。因而国防教育学学科研究方法体系的建立,尤其是国防教育学研究的方法论,必须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体系基础之上。中国特色国防教育学学科的中国特色,首先就表现在其研究的方法论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作为其方法论的理论基础。

但建立中国特色国防教育学研究方法体系和确立国防教育学学科研究的方法论,必须正确处理好国防教育学方法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关系,二者之间不能等同,也不能相互取代。其中,国防教育学研究的方法论是具体的国防教育学研究方法中的共同性的升华,依照一定的原则、观点和原理对国防教育学研究方法进行指导,并且是对国防教育学研究方法进行科学抽象而形成的系统化、条理化的科学知识体系。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为国防教育学研究的方法论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国防教育学研究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为指导,才能使丰富复杂的国防教育现象和活动规律得到科学的说明和揭示,国防教育研究工作者只有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才能真正掌握国防教育学研究的方法论,进而科学地揭示国防教育现象和国防教育过程的内在规律。国防教育学研究不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为指导就会误入歧途,但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公式化地照搬照套,国防教育学研究也会误入歧途。

因此,国防教育学研究的方法论的抽象与构建,一方面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为指导,同时吸取逻辑学、社会科学方法、自然科学方法的方法论指导,并从系统方法、控制方法、模型方法、信息方法等科学方法论中汲取有益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另一方面,又必须从当代普遍使用的具体科学方法,尤其是丰富、具体的国防教育学研究方法中进行抽象和升华,才能形成科学的国防教育学研究的方法论,为国防教育学研究方法体系的形成和确立提供科学的方法论指导。

(二)现代哲学方法群是国防教育学方法论的重要理论借鉴

除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外,现代哲学方法群也是国防教育学研究方法论的重要理论借鉴。“哲学思维方法是一切科学最普遍、最高度概括的认识方法,它适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当代无限多样性和生动的社会实践、科学实践,提炼和升华出了系统哲学、复杂性哲学、混沌哲学等新的哲学理论,这些哲学理论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一样,也揭示了世界的普遍规律,具有普遍方法论的意义,因而中国特色国防教育学学科研究方法论的建立,必须从当代哲学方法群中借鉴有益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例如系统哲学方法,包括“旧三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和“新三论”(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它具有跨学科的性质,是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人文科学综合发展的结果。它所提供的如整体系统原理、有序性原理、动态原理、反馈原理等,是将哲学方法在各种科学研究之中的具体化,对各种科学研究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而其与矛盾辩证法相结合,又把两极辩证法即矛盾辩证法发展为多极辩证法即系统辩证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方法论,因而也是指导国防教育学学科研究方法论的重要思维方法。再比如20世纪下半叶发源并兴起于西方各国的复杂性科学群所产生的复杂性哲学,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有一个统一的规律,即非线性相互作用,因而建立了以简单性和复杂性相统一、有限性和无限性相统一、因果性和多样性相统一、确定性和随机性相统一、必然性和偶然性相统一为特征的非线性思维方式,不但在一定意义上改变了近代科学思维方式,也要求人们用总体性思考、综合的方法、整体的观念来理解宇宙万物。作为非线性科学重要支柱的混沌理论也引起了哲学的革命。混沌哲学认为混沌是各种因素(包括内部和外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模糊的复合体,混沌是一种无法预料结局的无序状态,是一种不规则的运动,但混沌无序的背后又有着某种秩序,因而混沌又是一种高级有序的活动。混沌哲学是思维科学的又一次革命,要求人们一方面要从整体、综合、全面、立体的角度去把握事物和运动的全貌和总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又要求人们把事物看成是一个由无数的“点”组成的动态的立体的“球”,不仅要立体地看问题,还要动态地看问题。不难看出,产生于自然科学领域中的这些哲学方法群,既适用于自然科学研究领域,也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崭新的哲学方法和思维方式。国防教育学学科研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指导下,充分吸收和借鉴这些新兴哲学方法,才能突破单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这一制约国防教育学方法论科学化的瓶颈制约,形成科学的方法论,并进而以科学的思维方式指导国防教育学研究方法体系的建立。(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国防教育学研究方法论建立的根本指导思想

国防教育学研究方法论的建立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根本指导思想,这是由国防教育实践的根本要求和国防教育学学科的性质决定的。

首先,中国的国防教育实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服务。因此,国防教育实践活动本身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根本指导思想不动摇。而新中国建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理论上与时俱进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各个领域中的特点与规律,包括中国特色国防教育的特点与规律。中国特色国防教育实践如果不遵循这些规律,就难以把国防教育实践真正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难以有效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而要进一步把中国特色国防教育实践的特点规律方面的认识上升为国防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并以国防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和方法论来指导未来国防教育实践特点和规律的探索,无疑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根本指导思想,才能使中国特色国防教育学理论体系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要求,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其次,中国特色国防教育学,是教育科学与军事科学相融合的交叉学科,国防教育学研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根本的指导思想,实际上更加具体的要求就是要坚持以党的教育理论和党的军事指导理论为根本指导思想。因为党的教育理论和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实际上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篇”和“军事篇”,如果脱离了党的教育理论和军事指导理论的指导,不遵循教育的基本经验与基本规律,不遵循军事科学理论揭示的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国防教育学研究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其方法论就难以指导国防教育工作者透过国防教育现象和活动看到国防教育的本质,难以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客观而准确地研究和把握国防教育的发展变化并揭示其规律。

总之,中国特色的国防教育实践,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根本指导思想,这是由国防教育实践的根本要求决定的。而作为这一实践规律科学总结和升华的国防教育学,其研究的方法论的构建,也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根本指导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军事学说、新时期党的教育理论和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科学观点、立场和方法贯彻到国防教育学学科研究方法论之中,这是由国防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决定的。

综上所述,正处于创生期的国防教育学学科,其学科研究的方法论虽然还未完全形成,但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为基础,必须借鉴当代哲学群所提供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指导思想,才可能使国防教育学学科研究方法论真正建立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之上,逐步提炼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防教育学研究方法论。

二、关于国防教育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与其他任何学科一样,国防教育学也有自己独特的一般研究方法。国防教育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是按照某种途径,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国防教育研究和构建国防教育学学科理论的方式,是以国防教育现象和实践过程为对象,以科学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以获得国防教育科学规律性知识为目标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国防教育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在国防教育学学科研究方法体系中居于中间层次,既受国防教育学研究方法论的指导,又对国防教育学研究过程中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有指导作用。

由于国防教育学研究区别于教育学、军事学等学科研究而具有自身的特点,如:针对性、实践性较强;研究周期较长;带有极强的综合性和整体性;有国防教育实践工作者、国防教育科研工作者和全民的参与,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等等。因而,国防教育学学科研究一般方法体系的建构,除了必须建立在当代科学研究一般方法基础之上,还应着重把握以下问题。

(一)国防教育学研究必须运用教育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国防教育学主要是教育学与军事科学交叉融合的学科,学科归属于教育学学科门类,因而国防教育学研究的一般方法,首先必须科学运用教育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以教育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为基本的研究手段。

我国对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存在不同的認识。如有的学者认为:“任何一类研究都需要综合运用思维工具、技术工具和符号工具,都要有一套从发现问题到检验结论正确性所具备的顺序规范,以保证认识、研究活动的有效展开。这些工具、程序、规范的特定结构性组合,可称为‘研究范式’。”教育学研究的一般科学方法,“它细分起来,可分为两层:一层是以系统科学为代表的横断科学所采用的系统方法;另一层是以对象性质、所属类别做区别的自然科学方法、社会科学方法与科学学方法等。”根据教育科学研究的范式,可以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分为量的研究和质的研究两种类型。量的研究即定量研究,有一套完备的操作技术,包括抽样方法、资料收集方法、数字统计方法等。质的研究即定性研究,研究的思路主要是一种归纳的方法;而根据对条件控制的严密程度,则可以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分为理性研究法和自然研究法两大类型。理性研究法以实验法最为典型,它的主要特点是要求严格控制研究过程的各种条件,分解研究对象,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对研究对象做出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得出客观、准确、反映必然性的结论。自然研究法则强调在自然条件下,在环境与人的相互作用中,从整体上把握对象。

有的教育学研究著作对教育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类,例如:从科学原理上可以分为理性思维方法、具体与抽象、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等思辨的方法,逻辑方法、观察方法、调查方法、实验方法等实证方法;按方法使用的主要手段可以分为思辨的方法、实证方法,以及数学的方法(如统计测量的方法、模糊数学方法、模型化方法、计算机处理研究数据的方法等)、符号方法(如课题与假说的表述,研究结果、论文的撰写,列表法与图示法);按方法的内涵可以分为抽样的方法、测量的方法、问卷调查方法、观察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方法、实验法与追因法、经验总结法、历史法、比较法、列表与图示法、内容分析法、评价分析法,等等。综上所述,教育学的上述一般研究方法,既规定了教育学研究的基本范式,也为教育学的具体研究方法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式与方法,适用于教育学领域中各种问题研究和各个分支学科研究。国防教育学归属于教育学门类,其具体的研究方法必须借鉴和受教育学一般研究方法的指导,而其一般研究方法的构建,也必须以教育学一般研究方法为基础和指导。国防教育学研究的任务,就是国防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借鉴与运用教育学一般研究方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和当代其他哲学方法论指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根本指导思想,通过对国防教育历史经验的总结,通过对中外以及不同历史时期国防教育的比较研究,通过文献分析,通过运用各种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以及实证法和实验法的运用,把国防教育的规律性认识上升到学科知识体系,建立起国防教育学理论体系和研究的方法体系,从而指导国防教育研究者对国防教育现象和实践过程的研究。

(二)国防教育学研究必须借鉴军事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国防教育学与军事科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国防教育实践,实质上是利用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把军事科学理论与军事技能传授给受教育者,从而提高全民国防素质和国防能力的教育实践。因而作为总结这一实践过程规律和知识体系的国防教育学,其研究的一般方法,也必须借鉴和运用军事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

军事科学属于社会科学的一个门类,因而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诸如归纳与演绎法、分析与综合法、具体与抽象法、历史与逻辑法、预测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统计分析法、数学模拟法、调查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方法、定性与定量分析法、因果分析法等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在军事科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同时,军事科学又区别于其他社会科学领域,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因而军事科学还有自身独特的一般研究方法,如矛盾分析法、阶级分析法、古今中外法、战例分析法、实兵检验法、军事模拟法、虚拟实践法等等。

这些军事科学研究常用的一般方法,既科学运用了社会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也结合军事科学的特点而形成了自身特有的一般研究方法。国防教育学作为与军事科学众多学科相交叉与融合的学科,必须借鉴和综合运用军事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才能形成自己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体系。国防教育学研究,从目的与功能上来看,就是要科学运用军事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把握军事科学与军事实践的发展趋势与规律,把握军事科学在国防教育中的特点与规律,进而把军事科学理论与军事技能以特定的目的、方式与方法传授给受教育者,从而提高全民的国防意识、国防能力,服务于国防建设和保卫国防的实践需要。

(三)国防教育学研究必须融合教育学和军事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而形成独特的一般方法体系

综上所述,国防教育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既要运用和借鉴社会科学、教育学及军事学的一般研究方法,但也不能机械地照搬和套用,必须有自身独特的一般方法体系。因为任何一个学科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不但要满足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作为基础、有特殊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有较庞大的研究群体、理论成果对于实践要有用等等基本条件与前提外,还必须有自身独特的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体系,这一方法体系,是学科研究的工具和手段。国防教育学亦是如此。

目前军队院校及普通高校已经出版了多部国防教育学著作,但国防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远未构建起来,甚至国防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体系也未构建起来。从建国后数十年国防教育实践来看,我国国防教育学相关理论的研究,从方法运用的角度而言,主要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方法论,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和教育理论为根本指导思想,综合运用社会科学、教育学及军事学的一般研究方法和特殊方法来开展国防教育研究,并且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讲,国防教育学一般研究方法体系的建构与运用,主要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和党的创新理论与教育理论为前提,综合运用教育学与军事学一般研究方法,在解决国防教育具体问题中不断实现方法的融合与创新。这方面的实践,需要以《国防教育学方法论》理论论著的形式来进行提炼、概括与综合,从而建立起国防教育学学科方法体系。

另外,国防教育学一般研究方法,也需要在研究工作者具体研究国防教育学及国防教育理论问题中,融合并創新教育学与军事学一般研究方法。因为国防教育及国防教育学的研究内容丰富多彩,实践性强、针对性强、系统性强、变动性大、发展迅速,对于各种问题的研究,需要研究者综合运用当代教育学和军事学研究的最新方法,并借鉴其他学科领域新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式,找到自己所研究问题的最适当的方法与路径。因而对于同样的问题,不同的研究者所运用的一般方法是不同的,对于同样的问题,不同时期的研究方法也可能是不同的。但大量的研究实践经验与研究方法经过不断的积累、抽象与积淀,就会抽象和上升为国防教育学的一般研究方法,这些一般方法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构成我国国防教育学研究的独特范式和一般方法体系。

在运用与融合多学科一般研究方法创新国防教育学一般研究方法时,还应当适当注意方法的分类与发展趋势问题。一般而言,我国国防教育学研究一般方法体系建构应当包括两大类型--国防教育研究方法和国防教育学学科体系研究方法。一是应当以方法的适用范围,或根据国防教育研究对象的层次与结构,把国防教育研究的一般方法分为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研究方法,特殊类型高等学校国防教育研究方法,城市、农村及其他类型国防教育研究方法,等等;二是应当以国防教育学学科体系的分支为基点,建立诸如国防教育心理学、国防教育战略学、国防教育历史学、国防教育文化学、国防教育方法学、国防教育比较学、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等分支学科的各自的一般研究方法,既科学指导国防教育学不同分支学科的研究,也为国防教育学研究方法论的建立奠定基础。同时,也应当专门研究和建立国防教育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为国防教育学各个分支学科研究及方法体系的建立提供方法工具和理论指导。只有这两种类型方法的不断完善,才能建立起国防教育学学科研究的一般方法体系。科学把握国防教育学研究方法发展趋势也是建构国防教育学一般研究方法体系必须重视的问题。就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的共性趋势而言,主要有研究方法范式的不断选择与转型越来越快、多学科研究方法的借鉴与融合越来越强、新兴科学研究方法不断出现等趋势,因此,国防教育学研究方法体系构建必须注意这些发展趋势,不断吸收科学研究方法带来的观念的转变,不断重构我们的思维方式与方法,使国防教育学研究方法与科学研究方法的创新同步。就国防教育学研究方法本身的发展趋势而言,主要有分支学科会随着国防教育实践领域的拓展而不断增加,相应的分支学科都会有自身独特的一般研究方法;教育学和军事学研究方法日新月异地发展变化,会带来国防教育学研究一般方法不断更新;国防教育学研究中定量研究和实证研究方法运用会越来越多,等等。因此,国防教育学一般研究方法体系的建立,应当建立在上述发展趋势之上,做到综合反映各个学科分支的一般研究方法,充分借鉴和融合教育学、军事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最新方法,使国防教育学学科研究一般方法由传统的经验归纳与定性研究为主,转变到实证与定量研究同定性研究高度结合上来。

三、结论

毋庸置疑的是,作为正在创生阶段中的国防教育学,与其他学科一样,必定有自身独特的学科研究方法体系。这一体系由方法论、一般方法和具体方法组成。由于具体研究方法是方法论和一般方法在研究不同国防教育问题时的具体运用,因而国防教育学学科研究方法构建,主要是探讨国防教育学学科研究的方法论和一般方法。中国特色国防教育学学科建设及国防教育活动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因而我国国防教育学学科研究方法论的构建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当代哲学方法群作为方法论的理论基础,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军事指导理论为根本指导思想;中国特色国防教育学具有教育学和军事学双重属性,与其他社会科学交叉融合,因此,国防教育学学科研究的一般方法,必须以教育学和军事学一般研究方法为借鉴和指导,综合运用其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进而形成国防教育学学科研究的独特一般研究方法體系;我国国防教育的目的是利用教育学与军事学的教育规律,有计划、有目的地系统传授军事科学知识、国防知识和军事技能,提高全民的国防意识和国防行为能力,因而我国国防教育学学科研究的一般方法体系构建,又必须在国防教育实践过程中不断运用和总结新的方法,使新的方法不断融入国防教育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体系之中。总之,中国特色国防教育学学科的建立,必须首先解决好国防教育学学科研究方法问题,而学科方法问题的深入探讨和逐步建立,又必然推动我国国防教育学学科体系的建立,并为国防教育实践提供科学的方法指导,为国防教育学研究和国防教育实践提供方法这一重要的实践工具。

参考文献: 

[1]阎学通、孙学峰:《国际关系研究实用方法》,人民出版社,2001. 

[2]彭健伯:《开发创新能力的思维方法学》,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1. 

[3]周慧敏:《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方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4]杨新:《军事战略思维研究》,白山出版社,2009. 

[5]杨晓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叶澜:《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7]喻立森:《教育科学研究通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8]李效东:《国际军事学概论》,军事科学出版社,2004. 

社会科学研究导论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社会体育科学;成果转化;现实障碍;转化环境

论文摘要:体育社会科学与体育自然科学一样代表着体育先进的生产力,体育社会科学成果是否顺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对党和国家的重大体育决策以及体育经济和体育社会科学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综合分析等方法,在考察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及其成果转化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我国体育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现实障碍,并就提高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率的途径作了有益的探讨。

1、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及其成果转化的现状

我国现代体育科学的胚胎期在20世纪20一30年代,当时在体育科学研究中,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曾经相当滞后。新中国成立之后,体育社会科学事业走上了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的发展道路,在帮助和指导人们正确认识体育社会发展规律,为推动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向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体育社会科学变革和体育社会关系的调整,制定符合体育社会发展需要的政策和法律,形成科学的体育发展观、历史观和高尚的体育道德风尚,促进人类的体育文明与进步等方面提供理论和方法,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体育社会科学有了很大的发展。体育社会科学在探索体育发展规律,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为党和政府体育决策提供咨询服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普及体育基本知识、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发展竞技体育、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近十几年来,体育社会科学在研究机构建立、研究队伍培养、新学科形成、研究领域拓展、研究经费投人等方面取得了较快发展,为体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在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效。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范围包括体育发展战略研究、政策研究、评价、预测与规划研究等诸多方面,其所研究的课题既有国家体育事业的宏观管理与决策问题,也有具体到竞技体育运动项目发展的微观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呈现多种形式,既有研究报告、发展战略与对策分析、政策与规划建议,也有预测与评价报告,以及关于涉及到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思想的研究论文与专著等。同时,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应用也是多方面的,有为国家宏观管理决策服务的政策研究。如天津体育学院于善旭教授的《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配套立法的研究》,李岚清副总理均作了重要批示;还有关于地域和体育运动项目发展与对策研究,也是社会体育科学较为活跃的领域,原国家体委综合司吴寿章研究员的《中国2010年竞技体育战略发展研究》、天津体育学院李宗浩教授的《2010年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研究》、北京体育大学田麦久博士的《超长规发展潜优势项目,大力开发2004,2008年奥运会金牌新的增长点》、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谢琼桓教授的《体育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等等。可以讲我国社会体育科学研究的触角已渗透到我国体育事业的各个层次,成为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面向现代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对党和国家的重大体育决策以及体育经济、体育社会的发展所起的智力、理论支持作用是十分显著的,为建立和完善我国体育方针、政策、法规和制度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体育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广度和深度也是前所未有的。特别是近年来,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事业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深入研究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党和政府体育决策、“两个计划”的实施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体育科学繁荣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主要包括:当代体育基本理论研究成绩显著;为党和政府体育决策服务成效明显;推动了社会体育科学基础研究和学科建设的发展;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规划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等等。

2、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及其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

2.1我国现行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体制存在的弊端

我国现行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体制对我国体育社会科学事业的复苏、发展起到了历史性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对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机制建设、学科发展、队伍建设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实践的深入,体育社会科学目前尚处在一种松散集成的状态,现行的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体制暴露出一些弊端和问题:(1)领导关系和管理方式没有规范。从建制上看,属集中型体育科研体制但又未形成集中型体育体制的领导和管理规范;从体育科研本身看,又似松散型体育科研体制模式,但也未按松散型体育体制的管理要求进行,没有引入社会需求调节机制和体育科研领域经济调节手段;(2)体育科研体制结构系统条块分割。体育社会科学工作“五路大军”各自构成独立系统,每一系统中的体育科研机构又互相独立,部门所有,地区所有,条块分割,缺乏横向有机的联系,从而严重影响了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整体功能的发挥,束缚了研究机构、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导致了体育科学研究的封闭性、重复性和分散性;(3)体育社会科学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没有形成合理的战略布局和力量配置,缺乏战略导向以及合理的分工和协作;(4)拨款体制上的“大锅饭”。体育科研活动与拨款脱节,缺乏激励机制,导致体育科研机构缺乏应有的活力和压力,不能有效地按照实践发展的需求组织科研、促进科研,不利于体育科研生产力的能量释放;(5)综合应用研究功能弱化。体育科研组织结构的学术型,导致了其既与综合性地研究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理论与改革实践中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要求不相适应,又与现代社会体育科学发展的宏观趋势(即在高度分化基础上高度综合应用研究的新趋势)不相适应,极大地影响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开放性运行活力和应用性研究功力。

2.2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现实障碍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十分广泛,涉及和影响人们社会与体育若干基本理论和实践的方方面面。而在体育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体育社会科学“软”成果转化远不如体育自然科学“硬”成果转化得多,大量的体育社会科学成果,尤其是各级政府的投入体育社科基金所支持的重要、重点甚至重大体育社会科研成果,仅仅作为样品而束之高阁,没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这的确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具体说来,导致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率低下的主要障碍有以下方面:

2.2.1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管理力度不够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管理包括课题的申报、审评立项、中期检查、成果鉴定、成果转化等内容。从当前总的情况看,高校体育社会科学项目的课题项目申报和评审立项等前期的管理工作一般还比较规范。但是,中期检查、成果鉴定、成果转化等中期管理,特别是成果转化管理还比较薄弱。有的科研管理部门对体育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研究成果一旦发表或出版就算完事,很少做促使成果转化的工作,为此也就谈不上体育社会科学成果的产品化、经济化。

2.2.2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渠道不够畅通

体育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需要中介,这就要求建立稳定的输送成果的渠道。但是,目前有的高校科学管理部门还没有建立这种渠道,有的虽有这种渠道,但不能经常保持畅通。决策层需要什么成果,高校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人员不十分了解;高校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者出了什么成果,决策者也不清楚。好的研究成果不能及时上报,有关部门的意图、有关领导的指示不能及时反馈,研究者辛辛苦苦搞出来的成果不是被束之高阁成为“存果”,就是送达领导后成了“马后炮”,这就容易挫伤高校体育教师和体育研究人员的科研积极性,不利于体育社会科学成果转化应用。

2.2.3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机制不够完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体育社会科学的管理体制不断改革,但从总体上来说,这个体制不完备。从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课题的立项过程看,还存在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周期较长、课题重复、结合体育社会科学实际的选题较少等问题,容易形成“闭门造车”的局面。从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实际情况看,不少学科是基础研究多于应用研究,相当一部分研究人员更关心基础理论研究,所以能转化的应用性成果相刘较少。就应用开发性研究来说,也有不少问题,一是课题分散,研究力量不集中;二是对实际需求了解不深,不具体,因而课题针对性不强,研究成果缺乏实用性和可行性,不适应决策层和社会的需要。

2.2.4决策层吸纳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意识不强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只有在决策部门、实际部门主动地、有目的地运用,才能实现转化;不然,研究成果只能是学者的研究结论,不能进入生产和生活实际。当前的实际情况是决策部门、实际部门吸纳意识不强,认为体育社会科学成果不如体育自然科学实在,“虚”的成分比较多,可用可不用。加之体育社会科学成果本身有许多不适应社会的需要,这是体育社会科学成果转化不理想的主要障碍所在。

2.2.5体育社会科学及其研究成果自身的不足,也大大地影响了其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首先体育社会科学的应用性研究成果少。以高校为例,许多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满足于对已出台的方针、政策作理论诊释,没有发挥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对体育经济发展的认识、预测功能和导向作用。特别是有的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热衷于各种奖项的获得、到账经费的多少、横纵向课题的数量、在权威期刊和核心期刊上的数量,以及专著出版数量。对其应用前景与价值考虑少,转化率自然很低。其次体育社会科学与体育自然科学的交汇、融合少,其研究定性多于定量,可操作性不强。有些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不注重吸收新技术发展的成果,满足于学究式的纯理论性思辩,甚至搞一些无聊的文字游戏,制造了许多文字垃圾,其转化的结果当然较差。再次,休育社会科学研究缺乏体育产业化和体育经济服务功能,因此,对其转化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以上分析说明,体育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内外环境还是有许多障碍的,因此转化必然是微弱的。体育社会科学要想真正繁荣和发展起来,仅仅多出成果甚至多出精品还有不够的,还必须实现成果的转化,使更多的成果进人生产、社会实际,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样,体育社会科学的功能才能更好的发挥,社会才能像重视其它社会科学研究那样去重视体育社会科学研究。

3、提高体育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与建议

3.1进一步明确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及其成果转化的重要性

体育社会科学事业是党和人民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主义体育和体育经济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繁荣发展体育社会科学事业,关系到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全局。体育社会科学是体育事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对体育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体育科学是综合性科学,实施科教兴体战略包括繁荣发展体育自然科学和体育社会科学两个方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离不开体育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要提高认识,努力创造和树立体育社会科学与体育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培养高水平的体育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体育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提高体育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体育自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任用好体育社会科学人才与任用好体育自然科学人才同样重要的氛围和观念。重视体育社会科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面对我国建设小康社会、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办的临近、体育事业加快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体育社会科学面临许多新的、函待研究的重要课题。与社会和新时期体育事业发展的要求相比,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的发展还相对滞后:体育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还没有受到普遍重视,体育理论研究落后于体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实践,对一些重大理论问题研究还没有大的突破,体育学科建设和教材巫待加强,管理体制、成果转化机制需要进一步探索,经费投人需要进一步加大,研究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对中青年人才的培养需要加强。根据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必须确立新时期繁荣发展体育社会科学的总体目标:努力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有中国特色的体育社会科学体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立足当代体育,准确把握当今世界体育社会科学发展趋势,继承民族优秀体育文化传统,深刻认识中国体育社会科学发展的规律,努力建设体育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体系,积极推动体育学术观点创新、学科体系创新和科研方法创新。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各级党和政府关于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明确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在推动体育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不断增强繁荣和发展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2改革现行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体制,奠定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及其发展成果转化基础

体育社会科学事业要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关键在于对我国现行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体制进行必要的改革。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应当是遵循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体制的确立原则,结合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的具体实际,建立起一个充满活力的、能够与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有着自我调节和约束的科研体制,形成一种能够充分调动广大体育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科研机构的活力、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育社会科学运行机制。

鉴于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同体育自然科学研究有重大区别,加之体育社会科学还要受到经济基础、生产力发展的制约,因此,作为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体制改革不可能单向挺进,不能简单地仿照科技体制改革模式,既要积极,又要慎重。我们充分注意到以下几点:一是体育科研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措施应建立在现状分析、政策研究、环境评估、远景预测的基础之上;二是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特点,要考虑到我国政治、经济、教育、科技、休育等方面体制改革深人发展带来的社会运行机制的变化,必须看到这种变化向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提出的客观要求和制约因素;三是要重视体育社会科学发展的内在机制,促进体育自然科学和体育社会科学的结合,促进综合研究方式的发展,打破各方面的封闭状态;四是要重视体育科研生产力的发展,充分发挥体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战略指导思想,调动体育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五是重视开放度,面向实践、面向社会、面向世界,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体制。

3.3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力度,建立畅通的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渠道

体育社会科学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善党对体育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推动体育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责任。一般来说,加强对体育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第一位是政治上的领导。要使体育社会科学工作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体育社会科学领域的贯彻执行。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是提高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水平的客观需要,也是体育社会科学发挥更大作用的必然要求。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体育社会科学事业的性质和方向。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从事的是研究体育与人、体育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基本规律、促进体育社会科学发展进步的事业。只有树立正确的体育观,才能对体育社会科学发展和各种社会体育问题作出科学的分析和正确的认识。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国家体育总局和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要组织、引导广大体育社会科学工作者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自觉用邓小平理论开阔头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指导体育社会科学各学科的研究和各项工作,使体育社会科学工作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加大体育社会科学事业投人力度,不断改善科研工作的物质条件。体育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需要充分发挥每一位体育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聪明才智,同时也需要有必要的物质投人。当前经费不足和设施落后仍是制约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突出问题。各级政府要根据经济和财政增长的幅度,逐步增加对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和管理部门经费的援款额度,为体育社会科学工作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要努力拓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经费投入渠道,积极争取各种支持,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体育社会科学项目、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的事业经费和专项经费要逐年增加,应设立资助体育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的专项经费。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等各级地方体育部门也要加强对体育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加大投入。建立畅通的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渠道,高校体育科研机构和专门的体育科研机构要加强决策部门,实际工作部门和企业之间的关系,通过一定的形式规范研究成果上报决策部门和反馈的方法,以及成果横向输送和反馈的方法,使高校体育科研机构和专门的体育科研机构与决策部门、实际工作部门和企业之间形成经常性的能量和信息交流,并保持这些渠道畅通,体育科研管理部门积极引导和组织教师和科研人员走出学校(院),深入实际。有条件的高校体育科研机构和专门的体育科研机构可以有组织地分离出一部分力量,通过兴办信息咨询体育产业等中介机构,把体育社会科学成果推向市场,发挥市场机制促进成果转化的作用。

3.4以市场为导向,建立与健全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激励和竞争机制

体育社会科学成果研究转化的关键,是能否适应社会对体育科研成果的要求,这一条件的形成,不是在研究成果完成之后,而是在研究过程中,甚至在研究开始以前。因此,某些应用性研究成果最好在开始阶段就有明显的应用对象。即某些应用部门,研究内容要联系这些部门的实际,研究方法和成果形式要适应这些部门的需要,最好在研究过程中有这些部门人员的参与,这就能为成果的转化创造有利条件。因此,建立健全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激励和竞争机制,就应改革成果评价与建立机制,注重引入市场机制,鼓励产学研究结合的体育科研成果客观评价,将给体育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给体育科研工作考核和以后的体育科研决策提供方便,为体育科研信息沟通、体育科研成果奖励打下坚实的基础。体育科技成果客观评价原则的实施必须从制度上、组织上得到保证。为此,必须组织专门的评价小组或评价委员会,并建立确保充分表达自己意见的组织机制,以使体育科技成果评价客观公正。在建立体育科技成果评价小组或委员会时,要注意将这类人选进来:他们在学术上要有较高的选诣,有高水平的体育科研成果,精通所评体育科技成果的学科研究方向的理论和方法,对学科研究方向前沿动态非常熟悉,有能力对被评成果作价值判断;熟悉业务、有丰富的社会交往经验,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学术胸怀宽广,没有门户之见,敢于抵制不正之风和行政压力,能秉公办事。同时,还要注意评议小组构成人员的学科结构。除此以外,对体育社会科学的评价要由只重视通过专家鉴定转到注重成果是否被政府决策部门所采纳,是否被社会和企业应用并发挥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此,可以把体育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分为初步评价和应用性评价两个阶段。应用性评价可以建立成果的应用情况记录档案,进行跟踪,在初步评价之后的几年内做出评价结论。对体育社会科学成果研究入员的奖励,应由只看数量和鉴定项目多少决定职称评定和收人分配,转移到兼顾数量、注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上来。要针对体育社会科学成果的特点修改原奖励方法,在改革和完善体育社会科学职称评审的聘用制度的同时,研究制定有利于调动体育科技人员成果转化和推广积极性的奖励制度。引入市场机制,就是对于国家社科基金体育学研究资助支持的重大,重点研究项目,要推行招标制和责任制试点。在社会各科研单位自我申报的基础上采取公平竞争。答辩考试,专家组投票等形式进行决定,中标者不但要负责研究项目的完成,也要负责项目的推广与宣传等后续性转化工作。最后综合考察其科研和推广两方面的工作,由课题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评定,政府要鼓励经济与法律咨询、营销策划、文化传播等公司及从事咨询服务的各类中介机构的发展,因为他们是沟通科研部门与企业和社会之间知识流动的纽带和桥梁,对体育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5理顺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中间环节、多渠道、多形式进行推广

体育社会科学的研究项目从开始研究到出成果,要经过科研管理的各个环节。而成果转化是科研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它关系到体育社会科学成果能不能很好地进入社会,从而发挥应有的效益。因此,加强成果转化的管理,不仅可以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更多贡献,而且还可以促使体育社会科学的科研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3.5.1加强课题设计、立项的现实性、应用性和针对性

如果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立项课题不是社会所需要的,产需脱节,其成果就难以转化。因此,进行体育社会科学的研究,要切实了解体育经济建设和社会体育发展的迫切需要,狠抓“以需定产”,从课题的设计和立项开始,就要瞄准社会体育需求和生产应用,做到有的放矢,真正能够回答和解决实际问题。实践证明,课题的设计和立项情况直接影响到成果能不能转化、转化率的高低以及产生效益的情况。在课题的规划、管理方面,应根据“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针,处理好结构问题,适当增加现实课题、对策应用课题和决策服务的短、平、快课题的比重。为了保证课题立项的科学合理性,还应该发挥体育社会科学专家组和体育社会科学管理者两者的积极性,共同参与,互为补充,从而更科学、更合理地确定课题立项。

3.5.2狠抓研究的水平,加强监督检查,严把鉴定关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能否转化?转化效果如何?与研究课题的水平和质量关系极大。要提高研究课题水平和质量,一是应加强研究过程的监督检查,这是提高成果水平和质量不可缺少的管理环节,现在的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总的来讲,一般化的东西多,真正的精品、力作少,这与监督、检查不力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对这方面的管理还要下大力气。体育社会科学管理人员要密切关注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保证研究成果的水平和质量;二是要严把成果鉴定关。成果鉴定是保证成果水平和质量的重要管理关口,要严格鉴定程序,规范鉴定方法。对于成果的鉴定要尊重科学,注重从创新、先进、价值、实用等方面全面衡量。最后的鉴定意见要强调一分为二,既肯定成果成绩,也提出不足,以利于其在转化过程中加以改进。对于水平、质量不高的成果,更要严格把关,不能轻易通过鉴定。

3.5.3多渠道、多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促其转化与应用

一要形成“重大体育社会科学成果与公告制度”,充分利用报纸、成果通报及时把重点研究项目及成果向全社会及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宣传通报;二是可以由政府有关体育社会科学成果管理部门,如宣传部社科规划办,科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办、国家体育总局政法司等,负责在政府部门组织“体育软科学研究论坛”,定期邀请与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有关的重点体育社会科学项目负责人、研究者为不同级别的体育企业经营管理者做报告,以推广宣传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促进成果转化;三是积极开展体育社会科学下乡活动。以深人实际、深人基层,开展调查研究、讲学辅导、推广普及等方式,促进面向基层、社会、体育企业单位的应用对策和咨询服务,同时从理论联系实际上进一步加强学科基础理论的建设。四是对于全国性和省一级带有普遍意义的重大理论与实际研究课题及成果,可以由成果主管部门设立网站,通过互联网进行,以便让各有关部门、组织、个人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了解与应用;五是为重大成果以专著、录像带、光盘等形式公开出版发行提供支持和帮助。

3.6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体育社会科学繁荣与发展,离不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及其成果转化,而要促进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及其成果的有效转化,就必须想方设法为广大体育社会科学工作者排忧解难,尽量减少他们在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及其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后顾之忧。首先必须完善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法治环境,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缺乏体育社会科学及其研究创新热情,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创新成果得不到很好地保护,一项新成果刚刚被推出,就会大量被仿制、非法假冒,从而给创新者带来重大损失,这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人们的科研创新动力。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建立了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并且在不断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近年来,我国制定和修订了一系列保护知识产权、促进科技发展的法律,如专利法、技术合同法、科技进步法等,特别是随着我国加人世贸组织和北京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与世界各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交往和合作也日趋加强。其次,要加强体育科研立法和执法力度,保护创新者的利益不受损害。特别是要强化对侵权者的惩罚力度,使被侵权者得到应有的损失补偿。近年来,我们国家为了推动技术创新工作,已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应尽快建立健全完善体育科研法律体系,充分发挥法律在体育科研创新和发展市场经济的保障作用。对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体育科研创新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加快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步伐。

社会科学研究导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文科研究生;矛盾;能力培养

所谓文科,其研究对象是人和社会,即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文社会的现象;其研究目的主要是探讨与人类生存有关的价值和意义;其分类有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两类。其中人文科学是指那些有着强烈的价值取向,知识保留程度比较大的学科,如文学、语言学、哲学、历史学等;社会科学是指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与社会发展和运行直接相关,如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教育学等[1]。二者相比,人文学科的内容比较稳定,社会学科的应用性和可操作性较强,但两者有着相似的研究方法和思维范式。

文科研究生的培养主要是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进行课题研究,是以理论或学术研究为主的,所以不可能像理工科研究生一样为社会提供显性的直接的经济或社会效益。但是,不能忽视的是文科研究生往往能成为我国意识形态的骨干。因此,文科研究生的培养会影响到一个国家的人文精神,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对文科研究生来讲,具备哪些能力才能对社会产生更大的作用,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对学校而言,如何培养文科研究生,才能更好的培养其能力,让其能力更好的发挥作用,在这个培养过程中是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的。

一、 文科研究生培养中的矛盾及问题

正是由于文科研究生自身的特点及学习和培养方式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培养往往需要比理工科话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除了必要的课程学习外,还需要听报告、参加各种学习及交流论坛、阅读广泛的各类社会书籍、书写读书笔记等。但是实际上我国文科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存在一些矛盾及问题,阻碍了文科研究生能力的发展及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师生之间的矛盾

当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项基本制度是导师制,即导师负责制,是“由导师对研究生的学习、科研、品德及生活等各方面进行个别指导并全面负责的教学管理制度。”[2]导师制在研究生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在文科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导师指导十几个、甚至二三十个研究生的局面。这种导师少、研究生多的结构性矛盾已经严重制约着文科研究生的培养和能力的发展,最直接的弊端体现在师生间的交流机会被大大削弱,从而导致了导师和研究生的教学互动机会减少,学术思想的自由交流和深入探讨更为稀少。

导师方面除了“僧多肉少”的局面不利于文科研究生能力的培养,文科研究生导师来源较为复杂,有一些并不是该专业的行家或“科班”出身,这部分导师是没有受到过严格的文科专业训练的,往往是学校里的行政领导等,这种状况的存在是非常不利于文科研究生的学术能力的培养。

(二)学科之间的矛盾

首先是文科与理工科之间的矛盾。由于文科研究生所能提供的不像理工科研究生那样显性的直接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所以不论是师范、综合院校,还是理工类院校,文科都是出于一个相对弱势的地位。这中情况的存在最为直接的后果,是导致院校在文科研究生的培养上较多的存在着教学设施不够、经费投入不足的现象。相对于理工科研究生的培养,文科研究生的培养起步是较晚的,教学试验设施、实践基地等建立的尚未完全,加上学校和政府的投资力度、科研和培养经费都相对较少。[3]这些矛盾的存在都不利于文科研究生的培养,制约着文科研究生能力的发展。

其次是文科的各个学科之间的矛盾。这是由于文科的不同专业相对封闭,文科研究生的研究方向是从入学的时候就基本确定的,过早过细的确定了研究方向就导致了学生往往就会专注于自己的方向,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但是对于文科研究生来讲,广阔的知识面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不同学科的相互交流来实现文科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是重要途径之一。现实是不仅各个高校的不同学科交流甚少,同一个学校的不同学科沟通也存在阻碍,甚至同一学科的不同专业间也相互隔绝,虽然各个高校会举办文科交流会议,但往往是局限于同一专业,这种矛盾的存在极大限制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社会需求与文科研究生自身之间的矛盾

目前大多数文科研究生的求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就是:第一年忙着上课和课程作业,第二年奔波于实习和兼职之中,第三年开始焦头烂额的毕业论文设计。这种现象的出现并不是单单由于学校的原因,更多的是因为文科研究生自身的一些问题。其一,越来越多的文科研究生在选择继续的深造的动机是不纯的,有一部分文科研究生是迫于日益增大的就业压力而选择研究生道路的。这样的目标定位自然会使得他们在读研期间会产生动力不足,一味的为了考试或是论文而忙碌,缺失对学术和科研的主观愿望;其二,在当下这个飞速发展的年代,越来越多的硕士研究生将硕士或博士文凭当做一块取得更好工作机会的敲门砖,而且文科理论方面的学习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不足,这就导致了一部分文科研究生轻视理论和学术方面的研究。[4]不仅如此,由于社会对文科研究生的评价,更多的是来自学术论文的数量而非质量,这更加抑制了文科研究生能力的发展。文科研究生自身的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他们很难达到社会所需求的标准,社会所要求的文科研究生是能适应我国科技进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要拥有本学科、专业完整的知识体系,能引导社会文化甚至精神的最新发展。但目前文科研究生流于形式的培养是与社会的要求不符的。

二、 文科研究生需培养的能力及培养的新途径

文科研究生能力的培养是个艰辛的过程,而且其过程中存在着不少的困难,但是我们仍应不断探索,并寻求解决矛盾及问题的良策。在当前,文科研究生能力的培养需注意其创新能力、学术原创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三个方面。

(一) 创新能力

文科研究生的创新主要体现在知识创新与思维模式的创新,前者可以是对于被掩盖或歪曲史诗以及被发现的资料的重新发掘考证、对空白领域的开拓性研究、针对现实进行的新总结等;后者是指突破固有思维的条框束缚,用全新的理论来阐释原有问题。目前各高校都在探索研究生的创新教育模式,但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成效却不太理想,除了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特殊性外,当今高校的培养状况也存在一些的不足,诸如文科研究生的相关管理体制的欠缺、教学方式的呆板、导师及经费的不足等。但是我们仍然要探索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新途径。

对于文科研究生自身要放平心态,注重积累专业的理论知识。创新不可能脱离实际现实而产生的,文科研究生的创新也不可能仅仅靠想象而产生,也要依靠各个方面相关知识的积累的;在课程设置方面要尽量多样灵活,研讨课的开设要真正的达到其目的,研讨课上要以学生的发言、对话交流为主,要能互相激发新的思想浪花;在管理机制上文科研究生的培养要符合其专业特点,当前是硬性规定要在相关刊物上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才能毕业,但是论文的发表只能作为考察其学术水平的一个方面,所以对文科研究生的评价标准要更加多样化;课程设置上要加强专业间的交流和沟通,可以成立导师组,让不同专业的导师共同指导研究生,适当设置专业英语课程,提高文科研究生阅读原版专业文献的能力,培养其国际化的学术研究视野。[5]通过这些方面努力,以求能更好发展文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二) 学术原创能力

这个问题的提出主要源于目前来讲,我国文科研究多习惯于综述他人的研究成果,即使数万字的毕业论文,也多是引经据典,及其的缺少原创性,所以要培养文科研究生的学术原创能力。任何的原创性研究都源自原创性问题的提出,原创性问题的提出需要研究者具有清晰的问题概念和敏锐的批判能力,这就要求文科研究生不仅要有扎实的本专业的理论基础,还要有丰富的哲学、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知识体系。[6]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学科阅读大量的中外古今的经典原著,比如《论语》、圣玛多《神学》、休谟《伦理学》、韦伯《经济与社会》、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等。

文科研究生在通过阅读大量的经典原著,能掌握和领会中西两种的学术传统,更会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和质疑中慢慢形成批评性思维,这对学术原创能力的培养具有基础作用。导师文科研究生的阅读过程中起着引导和检查作用,导师除了为文科研究生推荐需阅读的经典书目外,应该为他们举办定期的讨论课,为文科研究生提供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的机会,还可以通过书评和研究论文的形式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三) 实际操作能力

文科研究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面对是理论性的或是学术性的问题,这就导致文科研究生即使具备了较高的理论水平或是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但在真正的工作实践中的动手能力却显现出一些弱点——想法与实际相脱节、想法不具有现实的可行性、实际操作能力的欠缺导致无从下手等。正因为如此,文科研究生在毕业选择工作时多数局限于学校,甚至文科研究生自身也认为自己除了做老师,进企业、公司或是机关是不可能的。培养文科研究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不仅有利于文科研究生自身的发展,也能使其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高速发展。

首先文科研究生应自身树立理论研究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并重的观念。作为文科研究生要通过阅读大量的图书和资料,以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学术能力是必然的。但是如果仅仅掌握了抽象的理论,步入社会后会很难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的。树立起理论研究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并重的思想,应该成为文科研究生的思想观念。只有自身首先意识到,才具有主观改变和发展的能动性。

其次高校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培养文科研究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方法。高校培养方面主要是要提供给文科研究生更多的实践机会,目前很多高校已经采用与用人单位联合培养的方式培养研究生。这种模式同样适用文科研究生的培养,需注意的是在学科研究生的学习过程中,要确定明确的培养目标、能力结构,避免文科研究生只是混文凭的现象的出现。在社会实践方面,高校可以联系和组织研究生到企业、公司或机关等锻炼,方式可以多样——课题研究、社会调查、挂职锻炼等,但最主要是要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文科研究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卞清文科研究生培养中的矛盾及其对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J]2001(2/3): 8-11

[2]秦惠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大辞典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M]1994: 241

[3]杨成平文科研究生科研方法教育与训练的基本思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J]2004(8): 25-29

[4]瞿伟,冯二占,李芸文科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技术与创新管理[J]2008(6):652-660

[5]吉丹如,戴跃侬论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J]2004(5):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