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学艺术的社会功能

文学艺术的社会功能

文学艺术的社会功能

文学艺术的社会功能范文第1篇

哈贝马斯将社会系统与生活世界的双层构架划分为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强调拓展理性的交往方式,恢复批判的精神并重建公共领域,使社会成为一个“自由和平等的自由共同体的民主的自我组织”。在他的理论中强调社会的公共性和自由交往而建立起来的生活世界。交往行为要素的形成,可以是对传统文本的理解和反思,也可以是文化意义的创新和继承,它可以是建立在规范基础上正当的人际关系,可以是个人人格的社会化和社会人格的个人化。从以上的分析来看,哈贝马斯的理论是理想化的状态,就社会学观点的“公共空间”而言,“中国的公共空间并不是与国家相对立的,而是国家权利和民间权利的协调,共同营造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2]。个人的交往行为放在社会的评价体系之中,公共领域具有批判精神。在成熟的社会体系之中,公共领域是具有自我约束能力的,而在公共空间环境中,具有政府、自治、自我约束和公共约束多重身份。公共空间从社会学中的公共环境开始,在西方的公共空间或村落自治的发展中,公共领域的拓展是以个人的自由、权利和批判精神为基础的。

在建筑学对公共空间的研究中,同样也引用社会学的概念。由于建筑学在空间环境分类的不同,在社会学的延伸中也进行不同的分类,比如在《场所的丧失与重构——下三伏头村公共空间形态分析》中把这种有公共领域和公共空间进行的延伸,分为“村落的优良空间、不良空间和混合的空间”,所谓优良空间是指能引导人进行良好互动的场所,不良空间则相反,对社会活动有相反作用。在社会学的延伸中进行建筑学的公共空间解释,主要理解为作为对于公共社会活动的领域,以建筑的方式进行空间环境的固定,并且进行人与环境的交流,这样就形成了所谓的建筑学上的公共空间环境[3]。它具有三维实体功能的空间形态,具有社会功能、美化功能和教育功能等多重身份。那么在美术学研究中是如何来定义公共空间?公共空间包含了那些要素?艺术设计学研究视野中它的基本含义是什么呢?本文通过交叉学科的研究来认定其基本的概念。

一、艺术设计学研究视野中的公共空间

自从人类进行社会活动并形成一定的“结构”之后,“建筑学”意义上公共空间的作用不可忽视。原始社会中对于神的崇拜和祭祀即是公共领域或公共空间实体。如英国的斯通亨治遗址说明作为早期人类的活动,社会结构和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对于公共空间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在红山文化遗址中,高高的祭坛处于村落活动的中心,四周分布小房子,而在小房子和小房子之中,又有不同公共活动的空间形态。由于在思想文化发展上和西方的差异性,在公共空间的处理手法和表现形式上是不同的。“阳光广场”(是指在古希腊时期形成的自由辩论的场所,西方形成了社会活动的个人化和个人化的社会活动)是在公共活动的场所中大家可以自由发表言论。在中国传统的村落中,建筑三维实体的空间环境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最重要的来源有三个方面:首先是天人合一思想,作为公共空间在中国传统村落中有不同的“分级”(所谓分级,主要是指村落作为一个整体的环境,由于活动场合不同而形成的空间大小的不同,而这些大小不同的空间承担了不同的功能[4]),而这些分级在一定文化的区域内是具有稳定的因素,比如在祭祀或活动中,宗庙作为重要的场所是集家族活动、宗教、教育功能的场所,而在家庭中“堂”进行的活动,具有更小的范围。其次是阴阳有序思想,所谓阴阳有序主要是指在建筑或在村落公共空间的处理上遵循自然规律。山为阴,水为阳,背山面水。传统的丽江古城和宏村有大体相同的水系,人们在水系的处理中所进行的社会活动具有了公共领域性质。最后是传统文化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对文化的形成是重要的,从而影响到艺术设计领域公共空间的处理,长幼尊卑和等级制度在公共空间中同样有所体现,在整体的院落处理中,“堂”屋和“偏”房、前后的关系、“阶”数的处理都形成了“公共空间”的等级制度。因此,在东西方由建筑实体构成的三维公共空间中,所承载的不仅仅是作为合理性的活动场所,而且赋予它更多的文化含义。

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中国“艺术设计”一直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古代一直是以“师徒”关系而存在的,具体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并不快,然而在历代论述之中,无论是“术”或“工”,无一例外的都强调在其身上的其他功能,民间美术更是放在“民间技艺”之列。设计的活动在近代与社会活动是分不开的,与政治、经济有密切联系。在80年代初期,国内外活动交流的加强,国外非二维形式对国内的创作产生很大的冲击,装置艺术、大地艺术、波普艺术、行为艺术、观念艺术等等由“Fine arts”延伸的大美术概念有了进一步的阐释。因此在国内美术教育中,逐渐由原来的国、油、版、雕发展到有社会功能与意义的相关领域,如在美术学院设立的建筑系,由建筑延伸的室内和室外环境设计,可以把他们归在大美术的门类。在美术学院设立综合艺术系,综合艺术系结合平面、三维、不同材料的表现形式。在国内举行的第一、二届高校手工艺展览中可以看出,现在高等院校的研究领域中,美术更多的是大美术概念,包含了多种表现形式,并且在研究项目、课程设置、选题方面也越来越广泛。

由此看来,当代艺术设计领域的学科交叉,并非只是与本学科的临近领域,而是与社会学、美术学、建筑学等相关学科的综合交叉,这种研究对艺术设计领域如何对公共空间的界定带来新的课题。

二、艺术设计学研究视野中的公共艺术

自1973年德国的布莱梅明确提出“公共空间艺术”( public space arts)以来,这个概念逐渐被大家所认同,明确了西方政府对公共艺术家的支持方向。公共艺术即在公共场所长期放置的艺术作品[5],首先公共艺术作品是放置在公共空间之中,那么我们就必须要关注一个问题即放置公共艺术作品的场所和周围的环境是什么样的关系?作为社会学和建筑学的公共空间和艺术设计学所研究的公共空间有什么不同呢?放置艺术作品的公共空间有什么特征呢?空间中又包含什么的空间要素呢?我们可以回到我们关注的最重要的问题——公共空间的含义是什么?通过对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及设计艺术作品也可以包括书法及摄影的功能与作用、基本特征、形式、结构、语言、风格及其中的审美规律和思想活动来揭示它的普遍特点与规律[6]。因此,公共艺术的评价方式与纯粹的艺术家个人的意志是不同的。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公众的地位在艺术界倍受重视,公众在艺术活动中也不是一再被动,而是积极地参与。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公共艺术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艺术范畴,而且成为一种环境设计,主旨不再是表彰名人,而是更接民百姓[7],作为好的公共空间中的艺术项目,为当地树立了良好人文精神的空间形象。

既然公共艺术和公众要发生最直接的关系,我们就有必要搞清楚公众和公共艺术的关系,从艺术设计学来讲,公众的理解和关心程度也是一个公共艺术作品存在的价值大小的问题关键,虽然社会公众的理解不一定能和艺术家思想同步,但一个公共艺术作品,公众的评判是很重要的因素。如在纽约曼哈顿区联邦办公广场塞拉的作品《倾斜之弧》,因为让部分观众感到不愉快而要求把它撤走,在公众中要求撤走的122人,希望保留的58人,最后在1989年被拆除。是否可以说从事公共艺术的艺术家有权利把自己的观念和价值观强加给公众?公众是在一定的社会传统中成长的,公众的价值观是具有多种载体的价值体系。

公共艺术和公共空间之间的关系,从艺术设计学上来讲,是处于空间中的空间艺术。公众欣赏的公共艺术具有二维、三维或四维概念,而公众所处的空间是更大空间中的空间,这就是上面所说的命题:空间中的空间艺术。比如在中国传统村落临潼姜寨遗址中,中间“大房子”是村落中大型活动的场所,是村落的宗族活动场所(有人认为这种活动空间不属于公共空间,因为在公共空间中人是具有其公共的活动和社会功能的,祭祀场所是被主宰的活动空间,因此不是公共空间。但是这种以公共活动为目的的场所中即属于公共空间)。在这种空间活动中,公共空间是一个更大的范围,包含了社会学、建筑学和美术学概念下的空间概念,包含了人们的心理,人们所处的具有三维实体概念的空间,包含了含有艺术作品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面,含有艺术作品的空间是一个重要的命题。在实体的三维空间中是由一个个实体组成的,如建筑、建筑构件、园林及附属物、具有文化属性的日常用品,在这个空间中具有艺术性质的构件等等,这些实体同时也是艺术设计学研究的范围,扩大来讲,这些实体又是更大空间的作品符号[8]。我们理解的实体公共空间的构成可以这样认为:在公共空间中存在艺术作品,并不一定只有艺术家来创造,公共空间所构成的构件可能是在更大空间中的艺术作品,公共空间可以包含公共艺术作品,这种具有公共性质的艺术作品中是具有多种属性的。

在这种更大的公共空间中,尤其是传统文化概念的空间中具有三个基本的功能:首先是社会功能,在这种由具体的实体形式构成的空间中,社会性是体现于社会活动与空间实体构件之中。其次是审美教育功能,在空间构成的实体中,由传承文化构成的构件(如建筑、手工艺品等)是在继承和审美教育中发展的。最后是情感体验功能,在空间构成的构件中赋予一定的符号意义,人们从这种符号中体会到其赋予的情感。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有区别又有联系,在反映社会生活方面有自己的特殊性,因此它很强调社会功能,艺术对社会能够有一定的促进或促退功能[9]。由此我们可以理解设计艺术和公共空间的关系,在这种能引导艺术功能的空间中,公共空间如果从更深层次理解则会产生深远的意义,公共空间中的“艺术作品”同样具有符号一样的魅力,这种符号让受众具有对其文化内涵的理解,带有归属感的认同心理,对空间场所中的社会活动和传统文化意义的传承具有美育功能。

对公共空间理解的变化和研究的变化、由它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变化、与社会公众的变化、公共艺术和公共空间之间的关系的变化来看,进一步理解社会公众、公共艺术、公共空间和艺术设计学之间的关系,更容易让我们进一步理解和把握艺术设计学领域对公共空间的研究。当代公共艺术的实施,不只是政府或文化精英及专业艺术家单独决策和完成的事情,而是作为调动市民大众关注自身文化建设和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方式,培养自身的生活品质和人格素养的教育手段[10]。这种公众参与的公共艺术活动,应在一定的公共空间来进行,也可以是作为个人活动完成后在公共空间进行展示,但同样具有了公众的性质,在三维的实体公共空间之中,这种空间实际上由更大的空间所包括,在这个子空间的公共空间原来的拓展因素变成了更大空间的符号象征。公众的社会活动对艺术品起到由于感受人群不同而进行的不同的阐释,这种阐释是社会公众和艺术品之间的互动,公共空间在这种活动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从艺术设计学的角度对公共空间的含义进行阐释的动因所在。

结 论

从以上的论证来看,我们可以非常清晰地理解作为艺术设计学研究视野中公共空间的含义,这种公共空间具有艺术、设计的功能和价值要求,是一个具有多重功能的实体和非实体的空间,它既具有虚拟和非虚拟的特点,又具有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它对人的生理和心理都具有反馈,它存在于空间包围的空间之中,具有符号与象征意味,视觉艺术的表现形式对公共艺术产生一定的互动作用,对社会公众有联系纽带的作用。[11]我们理解艺术设计学研究背景下的公共空间,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设计的公共性,理解公众在公共空间中的作用,理解人在什么形式的公共空间中与何种形式的艺术所产生的互动作用,理解在具体的公共空间形象与符号的表现方式。对存在公共艺术的公共空间的理解,有助于我们从源头纵横比较我们在现代意义上的空间环境艺术作品,理解不同的风格、流派、主义、主张和地域文化,正如贡布里希所说:“我们要求知,是因为我们想了解世界上所发生的事。在人类的早期,先民们通过神话来回答‘为什么’的问题。世界各民族都有这类似试图说明生与死、节气与天象的神话故事。一旦人们对神话提供的说明不满,力图弄清真相,这便诞生了我们所谓的科学,即说明我们在世界上种种经验的各项成果”,[12]探讨艺术设计学研究视野中公共空间与公共艺术的关系的意义也就在于此。

注释:

[1][3] 吕红医:《场所的丧失与重构-下三伏头村公共空间形态分析》,载于《新建筑》2004年第6期。

[2] 转引自赵凌云:《拓展公共空间——我们缺乏何种理念》,载《社会》2003年。

[4] 由于传统村落社会功能的传承性和实用功能,这里的“分级”主要指由于人的交往活动而形成的实体空间,美术学重点研究实体空间中由于社会生活形成的美术形态——作者注。

[5] 易英:《公共艺术与公共性》,载于《文艺研究》2004年第5期。

[6] 程大利:《走近当代的美术学》。

[7] 潘耀昌:《外国美术简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88页。

[8] 实体空间的视觉艺术符号主要针对大美术研究框架而言,建筑形式、雕塑、绘画、工艺美术作为公共空间的视觉语言,对美术学研究中公共空间的要素与视觉形式的分析有重要作用。

[9] 王宏建:《美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85页。

[10] 翁剑青:《公共艺术的观念与取向——当代公共艺术的文化及价值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4页。

[11] 对于艺术设计学研究视野中公共空间含义的总结,是一个在大艺术框架下的造型艺术的概括,主要是从实体和精神分析与视觉文化的角度,由艺术设计学研究范围的扩展来界定的。

文学艺术的社会功能范文第2篇

【关键词】艺术人类学 仫佬族民歌 中国化 

艺术人类学传入中国的时间大致是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之后,并得到了一些发展。在这一时期,不仅涌现出了吴泽霖、岑家梧、杨成志等人,还出现了蔡元培、林惠祥及费孝通等一大批人类学家。随着战争爆发,很多人类学家向西南地区转移。西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这些人类学家在此期间,对我国的少数民族进行了深入的田野考察,并逐渐产生、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第一次提出了“中国学派”的口号。费孝通在该时期创作的《江村经济》,开辟了艺术人类学“中国化”的先河。 

50年代后,受一些因素的影响,人类学被取消,只剩下考古学、语言学、民族学机构分支。改革开放之后,从80年代初期开始,艺术人类学被重新宣传与提倡,如何建立和发展中国的艺术人类学,成为此后中国人类学界一直探讨的热点问题。直到1997年,艺术人类学的中国化仍然是学者们研究的焦点,先后出现了王铭铭的《本土人类学研究与中国社会科学的思考》论文,以及翁乃群的《汉民族研究的人类学意义》等重要作品。在这种研究状态下,研究艺术人类学的“中国化”也就成为我国人类学发展中的大势所趋。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对于仫佬族民歌的研究。要想了解艺术人类学“中国化”中的具体进程,首先需要对仫佬族民歌的类型、功能及意义有一定的了解。 

一、仫佬族民歌的类型、功能及意义 

仫佬族是我国广西独有的少数民族,是五十六支花中不可忽视的一支。作为民族之花中的一朵,仫佬族最艳丽的组成部分之一就是民族歌谣——仫佬歌。在我国的众多民族之中,很多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仫佬族便是其中之一。对于一个没有书面文字可供记录历史的民族来说,仫佬歌是通过仫佬族人世世代代口头传唱流传下来的歌谣。从某种意义上讲,仫佬歌是仫佬族人们在历史的漫长岁月中创造和传承下来的文化文本,几乎是仫佬族文化精神生活的全部承载,其重要性可见一斑。仫佬歌在类型上丰富多样,具有各种功能,对民族认同感的培养有重要作用。因此,人类学的研究就变得十分必要,不仅能增加民族文化元素,同时对建设中华民族和谐社会有不言而喻的意义。 

最初,人们对于该民族的历史考证并不多,研究成果也不多。但艺术人类学界对仫佬歌的注意和研究却很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在当时的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已经出现了关于仫佬歌的记载。很多学者对仫佬歌都做过收集和整理的工作。出版于1987年的 

《中国民族民间文学》中,就对仫佬歌有最早的论述。在“仫佬族民间文学”一章,包玉堂与吴盛枝将仫佬族民歌分为“古条”“随口答”“口风”以及“新民歌”四大类型。同一年,龙殿宝在编著的 

《罗城歌谣集》中把仫佬歌分为“劳动歌”“时政歌”“口风歌”“历史传说歌”以及“仪式歌”“情歌”“生活歌”“儿歌”和其他歌谣共9个类型。此外,还有一种按句式与字数进行划分的方式,仫佬歌被分为“三句歌”“四句歌”……“十句歌”等各种类型。学术界对仫佬歌的类型划分显然没有统一的意见,而仫佬族人把其分为“古风”“随口答”“口风”三类。 

英国社会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曾经说:“一个物品之所以能够成为文化的一部分被流传下来,主要是因为其功能性。人类在历史发展和生活中,只会留下认为有用的,能满足某方面所需的东西。”对仫佬歌来说,也不例外,其之所以得到流传而没有淹没在历史的洪荒中,主要还是因为仫佬歌对仫佬族人来说具有特定的功能。民间民俗的功能性,也是艺术人类学“中国化”最习惯研究的方向和内容。 

仫佬歌中的“古条歌”功能主要是对仫佬族人实施传统的教育,用来培育族人对于民族的认同感。“古条歌”中的“古”通“故”,即以历史人物和民间故事以及传说等为内容的歌谣。“古条歌”能够让仫佬族人认识到,他们拥有共同的族群回忆和祖宗,所有仫佬族人都是一家人,同命运、共休戚,是联接民族情感的纽带。这也使其与其他民族产生了区别,是仫佬族人智慧与才干的积淀。 

“随口答”主要是仫佬族平日里走亲访友或者进行劳动生产时唱起的歌谣。在婚姻或喜庆的日子,仫佬族人也会唱起“随口答”。顾名思义,“随口答”是开口就用唱歌来回答的一种即兴歌谣,没有固定唱词,是仫佬族人日常生活的产物,主要为他们的现实生活与劳作提供服务,同时也是对仫佬族人日常生活中观察与体会的一种记录,主要功能在于人际间的交流,以及对生活情感的表达。“口风”主要是一项消遣的娱乐,具有斗志逞强、一比胜负的功能。 

有人指出:“研究文化的功能是人类学的重要工作”,在研究了其功能之后,我们必须要了解其类型与功能背后的意义。首先,仫佬歌对仫佬族人的生活进行了全面、立体的反映,具有强化仫佬族民族向心力与凝聚力的重要意义。其次,仫佬歌对仫佬族人们之间的交流与团结有重要的作用。再次,仫佬歌中的内容对各民族同根同源有多种强调,表明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和谐的一家。 

二、从仫佬民歌看艺术人类学的“中国化” 

(一)以本土民俗艺术作为研究的原点 

众所周知,艺术人类学作为一门学科,最先起源于西方,伴随着帝国主义国家的海外殖民而产生。甚至有人研究说,艺术人类学的产生是殖民统治的前哨。由此可以看出,西方的艺术人类学是远离西方文化的。早期的西方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对象一般都是非西方民族的文化,即远离西方的原始部落和野蛮社会等。总体来说,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原点”就是“异域”。当然,西方艺术人类学的“异域”也必须要满足其“完整”的要求。但他们所谓的“完整”通常只是对小型的考察对象而言。实际上,真正的完整一定要以整个民族或者整个地区为基础。因此,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西方艺术人类学的研究范围开始不断地扩大和转移,从“小型部落”转换到印度、南美、中国等地区,直到最后才转回到自己的家园,即现代欧美社会中来。从“异域”到“故乡”成为艺术人类学研究田野的新潮流与新动向。中国的艺术人类学则是从一开始就立足于本土的民俗艺术这一原点,虽然看起来是追赶世界潮流,但实际上,以自身的资源为对象,立足本土进行研究是我国艺术人类学“中国化”的必然选择。我国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国家,文化资源深厚,拥有丰富多样的民风民俗。如果中国人自己不去关注和采取,显然是一种文化与民族自觉极端缺乏的表现。因此,我国的艺术人类学从一开始就找准了方向,面向本土的资源出发,把本土的民俗艺术当成研究的主要内容,给中国的艺术研究带来了无法估量的贡献,也给艺术人类学增添了新的内容。我国人类学学者对仫佬歌的研究,就是艺术人类学“中国化”的具体表现,这些研究资料不仅对仫佬族有重要意义,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完整性以及世界人类学都有巨大的贡献。(二)注重民俗艺术的社会功能研究 

艺术人类学“中国化”的另一个鲜明表现,是我国艺术人类学对民俗艺术社会功能研究的注重。虽然我国的艺术人类学发展时间相对来说并不长,但已经产生了两种研究取向,一种是对研究对象的审美层面比较关注;另一种是对研究对象的社会功能比较关注。前一种明显是艺术人类学中研究的主流,而后一种则是带有中国化标签的艺术人类学。 

事实上,西方也有关于功能主义的艺术人类学,可以追溯到埃米尔·涂尔干,他的《社会分工论》是人类学中的经典,但埃米尔·涂尔干却一直被人类学界长期打压。但是从我国的境况出发,民俗艺术本来社会功能就很强,同时这些社会功能也是其得以流传下来的理由。在任何社会中,艺术都不应仅仅隶属于美学的范畴。但在西方人类学界中,则只看重“美”。而我国艺术人类学中,对民俗艺术社会功能的强调,恰恰就是对西方艺术人类学的挑战。以仫佬歌为例,在对仫佬歌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首先要确定的就是“仫佬歌”这一对象。在研究过程中,往往会有一个普遍的疑问,即“仫佬族是怎样聚集起来的?为何要自立一个民族?”在对答案的追寻过程中,大多数仫佬族人都说因为他们都唱同样的歌。研究对象也就又重新回到仫佬歌上,这说明了仫佬歌与仫佬族的形成密不可分的关系。进而,通过对仫佬歌的收集与整理,可以发现,仫佬族整个民族的生活与流传都或多或少地依赖着各种类型的仫佬歌,即每种类型的仫佬歌都具有自身的独特功能。仫佬歌的功能对整个民族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正是通过对民俗艺术的功能研究,才能更多地从艺术人类学的角度了解到该民族或者某个地区。而如果单纯地从审美角度来研究,仫佬歌只是一种单纯的文学或音乐,甚至文理不通,也就不可能研究出仫佬族的历史发展脉络。 

(三)人类学与社会学相结合 

站在中国化的艺术人类学角度来讲,如果仅仅对民俗艺术的社会功能和运作机制有所了解,仅仅解决了人类学中的“是什么”与“为什么”的问题,而没有解决这个研究能够“带给我们什么”,那么对其进行社会意义的研究,在人类学的领域中是不被允许的。在西方人类学界,学者普遍认为自己所做的研究不应与政治和社会牵扯上任何关系。这种价值问题,在他们眼中已经超出了科学的范畴。艺术人类学的“中国化”就在于,在研究的过程中,把人类学与社会学结合起来。学术虽然看重自身的理论价值,但人们解释世界的目的是什么?当然是更好地改造世界。在此意义上,学科发展的主要目的就应该是对社会的实际问题进行解决,而不是划清界限去区分学科。人类学与社会学本来就不可分割,对本土资源进行发掘,对社会秩序进行重建,已不仅仅是人类学领域中的兴趣问题,而是更好地改造的必然要求。我们在对仫佬歌的研究中,体会到的是一个和谐、温馨的社会,对当今社会的建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可以说,对仫佬歌的研究对我国的社会和民族团结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这种人类学与社会学结合起来的研究,是西方艺术人类学所不具有的,这越发地体现了艺术人类学的“中国化”。 

结语 

从研究中可以看出,在对西方的艺术人类学理论进行引进后,中国学者与西方学者区别最大的地方在于中国学者用人类学来对中国的社会及文化进行考察,而西方学者则运用人类学去考察异国他乡的社会及文化,这是艺术人类学“中国化”的最明显体现。同时还体现在注重民俗艺术的社会功能研究,以及把人类学与社会学结合起来。艺术人类学的“中国化”还有很长远的路要走,对世界的艺术人类学发展来说将会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诺埃尔·卡罗尔今日艺术理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郑杭生,陆益龙.增强理论自觉促进学科发展——谈中国社会学与人类学、民俗学的关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7-20. 

[3]云南大学仫佬族调查组.仫佬族——广西罗城县石门村调查[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4]唐代俊.令人迷醉的仫佬族民歌[J].中国民族,2008(25). 

[5]龙殿宝,黄桂秋,吴代群.仫佬族古歌·目录[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7. 

[6]克里福德·格尔茨.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7]周星.艺术人类学及其在中国的可能性[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5). 

[8]徐杰舜.中国人类学的现状及未来走向[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9). 

[9]支运波.艺术人类学的中国意识[J].文化艺术研究,2009(15). 

[10]罗伯特·F.墨菲.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文学艺术的社会功能范文第3篇

关键词:现代社会 艺术设计 慰藉功能

就艺术设计这一创造性的活动而非名称来说,它是伴随着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和器物文化的出现而出现的。它实际上就是“人类为生存而进行的造物活动,是人为实现实用功能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物化劳动形态。这种造物具有一定的审美属性和精神价值,因而是一种艺术质的造物。”⑴ 所以,虽然艺术设计在20世纪以前没有能成为一门系统的学科,没能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出现,但是其上述的一些特点却能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被体现和发挥得淋漓尽致。按照以往的社会发展来看,人们拥有关于衣、食、住、行、乐的各种造物所包含的形式及功能基本能达到相互统一。然而,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地到来,随着科技进步引发的又一次工业革命地出现,艺术设计所应囊括的各种价值及功能或多或少地产生了某些偏差和遗漏。至少就现阶段而言,艺术设计所要体现的慰藉功能没有完全得以实现。这是始料未及的。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现在,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新阶段,物质领域和精神领域的各类产品都得到极大地丰富,而作为弱小个体的“人”由于被分布在一个节奏飞快、人造物充斥周围的环境中,其心理及生理则难免会出现种种不适。这时,属于上层建筑文化领域的艺术设计应该分担起缓减这一压力的重责。而本文试图将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与艺术设计相联系,谈点有关艺术设计的慰藉功能。

丹纳很早就在《艺术哲学》一书中阐述过艺术作品须臾不可与环境分离这一观点。同样的道理,在谈及艺术设计的慰藉功能之前,我们应该先分析艺术设计正处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中以及这种环境对艺术设计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毕竟,艺术设计是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的,它应该对社会生活作出反映,同时还要反作用于社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类社会步入了一个科学技术跳跃发展的时期。所谓“跳跃发展”是因为当今人类进步呈现出连锁式的阶段性飞跃。由于人们在有限的生命中不可能始终获取直接经验,只能借助于纷繁复杂的各类知识、信息及技术等间接经验,才能进行再加工再创造。所以,当一件新的造物出现以后,以该造物为基础的其他产品会应运而生,从而使这个世界以比以往快几十甚至几百倍的速度迅猛发展。人们最熟悉的例子便是建立在大科学和大科技基础之上的计算机的发明及应用。它标志了又一轮科技革命地到来,并始终以其独特地生产方式不断地为现代社会注入发展的活力。而设计的本质是“为人造物的艺术”⑵,它在这种“跳跃发展”中更能体现自己的优越性,不仅可以借助科技成果丰富自己的素材及制作手段,而且还反作用于科技,为其提供具有艺术特征的产品。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科学和技术对生产方式的改变在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并日益与艺术设计相联系,与其共同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www.dolcn.com

同时,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制开发及应用为艺术在形式及内容的多样性上提供了可能因素。“仅以现代家具为例,就有单元系统家具、塑胶吹气家具、纸板家具、聚脂家具和超高堆积家具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⑶此外,科学技术对思维方式的改变产生了新的设计理念及思维,使艺术设计呈现多元趋势。特别是后工业时代的波普艺术、欧普艺术、幻觉艺术、偶发艺术等等都对现代生活观念及设计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因为如此,艺术设计在这个时代更能体现风格化创作倾向,同时其系统化和专业化的程度也伴随着科技进步而更为加深。

但是,科学技术一直被誉为一把“双刃剑”,它既造福了人类,变革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全球性问题、社会问题、心理问题……布热津斯基说过:“世界正在形成一个‘技术电子’的社会:一个在文化、心理、社会和经济多方面都按照技术和电子学,特别是计算机和通讯来塑造的社会。”⑷所以,如果科技的负面影响波及到整个社会的时候,其产生的破坏力是相当惊人的。一直困扰人类的能源短缺、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口膨胀、粮食匮乏等问题就是最好的证明。

艺术设计在这种环境中所受到的影响也是有目共睹的。就现状而言,很多艺术设计作品给人的印象多是局促、不安、焦躁、机器味过重、多种类设计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和沟通。尤其是电脑艺术兴起以来,人们更加依赖计算机这种工具,想方设法摆脱传统思维方式和传统手工工艺的设计,制作。尽管在一定时期内计算机与网络艺术创造出了巨大的价值,开拓了多种新的设计领域,但是机器痕迹过于明显的问题一直是电脑与网络艺术挥之不去的阴影。

与艺术设计领域一样,其他艺术创造领域也在不同程度上被这个尖锐的问题困扰着。就拿音乐创作来说,计算机技术赋予其自身主题和风格以过分的焦灼和狂乱。使人与人之间好像产生了机器零件相互摩擦碰撞的特殊感受。例如,西方社会在80~90年代的时候,出现了一种电子舞曲--Techno,它的诞生使一种动作狂乱、奔放不羁的新舞蹈“锐舞”(Rave)变成人们发泄焦虑不安的渠道。“Techno音乐、昼夜狂舞的Rave舞蹈以及舞场上广泛使用的毒品,给人带来的,是被一些英国作家称为‘集体脑休克’和‘借助化学手段对黑夜无感知’。”⑸但是,无论在哪种形式下的艺术创造领域,这种发泄终归不是一种健康的方式,它那种特有的畸形的性格可能会最终没落社会文化艺术。人类自身已在这个社会下承受了太多的压力,社会进步的步伐迈得越大,走得越快,人们内心的局促、不安、恐慌及压抑的感觉就越强烈。如果再对其精神世界给予缺乏人情味的冲击和刺激的话,人类心理和生理状态必然会相应地产生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变化。

虽然,20世纪人类社会的经济基础在科技的影响下取得了一系列成功的变革,但是文化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却表现为时不时地利用可能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甚至落后的意识形态阻碍着经济基础的长远发展。因此,缩小到艺术设计领域中看,人们正需要一种全新的观念来寻求一种解放自己心灵使身心压力得以缓减的有效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将健康的思维方式投入到正常的物质生产实践中去。这时,设计艺术慰藉功能就应该被立即提上议事日程。

dolcn.com

就字面理解,慰藉有抚慰,安慰的含义。功能则是指事物应发挥的作用。但是,要想在较深层面上去了解其含义,先从艺术设计的目的性方面着手分析则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艺术设计发展到今天,大概不会有很多人否认其明确的目的性。“不过,这种目的有双重本质:既是具体功利的,又是社会的”。⑹根据设计的本质可以推导出艺术设计是一种按照美的规律为人造物的活动,是一种具有艺术质的造物行为。因此,它所具有的社会目的性是通过作为“人类与世界调解的工具”⑺这一面貌展现的,它具有多种的复合价值。既然是调解工具,艺术设计在满足功利目的的同时应更多地关注如何实现社会价值。换句话说,艺术设计不仅是通过造物和实现物品的实用性来服务于人类群体,还必须给人以审美的享受,在某种程度上表达一类人的情感,并非只就是设计者实现自我价值的唯一途径。艺术设计的慰藉功能则是体现社会价值的一种载体,肩负起就设计领域来说应该具有的抚慰、安慰作用。一方面,人们在享受艺术设计成果时净化解放了心灵;减轻了身心压力;抚慰了焦躁的情绪;舒缓了疲惫的感、知觉。另一方面,艺术设计为达到这一目的(内容)而采用了适应人类心理及生理的功能外在手段(形式)。因此,慰藉功能实际上是内容与形式在为达到统一过程中而努力具备的一种合目的性的理性因素,它的任务是在快节奏的社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各环节中调节人际关系,引导竖立较为正确的生活消费观念,舒展和升华人类灵魂,使人们在体验物质生产发展成果的同时更加重视精神文化领域的同步发展,逐渐达到人类全面发展,从而既体现人的自我价值,又服务于社会,改善社会发展所具备的综合素质。

艺术设计的目的性决定着其功能性,但这些目的归根结底还源于人类的需求。人的需求是多层次的,既有物质的又有精神的,所以功能的概念也应该是多层次的。设计者的职责便是将人们朦胧的需求转化为具体的产品功能目标。在当今时展中,人类物质需求虽然复杂并且繁多,但对这种要求的功能性满足相对容易实现,且较直观,甚至具有可视性,易于衡量。然而那种在局促焦躁环境中不断增长的精神需求却不是很直观的,可具体操作的。满足这种需求就要以一种包含在设计作品中的气质或魅力为载体的慰藉功能来实现。诚如李泽厚先生曾经说过:“……吃、穿、用等物质需要都有一定限度,比较起来容易满足。但精神的追求却不是这样,它常常是无限的,不好解决,难以满足。”⑻所以,艺术设计才必须在造物的同时考虑到其产品的精神含量。当艺术设计所体现的精神气质或魅力在目标市场的精神追求中寻求到共鸣时,艺术设计的慰藉功能就得到了实现。这其实遵循了格式塔心理学派所提出的“异质同构”原则。也就是说,当艺术设计作品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环节中所定位的目标群体的心理感受能在该或该类艺术设计作品中得到肯定的释放的时候,或者说,艺术设计作品使目标群体在心理和情感上获得一种最简单,最规范和最对称结构的时候,艺术设计才慰藉了目标市场,从而使其在精神上感到满足。说到底,这是一种心理平衡。人类由于前述的各种原因,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或多或少失去了一种内心的平衡机制,而艺术设计则可借助多种手段来平衡人们的内心机制,使其在精神上感到舒适。如果从这个角度上讲,艺术设计慰藉功能还是从属于功能实用性的,是其实用功能在精神方面的体现,即因为它可以满足人类精神需求,所以应该是有用的。

不过,艺术设计的这种慰藉功能最终还必须通过物质手段表现出来。这里就涉及到表现方式的多元化。正如李泽厚先生认为的那样:“真理是一个由许多方面构成的整体。因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途径、不同的问题、不同的要求去接近它……”⑼从这层意义上说,慰藉功能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这也进一步丰满了艺术设计作品,从多种角度改善其质量提高数量,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的需求。此外,马斯洛曾经把人的基本需求分为五种:生理的,安全的,爱的,尊重的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设计的慰藉功能则可通过各种物质手段,根据这五种需求由浅入深地逐一实现,体现不同阶段功能目标。而在这层意义上,慰藉的对象不同,被要求的内容不同,最终导致其表现方式的不同,这也从某种意义上规定了慰藉功能的多样形式。

然而,强调多样性不等于孤立统一性。在保证表达方式由多种语汇构成的同时,还应该将设计作品的品格统一到对目标人群进行心灵安慰及教化这一主旨上来。任何设计都不能以牺牲这一原则为代价来获得谄媚于多样性的途径。如果舍本逐末,脱离其慰藉功能宗旨抽象地谈论多样性,那么结果只能使设计作品得不到共鸣,实现不了其社会价值,而仅仅成为设计者孤芳自赏的个性表现品。

综上所述,艺术设计在现代社会中应该找到合理解决科技发展与文化心理之间矛盾的方法,实现自己多种价值结构,服务社会。然而,目前艺术设计的慰藉功能还未能得以充分体现,这不能不说是艺术设计要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之一。因为,为了实现慰藉功能就必须先了解社会问题,研究造型心理、色彩心理、人体工学等等各类复杂学科。只有从这些方面入手才有可能在一般意义上体现艺术设计对目标市场的抚慰效用。如果要更深地把握慰藉功能的实质的话,还应该研究历史、哲学、民族民俗学等等。这些学科从某种意义上更能让人们在作品中得到共鸣,但这不是一蹴而就的简单性研究活动,而是几代人共同努力,不断摸索的长期过程。所以,艺术设计的慰藉功能所牵涉的问题是很广泛的,它不是单靠一两句话就能完全解释清楚的。但是有一条原则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艺术设计的慰藉功能应该注重“以人为本”,而此处说的“人”并非指单个的人,而是整个人类群体。只有坚持这一理念,艺术设计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就能起到调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作用,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更大的价值,从真正意义上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

-----------------------------

参考文献:

⑴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M],13页.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9.

⑵诸葛铠.图案设计原理[M],65页.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

⑶张夫也.外国工艺美术史[M],535页.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⑷金元浦,王军,邢建昌.美学与艺术鉴赏[M],505页.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⑸金元浦,王军,邢建昌.美学与艺术鉴赏[M],520页.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⑹凌继尧,徐恒醇.艺术设计学[M],35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⑺〔美〕约翰•拉塞尔.现代艺术的意义[M],400页.江苏美术出版社,1996.

⑻李泽厚.美学四讲[M],46页.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⑼李泽厚.美学四讲[M],20页.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Society and the Solaceful Function in Design Art

HAN Chao

(Art Dept., Suzhou Univ., Suzhou 232001, China)

文学艺术的社会功能范文第4篇

艺术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争取自由的社会实践中的天才创造,并且满足着人类的一种基本需求,即审美。人类所创造的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有其特殊的价值,这就是它们的社会功用。而艺术的社会功用决定于它的本质。

艺术是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物。艺术从生产、巫术等活动中分化出来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意识形式,就是为了满足人类越来越强烈的审美需要。因此,审美就构成了艺术最基本的或最主要的社会功用。人们听音乐、阅读文学作品、上剧院看戏、看书法展等等,都是为了获得审美的享受。如鲁迅先生所说:“一切美术之本质,皆在使观听之人,为之兴感怡悦”。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艺术欣赏活动是人类的一种娱乐方式。

然而艺术的价值并不仅仅是给人类创造了一种娱乐方式。艺术在给人们提供一种赏心悦目的形式的同时,还从精神情操上陶冶人,提高人,帮助人们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念,培养全面的和谐发展的个性,即人们常说的美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艺术与美是同体的。这段时期的起点可以从文艺复兴算起,那时的人们为了把艺术从技艺的层面提升起来,转而求助于古希腊文物中所蕴涵的美的元素。到了康德、谢林、黑格尔这几位德国古典美学大师时,更是对艺术恩宠有加。谢林则在他的名著《艺术哲学》中表明,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艺术。黑格尔也在其三大卷《美学》的开篇表示:“这些演讲是讨论美学的;它的对象就是广大的美的领域,说得更精确一点,它的范围就是艺术,或则毋宁说,就是美的艺术。”艺术之为艺术,成了美学的全部内容。

而艺术的本质就在于审美。审美活动是感性与理性相统一、情感和理智相协调的高级精神活动。在审美活动中,由于艺术形象是“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生活中经常碰到的真与善、个体与社会,必然与自由的分裂和对立在它内部得以消除而实现了和谐的统一,即实现了美。所以,人们通过对艺术品的欣赏,在获得美感享受的同时,还学到了真,习得了善,培养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加强了趋向真善美的意愿,陶冶和提高了人的情操,从而使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树立什么人生理想,对于一个人的一生和对于社会来说都是件影响深远的事,它与人们的人生价值观有密切的关系。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闪耀着理想的光辉,向人民昭示着人生的意义。

艺术反映生活。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人类的精神世界,他人的内心活动,都是客观世界的一部分,因而都可以在艺术中以不同的方式得到反映。这就为人们提供审美价值的同时,也提供了一种近乎历史文献的价值。浪漫主义艺术不能像现实主义那样提供对客观生活外观的忠实描绘,但却能给人们提供一个时代人们的理想、幻想和激情的生动表现。

另外,社会组织功用也是艺术的一个突出的社会功用。艺术从一开始就不是为自己而是为社会创造的。艺术家在作品中表达的毫无疑问是自己的思想感情,但他无疑期待着广大的观众、听众和读者的共鸣,并把能否引起这种共鸣看成创作成功或失败的重要标志。正如高尔基说的:“任何艺术,不管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都有一个目的,就是启发人的某种感情,培养他对生活中某种现象的这样或那样的态度。”这种一致性就赋予艺术社会组织的功能,使它成为联结阶级、民族或人类的精神纽带,在启发阶级和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方面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在阶级斗争高涨的年代,艺术启发和加强阶级意识,使一个阶级自觉得团结起来与敌对阶级斗争。比如诞生在巴黎公社失败岁月的著名的《国际歌》在这方面是典型的代表。列宁正是在启发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这点上给这首歌极高的评价:“一个有觉悟的工人,不管他是来自哪个国家,不管命运把他抛到哪里,不管他怎样感到自己是异邦人,言语不通,举目无亲,远离祖国,――他都可以凭《国际歌》的熟悉的曲调,给自己找到同志和朋友。”

艺术的这种社会组织功能不仅来源于内容,也来源于那些群众性艺术生活是形式本身。我国古代儒家文论中有“乐合同”的观点。所谓“合同”,就是使人们团结。阶级、民族、全人类,这是不同参差的社会团体,它们之间既矛盾又统一,艺术就是在同样既矛盾又统一的情况下,实现着不同的社会组织功能。

在这些不同的社会功用之中,最基本最主要的始终是审美的功用,其他社会功用只有在审美功用是基础上才能发挥出来。

在当代社会,艺术作为社会中普遍流通的商品,面对的是广大的大众,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艺术作品的商品价值主要由大众的消费趣味决定,这也就造成了艺术作品一味迎合大众的趣味而使其艺术价值降低的文化快餐现象。对于这种艺术作品中“俗”,其实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这是随历史的变化而变化的。在西方绘画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才从地方民间的俗艺术转化为雅艺术。随着人们文化层次的提高,审美能力的提高,经过历史检验的雅艺术也为更多的人接受,成了覆盖面广大的俗艺术。

文学艺术的社会功能范文第5篇

【关键词】艺术类学生人才培养学生工作创新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产业的蓬勃,学生在高考中越来越多地倾向于选择艺术类考试。而艺术类考试对文化分数稍低的要求,也导致了很多学生在高考中选择艺术类考试以达到上大学的目的。这些艺术类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人数不断增长的特殊群体,表现出了很多不同于非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对高校的人才培养和学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艺术类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特征

总的来说,艺术类大学生主流是健康向上的,表现为思维活跃、个性鲜明、醉心专业等;但是由于艺术教育的特殊性导致了艺术类学生也存在着太过自我、文化涵养亟待提高等特点,这些特点也带来了消极影响。

1、思维活跃,创造性较强。

由于专业学习的特殊性,艺术类学生思维普遍较活跃,对新鲜事物比较敏感,充满好奇心,接受新事物和新思想非常快;创造性较强,对事物见解独特,热情又充满活力,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甚至能在一些小细节的激发下,产生巨大的创作灵感。

2、个性鲜明,自我意识强。

艺术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接受的是个性化的教育,主张更多地强调个性表现;从学习方式上来讲,艺术类学生在学习中更多的是个体的行为,讲究在学业中发展自己的个人特点。这样的教与学就容易导致艺术类学生养成追求个性,崇尚自由,甚至标新立异,一切都从自我出发,自我中心,集体观念、团队精神相对薄弱,行为上就表现为散漫、随意性大等特征。

3、醉心专业,文化素养不高。

艺术类学生都普遍看重自己的专业学习,愿意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和提升专业水平。但由于我国目前对艺术生的高考选拔方式也造成了他们的文化分相对较低,文化素养相对不高的现状。上大学后没有了高考压力,大部分学生都有意无意放松了对文化课程的学习,基本的理论修养和人文知识严重缺乏,最终反而局限了专业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4、乐于实践,功利心重。

艺术专业学习的特点决定了艺术类学生在大学期间要参加更多的艺术实践活动以提升专业素养;另一方面,专业的实用性也较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也较多。这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但是又容易让学生产生急功近利的功利思想。在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学生活动中的表现尤为明显:参与的时候都希望能够与各项奖励甚至是入党等挂钩,如果没有如愿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会下降。

二、当前高校学生工作与艺术类学生人才培养之间的差距

在艺术类学生的培养中,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学生工作更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随着学生的增加和教育的发展而导致学生工作与艺术类人才培养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1、目标上的差距。

针对艺术类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有些高校的学生工作对其的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认识仍然不足,了解仍然不够深入,在认识目标上就有一定的差距。

2、功能上的差距。

在工作实际中,部分高校学生工作的功能依然十分单一,尤其是服务学生的功能体现的并不明显,工作形式传统,内容单一,使学生工作不能更好地作为教育活动来发挥自己的教育属性的功能。

3、作用上的差距。

艺术类学生思维活跃,创造性强,个性鲜明,自我意识浓,但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教学设计仍然呆板,学生管理仍然采取统一集中的一刀切模式,不能满足艺术类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学生的思维个性都受到约束,引导服务学生成才的项目也没有纳入到高校学生工作考评的系统中来,导致学生工作在发挥作用上与艺术类人才培养要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三、高校学生工作服务艺术类人才培养目标的创新途径

学生工作应充分发挥其自身的强大功能,从思想引领、第二课堂活动和社会实践等三个层面来作为服务艺术类人才培养目标的创新途径,在提升教学质量工作中发挥作用的同时,也促进学生工作自身上档次,上层次。

1、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引领学生思想。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艺术类大学生的过程中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学生工作者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手段来引领艺术类大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意识。首先,引导艺术类学生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走出专业学习的小圈子;其次,引导艺术类学生树立主流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主动融入集体,强化团队精神和奉献精神;再次,引导艺术类学生学习文化基础知识,提高文化素养。

2、开展好第二课堂活动。

第二课堂活动是指除根据教学计划和大纲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之外的一切与学生教育相关的活动,其在艺术类大学生的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首先,有利于艺术类学生的知行合一,艺术类学生的专业特点决定了其需要大量的艺术实践才可能会有真正的成长和提高;其次,有利于培养艺术类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再次,有利于艺术类学生健全自身人格。

3、组织好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按照人才培养的目标,组织学生用节假日等时间参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体验性教育活动,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有益补充,在艺术类学生的人才培养中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首先,有利于提高理论水平,社会实践活动为进一步提高艺术类学生的理论水平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其次,有助于提高实践动手能力,通过直接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用实践提升艺术类学生的动手能力;再次,有利于实现就业和创业,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投身社会、了解社会、参与社会,进而找准自己定位,为今后就业或创业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欧阳俊虎.新时期艺术类学生的特点及教育管理对策[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