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学语言概论

文学语言概论范文精选

文学语言概论

文学语言概论范文第1篇

尽管汉语言文学有悠久的历史,但最近几十年来,无论是中小学和大学,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热情并不高,综合起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学生汉语言基础薄弱汉语言文学对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要求,除了能熟练地掌握运用汉字,还要具有较高的写作能力,在此基础上,还要对文言文具有较好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除了能读懂文言文外,对于通假字、同音字还要具有识别能力和运用能力。但我国目前的大学生对于现代汉语基础掌握得都不熟练,对于晦涩难懂的文言文更是陌生。造成学生汉语言文学基础薄弱的原因有多方面的,首先是社会的偏见,目前社会上有一种不正确的思潮,那就是太务实,学生学习是为了更好地生存,为将来在社会上立足,所以对于技术类的学习比较重视,而对于人文类的修真养性的知识则认为与工作没直接联系就弃之一旁。其次是应试教育的后果,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我国的教育一直以应试教育为主,学生对于要考试的科目才花大力气去学,教师教书也是为了迎合这种风气,在语文教学中,因为语文在高考中分数较高,所以学语文就是为了拿高分,在教学中将语文中的精华都换成了考试技巧,学生在反复考试中学完了语文,语文的人文思想反而没学到。与此同步的还有对外语的过分重视也削弱了语文的地位,因为外语不但在高考中占据重要位置,在工作中还有重要用处,无论是找工作或是评职称,还是考研考博都有英语,使人误以为外语要代替汉语,所以就出现重外语轻汉语的局面。随着计算机的普及,汉语更是式微不堪,本来汉字的书写具有独创性,加上同音字词多,计算机的普及使得汉字书写能力突降,错别字的运用更是触目惊心。

(二)汉语言教学方式落后由于汉语言具有自身的特点,不像数学之类的科目利用公式就可记住一个概念。汉字的组成就具有字和音两个概念,还有它所表达的意,要熟练地掌握和运用需要不断地渗透才行。我国目前的语文教学方式,一直将字的读音和整篇文章分裂,单纯地让学生去记住读音、字意,在考试中也用这种判断或是选择的方式去强调字的读音,这种单调的方式令学生感到语文的枯燥,从而失去了兴趣。在教学方式上,无论是大纲还是老师,对一篇文章总要去挖掘包含的思想意义,有时明明是一篇挺有趣的文章,被反复的理解分析后反而无趣。还有对文章的选择太注重政治需要,忽视了人文素质的培养。有的过于高大上,对于充满生活情趣和人情世故的文章较少收录。因为学生都是有个好的,逼着一个平凡人去忧国忧民本身就不现实,反而使学生误会我国的古老文化都是这种高大上,没有了平凡人的生活。语文教学也要与时俱进,在新时代就要学一些新内容,老是学一些年代久远的内容,难于引起学生的共鸣。

二、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的途径

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改革要从教学方式,课程设计几个方面去改进,因为语文是系统性的,所以还要从小学改起,只有在基础上改革,才能使人对汉语言文学产生兴趣。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我国目前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和古代传统的语文教学不同,语文就是单纯地学字词,学写文章。而古代的学习方式则是将天文地理,历史,文学放在一起,这样既丰富了语文内容,在学习语文的同时也学到的人文知识。古代人没有今天这样多的科目,但读过书的人却是上通天文,下通地理,那些中了进士的,读的书还没有现在的大学生多,可他们却会吟诗作对,对治国也有一套见解,而他们的老师都是考场落败的酸秀才。曾几何时,我国的古代教学方式被说成迂腐落后,但我国几千年的文化就是这样传承下来的。李白、苏轼、曹雪芹都是这样成才的。针对我国目前的文科类多而杂的现象,不仅给学生造成沉重的负担,而且学习的效果也不明显,不如将历史、地理等人文知识都糅合到语文中,让学生从小学开始就通过学习识字接触到人文教育,这样的语文就不会枯燥。上世纪的汉语言文学中的《现代汉语》中还有将句子分成主语、谓语、宾语的教学内容,这种方式并不符合汉语的表达,让人越学越糊涂,反而不会写句子。其实,在教学改革中,应该将我国作诗用到的平仄,对联用到的虚实让学生掌握,不仅增加了学习汉语的趣味性,还传承了中国的古文化。

文学语言概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毕业论文;问题;改革

一、毕业论文撰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论文选题环节

要完成毕业论文写作,涉及到选题、收集查找文献、阅读分析文献、编写提纲、反复修改等多个环节,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而选题则是这“万事开头难”的第一步,这一步的成败也决定了论文的质量的高低,以及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价值的大小,因而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从我院近几年来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指导的实践来看,论文选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文学”与“语言”比例失衡。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选题大致可分为文学与语言两大方向,但事实上,学生在选择的时候,却一边倒的倾向于文学类,选择语言方向的寥寥无几。而在文学内部而言,又出现了内部不平衡现象,即选择文学文本研究的远高于文学理论研究,选择文学理论研究的屈指可数。2.选题陈旧、重复,创新性不足。很多学生为了写作起来较为简单方便,往往不会选择新颖的题目,很多题目也是年复一年地出现在学生的论文中。如《伊丽莎白的婚恋观》《陶渊明的田园诗艺术特征》《<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等。这些题目因老师上课重点讲授、相关资料较多,而受到学生青睐,随便找几篇文章拼凑而成即可。另外,较为容易的题目大家都会选择,因而在论文开题中,会出现选题重复的现象。很多论文的结论已经是通说,没有多少可挖掘的空间。

(二)论文写作环节

1.原创较少,抄袭较多。“观点创新”在毕业论文撰写中可谓是最高要求。即便对重点本科大学学生,也是较难做到。而对于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而言,更是望而却步。其实,创新不单纯是观点创新,这样的创新确有强人所难之处。除此之外,可以用新的材料论证原有题目;也可以用新的角度、新的方法论证原有题目。但现实情况却是,学生在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过后,没有对其进行评述,发现其不足之处,并以此为切入点进行研究;而是就地取材,将手头资料进行拼接,好一点的就是逻辑相同而语言不同,不好一点的则是直接复制粘贴,较少能够看见较新颖的观点,基本都在“炒剩饭”,每每答辩的时候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虽然学校设置了论文检查,但个别学生的论文已经逼近最高限定值,自己的表述较少。2.写作基本功较弱。很多学生交的论文初稿,问题成堆。文不对题,中心不突出,观点不明确,层次不清,表述语病较多,标点符号随意使用,一篇论文可多达几十处问题修改建议批注,足见学生写作基本能力缺失,缺乏针对性的写作训练,要实现最终的合格论文,往往要经历五稿以上的修改。

(三)论文答辩环节

答辩作为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的最后一环,并没有较好地执行这道关卡的职责。很多学校的毕业论文答辩环节基本都是“走过场”,流于形式,老师所设置问题都相对简单,学生即使问题答不上或质量不高,也不会因此而让学生不予通过或二次答辩,最后都会准予通过。这样相对宽松的体制,必然让很多学生放松对论文及对自己的要求,答辩之前,匆匆看一眼论文,有的由于完成论文时间距答辩时间较长,早已忘得一干二净,只是临时抱佛脚,加之多数学生已经打听到往届答辩情况,所以完全没有重视答辩。而这样势必会反作用于毕业论文的写作,更加加剧了学生的对付心理。

二、毕业论文撰写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学生自身知识水平相对薄弱

笔者从教10年,一直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任职。从历年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来看,学生阅读量较少,基本停留于上课所学范畴之内,有的则知之甚少,除了有些备考研究生的学生,基本对本专业学术前沿没有涉猎,故而在论文的选题上自然会避重就轻选择一些较为好写的题目,研究资料较多且研究相对成熟,可以简单拼接即可。而较难的题目学生知识水平有限,难以驾驭。

(二)学生就业压力大、精力有限

以我院为例,毕业论文开题工作一般开始于第六学期期末至第七学期初,写作工作则占据整个第七学期,从写作时间上来看,应该是较为充裕,但事实上学生却是多数未能按照规定时间提交论文,因为受制于现在就业压力较大,学生一离开学校,便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找工作、考研、考公务员等,基本无暇撰写毕业论文。

(三)学校、教师投入欠缺

很多学校学生不断增加,但是教师数量却没有改变,师资比例严重失衡,致使教师指导毕业论文的工作量也大量增加。教师一方面要承担大量的授课任务,一方面还要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再加上这超额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有限的精力难以承担繁重的工作,分配到毕业论文指导的上的时间自然也会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除此之外,很多老师因是科班出身,往往在指导论文的时候,将自己所经历的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方法应用于本科生的论文指导工作上,严苛的要求与本科生的研究水平之间并不成正比,要求既然难以达到,索性就不再做较高要求,坚持得过且过。

三、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与建议

(一)强化选题环节引导

1.突出“应用性”。毕业论文的选题应该注重结合当前社会实际,应有所指,鼓励学生选择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而不是进行更深理论层次的探讨。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即为“应用型”人才,那么这样的定位就决定了我们人才输出的类型,既不同于“985”“211”院校的“研究型”人才,也不同于高职院校的“技能型”人才,直接进入生产一线,而是一方面具有理论能力,一方面具有实践能力,我们的人才应是具有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能够迅速成为熟练工种。为此,毕业论文的选题应少一些抽象的学术研究,不必盲目追求与所谓一本高校看齐,多一些区域研究、应用研究。2.突出“新颖性”。毕业论文的选题应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当然,我们并不是要求学生进行“原始性创新”,即填补前人空白,或做理论性的颠覆,这样的创新对学生而言难度太大,无法完成。而“渐进性创新”则不必要求如此之高,可以以新材料、新角度、新方法进行论证。因此对于重复率较高的题目,或者与实践脱节严重的题目,实际意义不大的题目,都应排除在外。

(二)强化撰写过程指导

1.加强研究方法指导。很多指导教师在给学生开题过后,便将毕业论文一事搁置一旁,直至学生上交初稿,开始进行初稿的修改,之后便是反复收发修改稿,最后直至定稿。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只是指出论文存在的问题,学生只是依照批注进行修改,双方没有更多的交集。这样的结果是,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及科学研究方法的指导。因此,在研究方法上,教师应积极引导,利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网络资源,帮助学生学会文献检索,形成较好的工作之风。2.加强治学之风培养。部分学生由于基础知识欠缺、时间紧张等原因,在撰写毕业论文的时候便想投机取巧,采用“复制加粘贴”,对付了事。这样的态度若是勉强通过,势必会让学生形成错觉,以为毕业论文只是一个形式而已。因此,指导教师应与学生多沟通交流,关注学生论文的观点新颖性、材料的时代性,帮助学生养成严谨的求学态度。

(三)强化答辩过程监督

毕业论文答辩环节能够检验学生的应用能力,应加强对答辩过程的指导和监督。很多学生不知道答辩是什么,在答辩中,往往语无伦次,答非所问,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答辩前,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答辩预演,帮助学生熟悉答辩流程。当然,对于存在侥幸心理得过且过的学生,不能通融,应进行二次答辩。对于评为优秀毕业论文的学生应予以奖励,激励学生的积极性,促进毕业论文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姚志红.从毕业论文选题看提高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6):214-216.

文学语言概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应用型教改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提出的背景

汉语言文学专业(以下简称“中文专业”)作为一个传统专业,在中国高校中设置时间比较长,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相对深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也比较稳定。国家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2003年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2003》,对该专业规定开设的13门课程没有什么变化。业界几乎形成一种普遍的认知,中文专业是传统专业中底蕴最丰赡的一个学科,也是现代大学体系中最稳定的专业之一,有着其学科自身的特点及魅力。

可是,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形态,尤其是对具有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的人才需求迫切。传统学科中心化的专业结构设置,将教学内容设计为一系列体系化的理论和知识谱系,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知识讲授,且讲授的知识也就作为考试考查的主要内容……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的现象十分普遍,这样的教育教学模式势必导致培养能坐而论道,不能起而行之的人才。

这非常不利于学生就业。浙江大学中文系曾做过毕业生调查,有45.5%的人认为专业的社会适应性不强,需要一年以上才能适应工作环境。社会适应性不够具体表现为动手能力较差,包括无法操作办公自动化设备、对公文的写作不熟悉(18.4%的人在工作困难一栏里选择“应用性文本生疏”)等;书生气足,不懂待人接物的技巧(23.7%的人在工作困难一栏里选择“人际关系难于处理”);在所学转为所用方面存在缺陷。有54.8%的毕业生认为中文专业缺乏鲜明的特色与可操作性,缺乏实用的技能,似乎是“万金油”,但又缺少实际工作的能力[1]。

作为兴办时间较长的中文专业,在很长一段时间被定位为作家、文艺理论家和语言学家等专家学者的摇篮。然而,社会对专家、学者的需要毕竟是有限的。当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后,当中文专业由少数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举办变为更多其他类型学校的新专业以后,就必须面对培养应用性人才的问题。也正因如此,许多高校在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都不同程度地尝试了对传统中文专业的改造,中文专业招生时树起了“新闻传播”、“涉外文秘”等旗号以吸引考生即是证明。

中文专业越来越无法忽视其当今就业的严峻性和大众质疑的尴尬。在如此情形下,专业应用性改造被普遍地提出来。探索最多的是兴办中文专业较晚的普通理工院校,因为在夹缝中求生存,既不能完全以传统的专业办学模式为依据,也不能照搬理工科办学模式,因此提出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学校的办学条件,立足市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思路。强调人才培养上,不仅注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特别是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论及高校人才培养时明确指出:“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这是党中央在新的世纪、新的时代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也充分说明从知识教育向能力培养转变是高校共同面临的问题。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的理论依据

对一个传统专业进行改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并不是增减几门课程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专业改造牵涉到观念的转变、教法的改良、课程的改设、实践体系的建构、教师角色的改变和能力的提升等。笔者认为首先必须改变传统观念,在教育理论指导下实现自觉,否则只能是小打小闹的局部改良而已。

1.马克思实践观为应用性改造提供了本体论基础。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学生需要通过实践,不断积累个人经验,扩大自己的认知范围,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全部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以内在体验的方式参与教学过程,在过程中理解自己,理解人生,理解社会,使人的精神世界受到启迪,人的生活方式得到建构,有效地促进人的发展,从而实现人的价值。马克思指出,人的劳动实践使“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2]。

教学实践活动不仅可以验证知识,重演知识产生的过程,还可以生成建构新的知识。“学生的认识主要是在实践和活动中发展起来的。认识这一规律的重要意义在于必须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活动起来。既动脑、又动手、动口,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而不是静听、静观。这是涉及教学观念变革的一项具有根本意义的变革。”[2]大学生在丰富多样的实践形式中学习,可以有效地发挥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我们不是以主体表象的方式来认识世界,而是作为行动者来把握、领悟我们借以发现自身的可能性。从表象转向操作,从所知转向能知,并不否认科学有助于揭示周围世界这一种常识性观点。”[2]

2.新知识观为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认识论基础。

传统的学科理论学习的指导思想是学科知识论,其隐含的假设是:所有的知识都是有用的;职业能力即知识的运用,所以知识的传授要先行,知识要有系统性、完整性,实践课是理论课的演绎和附庸。人才培养方案一般按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含实习)分别安排在前期、中期和后期讲授。在学习过程中,先学枯燥、抽象的理论,然后开展具体的实践,对实践的理论思考在前,作为思考对象的实践在后,这脱离了职业活动的过程。

杜威强调“知行统一”和“行”的重要性,认为“如果实验科学的进步有所表明,那就是除非作为‘做’的产物,否则就没有所谓真正的知识和有效的理解”[3]。即通俗的理解:“做中学”,使我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本取向。

英国科学家、思想家波兰尼提出,人的知识有两种类型: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显性知识是指那些通常意义上可以运用语言、文字或符号来表达的知识,而缄默知识则是指那些平时为我们所意识不到、但却深刻影响我们行为的知识。与显性知识相比,缄默知识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说明,往往只可意会而不能言传,不能以正规的形式传递,它是一种连知识的拥有者和使用者也不能清晰地表达的知识,通过身体的感官或理性的直觉而获得,因而也不能加以批判性反思,具有明显的情景性和个体性[2]。它的获得主要不是靠读书或听课,而是需要亲身参与体验。这一新的知识观为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认识论基础,促使我们重新评价专业实践教学的价值。没有个体缄默知识的参与,没有实践,学生难以真正掌握理论知识,理解其真谛。超级秘书网

三、在先进理念指导下的专业应用性改造

一个专业的改造不能仅仅是修修补补,如果这个专业还有存在的价值和必要,那就应该根据社会对该专业的需求,在先进理念的指导下进行重新定位,在新定位的指导下对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教育教学的各个要素作全面的调整。

1.结合专业、学校、社会三方,明确专业定位,重造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社会需求重新进行应用性中文专业的定位,在专业定位的基础上重造人才培养方案,是应用性中文专业改造的首要任务。在原来专业学习的基础上,拓展专业方向,寻求专业教学与市场需求的契合点,是中文专业实现应用性的基本导向,更是其在竞争中谋生存、求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途径。

中文专业的应用性定位应该在处于学科理论与职业技能之间的专业修养层次。在遵循专业教学规律的基础上,科学建构课程体系:围绕核心能力培养设置类型课程,并使各类型课程科学组合。形成“基础+方向应用模块、非独立实践环节课程+独立实践课程”的新课程体系。即保留基本的专业基础课程体系,但适当压缩学时,增加应用性的方向课程;强化实践教学,除了在一些课程内安排实践教学环节,还设置相对集中的培养能力的独立实践课程。

除基础课外,专业课程体系相应调整为三大类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由于各自定位的差异,实践教学也有不同的设置:不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独立实践环节课程。这样既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又能使学生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实现人才的多元化培养。“现在有一种倾向,一讲‘宽口径’,就似乎本科可以不要专业了,学生什么课都选,没有一点专业归宿,恐怕也有问题。弄不好就是‘万金油’,就更是浮躁了。口径过宽,基础就不可能厚。”[4]温儒敏的这段话当然也值得我们深思。

2.培养双师型人才,打造适应专业改革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专业改革的关键。要能够按照新形势下的课程设置来开课,对于教师无疑是一大挑战。从现职教师情况看,大多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和教授、副教授职称,但缺乏与所授课程相应的社会实践经历,对社会于中文专业人才的素质能力要求知之不详,不能充分胜任教学实践活动。教师的这一局限将成为中文专业应用性改造的短板和瓶颈。

培养双师型教师是应用性中文专业改造的关键所在,而这首先需要转变教师的观念。教师必须认识到专业改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自觉、主动地适应改革的需要。其次,应采取教师轮训的方式,将教师送到将来学生就业的行业或岗位进行先行培训,或者教师与学生一起到实习基地或一些对口用人单位进行“锻炼”或“兼职”,弥补应用性能力差、与社会隔膜的缺陷。再次,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跟专业能力培养相关的各种社会活动,这样可以使教师积累实践经验和实践案例,有利于教学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3.围绕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良。

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能力表述为:合旨得体的言说和写作能力、自如灵动的沟通与策划能力、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等。教学的重点围绕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来展开:提炼汉语言文学核心课程的理论精髓,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突出专业方向课程、选修课程的实践内涵,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如前所述,课程体系分别调整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且包含不同的实践教学内容与要求,因此要求教学方式方法相应的进行调整。

如不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鼓励老师进行课程应用性探索,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处理好传统与创新的关系。改变传统的“一言堂”讲课方式,增加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自读、自讲、撰写小论文、专题讨论等形式多样的方式,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充分展现自身,增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必须利用实验室或者其他校内外资源,设计实训内容,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导入,学生在自行设计、处理的过程中实现目标。如“应用写作”课程中安排有八个实践课时,对“调查报告写作”一节内容,学生除调查报告写作常识要了解外,更要求从选题到设计调查提纲、设置调查问题、开展调查工作、分析整理调查资料到形成调查报告,全过程进行独立训练。在具体活动过程中学生会暴露出若干问题:如选题不当导致无法深入、提纲设计过于机械、问卷设计问题混乱、开展调查时与他人配合困难、材料整理时缺乏统计知识、不会软件操作、调查报告写作中数据使用不当、材料布局不合理、表达形式单一等,待这些问题解决时,学生所收获的就不仅仅是调查报告写作知识。独立实践环节课程,如毕业实习,通过带出去的方式,学生分散在各实习基地和自行联系的单位,近距离了解实习单位的工作流程,边学边用,既开阔了视野,又贴进了职场生活。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成果,并引导学生适当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使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得到锻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学生开列专业和非专业的参考阅读篇目,引导、指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成立各种以兴趣爱好为导向、紧密联系专业的社团,如文学社、话剧社、影评社等,创办自己的刊物、论坛和活动阵地,使学生通过社团活动延伸专业学习。

4.加强实习基地、实验室的建设,改变传统汉语言文学培养模式。

应用性人才培养主要体现在较强的工作能力上,为此,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实践基地,搭建学生社会实践的平台,使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广泛地接触、了解和认识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增强能力。

传统的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认知:是固定资产投入最小、成本最低的轻骑兵,只要有一批教师,能招进来一批学生即可办此专业。现在适应应用性要求,在实习基地建设的同时,建立固定、便捷、完善的技能实训室,学生在跨出校门前接受比较系统的职业模拟训练显得非常必要。

学科也好,专业也好,其生命在于适应社会发展的变革。中文专业应用性改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专业自身发展的需要。目前,这些改革的尝试仍在继续,但是尝试中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可以使改革少走弯路,而理论的指导尤为必要。

参考文献:

[1]方一新,程若旦,许玲玲“。”后二十年中文系培养毕业生情况调查与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4(2)。

[2]张英彦。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探析[J]。科学教育研究,2006(9)。

[3][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杜,2003.

[4]温儒敏。北京大学中文系近期的本科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2(1)。

[5]彭巧燕。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教育与职业,2008(24)。

[6]丁晓原。论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6)。

文学语言概论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语文教学课程改革创新

1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教学范围过于狭窄。这里所谓的教学视野指中学语文教学存在目标单一,“一切围绕中考、高考转”这样一个情况。诚然,中学语文教学视野过于单一,从根本上来讲是由应试教育体制造成的。但体制的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学语文老师应该在可控范围之内,尽可能地开阔教学视野。如果教学视野不开阔,一味追求考试升学率,不仅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严重下降,也将严重导致教师的教学素质的下降和教学个性的丧失,最终教师将变成一个教书匠。

众所周知,语文课自由发挥的余地和空问远较其他科目和课堂广阔。因此,只要中学语文教师教学视野开阔,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不难的。但令人痛惜的是,现在很多学校及中学语文教师,出于追求升学率等目的,完全把语文课变成了“字词辨析、段落拆分讲解,试题练习”。本该十分精彩,充满生活气息的语文课堂,变得枯燥无味,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摧毁得一千二净。这些都是由于教学视野过于狭窄,教师教学个性丧失所导致的结果。

教学环境缺乏或不足。大家知道,语文的学习必须拥有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以英语教学为例,很多中国学生学英语之所以很吃力,之所以学了多年以后也还是哑巴英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英语语言环境的缺乏。又以普通话的学习为例,南方人的普通话水平之所以比北方人差,就是因为从小受到方言的影响太大的缘故。同样的道理,能否营造一个良好的中学语文学习环境,也将从根本上影响到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学校根本没有什么像样的图书馆、图书室,学生除了看语文课本之外就再也没有任何可读!可看的课外书籍了,难道语文的学习、语文理解能力的提高就只能从教材而来?于此,还存在另外一些认识误区。

教学手段过于陈旧、单一。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的手段都停留在“言传身教”、“传道、授业、解惑”这样一个模式上。就语文课堂教学来说,基本做法就是教师讲解、板书,学生则是做笔记。在测评方面,除了考试就没有其他更多的手段和方式了。这不仅无法使语文教学做到丰富多样,且根本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语文课变得极其枯燥乏味。在纸质媒体时代,通过黑板板书、通过考试测评来完成语文教学,这确是客观条件所限。但在社会日新月异、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在多媒体教育已经走进课堂教学的时代,把中学语文课仍局限于这样一个传统教学模式,还把考试仅仅当作测试学生语文水平和能力的唯一手段,则不免让人觉得落后于时代,也无法适应新时代语文教学的需要了。

2重在从教材、教师、学生三方面来进行改革创新

2.1进行教材方面的创新

1)课程目标,高度量化

新课程除了在课时方面进行量化外,对学生的生字量、阅读书目、练笔写作等都做了量化的要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求学生识字量为3500字,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500字左右,课外自读每学年不少于8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3部),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l4次,字数不少于0.7,其他练笔不少于l万字。45分钟能完成500字左右的习作,每学年学习课文不少1—60篇。这些量化要求为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素质提供了保障和评价标准。

2)教材内容,自主选择

存初中学段的新课程平台上,有“人教版…‘北师火版…‘苏教版”三种语文实验教材共同展示,供全国各地学校自主选用。这三种教材版本是共性个性兼顾,其共性是:教材选文新颖,富于文化内涵和时代生活气息,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语文课程基本特点;综合性学习的系列设置,着意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密切语文同生活、社会的联系,体现了“变革学习方式”的课改实质;课后习题设计注意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促进了教育观和学习观的转变;教材有意留白,给教师留足教材开发的空间,给学生留足延伸创造的空间,体现了新课程教材观。

2.2教师教学理念方面的创新

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初中语文课程标准》都指出,语文教学应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丰动性和创造性,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但面对中学语文新课程教材,不少教师缺少自主整合教材的意识,缺乏敢于扬弃和创造性开展语文学习活动的勇气。表现在语文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或照本宣科式地转述教材编者的话语和标准答案,或抛开教材的新体例,然按照语音、文字、同句、段落、文意分析等陈旧的教学模式,来讲授新教材中风格各异的课文,用传统老路了套用新教材。应该如何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这是摆在中学语文教师面前的新课题。笔者认为,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对教材文本内容的理解,不能只是机械地将教材编者对文本的解读原样转述给学生,而将自己对教材的个性理解,以师生互动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展现出来,并启发学生对具体的教材进行个性的多元解读;二是对于教材中预设的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师不能不加选择地“拿来”,而应根据学生实际的基础能力、情感体验、兴趣爱好等,由师生共同选择学习内容,灵活设计学习过程,创造性地开展语文学活动;三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材可以进行人胆的合理的舍弃,适当开发和利用具有时代特征又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语文课程资源。

2.3学生学习思想上的创新

学习贵在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以承传民族文化为己任的语文学科,呼唤着创新教育,而创新教育的基础便是创造性学习。所谓“创造性学习”,就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传统的语文教育强调教师为中心,课堂教学信息单向传输,是典型的纯知识灌注式教育当代的语文教育,则要求以学生主体为中心,强调人际互动和合作学习,注重学生的生命体验与个性价值。

创造性学习的核心内容及其主要体现是创造性思维,它是相对于常规性或一般性思维而言的心理学家们指出:创造性思维是一种连续的思维品质。每个人包括儿童,其思维品质中都具有潜在的创造性。

文学语言概论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文章就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处理多媒体辅助教学及传统教学模式的关系和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简要的浅述。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也显得日益重要。为适应这一趋势,提高全国高校的英语教学水平,为各个高校的英语教学改革做一指引,2004年1月,教育部颁发了《大学英语课程要求(试行)》的通知,通知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为实现这一目标,通知又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应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因此在教学中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新要求》为大学英语教师如何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提出了明确的思路,那就是采用多媒体教学。那么什么叫多媒体辅助教学呢?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指利用计算机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动画等信息的技术进行的教学活动。多媒体教学是现代网络化、信息化的产物。

在这种教学新模式下,传统教学模式是否应该全面抛弃?英语教师又将如何应对这一教学改革、转化角色、适应多媒体教学,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将是文章讨论的重点。

一、理论基础

(一)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堂上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其权威性不容置疑,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这种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认知学习理论”。

乔姆斯基(Chomsky)认为“语言不是习惯的结构”,一般语言行为的特征是按照规则来形成并创造新的句子和新的句型,因此规则性和创造性是语言的两个特征。根据这一理论建立的“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提出,语言学习者通过对语言系统一语法规则或语言符号的排列规则一的学习,获得语言能力。所以语法翻译法和结构主义听说法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模式。这种模式确实对我国的英语教学起过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语言学习理论的发展及科学技术的进步,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也日益显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占据着绝对的控制地位,学生的自主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这种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单向沟通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现在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批判,也遭到广大英语教学者的质疑。

Nunan提出了“学习中心”的学说,他认为,教师在课堂上起着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指导学习经验;指导学习过程;指导语言学习内容。这一学说为教学改革,即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教学模式的转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理论。它认为知识是内部生成的,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带着自己特定的经验、知识和不同的智能情况进入课堂,这些都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学活动应该通过支持或反驳学生的假设,使学生自己建构对知识的理解,而不是将知识强加给学生。概况起来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情景”、“合作学习”和“学习环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即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从外部刺激的被动接收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同时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和促进者。而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的特色正好体现了建构主义种“情景”、“合作学习”、和“学习环境”的优势。这一理论对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具有指导意义,是MCALL研究和实践的理论基础。

然而在这一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我们作为英语教学的工作者,也必须反思,传统教学模式与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否格格不入,教师应如何应对并提高自身,提高教学效率?

二、相关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一)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决定作用,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惟一的学习资源,在课堂上容易出现教师背靠黑板、手捧书本、照本宣科的现象,而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基本处于“休眠”状态。而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新型网络教学引入到英语教学领域,为大学英语的教学提供了最广泛的学习资源、最方便的学习工具和最灵活的学习策略。借助音频、视频、图像、动画、文字等多种多媒体手段,教师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学习英语。然而进行多媒体教学是否意味着对传统教学的完全抛弃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世界万物没有“绝对的存在”,而是“相对的存在”。相反在中国现有的条件下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的英语课堂应该是新模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计算机上学习与传统课堂教学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教学中不能为了多媒体而去使用多媒体。外语教学过程中应该有的放矢地运用多媒体,而不应该过分夸大多媒体的作用或滥用多媒体。应该围绕学习目标恰当的使用多媒体,而不应围绕多媒体来开展教学。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应继承传统教学手段中合理成分,恰当引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各展其长、相辅相成。

(二)教师与多媒体教学

在多媒体教学中,要牢记学生的中心地位,通过真实的语言环境和人机互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促进其角色由“被动接受者”到“主动参与者”的转变。那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又是什么呢?在现实的高校教学中,不乏出现以下的现象:教师要么成为专职的“播放员”,要么仍旧保持教师的“一言堂”。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必须要正确对待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关系。多媒体语言教学环境下,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体,教师也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角色。Richards和Rodgers的研究指出,教师首先是语言活动的参与者和信息的提供者;其次是课堂活动的指导者、管理者;教学活动的启发者和学生信息反馈的检测者。教师让位于课件的做法,是课堂上主角的错位。因为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从一开始就被定位在辅助语言学习上,计算机是不能完全替代教师的地位的。因此在实践教学中,如何平衡学习者自主性和教师的控制成了问题的关键。过多的提供帮助可能会扼杀学习者的自主性,完全的放任也会导致学习的低效率。因此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的进退需要适当的把握。在新的教学模式改革中,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超级秘书网

(三)教师需要更新观念、与时俱进、面对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