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

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

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

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范文第1篇

关键词:扩展;劳动就业;渠道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11月1日

2011年度,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对全国117个城市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报告显示:2011年,监测城市用人单位通过市场招聘人员累计2,068万人次,进入市场求职人数累计1,956万人次,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约为1.06,与上年相比上升了0.05;《2011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末,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80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92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这两组数据表明:中国城镇用人需求持续升高且高于求职总人数,而另一方面,城镇就业困难和失业登记人数同样也持续升高,城镇登记失业率已达4.1%。当然以上两组数据只是对城镇就业情况的统计,还不包括各大城市农民工用人荒与农村失业人口持续攀升的情况说明。从上面两组数据我们对中国目前劳动力就业问题可以略窥一斑,一方面就业需求不断增长;另一方面人口失业率同样不断提升。当有一部分人吃不上“蛋糕”时,我们首先往往想到的是如何把“蛋糕”做大。就业这块蛋糕是由目前我国总体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的,发展国民经济是我们需要长久坚持的中心,也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然而,如果不能在短期内有效地解决目前社会就业问题,不但会造成社会劳动力资源的浪费,也会最终影响社会经济总量的发展,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因此,不能总把目光紧盯在“蛋糕”的总量上,我们应该综合考量就业“蛋糕”结构、分配等因素,才能更科学地解决目前劳动力从业与就业市场需求不相匹配的社会问题。一方面社会就业市场需求存在;另一方面闲置、失业劳动力存在,如何让两者更科学合理地融合,这就涉及到劳动就业渠道的问题。面对目前劳动力市场的问题,扩展劳动就业渠道是一条快速有效的举措,也是我们理应探讨的要点。下面将从社会各个层面分析劳动就业渠道的扩展。

一、构建合理的产业发展结构

构建合理的产业结构,统筹发展一二三产业的发展,使未来产业结构更匹配劳动力市场的构成状况,最终形成劳动力就业市场中市场需求与劳动力的契合度。2012年4月,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2012年第一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报告显示:83.2%的企业用人需求集中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建筑业,以上各行业的用人需求比重分别为36.6%、14.3%、12.9%、8.9%、5.7%和4.8%。其中,制造业和建筑业的用人需求分别占第二产业全部用人需求的84.3%和11%,二者合计为95.3%;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用人需求分别占第三产业全部用人需求的26.1%、23.6%、16.2%和10.5%,四项合计为76.4%。从以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就业需求集中在传统的以制造业、建筑行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中,而原本对劳动力吸纳最多的第三产业的需求甚少。

第三产业就业需求的涵盖范围广,吸纳量大,基本上可以覆盖不同文化、年龄、技能的劳动力群体。例如展销、餐饮、配送等行业可以吸纳大量低文化程度的劳动力群体;而新兴的电子服务、网络、文化产业可以吸纳高文化水平的劳动力群体,比如目前就业困难、领域广泛、文化水平高的大学生就业群体。从目前就业市场需求分析来看,第三产业远远没有达到应当具备的劳动力吸纳水平。当然目前第三产业的发展也逐渐蓬勃而起,但是相对于第一、第二产业,相对于目前中国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结构不甚合理。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同时,还要注重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比如劳动力需求量大、发展前景好的,国家要相对进行政策、资金的扶持与鼓励。合理的产业结构不仅利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而且也是协调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的最佳杠杆。

二、合理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涵盖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东、中、西经济协调发展;另一方面是城乡统筹协调。这“两个统筹”可以相应解决两个劳动力市场的协调。首先东、中、西三个区域劳动力市场需求严重不平衡。东部经济发展迅速,社会保障、就业机会、居住环境、社会福利水平较中西部高,因此吸引各层次劳动群体去东部发展,创造机会。但是东部地区虽然经济总量大,就业需求大,但总不能避免劳动力市场的供大于求,导致东部一些城市失业率偏高。而部分中西部城市,尤其是地域偏僻、经济发展落后的西部城市,一方面留不住高水平的人才;另一方面也安置不了大量的低文化水平的本地劳动力群体,造成双重矛盾。而这种现存的劳动力市场供需矛盾,势必会影响当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造成恶性循环。合理协调东、中、西部经济发展,一方面将东部发达地区资源耗费大、就业需求量大的传统制造行业尽快向中西部欠发达的地区转移,以解决当地低技能劳动力群体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尽可能创造吸引人才的社会就业环境,留住高水平人才,缓解东部发达地区的就业压力。这种协调会形成两利的局面,促进我国劳动就业市场区域性不平衡问题的解决。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更是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目前中国城镇化水平日益提高,城市极速的发展势必侵占农村资源,最严重的当属土地问题的紧张。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地区出现城镇化盲目扩张的问题。城市需要发展,需要农村土地资源,然而土地是农民最为基本的生产资料。一些城市盲目扩张,引进的一些发展项目在占用农民土地资产的同时,并没有相应解决当地农民就业问题。当地农民失去土地,资产转出却在当地找不到谋生的手段,只能去城市寻求适当的工作机会,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民工群体的就业问题,也给城市就业市场带来压力。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但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考虑具体实施的情况,综合考量各种问题。在占用农村土地资源的同时,兼顾当地人口的就业问题,这就需要国家调控这只有形的手加强把控,严格审批农村用地,严控发展前景小、只占资源不解决就业的发展项目;另一方面,农村目前的发展状况同样堪忧,大量劳动力迁出,土地资源占用浪费情况严重。加快新农村建设,集中土地资源,发展集体种植方式是有效可行办法。

三、着重关注农民工和大学生就业群体

农民工就业问题矛盾重重,涵盖社会问题复杂,这是我国长期关注并坚持改善的问题。目前,农民工就业市场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方面各大城市频频出现农民工荒的局面;另一方面大量农村劳动力资源闲置。协调农民工就业市场需要从权利保障、技能培训、当地安置、农村建设等各个方面进行解决,这是一个长期过程。

目前,大学生群体就业难已成社会公认问题,难以解决也亟须解决。同样是来自《2011年度全国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的数据,从用人单位的要求看,87%的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文化程度有要求。要求高中文化程度的用人需求比重为39%;对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需求比重为23%;对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比重为25%。从求职者的文化程度来看,高中文化程度的求职者占41.2%;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求职者占24.7%;大专以上学历的求职者占34.2%。这说明大学生劳动力市场供小于需,存在大量闲置的高素质劳动群体。大学生就业问题涵盖许多矛盾,比如专业设置与就业需求脱钩,教育水平与单位实际用人水平不符,大学生就业指导缺失等,这些矛盾也是需要长期并且从根本上解决。但我们从劳动就业这一角度来看,必须关注大学生就业群体,不仅因为目前矛盾凸显,也因为大学生群体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甚大,不容社会忽视。

四、大力扶持民营经济发展

自九十年代以来,民营经济一直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主要渠道。据统计,以个体、私营企业为主体的民营经济所吸纳的劳动力占城镇就业增量的80%左右。在农村地区,从农业转移出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绝大部分在民营经济中实现了就业。我国民营经济吸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近1.5亿人,约占全部农村劳动力的30%。在2,800多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中有相当大一部分在民营企业所提供的就业岗位中实现了再就业。在高校扩招以后,越来越多大学毕业生加入到求职队伍中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日趋严峻。据国家人事部以前公布的调查结果,2005年民营企业吸纳的高校毕业生占58.3%,超过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比例。然而,从最近几年的发展情况看,民营经济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明显减弱,仅从大学生就业选择来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涌向党、政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大型国企等部门,民营往往成为最后的选择。因此,必须继续加强对民营经济的扶持,提高民营企业的薪酬福利,规范民营企业的制度规范,提升民营企业的声望,引导劳动群体就业观念。

五、逐步完善劳动力市场,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劳动力市场发挥协调劳动者就业供需关系的作用。我国过去曾经长期使用“统包统分”的劳动力分配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才逐渐引进劳动力市场观念,但是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并不完善。劳动力市场在协调供求关系、促进就业等方面的作用明显,是劳动市场供需双方的粘合剂和剂。目前,一些就业中介组织遍地而起,在引导当地劳动群体就业方面效果显著。另外,一些大型猎头公司、就业网站等新兴就业渠道蓬勃发展。然而,目前劳动力市场还存在诸多风险与制度漏洞,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及时出台法律法规,规范劳动力市场,才能切实有效地发挥劳动市场的作用。面对目前劳动力就业矛盾凸显的社会问题,国家应当建立劳动就业公共服务部门,指导就业困难及失业人员上岗,发挥国家公共服务功能。

就业问题关乎国家经济发展,关乎国民幸福,关乎社会稳定;就业问题存在于每一个发展时期,也存在每一个经济发展体中。因此,解决就业问题不可能一劳永逸,也不能一蹴而就,必须从经济发展、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等各个社会层面统筹考量,协调缓解。根据目前我国实际发展情况,从协调产业结构、统筹区域经济、关注矛盾凸显的农民工和大学生就业群体、发展民营经济、完善劳动力市场等五个方面努力,尽可能快速有效地缓解就业问题,使就业水平契合目前总体经济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梁鸿飞.略论民营经济的就业吸纳效应.中国中小企业网.

[2]文中数据均来自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官方网站统计分析报告.

[3]2012年第一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

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范文第2篇

关键词:知识经济 人力资本 供求 教育体系

人类社会已进入21世纪,劳动力资源资本化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势所趋。人力资本是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的真正源泉已得到了全世界广泛认同。然而,我国是一个人力资源极其丰富而人力资本极度匮乏的国家,劳动者所拥有的知识、技能还不能跟上知识经济时代的步伐,因此,重视人力资本的培育和配置问题将是提高我国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前提。本文以劳动力市场作为体现人力资本供求关系的载体,反映市场机制作用下人力资本的配置状态,通过对现阶段人力资本供求状态的分析和预测,以期为进行人力资本培育提供重要依据。

劳动力供求状态与人力资本供求趋势的关系

(一)人力资本水平的衡量

大量关于人力资本的研究成果认为,人力资本是凝结在人身上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的总和。其中,直接体现为人类劳动水平和效果的是劳动者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根据人力资本理论,我们用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代表其知识积累程度,称为教育资本;用劳动者的技能水平以及职称等级等反映其劳动熟练程度,可称为技术资本。

(二)劳动力供求状态的本质

一个具备高效率的熟练的劳动力更容易被劳动力市场所接受,原因是其拥有更多的人力资本。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存在大量的低素质劳动力,这些低素质劳动力往往是供大于求,而对人力资本较高的行业和职位则是供小于求。因此,劳动力的供求状态从本质上来看正是其人力资本在市场上被认可、被接受和参与竞争的结果。

人力资本供求趋势预测与分析

为反映我国劳动力市场上人力资本供求关系的现状与未来趋势,本文选用求人倍率作为主要的分析工具。求人倍率是反映劳动力供给与需求适应程度的指标,其基本公式为:求人倍率=劳动力需求量/劳动力供给量,该指标用一个数值同时反映供需双方的状态,并衡量其供求平衡程度,可以反映相对供给的人力资本需求急迫程度,非常适于分析人力资本供求趋势的变化。

本文选取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的部分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数据,通过对2001年1季度至2005年2季度共18个季度中,100多个城市的数据进行加工汇总后进行统计分析。考虑原始数据散点图基本呈直线趋势和锯齿型波动,本文选择直线趋势模型作为衡量劳动力市场上教育资本以及技术资本供需动态的基本模型,其具体形式为:Yt=b0+b1t(t=1,2,Λ,18)。其中,Y为各季度对不同人力资本劳动力的求人倍率,t为时间变量,b0为截距项,反映人力资本初始供求状态,b1为斜率,反映人力资本供求状态的变化方向和变化幅度。将数据引入模型,用OLS法估计参数,可以分别得到对教育资本和技术资本供需状态的模拟结果和趋势分析。

(一)教育资本供需状态及趋势分析

表1列出了五个层级的人力资本供求模型的有关参数。模拟结果显示,大学和硕士及以上教育资本的初始相对需求最高,但近年来相对需求变化甚小,甚至在逐渐下降,说明市场对该层级人力资本的吸收愿望和能力较小。从供求变动情况来看,市场对较低学历的劳动力具有较高的吸收能力,初中和高中学历的劳动力是当前劳动力市场的主力军,相对需求日益增大。

劳动力市场对不同教育资本类型的不同态度恰好反映出了我国当前相对落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缺乏竞争力的产业结构。当前劳动力市场上对劳动力的需求绝大部分集中在制造业、批发零售、商业餐饮业中,低层次的产业结构自然带来低层次的劳动力需求。

(二)技术资本供需状态及趋势分析

根据劳动者所拥有的不同技能水平,笔者对技术资本也分为五类分别模拟其供求趋势,并将有关参数列入表2中。

可以看到,对技术资本的需求较教育资本而言其增长态势相当明显,尤其是对初、中、高级技工的需求增长更为突出。虽然其初始相对需求较低,但近年来市场对技术型人力资本的认可程度已经越来越高,未来对技术型人力资本的需求还将看高。

(三)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对人力资本的供求趋势

1.教育型人力资本并未受到市场认可和追捧。在现今的劳动力市场上,受教育程度的“筛选”功能日益减弱,这一方面说明企业在挑选人才的价值观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更加看重能力和综合素质,但是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的高等教育存在不足,高等学历的“筛选”功能在新的市场环境下难以延续,而我国教育体系的培养目标、内容、方法和手段等仍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培养出的学生脱离实践,缺乏综合能力,千人一面的“机械化产品”。

2.对技能型人力资本受重视程度增强。随着劳动力市场的日益完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政府、地方和个人在技能型人力资本方面的投资力度会逐渐加大。由于技能型人力资本通常是通过“干中学”、在职培训和职业教育来获得的,因此我国未来的职业和成人教育将会得到大的发展,提倡“终身教育”将是我国提高人力资本水平的主要途径。

3.未来人力资本供求关系会进一步失衡。初级人力资本日益供过于求,高级人力资本总是供小于求,由于人力资本的形成主要依靠接受教育和积累工作经验,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此外,劳动者从接受教育并开始工作之后,还有一个技能应用和成为熟练劳动者的时间过程。因此,人力资本培育具有很强的“滞后”效应。因此,初级人力资本过剩和高级人力资本短缺的状况在未来一定时期会更加恶化。

4.教育型人力资本与技能型人力资本的割裂还将延续。教育型人力资本与技能型人力资本的割裂使得我国难以在短期内积累起符合新的经济增长方式需求的创新型人力资本,当前我国人力资本培育的目标应该是尽快改革我国的教育体系,培养出能被市场认可的劳动者,只有同时兼具厚实的教育型资本和丰富的技能型资本的劳动力才能成为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支撑力量。

解决人力资本供求失衡的对策

笔者认为,要解决未来人力资本供求失衡问题的关键在于改变人力资本的供给结构,而教育体系的重构正是前瞻性人力资本培育的核心所在。

(一)树立“大教育”观和“终身教育”观

“大教育”观是教育不仅依靠学校正规教育,还有赖于家庭、社区、企业的共同参与;“大教育”观强调丰富多样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大教育”观强调的是各层级教育子系统的相互衔接和协调运转,为经济发展输送合适的人才,这也是我们重构教育体系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终身教育”观则是在实践中落实“大教育”观,建立“大教育体系”的基础。建立国民终身教育体系将对现有国民教育体系起到补充作用,并通过其完善和衔接,最后建成“大教育体系”。

(二)整合国家、企业、家庭、社区教育

与大多数人的一般经验相反,我国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份额其实并不算低,关键在于我国是穷国办大教育,只依靠国家是很难办好教育的。在“大教育”体系中,还应该充分发挥企业、家庭和社区的教育功能。在这一点上,日本、德国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在日本的教育体系中,学校负责培养具有高水平“综合智能”的毕业生,雇主则从学校挑选合适的雇员,为新员工提供所需的一切技术和工作技能,大雇主花大力气为新雇员提供一流职业技能的结果是日本企业的员工能够很快地适应不同的工作并在其中发挥创造性。德国企业则通过其著名的“学徒制”为新员工提升工作能力提供有效的帮助。

此外,我们应该重视家庭和社区的学习和教育功能,针对家庭和青少年教育及发展制订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如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以及女性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等,并利用社区教育功能的广泛性,提供多种工作――学业衔接项目来提升劳动力的教育型人力资本和技能型人力资本,以弥补国家、企业和家庭教育的空档,对于构建完整的“大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发展职业教育和职后培训

我国的职业教育从1998年开始出现生源减少、质量下降,这与高等教育的高速扩张、社会观念的限制作用以及职业学校规范化程度低,教学质量差,专业设置与现实需求脱节等不无关系。因此,我们必须对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教学质量等方面重新以法律或制度的形式加以规范。

而职后培训则需要更长期的坚持和投入,由于职后培训往往在工作场合进行,是直接提高现有劳动者人力资本的重要手段。但我国职后培训还较为薄弱,企业不够重视,在职工培训方面的开支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职工工资总额1.5%的最低标准。因此,制订法规政策保证企业和个人在职后培训上的投入应该得到重视。

(四)建立灵活的人力资本培育体系

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范文第3篇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影响因素,解决对策

一、人力市场理论概述介绍

人才市场,又称劳动力市场、劳动市场、劳工市场、职业市场、就业市场、求职市场、招聘市场、人力市场等,是指劳工供求的市场。“人才队伍总量持续稳定增长;人才的素质逐步提高;人才向第三产业过度集中;人才地域分布仍呈东强西弱态势,我国人才资源配置正处于历史性转折过程中,这是现在我国内地人才发展最主要的特点。

二、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概况

1.劳动力市场供给需求矛盾突出

【1】劳动力数量庞大,劳动参与率高

中国每年将新增劳动力700万左右,同时,农村约有2亿剩余劳动力。2004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27万人,登记失业率为4.2%;城镇调查失业率在7%-8%左右。就业总量矛盾突出,中国将长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

【2】劳动力总体素质低下

我国的技能型人才总量严重不足;在技能型人才中,高级技能人才更为短缺。劳动力总体素质不能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提升的需要,“有人没活干和有活没人干”,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也成为制约扩大就业的一个主要原因。

2.就业结构和状况

【1】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

就业结构与GDP的比例严重不相适应,第一产业只占GDP总量的15.2%,但就业人数却占了46.9%。加快城市化进程,实现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转移,由农村向城镇的转移,是中国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2】非正规就业人数庞大

按照国际劳工组织的标准,非正规就业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地区那些低收入、低报酬、无组织、无结构的很小生产规模的生产或服务单位”;目前我国还没有按照这一分类进行的官方统计,但初步估计,中国城镇的非正规就业数量是非常庞大的。

【3】流动就业规模巨大

中国目前流动就业人数大约在1.2亿以上,流动就业的大多数是所谓农民工。其中跨省流动就业人数约6000万人,约占全部流动就业人数的一半;绝大多数流动就业人员进入城镇就业,占城镇全部从业人员的近40%。目前农民 工占加工制造业职工总数的近60%、建筑业的80%、服务业的近50%。

三、劳动力市场问题影响因素

1.劳动力总量过剩

我国劳动力总量多,但是其中受过高等教育或者专门职业技术培训的高素质人才不多,所以大多数劳动力只是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但这个产业能吸纳的劳动力是有限的,所以造成劳动力过剩,而对高素质人才有巨大需求的产业却是求贤若渴,招不到符合条件的员工。这也是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国家应该适应市场需求,多培养高素质人才。

2.劳动力市场存在流动

由于户籍管理制度,就业管理制度及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严重影响了劳动力市场流动。举例而言,北京,上海,天津等都市有着户口准人就业的限制,西部比东部劳动力流动性较差。劳动力市场处于城乡,地区及部门之间相互分割的状态,阻碍了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3.毕业的大学生当前出现过多状态

由于各种原因,我国毕业的大学生当前出现过多状态。但是目前却出现岗位少,大学生过多情况,另外刚刚毕业大学生由于没有工作经验,因此培养的成本、职业化的成本很高。据悉,今年,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大约630万人,加上历年未就业的大学生,需就业的大学生接近千万。

4.劳动力市场缺乏竞争性就业机制

受地方保护主义的限制,跨地区就业的比重 相当小;毕业生就业仍处于由国家安置就业向通过市场,实行竞争就业的过渡阶段;在人才的分配上也主要是面向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非国有企业和国有小企业难以获得搞技术人才。此外,劳动力的市场价格尚未有效形成,工资分配制度处于计划管理和市场调节并存的阶段,企业间,企业内部职工之间工资分配仍不能完全反映劳动力价值和供求关系。

四、完善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措施分析

1.改善劳动力市场总体供大于求的状况

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现状是我国劳动关系中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的一个主要原因。但是,如前所述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同时,技术工人及高技能人才却非常短缺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这就意味着,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对于改善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失衡,进而改善劳动关系中劳动者的弱势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的主要途径是要尽快建立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就业培训体系。通过加强劳动力市场培训体系的建设来提高劳动者的技能素质,可以增强劳动者的就业能力,改善其在劳动关系中的弱势地位。

2.充分发挥工会代表和维护劳动者权益的作用

针对我国当前劳动关系中劳动者经常处于弱势地位的现实状况,必须正确定位工会的角色,充分发挥工会代表和维护劳动者权益的作用。劳动力市场的发展要求中国的工会要明确自己应当承担的角色:第一是工会代表维护劳动者权益的角色。第二是工会在劳动争议处理中的角色。第三是工会在协调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关系中的角色。第四是工会在集体合同关系中的主体角色。工会角色的正确定位可以增强工会在协调劳动关系中的积极作用 ,以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3.逐步消除劳动力市场分割

首先是建立高效率的就业促进体系,实现城乡劳动力在同等条件下平等竞争就业。取消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限制性政策和歧视性规定,实行城乡统一的就业与失业登记制度、用工管理制度、劳动合同制度、劳动报酬制度、就业培训和劳动预备制度、就业准入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要建立城乡统筹就业服务平台 ,完善农民工就业的服务工作。其次是构建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尽快研究农民工社会保险与城镇社会保险制度的有效衔接办法 ,建立覆盖城镇和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险制度,形成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 “五险合一 ”的基本社会保险框架,健全城乡统筹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再次是建立有效的市场监督调控体系,切实维护农村进城务工者权益。要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把城乡各类企业纳入劳动保障监察范围,切实维护农民工权益。

4.完善劳动力市场秩序

【1】在加强劳动力市场立法方面的举措有:建立和完善平等的劳动法律制度:包括建立反就业歧视的法律制度、建立和完善平等劳动合同制度、建立劳动者待遇公平分配制度。

【2】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责任制度:包括强化政府责任、强化用人单位责任,完善劳动争议解决制度:包括建立和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和完善劳动仲裁和诉讼制度

【3】在严格劳动力市场执法方面的举措有:加大劳动执法力度,保证劳动者的基本劳动权利得到落实,推进劳动合同制,对用工单位拒绝签订合同的行为予以纠正乃至惩处,劳动合同公证实行免费服务,加大合同监管、劳资关系协调的力度,把有关法规、政策普及到企业和劳动者当中去。

参考文献:

[1]湛新民.国有企业就业弱势群体形成原因与治理对策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3(1)

[2]姚先国.黎煦.劳动力市场分割:一个文献综述[J].渤海大学学报.2005,(1)

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范文第4篇

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分析监测体系是及时有效掌握我区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变化信息,了解本地劳动力就业状态、外来务工人员流动状态、企业用工和岗位需求变化状态,分析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变化趋势的有效途径,为就业工作和再就业工作提供重要数据支持,对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加强对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分析监测体系建设工作的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分析监测体系建设工作的领导,成立区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分析监测体系建设工作小组(以下简称“工作小组”),区政府办分管主任、区劳动和社保局分管局长为正、副组长,各镇(街道、区)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区有关部门科室主要负责人为小组成员。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劳动和社保局,负责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分析监测体系工作的联系协调,组织开展日常工作。各成员单位负责日常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分析监测体系所需数据、报表的搜集及上报工作。

工作小组每年召开两次工作会议,制定工作目标,明确工作要求,分析存在问题,研究制定关措施。工作小组办公室要通报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提出工作建议。

三、明确部门职责

根据监测体系的要求,需建立区、镇、村三级监测网络。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发改局、工商局、公安分局、人力资源市场、区人力资源行业协会负责监测体系实施方案的制定。有关部门和各镇(街道、区)要积极配合,根据监测体系要求,设立监测点,按时提供关数据。

1.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人力资源供求分析体系报告结构、数据模型、监测点设立条件的设计工作并负责实施。于每月10日之前提供上月各行业参保人数、各行业发薪数额及发薪人数。

2.区发改局:于每季度首月10日前提供上季度的宏观经济运行数据,地区生产总值(GDP)、三大产业产值、各行业产值、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和宏观经济景气指数等数据。

3.区工商局:于每季度首月10日前提供上季度在册企业总数及注册资本总额、三大产业在册企业数及注册基本额、各行业在册企业数及注册基本额、按资本性质区分的各类企业在册数及注册基本额。

4.区公安分局:于每月10日前提供上月外来人口基本情况汇总信息,包含外来人员的年龄结构、性别比例、文化程度、户籍性质、暂住地分布情况等。

5.区人力资源市场:于每月10日之前提供上月举办的招聘会中,劳动力需求数量、劳动力供给数量、三大产业需求数量、各行业需求数量、按用人单位性质分的需求数量、按文化程度分的需求数量、按文化程度分组的供给人数、按性别分组的供给人数、需求大于供给的前十个职业、需求小于供给的前十个职业。

6.各镇(街道、区):于每季度首月10日前提供上季度本地企业总数、本地各行业的企业数、本地各资本性质企业数、本地常住劳动人口总数、本地就业人口数、各行业就业人数、各类资本性质方面就业人数、各类就业形式上的就业人数。

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范文第5篇

【关键词】扩招 失业 劳动力市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到2010年,我国同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要从现在的9%提高到15%左右”,使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阶段过渡发展到“大众化”发展的阶段,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国对高等教育进行扩招的改革。但近几年随着毕业人数的增加,大学生就业难,大学生失业的现象也屡见不鲜,特别是今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大部分企业为了节约成本,都在实施裁员策略,据国家权威机构预测,2009年大学毕业生失业的人数会达到200多万,这无疑对今年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影响。于是,很多人开始斥责高校扩招制度,认为它是引起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最大问题, 因此,正确理解高校扩招与高校毕业就业压力的关系提到了日程上来。

一、理论分析:扩招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根据市场供需均衡的原理,在原有的劳动力市场条件下,劳动力供给基本上与劳动力需求均衡,那么在其他条件相同时,高等教育劳动力L的供给S应与受高等教育者工资W成正比,而高等教育劳动力的需求D与受高等教育者的工资W成反比,如图1。

随着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大,投放到劳动力市场的受高等教育的劳动力增多,使得原有的均衡状态失衡,如图2,供给曲线右移,均衡点也随之改变,这样,就产生了两种对高校毕业生不利的情况:其一由于提供的毕业生人数的增加,使得工资水平没有随着接受教育的程度上升,反而下降了,即由W下降到W1;其二是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劳动力供给者不愿接受降低了的工资水平而退出现有的劳动力市场,即失业(L1-L的部分就是扩招后的失业人数)。与此同时,在高校扩招引起劳动力供给曲线变化的同时,受高等教育劳动力的需求曲线也会产生变化,随着工资的下降,需求会增大,需求曲线也向右移,最后,在工资W2处供需达到了新的均衡状态,即市场出清时的状态,失业现象消除。

二、现实分析:高校扩招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关系

1.我国高校发展水平还远远不够

高校扩招深层缘由是“教育优先”、“科技兴国”的战略实施,以及我国对宏观经济的拉动作用和大众对高等教育的渴求。通过与世界各国大学生入学率的比较(表一),可以看出我国推行扩招政策时,我国大学生人数是远远不够的,离大众化标准还相差甚远,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需要相比,大学生不是多了而是少了。美国学者马丁特罗(Martin Trow)把高等教育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精英阶段、大众化阶段和普及化阶段。他认为这三个阶段的标志分别是入学人数占适龄人口的比例低于15%、达到15-50%和超过50%。我国目前人力资源开发不足,人才状况不适应国际竞争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高新技术及懂得世界贸易规则的金融、管理、贸易、信息、法律、会计等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供不应求,高素质的技术工人也远不能满足需求,因此,还必须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2.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并不是高校扩招引起的

有人认为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仍低,如果高校大规模扩招,大学毕业生过多,会引发就业压力问题,进而影响社会稳定。的确高校扩招后大量毕业生等待就业,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人才市场造成了压力。但是就业压力是一个社会问题,任何国家都存在,它主要与一个国家就业需求状况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国家经济政策失调有关。即使不培养大学生,也会有失业存在,而且是低素质的失业。就若干发达国家的情况看,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大学生失业率之间并无显著相关。战后英国、美国等许多国家高等教育规模一直持续增长,而毕业生失业率并未同步增长。

在我国,大学毕业生的饱和性失业是不存在的,目前存在的大学生就业不畅现象,只是一种虚假的饱和。事实上,失业是受多种因素制约和影响的,与高等教育的发展并无显著关系。大学毕业生中一部分人的失业,一是由于高校专业设置问题。学校的专业结构与社会需求结构错位,学校没有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多技能、高素质的人才,造成结构性失业。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就业方式,应当是就业者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而不是职业岗位适应就业者的要求;二是社会对此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忽视了积极的引导,造成了战略性失业;三是毕业生择业期望值过高,用人单位存在人才高消费的心理,从而造成了选择性失业;四是占据性失业。即相当数量的工作岗位为不合格者所占据,一方面在职者素质不佳,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又找不到工作;五是相关政策改革迟缓,造成政策性失业,如人口流动政策和户籍管理等制度上的障碍问题,更有学历文凭、就业岗位和工资待遇相联系的毕业生就业政策束缚的问题。

3.扩招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就业压力

如果从扩招的本质分析,我们会发现,扩招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除能延缓即时的就业压力外,还能为社会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这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直接创造就业机会,因为教育本身及所带动的相关产业如建材、建筑、制造、服务等,这些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二是间接创造就业机会,即大学生不仅是就业机会的消费者,也是就业机会的创造者。走上社会后,他们通过自己的创业活动如兴办事业,往往可以为社会创造出大量的就业机会,且人才培养质量愈高,这种创造就业机会的概率也就愈大,其中那些原本可能沦为弱势的群体,也可以通过学习,扩大知识面,提高就业竞争力,拓展就业选择范围。

三、扩招后劳动力市场存在的问题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学生(供方)和企业(需方)本身都应该是理性的,劳动力市场就会达到市场出清的现象,然而正是由于劳动力市场结构存在着缺陷,或者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阻碍了供需双方的理性分析和选择。因此,我们应该反思一下现有劳动力体制和政策所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第一,从劳动力供给来看,专业结构不合理。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脱节,出现结构性就业障碍。目前的就业市场情况可以充分证明,并不是整个人才市场出现了人才饱和,而是有的部门人才过剩,有的部门却高薪聘不到合适的人选。这主要是由于高等教育输出的人才与社会所需人才专业不协调造成的,只有让高校真正走向市场,根据市场信号来调节专业和人才结构的培养,才能真正形成从人才培养到市场需求,而人才需求又促进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

第二,劳动力市场的相应机制不完善,信息不顺畅,顺应扩招的改革措施不到位。在既定条件下,国家有时进行一定的政策性调整也可以创造出就业机会,如果国家可以这样做而没有这样做,也会造成的一部分人失业。扩招后毕业生人数的突增不可避免的冲击着原有的就业市场,而原有的就业分配制度、人事制度、与毕业生就业相关的各种政策、法规、社会保障制度,劳动力市场、信息渠道等变革迟缓,尤其是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激励政策不到位,如便利的贷款政策、优惠的税收政策等。

第三,从劳动力需求来看,没有充分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吸收高校毕业生,尤其是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还不够。中小企业具有灵活、创新性强等特点,是吸收大量高校毕业生的主要源泉,但目前来看,没有足够的措施来支持和保障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四、建立科学有序的劳动力市场

1.改善劳动力供给

(1)努力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知识和综合能力的集中表现,它包括学生专业知识、实践动手能力、思想道德、事业心、责任感、社会工作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传统的教育模式轻视实践和创新,使学生不能及时获取市场信息,不懂得根据社会需要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延缓了知识向社会生产力转化的过程。因此,必须尽快地建立起新的素质教育模式,构建培养创新型、竞争型、开放型和通用型人才等多种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2)转变就业观念

首先是转变高校的就业观念。学校应加大就业工作力度,充分利用生产实习、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机会,同社会用人单位广泛接触,并加大投入完善就业措施,建立毕业生就业网络,为毕业生广开就业渠道。其次是转变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合理确定择业期望值。毕业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一定要有个清醒的认识,适应市场经济的形势和规律,做到“自主择业、竞争上岗、就业渠道多元化、自主创业”。

(3)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调整专业、学科、层次和布局结构

人才市场(社会)对大学毕业生需求状况表明: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大学毕业生就业成功率的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合理的专业设置使人才资源按社会的需求得到更加有效的配置,使人才适销对路,可以减少人才市场的结构性矛盾,从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单位,应时刻关注国家经济发展的宏观政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动向,根据国家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来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其次,高校要对不断变化的市场进行研究、分析和预测,依据市场需求及变化改造和调整学科、专业设置以及课程设置等,做到人才的培养适应市场需要,从而确定自己的办学模式、办学层次、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注意建立合理的办学结构、层次结构、专业结构和课程结构。

2.完善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

(1)建立扩大竞争的劳动力市场机制

竞争的劳动力市场是指劳动者之间为就业岗位和工资待遇而竞争;雇主之间为招聘合格劳动力尤其是高素质的人才而竞争;劳动者同雇主之间围绕劳动条件、特别是工资报酬展开竞争。这些竞争以市场主体的平等性为基础,通过供求双方的相互选择和工资杠杆调节作用来实施。扩招后的劳动力市场就应该在更深更广泛的领域实行竞争、发挥竞争优势。首先,尽快制定和完善用人竞争机制,使毕业生能在公平、公开、公正的条件下通过竞聘就业,减少暗箱操作,政府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毕业生就业的公平竞争性,使人才资源通过劳动力市场达到最优的配置和合理的流动。其次,可以建立常设性的大学生就业市场,为高校毕业生提供长年性的全方位服务,不仅要对应届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和机会,而且还要对未就业的历届毕业生开展就业指导,组织活动以及档案、户籍管理等工作。

(2)建立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机制

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是指市场作用范围覆盖全社会,既不允许各种市场分割,也不允许其它市场机制的干扰。在市场建设规划上,统一合理布局安排;在市场规则秩序上统一原则和基准;在劳动力市场同其它因素市场关系上,衔接配套,协调运行。其次,企业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联接、贯通,劳动力既可以从社会流入企业,也能由企业流向社会。劳动力在利益机制导向下,通过生产开发和产业实现就业,城乡就业差别趋于缩小,劳动力跨地区的流动也不受限制。更重要的是,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受限制地在企业之间、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传播,引导劳动力资源的供求和流动。

(3)建立科学有序的劳动力市场机制

劳动力市场的科学有序运行由两方面的基本规定来保证,一方面要依据市场机制正常地发挥作用,建立在价值规律基础上的供求、竞争、工资三大机制交织着发生动态连锁关系,完成对市场的内在调节过程;另一方面又依据国家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保证和规范市场行为。根据这一原则,首先,增强对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预测,指导高校在招生人数、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层次等方面的工作。其次,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测评机构,给劳动力供需双方提供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价是当务之急。一方面是供方(学生)能对自己的未来职业有个较为准确的定位,另一方面使需方对所需职位人员的要求有一个较为明确的界定,避免出现目前的人才高消费现象。最后,还要通过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规范各种类型的人才市场,使人才市场配置法制化。

3.拉动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

根据供需模型,我们可以看出,为了使劳动力市场保持均衡状态,随着劳动力供给的增多,必须扩大对受高等教育劳动力的需求,使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围绕均衡工资上下波动。首先,政府必须大力发展经济,扩大内需,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开拓新的就业岗位,尤其要大力发展技术密集、知识含量高、附加价值大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其次,通过政策、税收等,创造良好环境,鼓励用人单位积极接纳毕业生,对新增加的就业岗位,要优先录用符合相应资格条件的高校毕业生;消除政策壁垒,取消限制高校毕业生合理流动的政策规定;制定相关政策,对毕业生采取小额贴息贷款、设立风险基金参与投入等激励机制,并给予不同程度的免税政策,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利用减免教育贷款、经费补贴等经济杠杆,引导毕业生走向西部地区、艰苦行业及基层单位和国有中小企业。最后,加强校企全面合作,建立毕业生就业基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是生产和销售“人才产品”的“工厂”,用人单位是购买和使用“人才产品”的“直接客户”,供需双方既有共同的利益也有完全合作的愿望,按照社会需求培养合格人才是高校的目标。就业基地的建立,为毕业生实现实际意义上的就业创造了条件。

总之,扩招是我国当前形势下应该也是必须实施的重要举措之一,为了顺应知识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我们还得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立刻建立和完善扩大竞争、统一开放和科学有序的劳动力市场机制,使丰富的人力资本发挥出巨大的潜力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斯蒂格利茨.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曾坤生.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高等教育产业发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3]闫广芬,苌庆辉.高校扩招的政策过程分析[J].高校教育管理,2008,(3):50-56.

[4]邢志杰.我国高校扩招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分析[D].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2003:453-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