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乡道路一体化

城乡道路一体化

城乡道路一体化

城乡道路一体化范文第1篇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社会经济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目标和要求。这“五个统筹”的各个方面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其中统筹城乡发展摆在首要位置,因为它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五个统筹”的“牛鼻子”,只有统筹城乡发展,才能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除了体制的配套和保障外,一个重大的任务就是要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镇水平、走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

中国人民大学黄泰岩教授认为:城乡一体化的核心是城乡经济的一体化,具体讲,就是要通过农民市民化、农业工业化、农村城市化来实现城乡生产方式一体化、生活方式一体化、市场体系一体化。由此,建设系统的任务就是为农民市民化,农业工业化,城乡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市场体系一体化搭建平台,营造环境。平台构建合理,环境营造舒适是城乡空间结构和资源布局优化,农村人口空间和职业转移顺利的关键。由于各地自然地理、历史传统、交通区位等的差异,城乡一体化道路不可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要探索出一条有XX特色的城乡一体化道路,首先必须对XX市情有一个清醒而准确的认识。XX市委书记廖炎秋同志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用“优劣并存,喜忧参半”来概括XX市情的基本表征。这既认识到了XX交通区位优,城市发展快,经济来势好,文化渊源深的有利方面,也认识到了XX受到x\x双重夹击,缺乏产业支撑,观念狭隘等劣势。只有加快城市化进程,走城乡一体化道路,才能避免外资留不住,内资往外流的“过水丘”命运,变劣势为优势,化忧为喜。首先必须解决两个认识问题,一要有开放的双赢观。加快城市化进程,并不是以与xx平起平坐,鼎足而立为出发点,而是以促进市域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市民化为目的。要有海纳百川、靠大联大、一体发展的襟怀和胆识,坚决革除“宁当鸡头,不为凤尾”的思想。过去总想与大上海平起平坐的江苏、浙江等省,现在都极力争取融入大上海的经济圈,以做大上海的小老弟为荣。XX距xx均为一小时左右车程,我们要找准产业联结点,既融入衡阳经济圈,也融入郴州经济圈。不做“过水丘”,而要做承xx的中转站,甚至还要有把XX创建成为珠江和长江两大经济带联系停靠点的大气。二要有比较的优势观。XX在湘南地区的交通区位和历史人文优势显而易见,与xx市其它县市比较,XX的城镇空间布局和资源集聚都有自己的特点。一是XX城与建制镇差异明显,,建制镇居民和农民空间转移方向集中于XX城,形成了市域范围内XX城无可替代的经济吸附力和人口转移吸引力。如xx县x差别不大,很难形成绝对中心地位。二是建制镇发展先天不足,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能力不强。新市镇有一定基础,由于耒水航运的中断,长期发展停滞,京珠高速开通后才刚有生气。如xx县,新县城刚搬迁,长期有县无城,县域经济缺乏中心,只得依附于xx市,而他们x等建制镇发展较好。

基于以上认识,我认为必须走XX特色的城乡一体化道路:XX城尽量做大做强;建制镇突出发展重点、优化功能定位。努力构建以来阳城为中心,包括新市、小水、竹市等镇在内的半小时经济圈,充分发挥经济圈的集聚、辐射、吸引、带动作用,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从而解决XX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坚持走有XX特色的城市化道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强化四个统一。一要做到城镇规划编制统一。统筹城乡发展,规划是先导。要统一编制市域布局规划,特别注重环XX城半小时经济圈的规划,以此总揽城镇建设规划,促进城镇有序发展和人口梯度转移,统一编制城乡基础设施规划,构建覆盖城乡的环境、交通、供水等基础设施网络体系,满足城乡居民生产生活需要。统一编制城乡用地规划,合理布局建设用地、住宅用地、农业用地与生态用地。规划编制要高起点,科学合理地对城镇进行发展定位和功能分区,带动招商引资和城镇资源的升值。XX作为中部地区一个普通的县级市,靠现有的城市资源和设施进行招商,其引力和潜力是有限的,我们要通过城市规划的调整,提升城市档次,完善城市功能,实行“概念招商”,建制镇更要如此。二要做到城镇建设监管统一。我们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城镇建设统一监管力度,对规划、设计、施工等各环节实行全程监管。一方面是为了确保质量,杜绝各类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是为统筹兼顾,防止盲目跟风、千镇一面,从而丧失地域特色。三要做到城镇经营运作统一。这个统一不是管得过多、统得过死,而是把城镇市场化经营的各个方面调控在一个宏观的“度”之内,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在一个最佳的点上,实现双赢。有的地方在搞开发时门槛太高,农民实现空间转移后,口袋已被掏空;无法再实现职业转移,不得不回归土地或外出务工,形成空心城镇。我们要降低农民市民化的门槛,让农民进得来、活得下、富得起。四要做到城镇管理模式统一。要改变重建建设轻管理的倾向,加强整体素质建设,增强服务意识,全面提高城镇市容市貌、风景名胜、道路交通、社会治安、社会管理等方面的管理水平。特别是对刚转移到城镇的农民,要大力开展生活方式、市民规范、职业技能教育,使农民进城入镇不仅是表面的转移,而是质的变化。

城乡道路一体化范文第2篇

城乡公交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条件。为加快我县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切实方便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民出行,根据《衢州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20*—2010年)》精神,经县政府研究,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以建设城乡公交一体化为目标,整合城乡客运资源,形成资源共享、结构优化、布局合理、衔接顺畅、经济便利、安全有序的城乡公交运行机制,为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供良好的交通保障。

二、工作目标

从20*年起,用二年左右的时间构筑和完善城乡公交网络,实现主要乡镇(街道)、中心村通公交车的目标。具体分二步走:第一步:20*年底前全部开通城区至各乡镇(街道)公交车;第二步:20*年底前开通城区至主要中心村的公交车,联结乡镇(街道)到村、乡镇(街道)之间、村村之间的城乡公交网,切实提高公交通村率,基本实现村村通公交车的目标。

三、城乡公交线路等级划分

(一)一级城乡公交网,是指城区及通往周边郊区的公交线路。

(二)二级城乡公交网,是指城区通往各乡镇(街道)、行政村的公交线路。

(三)三级城乡公交网,是指乡镇(街道)到乡镇(街道)、乡镇(街道)到行政村、村到村之间的公交线路。

四、实施原则

(一)便民惠民,城乡衔接。按照市、县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总体要求,切实把城乡公共交通的规划、建设、管理摆上重要位置,加大工作力度,合力构筑道路畅通、站点配套、车况良好、布局合理、价格实惠的城乡公交网,为城乡居民出行提供便利服务。坚持城乡联动,有序衔接,合理设置城乡公交换乘点,力争“零距离”换乘,实行旅客上车购票,尽量方便群众。

(二)统筹规划,资源共享。树立“大交通、大公交”的理念,坚持合理整合,加大协调力度,统筹规划城乡公交线路和站点,切实打破城乡二元分割局面,充分发挥城乡公交资源网络化优势,实现资源的有效共享。

(三)适度竞争,提升服务。根据规模经营的要求,综合考虑道路走向、热线和冷线合理搭配等因素,按片区划定经营范围,切实解决冷线、支线、边远山区乘客出行难问题。在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的前提下,整合现有经营车辆,科学确定服务标准,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化竞争原则,客运资源实行“服务质量招投标”配置,经营期内由管理部门对客运企业进行服务质量考核和信用考核,全面提升城乡公交品位,树立文明窗口形象,促进公交客运市场健康、规范、有序发展。

五、实施要求

(一)编制发展规划。以建设城乡公交一体化为目标,由县交通部门会同县规划、建设、公安部门编制*县城乡公交发展规划,提出城乡公交线路、换乘点和公交站场的建设意见,报县政府审定后实施。

(二)合理核定票价。本着保本微利、公共服务和相对稳定的原则,合理确定城乡公交票价,并建立健全定价、票价调整机制。具体票价标准由县物价部门会同县交通部门制定。

(三)规范营运车型。投入营运的车型要求与路况配套,同线车辆原则上要求同等档次,现有车辆达不到要求的要限期调整到位。对路况良好的一级、二级城乡公交网络投入的车辆要求为带空调的中级以上客车;三级城乡公交网络投入的车型按路况条件由县交通部门会同县公安部门统一核定。

(四)统一线路编码。城乡公共交通线路实行统一的线路编码,在公交车辆前后和车身标明线路牌及标志(指示灯),统一城乡公共交通标识。

(五)提升服务标准。城乡公交营运线路按“五定、三统一”(定线路、定时间、定票价、定班次、定站点,统一排班、统一调度、统一结算)的服务标准规范运行。具体服务标准由县交通部门另行制订。

六、保障措施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1、根据《浙江省交通厅、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交通班车养路费等公路规费优惠工作的通知》(浙交〔20*〕257号)精神,实行交通规费减免政策,具体标准为:二级公交网络的营运车辆养路费、公路建设专项基金按应征标准的1/2征收;三级公交网络的营运车辆予以免征。

2、对城乡用于公共交通的车辆,在20*年12月31日前免征车船使用税;城乡公交营运企业帐证健全、核算规范,实际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县级所得部分,由县财政给予80%的贴补,贴补期限为三年。

3、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老年人、学生等乘车实行相应优惠,政府给予城乡公交营运企业一定的财政补贴;对确因燃油价格调整而引起城乡公交营运企业经营成本上升的城乡公交营运企业,由政府酌情给予一定的补贴。

(二)加强公交设施的共建共享。

1、加快公交设施建设。根据城乡公交发展需要,按照统一规划、合力建设的要求,加快完善城乡公交枢纽(中转)站、乡镇客运站、港湾式停靠站、沿途招呼站、终点站回车场等站场设施。

城乡公交站场属公益性基础设施,县交通、建设、规划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将公交站(场)建设纳入道路建设规划。

乡镇、街道(村)客运站(场)要纳入当地乡镇、街道(村)发展规划。乡镇、街道(村)客运站(场)、港湾式停靠站所需建设用地统一纳入公路建设用地范畴,享受公路建设用地政策。

新建、改建、扩建道路,必须要配套建设公交停靠站等设施,与道路工程建设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所需建设资金列入道路建设工程项目。

公交设施建设资金筹集采取市场化运作、争取上级补助和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等多种方式解决。

2、实行公交设施资源共享。有条件的城区公交停靠站点等设施对城乡公交车开放,实现资源有效共享。

(三)合理核定公交车辆乘员。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相关法律规定,对城市建成区以内以及道路设计标准为一级公路的路段允许使用有站立乘员席的客车车型。

(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城乡道路一体化范文第3篇

一是城乡规划逐步加强,龙头指导作用充分发挥。规划是建设的龙头。我们充分认识规划在城乡建设中的龙头指导作用,分县城、乡镇和村镇三个层次,编制了符合__县建设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划,基本实现了规划对全县城乡空间的全覆盖,为全面建设绘制了蓝图。一是县城规划逐步完善。1984年,完成了《县城总体规划》编制,为适应建设需要,1997年,对《县城总体 规划》进行了修编。今年,又委托长安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县城总体规划》进行再次修编,规划用地面积13.81平方公里。同时,在《县城总体规划》框架内,坚持“突出特色,统筹兼顾,适度超前”的原则,先后完成了《环江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旧城改造控制性详细规划》、《环江新区工业集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规划编制,规划的范围和深度不断扩大。二是乡镇和村庄规划修编一并进行。1984年,对全县25个乡、273个中心村、1858个基层村进行第一轮规划编制工作。1997至20__年,对15个乡镇、26个行政村、127个自然村的规划进行修编,重点突出了沿川6个乡镇。从20__年开始,对集镇规划进行第三轮修编工作,合道乡、曲子镇等12个乡镇已完成规划编制,按照新的规划要求实施建设,剩余天池乡等6个乡镇已完成规划成果,实现了集镇规划全覆盖。三是村庄规划开始上路。20__年开始,组织编制村庄规划,完成了曲子镇楼房子、木钵镇殷家桥等23个沿川行政村的村庄规划。在不断完善城乡规划体系的基础上,加强城乡规划法制化、程序化、规范化建设,规范了各类规划编制审批、建设项目审批以及管理的程序,并通过开展规划执法检查,有效遏制了违法违规建设行为,充分发挥了城乡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促进了城乡建设的健康发展。

——基础设施全面配套,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是城镇建设的核心。建国前,县城道路总长度只有0.3公里,1957年建成211国道县城过境段,既是国道线,又是县城主街道。20__年以来,我们按照环江新区“一心两纵四横”的规划布局,先后建成了环江大道、滨河路、兴隆路、翼龙路、文化路、西滩路、广场环路等一批市政道路。20__年以来,对环州路中街、灵武路、东台路进行了改造建设,同时建成了城北路、育才路等主要道路,配套实施了绿化、亮化、给排水等工程。截止目前,县城道路总长度达到16公里,面积35.1万平方米,有排水管道14.3公里,各种路灯、景观灯786盏,dn50mm以上输配水管网63公里。基础设施总量迅速增加,服务功能趋于完善。

——公用事业全面发展,带动作用明显增强。社会事业是城镇发展的基础。近年来,通过政府投资、招商引资、社会集资等多种融资渠道,在环江新区划拨建设用地633亩,修建了环江文化广场、滨河绿化带和西山综合开发等一批文化旅游开发项目和休闲娱乐场所,建成了一批行政事业办公项目和道情皮影博物馆、体育场、新建中学3处文化体育场所,环州商贸城、环州农贸城2个市场,世纪大厦1个大型商场,华强步行街、金鹏商业街、台州商业街3条商业步行街,建成集中供热项目4项,极大的促进了社会各项事业的繁荣与进步,带动了城镇的快速发展。

——房地产开发突飞猛进,人居环境质量大幅改善。环江新区建成了西苑小区、富泰小区、滨江小区、海阳小区和锦江花园等5个住宅小区,配套建设小区内绿化、硬化、亮化、排水、供热、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旧城区新建了以台州商业街商住楼为中心的住宅楼12幢,改变了原来零星插建、单位和住宅混为一体的格局,居民生活质量和品位有了较大提高。

——村镇建设步伐加快,城乡一体化战略稳步推进。通过政府投资、社会集资、招商引资和争取省市相关部门支持等途径,积极发展小城镇建设。沿川乡镇抢抓道路建设机遇,狠抓改造,面貌发生整体变化。山后乡镇因地制宜,建设规模适度扩大。涌现出洪德、秦团庄、木钵、曲子、山城、甜水、芦家湾、毛井、小南沟等一批先进典型,不但增强了带动能力,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也改变了城乡整体面貌,形成了合理的城乡建设格局。

城乡道路一体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公共交通;城乡一体化;客流特征;线网布局

中图分类号:U491文献标志码:A

0 引言

城乡公交一体化,是公路客运与城市公交实行统一管理、合理分工、衔接有序、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一种公交发展运营组织模式[1]。科学、合理的城乡公交一体化规划,对于逐步消除城乡差别、构建协调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十报告提出“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国发[2012]64号)出台,保证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同时也指出将城郊区城镇的客运交通纳入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为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然而,目前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发展尚处在初步阶段,其发展模式、实施内容均在试验、探索阶段,主要研究成果集中在发展政策、经营方式以及市场管理方面。顾志兵[2]就城乡公交发展战略进行研究,师桂兰[3]就城乡公交规划建设和管理方式进行了探讨,吴能萍[3]初步研究了城乡公交线网布设方法。相伟[4]和罗剑[6]针对城镇公交规划方法进行了研究。因此,国内尚未形成一个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城乡公交一体化规划体系。本文将选取城乡公交一体化规划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线网布局进行探讨。

1城乡公交一体化规划的必要性

1.1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要

十中着重提到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需求。十报告把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五大重点工作之一。《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要求逐步形成城乡公交资源相互衔接、方便快捷的客运网络。

目前,全国多个城市逐步开始进行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改造,如河北衡阳市开通汽车站至衡阳县客运公交班线,武汉东西湖区于2014年8月1日开通8条公交城乡线,福建福清市于2014年6月开通首条火车站至镜洋城乡公交线路,江苏溧阳、安徽亳州等地均在推动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城乡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建立城乡大交通体系显得尤为迫切。城乡公交作为农村居民重要的出行方式,承担城乡间的重要客流运输任务,是联系城市与农村的纽带,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1.2 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城乡一体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产业、经济中心开始逐渐向中心城区扩张,形成新的经济中心。郊区经济的发展及城、乡经济的共同繁荣增加了城、乡之间居民的生活、工作出行需求,城乡之间的客运量将随着增加,以往以农村客运模式运营的客运交通逐渐不能适应这种不断增加的客运需求;而城市中心城区与城郊的经济往来、文化交融也使得城区居民希望中心城区的公交线路可以“延伸"至城市郊区。为了适应城市经济的发展,对城市郊区客运实行公交化运营管理势在必行。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符合城市交通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对于进一步发展城市经济起着积极的作用,是城市交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1.3 区域公共交通良性循环发展的需要

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农村公共交通普遍存在管理水平低、运行服务水平差以及运行效率低等问题,此外,场站用地缺乏、道路等级不高、车辆舒适性差等因素也影响了农村公共交通的发展。城乡公交进行一体化规划,有利于统筹场站建设、车辆配置以及规范农村客运市场,合理配置公共交通资源,建立符合城乡发展特点、能够带动经济发展并且乘客满意的公共交通发展模式,从而实现城乡经济统筹协调发展。

2 农村客流特征

由于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在空间结构、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等方面存在差异,城乡客流特征与城市客流特征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因此城乡公交一体化规划需要建立在充分把握农村居民的出行规律的基础上。

2.1 城乡客流的产生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农村与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客流,从出行目的的角度出发,可以将农村客流归纳为以下四类:

1. 以上班、上学为目的的工作性客流。该部分客流数量较大,乘车时间相对集中。客流的高峰时间段明显,规律性强,且相对稳定,是客流高峰的主要来源,也是全日客流总量的主要组成部分。

2. 以购物、访友、就医为目的的生活性客流。该部分客流在一天中持续时间较长,受气候变化和季节变化的影响较大。一般来讲,节假日的客流较大,平日客流相对较少,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

3. 以生产资料、农副产品的买卖为目的的商业性客流。该部分客流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

4. 以休闲、娱乐为目的的旅游性客流。农村宜人的自然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朴素的人文环境成为很多城市居民的向往,以体验农村特色为目的的休闲旅游逐渐成为农村客流的另一组成部分。

2.2 农村客流的特点

1.时间分布特点

农村客流具有较为明显的潮汐性和季节性特征:

①潮汐特性。主要归因于农村居民早出晚归的出行特点:无论是进城购物、访友或是公务,农村居民大多都是早晨进城,晚上出城。早高峰期,以开往城区方向班车乘客数量居多;晚高峰期,则以城区返回各乡镇方向乘客数量为多,而开往城区的车多为空车,形成典型的交通“潮汐”现象。

②季节性。农忙时节,农村客运以进城购买生产资料、回家务农的乘客居多;农闲时节,则以进城打工、经商、游玩等客流为主。此外,春节、五一、十一黄金假期以及寒暑假,乡村游、学生往返潮等也会使农村客流产生一定的波动。

2.空间分布特性

由于城乡经济、道路等级、地形地貌、人口数量及其分布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农村客运线路的客流强度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别,一条线路的不同区段或断面流量也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性,这种特性构成了客流的空间分布特性。一般来说,区域中心镇和中心城区之间的线路客流强度往往较大,且相对稳定,而一般乡镇与中心城区之间或一般乡镇之间客流比较稀疏;同样,一条线路在不同区段或断面也通常呈现一个客流梯度。

一般线路都存在上下行两个方向,空间客流分布在方向上有双向型和单向型两种形式。双向型指单位时段(一般为1小时)内上下行的运量数值接近相等,在平峰时间多数线路表现为双向型;单向型指单位时段内上下行的运力数值差异很大,在高峰时间一般属于单向型。这与很多农村居民的“早晨进城,晚上出城”的出行特点有关。

双向型客流

单向型客流

图1农村客流空间分布特征

3 城乡公交一体化线网布局方法

3.1 城乡公交布局结构

城乡公交线网主要有放射形、树形、环形、网络形四种空间分布形态,各种形态的优缺点分别如图2~图3所示。线网结构的选择与县(市)域形态、城镇体系,公路网络等有密切的关系,往往是几种结构复合存在。

图2放射形线网

图3树形线网

图4环形线网

图5网络形线网

表1城乡公交线网布局结构表

3.2 城乡公交与城市公交衔接模式

城乡公交与城市公交二者的衔接模式主要有分方向边缘衔接和穿越式衔接两种模式,分方向边缘衔接指城乡公交线路在城市中心区边缘的公交换乘枢纽与城区公交衔接,换乘枢纽多为对外客运枢纽,线路按照进城方向选择较近的枢纽衔接,多为一个片区的线路集中在一个公交枢纽衔接换乘。穿越式衔接指城乡公交线路从城区中心穿过,共用部分城区公交站台,一般在城市中心或穿越的另一侧城区边缘与对外客运枢纽衔接。

图6城乡公交线网与城区公交衔接模式

3.3 线网布局一般方法

城乡公交线网布局规划一般采用“定纽―织网―定点”的分层规划方法的总体思路[5]。本文在该规划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即采用“定纽―定结构―定衔接模式―织网”的分层规划方法。

具体思路如下:

(1)定纽:结合中心城区和各城镇的地理位置,确定主要城乡换乘枢纽和中心镇集散中心;

(2)定结构:结合城区的内部换乘枢纽、城乡换乘枢纽和对外交通枢纽等,结合城乡公交客流走廊,确定城乡公交线网结构;

(3)定衔接模式:根据城乡布局形态以及各主要枢纽的分布等,确定与城市公交衔接模式。

(4)织网:

①结合城区的内部换乘枢纽、城乡换乘枢纽和对外交通枢纽等,对所有起讫点间可能的路线按直达客流量最大“逐条布线”,再考虑城市企业分布、道路条件、居民出行习惯等实际情况进行优化调整,构建城乡客运第一层次网络,即城市公交网络;

②以城乡换乘枢纽和中心镇集散中心为核心,在城区与乡镇、乡镇和乡镇之间“编织”形成放射形模式的城乡客运第二层次网络,即城镇(镇镇)公交网络,覆盖乡镇和线路沿线的行政村;

③对于城乡客运第二层次网络尚未覆盖的区域,进一步以中心镇集散中心为重要节点,以主要行政村为末梢神经单元,构建城乡客运第三层次网络,即镇村公交网络,加密城乡公交网络,实现公交服务的全面覆盖。

城市公交网络和城镇(镇镇)公交网络是城乡客运三级网络的骨架网络,镇村公交网络则是作为城乡客运三级网络的辐射网络。这种线网规划方法能够有效减少城乡公交客流的换乘次数,方便城乡线网站点与城区客流集散点之间的衔接,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线路运营效率。

图7镇镇公交线网布局模式

4 实例应用

福清市隶属福建省福州市,市域总面积243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面积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约44.4平方公里,下辖7个街道,17个镇。2012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万人,根据《福清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福清市市域2020年市域常住人口将达到165万,其中,城镇人口达到107万,城市化水平达到64.8%。根据福清市域总体空间结构形态,结合各镇地理区位条件,将福清市域范围划分为“一城三片”的服务分区模式。所谓的“一城”是指福清市主城发展区,包括中心城区和元洪新城;“三片”指的三个乡镇片区,包括江阴发展区、龙高发展区和北部生态旅游发展区。

截至2014年6月,全市共有城市公交线路19条,城乡客运班线60条。现状城乡客运班线层次结构不明确,部分道路客运线路重复系数较高,部分线路长距离并行、引起线路间客流恶性竞争。因此。有必要对城乡客运班线进行公交化改造,统筹城乡客运,形成一体化的城乡公交线网体系。

通过客运交通需求预测可知,城乡主要公交客流集中在龙高发展区域与元洪新城、中心城区连接的主要通道上,具体分布在305省道上。其次,连接江阴港城与中心城区的324国道也是城乡客流的一个主要通道。

图82020年市域居民全目的出行期望线图

图92020年市域公交出行OD分布图

近期福清市中心城区市域对外客运枢纽分别为福清火车站、汽车南站和宏路汽车站,市内主要换乘枢纽为龙山车场、公交南站、西门车场和汽车北站。各主要对外客运枢纽和市内换乘枢纽共同构成中心城区的内外保护壳,辐射中心城区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根据福清市城市布局形态以及中心城区各主要枢纽的分布情况,城乡公交与城区公交衔接方式,拟同时采用分方向边缘衔接和穿越式衔接。大部分线路与分方向的客运枢纽相结合,采用分方向边缘衔接的方式;部分线路则采用穿越式衔接的方式,方便城乡客流直接进入中心城区,能够有效减少乘客的换乘次数。此外,考虑到城区居民到达福清火车站、汽车南站等对外客运枢纽,将部分城乡公交线路提升为大战快线,方便城乡客流快速直接的到达火车站等枢纽。

结合福清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以及实际客流,规划远期乡镇经济发展成熟时,以城镇公交和镇镇公交为骨架,采用放射形线网结构和树形线网结构相结合的镇村公交,加密城乡公交网络,形成完善的城-镇、镇-镇以及镇-村公交线网,提高城乡线网的覆盖性,加强福清市各乡镇与村落之间的联系,促进镇村的协调发展。

考虑到近期大部分镇村公交的客流是难以保证的,而乡镇之间具有相对较大的客流需求。因此,规划近期可综合采用镇镇公交与镇村公交相结合的模式,即对于镇村间客流需求较大的采用镇村交覆盖,对于镇镇间公交客流需求较大的采用镇镇公交覆盖。

结合福清公交场站的位置、道路网资源情况,充分考虑换乘节点的设置、公交客流的分布等,本次近期共规划11条城镇公交线路,其中6条为近期新增线路,形成“放射形”的线网布局结构,远期则补充完善镇镇公交、镇村公交,全面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形成“网络形”的线网布局结构。

图102020年福清市城乡公交线网布局结构

图112020年福清市近期规划城乡公交线网

5 结语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城乡公交需求日益增加,建立一体化的城乡公交体系显得愈发迫切。城乡公交一体化规划有利于整合城乡交通资源,克服传统城市公共交通和农村公共交通独立发展时存在的高消耗、低效率问题。本文从农村客流特征出发,对城乡公交布局结构以及与城市公交的衔接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城乡公交线网布局的总体思路,总结了城乡公交规划的具体步骤,可以作为相关规划的参考。

城乡公交一体化规划不仅包括线网布局规划,还包括线路运行组织方式的优化、经营管理体制的整合改造、相关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议以及保障政策等多个方面的内容需要进一步研究深化,并且本次线网布局规划研究更多的是基于技术角度考虑,下一阶段还需要综合线网的社会经济效益以及环境影响评价进行考虑,为进一步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赵永胜. 中小城市城乡公交一体化线网布局及运行组织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

[2]顾志兵,相伟,过秀成等.城乡公交统筹发展策略研究[C].//第五届交通运输领域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2005:220-224.

[3]师桂兰,邓卫,葛亮等.城乡公交一体化规划建设与管理初探[J].城市公共交通,2005,(1):9-12.

[4]吴能萍,殷凤军,过秀成等.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县域城乡公交线网布设方法研究[J].城市公共交通,2006,(5):35-38.

城乡道路一体化范文第5篇

以生态产业园为先导,第一。走“三位一体”乡村化新路子。依照新园区、新城区、新社区“三位一体”乡村化发展模式,加快实现园区建设与城区功能、社区服务全面对接,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实施。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实际,以开阔的视野、发展的眼光、改革的思路、创新的方法,科学规划生态产业园20平方公里的建设。高起点、高标准制订土地利用、园区道路、市政设施、环境维护等详细专项规划,尽快启动园区水电路和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争把生态产业园建设成为全县工业经济的活力区、招商引资的主战区、科技创新的源动区、乡村形象的展示区、城乡一体化的先行区。强化县城的中心乡村职能和地位,以建设宜工、宜商、宜居的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乡村为目标,全面增强县城的基础实力、竞争能力以及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突出规划的整体性、协调性和关联性,以城区功能的逐步完善带动社区的统筹建设,从人口结构、居民收入、社保水平

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我县前段城建城管工作的效果,这次推进新型乡村化暨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动员大会。全面布置下阶段新型乡村化工作和创建卫生县城工作,推动城镇建设和管理工作再上新水平。等会,市委常委、县委周书记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现在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深刻领会省、市新型乡村化会议主要精神

全省新型乡村化工作会议在长沙召开。会议的主要精神是走特色的新型乡村化道路,去年月日。必需掌握3个着眼点,走出7条新路子。会议认为,推进新型乡村化,一要正确掌握总体要求和指导思想,科学制定工作目标。二要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做大做强区域中心乡村,加快发展县级市、县城和中心镇。三要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四要大力增强乡村产业支撑能力,推动乡村产业结构升级,实现乡村产业集聚发展。五要全面提升乡村综合承载能力,加快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加强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健全乡村平安保证体系。六要扎实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七要不断创新乡村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包括投融资体制机制、土地管理制度、乡村管理体制等。八要切实加强推进新型乡村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规划引领,抓好组织实施,加强考核评价。会议明确将列入全省人口集聚能力强、综合承载能力提升快的25个中等城市之一。

全市新型乡村化工作会议在邵阳召开。会议认为邵阳市的新型乡村化发展路径是以东部区域为龙头,今年月日。走群为主体的乡村化新路子;以打造生态市为目标,走“两型”引领的乡村化新路子;以市区420平方公里城乡一体化示范工程为试点,走城乡统筹的乡村化新路子;以宝庆工业新城为先导,走“三位一体”乡村化新路子;以完善投融资体系为重点,走机制创新的乡村化新路子;以宝庆区域文化为特色,走个性发展的乡村化新路子。要准确掌握发展态势,科学谋划发展路子,突出抓好工作重点,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会议明确将县城列入邵阳市“1+1+3乡村群的卫星城之一。

从实质内容上讲,省市会议的主要精神。推进新型乡村化,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两型”带动,坚持新型乡村化与新型工业化互为促进,坚持城乡统筹,坚持可继续集约发展,以乡村群为主体形态实现大中小乡村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本文来自转载请保管此标记。一定要紧密结合实际,深刻领会新型乡村化的基本内涵,着力提高领导新型乡村化的能力和水平,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做好推进新型乡村化的各项工作。

科学谋划下阶段新型乡村化工作

二、认真总结年新型乡村化工作成效。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年来。以新型乡村化建设为方向,以“城建城管年”活动为契机,一手抓提质扩容,一手抓规划管理,全年实现城建投入4.23亿元,其中市政基础设施投入3.89亿元,同比增长15.6%扩展城镇面积2.7平方公里,同比增长15.3%城镇化水平达到36.7%,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县城主干道改造工程被评为全市十大精品工程,城镇建设目标管理获市一等奖。主要效果表示在以下几个方面:

保证城镇发展质量。注重规划的前瞻性、透明性、权威性,

第一、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合理引导城镇发展的规模、速度和节奏。强化规划修编,全面完成了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着手编制生态产业园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进一步完善。强化规划评审、规划执法,积极开展规划执法集中行动,加大对违章违规建设的预防和查处力度。去年依法强制撤除焦化厂内、文体路和宋家塘等地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建筑,获得广泛好评。

促进城镇提质扩容。依照适度超前、完善配套、突破瓶颈的原则,

第二、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握紧拳头,重点倾斜,大力推进乡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一是加强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不时完善乡村供水、供电和信息网络,提高公用设施履盖率和保障率。下水道改造主管网2.1公里;管道燃气项目铺设主管网27公里、支管57公里;乡村生活污水处置厂动工兴建,敷设污水收集管网5.8公里;无害化垃圾处置场完成80%工程量。二是加强乡村交通建设。加快县城主干道路改造,兴和路、金龙路、昭阳路、衡宝北路共计7.5公里道路完成路面改造、绿化灯化、人行道板铺设、红绿灯电子眼铺设和重胶沥青铺设等,县城品位进一步提升。县城出租汽车特许经营权出让顺利完成。三是加强乡村生态环境建设。北苑、南苑广场先后建成投入使用,百富广场改造工程竣工;广泛开展“捐植爱心树、绿化我县城”活动,共募捐469棵樟树、265棵桂花树,分别栽植在兴和路和昭阳路,县城新增绿化面积12000余平方米。

塑造城镇良好形象。坚持“建管并重、规范有序”原则,

第三、以规范管理为目标。加强乡村管理综合执法,大力整治城区交通、摊担和卫生秩序。一是完善城管规章制度。先后制定了关于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管理、环卫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细化了管理目标,落实了管理责任,加大了执法检查力度,乡村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城管、环卫工作取得新的效果。二是加大综合整治力度。开展摊秩序专项整治活动,取缔零散流动摊担,纠正店外经营,取缔马路市场,全城10条主要道路基本无占道经营。开展县城客运交通秩序集中整治,客运市场非法营运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城区车辆停放逐步规范。开展清理违章搭建集中整治,撤除遮阳蓬、棚架、违章建(构)筑物。加大清扫保洁力度,对城市道路、广场和专业市场、集贸市场、摊点、停车场等公共场所确保17小时全天候清扫保洁,城区环境卫生明显好转。三是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新改造的兴和路和衡宝北路等路段开展军警民共建平安文明示范街活动,努力形成讲卫生、讲秩序、讲安全的良好氛围,有效提高市民素质,提升县城品位。

推进城镇和谐发展。坚持把改善民生、维护民利作为推进新型乡村化的基础工作抓紧抓好。一是开展廉租住房及经济适用房建设。对县城15个社区1753户低收入家庭进行登记造册,第四、以民生民利为根本。腾退公房6323平方米,作为廉租住房实物配租。完成经济适用房建设3420平方米。划拨土地17.28亩,作为廉租房建设用地,10000平方米的主体工程即将竣工。二是扎实抓好征地拆迁安排工作。筹集资金2000万元,共征回土地672亩,支付征地款1440万元,保证了会议文化中心、四完小、亿利金属等重点项目建设用地需求。三是深入开展建筑工程质量平安督查。对县城所有的建项目进行了5次现场平安大检查,提出隐患整改意见100多条,及时发现和消除了平安隐患,全年没有发生建筑平安事故。

县的新型乡村化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年来。但与上级的要求、与先进县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示是局部市民的社会公德意识、环境卫生意识不强,缺乏讲卫生、讲文明的自觉性;乡村管理中乱倾乱倒、乱涂乱画、乱搭乱建等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城建资金严重缺乏,局部重点项目因资金缺乏进展愉快;部门配合有待加强本文来自转载请保管此标记。齐抓共管的合力不够。

县新型乡村化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针,年和今后一段时期。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以人民满意为标准,进一步完善城镇功能,规范城镇管理,优化城镇环境,提升城镇品位;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打造综合承载能力强、区域辐射带动广的城镇群,构建衔接产业转移的支撑平台;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为目标,加快县城两市镇和建制镇扩容提质步伐,建设生态秀美、经济繁荣、社会和谐、城乡统筹的新型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