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土地利用工程管理

土地利用工程管理

土地利用工程管理

土地利用工程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土地储备管理;土地出让;利用率

在土地储备管理工作的实践中可以看出,土地储备管理工作对于土地市场及房地产市场的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应该正视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本文对土地储备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增强土地储备管理,提高土地出让利用率的相关措施。

1 土地储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土地储备管理相关法规的构建并不完善

各地区都依据各自管辖区域中的土地储备量出台了相应的土地储备管理条例,依据该管理条例来对地区土地进行有效的规划和管理,然而,这些土地储备管理条例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并没有相关法规的支持,在执行的过程中,并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支持,相关的土地储备管理法规建设的并不完善,条例中的内容也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其中存在的漏洞较多,这就地区的土地储备管理工作无法高效的开展,而且地区的土地储备管理与国家制定的相关土地储备管理原则有着相违背之处,这样就使得地区的土地储备管理效率相对较低,土地在出让利用率上相对较低。

1.2 土地储备管理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

有效的土地储备管理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政府的效益,然而,就我国目前的土地储备管理来说,其在构建上本身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使得其利益的分配机制在构建的同时也不够健全,在对土地收益的构成进行检定和分配时,没有相应的土地储备管理分配机制的支持,这样就使得某些地区的土地储备管理中心无法发挥出其管理的职能,在利益的分配上,无据可依,从而会导致利益分配不均状况的出现,利益分配不均会使得土地储备管理工作的开展受到一定的限制,在土地储备管理的主体机构上,缺乏必要的推动力,进而使得管理工作的开展处于消极的状态,由此造成了土地出让利用率的下降。

1.3 缺乏明确的土地储备管理的主体定位

在土地储备管理过程中,土地是主要管理对象,而资金是管理的纽带,管理过程中设计到规划、国土等多个部门,在管理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困难。政府应该出台科学的土地储备管理系统来实现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促使土地储备管理成本的降低与土地储备管理型效率的提高。但是在土地储备管理系统实践的过程中效果并不理想,土地储备管理中肩负不同任务的部门联系较少,而肩负相同任务的部门通常将责任全面交给国土资源局。这种管理主体与部门职责不明确的情况导致了土地储备管理过程中部门间协调较差,管理效果不强。

2 增强土地储备管理,提高土地出让利用率的相关措施

2.1 完善土地储备管理机制,积极进行宣传工作

要想使得土地出让利用率得到提升,就需要国家针对土地储备管理机制进行有效的完善处理,将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的解决,对土地储备管理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分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管理机制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完善,从而使得各个环节的工作可以顺利的开展。并且国家要依据地区土地的利用情况,进行土地储备管理标准性法规的制定,从而使得土地储备管理工作的开展有法可依。同时要加强对土地储备管理相关机制的宣传,使得群众能够对土地储备管理的相关法规进行一定的了解,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规范土地储备管理工作,从而使得土地储备管理能力得到提升,进而促进土地出让利用率的提升。

2.2 合理分配土地出让收益

要想有效的推动土地储备管理工作的开展,就要建立健全的土地出让收益分配机制,并且依据各个地区的土地实际应用情况,对相关的分配机制进行改进和优化,从而使得土地出让收益分配机制能够符合地区土地储备管理工作的发展的需求,同时要注意将土地储备工作中的主体部分融入到土地收益分配机制中,这样可以有效的保障相关管理机构的长远发展,另外,也能够使得土地储备管理的工作人员能够更为积极的开展工作,从而使得土地储备管理的工作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进而对土地出让利用率形成良好的影响。

2.3 强化土地储备管理结构主体地位

土地储备管理机构与相关的部门之间要实现积极的配合,才能够有效的推动土地储备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得土地储备管理中的负面干预问题出现的几率大大降低,并且可以有效的降低土地储备管理的实施成本,从而使得土地储备管理的工作效率可以得到提升,这就有助于提高土地出让利用率。要想充分的使得土地储备管理机构与相关的部门之间实现正面配合,就需要对土地储备管理结构的主体地位进行有效的强化处理。而主要的方式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对相关的考核体系进行完善,对土地储备管理中的各个项目进行必要的分解,在分解的基础上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使得各个部门能够在工作中积极的实现配合,从而保障任务可以顺利的完成。而各部门所完成的任务,也需要纳入到年度的工作任务完成目标中,这样是为了能够提高各部门的工作效率,进而使得土地出让利用率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第二,就是要加强土地储备管理部门的管理能力,使得其行政地位可以得到提升。土地储备管理工作应该直接受益于政府,由政府进行整个土地储备工作的管理和领导,实现各个相关部门思维与行动的统一,提高部门之间的协作效果。

2.4 强化土地储备管理队伍的建设

在土地储备管理工作中,其围绕的中心都是政府实事工程,在管理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较大的人为干扰因素,因此要提高土地储备管理人员的素质,严格按照办事程序进行工作,通过市场化的管理方式防止腐败现象出现。努力增强土地储备管理,提高土地出让利用率。

结束语

通过健全与宣传土地储备管理相关制度、对土地出让收益进行合理的分配、对土地储备管理机构的主体地位、建立土地储备资金筹措新机制、强化土地储备管理队伍的建设等措施进行强化措施实现增强土地储备管理,提高土地出让利用率。

参考文献

[1]黄晓华.关于土地储备贷款若干法律问题的分析―兼论《土地储备管理办法》对土地储备贷款的影响[J].消费导刊,2012,11(23):21-22.

土地利用工程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土地工程管理;测绘技术;应用

土地规划作为一个城市发展的基础,确保土地利用率可以更好的提高城市交通通畅度,并且可以提高市民的生活娱乐质量和居住条件。所以在一个城市中,对于土地工程进行合理的管理是必要的。在对于土地进行规划管理的过程中,引进测绘技术,更好的提高了土地测绘数据准确率,并且,测绘技术作为一门新型的技术,对于统计学、线性模式等专业都有涉及,提高了测绘质量,将其应用于土地工程管理工作中,确保了土地开发规范性。

1 常用的测绘技术

1.1 遥感技术(RS)及其优点

遥感技术在工程测绘的使用中,并不需要直接接触测绘对象,只需要在遥感平台进行操作就可以达到测绘的目的。只要确保测绘对象可以将电磁波反射到遥感平台,遥感平台就可以通过反射电磁波来分析出测绘对象的数据。当接收到电磁波后,可以利用计算机对其进行判别和计算,从而实现对于测绘对象的全面数据测量。

遥感技术在测绘工作中可以测量的范围极广,并且可以有效地而较少测量时间,遥感技术所获取的图像分辨率也很高,对于测绘队形的数据分析准确性很高。其在天气、环境监测中应用很多。

1.2 GIS测绘技术及其优势

GIS测绘技术是一种综合性的测绘技术,对于计算机软硬件系统都有应用。在测绘过程中主要是采用空间数据采集的方式,对于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建模等方面度有很大优势。并且GIS测绘技术更加适用于对于复杂数据的处理工作。

GIS测绘技术所测量的对象并不是实体,主要是对于地理空间定位、空间遥感以及空间图形等数据进行分析的技术,通过对于这些虚拟对象的分析过程,可以更好的对于测绘区域的内部空间信息进行了解,确定更加准确的规划结果。在实际应用中主要应用于环境评估以及灾害评估等方面,对于提高城市经济效益有重要作用。

1.3 GPS测绘技术

GPS是卫星导航系统的建成,应用GPS技术进行测绘工作,可以实现对于检测对象的三维监控,对于建立三维模型优势极高。现有的GPS测绘技术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地面控制、用户接受和空间监测三个部分。空中监测系统主要是应用卫星来对于检测对象进行全天候监控和三维画面收集工作;地面控制主要是对于实现对于检测对象地面的控制工作;用户接受系统由接收机和接收天线等部分组成,主要是为了将空间监测获取的信息传输给用户,来进行分析工作。

相较于其他的测绘技术,GPS测绘技术在检测时间上具有很大优势,可以实现全天二十四小时不停止的监控,并且数据测量的精度很高,覆盖面也很广,技术使用更加简单,并且检测准确率很高,应用GPS测绘技术进行测绘更加简单、便捷。现在主要应用于航天器定位、地理位置测绘等工作中,都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多,增加城市土地利用率迫在眉睫,只有对于城市土地进行更好的规划,才能在人们生产生活中不造成影响,更加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对于环境也能更好的减轻压力。所以如果可以在土地工程管理中更好的利用测绘技术,对于土地信息进行收集,就可以更好的完成土地规划工作,确保土地利用率,保证土地开发的合理性。

2 测绘技术在土地规划和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2.1 绘测技术在土地更新调查中应用

土地更新调查是指在现有土地调查的基础上实现对土地实际利用和更新情况的客观调查,土地更新调查以土地实际调查为基础,并以测绘技术为手段。土地更新调查的基本目的是建立土地利用与更新的实时数据库,从而实现土地更新数据和土地利用图像的一致的土地管理目标。随着全新测绘技术的应用,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就开始呈现全新的特征,其基本调查流程如下:首先利用遥感技术获得土地影像资料,并据此制定全新的土地图件;其次对土地进行实地考察,全面评估土地影像数据,实现对土地影像数据的分析和综合;最后是建立土地的实时更新调查监管系统。在这个过程中,GPS实现地理空间的准确定位,GIS技术实现对获取的地理信息的准确分析和处理。

2.2 测绘技术在土地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在当前的土地规划管理工作中,土地规划设计是重点工作。土地规划设计过程设计各种各样的土地信息,包括土地的位置、土地的质量及价值等。因此在进行土地规划设计中,必须做好相关信息的搜集工作,并及时分析整理搜集到的土地信息,这不仅有利于土地规划设计工作的有序开展,更能保证土地规划设计工作的准确性,为今后土地的开发和利用做好准备。利用GIS可以建立土地利用信息系统,再利用GIS实现对搜集到的土地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从而全面掌握土地利用情况,建立土地规划设计数据库,做好土地的规划设计工作。

2.3 绘测技术在土地勘测与界定中的应用

在土地勘测与界定工作中,绘测技术根据土地征收、土地利用、土地规划的实际需求,对土地进行准确的勘测和界定,测出土地的使用范围和使用位置。根据当前国家土地勘测和界定的工作流程,土地勘测工作分为四步,即土地外业测量、土地外业调查、土地内业整理及土地资料归档。在具体的土地勘测和界定工作中,利用GPS技术进行土地外业测量,实现对土地的准确定位,并将监测获得的数据传送至数据流动站,最终实现土地位置的三维定位。另外,在具体的土地勘测和界定工作中,通过GIS技术和其他数据库技术的相互结合,可以提高土地勘测和界定的准确性,促进土地勘测和界定工作的发展。

2.4 测绘技术动态监控应用

在我国的土地资源测绘过程中,测绘技术实现了对土地使用的动态监控,提高了对土地资源的管理效果。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测绘技术通过GPS、GIS及RS集成技术对土地资源变化趋势进行动态检测和分析,对我国土地资源走势进行精确把握,提高了土地资源管理效果。测绘技术在动态监控的过程中,通过使用GPS密度定位技术,提高了对土地资源测绘的准确度和可靠度,将土地资源信息化处理,对土地资源进行透视管理和可视化图像分析。测绘技术将土地数据资源进行及时更新,进行动态图像把握,使我国当前的土地资源管理效果大幅提高。

3 结论

测绘技术的出现,有效地改善了土地规划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并且在提高管理质量上起到了很好地作用。土地规划的方式发生了变革,测绘数据准确性的提高,提高了规划的科学合理性,并且对于管理工作的可操作性也进行了加强。虽然测绘技术在现阶段的应用还不成熟,但是相信随着其在土地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发展也会越来越好,会成为土地工程管理工作发展更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莉莉.土地规划与管理中测绘新技术的应用研究[J].科技风,2013(23).

土地利用工程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土地资源;可持续土地管理;管理战略

中图分类号:F311 文献标识码:A

土地资源作为人类生存发展及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资源,尽管我国地域辽阔,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人均土地占有面积较少,为了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需要做好土地管理工作。在当前土地工作中,土地管理战略作为土地工作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对于扩大土地管理工作范围及提升土地管理工作层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土地可持续管理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做好每一项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有效的提升可持续土地管理的水平,从而更好的推动我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一、实施可持续土地管理战略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社会和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资源环境也处于稳定的形势下,各方面都开始呈现出可持续发展的态势。但在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人口增长过快、资源枯竭及生态环境恶化还时刻威胁着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的重要战略性目标,在可持续发展中,土地资源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仅与国家粮食安全息息相关,而且还维系着国家资源、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安全。陆地上自然资源需要依附于土地进行生存,一旦土地利用缺乏合理性,不仅会对土地资源自身带来较大的破坏,还会影响到其他自然资源的利用,会对部分地区的生存和发展带来较大的威胁。不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时,土地会出现严重退化现象,还会给环境带来污染和破坏,从而导致局部地区出现严重的生态灾难,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较大的影响。土地资源作为国家重要的资产,不仅其自身具有巨大的价值,而且通过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还会产生更高的经济附加值。因此,通过可持续土地管理,对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有效的发挥土地资源的多功能性,加快推进可持续土地管理战略的实施,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实现可持续土地管理战略的措施

(一)优化土地资源的配置

在当前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工作中,需要采取经济、法律、技术、行政及行业等多种综合性手段来对土地资源进行优化,同时还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和有效保证,确保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真正实现。在当前我国土地资源配置工作中,主要采用土地利用规划设计、土地用途管理及土地市场调节等三种基本手段。其中首先通过土地利用规划来提前土地资源管理配置和科学配置的节点,通过全面评估和科学对土地资源进行预测,并利用动态管理、常态监测及有效预警等多种方式来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的设计,确保土地规划设计的多角度、多目标及动态性。在当前土地管理工作中,需要对耕地及农业用地的配置和用途管理给予充分的重视,有效的保证耕地的数量,确保土地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另外还需要充分的借助于市场调节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实现对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确保土地资源优化目标的实现。

(二)加强土地管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

在当前可持续土地管理战略实施过程中,需要有科学的数据和信息给予有效的支持,从而为土地利用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还需要做好土地调查、评价、监测和统计工作,通过土地调查来更好的实现对土地基础数据的准确掌握,特别是要做好了土地覆盖和土地变更的调查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加快推进农村地籍调查工作的开展,确保更好的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同时,还需要在土地调查的基础上加快推动土地评价工作,特别是对于土地利用规划服务中的土地适宜性进行开展评价,这不仅能够为集约利用土地提供重要的支撑,而且还能够为土地市场的有序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还需要强化对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的监测工作,做好土地日常统计工作,实时对土地数据变化情况进行掌握,为土地各项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支持。

(三)推进土地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在我国土地管理工作中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各级土地管理部门开始将信息化技术在土地管理工作中进行应用,这不仅有效的推动了土地管理信息化水平,而且土地信息的可靠性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为社会发展过程中对土地信息的利用带来了较大的便利,为土地管理可持续战略的实现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加强科技创新

当前我国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土地管理工作需要加快创新的力度,特别是需要在土地管理可持续战略实施过程中要通过科技创新加快土地基础建设工作,提高土地资源的管理水平。对于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可持续土地利用指标体系、土地调查评价的技术集成等方面的课题要进行重点研究,加快各种新技术在土地资源调查、评价、规划、保护和利用等方面的有效应用,这不仅有利于土地管理可持续战略实施的效率的提升,而且能够将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更好的发挥出来。

结语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近年来在城市化建设进程快速推进过程中,我国土地资源呈现出更为紧张的态势,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土地管理工作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在当前土地工作中,土地管理的可持续性是土地管理工作开展的目标,这就需要我们在扎实的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还要采用多种手段及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强化土地管理的可持续性,有效的解决当前可持续土地管理战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实现我国土地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方伟丽.加强土地管理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6):53.

土地利用工程管理范文第4篇

1菏泽数字国土工程的主要内容、基本理论和方法

1.1 主要内容

(1)国土资源政务管理信息。主要包括国土资源管理行政审批、登记、办文、办事程序、政务公开、人事信息、国土决策模型、国土评价模型、国土规划模型、行政管理进展情况等管理决策信息。

(2)土地管理信息。主要包括耕地保护信息、地籍管理信息、土地利用管理信息3个方面。耕地保护信息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理项目管理、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位置、权属、保护级别等;农用地转用和征用的面积、位置、权属、数量、类别;土地后备资源数量、面积、权属和利用评价等。地籍管理信息包括:土地资源现状调查动态监测、地籍权属调查、变更调查及土地确权、土地登记和发证管理等信息。土地利用管理信息包括:国有土地储备面积、数量、权属、地理位置、利用现状,农村集体土地建设用地管理等信息。

(3)地质矿产资源信息。主要包括矿产开发与地质勘查信息、油区和资源储量管理信息两个方面。矿产开发与地质勘查信息包括:采矿审批发证和采矿权转让审批登记,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地质勘查工作标准、规程、规范,地质勘查审批登记发证和探矿权转让审批登记,地质灾害防治等信息。油区和资源储量管理信息包括:油田勘探、开发生产性项目,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办法、标准、规程、规范和地质资料汇交等信息。

(4)国土测绘管理信息。包括:全市测绘工作发展规划、计划、测绘单位资格认证,全市基础测绘、行政区域界线测绘、地籍测绘信息,全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全市测量控制系统和测绘标准化信息,全市航空摄影和遥感测绘信息等地理空间基础数据信息。

(5)国土资源法规监察信息。主要包括国土资源政策法规和执法监察信息两大类。政策法规信息包括《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测绘法》及其配套法律法规体系和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等。执法监察信息包括国土资源执法监督和违法案件处罚信息、重大违法案件信息和来信来访信息等(图1)

图1菏泽数字国土工程模型

1.2 基本理论和方法

(1)宽带网络技术。宽带网络是“信息高速公路”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工程中数据的载体,各系统模块之间、数据库之间的联系沟通,主要是通过它来维系和实现的,整个工程也是通过它来向社会提供服务的。“菏泽数字国土”工程主要是建设局机关局域网站(内网)和菏泽市国土资源局国际互联网站(外网),实行内网和外网分开运作。同时,编制网络建设规划和建设标准,构建安全、稳定的网站运行环境,保障内网和外网网络的安全,并具备接收大规模数字化成果的运行环境。

(2)3S集成技术。3S技术是目前对地观测系统中空间信息获取、存贮、管理、更新、分析和应用的三大支撑技术。其中,RS+GPS所获得的遥感图象和数据,是极其重要的信息源,它既是一种综合性的地理信息(包括了各种地理要素),可提供研究区域的人文与自然要素相交织的景观实体影像。同时,又是一种空间信息,为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提供了较高精度的定位、定量数据。而GIS强大的对空间数据的综合处理能力,又可将RS+GPS所获得的浩如烟海的地理信息和空间数据,从定量、动态和机制等方面进行综合集成,实现了图形、图像处理系统完全合一[1]。GIS技术是3S技术的核心和关键。3S技术是“数字国土”工程中空间数据获取和管理的技术基础。根据近年来3S技术在“数字国土”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成果,结合菏泽市国土资源管理的具体情况,笔者提出3S技术在“菏泽数字国土”工程中的应用模型(图2)。本模型主要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数据获取采集阶段;第二层次为数据整理存储阶段;第三层次为数据分析应用阶段。

图2 “3s”技术在“菏泽数字国土”工程中的应用

(3)数据库技术。国土数据库包括空间数据图层、数字、影像、文档和其他多媒体数据,是“数字国土”工程的基础,“数字国土”工程工作首先要建立一系列数据库标准[2]。笔者认为,“菏泽数字国土”基础数据库应包括如下4个方面的内容:①土地管理数据库。一是建立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和城乡地籍数据库。在国土资源大调查和年度土地变更调查的基础上,建立1:1万县级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反映土地利用现状及其变更情况,汇总形成覆盖全市的数据库系列。在城乡地籍调查及变更地籍调查的基础上,建立城乡地籍数据库,以反映土地的权属情况,形成以1:500或1:1000的县级城镇地籍数据库和1:1万或1:5万农村地籍数据库为主要内容的全市城乡地籍数据库。二是建立土地利用数据库和土地评价数据库。在城乡土地分等定级和基准地价的基础上,建立土地利用数据库和土地评价数据库,以反映城乡土地利用、质量、等级及土地价格变化趋势情况。三是建立国土规划数据库。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和修订的基础上,建立市、县二级国土规划数据库,反映国土规划利用决策和变化趋势等。四是建立国土动态遥感监测数据库,反映国土动态变化情况,保持数据的现势性。五是建立耕地保护和后备资源数据库,反映耕地保护利用和后备资源开

发利用情况,为保护耕地、合理开发资源提供参考。②矿政管理数据库。建立矿产资源数据库、地质勘查数据库、油区资源储量数据库等,主要反映全市煤、油、气等矿产资源储量、分布和勘查开况及地质灾害防治情况等。③国土资源政务管理数据库。基于国土管理基础信息的基础上,建立国土资源政务管理数据库,反映国土资源管理的决策情况及宏观形势、土地市场变化的宏观信息、政令及国土资源管理的人、财、物等基本情况。它包括人事、政策法规、耕地保护、土地利用、地籍、矿管、油区、测绘、监察等各个管理子系统。④国土法规数据库。主要包括《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测绘法》等国家、省、市、县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⑤国土测绘管理数据库(图3)。

图3菏泽数字国土工程数据库系统

(4)其他相关专业技术。建设“数字国土工程”的技术还包括,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其他空间信息技术等。在实践中,只有综合运用多个专业技术和理论,才能把“数字国土”工程建设好,更好地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建设服务。

2建设菏泽数字国土工程的政策和措施

2.1 科学编制建设规划

根据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快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意见》,认真组织编制《菏泽市“数字国土”工程建设规划》,分期分批实施“数字国土”工程的重点建设项目。通过规划,确定方针,提出目标,明确任务,有序地开展建设。

2.2加强地理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结合菏泽市的市情特点,本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急用先建、边建边用”的原则,加快构建菏泽市地理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成后将为菏泽市信息化建设提供一个统一的公共基础信息平台,对城市的综合信息资源按照地理空问进行整合和实现信息共享起到基础作用。菏泽市地理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成后,可以达到三个目的:一是解决长期以来传统的线划图成图周期长、更新速度慢的问题;二是促进测绘生产技术与生产方式的转变,走测绘信息化的道路,与信息高速公路接轨,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各行各业提供数字化信息产品;三是为实施耕地保护的基本国策,提高土地变更调查、监测等管理手段的科学水平服务。构建菏泽市地理空间数据基础设施是建设“数字菏泽”的先导,是菏泽市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措施。

2.3进一步推进数据库建设

在土地基础数据库建设方面,2005年,主要以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为契机,全面完成全市县级1:1万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建设,并利用2~3年的时间,完成国土规划数据库、耕地保护和后备资源数据库、土地评价数据库和国土动态监测遥感数据库的建设工作。在矿政管理数据建设方面,结合2006年开展的全市空白矿区探矿权全覆盖工作,着手建设矿产资源数据库、地质勘查数据库、国土法规数据库和政务管理数据库等。对初步建成的部分县级城镇地籍数据库和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进一步数据更新和维护。

2.4统一建设规范和技术标准

“数字国土”工程建设标准和技术规范,是建设“数字国土”工程的关键和生命,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和条件。要在国家信息标准指导下,针对当前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尽快制定急需的标准和规范,完成由国土资源数据模型、信息化标准参考模型等为主要内容的标准体系框架,制定一批重要的基础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建设标准,用以指导“菏泽数字国土”工程建设,加快建设进程,保证各级系统建设能够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做好标准化工作,将使“菏泽数字国土”工程建设事半功倍,少走弯路。

2.5建立健全信息网络系统

一方面,要按照统一标准,重点加强市局和县局机关建立国际互联网的外部网站和基于全局局域网的内部网站,统一各级政务管理信息和基础数据,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另一方面要尽快建立全市国土资源信息网络系统。两年内基本建成纵向连接国土资源部和省、市、县,横向连接局、局直属单位的国土资源网络体系。各县区国土资源信息网的建设,要创造条件,利用当地政府专用网或租用共用电信网,逐步实现市、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之间的网络连接,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同时,加强信息网络的日常维护工作,确保信息网络的实时性,促进信息利用和服务社会化。

2.6加强组织领导

一是成立主要领导为组长,各有关单位领导为成员的领导机构。成立具有专业特长的有关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重大决策经专家讨论和论证后实施,以增强各项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二是加大投入,提供资金保障。建议将建设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管理。三是重视人才培养,加强队伍教育和培训。四是加大宣传力度,创造良好工作环境。

3 结束语

土地利用工程管理范文第5篇

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对土地资源的重新配置问题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工作规模大,细节繁杂,国家对其管理方式和经营模式并不成熟,在管理过程中不可避免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本文通过介绍当今土地整治项目的特点,具体阐述了土地整治项目在管理过程中应该做好的几点工作,并从构建项目监管体系、利用现代化技术进行管理等方面对其经营模式的改善提出了要求。

 

土地整治项目的特点

土地整治项目管理过程中通常会涉及到的几点包括:

(一)涉农土地协调整治过程容易引发矛盾纠纷。对于农村土地整治项目中,不仅仅土地面积非常大,还会涉及到多个村、镇上等村民的用地。对村民的土地经济补贴是项目实施过程中最棘手的问题,因村民普遍素质较低,又缺乏相应的法律知识,一旦处理得不好常会发生各种不同程度的纠纷。

 

(二)不可预见的项目建设因素。由于管理技术水平的局限以及建设项目设备的不足,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不可预见的项目施工因素。

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应做好的工作

(一)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要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首先要做的是做好土地施工整治项目管理的前期工作,其中包括对图例管理的整体规划和施工设计,规划人员和施工设计人员在进行土地整治项目前期工作中必须要做到对所整治土地进行地形进行仔细地勘测、并经过多次讨论后,方可确定具体规划方案和施工计划。

 

(二)加快土地整治项目建设进度

在实际施工操作过程中,土地整治项目会因为多种不确定因素导致工期的延后或规划方案的调整,一旦出现了这些情况,要相应地重新调整项目人力、物力、财力这对国家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为了降低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土地整治项目施工的进度一定要跟上,严格按照施工计划进行,从而加快建设项目进度。

 

(三)规范工程监督

保证土地整治项目的顺利完成与其工程监督工作是否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施工过程中,监工人员缺乏责任心对施工要求不严格,导致工程质量差,施工效率低的情况,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做好土地整治项目的施工工程监督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保证工程的施工进度,另一方面加强监督施工效率,保证工程质量。

 

改善土地整治项目经营模式构建措施

(一)构建项目监管体系

对于如何有效改善土地整治项目的经营模式,可以先从构建一个完整的项目监管体系为前提,对土地整治项目涉及到的整个流程进行统一监管,将其涉及到的管理责任落实到各建设刑侦部门以及有关单位,使整个项目的管理体系实现规范化、系统化。

 

(二)建立整治项目监管奖惩制度

土地整治项目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其监管工作的优劣直接影响整个项目的施工质量。因此,落实好项目监管体系,将项目建设责任具体落实到每一个责任人身上的同时要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对监督不利,出现严重问题的项目负责人进行严厉的打击和惩治,依法追求其法律责任。对于各项工作落实到位的负责人进行适当的鼓励措施。

 

(三)利用现代化技术进行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对土地整治项目的管理工作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之前传统的管理运营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对于当今工程质量监管工作中,运用得比较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全野外数字化测量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利用先进的软件技术实施土地整治项目监管的数字化,同时能够显著加快土地整治项目的施工进度以及工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