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济学的主要课程

经济学的主要课程

经济学的主要课程

经济学的主要课程范文第1篇

【关键词】思政专业;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问题;着力点

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类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至此,“课程思政”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成为高校各门课程建设与改革的重要实践。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基础课程来说,“课程思政”的改革推进与建设实践工作,不仅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理念的实施,同时,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基础课程为依托,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践研究,也能进一步促进“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理念的转变和实践的深入推进。

一、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开设的政治经济学课程,是以统编教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为基础,结合马克思《资本论》等相关原著内容而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政治经济学课程开设的目标在于引导大学生全面、系统、准确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观点与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观点与方法,正确看待当代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正确分析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和必将被更高级的社会历史形态所取代的基本趋势,深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实践。如何更好地发挥政治经济学课程的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推进在思政专业基础课程中的“课程思政”建设实践,对于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后,强调不仅要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还要不断深入完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概念。2016年7月召开的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指出,“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总结和提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经验,同时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有益成分。”政治经济学作为专业基础课程,承担的不仅仅是传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使命,更需要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时代性、开放性和与时俱进的特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与完善。作为思政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政治经济学在践行“课程思政”理念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强化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在课程的设计中更加关注党中央提出的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眼于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创新,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系列重大命题,探讨如何通过对新常态下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进行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方法创新,提高教学效果,培育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优秀复合型人才。

二、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三者之间紧密联系,不可分割。三者一以贯之,如果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知识掌握运用欠缺,就无法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无法把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内容。当前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实践中主要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在“课程思政”改革整体建设中,教学与研究结合不够紧密

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化和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程度的进一步加深,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和理论解释面临着更多的挑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迫切需要涌现更多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应运而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实践进行了更有力的解释和引领。政治经济学课程改革需要注重理论引领性和实效性,深切关注当前资本主义风云变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实践,不断关注新形势、新问题,为学生提供强大的对现实问题的解释能力。由此,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學与教师的科学研究是密不可分的,而当前课程建设实践中,还存在教学与研究结合不够紧密、没有更好地推进以学科建设支撑课程建设的问题,教师对学生的理论传授偏重于经典理论的传授,而缺乏对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尤其是全球化时代世界秩序的调整、全球治理格局的变迁、非传统安全领域风险的急剧演变等重大议题的高度关注和研判,教师的研究性教学能力还需要不断提升。

(二)在教学内容设计上侧重资本主义部分、忽视社会主义部分

政治经济学课程关于资本主义部分的基本理论构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内容,而其中关于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和完善。要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就必须结合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演变趋势和规律,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而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内容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难度较大,容易因为教师理论水平、知识结构、信息掌握程度等原因造成讲课内容的空洞化和教條化,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同时,还容易因为教师知识结构和对思政专业相关课程整体设计认知上的缺乏,造成在社会主义部分的教学内容设计上,和科学社会主义等课程内容之间的简单重复。因此,在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上,更多的老师趋向于注重资本主义部分,而轻社会主义部分,致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解片面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把握难以系统化,对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现实问题难以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理论成果有效地理解和把握。

(三)在教学方法上更多采用传统讲授法

传统的讲授法对于教师本身来说便于掌握教学进度,能在短时间内让学生获得较多的知识信息,对于讲解抽象性、逻辑性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多媒体,尤其是自媒体飞速发展、知识日益多元化、信息日益无界化的时代,面对新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拥有迅速掌握各种信息能力的大学生群体,传统的讲授法无法适应政治经济学的课堂教学,难以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在“课程思政”育人资源的挖掘上缺少生动性

政治经济学课程教材内容中原理的理论性强,理论知识点多,知识体系庞杂,提出的命题宏大,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相关知识体系的支撑,很难理解,教师在课程建设和教学设计中,往往因为注重知识体系的完备性和理论知识的系统梳理,而忽视“课程思政”育人资源挖掘过程中的生动性、形象性,从而降低了学生的接受度。

三、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实践的着力点

当前政治经济学课程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主要应着力于构建“全课程育人”的格局,不断推进课程、学术、学科之间的深度融合,凸显政治经济学课程的“三位一体”建设理念,进一步挖掘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的育人资源,丰富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完善学生学习评价指标与体系,真正做到“对话经典、多维阐释、跨越学科、融合视域、根植理论、观照现实”,[2]通过政治经济学这一思政专业基础课程的建设,践行“课程思政”理念。

(一)着力构建“全课程育人”的格局

构建“全课程育人”的格局,使政治经济学课程切实融入“全课程育人”格局中,发挥专业基础课程在育人方面的核心引领作用,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以“课程思政”建设实践为契机,突出专业基础课程的育人导向,充分挖掘育人资源,探索学科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方向与路径问题;二是以专业知识体系构建为基础,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育人等三个方面有机结合的“三位一体”课程教学目标始终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三是以科学的育人评价体系为依托,打造良性的师生互动教学模式,更好地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潜能,更好地发现教师教学环节和知识体系的不足之处,教学相长。四是以同向同行、协调发展为目标,[3]将政治经济学课程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西方经济学、国际政治经济等专业课程打通,构建“全课程育人”的格局,践行新时代教育理念,自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着力推进课程、学术、学科之间的深度融合

没有学术研究、学科建设的支撑,课程建设就会成为没有根基的大树,“课程思政”理念的贯彻也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末,难以支撑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真正树立和巩固。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逐步强化、思政教育不断强调教育手段多样化、突出教育效果实效性、思政教师来源多元化的大背景下,一些高校在不断强化和践行思政教育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理念的过程中,片面将高校思政教育专业课程与在各专业学生中开设的公共政治理论课划等号,将思政公共课程的建设理念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的建设理念相混淆,既弱化了公共课程的教育效果,也弱化了思政学科的建设。思政专业政治经济学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在建设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强化学术与学科思维意识。

对受众群体学生来说,要在注重学生政治素养提升的同时,强化对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培育,让学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养成过程中,产生更多的获得感,并进一步促使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深刻理解,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建设与普及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混为一谈,对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和区别形成深刻的认知,促使学生自觉投身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深化和面向不同受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对于教师来说,要不断开拓学术视野和学科发展路径,打造思政专业马克思主义相关学科群的建设,实现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支撑,从而将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落实到学科发展中,以学科搭平台,以平台组团队,以团队建设人才梯队,为教师学术研究能力的提升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和空间,促进教师充分运用学术和学科群平台的研究和建设成果打磨政治经济学课程,在学科群组中相互分享相关课程建设经验,实现课程、学术、学科之间的深度融合。

(三)着力践行“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通过调整“课程思政”建设的教育教学方法,践行“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理念,优化和提升教育教学效果,确保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育人有机结合的“三位一体”课程教学目标的贯彻落实。

一是深入挖掘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育人资源。通过对思政专业政治经济学课程育人导向的进一步明确、核心素养培育能力的进一步确立,结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重大原则和重要研究议题,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深入挖掘课程育人资源,使学生对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对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建立更直观、形象的认知,深化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等的认知,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四个自信”。

二是实现政治经济学课程与相关专业课程在内容设计上的“无缝衔接”。强化思政专业基础课程的有机体理念,以点引线,以线带面,在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引导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维的基础上,开设政治经济学课程,在学习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开设科学社会主义课程,使学生形成对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几大组成部分的整体性认知,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理解和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剩余价值来源及人口发展规律,分析资本积累及其必然历史趋势,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尤其是深刻理解资本与劳动力相关议题,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行中资本所焕发的活力与生机,深刻理解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和共产主义必然实现的未来历史发展趋势,促使学生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使其自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是丰富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程思政”受众参与度。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图片、视频等辅助工具和手段,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做到“线上线下结合、课堂内外结合”,采用参与式、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通过设计学生课堂专题分享、分组问题讨论、问题思考总结等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在理论讲授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将专业学习与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思政核心素养的培育等有机结合起来,践行“三位一体”教育理念,真正发挥课堂主渠道的培养和育人作用。

四是完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提升教学育人效果。在专业基础课程平时成绩加期末闭卷考试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平时成绩的组成结构,通过平时对学生课堂参与互动程度、知识掌握程度、知识分析应用能力、文献阅读能力和读书笔记写作能力、课前课后思考题的分析能力等的比例设计,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的考察,打破单一的平时成绩评价体系;进一步优化考试试卷的设计,优化主客观试题的比例,使试卷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确保能够客观反映“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改革的成效。

四、结语

经济学的主要课程范文第2篇

【论文摘 要】从经济学改革国际运动视角审视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建设的状况和进展,指出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讨高职院校重构理论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主要原则。  

 

经济学改革国际运动被称为21世纪经济学革命的先声。这场由法国学生率先发起的请愿得到法国一些教授、法国教育部乃至英国、美国一些学生和教授的声援,引起世界性反响。经济学改革国际运动的兴起对新古典主流经济学意味着一次深刻而广泛的挑战。本文试从经济学改革国际运动视角探讨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建设问题。 

一、研究综述 

国内学界直接讨论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教学内容建设的学术文献比较少,以下对有关研究的主要观点进行综述,以探求本文研究之方向。 

在选择教学内容的原则方面,刘记红主张经济学教学内容应尽量简单明了,根据学生专业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和模块式整合,不同专业的经济学教学内容应各有侧重,把握经济学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程内容的衔接关系。金春良主张按照“必须、够用”原则整合经济学教学内容,既综合考虑理论宽度和深度,又保证理论系统的完整性,根据课程目标、专业需要以及学生接受能力阐述原理、原理运用和政策分析。姚晴霞主张高职院校经济学教学要以能力培养为出发点,既要注重知识传授,更要加强学生能力培养。 

在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刘记红以经贸类专业为例,主张经济学教学内容应包含微观经济学中的供求原理、均衡理论、消费者理论、生产理论、市场理论、分配理论和宏观经济学中的国民收入理论、凯恩斯的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宏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金春良主张,经济学教学内容应以微观经济理论为主,以宏观经济理论为辅,微观经济学主要介绍供求理论、弹性理论、效用理论、产量成本理论、市场理论,宏观经济学介绍总供求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周期理论。姚晴霞主张微观经济学应主要介绍价格论、效用论、生产论、成本论、市场论,宏观经济学应着重介绍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以上分析表明,国内学界有关高职院校选择经济学内容的研究,选择的原则倾向于强调应用,强调对教育对象的能力培养,选择的内容主要限于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本文将在前人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在更广泛的视野中观察、探讨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教学内容建设问题,关注经济学改革国际运动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对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教学内容建设的意义。 

二、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建设的现状与反思 

目前,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存在诸多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下面从经济学改革国际运动视角审视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建设问题。 

(一)现状调查 

笔者对近年来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教学内容的建设状况进行抽样统计调查,以把握该课程建设的现状。调查采用列表统计方式进行。调查范围为高职类经济学基础教材和精品课程网站,涉及公开出版发行的高职类经济学基础教材18部、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精品课程网站11个。教材发表和网站建设的时间均在2004年至2010年期间。调查内容设计有作品类别、作品名称、作者、作品来源、时间、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研究方法、课时、特色等几个方面。调查结果如下: 

第一,在作品名称方面,被调查的18部教材中,12部称为“经济学基础”,4部称为“经济学原理”,2部称为“经济学”,11个精品课程网站均称为“经济学基础精品课程网站”。 

第二,在教学内容方面,被调查的18部教材和11个精品课程网站的教学内容均选择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体系,包含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基本组成部分。微观经济学部分的篇章设置在6至9章之间,以设置7章或8章居多,均介绍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结构理论,一部分作品还介绍生产要素理论、微观经济政策理论。宏观经济学部分的篇章设置在2至7章之间,情况比较复杂,比较多的是介绍宏观经济变量、短期宏观经济波动(一些作品分解为失业与通货膨胀)、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增长、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少数教材列有专章介绍一些比较高深的宏观经济模型供使用者选学。 

第三,在研究方法方面,由于被调查的18部教材和11个精品课程网站选择的教学内容均为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体系,因此,作品中介绍的经济学基本分析方法也主要是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比如供求分析法、边际分析法、均衡分析法。 

第四,在作品特色方面,被调查的18部教材和11个精品课程网站最大的一个共同特点是,都强调应用,强调对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应用。一些作品还强调将教学内容模块化。如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经济学基础精品课程网站(省级)就主张将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实践项目化、教学资源立体化作为经济学基础课程设计的主题与贯穿始终的创新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中不同模块的设计作为后续专业课衔接的主要依据和实践基础。 

(二)进展 

上述对高职类经济学基础教材和精品课程网站的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建设取得一些值得肯定的进展: 

第一,一批高职类经济学基础教材的出版为高职类学生学习理论经济学提供可以选择的学习载体,一批高职类经济学基础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推动高职类理论经济学课程教学交流和学科建设。 

第二,高职类经济学基础教材和精品课程网站在与实践结合的方向上大大向前迈进一步,为经济学课程摆脱抽象、枯燥的教学作出努力。高职类经济学基础教材和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由于不受理论推理的束缚,反而能够在活跃经济学教学方面表现得尤其出色。 

第三,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介绍市场经济基本理论,促进市场经济理论的普及,极大地适应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 

(三)存在问题 

站在经济学改革国际运动的高度审视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可以发现,现有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也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 

第一,以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体系为蓝本的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课程先天不足。调查显示,被调查高职院校的理论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属于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体系。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实践史、经济思想史和经济学改革国际运动表明,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正受到严重的冲击,处于分崩离析的境地。20世纪,经济学发展出许多新学派、新理论、新观点,如交易费用经济学、博弈理论、产权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家庭经济学、法律经济学、新政治学等。因此,以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体系为蓝本的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课程自然先天不足。 

第二,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中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没有统一的理论基础。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以个体理性作为微观部分的一个基本假设,主张消费者以追求效用最大化为基本目标,厂商以利润最大化为基本目标,由此还发展出一系列观点和理论,如显示偏好、跨期选择、风险选择、交易成本、产权、x效率、资产组合、资产定价、合同或契约、非对称信息、次优、对偶性等。宏观部分却以市场失灵作为起点论证政府干预经济的必要性。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没有统一的理论基础。 

第三,一些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课程有关企业功能的论述有较大缺陷。由于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的教学侧重在应用方面,尤其是面向微观单位的应用,因此有关厂商行为的内容在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占较大的比重。但是,一些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课程在阐述企业功能时,只关注企业的经济功能,而忽视企业的其他功能。在一些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课程中,有关企业性质方面的探讨甚至被完全忽略。在这种教育中,受教育者也必然只关注企业的经济功能,天然地把企业当做赢利的工具,而不能完整把握企业的功能,在意识中构建正确、全面的企业观念。

第四,忽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研究生产关系,不能完整地讨论生产方式。在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课程中,教学内容一边倒向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教学中只教授供求论、效用论、生产论、成本论、市场结构论、要素论、市场失灵论等微观经济学内容,以及国民收入核算、总供求模型、失业、通货膨胀、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增长、经济周期等宏观经济学内容。可见,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产关系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第五,一些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跟不上经济实践的步伐,不适应社会变革的要求。多年来,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课程建设经过努力,在反映经济现实上取得不少进展,但相对于快速变化的经济实践而言,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建设仍然显得滞后。重基本理论、轻分析方法、弱经济学派介绍的教学内容设置模式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建设虽取得一些进展,但同时又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予以重视。 

三、高职院校重构理论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原则 

针对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中亟待改进的问题,以下主要探讨高职院校重构理论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应当遵循的一些原则。从经济学改革国际运动的视角审视经济学学科,重构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应当遵循以下一些原则: 

第一,经济理论与经济实践结合原则。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建设应当面向经济实践,既要面向发达国家的经济实践,更要面向我国的经济实践。经济理论来源于经济实践,经济理论的发展也要依赖于经济实践的推动。在我国,经济理论更要回答我国经济实践中产生的现实问题。经济实践是检验经济理论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因此,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课程建设应当面向经济实践尤其是我国经济实践,回答经济实践中提出的问题,并在解决经济问题中提炼经济思想。 

第二,保留与克服结合原则。虽然实践的发展和思想的冲突向西方现代主流经济学提出了挑战,但应该看到,西方现代主流经济学经过长期的演进,已经发展出许多值得继承发扬的思想和方法。因此,既应清晰地认识新古典主流学的局限性,也应注意新古典经济学的优秀成果,吸收西方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有益成分是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课程选择教学内容的内在要求。同时,还应探究异端经济学各流派,关注经济学多元主义的发展,吸收非主流经济学学派的思想。在对待古今中外经济思想发展成果上,应全面、完整地理解各流派、各种方法的发展成果,不能只看到某一个派别而忽略其他学派,应做到既保留其积极部分,又克服其消极部分。 

第三,共性与个性结合原则。经济系统的运行是一个客观的过程,经济系统运行的一般规律反映一定条件下各国经济运行的共性,因此,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当充分、准确体现这种共性。此外,任何经济系统的运行都依存于特定国家和特定时期,而不同国家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国情,因此理论经济学教学内容的选择也要体现个性原则。在我国,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应面向我国国情。国情是历史选择的起点。无论西方现代主流经济学,还是非主流经济学,其在我国的适用性,都要接受我国经济实践的检验。应结合我国经济改革实践和深含于经济改革实践中的中华传统文化,构造理论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因此,在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课程建设中,应结合我国经济的现实问题来选择和发展教学内容。 

综上所述,本文从经济学改革国际运动角度探讨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建设,审视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建设的状况、进展和存在问题,进一步讨论高职院校重构理论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三项原则。本文对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课程重构提出的只是初步设想,也未及探讨实施有关设想的具体对策,这些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paul.a.samuelson,william.d. 

nordhaus.economics(18th edition) [m].mcgraw-hill press house,2005 

[2]姚晴霞.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2) 

[3]刘记红.高职经济学课程教学的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07(8) 

[4]金春良.高职院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之我见[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4) 

[5][英]爱德华·富布鲁克.经济学的危机:经济学改革国际运动最初600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贾根良,徐尚.“经济学改革国际运动”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7]钱津.国际金融危机对现代经济学的挑战[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经济学的主要课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效;经济法律通论;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4-0257-02

法律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法制社会里它是一切行为的基本准则,在任何一个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社会里,经济交往无处不在且坚守经济法律规则,经济法律成为经济交往顺利实现的基本保障,中国经济取得的巨大成就离不开国家经济法律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换句话说,是经济法律提供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框架,为经济主体的市场准入提供了充分的保障,为他们的交易行为和参与提供了有效指引。所以,高等教育作为向国家输送高层次专业人才的主要渠道,各门课程的开设和讲授都应该达到高效性,就经济法律通论这门课程来讲,它的高效应该体现在课程定位有针对性、讲授内容有主次性、学生参与有充分性,以及理论实践有紧密性等方面。这样,经济法律通论课程的开设才变得有意义,才能够有效配合其他课程培养出真正地懂经济、会管理、知法律、熟应用的高层次经济管理人才。

一、经济法律课程开设的作用

1999年,教育部在“经济学类专业课程结构、共同核心课程及主要教学内容改革研究与实践”和“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结构及主要教学内容改革研究与实践”等两个项目调研的基础上,批准经济类和工商管理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共计17门,其中就包含经济法。《经济法律通论》以市场主体参与经济交往的各项内、外部活动为中心,介绍法律规制其活动中的作用,是经济管理学科发展不可缺少的支柱性课程。同时,将民法、经济法、商法等融合在一门课程里学习,实现了经济管理类学生对与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全盘掌握和了解,从这一点讲,《经济法律通论》和为法学专业学生开设的《经济法》课程的主旨是完全不同的。再有,《经济法律通论》课程内容涉及法律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公司法、合同法、竞争法、产品质量法、知识产权法等具体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与其他专业课程内容的相互衔接、支撑和补充,真正实现了“一个具有内在关联性和逻辑性的工商管理类经济类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改革目标。所以,如果《经济法律通论》课程能发挥好其在经济管理类专业中的作用,必将为这类人才培养提供切实的保障,因此,该课程本身教学的高效性非常重要。

二、经济法律通论教学体系缺乏高效性的具体表现

1.课程专业定位不明确。这里所说的定位不明确,不是指《经济法律通论》应向哪些专业学生授课的不明确,而是说在确定该课程以经济管理类学生为授课对象后,没有更加细化针对不同专业的定位。经济法律通论课程是一门研究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学科,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经济法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运用经济法律之理论分析处理实务问题。因此,从一开始,经济法律课程无论从教学还是教材,都接受了大而全的观念,不管学生属于经济管理中的哪个专业,《经济法律通论》的授课老师都会把教材中所有的内容面面俱到地涉及。严格来说,这样的课程定位只顾及经济管理大类,而忽视了二级学科方向,换句话说,这种定位不能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对经济法律课程的不同需求。

2.教学内容安排欠合理。教学内容的安排很多时候和课程定位有关,当经济法律定位是为经济管理类学生服务时,教学内容就大而全,几乎包含了很多分支的法学学科,授课老师也是极尽所能灌输所有相关法律,但这么多的教学内容在实际讲授中其实是难以实现的。按照教育部要求和一般高校制定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所有课程时数都很有限,按照必修课54学时算,每一法律的讲授时间少则1学时,多则6、7学时,很难对某个专业很重要的法律进行针对性地讲解,再加上法律内容分散,学生对一节课所学法律几乎来不及回转消化。这种安排是不合理的,不但没有达到普及经济法律知识的目的,更没有为其他专业课程的讲授起到知识铺垫的作用,效率是极低下的。

3.学生参与方式单一化。目前,中国教育的一个误区就是被动学习已经成为习惯,老师讲学生听是常态,老师缺少提问的环节。造成这种境况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对呆板的教学模式的审美疲劳,二是教师对学生参与方式的多样性设计还是不够的。尤其像经济法律这种应用性很强的课程,仅以简单的提问、讨论吸引学生远远不够,参与度低就直接影响到知识的吸收,影响对这门课程的兴趣。

4.理论实践结合不紧密。经济法律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为了让经济管理类学生把所学的专业知识放在国家经济法律的大环境下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但要把经济法律这门课程本身学好,就离不开与实践的结合。法律来源于生活,但又被生活所检验。经济法律课程涉及的各项法律规定来源于经济交往,因此各项经济纠纷的实务处理才是学生进一步理解法律规定的最佳途径。举例来说,侵权中的过错推定原则,讲理论就只能告诉学生,法院先推定行为人有过错,行为人需要举证证明自己无过错,否则将承担责任,受害人只需要举证证明自己受到了损害。如果用实践案例解释该理论就变得浅显明白:某高空悬挂物坠落致路人伤害,该路人只需证明自己的伤害是由该坠落物造成,而楼上的各住户需要举证证明路人的损害与自己无关,若某住户证明该路人受伤害时自己家中无人,则不必承担责任,其他不能证明损害与自己无关的住户就要分担该路人的损失。可以说,理论实践结合不紧密,实践环节受到条件限制,学生在接受知识时就只能机械化记忆,很难运用理论对现实问题做出判断,影响教学效果。

三、建设高效的经济法律通论教学体系

1.课程定位应更加细化。《经济法律通论》课程在定位上应该进一步细化,因为这门课程有一定的特殊性,不仅要把课程本身给学生讲清楚,还要让它起到为其他课程进行知识铺垫的作用。所以,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经济管理类的专业设置,使该课程定位为为经济管理类各专业服务,就更具有针对性。经济法律通论的定位就应该是给所有专业学生介绍基础经济法律规定、基本交易规则,以便学生一方面了解经济法律的基本知识,一方面也初步接触其他课程相关概念,并为更深层次的专业法律学习打好基础。

2.教学内容应有针对性。确定好经济法律课程的定位,下一步就是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使其与其他课程融会贯通,并可以缓解课时紧张的压力。根据不同专业特点调整教学大纲,经济专业由区域经济研究的内容,因此可以对市场主体略讲、对宏观调控方面的法律如价格法、财政转移支付、环境与自然资源等法律多涉及一些;又比如金融专业,机构设置、金融管理方面的法律很重要,没有专门开设金融法的学校,可以考虑民法原理讲解的基础上,主讲公司法、合同法、证券法、竞争法、知识产权法、银行法等内容。当然,经济法律也要与其他课程内容比对,对于其他课程里已经讲过的内容,应该把它们调整出经济法律的教学大纲,对于没讲过的法律内容,要根据该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讲解。

经济学的主要课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学专业;建筑经济;教学改革;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0;TU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7)02005004

目前,在建筑项目前期策划日益受到重视,急需高层次复合型建筑设计人才的大背景下,建筑教育面临复杂而多元的形势。为了应对建筑与环境、建筑与经济、建筑与文化、建筑与技术以及建筑与城市诸多方面的问题,帮助学生树立建筑是受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影响的基本观念,建筑院校普遍以设计专题为核心,同时也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不断整合完善建筑教学体系。建筑经济类课程作为研究建筑经济价值的选修课,部分建筑院校对其理论教学进行改革,如实行建筑经济专题模块化教学和典型案例教学等[1-3]。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最终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笔者认为,本科建筑教育中建筑设计专业学生建筑经济分析的训练必须与建筑课程设计有机结合起来,应帮助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牢固树立建筑经济分析的理念,养成经济分析与建筑设计同步的思维习惯。这也是提高建筑经济课程教学效果的关键。

一、建筑学专业建筑经济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2011年版《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本科(五年制)教育评估标准》中有关建筑经济教育质量评估标准,将2007年版的“了解与建筑有关的经济知识,包括概预算、经济评价、投资与房地产等概念”,以及“了解有关建筑工程设计的前期工作”中的“了解”均改为“熟悉”,并增加了有关投资估算的内容[4]。这说明建筑行业主管部门对建筑经济教育作用的认同和重视。但现阶段建筑经济教育仍然普遍存在学院不重视、学生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筑经济课程知识跨度较大,专业针对性不强

建筑经济学属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综合性较强,所以不少学校以相关院系的工程管理课程来替代建筑经济课程内容的教学。即便开设了建筑经济课程,也是偏重于工程管理方面的内容,有关建筑学专业的方案设计及前期建筑策划等内容的教学针对性也不强,有的甚至还没有涉及。

(二)对建筑经济分析在建筑前期策划与方案设计中的作用认识不足

建筑经济分析是与建筑策划[5]和方案设计同步进行的,是建筑策划和设计方案优化的组成部分,而非建筑方案完成后的经济分析结论。之所以把建筑经济分析看作是建筑策划和方案设计完成后的经济分析结论,是因为在基本建设流程中,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建议书)、初步设计文本的形成过程,是先完成设计然后再进行投资估算、概算的,因此产生了建筑策划和方案设计与经济分析分离的状况。

(三)建筑经济课程与建筑课程设计缺乏有效的联系

目前建筑经济课程教学主要沿用工程管理n程教学的常规模式,教学计划与主干设计课程的关联度相对较低,而建筑学专业本科教学的重心基本上是围绕设计课来进行的[3]。虽然部分高校在建筑经济课程教学改革中将课程内容专题模块化,以及引入专题案例分析,看似加强了建筑经济课程与建筑课程设计的联系,但由于没有直接将建筑课程设计题目作为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因此造成建筑经济分析与设计课程的实际脱离,从而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建筑经济课程教学效果。

(四)重视经济基础理论知识,轻实践应用

传统的建筑经济课程教学以基础理论课的模式为主,即使有案例分析,也是对已定的工程案例的结果进行分析,与设计项目方案的产生和方案设计的发展过程无直接联系。建筑经济分析在设计过程中的作用难以体现,因此也难以使学生形成建筑经济的理念。

(五)课堂教学模式陈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不高

由于年级人数和教学资源方面的原因,建筑经济课程主要采用课堂讲课式的大班教学模式,这种仅仅依靠引入典型案例教学和专题模块化教学的被动式教学方式[1-3],由于课时有限且缺乏实战训练,不利于启发学生思维,也不利于学生积极参与设计项目的综合分析,从而影响学生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表达能力也难以得到提高。

二、建筑学专业建筑经济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一)调整优化专业课程知识结构体系

首先应从课程体系上进行调整和优化,应针对建筑学专业的人才市场需求来量身定做建筑经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重心应放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对建筑经济分析的同步训练上,完善建筑设计学科理论的知识框架,提升建筑经济学在建筑专业教育中的地位。在教学上应注重联系以前所学的设计、构造及结构等主干课程的内容,对建筑经济原理进行全面和深入的讲解。与此同时,还可以深化和补充相关专业中涉及技术经济的内容,并结合以前和正在进行的建筑学课程设计实行同步训练(如图1),以提高建筑经济知识对建筑设计教学的支撑作用。

(二)基于建筑策划与方案设计全过程的建筑经济分析应用

根据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文件(2011年版)的要求,增加了与建筑经济有关的投资估算的内容,包括建筑项目可行性分析、概念设计、前期策划等基本内容,这是建筑师拓展业务,与投资方进行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手段。因此有必要将建筑项目从策划到概念设计、方案设计、初步设计等前期对设计方案有较大调整的阶段,与建筑学课程设计各阶段对应起来进行经济分析训练(如图1),由此判定在项目各阶段建筑经济分析对设计方案的影响程度,从而达到项目全过程优化设计方案的目的。

(三)建立建筑学专业课程设计与建筑经济分析全过程互动模式

建筑设计的经济合理性是建筑设计中应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建筑设计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因此,有必要将建筑学专业课程设计进行深化,制定经济分析评价标准并进行经济分析,以评价各阶段课程设计方案适应市场的能力,研究建筑经济评价对建筑设计的作用效应。通过对以前和正在进行的课程设计的经济分析,对课程设计进行二次评价(如图1)。

(四)建立建筑经济课程教学新模式

建筑经济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不仅知识覆盖面广,而且重视社会实践。目前,笔者所在学校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建筑经济课程为32学时,课程安排在四年级下期。由于课时有限,要想帮助学生建立建筑经济理念,并培养其应用能力,教学中应主要采用案例式+讨论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式+讨论式的课堂教学,将建筑经济知识和理念引入建筑课程设计中。 同时,将建筑经济分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结果反馈到课堂,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或在课程中心网站的建筑经济课程互动栏目中进行交流,形成以建筑课程设计项目为对象的课堂讨论研究+课外自主研究的教学模式。将建筑经济课程教学实践向建筑课程设计延伸,使建筑经济课程教学有效地融入建筑课程设计之中,成为建筑课程设计的组成部分。这不仅解决了建筑经济课程课时不足的问题,而且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改革考核方式

建筑经济课程的成绩评定,以往是采用综合平时考核成绩+期末考试卷面成绩的方式,课堂考勤和提问讨论占20%、案例作业和平时测试占20%、期末卷面成绩占60%,这也是目前大多数院校采用的方法。这种考核方式虽然结合案例分析讨论,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期末考试成绩比重依然偏大,平时考核内容单一,对提升教学效果所起的作用不突出。

近年来,针对建筑学专业以课程设计为主干的特点,学校建筑学专业建筑经济课程考核采用244 模式, 即“ 平时考核(20%)+课程实践作业成绩(40%)+期末考试卷面成绩(40%)”。这种考核方式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平时考核重内容轻形式。包括平时到课情况(40%)+平时测试、提问和参与讨论(30%)+课程设计作业检查情况考核(30%)。平时到课情况结合平时测试和课程作业检查进行考核,既考查了课堂理论教学情况,同时也考查了课程设计作业的进度情况。

第二,课程实践作业过程与结果两手抓。成绩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建筑经济课程实践作业过程考核成绩(40%);二是课程实践作业最终成绩(60%)。这样的考核不仅真实客观地反映了课程实践作业的质量,同时也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讨论和课外的实践训练。

第三,期末考试注重知识的应用,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试卷试题

由选择题和计算分析题两部分构成,其中开放性非标准答案题占70%左右。这样不仅可以真实反映考试成绩,减少或杜绝舞弊现象的发生,而且能有效反映课题案例教学与课外实践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效果,也能检验学生应用建筑经济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多年斫ㄖ经济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表明, 在采用了上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后, 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明显提高,甚至还吸引了不少建筑学专业研究生以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前来旁听,使原本不被重视的建筑经济课程,在到课率和学生评教方面均位于学院课程评教前列,教学效果也得以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1] 郭汉丁,郭伟,马辉. 完整案例轮环式教学法在实践中的应用[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5):118-121.

[2] 阮连法, 匡亚萍. 建筑学专业建筑经济与管理课程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5,14(1):72-74.

[3]苏平.面向建筑学专业的建筑经济教育初探[J].华中建筑,2011,29 (11):169-172.

[4] 住房城乡建设部.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本科教育评估文件(2011年版)[S].2011.

[5] 杨昌明, 庄惟敏. 建筑设计与经济[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3.

经济学的主要课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创新教育;经济数学;课程改革;教学观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以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结合财经管理类专业经济数学课程的特点,在经济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改革与实践,突出经济数学课程内容的实用性,突出“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当下经济数学课程改革的总体趋势。

1《经济数学》课程改革的背景

经济数学是用数学思维和方法来研究经济现象并对经济学中出现的数学问题进行专门研究的一门学科[1],主要内容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是经济、金融、管理类专业必修的重要基础性课程。传统的经济数学课程的内容设计和教学方法在奠定学生经济数学基础、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以及为相关经济类课程学习提供解决问题思维方法等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数学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需要解决的问题愈加繁杂,传统的经济数学教学的局限性逐渐明显。结合目前国家发展战略及高校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应包括:广阔而又有专精的知识、较强的探究能力与自我钻研能力、批判精神与自由发展的个性;这对经济数学课程在通识与专业、探究与实践、共性与个性等方面的改革提出了新要求[2]。

2《经济数学》数学教学观转变

所谓数学教学观,就是对数学教学的看法及观点。理想中的数学教学应当是学生和教师同步思考,不仅仅是教学生学会数学,更应该是教学生会学数学。这其中隐含了对数学教学的两种理解:一种是关于数学知识的教学,另一种是关于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两种不同的理解,反映了传统数学教学与现代数学教学在知识与能力、结果与过程等认知方面的不同。经济数学作为财经专业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其实际价值和学习的必要性是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正因如此,对经济数学教学观的转变也迫在眉睫,主要体现三个方面。一是教学方式由“教师主导下的教学”转向“教师指导下的教学”,进而实现师生合作。二是教学模式由“传统的封闭式”转向“创新理念下的开放式”,优化学生的经济数学思维。三是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注重结果型”转向“注重过程型”,强调数学思想方法的合理有机渗透。经济数学课程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处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掌握数学的精髓和灵魂,实际上就是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形成灵活数学技能技巧、优化数学的思维方式,只有达到这些要求,才能与强调变动、弹性、创新与竞争的当前社会环境相适应,与企业对具有灵活性、知识丰富和较高数学素养的综合性创新型人才的需求相符。

3《经济数学》课程改革构想与路径

3.1增强《经济数学》的经济应用性

《经济数学》作为为经济现象的研究提供定量分析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实用性基础课程。利用经济数学方法研究经济现象的过程或经济本身,运用经济数学模型加工经济信息,用数学手段进行市场调研、预测、风险分析,并用数学语言对宏微观经济进行表达、描述、求解、分析和设计可行性方案,指导金融投资,这些均是《经济数学》可以实现的功能。对于实际经济问题的选择标准基本可以概括为:学生能用所学的基本知识解决、无须对其中蕴含的经济理论作太多讲解学生便可理解、贴近现实生活、增添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的条件。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增强经济数学课程解决实际经济现象的应用性。

3.2优化《经济数学》课程体系设置

经济数学课程体系设置优化主要包括:第一,处理好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经济数学课程之间的关系,还要兼顾其与相邻学科、课内与课外等方面课程之间的关系;第二,处理好经济数学模型理论和相关专业实践课程之间的关系;第三,处理好经济数学课程与全局课程体系的关系,构建多角度、多方位、结构合理、层次清晰、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实践课程体系,增强实践教学的创新性,主动吸收相关行业、产业及用人部门的意见,从而培养出适应全球数学化分析形势的创新型人才。

3.3强化《经济数学》教学内容的延展性

第一,让学生从认识数学概念、公式、定理开始,逐渐积累汇总成明确的数学模型。以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数学方法为主线,广泛搜集资料,努力挖掘数学在经济问题中的应用实例,编撰与教材内容配套的数学-经济小模型,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实践。第二,让学生体会“用数学”的思维模式,了解“建模”的思维方式和过程构建,了解经济函数关系的确定、经济问题的建模求解的整个分析和说明的过程,提高学生学数学和用数学的主动热情,通过用定量的方法解决经济、金融和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数学建模能力。第三,有意识地培养、鼓励学生使用Mathematics、Matlab等相关计算机软件,辅助解决数学中碰到的计算问题。

3.4提倡《经济数学》课程评价的多元性

经济数学课程的评价体系应建立在对知识整体性评价的基础上,不应局限于刻板、单一的测量方式。整体性评价的主要特性有:合作性、动态性、灵活性和情境化。就经济数学课程而言,应增加平时作业、报告、练习、实验、开放性课题研究等考核环节,扩展考核内容,丰富考核方式,强调对学生团队精神、竞争意识、创新精神的考查,从而达到使知识、能力、素养并重的最终目的。教育的供给与社会的需求相匹配,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因此,《经济数学》的教育目标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在全球经济分析数学化的发展趋势下,注重基本经济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当今创新型社会背景下,经济数学课程教学需要把知识的传授转变为数学能力素养的培养,并在经济数学课程教学活动中融入探究、发现、创新等教育价值理念,为社会输送既懂金融、经济规律,又掌握用数学思维方法去分析、研究经济规律的复合型金融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小林.经济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2):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