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土地资源管理学科

土地资源管理学科

土地资源管理学科

土地资源管理学科范文第1篇

我国土地资源现状不容乐观,土地资源供需矛盾尖锐,形势严峻。本文从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以及可持续发展和安全利用角度作些探讨。总体上看,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贫乏。根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数据,我国耕地、林地、牧草地总量2004年分别高达12244.43万公顷、23504.7万公顷和26270.68万公顷,分列世界第四位、第五位和第二位,但人均分别约为当前世界平均水平的38%、31%和35%。以耕地为例,我国一直以不到世界10%的耕地养活世界22%的人口。从1996年到2004年,全国耕地面积由19.51亿亩减至18.37亿亩,是世界上耕地资源消耗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迅速下降,极大地加剧了粮食安全问题。以人均年需400公斤计算(含其他用粮),必须保证在2010年和2020年有1.11亿公顷和1.18亿公顷耕地用于粮食生产,而2004年全国耕地才1.22亿公顷。

工业经迅猛发展导致工业用地规模不断扩张,尤其是重型工业的加快发展进一步增大对土地资源消耗。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继续挑战耕地资源保护。由于未来十几年我国城镇人口将净增约3亿,大量人口向城镇转移必将直接带动城镇住宅用地和各类公共基础设施用地需求迅猛增加,生态建设对既定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持构成强烈冲击。根据测算,以2000年为基期,我国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补充耕地的全部潜力为2.1亿亩,但在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重束缚下,后备资源一定程度上能对当前高强度的耕地消耗起到缓冲,但无法从根本上抵消耕地持续锐减态势。而土地利用浪费严重加剧了资源“瓶颈”效应。我国土地资源供给将面临着所未有的挑战。

一、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我国国土资源辽阔,但是作为人口大国,土地资源的极度稀缺是需要深刻认识的基本国情。

1.人均土地小国

我国土地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土地面积0.777公顷(11.65亩),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截至2005午10月31日,我国耕地面积为18.31亿亩,比上年度净减少542.4万亩,全国人均耕地由上年的1.41亩降为1.4亩,不足世界人均数的40%。

2.未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十分有限

根据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2005年,全国耕地12208.27万公顷(18.31亿亩);园地1154.90万公顷(1.73亿亩);林地23574.11万公顷(35.36亿亩);牧草地26214.38万公顷(39.32亿亩)其他农用地2553.09万公顷(3.83亿亩);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2601.51万公顷(3.90亿亩);交通运输用地230.85万公顷(0.35亿亩);水利设施用地359.87万公顷(0.54亿亩);其余为未利用地。值得关注的是,未开发的土地资源相当有限,仅占全部土地的25%。在十分有限的未开发土地中,相当兰部分属于荒漠化等不可开发的土地,后备土地资源严重不足。据估计,目前可开发为耕地的土地面积仅约667万公顷(1亿亩)。

3.最宝贵的耕地资源极为稀缺

在全部国土中,耕地只占14%,且总体质量不高。在超过18亿亩耕地上,坡度低于8度的平耕地只有9亿亩,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的耕地面积只占40%,中低产田占耕地面积的79%。更令人担忧的是,1996到2005年,我国耕地面积净减少1.2亿亩,约占耕地总量的6.6%。到2004年底,全国城镇共有闲置土地、空闲地和批而未供地共计393.61万亩,相当于现有城镇建设用地总量的7.8%。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1.4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约相当于美国的1/8、印度的1/2。

4.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日趋严重

据1999年遥感普查,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5.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42%。全国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公里,表层土流失量达50亿吨以上,损失的氮、磷、钾养分相当于4000多万吨的化肥。长期以来的过度开垦和放牧造成的植被破坏,使得水土流失日趋严重,也造成了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沙漠化土地的不断增加。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65亿美元,目前,荒漠化仍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发展,相当于每年损失一个中等县的面积。

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土地利用粗放带来的弊端突出

当前在国土利用方面的主要问题是粗放利用。城市建设用地总量失控,结构失衡,存量土地粗放利用比较严重。1990至2004年,全国城镇建设用地面积由1.3万平方公里扩大到将近3.4万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布局松散,集聚性差;空间利用率较低等问题突出。

农村建设有地的粗放问题也非常严重。2004年全国村庄用地2.48亿亩,人均村庄用地达到218平方米,比城市人均用地面积最高限98平方米多一倍以上。

2.未批先建等违法占用耕地问题依然相当严重

新增建设用地是耕地减少的重要原因。通过未批先建、以租等方式违法、违规占用大量耕地甚至基本农田,使耕地保有量一度处于失控状态。“十五”初期,特别2002和2003年,年均新增建设用地达682万亩。到2005年未批先建耕地面积仍然达到30.8万亩。

3.占优补劣造成耕地质量普遍下降

国家多次要求各地在建设占用耕地的同时,要通过土地整理复垦,确保耕地占补平衡。2005年全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460万亩,全国建设占用耕地208.1万亩,虽然数量上得到补充,但补充土地的质量上却一直存在着占优补劣的问题。2005年当年,建设占用的耕地中有灌溉设施的占67%,而补充的耕地有灌溉设施的只占35%。

4.预计到2020年我国耕地缺口在l亿亩以上

“九五”和“十五”期间,全国耕地被占用的速度非常快,从1996年的到2004年,8年内平均每年减少1425万亩。2005年全国耕地面积减少540万亩,耕地快速减少的态势得到扭转,但全国耕地资源仍然非常有限。耕地在不断减少、人口却在不断增加,按目前趋势分析,到2020年,我国耕地缺口将达到1亿亩以上。

5.我国未来占用耕地极限为1.5亿亩

耕地资源是无法通过贸易途径获得弥补的战略性资源。1996-2003年我国耕地净减少l亿亩,其中建设占地高达2240万亩,粮食从1996年的5.045亿吨,下降到2003年4.3亿吨,到2030年预计中国将达到16亿人口按照人均年500公斤的粮食需求计算(西方发达国家在1000公斤左右),需要7.2亿吨粮食。目前,世界谷物贸易量每年两亿吨左右,若中国可以获得1/4即5000万吨,我国自产的粮食也必须达到6.7亿吨。假设我国平均亩产达到525公斤,2030年我国耕地面积的保有量就必须达到17亿亩,这就意味着,我国在未来占用耕地的极限是1.5亿亩。

三、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与安全利用的基本思路

未来20年,要保证我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安全利用,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更加严格规范地保护资源,从根本上实现土地利用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国土资源,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保障土地资源安全有效利用的规划总体目标及主要任务。

l.总体目标

――全国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2亿公顷(18亿亩)

――年度供地总量中有偿供地的比例达到80%以上(目前不足60%),招标拍卖挂牌出让面积占出让面积的比列提高到60%(目前不足30%)。

2.主要任务

一是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有效保护耕地,统筹安排各类、各业经济发展用地。二是积极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研究和制定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法律法规,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监督和管理。三足完善土地市场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国土资源的基础作用,在城乡用地统一市场配置建设上取得突破,保证土地市场健康稳定进行。提高土地的配置效率、交换流转速度和利用效率,切实加强政府调控土地市场的能力和水平。四是改革完善土地产权管理制度。

四、保障土地资源安全有效利用的对策措施。

1.要更严格地保护耕地

(1)严格保护其本农田。按照耕地的保有量保持在1.2亿公顷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亿吨左右的目标,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降低。重点保护国家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的基本农田,建立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和监管体系。以建设保护,加大投入,逐步实现基本农田标准化,基础工作规范化,保护责任社会化,监督管理信息化,全面提高基本农田管理和建设水平。

(2)严格控制各类建设占用耕地。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的要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确定各级、各类城市的规模和布局,切实防止城市无序扩张。加强建设用地审批管理,严格核定各类建设占用耕地的数量,有效控制耕地减少过多状况。坚持按建设项目考核,补充耕地数量、质量实行按等级折算,确保与占用耕地数量质量相当。加快建设耕地保护国家监管系统,提高耕地保护的信息化水平和国家监管能力。

(3)搞好土地整理复垦。积极推进以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为主要内容的土地整理复垦。制定土地整理复垦工程建设标准,进一步提高土地整理复垦质量。加大废弃土地复垦力度,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增加有效耕地面积。

(4)处理好生态建设、农业结构调整与耕地保护的关系。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的原则,保障国家生态脆弱地区治理和重点生态建设工程的用地需求。严格执行退耕还林政策,科学确定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生态退耕标准和指标,并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重点做好陡坡耕地、严重沙化地区等的退耕工作,严禁将土壤条件和耕作条件良好的平坝缓坡地退耕。生态退耕地区要确保每个农村人口保有一定数量的基本口粮田。禁止占用基本农田建设绿色通道和城市绿化隔离带。

(5)加强新农村建设用地管理。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和总体要求,以严格保护耕地为前提、以控制新增建设用地为重点、以节约集约用地为核心,统筹安排城乡各项用地。土地利用年度计划要合理安排新农村建设用地,支持农民最需的生产生活设施建设,重点保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公路、电网改造等新农村建设工程用地。

2.要加强土地调查评价和监测

(1)开展全国第二次土地资源调查。按照统一标准、技术先进、图数一致、国家与地方相结合的要求,开展全国第二次土地资源调查。在统一土地利用分类标准的基础上,查清全国土地利用的类型、数量、分布、利用和权属状况,建立各级土地利用数据库,实现土地基础数据的信息共享。

(2)建立国家和省级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体系。开展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成渝地区、粮食主产区等重点地区、5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继续利用卫星遥感等手段开展执法检查。开展部级开发区(园区)的土地利用状况、各业用地状况、集约利用程度和经济效益的监测。选择土地利用变化频繁、有技术条件的省(区、市),建立省级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体系。

(3)加强土地市场调查与监测。深化农用地综合生产能力调查评价。开展全国主要城市和重点地区的建设用地供应、使用和交易情况的调查和监测。建立全国土地市场运行监测预警网络和市场信息系统。完善建设用地备案等土地利用监管制度。

(4)开展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调查和监测。实施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工程,开展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工程规划区的土地利用状况、土地覆被变化、土地退化及生态环境建设状况的本底调查和动态监测,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角度评价生态环境建设效果,为农、林、水、环等部门提供公共性、基础性信息。建设全国重点地区的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系统。

3.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管理

(1)科学编制土地利用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节约和集约用地、严格保护耕地作为根本指导方针,全面完成全国、省、市、县和乡(镇)五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体系,强化全国和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战略性、综合性和政策性,提高地(市)级以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空间性、结构性和可操作性。

(2)加强对区域和城乡土地利用的调控。按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的要求,优化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东部地区要优化结构,节地挖潜,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中部地区要合理布局城镇和其他建设项目用地,严格保护耕地,保障粮食生产能力。西部地区要在重点满足生态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用地基础上,适度开发后备土地资源。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要盘活存量土地,加强老矿山等废弃土地的整理复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

(3)严格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管理。加强和改进土地利用计划管理。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宏观调控要求,科学制定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建立土地利用计划分类考核办法,加强实施计划台账管理,及时评估分析计划执行情况,落实计划执行报告制度。

严格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强化农用地转用及其他土地利用项目的规划审查,对违反规划、突破计划批准用地和供应土地的,依法严肃处理。

加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严格落实建设用地预审规定,凡不符合法律、规划、计划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不得通过预审。

健全规划实施保障体系。充分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完善约束与激励并重的规划实施机制,建立有效的规划实施部门协调机制和规划实施评估制度。

4.强化土地产权管理

(1)完善土地权利体系。改革完善土地产权制度,明确国家土地所有权、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以及各类他项权利的主体、客体、权利义务取得和消灭条件等,建立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产权机制。

(2)实现土地登记全覆盖。基本完成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农村宅基地登记发证任务,及时做好国有土地产权和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变更登记,实现土地登记全覆盖,实行城乡地政统一管理。做好地土开发整理、土地置换中的权属管理。

(3)建立完善的土地权属争议调处机制。研究基层土地权属争议调处经费的解决途径,建立调处人员的持证上岗制度,形成一支高素质、有较高法律政策水平的专业队伍,依法调处各类土地权属争议。

(4)推进土地统一登记体系建设。按照统一规范的原则,以县级为其础,建立自上而下的全国土地统一登记体系,实现土地产权信息、土地登记资料的异地查询和土地登记人制度、土地登记自我举证制度,全面推进地产信息公开查询服务。

5.完善土地有偿使用

(1)深化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严格控制划拨供地范围,经营性基础设施用地逐步实行有偿使用。全面推行经营性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积极推进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完善土地收益分配机制,调整土地收益支出结构,建立土地基金制度。

土地资源管理学科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教改;应用型本科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土地利用规划学

自1998年国家教育部对普通本科院校的专业目录进行调整后,将土地规划与利用和土地管理两个专业合并并更名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后,土地资源管理的高等教育得到迅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至2009年全国普通本科院校中开设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院校超过60余所,而且还有贵州民族大学、广西财经学院等几所院校是最近几年才申报并新开设的。还有一些高职院校,如云南国土资源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应用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也开设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广西财经学院作为一所后发展起来的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这个呼吁应该把大学教育从原来的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终身教育”方向转变的时代里,无论是教育部、学校还是学生及其家长都希望通过接受大学教育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广西财经学院的定位其实是很符合时展的要求的。学校定位为应用型本科学院,那么其内设的专业的定位也应该和学校的定位保持一致,即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培养应用型人才。

中国农业大学的教学与研究的侧重点在于土地资源特性和合理利用上;南京农业大学的教学和研究侧重点在于土地资源的经济特性和优化配置、管理上;武汉大学的教学与研究的侧重点在于土地信息技术及其应用上;中国地质大学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特色在于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并重。我们学校无论从师资力量、教学设备还是学生的基础等各方面都不能和这些重点院校相比,但我们可以有自己的特色。

下面就以《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为例,谈谈应用型本科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

一、结合学校实际,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而土地利用规划学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学校应加大投资力度,建设高水平、具本校特色的实验室、实践基地,完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硬件设施。要通过课程体系的科学安排和合理规划,调节各科课程的教学学时数,整合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课程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手段,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提高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吻合度。充分利用学校及其老师现有的各种资源,尽最大努力在企事业单位建设实训基地,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机会,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根据自己的办学目标,大胆改革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的教学方式

在教师授课的过程中,普遍采用传统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授课相结合的方式,但多数教师仅把多媒体当做教材文字的呈现工具,多媒体课件制作粗糙,内容简单,多以文字为主,甚至课件内容仅是教材内容的简单罗列,并没有真正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作用。由于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内容有其特殊性,即既有文字性的理论知识的表达,又有很多特殊的描述,如渡槽、倒虹吸、壅水坝、一圩一站式布置方式等对于现在绝大部分“成长在屋檐下”的学生们来说,显得比较抽象,如果单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很好的把这门课程的知识传递给学生。最好是学校在放寒暑假之前就把教材发给老师,要求老师提前做好课件,课件要图文并茂,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课程章节的具体内容,图片最好选择彩色的三维图片和二维图片相结合,这样看起来更直观,更容易理解。

三、加大投资力度,完善并培养符合专业特色的师资队伍

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知识和科研能力或许比不过科研型院校毕业的学生,但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动手能力要比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要强许多,也要比一般普通本科院校的同专业的毕业生动手能力强,这样才能符合事业单位用人的需求,也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的目标。为了达到此目的,对专业老师的要求不仅表现在学历上,也要表现在社会实践能力上。只有老师走在学生的前面,才能较好的指导学生。为了达到此目的,学校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第一,在学历方面,至少要求每一位专业老师都是硕士学历,学校可以对老师资金补贴或物质方面的奖励或双方结合,鼓励老师进一步深造,以此提高师资队伍的科研能力和理论知识的进一步深化。也可以到其他高校去进修,学习其他优秀老师的讲课方法以此来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同时还可以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

第二,在动手能力方面,要求老师利用假期到学校的校外实习基地或其他企事业单位进行锻炼,实实在在地参与到项目当中。一来可以了解当前的最新的专业技术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二来可以提高老师的专业技术水平。至于教师的实习单位可以老师自己联系也可以请学校出面帮助协调。但这样一来,原本属于老师休息、旅游的时间就算是投入到工作中了,而且当前的薪酬制度是假期不用上课了,也就没有课酬,假期工资收入极低,如果光让老师放弃休息时间去学习又没有收入,会大大降低老师学习的积极性,为了让老师都积极的去企事业单位锻炼,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学校可以适当的给老师一定的经济补助。如此一来,学校收获的是高水平的师资,老师收获的是自身能力的提升和收入的增加,学生收获的是高质量的教学,三赢的局面皆大欢喜。

设置考试内容时应更多地注重知识点的应用。应尽量摈弃传统的出题方式和只有一种标准答案的题目。学校更不应该规定所有科目的试卷都是相同的模式,这样的考察方式太死板,无法体现课程在专业当中的重要性和特色。应该根据课程特点及其在专业中的重要性来出题。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的题目建议分为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来考核,理论部分要求学生掌握一些专业术语和各种类型用地的要求、用地需求量预测等,而对于交通用地规划、农用地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等的知识点的考核应着重在于应用,即实践考核。

这样的考核方式要求课程的设置要能体现课程在专业中的重要性,即金融学、会计学基础、城市规划原理等专业基础课程可以适当的减少课时量,因为这些课程是为了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后面的专业主干课和扩充学生的专业知识面而设置的,这类似的课程只要让学生懂得一些专业术语、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即可。对于专业主干课程,需要课时量相对多些,因为这些课程要求学生重点掌握,不仅要求学生懂得基本概念和原理,还要求学生会应用,尤其是应用性强的课程。

参考文献:

[1] 韩良,卞印航.《机电系统创新设计与实用技术》课程教改探索与实践[J].探索与实践,2013.1

[2] 陈银蓉,梅昀.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土地资源管理学科范文第3篇

【关键词】土地资源 信息化管理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0-0001-03

一 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现代信息技术已开始进入我国土地资源管理领域。1984年,第一次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利用航空遥感影像及陆地资源卫星多光谱图像为数据源,全面查清了我国各类土地的面积、权属、分布和利用状况。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土管部门就开始了应用计算机管理技术的尝试,开发了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规划、城镇地籍管理、城镇地价评估等单项业务的数据库和应用软件。1997年,国家《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作出了关于“土地管理部门要加紧建设全国土地管理动态信息系统,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加强对全国土地利用状况的动态监测”的指示,原国家土地管理局据此出台了“土地管理信息化规划和远景目标”,加速了土地管理信息化探索的进程。但鉴于技术条件的限制,在土地管理领域只是掀起了土地管理计算机化的热潮。2001年,国土资源部《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明确提出采用3S集成技术建立农用地分等定级数据库,实现农用地信息的空间数据查询、检索、分析、评价等功能的要求。近年来,围绕“金土工程”、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土地资源大调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等重大任务和土地利用工程,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土地信息化技术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土地信息技术研究和应用成果,使土地信息工程建设和数据集成有了一定的基础。同时,在土地调查与监测、评价与规划、土地资源节约集约与可持续领域信息化建设中的大量工作,促进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在土地调查、评价、规划、利用、保护和管理中的全面应用,有力地推进了土地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和体系建设的快速发展。随着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有关国土资源的空间信息技术呈现出全球化、整合化和可视化的趋势,带动了国土资源各项工作的现代化。如卫星遥感技术实时提供了有关国土资源的海量高精度影像数据;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等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为人类活动提供了精确的数字化地理信息;GIS与通用数据库技术的结合大大增强了对国土资源数据的处理与管理能力;现代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及基于网络的GIS开发使全球范围内国土资源信息的传输、访问和分发成为可能;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的兴起,使用户能够快速、有效地从海量数据中获取决策所需的关键信息和知识;以工作流和知识管理为特征的新一代办公自动化技术应用,大大提高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效率;虚拟现实与数据库、GIS技术的融合,可形象地显示“数字地球”、“数字城市”等。在这些技术的支持下,我国的土地管理信息化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对于有效利用我国有限的土地资源和促进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不断普及为土地资源信息化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代土地管理就是要充分利用土地信息技术,使土地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利用、开发、整治和保护,实现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不断满足社会经济长期发展的需要,达到最佳的社会、资源环境和经济效益。

二 土地信息技术及土地资源信息化管理的内涵

1.土地信息技术的内涵

土地是地球表面由地貌、土壤、岩石、水文、气候和植被等要素组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土地信息是有关土地实体的性质、特征和变化状态的表征,它是对表达土地特征与现象之间关系的土地数据的解释,包括基础地理信息、专题图形信息、专题属性信息以及土地相关属性信息。

土地信息技术是研究土地信息的组成和相互联系的一般性规律,以及以空间处理技术为核心的,包括对土地信息获取、存储、处理、表达、分析应用等各种技术体系的集成与融合。

从技术体系上看,土地信息技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体系组成:土地数据的获取与更新技术、土地数据处理技术、土地信息的提取与分析技术、土地信息的传播技术、土地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土地信息咨询服务体系和土地信息的标准与互操作体系。从技术形成上看,土地信息技术是以空间处理技术为核心的各种高新IT技术的集合体,它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虚拟现实、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专家系统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等高新技术,以及常规的测量调查技术等的总称及其集成。

土地信息是土地信息技术处理的对象,是国家行政管理与经济建设的基础信息。从社会需求上看,科技发展、工农业应用、商业经济、军事技术和人民生活等方面对土地相关信息有了空前巨大的需求。这些决定了以管理和分析土地信息为主要目的的土地信息技术在今后将既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同时也是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之一。

2.土地资源信息化管理

近几十年来,随着城市化快速扩张,非再生资源的枯竭及对其他环境问题的关注,对土地信息的需求猛增。土地利用问题的研究已经和生态环境的全球变化、地区经济的发展、国家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等联系在一起,这就要求从全局、总体上研究人—地关系综合体中的土地利用问题,为此必然导致海量信息的获取、存储、分析、管理和相关知识的挖掘问题。也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为土地资源管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挑战和契机,而土地信息学及土地信息技术即是在这种需求下产生的一门新兴土地资源管理学学科分支,它必将成为土地资源管理学学科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土地资源管理与相关学科的相互渗透是现代土地资源管理的发展方向。现代土地资源管理学研究的重要特征是将土地利用与保护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建立起完善的土地资源—土地经济—土地生态—土地管理的复合理论体系。这样,它势必要涉及地理学、生态学、环境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众多学科的研究领域和内容。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既体现其管理属性,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的飞跃发展,以及“数字地球”、“数字国土”等信息化理念的提出,结合国家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五”规划的实施,土地资源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凸显,可以说,土地资源信息化管理是该学科一个新的发展方向。简而言之,土地资源信息化管理即土地资源管理专门人才利用土地信息技术,实现土地资源管理的信息获取手段自动化、业务办公信息化、专家评价系统智能化、管理决策科学化、土地动态监测现代化,以及土地信息管理网络化的土地资源管理活动或土地资源管理过程。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遥感技术、土地信息系统、模型方法等紧密结合,相互融合,以及具有专家功能的系统的深入发展,必将对土地科学研究带来新突破并开辟广阔的前景,使土地科学的学科地位不断得以强化和提高。

三 土地资源信息化管理的现势性分析

我国各级土地管理部门和土地科学研究机构成立时间不过二十多年,虽然在推进土地管理现代化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但与先进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尤其是在运用土地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和决策方面差距更大;现有的土地信息化水平与国土资源管理需求还存在着相当大的距离,面对国土资源管理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土地信息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土地信息技术储备和创新能力仍然比较薄弱;全国各级土地信息技术队伍还需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业务人员的土地数据应用水平还有待持续加强。

随着国土资源参与宏观调控能力的不断提升,国土资源管理也对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缓解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的态势,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土地信息化管理已刻不容缓。因此,加强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需要,是保障国土资源在新形势下依法管理的需要,也是实现国土资源管理现代化的需要。

1.土地信息化管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土地资源是国脉所系、民生所依,事关各行各业,涉及千家万户,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基础地位。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于人均占有的土地资源量本来就相对不足的我国,如何适应发展的要求、切实增强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能力,更加合理地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为当前和今后的土地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重大工程建设项目,都需要大量土地资源基础信息作支撑。面对这些艰巨和复杂的任务,用传统管理方式和工作模式显然无法满足要求,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实施信息化发展战略,通过信息化,大幅度提升我们对土地信息的掌控程度和快速反应能力,使我们能够更为及时、准确地把握土地资源现状和动态变化,建立起以信息流为主线的管理工作新模式,促进土地资源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以管理信息化带动管理科学化和服务社会化。

2.土地信息化管理是国土资源管理事业发展的需要

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形势,党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要实行严格的资源管理制度,特别是要实行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2000年,温总理提出“以信息化建设带动国土资源信息技术跨越式发展和国土资源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2004年,曾培炎同志提出实施“金土工程”,强调“国土资源信息化大有可为。通过天上看、地上管、网上查,不放过对每一块土地的监管”。加强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建立起土地资源实时动态监测体系,准确掌握国土资源动态信息,结合国家宏观经济和产业发展信息,科学评估土地资源保障能力,及时对国家资源安全实施预警。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还有利于在全面分析国内外资源状况的基础上,促进我国全球资源战略的实施,逐步建立多元、稳定、经济、安全的资源可持续供应体系,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同时,通过网络化业务管理系统与遥感动态监测体系的一体化运行,实现对各级土地资源管理活动的有效监管;通过车载系统的实地核查,将实测数据输入系统,就可通过卫星定位系统及时判断项目合法与否,做到“现场办公、远程会商、当场定性”,促进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3.土地信息化管理是提高土地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

土地信息既是加强资源监管、调控资源供应的依据,也是其他行业规划的基础。通过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增强土地信息的获取、分析研究与开发利用能力,及时了解资源的动态变化,监测与分析资源市场走势,为加强资源规划管理、合理安排资源供应总量、调节资源利用结构等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为土地资源工作参与宏观调控提供有效信息服务。土地资源部门依法行政、规范管理离不开土地信息化。通过建立土地资源政务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更好地理顺管理关系,梳理管理流程,优化管理模式,规范管理行为,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各部门协同开展工作,共享信息资源,推进依法行政,切实提高土地资源的管理水平。

四 土地信息化管理人才培养方向课程体系构建

国土资源信息化纲要的颁布和“数字国土”工程以来一大批重大工程的实施,为我国各级土地管理部门培训了一大批土地资源调查、监测、评价信息化人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级土地管理部门从事土地调查、监测和评价信息化的各类人才目前大约有近15000人。但是,由于各地信息化人才的不均衡,部分地区的信息化人才匮乏问题仍是当前限制土地调查、监测、评价信息化的重要瓶颈。信息化人才分布的不均衡主要表现在国家、省、市级各部门的技术人才相对丰富,基层土地管理部门信息化人才相对匮乏;发达地区人才相对丰富,广大西部和边远、落后地区人才相对匮乏;低等级的信息人才相对丰富,高等级、专业化土地监测、调查、评价信息化人才相对匮乏等几个方面。尤其是既懂信息化、又懂土地管理专业需求的专业型信息化人才的缺乏,在地市级以下土地管理部门中比较突出,很有可能成为限制我国土地资源监测、调查和评价信息化事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加之,土地信息科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许多问题还需要深入研究。因此,高校、科研院所等部门就要肩负起为土地管理部门培养高质量的土地信息技术人才的重任。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是专业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土地信息技术是研究如何利用测量与制图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3S技术等现代技术解决土地资源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规范化等问题的科学,其相关课程涉及土地信息的采集、处理、分析、表达、存储、应用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因此,土地信息技术系列课程在整个土地科学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是土地科学的综合性学科。其建设与发展不仅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而且对地理信息系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等方向的相关学科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经过多年的土地资源管理教学实践和科学研究活动,分析土地信息技术的内涵,分析和研究与土地信息技术有关的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及各门课程所处的地位,提出以土地资源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规范化为主导思想,以土地信息的采集、处理、分析、表达、存储、应用和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土地资源信息化管理方向的课程体系(见附表)。

这些课程体系的设置,力求涵盖现代化的土地资源管理技术和手段,包括提供土地资源现状、潜在用途、土地利用限制、土地市场和交通、环境、其他土地经济信息的信息科学和技术;评价土地资源潜力和土地利用方式的评价科学和技术;在土地利用实践中的实际应用的应用科学和技术;以及支持技术和基础设施(土地可持续利用和管理过程中的支持技术和基础设施)。

旨在建立起在土地数据的获取与更新技术、土地数据处理技术、土地信息的提取与分析技术、土地信息的传播技术、土地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土地信息咨询服务体系,以及土地信息的标准与互操作体系等方面的知识结构,培养既掌握土地调查与评价、房地产估价、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土地资源管理方面的理论修养和业务水平,又能掌握遥感、地籍测量、机助制图、数字图像处理、土地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等先进技术,具备一定的土地资源信息化管理的基本技能和集成、融合土地信息技术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为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技能,力求进行多门课程综合实践。在数字制图、测量学、地学基础、MapGIS/ArcGIS应用等方面综合设置教学实践内容;在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利用规划、地学空间分析等方面综合设置生产实践内容。此外,紧密结合地学,强化信息化管理理论与实验教学,加强土地信息学、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土地关系信息系统、数字国土设计、实现与应用、土地信息系统设计、摄影测量与数字制图、地学数据处理分析等方面实验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较全面地了解与掌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所需的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对ArcGIS、Arcview、SQL、MapGIS、Envi、ERDAS、Photoshop、AutoCAD和CASS等常用专业软件的综合运用能力,增强其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刘耀林、詹长根、唐祥云.土地信息技术系列课程教学的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03(3)

[2]刘耀林、刘艳芳、詹长根.土地信息技术系列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测绘通报,2004(9)

[3]李岩、赵庚星.土地资源信息技术及其应用与发展[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6)

土地资源管理学科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问题;措施

引言

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这是我国的一大优势,但是现阶段我国存在着严重的土地资源短缺和浪费现象。这一点必须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要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也要提高,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监督和管理,加强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管理,这是有效解决人与土地间的矛盾,科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基本思路。

1 现阶段土地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讲,经过一系列的努力,我国的土地资源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还是要清楚的认识到存在的问题,这样才有利于有效地解决。

(1)缺乏土地管理和有效的规划和控制。相关的土地资源管理制度还有待于完善。另外,有的土地资源管理人员对土地资源科学合理规划的意识不强,土地资源管理有时显现出与时现不相协调的问题。没有从整体进行全局的把握,仅仅着眼于眼前利益,而没有从长远角度来分析问题。另外,有的土地资源管理人员没有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土地的分配和规划上,使所有类型的用地混合在一起,土地的资源优化配置完全没有得到体现,使环境受到破坏,还增加了资金的投入,并且不利于城市的长久发展。另外,我国土地资源管理在项目用地上缺乏相应的制约机制。传统的土地管理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规划,导致项目制约土地规划的问题无法得到妥善解决,将使土地管理的权威性大打折扣。

(2)土地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没有协调好。土地总体规划其实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的方面很广,这就需要良好的协调各方的关系,才能达到最佳状态。但是,就现阶段的发展而言,还是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这样就容易发生与其他规划相冲突的情况。

2 土地资源在耕地利用方面存在问题

人们的生存资料需要在耕地上进行,耕地给了人们源源不断的生存养分,从某些方面来看,它是人类得以繁衍生息的重要方面。但城市的建设使得耕地面积逐步减少,人和耕地间的矛盾不断加剧。有的企业为了获得利益,一味的开发土地,建设用地,完全没有考虑农业的发展,耕地的保护,使人和土地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目前,土地资源在耕地的利用问题有:

(1)耕地大量被搁置。在市场经济的促进下,农作物的经济效益比较低,这样就挫伤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很多人放弃了耕作,而选择去城市务工,这样大量农村耕地闲置就被闲置起来。同时,有的农民为了获得更大的建设用地开垦荒地,在获得土地承包权后对土地实施荒芜处理,在一定数量的年内以非耕地占用土地名义申请建房,这样土地就被闲置起来。另外,有的企业盲目占用大量土地进行项目开发,却缺乏科学的规划和合理利用土地,使一些土地闲置。

(2)农村土地质量逐年下降。土地资源往往会受到地形、土壤、气候等条件的影响。一方面,我国的坡耕地所占比例是很大的,而边坡的坡度比较大,绿色植物少,实际上土地的肥力是在不断流失的,再加上人类的发展对森林等植被的破坏情况严重,使得耕地的土质日趋下降。另一方面,投资基金的力度不够,过度追求对耕地的利用,忽视耕地的日常维护,加之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使用,损害了土壤的养分,使土质不断下降。

(3)缺乏有效地控制。现阶段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缺乏有效控制,耕地的土壤流失较为严重。

(4)缺乏土地集约管理意识。有的地区耕地保护意识比较薄弱,如农村住房建设面积超过规定的标准,有的家庭宅基地面积较大,有的地方乱占土地现象严重,有的地方为了发展经济,盲目使用土地,甚至以最低的价格出售土地,不利于耕地的可持续发展。此外,部分地区在城市化建设的基础上,没有从实际情况出发,而是对城市盲目扩建,对耕地面积破坏大。就因为没有良好的规划只是盲目扩建,很多在建的和建成的土地无人问津,耕地在遭到巨大破坏的同时,资源也浪费掉了。

3 加强土地资源管理措施

3.1 提高土地管理者专业素质

现阶段很多基层土地管理人员并不是专业人士,有的甚至缺乏起码的土地管理知识,土地管理水平不高,再加上缺乏土地资源管理规划上的科学理解,管理思想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要求,土地管理工作很难有效地开展。这种情况下应加强土地管理人员,特别是在基层土地管理人员的专业性,定期地进行理论知识和技术的相关培训,土地管理人员也应积极地总结工作经验,进而提升土地管理管理者的专业素质,打造一个优秀的土地管理团队,来促进土地科学合理的利用。

3.2 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监管力度

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还要科学的管理土地,这样能够有效解决由于经济发展和城市扩张所带来的土地用地紧张的问题。同时,地方政府应建立相关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明确土地管理责任,加强对土地资源管理的监管。对土地使用采取政府牵头、各职能部门联合审查的机制,同时严格实施土地供给制,对土地使用进行集中管理,提高土地资源的管理和利用。还要进行严格的利用土地审查,实现土地的合理利用。有关部门要严格审批土地使用,拒绝批准任何缺乏的预审项目,进而最大限度地达到土地的合理利用。

3.3 加强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

受到综合因素的影响,有的地方没有节约土地资源的概念,土地资源浪费现象严重,这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中加强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

(1)应加强耕地保护,使其能够与环境和谐发展,达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2)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达到科学合理,这一重点放在空间限制和应用限制的有机结合上,这样可以有效缓解城市建设和土地资源间的矛盾。

4 结束语

通过文章的分析使我们了解到土地资源管理在土地资源、城市建设,甚至是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这一点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在土地管理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新形势下土地管理也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去认真解决。作为土地资源的管理者应该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还要总结好工作经验,使自己成为一名拥有良好专业素养和丰富工作经验的优秀土地管理人才,相信我国土地管理规划工作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会更加地科学合理,进而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志华,张五九.浅谈基层土地管理与执法问题难点与解决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1).

[2]李敏.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华民居,2012(22):104-105.

[3]郭宝强.浅谈国土资源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技投资,2013(35):358.

土地资源管理学科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华南农业大学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本科教育 应用型人才培养 改革措施

土地资源管理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应用型学科,实际管理工作中涉及经济、法律、行政和技术等手段,需要既有一定理论基础又有动手能力的综合型、应用型人才,于是课程实习、专业综合实习及毕业实习作为培养学生实操能力的基本手段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然而现行教育中,却出现了“部分学校重理论、轻实践”、“多数学生重实践、轻理论”的倾向,学生虽具备了一定的专业技能,但文案写作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严重不足,制约了自身的全面发展和就业竞争力的提升。本文以华南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分析其在学生应用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进一步优化和改革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方式,以期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就业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有所裨益。

1.何为土地资源管理“应用型人才”

土地资源管理是众多土地利用问题催生的,旨在加强土地利用与保护、整治与管理,协调人地关系的一门新兴、问题导向型、应用型学科,是介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是地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具有经济、管理、法律和工程技术四方面的学科性质。学科性质决定培养目标,1998年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规定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测量、制图、计算机等基本技能,能在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及土地管理政策法规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1]学科性质要求必须培养“应用型人才”。何为土地资源管理“应用型人才”?根据上述学科性质及培养目标,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宽口径、厚基础、强实践”[2-3]的特性。所谓“宽口径”是指专业知识面要广,反映在课程体系上,则专业课的学科门类应庞杂,必须涵盖地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等基础理论课程及数理统计、社会调查、信息技术、测量与遥感等技术课程;“厚基础”是指专业知识要扎实,尤其是基础理论知识;“强实践”则指调查研究、分析和解决实际土地利用问题的基本技术和能力。“强实践”是最终目标,而“宽口径”、“厚基础”则是“强实践”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

2.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现状

“理论+实践”是各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一致采用的人才培养方式,但具体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方式因师资条件不同而各异。华南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以培养能在国土、城建、测绘、房地产、物业管理等领域从事土地调查评价与地价评估、土地利用规划、测量与地籍管理、地图编绘、土地利用建库、房地产开发、土地行政管理等工作的专门人才为目标,逐步完善培养计划,理论课程涵盖了地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等基础理论课程及数理统计、社会调查、信息技术、测量与遥感等技术课程,其中测量学、土地资源学、地籍管理、自然地理学、遥感技术基础、土地利用规划、不动产估价7门课程开设了课程实习。除课程实习,实践教学还有毕业实习,为期6周;从2007级开始增设了专业综合实习,为期3周;另外,每年一次的专业活动、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等也为学生提供了较好的锻炼平台。

3.应用型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学科定位有偏差,导致文科化倾向明显。

设于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的学科定位[1]为土地资源管理的文科化埋下了隐患,大类招生则使这种隐患凸显出来,最终导致人才培养偏离“宽口径、厚基础、强实践”的基本目标。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大类招生规定四年制本科前两年开设通识教育和专业通识教育,后两年才开展专业教育、专业拓展教育及实践教育。专业通识教育为专业大类平台课,由学院根据学科专业大类选定,25—40学分;专业教育为专业准出课程,专业自定,6—8门,15—25学分;拓展教育为专业方向模块教程或其他选修课程,15—35学分,专业教育、拓展教育学分均少于专业通识教育,因此专业通识教育课程对于学生专业素质培养就尤为重要。目前专业通识课程为土地管理学、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学原理、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社会保障学、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导论、公共管理学、政治学,后5门课程显然不是土地资源管理的专业课程,也从未开设过,由于总学分的限制和新增这5门专业大类平台课,以前开设的资源经济学、自然地理学、土地行政学、土地法学、土地统计学、区域规划、城市规划、经济地理学、土木工程概预算、建筑识图等专业课程大量缩减,既缩减了专业知识,又损伤了专业技能培养,且大量专业核心课和技能课放到大三大四才开设,与学生的考研和找工作相冲突,学生难以安心于专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