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会治理要素

社会治理要素

社会治理要素

社会治理要素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社会治理创新;公民素质;路径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10 ― 0086 ― 02

社会治理创新是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不断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举措。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推进社会创新,公民素质显得尤为重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果,最终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公民素质的提升速度不能适应经济和国家影响力日益增长的要求。在进一步完善民主政治的过程中,对公民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新时期,传统的社会治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要求。在社会治理创新视域下,探究提升公民素质的路径显得尤为重要。

一、 社会治理创新是时展的要求

社会治理就是在共同价值原则的基础上,遵循达成一定共识的规章制度下,以法律法规为准绳,政府、社会、个人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个基层关系,解决社会矛盾,防范社会风险的行为。社会治理创新就是“根据社会运行规律,不断创新社会治理的理念、技术和方法,对传统的治理模式进行改造、变革,并建立起新的社会治理模式,以促进社会治理新目标的实现”〔1〕。

虽然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国家内部也出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导致大量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公民个体之间差距逐步明显,弱势群体和高危人群在社会中逐渐显露出来,表达自身利益要求的呼声越来越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在人们的生活中普及开来,多元化的思想也逐渐得到公民的认可,使得公民更加关注自身和社会的发展,也更加注重自身利益的维护。而且,媒体传播的多渠道、互联网在人们生活中的普及和新闻的实效传播,使得公民更加关注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发展,而且乐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并希望得到尊重,从而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要求越来越强烈。马克思说过:“发表意见的自由是一切自由中最神圣的,因为它是一切的基础”〔2〕。因此,不断创新人民群众表达意愿的渠道,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时代要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把社会管理提升为社会治理,充分反映出党对从思想上对社会服务理念发生重大转变,这就意味着中国治理模式也放生重大转变。这次全会对我国社会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设定了新目标。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全面社会改革的主题,要求加快推进社会领域的制度创新,形成科学有序的社会治理体系,让社会充满活力而又安定有序的发展。同时,要求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活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激情和活力,不断探索预防和解决社会矛盾的体制。新时期,党和政府积极推动社会治理创新,是适应时展的需要,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表现。

二、 社会治理创新与公民素质的关系

在社会治理创新视域下,要求公民具备现代公民意识,这是社会治理能够顺利实现的基础。而且,公民是社会公共事务中最根本和最直接的践行者,公民个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直接影响到社会治理的成效。因此,在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中,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拓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渠道的同时,也要求公民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

公民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公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社会治理水平。新时期,公民参与积极参与社会治理表明公民意识的觉醒,而且公民参与意识的觉醒主要在于公民素质的不断提高。如果缺乏执行人民民主的社会环境和公民缺乏民主意识,那么再完善的国家治理体系,公民也不会把它们运用到社会实践当中去。在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模式过程中,提高公民的素质、增强公民意识,才能引导公民自觉参与到社会治理创新中去,实现国家治理体现现代化。而且,不断提高社会治理创新水平,也能够促进公民素质的提高。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就是要求政府更好的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然而,传统的社会治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当今社会治理创新要求“政府建立起一个能够与公民良性互动的社会治理模式”〔3〕,这样就要求公民要积极参加到社会治理中来,在实践中公民自身素质自然就会逐步提升。

三、社会创新视域下公民素质亟待提升

目前,在社会主义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过程中,虽然我国公民的治理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仍然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公民意识逐渐觉醒,但是缺乏自主性,对自己的主体地位认识模糊,参与欲望不够强烈。而且,公民受机会主义思想腐蚀严重,只关心与自己切身相关的眼前利益,不主动参与公共事务的治理,参与意识十分淡薄。受传统专制思想影响、社会公共领域缺失,一些基层公民习惯于被控制与统治,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对切身利益问题缺乏批判和监督精神。基层公民自己主导公民治理难度大,参与决策和治理的能力亟待提高。而且,在社会治理中,许多公民喜欢搭便车,严重影响了社会治理的效果。我国广大基层地区,公民受教育水平总体较低,严重阻碍了公民参与社会治理能力的培育。当前,我国的政治制度还不够完善,不能保证公民参与社会治理渠道的畅通,而且地方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压制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空间,公民对社会治理的影响力不足。“社会组织发育是是否完善是检验人民群众的能力和社会公共领域发育是否完善的试金石”〔4〕。虽然我国社会组织发展迅速,但是由于起步晚、缺乏制度保障,作为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载体,不能承载起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重任。在社会治理视域下,无论是公民自身需要,还是现代政治社会发展的要求,都要求进一步提高公民自身素质。

四、 社会治理创新视域下公民素质提升的路径选择

变革当代中国政府和公民的社会关系,不断推动社会治理创新,“需要众多的行动主体积极互相合作、共同参与到公共事务的治理中去”〔5〕。然而,公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社会治理创新的顺利推进。不但公民自己要提高自己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而且社会也需要为公民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共同提升公民参与社会治理能力和素质,从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社会治理创新视域下,加强对公民的教育、完善社会治理制度、积极引导公民参与社会实践对公民参与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意义重大。

(一)社会治理创新视域下加强对公民教育,提升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意识。每个公民从一出生开始,就会接受各种各样的教育。在不同的环境中接受的教育不同,必然影响公民做出不同的选择。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每个接受不同教育内容的公民之间的差异会引起矛盾,甚至导致社会突发事件。特别是我国留学归国人员容易受资本主义思想的影响。因此,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公民的教育,把公民意识始终贯彻到教育过程中,使公民认识到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在社会创新视域下不但要求公民积极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而且还要通过正确的方式参与到社会治理当中去,积极维护自己的权利和利益。从而,“使人民享有平等权利,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6〕。在教育过程中把权责意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意识和能力。

(二)社会治理创新视域下完善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制度规范,提升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保障水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社会参与,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体系的概念的提出,给公众参与社会治理赋予了更加重要的地位和政治意义”〔7〕。目前,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缺乏制度保、缺少法律支持,参与的渠道不畅通、程序也不规范,公民的意见和建议得不到尊重,这些都不利于公民参与社会治理能力的提高。社会创新治理视域下,加强对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制度建设,对于完善公民参与社会治理路径、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意义重大。而且,公民在参与社会治理的过程中,缺乏对参与治理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认识,不知道通过何种渠道参与治理,公民对政府信息缺失的认识渠道不足,现有的经济条件也限制了公民能力的提升。因此,社会治理创新视域下,加强对公民参与社会治理制度的规范,能够为公民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保障,促进公民政治素质的不断提高。

(三)社会治理创新视域下提升公民参与社会实践,提升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和素养。随着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提出,为公民法律素养的培育提供了契机。随着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使每一个公民能够参与经济建设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培养自己的竞争意识、平等意识与法律意识。在社会治理创新过程中,要求公民具有较高的法律素养。只有在法治实践的过程中,才能逐步培养公民的法律素养。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过程中,切实保障公民有效行使选举权、管理权与监督权,从而使公民在政治实践中自觉树立法律至上,自觉提高自身法律素养。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公民只有行使自身的权利才能更好的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只有在参与的过程中,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能力。从而,不断提升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参 考 文 献〕

〔1〕刘雅静.社会治理创新理论蕴涵、实践困境与路径探寻〔J〕.理论学刊,2014,(10):42-44.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l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573.

〔3〕赵瑜.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进程中培育公民素质的路径〔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4,(02):48-49.

〔4〕史云贵,冉连.中国特色公民治理在社会管理创新中运转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论析〔J〕.社会科学研究,2014,(01):49

-53.

〔5〕钱宁.多方参与的社会治理创新:发展社会福利的新路径〔J〕.山东社会科学,2014,(09):73-77.

社会治理要素范文第2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人才 素质培养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在阶级社会里存在的意义在于运用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和阶级利益。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学则公开声明它是为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服务的。它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坚持用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全体社会成员,致力于培养一代社会主义新人。——即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用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无产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根本任务的规定性决定了,我们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必须站在教育者的高度,以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同时也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素质提出了针对性的要求。

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的素质构成

(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的素质概念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的素质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素质是指人以先天素质为基础,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通过自我修养和社会实践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思想政治素养。

(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的主要素质

1. 政治素质:政治素质是指“一种特殊的素质,是人们为实现本阶级根本利益而进行各种精神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特定品质。”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所必需的政治条件和政治品质,是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的政治立场、政治观念、政治品德、政治鉴别力和和政治敏锐性的综合表现。

2. 道德素质:道德,是指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作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而且还应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3. 知识素质:知识,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知识主要是: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及相关的跨学科理论知识;根据教育对象改变而改变的相关知识等。

4. 思想素质:思想素质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内容之一,思想素质主要以三方面构成: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思想作风素质。

5. 能力素质:能力是知识的综合体现,是实践活动中的技能和艺术,是胜任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必须具备的工作能力。

6. 生理心理素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劳动具有时空上无限量的特点,要求一个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与重任相称的强健的生理和心理素质。

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的素质培养的因素

(一)思想政治教育素质的特殊性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及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素质所特有的内容,其所特有的内容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更应具备坚定正确的政治信念、崇高的道德品质等,这正是区别于其他专业素质的显著标志。

(二)社会政治文化的多元存在

社会政治文化的多元存在导致教育主体出现政治文化选择吸收和内化的困难;西方国家政治体系和政治文化的强势传播,封建政治文化的积淀于现实政治生活之中,与主导政治意识形态交汇激荡形成政治价值取向的多元化。

(三)专业划分太细,知识陈旧

专业划分太细导致缺少相关专业的知识及一些边缘学科的知识,使得教育主体在实践活动中缺乏相关理论的指导;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也应该随着时代的步伐前进更新,陈旧的知识只会阻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

(四)理论与实际脱节

“人才的成长必须经过实践活动的长期锻炼,人的才能来自实践,离开了实践任何人才都成长不起来。”教育主体与实践活动脱节就不能体现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教育者的素质就形成没有实体的理论,只有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主体的综合素质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

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的素质培养途径的探析

(一)通过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稳固政治文化素质

社会主义社会这一社会性质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人才首要具备的素质就是政治文化素质。而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的政治素质必须通过运用马列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贯穿于其中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以坚定其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从而树立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

(二)建立开放的知识体系,提升知识文化素质

随着学科专业划分得越来越细,思想政治教育与相关学科之间渗透受到一定的限制,这种学科孤立现象与当前社会多元文化交融渗透的趋势是极不同步的。因此,从社会整体文化的角度审视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建立更宽的交流渗透渠道,扩大学科视野,创造综合性的理论文化环境和氛围,建立适应社会发展的开放知识体系,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的知识文化素质,建构起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教育框架,更好的融会贯通多元文化,更好的内化多元文化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的广度。

社会治理要素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公民素养;政治学课程;改革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0-0109-02

《政治学》课程是高校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法政学院等院校的国际政治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行政管理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等专业开设的基础课。目前,高等学校《政治学》课程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公民素养培养的缺位;二是教学体系内容上,偏重西方政治学理论,中国本土政治学话语权缺失,对中国社会现实政治问题的解释力明显不足。虽然新近出版的一些政治学原理教材,在政治学的理论体系构建方面突破了原有的体系框架,但仍然感到理论与现实的脱节。由于缺乏自己特有的概念和范畴体系,大部分的“政治学”著作和教材与其他学科的内容相仿,缺乏鲜明的政治学学科的特色。高校《政治学》课程改革势在必行。笔者认为,应把培养公民素养作为《政治学》课程改革的新指向,构建独具特色的政治学范畴体系,促使政治学理论与中国政治的伟大实践能够对接。

一、把培养公民素养作为《政治学》课程改革的新指向

素养与我们通常所说的素质是不同的。素质更倾向于人与生俱来的生理特征,即遗传素质。而素养是指一个人应该具备或能够培养的素质与修养。公民素养与我们通常所说的公民素质也是不同的。公民素质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体魄、智力以及思想道德总体水平。公民素质是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国际竞争的重要方面。而公民素养,是指作为一名好公民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主要包括文化知识素质、法律和自律意识、道德修养等。一个好公民,首先必须是一个具有政治素养的人。所谓的政治素养,主要是一个人在政治立场、政治品质以及政治水平等政治素质方面的修养。换句话说,政治素养是一个人能够从政治学的角度来观察事物且运用政治学的原理和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在涵养。而政治核心素养应是在“政治素养”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归根结底,政治核心素养是一般政治素养的精髓和灵魂。

从某种意义上说,《政治学》课程是一门面向所有大学生的公民素养课程:公民素养是政治学科教育赋予人的发展的价值体现,是以满足学生终身发展所需要的关键素养。在个体终身发展的过程中,每个人都需要具备许多素养来满足生活需求、应对社会发展与挑战。政治科学的不断进步,也使得人们能获得的政治素养愈发丰富。公民素养应是个体在社会中生活与生存所应具备的最重要政治素养,对学生而言,应是最有用的政治知识、最关键的政治能力、最需要满足终身发展所必备的政治品格。我们生活在一个政治社会中,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政治的影响:如何行使自己的民利?如何选择政治领导人?在纷繁复杂的世界如何捕捉时代的脉搏?……这些对今后的工作生活都非常重要,学生毕业后不论从事何种职业,经商、从政、医生、律师等等,各行各业的每个人首先是一个公民。因此,培养公民素养及技能的意义不言而喻。高校《政治学》课程应担负起培养未来好公民的重任。为此,“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政治素养”的理念应成为高校《政治学》课程改革的新指向。

《政治学》课程绝不仅仅是向学生灌输抽象的政治学概念和原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即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民主意识的守法公民,走入社会后能够自觉遵守社会的基本规范,学会尊重和包容,能够以温和理性的态度参与公共事务,学会自治和自制。使学生成为具有爱心、有担当的人格健全的合格公民。这些任务不能单靠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来完成。《政治学》课程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作为明确的培养目标,具体做法:首先,把公民素养教育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政治学》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教育的主要渠道,在教学中应该突出公民素养教育的内容,注重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和基本公民素养的提高。其次,把学生公民素养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实践表明,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参加社会调查、社区服务、学生干部的竞选等实践活动是进行公民素养教育十分有效的手段。它更能增强学生对公民权利、义务的深刻理解,可以达到知行统一。同时,这些活动能够使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了解国情民情,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社会责任感、民主意识和爱国精神。再次,把学生公民素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公民素养的培养具有隐性的感染力。通过校园广播站、校园网、宣传橱窗、学生自办刊物、各种专题讲座和大型集会等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具有特殊的渗透力和影响力,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二、构建独具特色的政治学范畴体系

中国政治学缺乏自己独创的概念体系和学科范式,因此,高校的《政治学》课程主要传授西方政治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体系。这也导致目前中国学术界在理论概念与学术话语上的西化现象。中国政治学急需构建独具特色的范畴体系和话语体系。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把具有世界价值的中国政治理念推向世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学理论体系;另一方面,从对中国政治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中,探讨中国政治学和世界政治学可以共享的学科范式。具体而言,探索独具特色的政治学范畴体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把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作为《政治学》课程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是高校《政治学》课程的核心内容,然而,长期以来在中国政治学学科建设中却一直忽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学科范式的建设,这严重影响了中国政治学学科的健康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把实现人类的最终解放作为其研究的最终目标,首次使政治学的研究与实现人类的彻底解放和全面发展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对人类社会各种政治现象的科学分析,使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成为人类历史上最系统、最深刻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不仅是解释世界的工具,也是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为我们认识世界提供了全新的概念,为认识和改造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高校《政治学》课程内容不仅要介绍西方政治学的概念和理论体系,更应该把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置于核心地位,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与实践等结合起来,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科学原理,自觉弘扬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树立起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来认识和解决问题。

2.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的政治理论和思想,把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为课程建设的重点。《政治学》课程不能一味地关注西方政治学概念和理论,尤其是不能一谈政治学名著就清一色全部是西方的名著,如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洛克的《社会契约论》等。在关注西方政治学名著的同时,还要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论和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虽然没有类似西方的系统的政治学说,但诸如《论语》、《孟子》、《荀子》等典籍中孕育的德治、礼治、礼法合治、民本等宝贵思想,是当下构建独具特色的政治学范畴体系时所必须珍视的思想财富。

中国在历史上向来不乏提供普遍性话语的能力。譬如,儒家思想在古代东亚世界就享有话语权。政治学理论之中国范式的建构应该基于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的文化底蕴。因此,应探索独具特色的政治学范畴体系,摒弃“拿来主义”,构建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

3.在《政治学》课程内容体系构建上的创新。首先,《政治学》课程教学内容应强调多学科的综合性教育。《政治学》课程不能仅仅局限于政治领域,政治学的创新理论的形成,往往来自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通。中国政治学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学科界限越来越模糊,交叉学科逐渐增多,如政治经济学、政治社会学、政治民族学、政治心理学等等。因此,在《政治学》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上,要重视多学科的综合性教育,培养学生能够多视角、全方位地分析实际问题,为社会输送具有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实践表明,多学科的综合性教育,既满足了高校为了拓宽政治学科学生的就业领域,也突破了原有的课程设置的单一性。其次,突出对中国政治的理论和实践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更是全新的社会主义实践,这些都应该纳入到《政治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中。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关注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全新政治景象;关注国家治理中面临的各种政治难题与制度应对。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政治学理论与中国政治的伟大实践能够对接。

参考文献:

[1]吕嘉.中国政治学需要自己的学科范式[J].学习与探索,2008,(6).

[2]谢桂娟.政治学开放式教学体系的构建[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8,(2).

[3]丁士松.关于政治学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6).

社会治理要素范文第4篇

关键词:青年大学生党员;政治素养;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5-0099-02

党的十以来,围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防与军队以及党的建设等方面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在2013年五四青年节与全国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曾提出关于“青年与中国梦的关系”等观点,作为高校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结合《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深刻领会到这与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完全契合的。据有关统计,目前我国发展青年学生党员的人数已超过全国发展党员总人数的1/3。赢得青年就赢得未来,青年学生的理想追求、立场信念,是党一直关注和重视的。一直以来,青年学生党员都作为表达政治主张和诉求的中坚力量,其政治素养也较为贴近社会发展潮流,体现了政治发展方向。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推动了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生活多元化、互联网的普及等等,都对大学生政治素养的形成产生了一定影响,出现了部分大学生党员政治理论基础薄弱、政治参与度较低,政治素养偏低等问题。由此,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引导大学生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从而提高其政治素养引起了社会群体的广泛关注。

一、政治素养的内涵和特性

政治素养主要是指个人作为政治主体对自己所承担的政治义务和所享受的政治权利的理解、把握、反映和行动等情况的总和,是个人在政治心理的影响下所表现出来的包括对政治事件的判断、对政治形势的分析、对政治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等能力。

1.政治素养的社会性。一个人从没有任何政治观点、政治感情、政治行为,到逐步形成一定的政治能力,就是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通过模仿他人、学众媒介等表现的政治内容、接受教育等途径逐步形成的。

2.政治素养的时代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政治观念和政治理论。这些同时影响到每一个人政治素养的形成,使政治素养伴有强烈的时代性。

二、政治素养的研究价值与意义

(一)政治素养对个人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政治素养的培养有助于提高青年学生党员为什么学习和为谁服务的根本方向性问题,是大学生政治素养的核心成分。其次,良好的政治素养为其他素养的培养提供了动力,激发青年大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最后,政治素养为大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能够正确而有效的发挥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政治素养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而对社会有益的人才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使其能够客观地明确其服务的目的和对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而其根本在于高校教育培养的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当代青年学生党员作为高校中优秀学生的代表一定要担负起这一重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思想保障。

三、大学生政治素养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政治素养现状

青年大学生党员应该在学校的改革发展和人才培养等工作中起到重要的先锋模范作用。但据有关调查,大学生党员政治素质的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治意识不强、政治理论学习和实践不足。二是榜样示范和以身作则意识不强,现实中缺少行动。三是缺少攻坚克难的精神和挑战新事物的勇气,缺乏国家建设的责任感。四是党员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不多,参与积极性不高。五是在社会群体中,对自身党员身份意识淡化。

(二)高校学生党员政治素养不完善的影响因素分析

高校学生党员政治素养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受学校、社会、家庭和个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1.学校因素。由于存在学生的本质身份属性,学校的教育管理对大学生党员的成长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部分高校对学生党员政治素质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缺少必要的物质和政策等支持,限制了学生党员政治素质的培养和提升,致使部分大学生党员的思想和特长得不到充分的发展。

2.家庭因素。大学生党员的成长发展受家庭环境的影响非常明显,家庭成员从事的职业、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及教育理念和方法等都对他们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3.社会因素。社会工作是检验高校学生党员综合素质的主要场所,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将直接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目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强调实践应用型和岗位技能型人才等,注重人才对企业生产经营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样导致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党员学习重心的偏移,仅仅重视学生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知识和技能传授,忽视了对政治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4.个人因素。青年大学生党员是从事政治活动的主要群体之一,他们对政治活动的认知程度、兴趣爱好等都影响着自身政治方向的选择和政治素养的培养与提高。目前,高校学生党员基本上都是接受文化知识的学习,缺少主动参与政治活动、培养从政能力的意识,阻碍了学生党员政治素养的有效提升。

四、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学生党员政治素养的思考

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一类特殊群体。在校期间,他们是高校加强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力量,在学生的教育管理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1],可以有效地引领学生思想发展和成才实践。投身社会后,他们是进行国家建设和引领时代前进发展的骨干力量,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发挥重要的作用,而大学生党员过硬的政治素养是他们未来在社会中传递正能量和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思想保障。针对如何塑造高校学生党员过硬的政治素养,笔者有以下思考。

1.强化大学生党员的政治理论学习活动,实现常态化,提升学习效果。高校各级学生党组织要加强和创新学生党员的政治理论学习活动,要通过行之有效的方式来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实现学习活动常态化,着力提高学生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文化素养。例如:笔者曾组织所在高校的学生党员通过党建创新活动立项开展“创新‘十个一’方式,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的系列活动,以多种活动方式强化学生党员理论学习与实践教育,将大学生党员教育常态化,提升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发挥学生党支部在培养学生政治素质方面的指导作用。学生党支部是设立在高校中的基层党组织,是高校进行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主导部门,是党的方针政策在大学生党员中贯彻落实的实施和监督机构,对大学生党员政治素养的提升起着重要指导作用。学生党支部要把握青年学生党员成长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采用有效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党员积极而全面地参与政治活动,增强从政欲望,培养从政能力。

3.开拓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党员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大学生党员是否具备从政意识和能力,这与他们的成长环境有关,期待社会的广泛关注。为此,高校学生党组织要积极正面地引导学生党员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努力为他们丰富和完善政治素质创造条件。

第一,客观实际地选拔大学生党员担任辅导员助理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政治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学生党员通过协助辅导员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工作,以“师生兼备”的身份榜样示范、以身作则,同时做不同角度的工作体验,丰富和完善自身的政治素质。

第二,转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式,不断增强其有效性[2]。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普遍缺乏学生的主动参与,很难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应该开展一定的弘扬主流思想的实践活动。笔者所在学校实行的“辅导员工作课程化”就是转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的创新举措。辅导员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突破传统的课程讲授方式开展,包括师生共同设计、组织和参与活动等环节,内容上将主流思想和教育主题融入其中,采用青年学生比较喜欢的娱乐互动等形式,对于主导政治思想的宣传将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时促进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精神思想上的成长和进步。

第三,重视家庭教育对大学生政治素养的基础性作用。家庭教育是学生成长中一个重要的社会化过程,是一种终身性的教育环节,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的性格和观念的形成,对于人的一生影响较深。父母应该采用正确的观念和科学的方式教育孩子,注重培养为人之道、人生信仰、意志品质、责任感以及对国家建设的热情与奋斗的决心,促使家庭成为培养大学生政治信仰的重要阵地。

第四,加强高校时事政治课程对学生党员政治素质培养的作用[3]。高校时事政治课是学生党员接受政治素质教育的形式之一,是系统了解当前社会政治活动基本规律和特点的有效途径,是帮助学生提高和完善政治素养的有效手段。

五、结语

青年大学生党员是社会建设的骨干力量,是党和国家的希望。他们没有像革命先烈那样抛头颅洒热血,但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坐享其成,甚至放弃敢于牺牲、勇于斗争的精神脊梁,应该始终牢记居安思危的信条,在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他们或许不需要像革命前辈那样筚路蓝缕、艰苦创业,但当代青年大学生党员依然要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艰苦奋斗的激情。这应当是当代青年学生党员时刻感怀于胸的“中国梦”。孔子说:“生无所息”,当代大学生党员要时刻保持过硬的政治信念和素养,甘为一块平凡的石块填平道路上的每一个坑洼,让中国在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向泽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现状调查研究[J].巢湖学院学报,2009(5).

[2]邹益胜,孙忠良.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现状的调查研究与分析[J].鸡西大学学报,2009(9).

[3]余昌海,唐斌.论加强高校学生党员政治素质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7(8).

社会治理要素范文第5篇

1.1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影响人才心理素质

中国社会市场经济的确立以及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开放,各种不同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开始涌入中国。面对多元化的生活方式以及多元化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不少人对此产生了不解,对正确的选择无法坚持,且也无法保证当下人才坚信科学、统一的思想价值观,有些人因此走入了误区。主要反映在一部分人缺失良好的政治意识,没有意义的生活目标。

1.2工作学习压力影响人才心理素质

由于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逐渐从体力要求转为了对于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目前的社会对于人才不仅是学历的要求,同时必须保证人才有信息的想法及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为此当下人才将面临学习压力和进步前进的压力。此外,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原因,现代社会工作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越来越多的人因为无法适应过强的竞争压力导致心理崩溃。

1.3人际交往和社会压力影响人才的心理素质

当下社会较为复杂性,其对于人才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和社交能力要求变得越来越高。一部分人由于各种各样的内外在原因,无法良好地适应社会环境,无法与他人、社会保持良好的关系,这一点不仅造成人才周围的人际关系紧张,同时也增加了自身心理压力,对自身的发展有一定的限制。

1.4家庭压力影响人才心理素质

家庭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心灵的归宿,因此家庭对于社会成员带来的影响也格外明显。由于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家庭、婚姻、亲朋任何一种关系处理稍有不协调就有可能导致比过去更加严重的家庭问题。现代社会,有不少人因为无法处理好社会与家庭的关系,导致家庭出现了极为严重的矛盾与纠纷,造成社会关系严重不协调,人际关系紧张,长期发展不仅影响了自身的心理素质,也影响了身体素质。

2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人才心理素质中起的作用

培养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任务。政治素质是大学生人格因素中的重要部分。不管从事什么工作,政治都是人才学习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拥有从政治上识别大是大非的能力能够保证人才不论处于何种状况都能够拥有清醒的头脑,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还需要对人才的心理素质进行培养和提升。心理素质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人们提升本身的心理素质。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人才健康成长和发展所需要的心理品质的同时还采能够用说服教育、引导疏通等办法消除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因为各种各样的压力而产生的心理障碍和矛盾,并且稳定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更多的是对人才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人格形成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了解学生学习的动机,并以此寻找出激励学生成才的动机,并通过对其进行品质意志等全方面锻炼,最终使其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最后一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作用是提升了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进行各种各样的座谈会、组织各种社会活动,帮助人才正确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提升抗压能力,也使得人才的心理素质水平得到了提高。

3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和提高人才心理素质的方法

3.1培养人才的非智力因素的心理素质

对于目前的教育来说,人才的培养不仅仅只是局限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增强体质的过程,更多的是对于人才面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的心理素质的培养。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导致了现代人才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比过去更加难以形成,但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恰好对人才的发展来说具有深刻而重要的意义。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充分发挥其在心理素质提升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丰富的社会活动,对人才的人格与心理素质进行培养,使人才不仅拥有良好的知识储备,更拥有对于高尚的道德情操的追求和健康的思想政治素养。

3.2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现代社会常常将培养心理素质与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帮助人们培养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特征。很多事物的现象和事物的本质都只能在社会实践中才能了解,才能感受到。社会实践才能帮助人们感受到挫折与成功,从而对自身所处的世界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进而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自身的心理品质和素质。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通过社会实践引导人才认识和了解社会,促使人才拥有符合社会规范要求的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促进人才全面而健康的人格的产生与形成。并且,在社会活动中还能够锻炼人才的意志,完善个性人格的品质,促进人才心理水平的提高,最终达到培养人才心理素质的目的。

3.3开展心理辅导,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通过运用心理学知识针对人才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对人才进行科学而充分有效地引导。或者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心理学措施以及心理学辅导来帮助人才消除心理障碍,使其心理状况处于一个平和的状态,促进和维护人才的心理健康。认识和了解心里健康能够有效帮助人才提升心里健康水平,而宣传普及心里健康知识能够有效帮助人才了解自身心理状况,让人才充分了解心理状况发展的规律,了解自身的心里状况和特点,为人才正确认识和处理各项社会问题提供有效的帮助,并且起到相应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开展各项心理课程和心理讲座能够帮助人才进行科学而有有效的心理知识教育,能够帮助人才增强自身的心理调试能力,增强与他人交往的能力,使人才能够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提高人才的心理素质。

4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4.1两者之间的区别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理论基础是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社会发展观。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才形成正确的三观和道德观,逐步提高人才的政治觉悟和道德素质。而心里健康教育是一种为了使人才形成健全的人格,培养提高人才的心里素质,运用一系列的心理学手段,有计划有目的的一种教育手段。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全体的社会成员,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研究对象则是人的一些心理现象,主要侧重于人的心理层面。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心里健康教育并不具有阶级性。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实用的主要办法为开展各种的讲座,多为一些经验的结语,具有从上至下的灌输性和一定的公开性,而心理健康教育更多的是通过心理辅导,心里测试等方法,,更注重人的主动性和隐私性,并且有着严密的保密性。第四,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内容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对人才进行政治和道德方面的教育,在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教育内容。而心里健康教育的工作内容主要是通过各种心理学方法来解决人才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肯定人才的个人价值,尊重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

4.2两者之间的联系

思想政治教育和心里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都是以人才作为教育对象的,二者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人才的全面素质,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与途径对人才开展教育,使人才能够树立起崇高的理想和追求。心理健康教育则是运用提供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和理论技术,更具不同的心里特点,培养人才的心理素质,增强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从目的来看,二者是殊途同归的,只是在进行教育时教育的内容和实用的方式不太相同。

4.3二者互为前提,互为条件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能够为人才树立正确的三观,使人才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减小阻力。而人才的正确的心理素质、良好的生活态度都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获得的,这充分说明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以思想政治素质为前提的。而心理健康教育则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进行提供了保证。因为一个人只有拥有健全的人格才能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评价,才能够在这样的心理基础上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思想政治教育该有的目的。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