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济发展潜力

经济发展潜力

经济发展潜力

经济发展潜力范文第1篇

虽然金砖国家经济增长较快,但仍面临着人均GDP水平较低、通货膨胀压力仍然较大、易受国际资本异常流动的冲击等重要挑战[4],2012年《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指出,金砖国家需针对各自国情,采取相应措施,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1)中国有必要提供更好的养老金和医疗保障,以降低预防性储蓄并促进消费,同时,必须继续促进内需,中国的增长不能继续严重依赖全球的增长。为了确保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中国必须继续促进结构性市场化改革,并朝着扩大私人消费的方向推进经济再平衡调整。人民币升值,当进口从结构上超过出口,将成为增加中国工人“价值”的工具,即使不上调工资,也能使他们加入消费大军。(2)印度迫切需要再度加快基础设施投资,特别是在能源部门,并应实施新一轮结构性改革,以增加商业投资并克服供给瓶颈。结构性改革还应包括税收和支出改革,特别是减少或取消补贴,同时保护贫穷人口。(3)巴西强劲的增长相当大一部分是由消费高涨带动的,国内储蓄和投资水平依然相对较低,预计巴西经济增长的回升低于预期。巴西的改革应侧重于进一步建立养老金体系中固定缴款计划这一支柱,简化税收体系,以及开发长期金融工具。(4)南非增速低迷主要由于与欧洲之间的紧密联系,在相对有利的外部状况下,预计南非2013年经济增长将反弹至3%[2]。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预测未来30年,相对于全球经济,中国和印度将是增长最快的。

二、金砖国家人口主要指标比较

1.人口规模在人口规模方面,2010年,金砖国家人口总数达到29.5亿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43%①[5]。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人口规模最大的两个国家。根据联合国的数据,2011年,中国和印度总人口在金砖五国中所占比重分别为46%和41%;预计到2050年,中国所占比重将下降至38%,而印度则上升至50%。印度总人口将于2025年左右超过中国,跃居世界第一位。中国将于2025年总人口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而印度总人口将于2060年左右达到峰值[5、6]。2.人口年龄分布从人口年龄结构来看,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金砖国家联合统计手册》(2012年、2013年)的数据,由于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和老龄化速度加快,2011年,中国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所占比重为74.4%,比上年微降0.1个百分点,自2002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2035年之后下降速度将加速。俄罗斯劳动年龄人口也于2010年起开始下降,且下降趋势明显。巴西将于2030年达到峰值后出现下降。印度、南非劳动年龄人口呈上升趋势,预计分别到2040年、2045年左右达到峰值[6]。2011年,南非和印度0-14岁少儿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较高,均超过30%;巴西为25%左右;中国仅略高于俄罗斯。2020年左右,俄罗斯0-14岁少儿人口所占比重将有所上升,超过中国。而另一方面,俄罗斯和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较高,印度和南非较低;中国老龄化速度快,预计2035年将超过俄罗斯,成为金砖国家中老龄化程度最为严重的国家,老年抚养比也最高。

三、人力资源优势比较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指出,人力资本在经济增

长中发挥着决定作用。人力资源是指一定时间、一定空间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总和。作为一种经济资源,其实质就是人所具有的运用和推动生产资料进行物质生产的能力。体能、智力、知识、技能是人力资源的现实应用状态,也是人力资源的基本内容。因此,人力资源总量①表现为数量与质量二者的乘积[7]。庞大的人口基数为金砖国家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随着金砖国家的经济发展,人力资源以及城市化水平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将日益显著,将成为金砖国家经济发展的两大重要引擎。人力资源优势是一种综合优势,具体表现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三方面[7]。衡量人力资源优势的指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人力资源率②。人力资源率高,人力资源优势明显;反之亦然。(2)社会负担系数③。社会负担系数低是人力资源优势突出的表现。(3)人力资源年龄结构系数④。该系数高,特别是中年人力资源(30-44岁)所占的比重高是人力资源优势的体现。(4)人口文化素质指数也可以衡量人力资源优势,即文化技术素质指数或人口受教育程度指数越高,人力资源优势越明显。(5)专业人员占全体劳动力人口的比重。专业技术人员的绝对量和相对量越大,人力资源优势也越大[7]。我们通过对比金砖国家以上几个指标,分析金砖国家的人力资源优势。从人力资源率来看,中国劳动力资源预计到2030年之前在金砖国家中尚处于优势地位,但2030年之后迅速下降,预计劳动年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到2050年仅高于俄罗斯,远远低于南非、印度,也低于巴西(图10)。从社会负担系数来看(图11),目前,印度、南非由于生育率较高,社会负担系数也较高,中国、俄罗斯社会负担系数较低;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速度进一步加快,俄罗斯、中国、巴西的社会负担系数将逐步上升;与此同时,印度、南非的社会负担系数则呈下降趋势。从人力资源结构系数来看(图12),虽然金砖五国30-44岁的中年人力资源所占比重差别不是很大,但中国15-44岁劳动人口所占比重在金砖国家中较低,而且下降较快。从人力资本质量来说,根据《2011年人类发展报告》,金砖国家中,俄罗斯平均受教育年限最高,为9.8年;其次为南非8.5年;中国为7.5年;巴西为7.2年;印度最低,为4.4年。另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年鉴2011年》,俄罗斯每百万人中研究人员数最多,其次为巴西。中国每百万人中研究人员数虽已超过中等收入国家,但与高收入国家、与俄罗斯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而印度在这方面仍处于最低位置。

四、城市化水平比较

除了人力资源之外,城市化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引擎,尽管对此在学界仍有争议,但多数学者认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呈明显的正向相关关系,或互为因果关系: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的进程;反之,城市化又会促进经济的发展。目前,金砖国家之间城市化水平差距较大。根据联合国数据,2011年,金砖国家中,巴西的城市化水平最高,达到84.6%;俄罗斯的城市化也已经很高,为73.8%;南非为62.0%;而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刚刚过半(50.6%);印度仅为31.3%。仅从数据上看,中国与印度的城市化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是未来增长的重要引擎。世界银行最近一份评估报告也指出:“未来二十年中,就中国继续发展而言,中国的城市发展将是最为主要的政策之一,通过城市化促进经济效益、经济增长和经济平等”[8]。1.城市化与经济发展适应水平。很少有国家在城市化率未到60%之前人均GDP达到10000美元。因此,提高城市化水平实际上是一国经济增长与人均收入提高的重要途径[9]。从图15可以看出,中国和印度城市化水平和人均GDP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在城市化和经济协调发展方面,中国和印度仍然任重道远。而巴西的城市化水平明显高于人均GDP水平,发展不均衡,乃至造成城市贫困等突出问题,中国在今后城市化的进程中须引起高度注意。南非的城市化水平略高于人均GDP水平,相对来说,俄罗斯的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水平较为适应,发展较为均衡。2.城市化与工业化。工业化和城市化之间的协调发展才能推动经济发展。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础,而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发展趋势。从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来看,主要有4种类型:二者同步、城市化超前、城市化滞后和逆城市化①。金砖五国处于不同的类型:巴西和俄罗斯是城市化超前;南非曾经一度工业化和城市化高度发展,后来却出现工业发展停滞、“去城市化”现象,目前仍属于城市化超前于工业化;中国是城市化滞后;印度的工业化与城市化都相对落后,属于二者同步。因此,下一个阶段,工业化与城市化对推动印度发展同等重要。而对于中国来说,城市化将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一方面,中国应该继续大力推进城市化,促进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改善产业结构,不应再强调工业在GDP中的比重,而是应该重视农业,大力发展服务业。巴西恰恰相反,工业化滞后,城市化过度,在这种情况下,巴西很难通过工业化创造大量的就业,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因此,某种程度上的“去城市化”对于巴西来说应该更为适合,同时,大力推动工业化的发展,以使工业化水平跟上城市化的步伐。而对俄罗斯而言,主要是工业化(或再工业化)的过程。

五、讨论

1.从人力资源的数量上看,在2020年之前,中国较印度更有优势,不仅劳动力年龄人口数量多,而且劳动年龄人口的负担较轻。但在此之后,这种优势将逐渐减弱。而印度劳动力年龄人口与非劳动力年龄人口的比例在不断上升,人口年龄结构将一直朝着有利于经济可持续的方向变化,到2030年左右,中国对印度在这方面的优势就可能将不复存在并被印度继续拉开。相比较而言,俄罗斯的问题更为严重。由于人口出生率偏低,而人口死亡率偏高,俄罗斯面临严重的人口危机,其人口数量持续下降,劳动力严重短缺。2.从人口结构上看,在年轻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减少、创造财富的人口无论相对量还是绝对量因此都将减少的同时,中国由于人口老龄化和到2020年前后将面临老龄化加速,在未来国民收入支出中,用于老龄人口养老、医疗等部分所占的比例将越来越高,到2020年前后又将出现更大幅度增长。中国经济与社会诸方面发展面临的一个长期性问题,将是因人口结构改变而导致成本不断上升和国家活力减弱。相比之下,印度在未来较长时间内,在这方面所遇到的困难要小得多。巴西和南非人口年龄结构也比较年轻,但巴西面临人口过度城市化带来的城市病,集中表现为贫民窟问题。南非则面临健康方面的严峻挑战,艾滋病已经成为南非最大的社会问题,严重阻碍了南非的社会和经济的发展。3.从人力资源的质量上来看,中国平均受教育年限远远高于印度,但仍需大力提高。人力资源数量锐减、人力资源结构老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制约性因素,而提高人力资源质量则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在人口老龄化初期,劳动力缓慢增长或是负增长的情况下,是可以通过人力资本的积累、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来推动经济的发展。但人力资源质量的提高是有一定限度的,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人力资源数量大幅减少和结构上的老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会越来越凸显。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任何情况下,如果加大力度为老年人提供公共或家庭经济支持项目,则有可能将不利的人口年龄结构转化为积极影响。4.金砖国家面临的人口转变压力是相当大的,在人口转变过程中,抚养比迅速提高,人口红利的机会窗口关闭得更早。从长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较为缓和的人口转变是理想的,可以为国家提供充分利用人口转变的积极影响的时间,确保国家稳定、持续发展。但对于金砖国家来说,是否有充足的时间收获意义重大的人口转变所带来的积极效果,目前尚不确定。借鉴DavidS.Reher[11]的观点,表2对金砖国家人口红利机遇期进行了简单的估计[12]。根据粗略估计的数据,中国和巴西的两次人口红利机遇期相差不多,而印度和南非则相差无几。但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抚养比迅速提高,中国、巴西、印度和南非的人口红利的机会窗口将提前关闭。多数学者认为,人口红利的实现是需要条件的,人口红利机遇期是以充分就业为前提的。特别是对于印度和南非来说,要实现第一次人口红利机遇期必须发展经济,创造就业机会,否则尚未享受到人口红利期的经济发展成果,便为人口老龄化的提前到来所累。而且,第二次人口红利的实现特别需要一系列制度条件,即只有满足一系列物质的和制度的条件,注重潜在的因素才能成为现实的经济增长源泉,从而实现更快的经济增长。这一系列制度条件涉及教育制度、就业制度、户籍制度和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10]。目前,中国正处于第一次人口红利即将消失、人口老龄化加速的转折时期,中国若想创造理想的第二次人口红利期,一方面,完善制度体系建设;另一方面,必须投资于人力资本,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尤其是充分发挥老年人力资源的优势。需要说明的是,俄罗斯由于高死亡率成为特例,此处估算的人口红利期有待进一步调整。5.从城市化水平来看,中国与印度的城市化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是未来增长的重要引擎。印度应该加快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而中国则应该通过继续合理有序地推进城市化,推动城市经济,以促进我国整体经济的持续发展。但这也并不是说城市化程度越高越好,巴西城市化水平很高,但它在工业化不足条件下的快速城市化,导致出现了城市人口过度膨胀、高失业率、城市贫困化加剧、城市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等“城市病”,中国应避免类似巴西的“过度城市化”。美国高盛公司称2020年之前,印度将保持8%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并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到2050年则会取代美国成为第一大经济体。原因在于2003年以来印度的增长加速度是一种结构性的增长,而不是简单的循环式好转,这将保证印度8%的潜在或持续增长率保持至2020年。但综合比较人力资源和城市化水平的各种因素,我们认为,到2050年,印度仍会落后于中国。

六、政策建议

经济发展潜力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常态;蚌埠市;经济增长;对策建议

一、引言

新常态是从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以及在科学认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新的发展战略。无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从区域角度,新常态战略都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和模式。当前,我国已经进入经济发展的新常态阶段,经济增长正在经历由高速发展转变为中高速发展,如今我国更加注重优化经济结构。蚌埠市承担着经济下行带来的巨大压力,经济发展面临一定困难和障碍,传统发展方式展现出诸多弊端,以至于明显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水平。现如今,随着蚌埠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也不断增长,对于经济发展其本身不再只满足于数量,而是更加看重生活质量以及生活水平的高低,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无法满足当下需求,因此需要进行及时转变来适应和满足。经济增长的潜力是由长期供给因素决定的,在新常态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开发首先需要把握中国要素禀赋结构变化的事实,从长期因素着眼,挖掘出宏观经济体系和微观经济运行中的潜力因素,并努力形成潜力开发的新动力。

二、蚌埠市经济增长潜力开发

1.文化旅游业发展迅速

第一,作为淮河流域历史文明中心,蚌埠集中了双墩文化、夏禹文化等世界级、部级文化资源,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例如距今已有7000多年历史的双墩文化、4000多年历史的夏禹文化、2200年前的楚汉文化以及300年前明文化等;蚌埠市拥有龙子湖、锥子山、蚌埠闸、荆涂山等多个著名的旅游文化风景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为蚌埠文化旅游拓展了相应的空间。第二,蚌埠市持续深化蚌埠标志性品牌建设,连续多年举办花鼓灯歌舞节、玉文化节等特色文化旅游节会活动,围绕“镇镇皆景区、村村皆景点”的要求,培育了贾庵村、宗洼村、南屯村等一批美丽乡村。蚌埠市积极推进文化水乡建设,先后完成胡洼村、淮河村、安淮村等文化水乡宜居村居创建,积极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建成了朱顶镇、古城镇、兰桥乡等第一批特色小镇,按照“一镇一品牌、月月有节庆、节节有特色”的思路,全力培育乡镇旅游节庆活动品牌,举办了“荷花节”、赛龙舟、采摘节、农家乐等系列特色活动,广泛开展文化旅游宣传,提高蚌埠市文化旅游影响力,促进了蚌埠市文化旅游品牌形象和竞争能力的提升。第三,“十二五”以来,蚌埠市加速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做着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文化产业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6%,增加值年均增幅在30%以上。2015年,蚌埠市列入省重点项目投资和储备计划的文化旅游产业项目数为12个,总投资约为178亿元,计划投资约为20亿元,实际完成投资46.29亿元,投资计划完成率高达233.79%。蚌埠市始终坚持把文化项目招商引资纳入重要工作计划,相继构建了七大文化旅游区产业发展平台,推动大禹文化、大明文化产业园、中华玉博园等项目建设。

2.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新常态背景下,随着传统红利的衰竭,科学技术及创新能力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科技创新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促进区域优势资源转变为现实生产力,蚌埠市作为皖北科教中心,科技实力雄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较多,拥有安徽财经大学、蚌埠医学院等高等院校以及部级、省级研究中心、实验室。近年来,蚌埠市采取一系列措施大力支持科技创新,通过财政支持、政策红利、技术支持等方式,扶持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同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作用,为高新企业运营发展降低税收成本,以电子信息、交通设备等产业为核心,强化关键技术支持,不断加大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扶持力度,为蚌埠市科技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环境的,从“量”和“质”两个方面促进了蚌埠市经济增长,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工业经济增长活力充足,势头强劲

蚌埠市是安徽省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工业基础雄厚,工业历史发展悠久。蚌埠通过多方向多角度同时作用,推动工业经济平稳发展。一方面引导产业聚集,大力发展电信行业,提升重工业、精细化工业、食品制造业等重要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拓宽产业链,加强传统产业创新改善,鼓励企业同时开展线上与线下业务工作。启动大型企业、集团培养工程,扶持重点行业企业,助其尽快做大做强;加大对部分中小企业的激励力度,引导中小企业多角度、特色化发展。蚌埠市在全省率先启动市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成功引进大连后青春设计有限公司入驻工业设计中心;启动多个中小企业产业园建设,推进小企业创业孵化、创新发展。蚌埠市工业经济长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维持稳定幅度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逐年上升,重点产品生产和销售较旺,企业总体利润状况较好,安徽柳工、方兴科技、四十一所等大批工业企业产销两旺,发展势头迅猛。安徽中烟蚌埠卷烟厂、丰原生化、八一化工、国电蚌埠电厂等大型企业依然稳居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前十位,安徽柳工、昊方机电等企业产值增幅较快。

三、新常态下蚌埠市经济增长路径

1.优化产业结构,加大政府的扶持与引导

其一、政府要加快政府领导和推进力度,尽快出台落实相应的扶持政策。对新兴产业企业研发费用给予一定比例的税收优惠和减免,设置多个扶持新兴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同时要对市场前景良好,经济效益显著的技术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加大银行对新兴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实行部分优惠政策,创立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等。其二、鼓励企业积极投身于新兴产业的发展,保证创新资金的持续性不间断投入,加大自主品牌建设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投入、引进高技术、高学历、高水平、高素质人才、建立自己的创新体系(成立企业研发中心)等,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道路,提高创新效率,增强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其三、要充分发挥技术服务业的作用。建立技术服务交流平台,充实服务功能,扩宽服务领域,为新兴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国际标准化研究提供公共技术的支持帮助。缩短企业研发周期,降低企业的创新成本,以此持续支持技术服务行业的建设和发展。

2.夯实发展基础,大力扶持实体经济

其一,要加强对中小型企业的金融服务,深入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对中小企业续贷支持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完善相关的管理机制。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力度。调整小额担保贷款为创业担保贷款,针对符合创业要求、具备一定的创业条件但缺乏创业资金的群体和个人提供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同时,积极发挥财政资金效益、支持工业企业发挥生产能力、引导企业利用电子商务促进销售、促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对企业用工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全面落实降税清费政策。

3.增强发展后劲,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蚌埠市具有特色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的优势,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不断涌现出多家具有新兴产业代表性的企业和产品,诸如蚌埠佳先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产品二苯甲酰甲烷和硬脂酰苯甲酰甲烷(新型无毒PVC辅助热稳定剂)、丰原生化股份有限公司以柠檬酸为主原料的柠檬酸酯增塑剂、合众硅氟新材料公司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清洁生产工艺合成的苯基氯硅烷等。将蚌埠市具备优势的产业迅速培育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企业自主发展能力和竞争力,这对形成蚌埠地区新兴产业的增长极具有重要的和深远的影响。因此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布局若干市场前景好、有望生成新增长点的先导型产业。同时,认真落实《关于加强入规企业培育鼓励企业发挥生产能力的通知》,在完善入规企业工作补助、入规工作机制、贷款贴息、人员培训等方面增强扶持力度,推动更多的中小企业转升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积极建设众创空间,在全市打造多个低成本、多要素、便利化、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加快中小企业产业园建设,进一步扩大有效投入。

参考文献:

[1]李扬.我市出台《关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N].蚌埠日报,2015-06-05(A01).

[2]李茂峰.入规,小微企业的“成人礼”[N].蚌埠日报,2015-07-03(A05).

[3]刘新星.经济新常态与可持续发展新趋势[J].商,2015,(10):264.

[4]何淼,张鸿雁.蚌埠城市文化资本再构建--“皖北中心城市”定位下的文化战略发展分析[J].中国名城,2011,(08):21-25.

[5]张相蓉.蚌埠市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2.

[6]“1+3”政策为经济发展续航[N].蚌埠日报,2015-06-05(A04).

经济发展潜力范文第3篇

数字经济强调的是在一个经济系统中,数字技术被广泛使用并由此带来整个经济环境和经济活动的根本变化。数字经济也是一个信息和商务活动都数字化的全新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系统。

越南工商会报告指出,目前全球每天大约有40%的人口正在使用互联网。自2010年至今,越南互联网用户占据人口总数30%,连续多年跻身互联网用户最多的前20个国家名单。预计到2020年,越南互联网用户可能提升到占人口总数的45-50%。

互联网有助于提高人民的知识,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越南工商会常务委员阮光荣表示,每一项有关科技的工作就能创造新的5到7个相关就业岗位,信息技术和传媒产业每增长20%将带动国家GDP增长1%。然而,最近公布的信息技术应用和数字化转型考察结果却不如所望,在对50个国家进行的考察中,越南排在第45位。因此,越南希望尽快加速相关技术的发展。

经济发展潜力范文第4篇

创新思路

绘制质监发展蓝图

《当代贵州》: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质监工作历来是衡量一个地区质量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当前全省“两加一推”主基调和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背景下,质监系统该如何作为,才能真正服务并助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期间,质监工作思路和奋斗目标是什么?

张伟力:战书书记、克志省长到贵州工作后,创造性地提出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带来了推进贵州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新思路和大思路,极大地提振了全省上下的发展信心。当前,在工业强省战略实施中,面对赶与转的双重任务,质监部门只有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积极转变服务方式,发挥自身优势助推贵州产业做大做强,引导企业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在促进调结构、转方式上真正有所作为,才能跟上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只有不断拓展工作思路,转变思想作风,提升能力水平,创新工作机制,才能开创质监工作服务和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思路决定出路,统一思想才能更好地凝聚力量。“十二五”期间,质监系统将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确立的主基调和主战略,以“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为主线,按照“四强化、三转变”的工作思路,实现“两提高、一跨越”的奋斗目标,即按照“强化执法监管、强化队伍建设、强化技术支撑、强化服务发展,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转变发展方式、转变工作作风”的工作思路,实现“执法监管能力显著提高、技术支撑能力显著提高,质监综合实力实现跨越发展”的奋斗目标,到2015年,科学、严谨、高效的产品质量执法监管和风险监测防范体系基本形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极大增强。目前,围绕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省委省政府确立的主基调主战略已在质监系统深入人心,“四三二一”的工作思路和奋斗目标已深入人心,全系统思想高度统一,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热情高涨,各项工作正在加快推进,质监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高起点谋划

构建技术保障体系

《当代贵州》:长期以来,由于受财力和观念等因素制约,贵州质监系统普遍存在技术装备落后、专业人才匮乏、体制机制不活、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及周边省区。您认为全省质监工作的着力点在哪里?质监系统为之作出了哪些努力?

张伟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靠技术支撑,凭数据说话,是质监履行职责的最大特点。如果没有相对完善功能齐全的检验检测技术保障体系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质监部门监督规范市场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就是空中楼阁。然而作为欠开发、欠发达的西部省区,一边是捉襟见肘的财力和有限的技术体系,一边是日益繁重的监管任务,尤其是省委、省政府作出工业强省的战略部署后,质量兴省使贵州质监人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但我们始终坚信,做任何事,办法总比困难多。再怎么困难,我们的工作都绝不能成为省委、省政府工业强省和质量兴省的短板。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提出了对内创新机制体制,整合资源激活“内能”,对外争取总局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支持,强“兵”利“器”“双管齐下”的发展思路。

经过比较发现,国家质检总局每年投向地方的建设资金并非小数,可是贵州受到的眷顾并不多。必须让总局走进贵州,了解贵州,理解贵州,支持贵州。今年以来,省局领导带领相关处室同志,多次主动前往国家总局汇报工作,反映困难。与此同时,邀请总局相关领导及其有关部门负责人前来视察、调研和指导工作。今年8月份,国家质检总局和贵州省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

正是贵州质监人积极的工作状态和务实作风,使国家质检总局在项目布局上有了倾斜:从2011年起,国检质检总局每年将至少投入5000万元(今年支持的5000万元已经到位),用于贵州质监系统加强技术保障体系建设,连投五年,确保“十二五”期间总金额达到2.5亿元,这个支持力度,在全国各省(市、区)中位居第三。目前,国家批准在贵州筹建的酒类及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磷及磷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新型墙体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电子基础元器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煤炭清洁转化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5个部级质检中心,以及仁怀国家酒类实验室全部开工建设,开启了贵州质监历史上国检中心建设的春天。

“十二五”期间,我们将以国检中心建设为突破口做强省级技术机构,结合各地产业特色发展壮大市(州、地)级技术机构,建设一批县级技术机构,最终形成以国检中心为龙头、省级技术机构为支撑、市(州、地)级技术机构为骨干、县级技术机构为基础的贵州质监检验检测技术保障体系。一是加快5个在建的国检中心建设步伐,力争2012年底建成并通过国家验收;二是整合和优化资源配置,做强省级技术机构,目前已将7个省级技术机构整合为4个;三是在资金和政策上加大支持力度,对基层技术机构重新规划布局,确立了8个市(州、地)级和40个县级技术机构进行重点建设,并以此组建48个区域性产品质量、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提高基层执法技术支撑能力。

筑牢“防线”

当好质量安全守卫者

《当代贵州》:对于质监工作来说,保安全一直是首要职责。有了完善的技术支撑体系,质监部门切实履行职责、服务发展才有了根基。今年以来,除了全力构筑质监技术支撑体系外,全省质监系统在保安全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张伟力:保安全始终是质监部门的第一责任,质监部门不仅要当好食品安全的守卫者,还要当好各种产品质量安全的守卫者,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只有做到严字当头,创新思路和方法,加强执法监管,严守“底线”并筑牢“防线”,质监部门才能真正做到“不辱使命”、不误发展,才能真正当好质量安全守卫者。

一是严格市场准入,加强生产过程监管。综合运用生产许可、强制性产品认证等手段,加强产品尤其是涉及人身健康安全产品的市场准入工作,从源头上控制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加强巡查回访,加大食品和重点民生产品抽查力度,约谈食品生产企业,督促企业严把原料进厂、生产控制和出厂检验,严格生产过程监管,有力确保产品生产环节质量安全。

二是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的执法打假。部署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建材市场专项整治、“家电下乡”产品执法打假、电煤打假、“瘦肉精”、“地沟油”专项执法检查等行动,立案查处案件1200多件,办理大要案件27件,查获假冒伪劣产品货值6100多万元。

三是加强风险监控监测,加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力度。针对乳制品、白酒、饮料、饮用水等10类日常消费量大、高风险食品,省级监督抽查就抽检了3071批次食品。开展了三聚氰胺、“瘦肉精”、农药残留、邻苯二甲酸酯类专项风险监测,共监测乳制品、原料乳及含乳食品788个样品,饮料、肉制品、蔬菜制品等其他食品113个样品,全部合格。同时,督促全省4121户小作坊签订了质量安全承诺书并建档,有效保证了全省食品安全,维护了消费者的权益。

四是精心制定安全预案,确保酒博会、民运会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专门制定了《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食品、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工作方案》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案,建立统一的应急指挥平台,并以贵阳市为重点,开展专项检查,确保了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

同时,在执法和办理案件中,提出并执行“四不罚、四必罚”的要求,即对新投产的生产企业试生产期间发现一般质量或标识问题以整改和帮扶为主,原则上不处罚;对因购销双方发生一般质量问题而投诉的以调解为主,原则上不处罚;对招商引资企业已主动申办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但暂未获得受理许可的,原则上以责令停止无证生产整改为主,不予处罚;对一贯重视质量管理、首次出现一般质量问题的企业,以整改为主,原则上不处罚,真正达到查处一个企业、规范一个行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目的。而对主观故意违法、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利益等情节特别严重的四种违法和犯罪行为,坚决予以处罚。

打造“服务质监”

融入经济发展主战场

《当代贵州》:对于质监部门来说,强化常规的执法监管自然必不可少,但更重要的是要转变工作方式和理念,主动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寓服务于行政执法监管,主动服务、超前服务。唯其如此,质监工作才能有效助推经济社会发展,为全省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张伟力:是的。强化质量监督执法只是质监工作的“原始阶段”,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才是质监工作最根本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当前及今后,全省质监工作只有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主基调、主战略和产业振兴规划等重大决策部署,强化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从事后处罚向事前服务转变,从“游离”于经济社会边缘向主动渗透、扎根到发展每一环节转变,潜心打造“服务质监”,切实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方能真正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者。

《当代贵州》:如您所说。在打造“服务质监”助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今年以来全省质监系统是如何作为的?

张伟力:今年以来,全省质监系统积极深入企业搞服务,从产品源头抓质量,不断改进服务方式方法,根据企业不同特点开展相应的服务内容。

针对企业在生产和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生产许可证办理、生产条件建设、标准制定、地理标志保护、品牌培育等具体困难和问题,质监部门专门在全省确立了100家重点企业,在全系统开展“服务100家企业”活动,主动上门,深入瓮福、开磷、振华等大企业,进工厂、进车间,从标准、计量、生产的工艺流程环节到质量监管和发证、认证的申报,向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从求实效上下功夫,得到了企业的一致好评。

针对企业产品名牌培育和创建问题,围绕工业强省战略和十大产业规划,制定了《贵州省质监局“十二五”名牌培育规划》,还针对民营企业品牌建设问题,专门制定了民营经济名牌产品培育计划,对名牌培育的重点企业深入开展帮扶活动,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企业发展壮大。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宏福牌磷酸一铵”等98家企业的157个产品被评为2011年贵州省名牌产品,极大地激发了全省企业创建名牌的积极性,增强了贵州企业名牌意识,产品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加强。

针对以标准化促进产业化的问题,以确保实效为出发点,加大标准的制修订和实施,加大对标准化示范项目的指导和支持。今年7月,由省质监局组织制定的《酱香型白酒》国家标准(GB/T 26760-2011)已由国家标准委正式,并于今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填补了酱香型白酒国家标准的空白,进一步巩固了我省酱香型白酒在全国的地位,提高了贵州酱香型白酒在全国的话语权。

目前,茅台酒地理标志保护范围调整扩大工作已经进入审查阶段,并将极大促进仁怀酱香型白酒地理标志申报。为促进仁怀白酒工业旅游,我们主动牵头制定了《仁怀市白酒工业旅游点遴选标准》,并确定4家企业作为首批入选仁怀市白酒工业旅游点。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支持,已将仁怀市作为白酒工业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地区。同时,本着“储备一批、培育一批、保护一批”的原则,加大对贵州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力度。目前,剑河钩藤、正安白茶、正安野木瓜、已获国家质监总局正式公告保护;安顺蜡染、独山盐酸、罗甸艾纳香、黄果树毛峰等产品的地理标志保护申报工作正加紧推进。

经济发展潜力范文第5篇

日前,被誉为“21世纪的新材料”的玄武岩纤维在阿拉尔市批量生产,一期工程每年可产玄武岩纤维及制品3000吨。这一绿色高新技术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道路桥梁修建、建材及防火制品生产。

玄武岩纤维生产作为新材料分支产业之一,填补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空白,是兵团新兴产业加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战略性新兴产业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对新疆兵团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可谓一只已崭露头角的“潜力股”。2012年,新本文由收集整理疆兵团出台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并设立专项资金,在强化招商引资、加快人才培育和引进、搭建发展平台等方面给予支持。目前,新兴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生物、信息、节能环保等六大产业已成为兵团优先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据介绍,到2015年,兵团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将达120亿元,年均增速35%以上,占新疆兵团生产总值的8%左右。

在新材料领域,新疆兵团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宽带隙半导体材料碳化硅晶体产业化关键技术”已获成功,拥有第三代碳化硅晶体生长炉25台,形成年产2万片碳化硅晶片能力,成本仅为国际同类产品的八分之一到十分之一,初步建成全球第三家碳化硅晶胚规模化生产基地;“超级电容器电极用多孔碳材料”已形成年产50吨的生产线,首批试制品已被韩国、日本及国内部分厂家试用,打破了发达国家对该领域的技术封锁;新疆西部宏远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特高压电极箔填补了国内空白,生产技术居国内先进水平。

在生物医药领域,天康畜牧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口蹄疫o型、亚洲i型三价灭活疫苗作为国家注册的三类新兽药,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生产的益绿素植物提取物饲料添加剂、泰力饲用复合酶制剂等产品,在国内市场具有一定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