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

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

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

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会计环境 会计发展 影响

一、政治环境因素及其对会计发展变化的影响

一国的政治环境包括政治体制、政治路线、政治思想和政治领导。它们对会计的影响多数情况下是间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任何一种政治制度下的统治阶层,都需要利用会计处理经济利益关系,这就必然使会计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和社会属性;2.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治体制,对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具有推动或阻碍作用,政治体制的改革,势必会引起会计赖以生存的经济环境发生变化,进而使会计的各方面发生相应变化;3.不同政治环境下的民主理财程度不同,群众监督制度不同,对会计信息公开程度的要求也不同。

就是在实行三权分立的西方政治制度下,因其政治路线、政治思想的不同,各国的会计理论研究与会计实务也有一定差异。英国与美国倡导自由,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均以市场为导向,强调政府的不干预,反映在会计上,认为会计应从实用主义出发,立足于优化企业的商务活动。会计的目标是保护债权人、投资者利益;会计信息应以真实、公允、实用为基本质量要求;对会计的管理以民间职业团体制定和颁布的会计准则为会计行为的约束规范;在会计理论研究上,强调以完整的会计概念体系作为会计学科独立发展的理论基础。

同样是在三权分立的荷兰,其会计定位则是以服务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为核心,认为会计的目标是维护企业利益,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全方位服务,会计核算必须使投入企业的资本得到保值增值。会计核算过程中,稳健主义被政府和社会广泛接受。

而我国对会计的研究与认识,则是从我们的国体、政体与政治路线出发,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不能脱离中国实际。反映在会计问题上,要求我们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运用马克思哲学唯物论与辩证法研究会计,强调会计是国家政府控制和管理经济的有效工具。所以实务中,由政府制定和颁布详细而具体的统一会计制度,并将有关经济政策融入其中,以统一性、可比性作为会计信息的基本质量要求。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政治环境因素不一样,各国的会计研究指导思想各异、对会计认识也大相径庭,会计实务更是缤采纷呈。应当说,与其他各因素相比,各国的政治环境是相对稳定的,因而对会计发展变化的影响较小(主要体现在会计研究指导思想的稳定性和对会计的认识与管理上)、较间接(政治通过影响经济、法律等其他会计环境因素彰显其威力)。

二、法律环境因素及其对会计发展变化的影响

不同的政治环境形成了不同的法律模式。目前世界上基本可以分为大陆法系与海洋法系两大法律体系。不同的法系产生于不同的社会发展背景,并以不同方式作用于会计领域。

属于大陆法系的国家,政府在会计规范指定过程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会计规范大多体现于公司法、税法和商法等法规之中,形成了较为典型的立法会计模式,而且多数会计规范具有统一性、强制性特点,会计职业团体作用有限;而在海洋法系的国家,会计规范则基本由民间职业团体制定,政府很少干预,从而形成了协会会计模式,会计规范的灵活性、可选择性较为明显,会计职业团体权威性很高。

再从会计信息的披露情况看,大陆法系的国家,会计上奉行极端稳健原则,推崇准备金会计,通过各种准备金的计提与运用平滑各期收益,会计信息的公开程度较低;海洋法系的国家由于会计目标突出投资人与债权人的利益维护,与作为会计信息生产者的企业内部人员来讲,投资人与债权人处于明显的信息弱势地位,因而决定了为实现会计目标,企业应最大限度地公开会计信息,以满足投资者和债权人全面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

另外,不同法律环境对会计监管及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也有很大差异。大陆法系国家由于实行强有力的集权管理,在会计监管问题上也遵循同样的思想,依靠政府有关部门对会计实行较多的监督,又由于会计规范制定的具体与统一性特征,导致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空间狭窄,会计人员一般习惯于循规蹈矩,照章行事,素质要求相对较低;海洋法系的国家,由于市场作用的影响较大,会计规范的灵活性和会计监督上主要依赖于社会民间组织,留给会计人员独立判断的空间广泛,对会计人员素质要求相对较高。

三、经济环境及其对会计发展变化的影响

经济环境是对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调控方式、证券市场发育程度以及物价变动水平等具体因素的抽象概括,它是影响会计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

从经济体制看,目前世界范围内基本可以分为竞争型市场经济、计划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社会型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几种体制,不同的经济体制形成了不同的会计目标、管理方式、会计规范、会计监督等模式,所以研究会计及其发展变化,首先要研究会计所处的经济体制,其次要把握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方向及规律,由此才能抓住会计的实质,理解会计、掌握会计,并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发展会计,使会计与时俱进,促进其在资源配置、提高效益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会计环境 会计 影响

一、政治环境因素及其对会计发展变化的影响

一国的政治环境包括政治体制、政治路线、政治思想和政治领导。它们对会计的影响多数情况下是间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任何一种政治制度下的统治阶层,都需要利用会计处理经济利益关系,这就必然使会计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和社会属性;2.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治体制,对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具有推动或阻碍作用,政治体制的改革,势必会引起会计赖以生存的经济环境发生变化,进而使会计的各方面发生相应变化;3.不同政治环境下的民主理财程度不同,群众监督制度不同,对会计信息公开程度的要求也不同。

就是在实行三权分立的西方政治制度下,因其政治路线、政治思想的不同,各国的会计与会计实务也有一定差异。英国与美国倡导自由,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均以市场为导向,强调政府的不干预,反映在会计上,认为会计应从实用主义出发,立足于优化的商务活动。会计的目标是保护债权人、投资者利益;会计信息应以真实、公允、实用为基本质量要求;对会计的管理以民间职业团体制定和颁布的会计准则为会计行为的约束规范;在会计理论研究上,强调以完整的会计概念体系作为会计学科独立发展的理论基础。

同样是在三权分立的荷兰,其会计定位则是以服务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为核心,认为会计的目标是维护企业利益,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全方位服务,会计核算必须使投入企业的资本得到保值增值。会计核算过程中,稳健主义被政府和社会广泛接受。

而我国对会计的研究与认识,则是从我们的国体、政体与政治路线出发,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从的国情出发,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不能脱离中国实际。反映在会计上,要求我们在的世界观和论指导下,运用马克思唯物论与辩证法研究会计,强调会计是国家政府控制和管理经济的有效工具。所以实务中,由政府制定和颁布详细而具体的统一会计制度,并将有关经济政策融入其中,以统一性、可比性作为会计信息的基本质量要求。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政治环境因素不一样,各国的会计研究指导思想各异、对会计认识也大相径庭,会计实务更是缤采纷呈。应当说,与其他各因素相比,各国的政治环境是相对稳定的,因而对会计发展变化的影响较小(主要体现在会计研究指导思想的稳定性和对会计的认识与管理上)、较间接(政治通过影响经济、法律等其他会计环境因素彰显其威力)。

二、法律环境因素及其对会计发展变化的影响

不同的政治环境形成了不同的法律模式。世界上基本可以分为大陆法系与海洋法系两大法律体系。不同的法系产生于不同的社会发展背景,并以不同方式作用于会计领域。

属于大陆法系的国家,政府在会计规范指定过程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会计规范大多体现于公司法、税法和商法等法规之中,形成了较为典型的立法会计模式,而且多数会计规范具有统一性、强制性特点,会计职业团体作用有限;而在海洋法系的国家,会计规范则基本由民间职业团体制定,政府很少干预,从而形成了协会会计模式,会计规范的灵活性、可选择性较为明显,会计职业团体权威性很高。

再从会计信息的披露情况看,大陆法系的国家,会计上奉行极端稳健原则,推崇准备金会计,通过各种准备金的计提与运用平滑各期收益,会计信息的公开程度较低;海洋法系的国家由于会计目标突出投资人与债权人的利益维护,与作为会计信息生产者的企业内部人员来讲,投资人与债权人处于明显的信息弱势地位,因而决定了为实现会计目标,企业应最大限度地公开会计信息,以满足投资者和债权人全面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

另外,不同法律环境对会计监管及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也有很大差异。大陆法系国家由于实行强有力的集权管理,在会计监管问题上也遵循同样的思想,依靠政府有关部门对会计实行较多的监督,又由于会计规范制定的具体与统一性特征,导致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空间狭窄,会计人员一般习惯于循规蹈矩,照章行事,素质要求相对较低;海洋法系的国家,由于市场作用的影响较大,会计规范的灵活性和会计监督上主要依赖于社会民间组织,留给会计人员独立判断的空间广泛,对会计人员素质要求相对较高。

三、经济环境及其对会计发展变化的影响

经济环境是对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调控方式、证券市场发育程度以及物价变动水平等具体因素的抽象概括,它是影响会计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

从经济体制看,目前世界范围内基本可以分为竞争型市场经济、计划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社会型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几种体制,不同的经济体制形成了不同的会计目标、管理方式、会计规范、会计监督等模式,所以研究会计及其发展变化,首先要研究会计所处的经济体制,其次要把握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方向及,由此才能抓住会计的实质,理解会计、掌握会计,并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发展会计,使会计与时俱进,促进其在资源配置、提高效益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其对会计实践领域的宽窄、理论研究的深浅、规范体系的完善等都有不同影响。一般地讲,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会计的认识就越加科学,会计的各方面工作就越加完善。

从经济调控方式看,经济调控方式取决于政治体制与法律体系,高度集权的政治与法律体系下,经济调控方式一般也采纳集权方式,从会计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对会计及其人员的管理及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都比较强硬与统一;市场化程度高的经济体制下,宏观经济调控力度一般较弱,主要依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实现各种调控,政府的干预较小,反映在会计上,就是规范制定与管理呈协会型,鼓励企业自行选择会计政策,会计主要服务对象定位于广大社会公众。

从证券市场发育程度看,发达的证券市场,要求会计信息披露充分、及时,而且决定了会计服务对象主要为广大投资者和债权人;处于发展初期的证券市场,对会计信息披露要求较弱,会计目标主要确定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服务。

总之,经济环境决定会计的产生与发展,无论会计是从被动的无组织到有组织的变化,还是主动的完全有组织的变换,都是经济环境内部矛盾激化使原会计赖以生存的基础发生了变化。在一个政治相对稳定的环境中,会计的发展变化主要源于经济因素的不断变化。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日益全球化,发展高科技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区域经济持续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种新型的经济即主要取决于智力资源的知识经济也在逐步发展。世界经济发展的以上趋势与状况,决定了我们进行会计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的国际化方向,要求我们进一步参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工作,进一步研究国际会计的相关;面对新兴产业的出现,会计如何行使职能以发挥其提供特有信息的职能;区域经济对会计提出了哪些新课题。这些都是新经济环境条件下,研究环境问题对会计影响的侧重点。如果把视线放回我国,新经济环境下会计问题则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会计定位问题,我们在现实的经济环境下,将会计定位于统一化模式还是宏观化模式还是微观化模式,不同模式将直接影响对会计模式各要素的分析与;2.会计国际化过程中,中国特色问题研究,不同国家的会计产生于不同的政治经济环境中,各有特色是客观存在的,关键问题在于正确把握特色的内涵及具体体现,特色与国际化的关系问题及未来发展,以动态的研究理念时刻保持对会计问题的敏感与理性。

四、环境因素及其对变化的

科技环境从广义上来讲,属于环境因素之一,我们之所以将其独立出来作为影响会计的要素之一探讨,主要是基于这样的想法:科技发展水平高低虽然依赖于经济发展状况,但是在21世纪的今天,它确实已经对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而且,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已经得到全世界的认可,说明它不仅是依附于经济,本身已成为进步与发展的一大推动因素,这从其发展趋势上可以看出:1.发展速度快,相应新学科不断涌现;2.发展综合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现代技术完全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而现代科学也装备了现代技术设备,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3.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结合,解决人类面临的高度综合性的。

以上三方面的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对会计的发展变化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首先,在新的科技发展水平下,传统会计的手段与实物操作受到挑战,会计的研究重点随之发生变化,会计新领域不断涌现,会计这门社会科学越来越与其他学科交叉,横向发展越来越宽,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对会计自身的把握不断深化,由此会计纵深发展得到空前繁荣,细化的会计分支学科急待我们去研究与发展;其次,科学与技术的密切联系,使得我们对会计的社会属性及技术属性的认识更进一步,同时指导我们应该更好地以现代技术装备会计科学,以会计科学推动经济发展,进而对现代技术发展做出会计的贡献;同时,在会计的研究中,需要引入许多新事物,以开创会计发展之路,解决会计信息提供的真实性、相关性问题。

显然,科学技术对会计的发展变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会计如何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会计理论研究的侧重点,会计事物的未来发展方向及未来会计理念的树立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五、管理环境因素及其对会计发展变化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后期,经济管理逐步从科学管理发展到现代管理。现代管理的特点是:1.面向市场的管理,是开放型的、提高市场竞争力的管理;2.从系统出发,注重战略发展的研究,实行战略管理,强调社会整体经济效益;3.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经济管理部门要制定和执行宏观调控政策,制定各种中长期经济规划、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发挥行政指导作用,对进行正确引导;4.企业加强内部管理;5.以人为本出发,实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高层管理为中心的管理,重视行为科学的运用,培育企业精神;6.广泛运用机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重视信息的管理。

现代管理的以上特点,对会计的发展变化产生了一系列影响,主要表现在:首先,现代管理同时注重企业内部管理与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两方面,这就要求会计提供的信息既要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又要满足国家宏观管理的需要,而内部与外部的信息需求必然存在差异,因此对会计的未来发展如何适应这两方面的需求提出了挑战。我们知道,世界范围内的会计模式大体分为微观模式、宏观模式、统一模式与独立模式,按照现代管理的特点与我国的国情,我们的选择可能是微观与统一模式的结合,而这二者如何结合起来这在世界上还无先例,要靠我们自己的认识与研究以期探索一种与现代管理相得益彰的会计模式。其次,从会计管理以人为本出发,重视行为科学的运用来看,对管理会计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如何将行为科学理论动态地运用于管理会计,并以战略思想统帅该学科,科学地构造管理会计新的理论体系,成为新世纪的一项重要课题。最后,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广泛运用,使得传统会计依托的操作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由此带来对会计认识重点、研究重点与工作重点的转移,如何把握现代科学技术支持下的会计各项变化,是今后我们关注与倾注精力的地方。

六、研究与认识会计的“环境观”及其意义

任何一个国家的会计,都处于一定的会计环境中,受到各种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客观环境所处状态不同,发展变化路途不同,导致世界范围内各国会计各异,使得会计呈现出明显的社会性特征。所以,认识会计就要充分认识会计所处的客观环境,把握客观环境的性、交融性与动态性,将会置于大环境中,才能从根本上认识会计、理解会计,才能解释世界范围内会计理论的缤采异呈,会计实务的丰富多样;也惟有如此,根据客观环境的发展变化规律,我们才有可能架构与环境发展状况相适应的会计未来蓝图,创新会计,发展会计。显然,没有对会计环境的深刻认识与把握,谈会计创新与发展,无异于构造空中楼阁。

我们知道,会计有三大属性,即社会性、技术性和人文性。上文谈到会计的社会属性,使得研究与认识会计要充分把握其客观环境,那么对于技术性、人文性与会计环境的关系,我们依然认为环境影响着技术性的发挥、人文性的内涵。首先,会计从产生之日起的提供信息的一套完整的技术,奠定了会计在人类上的地位,但是,综观会计发展史,其技术手段在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展,原始结绳记事、古代的算盘记帐、现代的电脑软件运用,无一不体现了环境变化对会计技术性属性的影响,使得会计的技术性属性不断得到充实与发展,使得我们把握了一个动态的、发展的会计属性,而这一点在现论研究中是至关重要的。其次,人文性与会计环境的关系,人文性的提出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日益重视人的结果。原始与古代社会,我们只认识会计的核算与监督职能,归结到属性上,则是社会性与技术性,只有到了现代文明社会,我们才提出了会计的人文性属性,这一历史发展过程本身就雄辩地证明了人文性与环境二者不可分割的关系。

以上论证了环境对会计的影响,当然,会计对环境的反作用也以一定方式进行着。我们不能忽略二者的互动研究,只有把握会计研究过程中的环境观,才能更好地认识会计、发展会计。

[1]于玉林,李端生。会计基础理论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于玉林。现代会计结构论[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3]薛云奎。会计大趋势———一种系统方法[M].北京:财政出版社,1999.

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市场经济条件 中职学生 社会生活

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在我国有3亿6千多万,中职学生是其中的重要部分,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在全面建设小康生活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把我们的中职学生培养成为既掌握职业技能、技术,又具有职业道德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是职业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社会生活是实践性、物质性的,它由主体的思想道德认识决定,同时又体现并实践着主体的思想道德认识,因此,加强对学生社会生活的指导,是对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突破口和归宿,解决好学生社会生活的问题,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对学生社会生活的指导如同学校的其他教育工作一样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知识性和技术性,必须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态度。

一、市场经济的影响是双重性的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经济形成了多元化的格局,多元化的经济形式带来了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这些观念的转变给人的思想注入了新的生机,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同时市场经济是凸现个人利益的求利经济,凸现金钱地位的货币经济,优胜劣汰的分化经济,特别是现阶段生产力尚不够发达,法制尚不够健全,必然会给人们的思想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1.市场经济自主经营的原则激发人的主体意识生成,也诱发个人主义倾向,在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社会中,人的活动是追求自身利益,但利益主体本能地会根据自己的处境并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尽可能地追求效用的最大化,因此活动者是理性的,同时利益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行为必然受到利益机制的约束。基于存在的独立性、选择的自主性,对风险的规避性,使市场的“自由”交换中有着合理的内核,从而使市场经济处于一种自发的良性运转之中,市场经济的这种特性,赋予人们必须具有主体意识,唤醒了其积极性、能动性、风险意识,从而使命感和责任心随之加强,有利于人的独立性、创造性意识的形成,这给我们指导学生的社会生活奠定了好的基础。另外,市场经济自身存在着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等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制度不够完善,法律不够健全,个人主体意识与利益的驱使有可能诱发利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倾向。对学生而言,主体意识增强,表明他们社会化过程的加速,是好事,但并不等于他们已具有良好的主体意识和行为的自控性、自主性。

2.市场经济所有制形式的多元化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社会生活思想和行为价值取向的多元性。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遵循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逐步消除了所有制结构的不合理因素对生产力的羁绊,作为社会主义经济成分重要组成部分的非公有经济,呈现出兴旺发达的态势,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开放性,解放了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力,促进了物质文明的进步,推动了精神文明的发展。社会宏观环境的良性运行为指导学生的社会生活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从另一方面看,多种所有制形式形成了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表现出多种意识形态。现实生活中,既有积极的、健康的意识,又有落后的、封闭的、保守的意识;无私奉献、公私兼顾、合理利己和极端利己各种价值观并存;在外来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中,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并存,精华和糟粕并存等,使学生的思想行为、价值取向呈现出复杂性和多元性,而其中的消极因素必然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3.市场经济的效益原则增强了效益观念和求实精神,同时诱发了拜金主义和重利轻义倾向。一方面,效益原则是市场经济生命力的支撑点,促进市场主体在追求经济效益过程中遵循“低成本、高效率、少投入、多产出”的法则,遵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规律和竞争的机制,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效益观念和务实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勤俭朴实和拼搏进取的精神,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在市场机制、法制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备的情况下,市场竞争中存在不正当倾向,会诱发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假冒伪劣等阴暗面,也会使学生滋生投机心理。

二、正确处理指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几个关系

1.适应性与超越性的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是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根本利益的抉择,市场经济建设的成效在根本上取决于人的素质。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灵魂,市场经济的确立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道德作为上层建筑,必然受与之相对应的经济基础的制约,道德必须适应而不可回避、排斥市场经济。另一方面,道德作为意识形态,对与之相对应的经济基础具有能动作用,道德必须超越而不能仅囿于适应市场经济。只有在适应中超越,在超越中适应,螺旋式上升,层递发展,才能在培养与造就中国现代化事业的人才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首先,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它要受物质的、现实的生活的制约。适应性要求立足市场经济的实际,适应社会,贴近生活。但这种适应性不是消极的适应,而是积极的适应。一方面立足于市场经济的实际,引导学生树立主动性、协调性价值观念。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充分挖掘、发挥个体的创造力,使学生确立平等互利、公平诚信的价值原则,促进社会的和谐有序发展。另一方面立足市场经济的竞争性、求利性,引导学生树立进取、开拓、创新的观念和功利、时效、信息等功效价值观念,并基于市场经济的风险性、不确定性培养学生适应市场经济的良好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实现与市场经济的契合,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能够成为弄潮儿,而不被淘汰。

其次,仅停留在适应市场经济的层面,还不足以发挥其对经济的能动作用。市场经济的超越是在能动适应中的超越,是在扬弃中的超越,更是在可能的条件下的超越。一方面,引导学生积极克服消解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促使思想意识、行为规范合理化,避免急功近利、见利忘义的思想行为。另一方面,引导青少年学生形成更高层次的思想品德、价值观念,提升他们的道德境界,形成高尚、完美的人格。从而在适应中实现超越,体现主动适应,积极作为的特征。指导学生社会生活正是“按照某种超越于现实的道德理想去培养和塑造人,促使人去追求一种理想精神境界与行为方式,以此实现对现实的否定”(鲁杰《道德教育:一种超越》)。也正因为此,通过为未来培养具有主体性的人的现实活动,来超越现时代而不是停留在复制现有规范,从而实现对人的全面发展、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最终发挥其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推动社会文明的发展进程。

2.教师的主体性与学生主体性的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激发了人的主体意识,为人的主体意识的实现提供了现实的外在社会环境。从哲学意义上讲,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观点,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教师和学生都具有能动性,都应是主体。

指导学生社会生活作为德育主体的一种实践活动过程,其实质是学生主体在教师主体的帮助下,消化、吸收、实践德育内容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处在一定社会环境和自身成长的发展阶段,受社会环境和自身道德发展规律的制约。因此在指导目标的确定上,不仅要考虑社会的要求,更要重视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在指导内容的安排上,不仅要依据社会规范,更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在指导途径和方法的运用上,不仅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教师的主体作用体现在保证学生的自觉主动性的充分发挥方面。在过程中,教师的活动是可以变化的,学生的品德发展规律是不可替代的,认识的发展,情意的感化,行为的展开都由学生自主完成,具有不可替代性。所以从指导工作的起点、过程、终点三方面看,学生主体是第一性的,教师主体是第二性的。

在实践过程中,近、现代西方教育思想偏重于学生主体作用,夸大为学生中心论,导致学生的放任、放纵的可能。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侧重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主体性培养,使学生缺乏主动性、创造性。

因此,在指导过程中,树立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双主体合作关系的理念,使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双向互补,发挥两个积极性,形成合力。经由这一过程,学生主体性逐渐成长,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最终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达到各个具体的指导目标,从而发展和完善个体人格,成为适应市场经济并推动市场经济建设的主体。

3.导向的一元化与实践的多元化的关系

导向是我们指导活动的主观方面,是一元化的,体现着社会要求稳定的本质,实践既是指导活动主体,是指活动的客体和客观方面,又是多元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确立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并共同发展是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抉择,而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并存就决定了实践方面的多元化,从客观方面看,会出现与主观方面相比不一致的多样性,学生的思想、观念是各不相同的,呈现出多元化的意识。从客体方面看,学生的行为也是千差万别、各种各样的,他们对待同样的问题或事物,会有不同的态度、行为等。

另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遵循公有制主渠道、共同富裕原则,为指导学生的社会生活一元化导向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道德基础。

市场经济通过竞争机制、市场机制,强化了人们的时效观念,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并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过对一般市场经济的扬弃,高扬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更能充分保障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即为满足广大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的实现。由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解放了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力,极大地丰富和提高了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为新时期德育一元化导向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理想,以其可行的实践性和可求的理想性,随着改革开放越来越深入人心,成为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新型关系的规范和尺度,有机地整合了义与利的两极目标,使义和利取得了一致性和合理化,共同富裕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目标和基准。

三、要遵循的原则

1.教育性原则

所谓教育性原则指的是在进行未成年学生社会生活指导过程中要正面引导,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积极中肯的分析,注意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社会生活的指导应该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特征和时代性、进步性。所以针对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的不满言行、错误观点、甚至是敌对情绪与态度,我们应该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明辨是非,帮助他们端正看问题的态度,调整看问题的角度,建立积极的思维模式,积极地对待和参与社会生活,使学生在处理各种社会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有序的社会生活的模式,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启迪和共产主义人生理想的教育,在贯彻教育性原则时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要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和观点为指导,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充分考虑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理论方法和实际操作技术的选择和运用;第二,要把指导未成年学生的社会生活与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行为规范和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在道德素质、思想觉悟和日常行为等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第三,要强调正面的启发教育和积极引导,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观念教育,确立占主导地位的共同目标、信仰、行为准则等。

2.法制性原则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虽然目前我国还处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存在法制不健全、不完善的问题,但是,在这方面我们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国内,制定了很多规范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我们加入WTO,加入一些国际性、区域性经济组织,我们要遵守相应的国际法,这些都为我们确立法制性原则奠定了基础。对于学生的社会生活的指导,本身也是法律的要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第三章第十三条确定“学校应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对未成年学生进行社会生活指导”。一方面,我们要加强法律知识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律观念和意识,让学生的社会生活从认识到行为都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下进行,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同时法律知识的具备和法制观念的培养,也有利于学生用法律法规作为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指导者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也要提高自身的法制意识,遵循法律精神来指导学生的社会生活。

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回顾,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理想社会主义不存在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分析论证了现实社会主义存在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因素,并指出现实社会主义的经济危机与其基本矛质和基本制度并无关系。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有现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矛盾的必然产物。关于社会主义是否存在经济危机,则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本文试图分析现实社会主义存在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一、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了经济危机的两种可能性:一种来自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因买卖分裂可能中断.物物交换发展为以货币为交换媒介的商品流通后,买卖分离了。一个卖者卖了自己的产品却不一定要马上去买自己需要的其他卖者的产品,那么其他卖者就有可能卖不出自己的产品.另一种来自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因支付环节可能中断。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后,在两个不同的时刻分别起价值尺度和价值实现手段的作用,危机的可能性就包含在这两个时刻的分离中。在执行价值尺度时,货币只是观念上的货币,而在必须进行实际支付时,一旦有债务人不能如期支付,就会引起连锁反应,使一系列支付不能实现,从而整个信用关系遭到破坏,由此造成经济危机。可见,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使危机形式上的可能性进一步向现实转化。

马克思还揭示了生产过剩危机的必然性。为了追逐剩余价值,资本家无限扩大资本积累,导致了资本在一端积累,贫困在另一端积累,从而需要消费的穷人没有支付能力,而支付能力却掌握在缺乏消费倾向的富人手中。“一方面,广大的生产者的消费只限于必需品的范围,另一方面,资本家的利润成为生产的界限。”这就是说,资本的利润量与其投入量相联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决定了生产的唯一目的和动机是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为此,资本家拼命扩大生产规模,同时又千方百计提高对劳动者的剥削程度,这就必然要出现生产无限增长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从而以生产过剩为特征的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因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源自其基本矛盾,其实质是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过剩,是企业内部生产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社会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群众购买力相对缩小之间矛盾的必然产物。危机的解决又使资本主义的矛盾进一步激化,恶性循环将再次发生。因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马克思、恩格斯都认为这种周期性说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容纳不了它所创造的生产力: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越来越尖锐,要解决这个矛盾,只能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

二、理想社会主义不存在经济危机

尽管马克思、恩格斯并未直接论述过社会主义是无危机社会,但他们对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分析以及关于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为社会主义不存在经济危机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他们理想中的社会主义是不存在经济危机的。

第一,理想社会主义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因此并不存在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这一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矛盾。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与生产的社会化是一致的,这就根除了私人资本追求价值增殖所出现的生产的盲目性、无序性,因此,也就不存在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

第二,理想社会主义取消了商品经济和货币。在理想社会主义中,商品、货币消亡了,原来由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中断而引起危机的可能性也就不存在。

第三,理想社会主义实行按需分配。理想社会主义的社会生产按照需求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产品按需分配,这种分配方式避免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大多数人因贫困而导致的需求萎缩,因此不存在社会范围内生产过剩的可能性,从而排除了危机产生的内生性制度因素。

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取消了商品经济和货币、社会产品实行按需分配,从根本上排除了危机产生的内生性制度因素,危机也就不存在了。

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只要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就能克服产生经济危机的最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而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就能克服单个企业组织内部有计划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之间的矛盾,因为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从而克服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人民购买力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也即是说,社会主义能够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生产,这是一种没有经济危机障碍的发展。

三、现实社会主义存在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马克思、恩格斯理想中的社会主义不存在经济危机,然而,现实毕竟不同于理想,现实社会主义也存在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第一,现实社会主义经济依然是商品货币经济,这是存在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因素.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社会主义不存在经济危机的可能性,然而现实社会主义并非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那样诞生于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社会之中,而是建立于生产力落后、资本主义不发达的俄国、中国、东欧和其它第三世界国家。所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其社会生产力的基础条件与马克思、恩格斯所预测的情况大不相同。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砸碎国家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及其相应的制度。但是,这些国家建立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没有经历比较充分的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上,社会主义经济并没有也不可能取消商品货币经济。 而马克思论述了经济危机的两种可能性:一种来自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因买卖分裂可能中断;另一种来自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因支付环节可能中断。也就是说,只要存在商品货币经济,就有可能存在经济危机。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当然,无论是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存有根本区别。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理论上,虽然它不会导致经济危机的必然性,但也不能排除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第二,现实社会主义的私有经济是存在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因素。理想社会主义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根除了私人资本追求价值增殖所引起的生产的盲目性、无序性,因而不存在经济危机的制度性因素。然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经过我国的创新和发展,经济成分己不是单一的、纯而又纯的生产资料公有制,而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结构并存。私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并将长期存在下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市场经济(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社会劳动与私人劳动之间的矛盾冲突进一步发展。因此,社会化的生产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尽管不在全社会大范围存在,但毕竟在一些领域和部门小范围长期存在。在此条件下,现实社会主义存在着发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而在实践中,也确实存在着生产相对过剩,人们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情况,比如房地产业即是如此。当然,在现实社会主义中,这样的危机并非全社会的、全面的危机,而只是局部的小范围的结构性危机。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这种结构性危机的危害是可以减小到最低限度的。

第三,国际经济因素对现实社会主义的影响。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我国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并与国际“接轨”,只要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经济危机,社会主义国家也难以独善其身,也会受到来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这是社会主义存在经济危机的一个重要的外部因素。经济的市场化、国际化,竞争的白热化,使得世界经济的波动会直接作用于我国国内经济,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主义国家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将本国产业结构纳人国际分工,这就难免使自己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受到国际市场状况的影响,从而也就难免要受到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由于美国是中国对外贸易出口的重要伙伴国,始于美国的经济危机无疑对中国的出口贸易有很大影响.这种影响既有显性的又有隐性的,显性的影响表现在成品或半成品的出口急剧萎缩,引发工厂倒闭,大批工人失业;隐性的影响表现在与产品相关的下游产业萎缩、不景气、工人失业。

第四,政府经济政策的失误也可能引发经济危机。政府对社会经济的引导,通过具体的产业政策、就业政策、货币政策、贸易政策、财政政策、人口政策等的实行来实现。如果这些政策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情况,就会推动经济发展;反之,则会加剧各种固有矛盾,甚至阻碍经济发展。比如错误的产业政策及与此相关的对高速度、高产值的盲目追求不断加剧供求结构性矛盾,这种局面发展到一定程度,危机就会出现。

当然还有一些因素可能引发现实社会主义的经济危机,如特大自然灾害、战争及社会动荡、国际关系的一些意外因素(如60年代中苏关系的破裂)等等。

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 主导生产要素 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 后工业社会

一、生产要素理论的发展

自从有了经济学以后,对生产要素问题的研究不乏其人。各派经济学者对生产要素的用语不一,且概念的表述各种各样,但它是探讨经济学和贸易理论的前提[1]。

古典经济学大多没有清晰的生产要素的概念,甚至于没有明确的生产要素用语。威廉·配第认为“所有物品都是由两种自然单位—即土地和劳动—来评定价值,换句话说,我们应该说一艘船或一件上衣值若干面积的土地和若干数量的劳动。理由是,船和上衣都是土地和投在土地上的人类劳动所创造的。”[2]“土地是财富之母,而劳动则为财富之父和能动要素”[3]。其后,法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坎蒂隆提出“土地是所有财富由以产生的源泉或质料。人的劳动是它的形式” [4]。据此可以推断,配第和坎蒂隆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生产要素的概念,但两人都认为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和劳动,这就是所谓的生产要素二元论。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将生产要素理论推进了一步,明确使用了生产要素用语,提出了生产要素三元论,认为“产品是由人类所能掌握的生产手段创造出来的,即由人的劳动、资本和自然力创造出来。” [5]效用是通过生产要素的协同活动和协力作用生产出来的。无论何时何地生产都不能缺少这三个要素。西尼尔原则上同意萨伊关于生产要素分类的观点,但与萨伊不同,他用“节欲”取代了资本。约翰·穆勒追随萨伊,把资本主义生产条件归结为生产的三要素,即劳动、资本、自然要素(土地)。与萨伊不同的是,他认为惟一的生产力是劳动生产力,并实际上把资本生产力归结为特定生产方式下的劳动生产力。

与古典经济学不同的是,新古典经济学有了清晰的生产要素概念,对生产要素的分类也更为准确。对生产要素理论进行专门研究的当推马歇尔,他用几乎一本书的篇幅专门论述生产要素,认为“生产要素通常分为土地、劳动和资本三类。土地是指大自然为了赐予人类的在陆地、海上、空气、光和热各方面的物质及力量。劳动是指人类的经济工作,不论是体力方面的还是脑力方面的。资本是指为了生产物质产品以及为了获得通常被算做一部分收入的利益而储备的一切资源。” [6]在此基础上,马歇尔认为资本大部分是由知识和组织构成的,主张把组织从资本要素中独立出来当作第四生产要素。由此可,马歇尔作为新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实际上提出了生产四要素论,进一步发展了生产要素理论,丰富了生产要素理论的内容。

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对生产要素理论的分析始终局限于生产要素概念的内涵、分类、性质及其在生产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考察。现代经济学关于生产要素理论的研究出现了一个大的视角转换,把生产要素与国际分工、国际贸易联系起来,考察了一国要素禀赋状况与一国参与国际分工方式的选择和贸易模式的决定二者之间的关系,开辟了生产要素理论研究的新方向。

1933年瑞典经济学家奥林出版《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提出了其国际贸易的要素禀赋理论,认为“每一地区在生产某些产品上具有优势,即该产品含有该地区拥有丰裕而便宜的相当大量的生产要素。”[7] 现代国际经济学的教科书把它叫做H-O定理,即一国应当出口该国相对充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进口该国相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然而,要素禀赋理论仍然没有脱离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框架,只不过将劳动成本比较优势变成了生产要素上的比较优势而已。正因此,迈克尔·波特在1990年出版《国家竞争优势》一书,提出著名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在其打造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体系中,放在第一位的就是生产要素,波特将生产要素分为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五类,并将这些要素分成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两大类。[8]与奥林不同的是,波特关于生产要素与国际贸易、国际竞争的分析已不再是静态的,而是具有动态性质。

二、主导生产要素的涵义

综观生产要素理论的发展过程,关于生产要素的分析尤其是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没有阐述生产要素的主次、优劣问题。二是对生产要素的分析基本都是静态的,实际上生产要素形式是发展变化的且成一个序列。这两个问题正是本文提出国际贸易的主导生产要素概念的基本出发点。

所谓国际贸易中的主导生产要素是指整体经济活动和贸易商品生产中所必须的并在生产要素序列中居于主导地位、对外贸易中具有比较优势的物质或非物质要素。首先,商品生产中包含的生产要素多种多样,且成一个序列,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要素序列也在不断延长,到目前为止,这个生产要素序列为土地(或自然要素)-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知识。

其次,一国生产要素序列中的生产要素有主次之分,本文区分为主导要素和非主导要素。顾元勋提出生产力主导性要素,并阐述了生产力主导性要素与制造模式分工发展之间的相互关联。[9]刘国武、李卫星提出知识企业的主导生产要素就是知识资本,并基于“概念格”理论进行了数学推论。[10]但这些都不是本文基于国际贸易分析所提出的主导生产要素概念。就生产要素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而言,波特将生产要素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他已观察到并论述了不同形式的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和产业竞争力形成中的不同作用,但划分过于粗犷,没有提炼出最重要的主导生产要素。国内经济学者洪银兴认为我国单纯根据资源禀赋确定国际贸易结构,企图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作为出口导向,可能跌入“比较优势陷阱”。[11]显然,这已充分认识到以不同生产要素为主导的经济之间的重大区别。

每个国家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都有一个生产要素序列,这个序列中都有一个最多两个主导生产要素。美国从工业社会走向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社会,其主导生产要素是技术和知识;日本虽然没有美国的领先优势,但其工业化水平远在其他发达国家之上,其主导生产要素是资本和技术;中国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资本和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但在现在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主导生产要素依然是劳动。

再次,从世界范围来看,一国生产要素序列中的主导生产要素应是该国对外贸易中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主导生产要素可以区分为国家主导生产要素和世界主导生产要素,国家主导生产要素必须是一国要素序列中要素密集度最高且在对外贸易中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但不一定是世界主导生产要素,世界主导生产要素代表了世界生产要素序列发展的最高或次高阶段。我们通过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分析会发现,每个国家都是以其主导生产要素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总是把其理论分析严格限定在两个国家之间,它分析两国之间的贸易基础是有效的,但在多国模型中要确定一国究竟以何种模式参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却变得十分困难。如果以主导生产要素确定一国在多国模型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的位置将变得十分容易。

最后,一国生产要素序列中的生产要素分为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两类,与之相对应,主导生产要素也有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之分。叶文虎等认为,社会经济发展要素分为物质和非物质的元素,[12]但哪些是物质元素,哪些又是非物质元素没有说明。于刃刚、戴宏伟将生产要素分为传统性生产要素和知识性生产要素。[13]本文将生产要素分为物质要素或实体要素和非物质要素,物质要素主要包括土地、劳动和资本。而非物质要素主要包括技术、管理和知识。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考察,无论是物质要素还非物质要素,都曾经充当过主导生产要素。

三、世界主导生产要素演进的历史考察

主导生产要素的历史演进要以地理大发现之后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开始作为时间起点,本文将这一时间起点定为1700年。从1700年至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发展可以划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三个时代。各个时代的主导生产要素是不同的,但它依世界生产要素变化的序列进行历史演进。

(1)农业社会(1700-1850年)是指以农业、矿业、渔业、林业为产业的社会。这些经济部门,以消耗自然资源为主,可将其归类为第一产业,很明显这些产业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例如天气变化、土壤肥力下降、森林资源与矿山资源采伐、挖掘过多而储量减少等等对第一产业都会产生影响。丹尼尔·贝尔将其称为“对自然的博奕”。这一时期对应的是农业技术,人类已完全进入农业文明,虽然从18世纪中叶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但此时的工业革命仅限于英国,其影响还未波及到全世界。因此,这一阶段的主导生产要素是土地和劳动,一国在对外贸易中之所能取得对别国的比较优势,在于该国拥有较多的土地财富和劳动要素,增加土地和劳动要素的投入成为产出增长的动力机制。

(2)工业社会(1850-1950年)是指以加工业、制造业、建筑业等部门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依靠机器大批量生产产品的社会。与农业社会相比,工业社会对应的是物理技术,占据的地域较少。例如,欧洲与北美洲、前苏联、日本等国家已经经历过工业社会这一发展阶段。工业社会的工作主要是设计“人对付人造自然的策略”,工业社会人被机器牵着鼻子走,劳动高度紧张,注意力需要高度集中。这一时期,从英国开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到波及欧美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机器大工业彻底占领了资本主义世界。“在工业经济的国家里,发展经济的目标是生产商品,其制约因素往往是资本。”[14]因此,这一阶段的主导生产要素是资本,一国在对外贸易中之所以能取得对别国的比较优势,在于该国拥有充裕的资本要素,生产越来越多的资本设备。

转贴于

(3)后工业社会(1950年至今)是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它不是现在西方社会延长线上的东西,而是在社会、技术组织及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形成了新的原则的一种社会发展阶段。W.E.哈拉尔认为,后工业时代包括两个相继出现的、与社会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进步相适应的阶段。这两个阶段是非常独特的,所以每一个阶段又产生一个“服务社会”和一个“知识社会”。[15]

后工业社会的第一个阶段是服务社会,社会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就是从以商品生产为基础转向以服务行业为基础。上世纪八十年代,汤姆·斯托尼尔认为,当时美国出现的经济重点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的变化与两个世纪前经济重点从农业转向制造业是类似的。[16]丹尼尔·贝尔认为,在后工业社会的“服务社会”阶段:第一,工业社会发展所带来的辅助性服务—运输、公用事业、销售等引起非制造业蓝领工人的增加;第二,白领工人在金融、不动产以及保险等行业中增加;第三,由于物质的丰富和收入的增加,人们对耐用消费品(衣着、住房、汽车等)、奢侈品和娱乐消费的不断增长,第三产业部门如饭店、旅馆、汽车服务、旅游、娱乐、运动等开始发展;第四,保健和教育成为人们普遍的要求;第五,人们对社会服务行业的更多要求,导致某些政府部门的增加和发展,等等。与这一阶段对应的主导生产要素是技术和管理,此时的技术主要表现在产品工艺的改进、新产品的研发、标准的制定,等等;同时,随着后工业社会已转变为“人与人之间的博弈”,管理成为一个生产要素,科斯指出:“我们有一个生产要素—管理,它的功能是协调。”[17]但这仅仅是从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的角度出发的企业微观协调管理,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角度出发,作为主导生产要素的管理的内涵已大大扩展,既包括企业微观协调管理,也包括跨国公司的全球资本运作、营销网络组织管理和资源整合,更包括国家政府为打造本国产业竞争优势而进行的宏观管理。

后工业社会的第二个阶段是信息社会,人们的活动都与信息的搜集、传递、过滤、使用有关联。在这个时代,信息技术不仅对经济结构和劳动力构成带来了变化,而且正在越来越深入地影响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日常生活的一切领域。从而使得社会的劳动者的绝大多数从事创造、处理和分配信息的工作。新社会的战略资源是信息,“在信息经济的国家里,发展经济的目标是创造和使用信息,以提高各种生产的效率,并创造新的财富。这时的制约因素是所掌握的知识。”[18]因此,这一阶段的主导生产要素是信息技术或知识。谁拥有信息技术知识并系统化地生产知识,谁就能取得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总之,世界主导生产要素的历史演进规律与世界生产要素序列的发展变化规律是一致的。我们可以将其以图表形式表述如下: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70.

[2]威廉·配第.配第经济著作选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42.

[3]威廉·配第.配第经济著作选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66.

[4]理查德·坎蒂隆.商业性质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3.

[5]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328.

[6]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