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劳动教育的活动

劳动教育的活动

劳动教育的活动

劳动教育的活动范文第1篇

拥有13亿人口、近10亿劳动力,就业在中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过程中,“坚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就业的基本的一条经验。

就业制度变革中的职业教育

回溯10年间国家相关部门积极实施的就业政策,我们可以理出一张时间表和路线图,从中可以看出,在积极就业政策一步步由浅入深、由初步搭建框架到更加成熟完善的过程中,职业教育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

2002年9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再就业工作会议,会后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从10个方面制定了促进再就业的政策措施,其中强调,要根据劳动力市场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和再就业培训。积极就业政策的基本框架形成。在积极就业政策出台前后,职业教育开始加大了发展力度。2002年7月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印发《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重申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同年11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又提出,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人才”。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不断深入人心。

2005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下发,提出“围绕经济发展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新一轮的积极就业政策开始实行。其中提到,为城乡劳动者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培训;大力开展职业培训,提升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在职业培训过程中,职业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05年11月,国务院再次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会后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实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这“四大工程”的实施,对促进就业再就业效果明显。

2007年,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就业促进法》将积极就业政策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确立了促进就业的政策体系、制度保障和长效机制。其中在第五章用8条规定了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相关内容。同年10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强调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并将其作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

2008年,为应对汶川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中央出台一揽子计划,把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009年2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工作的通知》,打出了发展经济拉动就业、帮扶企业稳定就业、政策扶持鼓励创业、重点人群统筹就业、特别培训提高技能、加强服务促进就业的“组合拳”。这其中,“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帮助更多的劳动者提高职业技能”发挥着积极作用。

职业教育促进积极就业

“治理失业中更注重再就业,大力开发岗位的同时注重开发技能,在促进就业各种途径中注重鼓励创业,是现代就业理念、世界各国经验与中国实际的最好结合。”这是国际劳工组织对中国积极就业政策的高度评价。近年来,在实施积极就业政策的过程中,我国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了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影响着中国每一个劳动者的生活。

告别下岗、实现再就业。辽宁省大连市的张雪松,以前是大连市一家电梯公司的销售员,因公司调整下岗。半年后,他参加了大连市委托职业学校举办的下岗职工技能培训,该项目培训是微软公司授权的,培训内容包括计算机技能和办公素质。张雪松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习结束后他被推荐到一家电脑培训中心工作,以出色的表现被中心聘为教员。现在,他已经是电脑培训中心管理团队的一员,他感慨,“技能培训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我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据统计,2002年以来,职业教育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输送了7265万名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2011年,依托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展各类职业培训就达到6000多万人次。

提高创业成功率。2008年,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张自学凑足了一笔费用去注册公司,因为是在校大学生,他得到了工商、税务等部门的帮助。当年3月,张自学注册的新疆金思雅电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成立。鼓励和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国家政策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从近5年对全国中职校毕业生就业去向的统计显示,在直接就业的毕业生中,从事个体经营的毕业生人数和比例逐年上升,人数由45.35万人增加到70.24万人,增幅达54.88%,2011年达到了毕业生总数的13.36%。《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0年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达到2.2%,远高于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0.9%的比例。

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莫灿添,广西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现就职于广东深圳某网络公司。他出生在偏远地区贫困家庭,幼时因病肢体残疾。2006年,开始接受职业教育,在学校对残疾学生的“阳光心灵”教育和学习生活上的全面关心下重拾自信,通过付出比正常人多出数倍的努力刻苦钻研网络技术,获得全国中职技能大赛“计算机企业网络搭建及应用项目”二等奖和省一等奖等多项奖励,是柳州市第一位残疾人“青工技术状元”。教育部2011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显示,2006年至2011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不含技工学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调查数据表明,近三年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平均为87.6%,平均月收入为2171.3元。

劳动教育的活动范文第2篇

关键词:国际劳工组织;职业教育与培训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9)-09-0092-02

国际劳工组织(简称ILO)是联合国负责劳工问题的国际机构,旨在促进社会公正和国际公认的人权和劳工权益。因此,它在几个主要的国际组织中与职业教育的关系尤为密切,关注它在职业教育与培训方面的做法,或许。对我国的职工教育、就业促进有一定借鉴意义。

一、国际劳工组织概述

国际劳工组织主要通过三个组织机构开展工作,都体现了本组织的特征:三方结构(政府、雇主和工人)。这三个机构分别是:

1,国际劳工大会。国际劳工组织的成员国于每年6月聚集在日内瓦参加国际劳工大会。每个成员国派两名政府代表、一名雇主代表和一名工人代表参会。通常由各国负责劳工事务的内阁部长担任团长,并代表其政府在大会上发言,阐述其政府的观点。国际劳工大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制定和通过国际劳工标准,并作为―个论坛讨论全球重要的劳工和社会问题。大会也将通过本组织的预算和选举理事会成员。

2,理事会是国际劳工组织的执行机构,每年在日内瓦召开三次会议,讨论决定国际劳工组织的政策。

3,国际劳工局是国际劳工组织的常设秘书处和所有活动的联络处,它受理事会的监督并接受局长的领导,局长的任期每届为5年,可以连选连任。现任局长是职业律师胡安・索马维亚。劳工局雇用的官员有1900多人,来自110多个国家,他们在日内瓦总部和全球40个办事处工作。此外,还有600多位专家分布在世界各地执行技术合作项目。劳工局还拥有一个研究和文献中心以及一个出版社,广泛出版专题研究论著、报告和期刊。

二、国际劳工组织在职业教育和培训方面的主要活动

国际劳工组织在职业教育和培训方面的主要活动有:职业教育与培训立法;帮助建立国家培训系统,培训机构,职前培训中心;对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评估,评估培训需求、培训场地、设备;为各国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发展提供信息和政策咨询;培训师培训和教材的编写;技能鉴定和国家职业资格框架;加强职业教育与培训所涉及的三方(国家、企业、劳工)的合作;扩大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受益面,提高劳工获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机会。

三、国际劳工组织关注职业教育主要方面

国际劳工组织的宪法序言中写到,为改善劳工条件有必要对该组织的职业和技术教育进行改革,有效组织职业教育是基于对员工和雇主利益以及社会整体利益考虑的;经济结构的迅速转变,在这种条件下,各个国家的生产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同时,职业培训扩展成为社会瓶颈和员工文化的重要因素,使得部分国家重新审视这一问题,并引起了在此基础上能更好的适应当前的要求而重组职业培训的普遍愿望。职业培训是指可以习得或发展技术和商业知识的任何培训形式,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工作场所。技术和职业教育是指无论在学校的哪个年级,只要是以职业培训为目的,传授理论与实践的教育。每一个国家的公立和私立学校在职业培训方面的工作,不仅要确保适应不同企业、地区和当地政府的需求,同时要在基础项目的基础上协调、发展。从中可以看出国际劳工组织对职业教育的定义是很宽泛的,这种定义几乎囊括了所有的职业,从高技能的专业职业到低技能简单职业。因此ILO的培训活动中有任何与工作有关的技能的培训,也有技术师程度的培训。

1944年费城宣言重申国际劳工组织的培训目标,并把这一任务是放在经济背景下:实现充分就业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推动旨在实现“使工人受雇于他们能够最充分地发挥其技能与成就,并得以对共同福利作出最大贡献的职业”,并为培训和劳动力的转移保证条件。这些目标在这么多年以来众多被采纳的公约和建议书中重申,其中一些公约和建议书直接针对训练。

在国际劳工组织的技能和部门网页上,写道:“技能和知识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引擎。国际劳工组织技能和就业部帮助人们通过培训、能力培养和教育发展个人的就业能力。这种援助对于改善他们的生产率、提高他们获得收入的机会至关重要。它可以帮助他们增加在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使他们有更多的职业选择。通过投资于人力资源,企业可以提高他们的生产力和在日益一体化的世界经济体系中的竞争力。”

因此,国际劳工组织对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一是帮助工人获得技能,充分就业方面,尤其是生产性就业:二是重视职业培训的经济效益和与经济、社会政策的相关性:它对与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教学方法方面研究较少,但是,它能紧跟新教学方法的发展,将这方面的资料与各会员国分享,并在适当情况下,帮助各国根据其具体情况使用新方法。

四、国际劳工组织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历史

二战后。世界大多数国家面临经济与社会的重建。从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大约20年的时间里,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刺激下,一个普遍的认识是,职业教育和培训可以使失业者重新走向工作岗位继续为社会创造财富。另外,大量因二战后产生的退伍军人的就业也摆在了面前。

面对二战后的就业挑战,国际劳工组织在职业教育与培训方面的政策重点主要集中在建立国家培训机构,发展职前培训中心,投资培训的基础设施建设。此时,国际劳工组织的多数职业培训项目,大都与劳动部门合作,有时也与其他部门合作,如那些负责工业,农业及农村发展,林业,教育的部门以及社会事务部门。这一时期的国际劳工组织的职业培训项目主要要解决的是确保技术投入的数量和质量问题。

在国际劳工组织的推动下,各国大力发展职业培训系统,建立起了培训的基础设施,使之向更多的人群开放,建立更加灵活、开放的学习途径。就业培训的大力发展,在解决各国失业问题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到70年代以后,这种发展方式的局限性开始变得越来越明显。随着投资逐渐积累起来,有效的运行大型培训系统,特别是以公共制度为基础的系统,变得越来越困难。但此时,国际劳工组织仍对培训保持了一定的投资,并于1975年制定了人力资源开发公约(第142号)和建议书(第150号)。

从80年代起,世界经济发展的速度逐渐放缓,劳动力快速增长,失业和就业不足人数上升,雇主对公共培训计划的质量不满日益增加,而那些就业期望未满足的工人和准工人也越来越失望。在根据结构调整方案制定的紧缩政策下,不少国家要维持原有的社会目标,其中包括教育和培训,越来越困难。

国际劳工组织在这一时期,大大减少了对培训的投入,举例来说,与1978年相比,在职业培训项目方面的技术合作和分配的国际专家在1992年分别从38%和35%下降到了12%和15%。同时,它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展开了促进自我雇佣的培训项目,例如在肯尼亚的“自力更生技能发展项目”,但是,对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发展战略,政策重点,此时,ILO尚未做出相关的反应。

五、当前国际劳工组织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政策重点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培训的外部环境日益复杂,国际劳工组织感到对职业教育与培训必须做出相关的反应,尤其是原有的人力资源开发公约和建议书的更新。原有建议书反应的是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许多国家实行的是有计划的经济社会和工业化政策;企业中工作的组织大体上是基于泰勒原则;劳动力的大部分是在稳定的工资性就业中受雇:信息和通信技术仍然处于其发展初期。反观当前,市场经济要求培训主体不能之局限于政府或单个企业,知识和技能型社会使得对教育、培训的需求更高了,许多企业消减中层管理人员,强调团队合作,并授予第一线工作人员更多的裁量权,并更多地依靠应急工作力量(暂时性和部分时间制工人):信息通信技术、终身学习思潮的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劳工组织于2004年公布了第195号建议书所取代,并将其改名为《教育、培训和终身学习建议书》。确定了新的培训目标以及培训政策的原则。

劳动教育的活动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学策略;教学质量;教师指导;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由于学校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形成了一味“追求分数、追求升学率”的不良风气和习惯,在这种教育惯性下,难免会出现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学生缺乏创造力,按部就班,不适应时代的需求。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指定领域之一的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的教学现状,更是不尽如人意,好多学校的劳技课程出现缺开或少开现象,课表上的劳技课程形同虚设、移作他用,更谈不上利用劳技课动手操作实践的机会,来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笔者有幸在实践基地任教,几年来在劳技课教学实践中,对劳技的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研究及改革尝试,总结出一套有效的教学方法,运用教学实践,并获得成功。现从以下几点进行阐述。

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重探究体验

传统教学模式大体有以下两种:1.师傅带徒弟式,即传统的手把手式地教学生,然后通过“传帮带”扩散开来;2.作坊批量生产式,类似于批量生产的流水线,老师在台上详细演示制作步骤,学生们在台下一步步跟着做。这些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先教后学,先知后行,把手教也好,集体示范也罢,学生只是局限于学会做的方法,忽略了学生的探索体验,大大地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发展。而且由于没有切身体验,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也只是短时的,只停留于课堂,时间一长也便忘了。

《江苏省九年义务教育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指出“劳动与技术课程强调每个学习者都应通过现实的亲自操作过程获得直接经验,获得操作体验。其基本技能与态度的习得是以每个学生的个体经验和亲身实践为基础的,任何学习者都不可能通过间接经验获得熟练的劳动与技术的操作技能和情感体验。”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为此,我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做了一些新的尝试,我将之称为“探究体验式”。

例如,教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劳动与技术教材《工艺制作》中的“项目二・包装工艺――包装盒的制作”一课时,课前我让学生搜集我们平常生活中用到的各种包装盒,新课开始,我不急于教学生做的方法,而是先分小组欣赏各组搜集过来的各种包装盒,交流一下其功能和特色,选择一个最感兴趣的包装盒,动手拆一拆,探究一下其所需哪些材料,研究一下运用哪些制作方法,猜想一下制作步骤,然后动手尝试验证之前探究方法的正确性。在这个探究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小组若遇困难,无法组内解决,可以寻求帮助,个性问题单独点拨让其继续探究,若是共性问题,可上台演示,集体帮助,也可让成功的先进小组上台演示介绍经验,然后大家结合本组经验探究方法提出更好的方法。在这一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动手拆一拆,想一想,探索方法,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仅掌握了方法和技能,而且互相合作,锻炼思维,效果很是明显,可以举一反三。

二、运用项目任务共同发展,引设计创新

一位哲人曾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人亦然,心理学称之为个性差异。由于每个人的先天素质、后天环境以及所受教育的不同,形成了不一样的个性差异,它是客观存在的。为人师者,只有正视它的存在,尊重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才能真正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获得进步。

为此,我改变传统的“一刀切”做法,精心设计了《层级项目任务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一项任务,力求准确把握各类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较好地解决传统教学“一刀切”面临的“吃不了”和“吃不饱”的矛盾。

任务书上的任务分为三级:一级是根据所学技能,按照图纸完成作品。二级是在掌握基本的方法技能的基础上进行调整组合,制作出新的作品。三级是进行创意设计制作,并阐述创意。例如,教授《绳结工艺・中国结》一课,在学生体验了绳之魅力,通过自主探究、动手尝试掌握基本的制作技能的基础上,我设计了《自主选择项目任务书》如下:

以六人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选出组长,分工协作,人人动手,互帮互助。

友情提醒:制作前先M定一个计划,再构思创意,绘制设计图,然后调整分工,合作完成。工具使用时,注意自身和同伴的安全。

任务一:根据掌握编制吉祥结的方法,并试着打一个吉祥结。

任务二: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结创意组合,自主设计、组合,小组分工合作,根据所学中国结的知识创造出优秀的作品。

小组合作学习各种中国结图解,选择自己喜欢的中国结编制,进行创意组合(两个以上,其中至少有一个吉祥结),并阐述寓意。

友情提醒:先拟定计划,再构思创意,绘制设计图,然后调整分工,合作完成。

完成“任务二”时,有学生运用同心结与平结组合成一只可爱的蜻蜓,我在肯定、鼓励的基础上,加以启发:你还可以运用所学中国结的特点组合成哪些造型?你是否能借助不同绳线的颜色编织出独特的中国结造型?

任务三: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尝试改变编法和走绳的路线,创造新的中国结形式。

例如,吉祥结四耳变为六耳的样子,尝试一下变成五耳、七耳……又会是怎样的呢?

在让学生通过客观的自我评估,自主选择自己能完成并感兴趣的任务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事情做,在老师的鼓励引导下,尝试新方法、新组合,大胆创新,这样,不仅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也大大提高了他们动手参与制作的乐趣。

三、利用多种激励评价,促升华发展

教师的激励性评价可以让学生反思自主探究、体验实践的过程,使其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重组认知结构,完善思维。在长期一线教学的实践中,我总结如下方法。

(一)随机应变评价法

即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相应不同的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的重要作用。比如面对不同性格、不同层次的学生遇到同样的问题,教师评价的方式都应有所不同,以鼓励为主,提出建设性意见,促其发展。

(二)设立奖项,集体评价法

魏书生说过,“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课堂评价亦然。比如,我在教授《木工・笔筒的制作》一课时,我分别设立“鲁班巧手奖”“最佳创意奖”“最佳合作奖”“最佳整洁奖”“最佳表达奖”等奖项,并制定相应评价标准,以小组为单位参加集体评议,各组选出最佳作品置于展示台,并派代表阐述制作方法和过程,以及寓意或创意,全班举手投票选举。

(三)立体全方位评价法

所谓立体全方位,就是老师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评价表,学生结合评价要求先自评,然后小组根据组员参与制作过程中的表现互评并说明理由,组长负责记录统计,老师根据学生自评、互评情况和小组的集体展示表现综合打出总评。

(四)提点延伸法

即教师利用教学智慧,在学生表达的基础上加以追问,促其思考升华。比如我在教授《工艺制作・纸藤花艺》一课时,一学生介绍她制作的康乃馨作品的寓意时,我随机追问她:你想把这亲手制作的寓意美好的康乃馨送给谁?为什么?又想对他们说些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接下来孩子们的表达很是精彩,情感引起共鸣。

总之,我们要利用多种教学策略,在自主探究中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选择权教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利用多种评价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让初中劳技课成为学生喜欢的灵动课堂,尽情绽放出生命的色彩。

【参考文献】

[1]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M].漓江出版社,2014.

[2]郭元祥.C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4]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九年义务教育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试行).

[5]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劳动与技术教材[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

劳动教育的活动范文第4篇

关键词:劳动技术教育;劳动能力;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9;G4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7-0045-01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劳动技术学科的教育地位不断提高。劳动技术教育活动对于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形成十分重要,更有益于学生劳动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但是,有的学校仍然片面追求升学率,让劳动技术教育活动无法开展,这种现象必须改变。对劳动技术教育活动进行优化,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必要环节。

一、劳动技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劳动能力的困难

1. 外界教育环境的影响

外界对于学校教育的衡量标准,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就目前情况来看,大多数家长仍然关注学校的办学条件,也就是学校的软硬件水平以及学校的管理情况。如果学校的语文、数学、外语成绩高,获奖次数多,教师的科研工作到位,就会被外界评定为优秀学校。这种评估一般通过听学校汇报、学校账目查寻与师生大会的形式完成。具有片面性的学校评估标准,让许多学校管理者只重视“重点”学科,忽视了劳动技术学科教育。

2. 劳动技术教育以偏概全

在素质教育全面落实的今天,教育部门要求学校开展劳动与技术活动,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比如,小制作、我的小发明、劳动日记都是劳动技术活动的主要形式。这些活动对于学生劳动意识与能力的形成,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如果这些活动成为学校仅存的劳动技术活动,其效果则会大大下降。用一年一度的劳动技术活动代替日常的课堂教学,未免得不偿失。

3. 劳动技术教育思想有待更新

教育思想,往往影响着劳动技术课堂的教学效果。许多学生家长只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与知识积累,也有部分教师关心孩子智力开发力度,大于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有些家长从不把孩子的劳动能力培养放在心上,只要孩子能学习好,他们什么也不用孩子干。一些教师盲目迎合家长的需求,忽视劳动技术教育,因而影响了学生劳动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二、劳动技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劳动能力的方法

1. 加强劳动技术教育教研力度

教师的教育科研工作,对于劳动技术教育的发展有着不平凡的意义。提高教研工作的科学性与前瞻性,确定劳动技术教育的具体课题与实践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劳动技术教育活动的生命力。从学校的教学资源与当地的可利用资源出发,设计具有教育意义与实践意义的劳动技术课堂,会让学生爱上劳动,爱上发明。比如在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教师可以选择“雾霾”这一环境问题进行教学研究,开发一个适合学生的劳动技术课程。“制作小小空气净化器”就是一个很好的劳动技术课主题,教师让学生通过网络去了解雾霾的来源与空气净化器的原理,与学生一起去收集所用的原料,研究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这样的劳动技术活动具有时代性,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在生活中积极开发、积极发明、积极劳动。

2. 注重劳动技术教学活动优化

对劳动技术教学活动进行优化,最先要做的就是提高劳动技术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学校要建立科学的教育环境,肯定劳动技术教师的教育地位,给予他们精神与物质上的支持,鼓励其开展丰富的劳动技术教学活动。劳动技术教师要减少粗放型劳动活动的开展,如组织学生到校园内捡垃圾、让学生做宣传海报等。多设计一些密集型的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时动脑,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比如讲解“小鸟的家”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大自然中观察小鸟的家,让学生用眼去观察,用脑袋去分析,并积极创作自己的作品。将课外实践与课内创作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劳动能力提升。

3. 创新劳动技术教育评估机制

做好劳动技术教育的评估工作,需要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教育部门要想促进劳动技术教育目标的实现,就需要定期深入到校园,对学校所开展的劳动技术活动进行全面监督。在评估校园的办学水平与教学条件时,将劳动与技术教学过程、成果纳入到评估体系中去,提高劳动技术教育能力的权重。只有劳动技术教育工作关系到学校的切身利益,才能使学校领导与教师真正重视劳动技术教育。外界做好监督与评估工作,给劳动技术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能够给培养学生劳动能力提供保障。

三、结束语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劳动技术学科的教育地位不断提高。文章立足于劳动技术教育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优化劳动技术教育,提高学生劳动能力”这一问题。劳动技术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劳动能力的强化有积极意义。只有全面开展劳动技术教育,才能让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得到协调发展,促进学生成长。对劳动技术学科教育的实际意义进行研究,重视其对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给学生打造良好的劳动技术活动平台,才是服务学生的正确举措。

参考文献:

[1]劳欢娟.劳动技术――唤醒一批“沉睡”的孩子[J].小学教学研究,2013(11).

[2]万成.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滞后的原因与应对[J].教学与管理,2009(08).

劳动教育的活动范文第5篇

一、劳动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诙教育从一开始就高举着改造旧社会的鲜明旗帜。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托马斯・莫尔和托马斯・康帕内拉把劳动作为抨击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制的立足点,怒斥那些不事劳动却徒然寄生的所谓“上流绅士”,主张“废除私有制,人人必须劳动,由社会来组织一切生产和分配”[1]。

在私有制与阶级消亡的社会发展阶段,劳动教育是否依然肩负改造的使命?我们可以从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那里找到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从劳动的概念入手改造黑格尔的主体性哲学,而且逐步地把劳动概念纳入实践观的理论框架,深入揭示了启蒙运动以来产生的资本主义社会问题”。[2]马克思首先指出,劳动是人的类本质体现,是人类自我生产的活动,也是最基本的生存实践,但私有制与分工不仅导致劳动需求异化为外部束缚力量,也使得劳动产品从劳动者那里剥离,还在劳动过程中形成了人对物以及人对人的依附关系,进而指出“现实的异化劳动为未来的人类解放做了物质准备”[3]。马克思把劳动的解放,也就是从异化劳动转化为不受限制的自主活动,与社会解放和人类解放结合在一起,并“科学地设想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自由劳动的基本样式”[4]。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由劳动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成为我国出台教育制度、确立教育思想、制订教育目标的指导性思想。

劳动教育必然要体现劳动之于人的存在、之于人类社会的改造价值,否则既可能失去“仰望星空”的站位,也可能失去“脚踏实地”的品格。劳动教育的改造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人的改造。要通过劳动教育的育人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要能够“安抚学生的浮躁与功利情绪,消除学生好逸恶劳的意识,避免道德的滑坡与人生的颓废”[5];其二是社会的改造。要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养成劳动习惯、提升劳动素养、提高实践品位,为学生进入社会之后努力进取地工作、踏实充盈地生活、和谐平等地与人相处奠定良好基础,为消除生产方式、生产机制、认识范式、文化心理中存在的如虚化浮躁、投机取巧、急功近利、傲慢歧视等问题作出应有的贡献;其三是学校教育生态的改造。劳动本身蕴含着学习、观察、探究、思考等过程,与洞察自然、提升智力、追求真理、热爱生活、改造实践高度相关,是改革学校教育范式的重要突破口。苏霍姆林斯基之所以孜孜以求地构建劳动教育体系,原因之一是他看到儿童被传统学习方式困扰时,敏锐地感受到孩子们“内部的精神力量和动力眼看就要消耗殆尽,无能为力的情况眼看就要来临,他们的头脑即将停止对知识的思考”[6]。如果我们认为,导致孩子们“即将停止对知识的思考”的教育方式,依然在当前学校教育中存在,那么就有必要借助劳动教育来改革学校教育理念与文化。

二、劳动教育为何被边缘化

“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一直坚持的教育方针,但略作思考就会发现,德、智、体、美“四育”中的任何一个都可有效融入学校生活,而劳动教育似乎一直都没能很好地融入这个体系。人类社会的教育系统,一旦从生活与生产实践中独立出来,成为知识(文化)传承与生产的专门部门,劳动教育就被迫走上了“流放”之路。面对浩如烟海且快速增容的知识体系,要实现有计划、高效率、大规模的文化知识传播,学校教育就不得不倚重间接知识传授,最终形成了一个庞杂但成熟的符号化运行体系,从而对具有“体知”特点的劳动教育构成巨大排斥力。在学校教育中,劳动教育更像是一个孤独的孩子,站在一边看着小伙伴们快乐游戏,似乎偶尔的参与就会打乱同伴的节奏。

劳动教育的这种尴尬处境,更加让我们对那些在劳动教育探索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的教育家们充满了敬意。就我国而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当时所面临的中心任务,大力推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求教育内容紧密联系生产生活、教育组织形式要适应生产实际、学生需要参加生产劳动等,创造出了生动灵活、富有朝气、效果斐然的新教育模式。在外国教育史上,苏霍姆林斯基在管理帕夫雷什中学期间,为了“努力把每一个人培养成劳动的创造者、诗人和艺术家”,专门拟定了劳动教育大纲,成立了100多个课外活动小组,创造了学校劳动教育的一个奇迹。遗憾的是,那些曾经灿烂辉煌的劳动教育实践,在越过特定历史阶段之后,就逐渐走向沉寂。

那么,在当前劳动教育全面式微的背景下,究竟如何才能够使其有机、有效、有力地嵌入学校教育体系,让劳动教育真正实现它的教育意义?这还需要无数教育工作者前赴后继的努力。

三、劳动教育应如何实施

从劳动教育本质及其被边缘化的分析来看,劳动教育绝不是用来调剂学习节奏的应对措施,也不是刻意降低姿态的“耕种”或“劳作”,而是与提振国民精神、引领社会生活、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合格接班人相关的系统工程。全面、正确、科学贯彻落实《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应遵循以下五个实施导向。

第一,劳动教育要有完整的体系,包括明确的教育目标、完整的教育内容、合理的实施方案、科学的评价体系。中小学校要确保劳动教育符合实际、落到实处、起到实效,关键是要精心做好实施前的方案设计。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极难的系统规划过程,不仅需要以科学、严谨、细致的态度投入,还需要丰富的学科知识、深刻的人生感悟、充沛的想象力去支撑。劳动教育方案设计可按照彼此呼应的五个步骤来进行:第一步是根据学生所处的发展阶段,对劳动教育总体目标进行细化。例如,方案规划者需要将“劳动素养”这一整体目标进行第一级细化,将其分解为“劳动心态”和“劳动技能”等。然后再进行第二级细化,将“劳动心态”分解为“劳动认识”“劳动情感”“劳动态度”等。还可进行第三级细化,将“劳动情感”分解为“劳动喜悦感”“劳动充实感”“劳动美感”等;第二步是形成多样化、层次化、结构化的劳动教育大纲,使其能够响应劳动教育目标,符合学生特点与需求,对劳动教育的单元任务、展开方式、课时分配等提出原则性要求;第三步是将劳动教育大纲转化为在不同空间发生、以多元方式实施、具有内在逻辑联系、具有严格时间序列的安排、活动、项目,形成课程化的教育内容;第四步是针对不同教育内容,确定组织原则、设定活拥氐恪⒐娣妒凳┕程、制定安保措施等;第五步是设计科学、合理、灵活的评价体系,劳动教育多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成长虽难以评价,但可从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态度、劳动作品质量、劳动技能娴熟度、劳动方式创新水平等方面进行组合评估。

其二,劳动教育不是独立的,要恰当地融入其他“四育”中,并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有机结合可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劳动教育的安排、活动、项目(包括综合实践活动和通用技术课)中体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综合目标;二是在其他“四育”的课程中恰当地嵌入劳动教育内容,如在文科类课程中加入劳动观念与态度的培养,在理科类课程中强化劳动与职业技能的培养,在艺术类课程中加大工艺与产品设计能力的培养;三是上述两个方面要在场地、课时、组织、实施、评价等方面进行全面统筹,从而避免以上各育在时间、空间、资源等方面的冲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有效结合,也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设计:一是从劳动教育空间的角度。将一些具有社会正能量传播效果、学校无法提供场地的教育活动,设定在社区或其他公共场所;二是从劳动教育内容的角度。学校可以出面寻求企业、街道办、社区组织等的支持,争取一些中小学生力所能及的劳动项目;三是学校为家长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通过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达到劳动教育的目的。

其三,劳动教育没有统一模式,劳动本身是丰富的,存在于社会与生活实践的方方面面,系统筹划的劳作、手工、实验、实践、实习、科技活动等,都是劳动教育的形式。这就决定了中小学校劳动教育具有广阔的发掘空间。学校应将这种发掘和学校教育改革结合起来,形成“体知”与“认知”学习彼此交融的新生态,从而将劳动教育的巨大能量释放出来。劳动教育成熟的标志之一是尽可能为所有学生提供他们感兴趣的教育和实践机会,让他们在种类繁多的科目中自主选择手工作坊、参加科技活动、加入服务组织等。这种状态的劳动教育,可以促使学生的人文思想、科学精神、艺术灵感等方面不断地生成与生长。

其四,劳动教育应该因地制宜。校园是开展劳动教育最主要的场所,要想在校园内为学生提供一个好的劳动教育环境,就要求学校开设充足的劳动教育课程,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办一些工作室与小型作坊,开放通用技术实验室,开辟一些种植园等。然而,这样“自给自足”的劳动教育虽然便于组织与管理,但需要较多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只适用于极少数有条件的学校。对于一般学校来说,最现实的路径是利用周边现成的劳动教育资源,如城市学校可以遴选一些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商业服务等行业的公司作为劳动实践基地,农村学校则可以就近争取若干土地、山林、草场等场地开展劳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可采取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的策略,先利用校内教育资源,再向学校周围延伸。

其五,多元化的劳动空间具有教育价值。课堂、实验室、工厂、企业、商场等,都可以成为劳动教育的空间。多元化的劳动教育,需要各种空间的承载,这是必然的逻辑,但这种认识没有看到劳动空间本身的教育价值。物质空间本身可以作用于认识、情感、态度的建构。因此,让中小学生接触不同类型的空间环境,不仅是劳动教育自身的需要,也为学生感悟自然、观察生活、认识社会提供了机会。在不同劳动空间中见到的、听到的、触到的、体会到的、反思过的某些情景、现象、事物,既有可能促进学生思想的成熟、认识的深化、观点的形成,也有可能永驻记忆深处,成为人生阅历,化作生命的供养。

参考文献:

[1]朱磊.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劳动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163-167.

[2]王晓升.从异化劳动到实践:马克思对于现代性问题的解答――兼评哈贝马斯对马克思的劳动概念的批评[J].哲学研究,2004(2):21-28.

[3]刘同舫.政治解放、社会解放和劳动解放――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再探析[J].哲学研究,2007(3):9-15.

[4]陈学明,姜国敏.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解放”理论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5-13.

[5]杨晓峰.“身体”视域中的中小学劳动教育价值与策略[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3):49-52.

[6]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