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劳动教育特色课程

劳动教育特色课程

劳动教育特色课程

劳动教育特色课程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付出了大量的、艰辛的劳动,由于种种原因,往往得不到正确的评价。因此对教师劳动进行辩证的科学的认识、公正的评价,对教育教学的推动和科学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主体、对象、任务、过程、效果等五个方面谈谈对教师劳动的基本特点的认识。

人的活动(包括一切社会劳动)的一般结构关系是“主体——活动——客体(对象)”。活动通常又可以有任务、过程、结果(或成果、效果)等方面。据此,笔者将从主体、对象、任务、过程、效果等五个方面来分析一下教师劳动的基本特点。

一、教师劳动的主体特征

教师劳动是一种角色劳动,作为主体的教师是一种角色,所谓主体特征也就是指它的角色特征,主要有:

1.教师是一种具有独特社会地位的职业角色

教师是一种极为平凡的“普通劳动者”角色,但是,在人类文明的传承过程中,在一个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在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教师都有其特殊的重要作用。教师担负着传递历史和现实的人类文明成果的任务,递续工作目的是在“创造”继承和发展人类文明的新一代创造者。

2.教师是一种具有专业特点的社会角色

教师这种职业角色,必须具有特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必须经过特定的专业训练和专业实践才能胜任。教师角色的这种专业特点,体现在师范专业性和“学科专业性”方面;师范专业性首先就表现为掌握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专业知识,社会活动规范知识;其次,师范专业性还表现在传授所掌握的知识内容,即“传道、授业”,传授的关键又在“内化”,即要转化为学生心理上的东西(知识能力,品质等),这就必须要具备教育能力,学科专业性也表现为“掌握”和“传授”两个方面,但范围只指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传授”。

3.教师是一种具有综合职能的社会角色

教师是一种对应学生又具有综合职能的独立角色,这种综合职能表现为它集合了多种其它社会角色的职能。其基本职能是“传道”、“授业”,在这种职能活动中,包括有领导者、管理者的职能,严父慈母的职能,知识讲解员的职能,“个性模特儿”的职能,身心保健医生的职能,体育教练、艺术指导以至于公安人员的某些职能等等。无疑,这些角色职能在教师的活动中极为有机的综合为教师角色的一种整体的独立职能。

教师这种多重角色特征,反映了作为教师的特有难度,教师角色冲突,不仅表现为角色转换冲突,多重角色冲突,角色个性的冲突,还包括了教师角色本身内部的冲突。

4.教师是一种具有个人个性示范作用的社会角色

当教师在讲授科学专业知识的“授业”活动时,自身知识的渊博精深与否就作为学生的样板而影响学生;尤其在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这种“传道”活动时,自身的个性更将作为样板影响学生。显然只有在教师的个性与其所传授的一切相一致的时候,这种示范才是积极的,才能以难以计量的力量来增大所传授内容的作用,并丰富这些内容;否则,后果将完全相反,正所谓“身教重于言传”。

二、教师劳动的对象特征

教师劳动的对象是学生,其主要特征有以下两点。

1.教师劳动的对象,既是“教”的客体,又是“学”的主体

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师劳动中,学生是劳动的客体,是受教育者。但与其他以“物”为对象的劳动不同,教师劳动的这个客体对象同时又是主体,教师把教育教学内容教给学生,必须有赖于学生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又是作为主体的主动一方。

教师劳动的对象作为主体,就在于学生不是以消极被动的状态来接受教师这一主体的影响的,而是带着他的主观偏颇性积极主动地或能动地对待教师的影响的。接受不接受教师的影响,学生持有某种“主动权”,教师只有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使他接受影响。否则,学生将以另一方向的消极性来拒绝教师的影响,学生这种主体性的消极表现并不必然地表现为清楚意识到的对立或拒绝。对学习的意义认识不清,对学习内容缺乏好感,对教学方式方法不适应,已有知识基础不足等等,都将作为主体的表现而反映在学习活动中。

2.教师劳动的对象与教师具有“主体与主体”的关系

教师劳动的对象还具有一种辩证意义上的以教师为客体的主体性,也是我们常说的教学相长。

学生许多优秀的品质可以教育学生,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可以启发教师,学生可以使教师“教然后知困”,学生的意见、批评,可以教育提高教师水平。但是,这并不否定师生关系在教师劳动中的“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基本性质。

三、教师劳动的任务特点

教师劳动的任务特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教师劳动的心理学意义:教师劳动的每一项任务都在于从劳动对象即学生的心理上去实现它,去造就一个个完美的个性,去塑造一个个高尚的灵魂,而不是从外部去“雕琢”对象,正是基于这个特征,人们赞美教师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2.教师劳动任务的全面观点,首先是全面发展每个学生的德、智、体、美诸方面。教师的劳动虽有分工,但都负有全面发展学生上述各个方面的任务;其次是全面发展学生各种类型个性。用一个模式来固化学生的个性既做不到,强做则反而有害;第三是全面教好每一个学生,对于少数学生即使“毛病”累累,教师也不能抛弃他,相反,更要加倍努力予以教育,要全面教好每位学生。正确的教育教学方法,好的教育环境,一定能使每位学生成人、成才。

四、教师劳动过程的特点

1.教师劳动过程的智力性质

教师劳动的过程,是一个运用智力的过程。

教师劳动的这种性质决定,教师劳动的对象是人,是人的心理,其产品则是完美的个性和优秀的人才。如就体力、脑力劳动的一般区别来看,体力劳动的过程,其程序、进度、成效,一般比较易于受意志努力的调控,而脑力劳动则相对地比较难于受意志努力的调控。

教师脑力劳动的性质,也不同于其他形式的脑力劳动。如科技人员的劳动,其过程一般是止于物性对象的“精神产品”的形成;文学艺术家的劳动,其对象虽然是社会的,但其“精神产品”的转化一般也不属于劳动过程的直接范围。而教师劳动的过程正是转化过程,教师的脑力劳动和其他科技人员的脑力劳动也是一种角色分工。作为教师,就必须有能力实现“传授”,有能力实现“转化”,这就意味着教师劳动有着较其他专业能力劳动不同的要求,老师不仅要掌握其专业角色劳动的知识能力,同时还要有传授这一切的知识能力。

2.教师劳动过程的个体形式

劳动的脑力性质决定了教师劳动的个体形式。显然,从教师掌握历史或现实的精神劳动成果的学习活动到备课、讲课、辅导、批阅作业及思想教育的“传道”活动,都首先是头脑中的内部活动,而这只能是个体的。但劳动的个体形式丝毫不意味着教师劳动是彼此毫不相关的,一位教师的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的低效将深刻地影响着所有教师活动的成效;前一年级的教育教学水平也会影响后一年级,关键在于,教师劳动的协同是极为有机的。

3.教师劳动形式的创造性

这里的创造性是一种角色规定的特征,是指“必须”创造,而不是说凡担任教师角色的个人就必然会创造。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根本在于这一角色活动并无确定的规范、程式或方法可以到处套用。第一,学生千差万别,千变万化;第二,教育内容千变万化;第三,环境条件千变万化;第四,教师个人条件,尤其是知识技能也千差万别、时时变化;教师个人必然会形成一整套体现其个性特征的教育教学方法,老师就必须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制宜地去创造性的教学,教师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范围当然要一致,但他必须根据教学对象重新安排、重新处理,将教学内容变成自己的东西,通过自己的理解、构建,然后才能科学地、创造性地传授给学生。

教师劳动的这种创造性既是一种科学性创造,也是一种艺术性创造。创造的科学性在于他是按照特定的对象条件和特殊的教学形式从新的角度、新的水平上揭示客观规律;创造的艺术性在于通过生动的教学语言和教学手段重现形象,即重现教学内容中的知识体系、物质属性、事物形象。在这里,教师则是特殊的演员。同时,在教育中敏锐的应变机智,又极富艺术灵感,喻人以理基础上的动人以情,也是艺术功效。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并不否定教师劳动过程中有一般的或普遍的规律存在,关键是要在创造性的劳动中根据具体的对象,内容、环境、条件等等来灵活地运用这些规律。既不能离开一般规律,又不能机械硬套,这就是“教有法而无定法”。4.教师劳动过程机动的时空条件

教师的劳动在时间、空间上是有严格限定的。上课、下课必须按时进行,教学进度必须完成,课前的备课和课后的作业批改、学习指导也都有时间限定;而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场所,如教室、实验室、运动场等也有严格的规定。但另一方面,教师劳动的时空条件又很机动,如备课1小时、2小时,批改作业用1小时、2小时,时间的机动带来空间的机动,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家内家外、手机短信、电子邮件、QQ聊天,无处不是教师工作的场所。

5.教师劳动的过程靠自觉的劳动态度

教师的自觉劳动是指从事这一劳动必须自觉,教师劳动之所以有这一特点,是由于其脑力性质,个体方式,灵活的规程及其时空条件,因而就难以从外部来控制其整个过程。这样,教师劳动的态度:干与不干、多做少做、努力与不努力、应付地干或创造性地干,都主要取决于教师本人是否自觉,取决于教师是否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学观念,学习掌握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五、教师劳动的效果特征

教师劳动的成效主要是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发展水平。老师写了多少页的教案、批改了多少作业、上了多少节课,开了多少次会,这只能说明做了多少工作,进行了什么活动,但并不能反映出其对社会的贡献,而社会的需要从根本上说恰恰是其实际的贡献。

1.教师劳动的成果是集体的

教师的劳动是个体形式,但受更为深刻而有机的内在协同关系的影响,反映在教师的劳动效果上,其成果为集体的。对于任何一个学生的成长来说,任何一个老师的劳动都只是浇了有限的一滴水,培了有限的一把土,而且相对于整个社会、家庭等外部环境的影响来说,所有学校教师劳动的影响作用是有限的,但是,集体并不抽象,它是个体的有机总和,在成果上,也是各个教师不同大小、不同深浅作用的有机总和。

2.教师劳动效果的获得是不确定的

一般来说,如果教师本身德才兼备,扎实地掌握了教育科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有着渊博的专业知识,并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总结,那么在积极努力的前提下,其劳动效果的获得就比较有把握,但是,即使如此,其效果的获得仍然是相对的,不确定的。根本的原因是教师劳动效果并不取决于主体一方,同时还取决于既是客体又是主体的对象(学生)一方,而后一方面的因素又是作为主体的教师一方所不能完全控制的。一个学生的成长,会受到遗传、家庭、社会、学校多方面的消极或积极因素的制约,外部因素的作用又要受到学生自身生理、心理规律的制约,而且,学生在一个教师的教育下可谓“来去匆匆”,这样,教师的教学效果自然是不确定的了。

3.教师劳动的效果是长期的、多样的

教师劳动的效果体现在学生的德才水平,这样的效果有个体效果和社会效果,它们都是长期才能显示。这样的效果难以立竿见影,不是讲几节课、谈几次话就能获得的。因此,不能仅据一两节课的检查或一个阶段的考试来论定;也不能仅据一个阶段的学生纪律表现来论定,这些检查结果都只具有临时的、局部的意义,而只有在具有相当稳定的结果的时候,才是一种教学效果的表现,而这又只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才能显示。尤为重要的是,从教育工作的根本目的来看,教师的劳动效果必须表现为一定的社会效果,就是说,要看学生在参加社会活动、社会实践后,作为社会成员能为社会作出怎样的贡献,有怎样的社会价值,才能定论教师劳动的真正效果。“学生产品”的质量,固然在“制造”时可以鉴定,但更重要的是在“使用”时的鉴定,这是一个更为长期的过程,有的学生在校时是高才生,在以后的社会劳动中却平平庸庸。显然,真正的效果是在后期,这就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4.教师劳动效果的测定是难于精确的

教师劳动的成果测定在于学生的质量,这就有其特殊性、复杂性和困难,关键是难于定量,难于量化。而一般的质量鉴定,却都离不开量化手段,但是这不能完全否定目前用于测定学生质量,也用于测定教师劳动效果的一切量化手段的相继作用。问题是要认识到这些手段的作用是相对的,有时甚至是不准确的。

总之,上述五个方面的教师劳动特点是相互关联、综合作用的。认识到教师劳动的这些基本特点,我们才能科学地、辩证地、长期坚持不懈地实施教育教学;才能科学地管理和评价教育工作以及教师的劳动效果。

参考文献:

[1]禇宏启.中国教育管理评论(第二卷)[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7):6-8.

[2]段淑芝.论对教师工作的评价和管理[J].教育研究,2006,(7).

[3]周向东.谈谈对老师工作的认识[J].素质教育,2007,(1).

劳动教育特色课程范文第2篇

关键词:学习社区;劳技教学;拓展;构建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一个开放性的学习领域,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各学科的知识技能具有紧密联系。可以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有效构建劳技教学学习社区。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依托教育集团,构建特色课程

张家港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领衔江帆、凤凰、乐余、后塍、锦丰、大新、塘桥等近十所校区,覆盖市区乡镇,实施教学资源共享化。各集团学校劳技教研组在总部教研组的统一规划和指导下,依托各校特色,分别建立本校劳技教学特色,实现“百花齐放”。如乐余校区建立了模型建构劳技特色,大新校区建立“身边的小五金”劳技特色,塘桥校区建立3D建模劳技特色,后塍校区建立绿植园劳技特色,锦丰校区建立小金工劳技特色,江帆校区建立科技木工劳技特色,凤凰校区建立快乐农具劳技特色等。各校区开发劳技教学资源,创设校本课程,将各具特色的劳技教学成果在综合实践活动学习社区网站上进行交流和共享。各校区间可以在网络上进行校区教学互动,网络授课和实践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各集团学校还定期安排劳技教师到各校区进行劳技课展示,将本校的劳技特色进行交流和传播,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集团内各个校区精心打造成劳技特色学习社区,做到教学资源共享,校本课程合作开发。

为配合活动的开展,我校积极在综合实践活动学习社区网站上建立劳技教学专版,开展一系列劳技特色网络教学。不仅在集团学校之间得到了很好的交流,而且和其他市内外的学校也得到了更好的交流。

整合社会资源,延伸学校教育

劳技教学应加强与社会和学生家长的联系。结合教学活动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到工厂、商店、农场参观,开阔学生视野。有些项目,可以组织学生到特定的场所,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学习操作技术。还可以请当地有经验的工人、农民、科学技术人员和学生家长,对学生进行技术指导。真正实现劳技教学――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

我校积极创办家长委员会,并在家委会中邀请家长参加“家长进课堂”活动。如邀请寿司店的家长来校和学生一起学习制作寿司,并学习寿司文化,学生饶有兴趣。邀请糕品店的家长来校指导学生学习制作动物奶蛋糕,并教授蛋糕裱花的技巧。邀请园林绿化局的家长来校指导学生种植绿植,学习剪枝、嫁接等技术。家长们都精心准备,积极指导。学校劳技教学有了优秀的家长的支持,更添光彩。

除了举办“家长进课堂”外,我校还积极和校外企事业单位、机关进行“合作办学”,设立学校劳技教学实践基地。通过学校行政领导的努力,我们和市园林绿化局建立了实小绿植实践基地,和市邮政局、市少儿图书馆建立了实小阅读少年邮局实践基地,和市科技局、科技馆建立了实小科学劳技制作实践基地等等,定期举行相关劳技主题活动。为确保活动的安全和有效,我们还和市志愿者协会联系,由学生家长担任志愿者,和孩子们一起赴各个劳技实践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劳技实践亲子活动。

立足实践基地,彰显劳技特色

劳技教学要积极开展课外活动,组织项目兴趣小组,如编织、手缝、烹饪、种植、小木工、小制作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多用耳、目,善于动脑,勤于动手,培养他们从事劳动与技术工作的兴趣,发展他们的创造才能。

张家港市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正是学校诩冀萄У挠行а由旌屯卣埂;地在劳技教学方面开设了众多场馆,指导全市中小学生分期进行劳技教学活动。食品类有制作美味豆腐花、健康冰激淋、快乐包馄饨等项目。器具类有制作小木凳、折扇、小书架、鲁班木工制作系列等项目。科学类有制作美容霜、护手霜、无线电测向器制作等项目。农耕类有钓鱼、饲养家禽、蔬菜养殖、水果栽种等特色项目。通过丰富多彩的劳技实践活动,将学校劳技教学和基地劳技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建立校外劳技学习社区,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劳动素养。

构建学习社区,建立多种形式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有效拓展了劳技教学。学生在学习社区式的劳技教学模式中,视野更加宽广,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得到充分运用,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试用)学习指导[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2]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与示例[M],南京: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12,5.

劳动教育特色课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学校文化;劳技教学;渗透

学校文化是学校所特有的文化现象,是以师生价值观为核心以及承载这些价值观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它包括学校的教育目标、校园环境、三风一训以及以学校教育为特点的文化生活、教育设施、学生社团组织、传统习惯和制度规范。

学校文化是展现学校教育理念、办学特色的主要平台,是衡量学校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也是一所学校科学、高效、可持续地发展的重要保障。

学校全体师生有责任和义务落实学校文化建设任务,在包括环境文化、组织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活动文化、精神文化等诸多领域努力实践,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建设创新成果。

一、实施背景介绍

1.科研引领下的学校文化建设活动

2009年6月,作为典型的薄弱初中,Z校在科研基础极其落后的情况下,由引进的市级名优教师牵头启动,成立学校文化建设研究课题组,并结合学校的历史传统、环境资源、办学特色等,前瞻性地提出以“桥文化”为主题进行学校文化建设研究。经过科学系统地论证,此课题被顺利立项为江苏省“十一五”规划课题。

2.在实践中基本形成了以“桥文化”为特色的学校文化体系

学校充分利用自身在校名、历史、地域上的优势,通过挖掘“桥文化”的教育寓意,体现“桥”所蕴含的沟通、交流、协作、友谊、优质、跨越、开拓等育人精神,开发形成以“桥文化”为主题的校本课程资源和学校文化资源,打造以“桥文化”为特色的学校文化品牌。

二、劳技课程设计与项目实例

1.在三维目标中体现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学校文化是劳技课程设计的需要

作为构成初级中学课程体系的基础性课程之一,劳动与技术学科具有特定的实践性和操作性特征。它强调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进行全面设计的同时,注重学生行为与习惯的养成。良好的学校文化倡导一种良好的行为文化,有助于形成科学的价值观、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健康的情感体验。

2.劳技课程的校本特性便于展现学校文化建设成果

劳动与技术是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相统一的一门课程,它的校本特征也是展现学校特色的绝好载体。在劳技学科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与学校文化建设活动相结合,将更有效地展示学校文化成果,体现本学科课程的校本特色。

3.项目内容精心选择、科学设计

在具体的项目内容选择上,初一年级劳技学科工艺制作课程中,选择《纸模桥梁的设计与制作》项目,初二年级木工课程中,选择《木模桥梁设计与制作》。两组项目均安排如下流程:创设情境、展示项目任务—桥梁模型结构分析与承载原理简介—掌握桥梁模型制作基本方法,完成桥模范例的模仿制作—设计方案并进行讨论、分析、评价、优化—按照方案完成模型制作—作品交流展示、评价反思—探究“桥文化”深刻寓意、丰富情感体验。经过以上设计与实施,逐步在劳技学科中形成了独具“桥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

三、收获与成效

1.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项目成果

以桥梁模型制作为任务的项目教学法,体现了劳技教学以项目为载体的课程性质,其中浓缩了诸多教育要素,形成了系列的技术学习过程。

理解并掌握桥模的制作流程,学生在巩固与强化操作技能的同时,为工艺制作和木工操作积累了具有相当数量、质量、特色的作品系列。不同学段的每一件作品均体现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品质,展示了能力与技术的提升过程,也实践了在“做中学”和“学中做”的课程导向。

2.仿真情境强化学生的角色体验

在教学设计和实践环节中,学生完成从“模仿制作”到“自主设计”的转变和跃升,这与桥梁建设施工的现实工程场景相比,具有较高的仿真性。仿制设计(创造)的转变,其技术层次上的飞跃也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相吻合,即由制造业大国转型为未来的创新型大国。

学生在角色体验上,也完成了“小小工程师”“小小设计师”的转化。两者的差异与转变,也使学生充分地感受到工程建设者必备的严谨务实作风和建筑设计师所需的开拓创新精神。

3.劳动过程丰富了情感体验,增强合作意识与探究精神

仿真实践过程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产品质量意识、工程责任意识、设计创新能力,而采用的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不仅展现出作为劳技课程学习的方法特征,更进一步实践着学校“桥文化”的核心理念:沟通、交流、合作、创新、开拓……通过具体的分工、合作、探究的过程,让学校的价值观念、文化理念均自然地渗透其中,得以塑造出独特的课程文化。

4.在学科课程中孕育技术素养、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

由于教师在课程设计之初,就有文化因素的导向与意识,故在组织教学内容时,收集形成了丰富的跨学科知识素材,涵盖有中外桥梁精美图片、古今经典桥梁传说、桥梁工程施工图样、材料结构力学知识等,综合运用了文学、数学、地理、历史、美术、心理、信息、品德等学科知识,又融合了工程、技术、艺术、经济、环境等社会诸多领域的教育视野,实现了跨学科的知识整合。尤其是在对建筑艺术与桥梁美学进行深入欣赏体验之后,学生的技术素养、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均得到初步的养成,而这样的综合素质也将伴随其未来成长,受益终身。

此外,精心选取的教学素材,也融合了地域文化与校本特色,像学生拍摄的学校周边桥梁照片,体现了桥梁在水网密集区的交通功能,也是地域经济发展的记录载体;收集的邮票、纸币之上的桥梁图案,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寓意,正是学校文化所倡导的交流、沟通、合作理念。

四、学科延伸与经验反思

劳技学科教学与学校“桥文化”成果的整合,收到了明显的成效,其经验也可为相近学科、课程所借鉴:在劳技学科内部,除模型制作之外,可在篆刻、编织、镂雕等工艺项目中,引入以“桥”为主题的操作内容;在综合实践学科如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等课程中,以及美术设计等兴趣小组活动中,亦可有意识的融入学校文化元素,定能产生新的拓展与成果。

在学校组织的大型综合实践活动中,将课程文化的建设经验移植于项目活动设计之中,举办了学校主题文化节:在全校师生积极组织参与征文、诗词、绘画、图片收集、模型制作、课件制作等项目的基础上,评选优秀作品,选拔组织学生参加省、市金钥匙科技知识竞赛、探索杯科创大赛都取得了优异成绩,学校也荣获优秀组织奖,而这一切也源于平时课程文化的熏陶与培育。

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检验,将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特色文化要素予以精心地选择和加工,渗透于劳技学科的教学过程,将在丰富本学科内容和形式的基础上,更好地体现劳技课程跨学科、做中学、以项目为载体、开放领域、合作学习等特征,体现出劳技学科对学生终身技术素养养成的贡献。同时,劳技学科教学的提升与发展,展现独具魅力的教学特色,也将塑造优质的学校课程文化,丰富学校文化的内涵与层次。

参考文献:

[1]《江苏省九年义务教育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江苏省教育厅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论. 李臣之.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3]中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学案例专题研究. 施致良. 浙江大学出版社

[4]学校文化. 赵中建.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劳动教育特色课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劳动与技术;动手能力;创作兴趣;想象力

由于学生长时间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为了升学和分数而努力,形成了极其不良的教学传统和习惯。“高分低能”的现象屡见不鲜,这样的教学不断地压制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样的教育程式早已被时代所淘汰。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教学也被广大社会人员所诟病,在初中教学中,特别是初三的劳技课,虽然学校还会在课表内安排劳技课的课时,但在实际教学中,劳技课都被其他学科霸占,学生无法利用劳动与技术课锻炼自身的创造力。

一、强化动手操作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初中学生正是处于好动的年龄,教师要有意识地利用这一特点帮助学生培养创造力。与此同时,教师要注重亲自动手操作以获得经验,而不是虚化模拟操作,这样是达不到真实操作体验的。劳动与技术课的主要学习方向就是基础操作学习,实践性是它的基础特性,也是对知识和技能等多方面的综合学习。因此,教师要更加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实践操作,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例如,引导学生开启多向思维:初一在学习了纸花制作后,可以延伸了解花卉该如何栽培,找出认为适合当地种植花卉的地方,什么样的花卉该怎样种植,怎么培育等。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除了培育花卉外,还可以种植什么呢?这时我们就可以分组探讨,自由地展开丰富的想象,有创造力的实践操作。除了花卉外,我们还有农作物和蔬菜类的种植,让学生自主去询问家长或者在互联网上搜索相关材料,去栽培属于自己的农作物和蔬菜等,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选择那些成熟期短的作物,让学生观察作物从播种到成熟的各个阶段,在成熟后选出一些优秀的种植物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在之后的学习中引以为戒,不断变化。这样的实践操作训练,能够极大地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激发创作兴趣以开启学生的创造力

学生在刚进入新的环境学习时,都会比较迷茫,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因此,大多数学生都会以兴趣为起点,从而产生爱好,而后才有动力去创作,去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尤其是学生的创造力和自我探索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培养,在完成任务后会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催生了对该事物的兴趣和爱好,那么,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呢?只是靠教师的嘴巴不断地进行讲解是不够的,还要让学生直接感受示范操作以及学生自行的实践操作,同时也要靠美好的艺术形象来吸引学生。例如,初一学习编织技术的时候,事先准备好以供示范的编织作品,作品中蕴含着浓重的民族风格和贴近生活的气息,可以很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好编织需要用的材料和工具,并告知学生,如果编制出来的作品富有创造力,可以展览学生的优秀作品,也可以举行作品制作比赛,向学生展示同年龄段的学生编织出来的获奖作品。同时,国内也经常举办一些编织作品大赛,对学生在大赛上发表作品的事迹进行表彰,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使学生能够愉快地接受这门课程的学习。

三、展开想象迸发学生的创造力

劳技课程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十分重视,运用不同的方法鼓舞学生不管在何时何地都要发挥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不要畏首畏尾,要大胆创作,做出与众不同的作品。现代大众都盲目追求模仿,追赶潮流,没有自身独有的个性,因此,拥有求异思维是非常可贵的,在求异中展开丰富的想象,在想象中发挥创造力。

例如,教师要求学生准备一些刺绣必备的工具,巧用手里的刺绣针绣出富有创造力的作品,一根小小的刺绣针,几根颜色不一的毛线,在学生的手中仿佛有了生命,演绎出了各式各样的精彩,有的学生用黑色、红色和绿色的毛线绣出了正在绽放的玫瑰,有的学生用黑白毛线绣出了正在觅食的小兔子,有的学生用灰色和白色的毛线绣出了静止的自行车,有的学生绣出了一只憨态可掬的企鹅……

在这样富含创造力的实践中,有的学生生怕自己创作出的作品过于独特,被同学笑话,被教师不认可,所以,教师应多为学生着想,在实践前多加鼓励和表扬他们,即使学生创造出来的作品还不够完整,教师也要找出学生作品中的闪光点。要想让学生形成求异创新的意识,教师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敢于表扬标新立异的学生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在展示作品时,不再以现实中的模板作为标准进行评判,而要看哪个学生的作品与众不同,不跟随班级的大流,就是优秀的作品,劳动与技术课程就要体现这样的原则。

四、体验成功的喜悦可以激励学生的创造力

兴趣的开端就是动机,而由动机到兴趣,就要有一定的行为伴随,在过程中不断探索,才能够产生学习的热情,而要想一直保持学习的热情,就需要有从行动中获得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教师在劳动与技术课上要运用所学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由知识获得产生的效果来激励学生,不断地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成功带来的满足感以及对自身的自豪感,感受到其中的乐趣。例如在进行工艺制作时,教师让学生准备好可能用到的一切美工用具,学生用剪刀、裁纸刀和刻刀制作出多种多样的工艺品,有的学生用卡纸剪裁出一定的大小和造型艳丽的玫瑰花;有的学生用小木板不断雕磨,刻造出迷你的漏窗;有的学生用红色的细线制作出富有中国风情的中国结。然后在班级内展示这些工艺品,师生间共同对作品进行评价,锻炼学生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进行评价,可以巩固以往学过的劳技知识,延伸教学活动的深度,拓宽其广度。在展示评价的过程中,对不同学生间的个性和特征差异让学生一起评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再次激励学生进行二次、三次创造。

对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学习目的不是对前人所做过的事进行模仿,而是培养出富有创造力的学生,发挥初中学生的想象力,用其智慧和毅力发明创造出蕴含个人特性的作品。劳动与技术课的教学就是为现今的新课程改革要求服务的,进行深层次的创新教育,在初中劳技教育中实行创新性教育有着极大优势,学生的好动特性以及对事物的极大好奇心都是支撑劳动与技术课程不断创新发展的优势所在,我们要利用这些天然的优势配合那些教育教材设计出富有创造力的教学环节,有利于增强现阶段学生的思维创新性。

参考文献:

[1]黄盛仟.让劳动技术课富有活力[J].江西教育,2005(10).

劳动教育特色课程范文第5篇

一、专业特色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所谓专业特色,是指高等学校专业办学点在一定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和长期的专业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办学特色,以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办学效果。专业特色建设是指一个专业办学点根据国家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利用自身独特的办学资源,确定个性化发展目标,采取合理措施,办出特色,以提升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效益和人才竞争力。

由于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国家和各高校重点支持的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必定只是极少数,大多数专业只能在没有上级专门支持的情况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办出专业特色,推动专业发展。以行政管理专业为例,目前全国本科阶段开设行政管理专业的院校多达两百多所,但在教育部和财政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公布的7批3400多个特色专业建设项目中,只有12所学校的行政管理专业被列为部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被列入特色专业建设的专业固然需要具有鲜明、突出的专业特色,并以此取得自己的合法性,而其他未被列入“质量工程”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的专业办学点,不能因此放弃专业特色建设,而是需要通过自己开发资源、挖掘潜力、怡当定位、采取措施,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就属于这种情形。

第一,从人才培养目标角度看,由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隶属于中华全国总工会(以下简称全总),是全总所属唯一一所普通高等院校,重点培养了解工会运动规律、熟悉工会工作的劳动关系领域的专门人才,因此作为学院专业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也必定要在一定程度上为这一目标服务。这就要求在专业建设中,既要符合专业发展的一般要求,满足行政管理专业的共性,又要兼顾特色建设,将行政管理与劳动关系尤其是工会工作紧密结合,满足人才培养的特殊目标。工会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占有特殊位置,不仅要维护工人的经济利益,还要代表工人参政议政,起到联系工人与党和政府关系的桥梁、纽带作用,因此,为了将人才培养与工会工作紧密结合,有必要将对劳动行政、劳工政策、工人参与、工会与党和政府的关系等问题的研究与教学作为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并作为专业特色予以重视。

第二,从办学资源约束的角度看,作为一个二类本科院校中的行政管理专业,其声誉资源、物质资源和生源资源都无法与国内一流大学相提并论,如果不能办出自己的特色,将很难获得生存与发展的空间。由于就业前景被家长和学生看好,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行政管理专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在本科教育阶段开设行政管理专业的院校多达200多所,39所“985工程”院校中的26所、116所“211工程”院校中的70所均设有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招生数量也在迅速增长。由此可见,各专业办学点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不追求与一流大学进行全方位竞争,而是依靠特色取胜,是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建设的必然选择。

第三,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特色建设的可行性源于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其一,所属上级单位全总是中国唯一全国性工会组织,截至2010年9月拥有会员2.39亿,工会覆盖率和职工入会率分别达到50.9%和74.7%,组织力量十分强大,是学院和专业建设的坚强后盾。工会组织及其业务不仅为专业特色建设提供了研究对象,也提供了理论支持与实践平台。其二,全总对学院发展寄予厚望并大力支持。其三,学院地处北京,地理优势明显,吸引了一大批高素质的科研、教学人才充实到师资队伍,有足够的能力进行深入的专门研究,开发出一系列特色课程,有力地支持专业特色建设。

二、专业特色建设的基本原则与措施

要使专业特色建设从愿望变成现实,推动专业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需要遵循一些必须的原则,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

(―)基本原则

1. 特殊性与一般性相统一。专业特色建设必须深入研究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掌握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整体发展趋势,将人才特殊技能的培养置于一般规律约束之下。就行政管理专业而言,人才需求的整体趋势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活动复杂化程度的加深,社会对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需求快速扩张,也对行政管理人才的专业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我国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组织形式、功能和社会管理模式不断创新,也要求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在技能和思维方式上紧跟时代步伐,具备应变与创新的能力。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特色建设需要在掌握以上总体趋势的基础上,着重研究劳动关系领域公共管理和服务的发展趋势及工会工作的变化规律。

2. 教学与科研并重。专业特色建设以人才培养为指引,教学工作是其直接实现手段,同时,教学工作离不开科研的支持,科研工作可以为教学改革提供方向和内容,并保证教学工作的有效性。因此,有效的专业特色建设必须是教学与科研并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特色建设需要深入研究劳动科学,探索劳动行政规律和劳工政策问题,熟悉劳工参与技巧,了解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并将研究成果通过适当的教学形式转化为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3. —切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可得资源。专业特色建设要将远大的目标与现实的手段相结合,通过现实手段去促进专业发展。为此,需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可得资源,积极开发潜在资源。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特色建设可资利用的资源主要有:年富力强、学科背景交叉互补、对劳动科学有深刻理解的师资队伍;包括图书馆、实验室在内的教学、科研资源;近年来建立起来并陆续丰富的教学、科研基地和国内外合作单位;各级工会组织及工会干部;业内专家学者等其他外部资源。如何充分利用这些可得资源,是专业特色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

(二)基本措施

针对专业特色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行政管理专业采取了以下教学改革措施:

1. 规范设置专业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的规范性是专业发展一般规律的要求,是保持一个专业生命力的重要支柱。针对课程设置中因人设课及机械性地强调应用与操作技能等问题,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办学点采取了相应措施:①整合师资力量,发挥专业互补功能,统筹安排课程体系与内容,杜绝各自为政、因人设课的弊病,使课程设置符合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②在专业建设之初,坚持按照教育部1998年7月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开设出所有行政管理专业主要课程,以课程建设的系统性来确保专业建设的规范性。这些措施保证了专业特色建设中特殊性与一般性的统一,使得专业发展与主流接轨。

2. 加强特色科研和特色课程建设。在保证规范性的前提下,特色建设至关重要。为突出特色,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办学点特别重视特色科研和特色课程建设。①在特色科研方面,近些年来,学院先后吸纳了一批具有深厚理论功底、学科背景交叉互补的年轻博士充实到行政管理专业教师队伍中来,并引导他们在各自的专业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切入劳动关系领域,向劳动科学发展。②在特色课程建设方面,专业办学点通过以老带新,使大多数教师迅速成熟起来,陆续承担了一系列专业培养方案中计划的特色课程,有不少教师还自主开发特色课程,丰富特色课程体系。

3. 强化学生经典名著阅读。工具主义的课程体系是目前高校(尤其是二类本科院校)存在的普遍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知识层次的肤浅和知识体系的断裂。为提升学生专业素质,帮助学生克服对经典著作既陌生又恐惧的心理,引导学生从经典名著中学习观察社会、研究学术问题、阐述理论观点的方法与思路,梳理学科理论发展的路线与脉络,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办学点开设了政治学、经济学、公共行政学三个系列的经典著作选读课程,引导高年级的学生读经典,帮助有学术研究潜质的学生提高专业素养,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推动教师课堂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科研相结合。大学阶段的学习对学生来说应是一个主动的双向建构过程。为实现这一过程,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办学点致力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大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帮助其实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从2007年开始,专业办学点利用学院要求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契机,在学生中组织起课外兴趣小组,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经过两年多的实践,2009年课外兴趣小组正式列为实践教学计划的一部分。该项工作既与预设的教学目标相一致,又能使学生获得一定数额的项目资助,便于学生为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积累资料,因此得到学生的普遍重视和积极参与。

三、专业特色建设的效果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