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劳动教育活动反思

劳动教育活动反思

劳动教育活动反思

劳动教育活动反思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劳动课 反思 超越

在小学开设《劳动》课,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在我国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了。在这十几年中,小学劳动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些成效是任何人不能随意否定的。但是,进入21世纪以后,面对世界范围内兴起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站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21世纪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性人才的高度来审视小学劳动教育,作为实施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的《劳动》课却在课程的定位、课程的开发、课程的实施等诸多方面。暴露出许多先天的不足和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反思与研究。

一、劳动课的课程定位:是学科课程,还是经验课程?是分科课程,还是综合课程?

现代课程理论告诉人们,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类型是多样的,不同类型的课程有着不同的课程价值和特点,不同类型的课程应该形成一个均衡的课程结构,这样才能共同发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这就要求在开设一门课程时。首先必须对这门课程的课程类型以及它与其它课程的关系进行合理定位。这一点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它直接影响这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是搞好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前提。但是,由于我国的劳动课出现在80年代中后期,当时国内的课程理论研究非常落后,甚至说课程理论研究处于空白阶段,造成了人们的课程意识淡薄,课程观念落后,把课程等同于学科、等同于教材的认识相当普遍。当时的人们还没有普遍建立起课程类型和课程结构的观念,把学科课程和分科课程当作是学校天经地义的课程形态,在这种情况下,当人们认识到需要开设劳动课,以加强劳动教育,落实“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要求时,人们就会很自然地按照学科课程和分科课程的设计思路和要求来设计和要求劳动课,使劳动课成了我国课程体系中典型的学科课程和分科课程,尽管也强调“劳动实践是进行劳动教育的基础”、“小学劳动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时应以实践为主”。因为它只强调了劳动课的实践性特点,而没有、也不可能把劳动课明确定位在不同于学科课程的经验课程上。

随着现代课程理念在国内的广泛传播,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小学劳动课的课程定位问题便凸现出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劳动课不应该是学科课程,而应该定位于经验课程,这样才能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实际和需要,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劳动课不应该是分科课程,而应该定位于综合课程,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小学劳动课程本身的特点,才能最大限度地克服课程门类过多、课程内容交叉重复的弊端,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的自主全面发展。

二、劳动课的课程开发:谁来开发?

受我国长期形成的中央集权式课程管理体制的影响,自小学劳动课开设以来,小学劳动课的开发权一直集中在省一级教育业务部门,由省教育业务部门依据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组织编写全省统一使用的《劳动》课教材,学校劳动课教师则负责小学劳动课的教学,以全面落实《劳动》教材中规定的教学内容。但是,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一方面,省编《劳动》课教材内容的统一性很难切合各地、各校的实际,许多教学内容脱离当地小学生的生活实际,脱离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或者教学内容过于简单,对学生的发展价值不大,或者要求过高,缺乏落实的必要条件和可能。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逐步深入,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社会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劳动》作为一门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的课程,其课程内容应该及时更新。以反映当代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反映当前学生生活的实际,反映未来生活对学生素质的新要求。但是,某省编《劳动》课教材却多年一贯制,有的竟是“第七次印刷”(1994年5月的第1版,2000年3月第七次印刷)。试想:如此一劳永逸的课程开发、一成不变的课程内容如何能引起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的兴趣?如何能激发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积极性?

深入反思《劳动》课建设中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我们认为课程开发的主体过高是其主要原因。要改变这种情况,就要适当下放劳动课的课程开发权,唤醒一线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明确一线教师的课程开发责任,改变他们仅仅是课程实施者的单一角色,建立教师既是课程实施者,也是课程开发者的观念,使他们能够紧密联系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实际,联系当地小学生生活的实际,自主的、创造性地进行劳动课的课程开发和实施。

三、劳动课的课程实施:是以知识为中心,还是以实践为中心?

劳动教育活动反思范文第2篇

幼儿园教师除了遵照统一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管理规程》的规定外,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能够自由的安排教学,与此同时幼儿园教师的办园种类也有很大差异,有的是双语幼儿园,有的是综合、特色幼儿园等等,不同的幼儿园的教师个体的实践性知识差异很大,那么他们的实践性知识就会呈现多元化。

(二)综合性

幼儿教育目标以知识为载体开发幼儿智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进行多元智力开发,塑造幼儿良好的性格品质,保证幼儿的身体健康。

幼儿园活动大多数都是以综合的主题形式组织教学,幼儿园教师技能的综合性就是要求幼儿园教师个体实践性知识的综合性。因此,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需要教师拥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更加全面的知识,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三)灵活性

由于幼儿园教育对象的个性特征和思维模式的不同,我们更加需要注意教育的灵活性,因为只有把握了幼儿灵活的个性才能使活动更加真实和有效,也只有掌握了幼儿思维特点(形象思维,自控能力差,好奇心强等等)才能更加理解幼儿行为,也能在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更加有利于尊重幼儿,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

(四)生活性

幼儿园教育活动生活性是比较典型的特征。因为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育的阶段特点,幼儿园教师要把活动融入到生活中去。在幼儿园教育活动教师不仅要学会在生活中进行教育,同时也会用生活来教育幼儿。因此幼儿园教师的个体实践性知识具有生活性是典型的特征。

三、幼儿园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的研究

幼儿园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发展主要是指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然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加工,从而重构教学知识,为自己的教学做准备,从而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促进自身的实践性知识的发展。

幼儿园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发展不仅要从内容上考虑,更要从结构上考虑,使幼儿园教师的发展不仅从理论上得到提高,而且要从教师的实践经验得到提升。综上所述,幼儿园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的发展不仅需要通过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学习其他教师的经验去发展教师的实践性知识。

(一)幼儿园教师个体实践性知识的生成过程

幼儿园的生成过程主要是在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发生,教师基于自身的生活经历、理论知识和对教学的认识,实现个体实践性知识的构建。幼儿园教师在实践性知识的生成是经过教师不断的反思和实践,然后在教师的不断验证下所产生。在这个产生过程,研究者发现不仅要注意教师的理论框架,更要关注教师在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是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这样能很好促进幼儿教师构建新的实践性知识。

通过这样的过程,有时候能够产生个体的实践性知识,但是有时候经过实践后被教师所淘汰,所以幼儿园教师形成的实践性知识是稳定的,并且是在教师的实际教学环境中能够随时调取的。

综上所述,幼儿园教师个体实践性知识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尝试的过程。首先引起问题的注意,其次让教师学会反思,然后在反思中学会把握幼儿园教师的实践性知识,通过这样一个反复的过程就促进实践知识的构建。

(二)幼儿园教师之间实践性知识的传递模型

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的获得途径并不单一。它不仅来源于教师个人的努力,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去获得,比如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参加小组讨论,教研活动等等。

幼儿园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的交流和传递首先是以个体的实践为基础的,依赖于教师个人的体验和感受,然后把这种反思运用到自己的实际教学中,这才实现了真正的传递。比如A老师把自己的实践性知识和B老师交流,他可以通过讲述把自己的知识直接告知,这个过程主要是通过A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案例,另一方面,它可以通过让B教师参观A老师的教学,让B老师在自身的理解和感受中去学习A老师的实践性知识。

与此同时,教师之间的交流也可以教师的个体作为参考。教师之间可以相互提出意见,帮助教师解决在实际中遇到的问题。但是教师必须是经过自己的思考,然后自身的反思和体验去实现自身实践性知识的构建。

综上所述,实践性知识的构建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园教师也是经过不断的反思和实践,调整和修改自身实践性知识,用来解决实践中所出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燕.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98.

[2][日]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28.

[3]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104.

[4]辛涛,林崇德,申继亮.从教师的知识结构看师范教育的改革[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6):12-17

[5]吴汾.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涵义[J].现代教育论丛,2006,(6):37-42.

摘 要: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劳资间的问题也不断涌现。从近期的劳资对抗事件上看,劳方的权益不再是受到损害或者是丧失后寻求救济的抗争,而是出现了主动抗争的色彩。工人争取自我利益的选择上出现了非正常的维权途径,即在既定的环境条件下依据个人的偏好选择不同的行动策略。

关键词:工人维权;非公有制企业;非正常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8-0082-02

劳动教育活动反思范文第3篇

同志在评点古今人物时曾指出:“墨子是一个劳动者,他不做官,但他是比孔子高明的圣人。”2002年5月,同志在两院院士代表大会上指出:“早在2 300多年前,我国古代思想家墨子的《墨经》中就包含了丰富的关于力学、光学、几何学、工程技术知识和现代物理学、数学的基本要素。”2005年2月,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指出:“我国历史上就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比如,孔子说过‘和为贵’;墨子提出了‘兼相爱’、‘爱无差’等的理想社会方案;……这些思想虽然带有不同时代和提出者阶级地位的烙印,但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墨子创立的墨家思想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与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相比,更具人民性,特别是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更是后者无法比拟的。职业教育是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一类教育,是与生产劳动联系最为密切的一类教育,是面向全社会、面向人人的教育。总理曾经指出:“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社会性、人民性。职业教育应该是面向人人的教育,使更多的人能够找到适合于自己学习和发展的空间,从而使教育事业关注人人成为可能。”当前,我们国家正在探索一条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在这个进程中,我们一方面要向世界上先进发达国家学习,另一方面还应该从我们历史传统中吸收营养。墨子在2 300多年前提出的许多思想和他的教育实践,对于当今我们发展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我们应该很好地挖掘、分析、吸收。

把墨子像请进职业院校的校园,有利于形成有特色的职业院校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育人的重要因素,应该与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学校的培养目标相适应。校园文化有共性,又有其个性。我们的校园文化要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是共性。不同类型的学校又应有其个性,甚至相同类型不同学校都要有其个性。当前,职业院校普遍开始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这是好事,但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特色不突出,主要是职业教育的特色不突出。以校内文化景观为例,一些职业院校和普通大中小学一个样:学校立的像、挂的像,绝大部分是数学家、物理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学问家。不是不可以立这些人的像,更不是说这些人不值得尊重,而是他们离我们学生的距离太远,不能很好地起到正面激励的作用,至少是体现不了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的特色。有些像主人,其思想中就有浓重的轻视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成分,与我们职业教育的基本理念格格不入,我们的学校却把他们的塑像立在校园最显著的位置,这就很不协调了。为什么不挂墨子像、鲁班像、黄道婆像?为什么不挂工程家、实干家、技术能手、劳动模范、创业典型、致富带头人的像?校园文化景观应该给我们的学生带来希望和信心,与学校培养目标相协调,而不是相反。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应该是尊重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文化,把“平民圣人”墨子塑像立在职业院校校园,会对形成这种文化起到正面积极的作用。

劳动教育活动反思范文第4篇

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07年上半年纠风工作总结今年以来,××××劳动保障系统纠风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全会精神,按照自治区纪委五次全会、州纪委工作会议、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和县纪委有关纠风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劳动保障工作实际,坚持纠建并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积极、扎实的开展了纠风工作,现将本系统开展纠风工作具体情况汇报如下: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按照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和县纪委纠风工作的统一安排和部署,注重把学习和提高干部职工的认识放在首位,把学习贯彻落实有关纠风工作的文件精神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我们从学习的“时间、方法、步骤”等方面做了全面的安排和要求。在时间安排上,我们在每周一、三、五下午政治学习时20分钟作为纠风工作的专项学习时间;在学习内容上主要以自治区、州、县纠风工作相关文件和领导讲话精神等为主;在学习方法和步骤上,主要采取自学与集体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有效进行,同时按照“先学习,后实践、查问题、再深入”的步骤深入开展,从而使干部职工在思想上进一步提高了对纠风工作的认识。二、领导重视,责任明确年初,根据州劳动保障局和县纪委《2007年纠风工作实施意见的要求》,我单位及时制定了2007年纠风工作实施计划。为确保纠风各项任务的落实,本系统成立了纠风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层层落实了目标管理责任书,做到了责任层层分解,层层落实,并建立健全纠风档案,定期不定期的对下属单位、各科室进行了全面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纠正。三、具体工作开展情况(一)全面作好政务,财务公开。今年我们按照州劳动保障局和县纪委有关政务、财务公开工作要求,进一步完善全系统政务、财务公开制度,接受群众的监督,并设立了群众意见箱和举报电话(××××××*)。同时积极开展便民的“一站式”服务,做到政务、财务公开,承诺事项公开,监督措施公开,责任追究公开和办事程序公开,增强了工作的透明度,强化了社会监督,预防不正之风问题的发生。(二)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我们有针对性的、有重点的加大了劳动行政执法力度,纠正和处理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定,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积极协助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认真落实中央和自治区有关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的相关规定,对造成职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注重加强多方合作、形成齐抓共管工作的力度,配合有关部门加大了对拖欠职工特别是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查处力度,加强对使用农民工集中的用人单位支付工资情况的监控,探索建立劳动保障诚信等级制,建立预防和解决拖欠工资问题的长效机制,从源头上遏制因拖欠工资而引发的上访和突发事件。(三)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药店提供规范管理。结合今年纠风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们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履行定点《协议》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严重违反自治区、自治州医疗保险政策及《协议》规定的行为要严肃查处,切实保护参保人员的利益和医疗保险基金的正常运行。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存在的不正之风。(四)加强对社保基金、就业、培训资金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在资管理方面,重点检查社保基金“收支两条线”管理的情况,针对社保基金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我们进行了反复的查找,同时制定了切实有效的措施,坚决纠正违规行为,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同时我们配合有关部门加强了对就业、培训资金的拨付、使用情况的监督,查找在资金管理运作中容易发生违规问题的重点部位和环节,提出了改进意见。(五)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优化窗口服务。上半年来,我们按照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要求,针对干部职工队伍和行风建设的实际状况,大力开展纪律作风整顿活动,建立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和强化监督制为主要内容的预防和纠正不正之风的有效机制。教育干部职工要树立群众观念和公仆意识,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树立劳动保障工作无小事的观念,对办事人员和来访群众热情接待,对反映的问题耐心解答,杜绝以“四难”或“三好一不”相待,即门好进、脸好看,话好听、不办事。切实纠正劳动保障系统在工作作风上存在的“四难、现金多、一拖”的问题和解决个别单位存在的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健全、办事不公、执法不严以及损害群众利益等问题。对下岗失业人员、在岗职工和求职人员、企业离退休人员开展“直通车”、“零距离”、“保姆式”服务。(六)积极开展民主评议和自查活动。上半年,我们紧紧围绕劳动保障工作的实际,在本系统内开展民主评议工作,主要解决局机关、科室和相关单位存在的执法能不严、办事不公、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和行政不作为等问题,广泛听取了群众意见。针对社保基金出现的问题,我们及时的、反复的进行了自查,彻底把问题摆上了桌面,对暴露出的问题及时进行查处纠正,对工作中存在的隐患,从源头上予以治理,同时制定了有效的整改措施。四、存在的问题(一)整体上劳动保障系统干部职工对纠风工作的重视程度很高,但仍有个别人员对纠风工作的开展认识上有一定的偏差。(二)解决群众的困难是劳动保障工作的关键所在,而出于各种原因,到目前,下岗失业人员的小额担保贷款问题未能落到实处。五、下一步纠风工作计划(一)继续强化纠风工作的教育,将此项工作作为日常重要工作长抓不懈。(二)进一步加强监督执法工作,确保各项基金有序运行,同时加强对劳动保障监察力度,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三)广泛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多关心群众的热点问题,切实做到利为民谋,情为民所系。(四)继续按照州局、县纪委纠风工作安排和指导,加大整改措施力度,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第六个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总结作者:一心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9更新时间:2007-6-10××*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第六个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总结第六个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开展以来,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和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第六个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以反腐倡廉教育、促进教育制度、监督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的建立,增强了劳动保障系统全体党员干部的纪律观念和廉洁从政意识。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扎实有效的开展,现将第六个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领导重视,责任明确按照县委、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统一安排部署,我单位及时制定了第六个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的实施方案,并成立领导小组,把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作为7月份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同时签订责任书,责任层层分解,层层抓落实。建立健全了党风廉政档案,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局各科室进行检查,真正把问题控制在萌芽状态。二、加强学习,提高认识为保证第六个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有效深入的开展,我们认真开展了本系统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动员大会,学习了县委关于教育月活动的安排和县长××*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以及××劳动保障局关于对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和意见,对全系统干部职工扎实系统的教育动员,使他们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党风廉政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对个别干部职工思想认识不到位的,教育月活动领导小组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了再次思想动员。三、开展自查评议,转变工作作风以此次教育月活动为契机,领导率先垂范,以身作责,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紧紧围绕劳动保障工作的实际,再次开展了自查评议。在自查评议过程中,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敢于揭短亮相,不遮不掩的真正把问题摆上了桌面,特别是对社保基金运作上出现的问题,我们进行了反复的自查和反思,同时制定了切实有效的措施。四、深入开展“六个一”活动,成效显著(一)在教育月活动的期间,我们加强了对党员干部的党纪政纪法规和法律法规的教育,加强了“两个条例”和《行政许可法》的宣传和学习的力度,同时党同廉政教育负责人,为本系统上了二次党风廉政为组织开展了一次廉政专题教育,并充分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开展思想教育,不断加强了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和法律观念,增强了自我约束能力和拒腐防变的自觉性,切实纠正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使法规制度成为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二)积极开展座谈活动,解决存在的具体问题。以本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对教育月活动的认识和体会,畅谈本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和存的问题,通过学习,交流了思想,统一了认识,提高了干部职工廉洁自律,严格要求自己的意识。在此期间,我们对照县纪委关于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公务用车进行了登记,对本系统干部住房情况进行了检查登记,同时结合本系统实际情况,对社保基金的管理运作再次进行了全面的自查,找出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三)深入开展宣传活动,展示学习成果。为加大宣传力度,我们利用广播、电视、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我们党执政为民的好政策,大力宣传廉政从政、执政为民的先进典型,大力宣传中央、自治区、州、县关于反腐倡廉的方针政策和重大成果,深入基层面向群众,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使广大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敢于接受群众的监督,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以此活动为契机,学习和展示好的做法,同时举办了党建学习园地,每个干部职工不少于2007字的心得体会实行上墙,活动尾声,我们对每位干部职工进行了党建测试,通过测试广大干部职工对党建知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五、存在的问题1、整体上本系统干部职工对党风廉政建设的认识程度很高,但仍有个别同志在思想认识上有一定的偏差。2、干部职工通过对党纪、政纪条规和法律法规的学习,总体上有很大的提高,但个别干部职工学习的质量有待进一步加强。六、下一步计划1、将继续按照县委和××劳动保障局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安排部署,加强对本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把此项工作列入日常的重要工作。2、将进一步加强对干部职工的学习教育,从而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3、将继续加强对各项基金的监督管理使用,保证基金正常平稳运行。

劳动教育活动反思范文第5篇

民间美术主要是劳动人民创造的生活文化,它与人民的生活、生产、风俗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多数直接用来美化自身,美化物品和美化生活环境。民间美术其简洁的造型、完美的功能,在精神和物质上满足了劳动者多层次、多方面的需要;其通俗的形式受到劳动者的欢迎,并为劳动者所掌握和运用。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民淳风之美的结晶,蕴含着各族人民的心理素质和精神素质,反映其质朴的审美观念。民间美术是一切美术的基础,既是艺术之源,又是艺术之流,它的过去是珍贵的民族艺术遗产,它的现在是丰富多彩的群众生活的艺术体现,是民族艺术的传承。民间美术凝聚着劳动者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的祝愿、对美的追求,它所体现的设计意图和美的造型与人民的生活和心灵息息相通,表现了一个民族的创造性。它植根于生活的沃土之中为劳动人民所创造,又为劳动人民所享用,自生自发,源远流长,健康、淳朴、清新而富有活力。

现行小学美术教材中民间美术部分占很大的比例,其涵盖了民俗信仰中的民间美术,建筑陈设中的民间美术,衣饰穿戴中的民间美术,生活器具中的民间美术,生产劳动中的民间美术,环境装饰中的民间美术,戏曲表演中的民间美术,游艺竞技中的民间美术等,教材中列举的大多是人们所熟悉的实物,甚至每天都在接触。这些民间美术作品,保留着和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原发性,带有很大成分的生活原型的特点,更靠近现实生活,因而显出其淳朴、自然的趣味。民间美术的创作是在劳动者共同生活的基础上进行的,反映了劳动者的理想和情趣,集中了劳动者的智慧,融合了劳动者的艺术才能,具有很强的集体创作的特征。如何在教学中实现知识与技能的传播,如何在教学中落实新课标,落实教育方针,如何做到教书育人,是我们应当深入探讨的问题。首先让学生理解民间美术的原发性,体会其淳朴自然的特点,培养淳朴、朴实的审美观;体会其集体性特征,认识到集体智慧的伟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课程的学习认识到劳动人民的伟大,民族文化的伟大,体会作品反映的教育内涵,本身具有的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人情意味,认识其刚健、淳朴、清新、简约的艺术品质,认识到其深厚的美术意义和价值,认识中国劳动人民的文化观和审美观。从小培养学生学会向劳动者学习,学会尊重他们的劳动,敬仰他们的品质,学会生活,学会创新,学会知识的积累。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美术。 美术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历史使命,充分发挥美术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通过祖国的山川之美、民俗之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和传统之美,让学生在祖国的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使中华文化传统得以光大。要倡导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在新课程标准的实验和实施过程中,教师既是课改的实践者,又是课改的主体。能否把新课程标准的新的理念、新的教材以及新的学生观融入教师的实际工作中,成为课改工作能否继续深入发展的关键所在,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的合理实施。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是课程改革的前提。提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挥学生的自我能动性,同时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树立全新的教育观。使美术教育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存、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逐步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其次,教师要从观念上改变教师独占讲台满堂灌的做法,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创设活泼的课堂气氛,创造民主开放的教学局面,将教学过程视为师生共享经验的过程。课改要求我们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组织者等角色转变。作为教育组织者、促进者的教师,其任务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去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提高学生的认知兴趣和求知欲望。同时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多研究、多讨论、多交流。甚至是有机会时多合作,只有如此,教师这个组织者,促进者才能在新课改中发挥自己的作用,用自身的创新意识、思维、能力等积极因素去感染、带动学生意识的形成,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情感渲染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美术新课标指出:“情感性是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也是美术学习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情感是对客观现实的、特殊的、也是最活跃的一种反映形式,它既是审美的动力、中介,又是审美的体验、效应。如果没有审美需要唤醒的驱动的情感,审美就是一种被动的活动、不能形成深刻的体验、深层的领悟、主动的创造。在美术教学中,发掘教材本身包含的思想内容,运用情感教学手段,渲染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气氛,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有效地达成德育目标。传统的文化艺术之美无处不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个个竹节,一团泥巴,几根木头,在劳动人民手中都被赋予了艺术生命。这些风格各异的艺术,蕴藏着劳动人民永不竭止的创造力,浓缩着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启发着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人民,热爱民间传统艺术的思想感情。如剪纸是我国流行最广,各民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美术形式。劳动人民凭着一把剪刀和一张纸,就能创作出许许多多为生活增彩添喜、生动活泼,受群众欢迎,极富艺术情绪和感染力的艺术形象。在剪纸教学中,学生通过动手剪刻,不仅懂得了剪纸艺术的一般知识,掌握了基本的剪纸方法,也懂得了剪纸可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美化环境,装饰物品,了解了人们用剪纸寄托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未来的憧憬。通过美术教学,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积淀他们的文化功底,让学生打好传统的根基,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挖掘美术教育的人文内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美术课程。在实践中传承已有的当地民间美术资源,通过美术教学,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积淀他们的文化功底,让学生打好传统的根基。使学生初步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民间美术是民俗文化的载体和组成部分,直接反映了民众的精神追求和思想感情,抒发了人们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表达了人们对善恶美丑的判断。寄托了人们对幸福自由的向往与追求,热爱劳动,热爱生活。让学生通过学习知道劳动者是艺术的奠基人,同时也是生活的创造者,劳动创造了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