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劳动教育的性质

劳动教育的性质

劳动教育的性质

劳动教育的性质范文第1篇

关键词:劳动课;教育性;素质教育

劳动课是一门以学生实践为主要特征,以培养学生劳动能力为主要目的的课程,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劳动能力是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针对来自于社会的基本要求,因此,重视劳动课,上好劳动课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1 明确目的,端正思想

1981年劳动课列入小学教学计划并规定为必修课,1993年开始试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劳动课教学大纲。说来劳动课已不是新课程,但是由于教育阵地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特别是应试教育烙印很深,小学劳动课常因不考试而遭冷遇,其教育性也不被重视。很多人认为劳动课中的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等等,学生不教自会。这种片面认识只注意了劳动的实践性,而忽视了它的教育性,更忽视了通过劳动进行的思想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所有这些都是日后无法弥补的,也是我们必须克服的。

教学大纲对小学劳动课提出了明确的目的:通过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生产劳动的教育和实践,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的技能,逐步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同是劳动课,目的明确与否,其意义也就不同。这种不同可以拿走路和散步来比较。走路是为了从此地到彼地而行走;而散步的目的则是为了闲散消遣,无须到一定地点,看上去也走了路,其实目的是休息健体。劳动课就是以劳动实践为基础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和劳动方法从而认识劳动的意义,以达到教育的目的。像低年级的洗手、洗脸、洗手帕等课看起来很简单,没多大意思,可是在这些劳动项目的训练中,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一点自我服务的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劳动的意义和光荣。培养动手能力和热爱劳动的观念,使其养成讲卫生、讲文明、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只有明确了劳动课的教学目的,才能端正劳动课的教学思想,努力做到劳动课的教育性与实践性相统一,处理好劳动课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2 探索方法,提高效率

要上好劳动课,发掘劳动课的教育效应,就应像对待语文、数学等课程一样,经常学习教学大纲,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方法,从思想教育入手,从培养创新能力入手。

2.1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劳动是道德之源。”单纯的劳动不可能自发地产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只有把劳动实践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2.1.1找准思想品德教育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点。

小学劳动课内容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扩大学生接触面、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想教育的好教材。只有根据教材内容特点,牢牢把握学生的兴趣点,才能不断激励情感,诱发兴趣,使兴趣变为乐意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

2.1.2找准思想品德教育与教学活动的结合点。

劳动课不仅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还要注意找准与教学活动的结合点。找准了结合点,思想品德教育才能有载体,否则,思想教育就显得苍白无力。

如上《折纸马》一课,老师首先在黑板上贴一幅碧草茵茵的大草原图,再指导学生折纸马,谁折得好就把谁的放到大草原上。这样创设一种祖国大草原万马奔腾的情景,挖掘学生愉悦的心境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调动了学习兴趣,使学生争相折好纸马放到大草原上。这样既渗透了积极向上、争取成功的思想教育,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2发挥学生的创新与想象

江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小学生天真活泼,心灵手巧,想象丰富,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利用他们的这些长处,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如上《铺床》一课。教学时,可做“过家家”游戏,让学生将课桌当床,纸当床单,手帕当被子,橡皮当枕头,在游戏中学会铺床。然后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新的简便的铺床方法,最后集体总结得出哪种方法较适合春秋季节,哪种方法较适合夏季和冬季,学生通过回家体验,效果良好。这样既让学生学会了家务劳动,热爱做家务劳动,又让他们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发挥。

2.3注意养成教育的培养

小学劳动课,经过简单的劳动实践,使学生掌握劳动技能,受到思想教育,但这还不够,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善于动手的能力以及各种良好习惯的养成。要让学生通过简单的劳动操作,养成勤动手、爱劳动的习惯,使他们终生受用。现在的独生子女称为“小皇帝”、“小公主”,他们往往经不起社会对他们的需求和考验。因此,在学生一进校门就紧抓劳动教育不放松,让孩子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懂得劳动的意义和饱尝劳动艰辛的欢乐,以适应将来工作和生活的需要。

邓小平同志说:“现在小学一年级的娃娃,经过十几年的学校教育,将成为开创二十一世纪大业的生力军。”上好劳动课,注意小学劳动课的教育性,充分发挥劳动课的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素质是每位劳动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写入=SLOPE(J2:K2,J3:K3),ab线斜率:在单元格L5中写入=SLOPE(K2:L2,K3:L3)。

2.8计算截距

ac线截距:在单元格K6中写入=INTERCEPT(J2:K2,J3:K3),ab线截距:在单元格L6中写入=INTERCEPT(K2:L2,K3:L3)。

2.9塑限入土深度hp计算

首先判断该土样是否为细粒土,如果是在单元格K7中写入Y,否则写入N。在单元格K8中写入=IF(K7=“Y”,G13/(0.524×G13-7.606),29.6-1.22×G13+0.017×G13×G13-0.0000744×G13×G13×G13)。

2.10塑限含水率wP的计算

由ac线计算塑限含水率wPac:在单元格K9中写入=10^((LOG(K8)-K6)/K5),由ab线计算塑限含水率wPab:在单元格L9中写入=10^((LOG(K8)-L6)/L5),塑限含水率wP值:在K12中写入=IF(ABS(10^((LOG(K8)-K6)/K5)-10^((LOG(K8)-L6)/L5))

2.11液限含水率wL的计算

由ac线计算塑限含水率wL:在单元格K10中写入=10^((LOG(20)-K6)/K5),由ab线计算塑限含水率wL:在单元格L10中写入=10^((LOG(20)-L6)/L5),塑限含水率wP值:在K11中写入=IF(K12=“重做”,“重做”,AVERAGEA(10^((LOG(20)-K6)/K5),10^((LOG(20)-L6)/L5)))。

2.12塑性指数IP的计算

在单元格K13中写入=IF(K12=“重做”,“重做”,K11-K12)。

小结

液塑限试验是公路工程试验中一个非常常规和重要的试验,其结果的准确性对工程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了解液塑限试验a、b、c三点的实质数学关系,编制出自动计算表,既提高了试验的精确度,又减轻了试验人员的工作量。

参考文献

劳动教育的性质范文第2篇

首先介绍思考“变迁中的培养目标与教育质量”这个论题的缘由:(1)当下教育学的主题为什么由“培养什么人”(学校培养目标)问题让位于教育公平以及教育质量问题?(2)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如何由“素质教育”所替代?(3)为什么今天的人们必须计划成为一个自足的整体,不能冒相互依赖的风险――即使在富裕和开放的社会中?(4)哪些维护人类共同社会关系的价值消失了?为什么消失?这其中,教育起到什么作用?

一、培养目标与教育质量内涵的变迁

教育质量是与培养目标密切相关的事情。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以经济建设为发展中心的社会变迁过程中,社会主义的培养目标经历了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到培养适应全球化市场经济“劳动力”(人力资本)的变迁。

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国家和集体社会组织形态逐步瓦解,培养“集体”的公共社会生活空间也随之消解,教育的最终培养目标已经由国家转向家庭,由集体转向个人及私人家庭。培养“一代人”的具有共同性、集体性、社会性、民族性、理想性的劳动者目标消解为个体性、私人家庭、竞争性、合市场性、全球性的劳动力或人力资源的培养目标。然而,在大的民族、国家、公共集体社会组织形态和意识氛围中培养出来的个体较之于在“市场―商业―全球化生产”背景中产出的“教育产品”在志向(个人的或社会的)、人生观、全局观、国家和民族态度以及人际关系的认知上都有许多迥然不同的品行。

教育质量,在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民族国家中和在全球化经济裹挟的开放国家中,其含义是不同的。对前者来说,培养目标引导质量含义,教育质量是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对后者而言,质量重于目标,质量淡化目标,因为质量可以超越集体、民族、国家等而与全球化概念对接。不同的质量诉求主体,常常会有不同甚至冲突的教育质量解读。对于一个民族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跨国公司、一个个体,质量具有不同的意义,例如培养出来的个体是否应该具有“民族特质”“爱国主义”等。教育质量概念替代培养目标概念,其实也是“教育培养劳动者”转向“教育培养劳动力”(即“人力资源”)。

20世纪70年代末期,政治独立、经济自主的社会主义民族国家开始逐步融入全球化经济的格局中,随之而来的是我国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一系列变革,突显出顺应全球化经济重高科技、重资本、轻劳动社会关系的“改革”特点。教育,应和着全球化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自然会有如下的变革:

第一,去除培养目标与国家、民族、集体相关的政治、道德特质,即“社会主义觉悟”空洞化。例如,红与专、德与智、个人与集体、劳动光荣、民族团结、阶级友爱、共产主义理想等内容几乎在学校教育中消失。

第二,与全球化市场关联的“劳动力”和“人力资本”质量概念成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目标。英语连同与抽象认知能力发展的相关学科的学习和考试几乎成为学校教育的全部内容;通过考试和分数评鉴学校的质量和声望,也完成了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对接全球化劳动力市场的层级化排序。这个对接的过程,与国际资本进入中国是同步的。

第三,教育质量纳入国际测评系统,通过测量教育质量确定和强化学校教育的工作。可以看出,在教育质量越来越科学化(可测量、可监控)、国际化的势头中,越是可监控、可测评的教育成果(教育质量)――常常称为知识和技术的――越是国际化的。英语、数学、科学等学科成绩成为教育质量的核心内容。然而,越是不可监控和测评的内容,恰好是教育所承载的国家的、民族的、历史的、文化的,对个体和国家有着长远利益的内容,比如说爱国主义、责任感、劳动价值、环境意识、集体意识、历史观等。

目标的改变决定教育质量的改变。“学生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近年来完全被“劳动力”“素质”“人才”等概念替代。人力资本概念,统领着全部教育的阶段和环节,也统领着生产劳动过程的资方、劳方以及所有社会组织,而略过了这其中“人力资本”在社会生产、消费、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关系。

二、消解和消失的教育目标

1.劳动为本的人性观

“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个几代人耳熟能详的“教育方针”,它的基本内容是包含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劳动者的社会理想和人性假设的:首先,“劳动神圣”意味着每一个劳动者凭借劳动获得生计和尊严;其次,在社会制度的设计上,以劳动者(人)为本,“各尽所能,按劳(需)分配”;再次,劳动本位的人性假设是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基础,例如“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革命工作不分高低贵贱”等所体现的平等价值判断。

从对过去“教育方针”的解读中,我们可以知道,社会主义人与人之间平等关系的基本假设是:尊重劳动者及其劳动;建立在平等的劳动基础上的社会,是尊重劳动者及劳动者的全面发展的,是依赖、保护并维持这种社会平等的公共价值的。“集体主义”“助人为乐”“先公后私”“团结”的价值曾经全面地体现在我们的培养目标中。

然而,我们在反思和清算“”的极“左”路线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消解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平等社会关系的核心价值,即:劳动高于资本,每个人因劳动而获得尊严和体面,而不是富裕和资本积累;人的发展和幸福,不仅依赖个人天赋和努力,更是依赖良好的社会、组织和集体;所谓的公共社会,是劳动者、生产者共建的平等生活、平等参与的社会,而不是抽象的个人、自由和权利的集合。

2.重个人权力和利益的经济理性人假设

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决定人们社会地位的公平性。教育公平不是只停留在公平地享受教育资源以实现个人权利。教育公平如果不能达至社会成员在生产和劳动关系中的平等,是很难真正实现社会公平的。

在我国改革开放融入全球化经济体系的过程中,社会主义公共空间的狭小甚至消失的趋势,改变了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详见表1)。“关心国家大事”退出了培养目标。经济理性人的人性假设,消减了学校教育许多宝贵的教育性力量和资源。“教师职业崇高的精神价值”“百年树人的教育信念”“学生的全面发展”,都在私利性的计算中一一退出,代之以“科学”的计算和考核,竞争、私利和私欲也合理地成为学生发展、教师工作的唯一动机。

不同的教育目标,决定着青少年一生是否具有稳定、确定的个性和社会性特质。市场资本主导的培养目标,最终以“就业―挣钱”来判定人的发展和幸福,具有资本主义生产与生俱来的短视、碎片化、不确定性、拜金、物欲等特质。

全球化资本主义市场,把一切人的丰富多样性、整体性、社会性、民族性等全面发展的内涵空漠化为具体的、细节的、可监控、可测量的“素质”。而这些“素质”的多少、高低,一方面可以计量化为不同的教育投入和教育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供资本在全球化从高至低的生产链条中,通过“用工”或“职位”的标准辨析出来;此外,还可从个体职业回报的收入中计算出来。

应该说,这些“素质”,例如积极、能动、时间观念、规则意识、合作态度、劳作技能、专业知识等,也是健全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应该具备的。但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并不能使这些素质成为一个人稳定的、确保人生幸福的品行。劳资冲突、过渡剥削、失业等,都会使这些“素质”走向反面,代之以个体的颓废、无所事事、反抗。这背后本质的区别便是:在劳动中,不是“劳动者”,而是“劳动力”成为价值和评价的重心――特定社会职位上的个体的劳动意义只有报酬和升迁的价值,而被消解掉“救死扶伤”(医护人员)、“教书育人”(教育工作者)、“美化城市”(清洁工或设计师)等人本意义和社会意义。

个体关于人的本质特征的碎片化、不确定性的感受与人与人之间不平等关系是相互影响和彼此促发的。一切品格和素质,都是根据追求利润、效率(生产中的资本和劳动力)和消费来确定。看似多样化的生活方式、性格特征、能力表现,在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不断追求最新的“消费―生产”方式的同时,却面对除“资本―市场”之外,没有任何教育目标可以凝练人性的基本“素质”或品格的困境。

总之,社会的生产方式以及由此形成的观念形态,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质量观。这种形势对个体而言,直接影响其基本品格、态度的稳定性、精神世界的丰富性以及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可能性;对群体而言,决定着社会成员之间是否可能建立平等的社会关系,是否可以达成思想和精神的沟通,是否能建立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持续性关系。

三、公共教育与人力资本市场

这些年来,教育的“公共性”被经济学“公共产品”概念所垄断。公共教育①在公立学校的实现,是以个人、家庭、教育投入者(除去国家)追求私人性(私有性、私利性)、盈利性和追求经济效益为前提的,教育的私有性主导着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教育”。公共教育,只是体现在政府的公共的教育投入、标准化的学校建设(课程、师资标准等)方面,体现为进入人力资本市场“预备训练”的资格平等方面。这样的公共教育概念对社会主义的教育目标、教育质量以及教育公平都有极大的遮蔽作用。

办教育的“市场经济”价值取向,不仅体现在课程和考试上,而且也表现在培养目标上。教育与考试、就业、生计等功利联系变得更为密切。人们通过考试和文凭进行劳动市场的初次分工,这个过程是由国家(公共教育)和家庭(私人投资)承担了培养劳动者的全部费用,并且,国家和家庭的教育投资带来了社会财富和资本积累的最大效益。从这个意义上说,近30年来旨在培养各式各类“教育―就业”型人才的教育制度,为社会总财富的增长发挥了最大的效益。

然而,当“市场经济”决定着培养目标和办学方向,当现代教育的多方面功能窄化为各级学校为劳动力市场服务,出现这样一些结果。

第一,公共教育演变为服务于个体和家庭“升学―就业求职”等私人利益的工具。学校的培养目标附着于个人或家庭范围内的利益计算上:通过教育,让孩子更好地进入劳动力市场,已经成为学校、家庭投入教育的根本动机。无论是学业的成功者还是失败者,学校对他们的意义都演变为“找工作、挣大钱”。

第二,公共教育全面为市场经济所制约:不仅为市场驱动的“就业―生产”服务,同时也为市场驱动的消费所制约。②“高收入职业―高消费”人生模式几乎成为青年一代学生的全部追求,“教育―就业―高工资―车、房与体面消费―现代化生活”的模式,几乎成为教育各方利益相关者的追求目标,造成了应试教育有效、德育教育低效或无效,培养目标轻“人”重“材”,重人的工具性而轻人性和人格的局面。由此,教育忽略社会新生成员的全面发展,忽略公共教育机构的“公共性”以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人的全面发展也异化为“挣钱―消费”这一狭隘人生模式。

第三,通过市场在全球化生产链条中谋得中、高端职位,已经成为全社会追逐的真实的教育目标,这导致办学者、求学者、教育投入(公共和家庭私人投入)者都为当前经济利益和效率的追求所制约。例如,大学的招生、专业及课程设置、校历安排都与就业挂钩,忽略教育的多方面功能,尤其是忽视公共教育对个人、社会、民族以及国家根本而长远的利益的影响。

伴随着培养目标具体化为个体“素质”“竞争力”,一代青少年的成长――顺应着他们自身家庭在不同阶层、劳动力市场的位置以及差别化的学校教育处境――也进行着分化。他们的分化不但体现在知识、技能、语言(特别是英语)等方面,还体现在他们的认同、价值和道德取向上。

总之,“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资本的全球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矛盾和风险必然会反映在教育目标和教育实践中。以资本为轴心结成的劳动力市场以及劳动关系必然带来个体发展本质上的碎片化、不确定性以及物欲化;同时,还带来一代人完全隔离、彼此漠然甚至对立的社会关系。

四、城乡教育之别与全球化分工

在全球化的“资本―市场”格局下,农村有组织的学校教育或自发教育,无不准确地把农村人定义为以“国际市场低端劳动力+传统乡村道德”为核心素质“劳动力”。农民及其子女围绕这一目标,游走于学校、社区和劳动力市场。而城市教育,特别是城市优质学校教育则会发展全球化生产链条中更为高端、更具国际化素养的“劳动力”(堪称“人才”)。

城乡教育的不公平和差距,不仅仅是财力、师资、物质条件的差异,也不仅仅是由此带来的办学质量的差异。从根本上来说,它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中“资本―市场”为城乡教育布局后的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

在农村,在消解了国家组织(公社解散)和乡村自组织以至完整的家庭结构(打工带来的亲子分离)的状态下,农村青少年的教育全部交由越来越封闭、应试、远离社区、集中化的学校,这样既不可能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劳动者,更不可能实施素质教育。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资本和市场,把每一个家庭都变成劳动力生产的基本单位,变成了承受市场风险、信任缺失、流动迁徙、公共生活碎片化的基本单位。国家、社会、集体等保护性公共力量让位于市场和竞争。在处于竞争劣势的乡村里,劳动力的流动和过度的无保护劳动,破坏了农村家庭最基本的保护和养教功能。正因为此,入学率、升学率、学科考试的合格率、流失率等指标,只能够从数量层面反映农村教育的公平与质量,却无法真实地描述一代又一代农村青少年儿童在人生观、道德、自信心、信念、文化等方面的不利状况――而这些又是支撑个体获得并运用知识与技能的最重要的条件。

最后,再次澄清和关照社会主义的劳动与人的教育观念――社会主义社会教育公平的实质在于:通过教育激发城市和农村的孩子丰富的、有人类价值的社会活力和人生活力,而不仅仅是个人的劳作或挣钱的能力和欲望。③

注释:

①“公共教育”是改革开放后逐渐热起来的概念,它本应包含现代化进程中更为丰富的社会进步意义和人的全面发展内涵。对此,本文不赘述。

②市场经济是通过生产和消费两个重要环节实现其价值的。

劳动教育的性质范文第3篇

司法部副部长陈训秋同志在“坚持贯彻‘首要标准’,提高监管教育改造质量”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两个“重要标准”和“一个延伸”,这是对监狱劳教机关贯彻落实首要标准的具体要求。

“重要标准”之一是“要把罪犯守法守规、劳教人员遵纪守法”作为改造工作的重要标准。作为劳动教养场所,劳教人员遵纪守法是开展教育矫治工作的基本前提,也是劳教人员改造成为守法公民的重要标志,是接受认罪认错教育、法律常识教育的实际效果在行为操守上的外在表现。在劳动教养场所,长期以来,约束劳教人员行为规范的法规、规章、制度、纪律是比较多的,认罪认错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和养成教育也从来都是教育矫治工作的重头戏,而衡量教育矫治效果和操守情况的指标就是一般违纪率。一个劳教人员的改造过程,一个班组或一个大(中)队一个阶段的工作,透过一般违纪率这个指标,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出单位的基础工作水平、民警的基本素质和工作质量、劳教人员接受教育矫治的实际效果。因此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一般违纪率体现了工作的基础性和本质性,是我们应该给予高度重视的主要指标之一。但不可讳言,由于认识、体制、社会因素的制约,由于劳教工作新增因素的繁巨,由于“四防”安全指标的高压态势,实际工作中我们一度对一般违纪率这个指标的重要性有所忽略、有所淡化,艰苦细致深入的基础性工作有所削弱。主要反映一是制度建设不够,往往是制度一大堆,管用的很少,执行力差;二是科学化管理不够,现在强调严格管理、依法管理、文明管理较多,但真正体现以人为本,运用现代科技成果,落实宽严相济政策的科学管理理念和手段还不多见;三是养成教化不足,对劳教人员的管理既是一种行为养成,也包含思想教化的内容,现在的问题是要求的多,为什么这样要求的教育少,劳教人员自主、互助参与管理不足;四是教育跟进不够,劳教人员一旦违规违纪,往往偏重于处罚,甚至以罚代教,有周密计划针对性强的教育措施跟进不够,往往口服心不服,问题矛盾未得到根本解决,埋下事故隐患。反思的启示是,劳动教养所要高度重视劳教人员遵纪守法这一前提性、基础性、标志性的重要标准,时时关注把握一般违纪率这一主要指标,分析这一指标反映的工作质量、工作效果和存在的问题,改进工作、创新工作,切实降低一般违纪率,夯实教育矫治工作基础。

“重要标准”之二是要把劳教人员思想、文化、技术教育效果作为教育矫治工作的重要标准。司法部副部长陈训秋同志指出:“劳教人员基础、文化、技术教育的教学时间每年分别不少于230课时、195课时和130课时,未成年劳教人员课堂教育每周不少于20课时,全年不少于960课时。要严格执行教育合格率标准,劳教人员政治教育统考合格率达95%以上,文化教育合格率达90%以上,送劳动教养前无职业、无技术专长,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年龄在40岁以上,劳动教养期在1年以上的劳教人员都要参加职业技术培训。技能教育获证率达90%以上。”部领导如此着重强调课堂化教育的课时数和合格率,是因为教育矫治工作是劳动教养的根本职能。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司法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化,随着劳动教养事业财政保障的就位,长期以来制约劳动教养工作健康发展的困惑和矛盾基本得以解决,劳动教养工作确实已到了全面回归和拓展教育矫治主要职能的关键时期,审时度势,应对挑战,抓住机遇,创新教育矫治工作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全面提升教育矫治质量,切实增强教育矫治效果,是当前劳动教养工作的强基固本之策,是服务和谐社会建设和小康社会建设大局、落实“首要标准”的具体要求。

教育矫治效果这一“重要标准”的指向是教育矫治对象——劳教人员,具体表现为劳教人员的教育改好率。作为特殊教育,劳动教养教育目的与普通教育目的之间的区别是,普通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使之成为符合教育者规定和期望的人,是一种发展教育。而劳动教养教育首先是一种矫正教育,既促进受教育者矫正恶习,成为守法公民;其次才是通过综合教育手段,促进受教育者在认知能力、道德水准、法律意识、行为操守、身心健康、文化素质、就业能力、社会适应性等方面得到改善,全面发展,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有用之材。这一特殊教育目的的规定性决定了反映教育效果的改好率包含两层内容:一是劳教人员的原罪错是否得到矫正,是否在思想上彻底认识了罪错,行为上保持了操守,真正做到改好了;二是在此基础上,通过综合教育矫治手段,劳教人员在认识能力、道德水准、法律意识、行为操守、身心健康、文化素质、就业能力、社会适应性等8个评价维度方面均得到改善,提升了综合素质,在更高层次实现了改好这一目标。

关注劳教人员教育改好率这一重要指标,可以启示我们把握劳动教养 教育矫治工作的本质属性,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教育的科学化、个别化,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劳教人员的发展需求不断创新教育矫治的内容形式和方法手段,增强教育矫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实在在地以“把人改好”来展现劳动教养的根本职能。

“一个延伸”是指劳动教养工作要面向社会,跟踪支持,实现教育矫治工作的社会化,以提高解教人员遵纪守法的操守率来切实降低重新违法犯罪率。

劳动教养教育矫治工作社会化包括所内面向社会和解教后跟踪支持两方面,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具体内容。

一是所内社会帮教工作要制度化、规范化。应该说,重视社会帮教一直是劳动教养工作的优良传统,这是由我们国家的社会制度优势、法律制度优势决定的。但这些年来由于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深刻变革,社会帮教支持系统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地方劳动教养场所的社会帮教工作流于形式,缺乏常态的工作机制和具体内容,帮教工作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当前,劳动教养机关应适应社会变革和发展的需要,重点在党、政、工、团,原居住地社区、企业、司法所、派出所,劳教人员亲属三个支持系统的帮教工作中取得突破,健全沟通联系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使社会帮教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切实提高所内帮教覆盖率。

二是所内教育要整合社会教育资源,着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劳动教养场所办学已历经20多个年头,尽管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不菲的成果,但必须承认,在师资力量、教育理念、教学水平上仍还存在不少差距。随着劳动教养场所战略布局调整的基本完成,目前全国劳动教养场所基本都建在大中城市,具备了整合社会教育资源的优势条件。当前,劳动教养机关高层应有这方面的整体规划,或引进或外出培育师资队伍,积极联系组织普通学校进所开展教学活动,提高课堂化教学水平,鼓励社会职业技能教育力量进所办班培训,提高劳教人员解教后的就业谋生能力,尤其要重视文化结业颁证和职业技能培训等级颁证的工作,与地方教育部门、劳动人事部门和就业培训部门建立制度化的联系,切实提高劳教人员各类教育颁证率,使劳动教养场所的教育效果得到确认,劳教人员的教育效果获得资格认证。

三是教育矫治的内容途径要面向社会,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劳教人员顺利回归社会。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愈来愈高,竞争愈来愈激烈。劳教人员解教后要顺利回归社会,关键是就业谋生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这就要求劳动教养机关在注重对劳教人员罪错的矫正的同时,更应关注劳教人员的发展。在教育内容上要突出矫正目标和发展目标,增大就业指导、职业技能培训、社会适应性的教育分量,创新教育机制和方法手段。在教育矫治途径上,要充分整合司法行政资源和社会资源,大胆探索劳动教养社区矫治工作,突破开放式管理的瓶颈,真正实现三种管理模式的有序运行,促进劳教人员顺利实现社会化。

劳动教育的性质范文第4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性质特点表现形态

    一、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基本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基本特点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对劳动生产、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并发挥作用过程中表现出的稳定的、独特的属性。它既蕴涵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社会价值共性,又凸显了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活动中的特殊价值个性。

    1.依存性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依存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及其程度,它随着人类社会主导类型经济形态的更替和特定国家中心任务的变迁而改变其自身作用的质与量。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呈逐渐上升的发展轨迹。循用潘懋元教授的观点①表述为:“农业经济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游离于经济活动之外;工业经济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处于经济活动边缘;知识经济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被提高到经济活动的中心”。造成上述景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这三种经济形态的更替。它们的生产要素分别为:土地和劳动力(以数量为主);资本、劳动力(数量和素质并重,以数量为主)和原材料;知识、科技和劳动力(以素质为主,包括思想政治等非技能性素质)。而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大小取决于社会占主导类型的经济形态,取决于这种经济形态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①潘懋元教授原观点为:农业经济时代,大学游离于经济社会之外;工业经济时代,大学处于经济社会边缘;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大学被推向到经济社会的中心。参见潘懋元、刘振天:《发挥大学中心作用促进知识经济发展》,载《教育发展研究》1999年第6期。)资源与生产要素,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特别是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等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限度。由此不难瞥见,伴随着三种经济形态的更替,劳动者的素质、精神性因素在劳动生产和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呈线性攀升。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也逐渐彰显。

    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之所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与我国正步入工业经济社会进程,少数行业进入了知识经济行列,而且知识经济还必将成为我国主导经济形态是紧密相连的。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可以预见,在一个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社会里,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体现,也会被更多的人所认可。“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在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科技的知识经济时代,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对经济、科技的发展更为突出和重要。”①而提高人的素质(主要是非技能性素质),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精神转化为物质等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功能和核心使命。这从一个视角说明了其经济价值的发挥程度与经济形态的更替是紧密相连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国家中心任务由政治性任务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特别是从1992年(此年,党的十四大召开,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人们开始重视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此后,思想政治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日益凸显,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研究也日趋深入。江泽民同志指出:“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他各项工作都服从、服务和保证这个中心任务的完成。经济建设要搞上去,必须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没有政治条件和政治保证,社会不稳定,经济就搞不上去,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发挥我们党的政治优势,保证经济和各项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②

    2.间接性

    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形态结构中,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归属于间接性价值之列,即与智能教育、科技教育等直接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相比,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往往是通过改变构成经济活动的中介环节或相关因素来实现的。“教育和经济效益并非是一种直接的线性关系,也就是说,教育本身并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和产生经济效益,它往往需要经过一个中间环节作用于经济活动之后,才能产生经济效益。”③这种间接性具体表现在要素、环节和过程、机制等层面。

    (1)要素、环节层面。思想政治教育一般是通过影响经济活动中的以下有关环节、因素为中介来发挥其经济价值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能够形成、培育的一定的经济文化、经济思想(思潮)、经济制度、经济道德、科技精神等,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于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来影响整个社会经济行为的价值取向。劳动者与经济组织、劳动者和劳动者以及经济组织和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劳动者除了智能技术以外的素质,特别是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等和潜能发挥程度、劳动态度(含积极性与创造性)、动机水平以及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和科技意识,效益观念与时间观念等等。

    (2)过程、机制层面。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实现中的过程、机制的间接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潜能的发挥等,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这个过程包括两个阶段:第一,内化阶段。教育者将社会要求的政治思想、道德规范等传递给受教育者(劳动者),影响受教育者(劳动者)的情感、意志和动机,激发其劳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二,外化阶段。受教育者(劳动者)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发下,把与劳动、生产有关的精神性因素变为实际劳动行为,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提高劳动生产率,产生了物质价值(经济价值)。这个“价值”是劳动者素质和劳动活动的“物化”④。在这个阶段,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劳动者这个中间环节作用于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也就是以间接的途径参与了创造物质价值(经济价值)。马克思指出:“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⑤这个过程、机制示意图如下: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对象(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物质价值(①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86页。②《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学习出版社,2000年,第8-9页。③范先左:《教育经济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58页。④项久雨:《论思想道德教育价值的表现形态》,载《江汉论坛》2003年第2期。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I),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10页。)

    3.多端性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多端性,即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既可以表现为宏观层次对整个国家经济活动产生影响,也可以表现为中观层次对某个经济组织、团体的经济活动产生影响,还可以在微观层次对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施加影响。

    (1)宏观层次。江泽民同志指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只有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政治优势,才能保证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正确发展方向……从而为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提供强大动力与保证。”①

    (2)中观层次。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中观层次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一个经济单位、组织和团体等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影响。这个层次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体价值在经济领域的具体表现。而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管理理论”,则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中观层次的经济价值提供了学理支撑。“文化管理强调企业与员工、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在信念、利益、目标远景等的协调一致性,通过共同的价值观、信仰、道德、习俗和礼仪等文化要素的作用,实现对人的规范作用……从而显示出较强的协调力和控制力。”②

    (3)微观层次。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依赖于包含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全面教育。“只有全面教育,才会有劳动者全面素质的提高,否则,仅仅重视劳动者智能的培养,忽视对其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劳动态度等方面的引导、培养。教育的经济价值就会降低,甚至是负数。”③就劳动者的主观世界而言,受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劳动价值观)、道德观、心理素质以及主体意识、竞争意识、效益观念和时间观念等制约。而培育、提高劳动者的上述观念、素质和品质等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活动中的基本功能。

    4.两面性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两面性具体表述是,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形成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对经济发挥影响既可以是维护性的,即维持和保存社会既定的经济态势;也可以是变革性的,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树立、孕育和发展新的社会意识形态,充当经济和社会变革的思想先导。这种变革既可以发挥正面的积极功能,就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也可能是负面的消极功能:阻碍、束缚、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当前,使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其正面的积极功能,一方面要重视优秀民族文化的承扬,使那些对历史发展具有必然性的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在这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变革功能,主动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向度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向度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为经济活动的开展提供方向保证、营造环境、参与管理、精神动力激发等四个方面内容。

劳动教育的性质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劳动技术 教学体会

将来世界最重要的竞争将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也就是人才的竞争。在各阶段的教育当中,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内容和一大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家已把劳动技术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纳入日常教学计划。我国为加强学生的劳动技术教育,在小学阶段、中学阶段分别设立了劳动技术课程。课程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正向素质教育转化,全面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注意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可目前,社会对劳动技术课程的认识和客观实践需要还有一定差距,致使开设劳动技术课程不容乐观,有些学校迫于形势,简单开课应付上面检查,甚至有些教学设备、实验场地、劳技教育的经费乃至师资严重不足的学校根本没开这门课程。高等师范院校没有针对培养劳动技术教师的专业系科,从事这方面教学的大多是半路出家,因此我们有必要采取一定措施,切实加强劳动技术课程教学。

一、初中开展劳动技术教育的意义

中学阶段开展劳动技术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以及掌握一些生产技术知识和技能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劳动技术课的学习,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积累知识,而且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力,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1.开展劳动技术教育能促进学生智慧的发展

在日常的劳技教学与实践中,能培养学生学习、钻研技术的兴趣,动脑、动手的习惯;在劳动的实践中能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性。比如开设园艺课程,可增强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通过计算机课程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英语知识的积极性。通过劳动技术课的学习可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灵巧双手,不难发现一般热爱劳动的学生都具有比较清晰的思维,究其原因是劳技实践过程中促使脑的思维和手的劳动相结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劳动技术教育不能兼并的观点是十分错误的,脑教导手,手又发展和训练脑,手脑结合,学生的心灵手巧了,技能也得到了提高,学生越聪明,教学目标越容易实现。

2.能促进德育教育

一个人的世界观、道德品质及思想修养是在劳动中,人与人交往中形成的。在劳动中能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培养他们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的美德,改变学生懒惰的习惯和轻视体力劳动的观念。通过劳技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认真负责,团结合作,关心集体的优良品质,在实践活动中促使学生爱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养成爱护公众设施、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3.能促进美育

在劳技课的实践活动中,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一些问题时,独立思考透过细节完成某些科学试验,将享受到劳动所带来的成功,劳动创造美的愉悦。学生动手制作劳技作品时都会要求作品的造型美,这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评美能力。

二、有效提高初中劳动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的策略

1.转变观念摆正劳动技术课的位置

必须加深对劳动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切实把劳动技术教育摆到“德、智、体、美、劳、心”六育并举的位置上来,使劳动技术教育同培养适应经济建设的人才紧密结合起来。思想认识不从根本上改变,出路问题就无从谈起,家庭、社会、学校是对劳动技术教育的前提条件,我们必须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倾向,破除忽视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陈腐观念,把劳动技术课程提升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高度进行认识。按照劳动技术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计划开足课时,真正把劳动技术课摆到应有的位置上;积极实施新课程改革,认真组织学生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根据年龄的特点,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开展劳动技术教育,逐步实现劳动技术教学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2.加强劳动技术课的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劳动技术课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建设一支专业齐全、数量充足、质量较高并相对稳定的劳动技术课教师队伍。学校应彻底改变那种临时拉夫的错误做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让部分具有相应专长的文化课教师改任劳技课,这是当前解决劳技课教师缺乏的主渠道。有条件的学校从师范院校毕业生直接选派,也可从大中专院校对口专业毕业生择优录用品学兼优者做课程教师,积极开展劳动技术课程教师的培养工作,甚至聘请农村的农业技术员或厂矿一些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为促进劳技课程的发展,各级教研室必须建立和健全劳动技术课的教学研究网络,配备专职的劳动技术课教研员,成立相应的教研组,定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保证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建立劳动技术课教师的评价、考核及奖惩制度,甚至在职称评定时,可适当对劳动技术课教师实行倾斜政策,鼓励他们继续从事这项教学工作。

3.继续坚持劳动技术课与其他学科的渗透

初中劳动技术课与所开设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联系紧密,我们要积极寻找渗透点,扩大渗透面,让学生学到的学科知识运用到劳动实践中,真正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例如植物嫁接时为提高成活率,学生可利用生物中茎的结构知识进行分析,并得出形成层要对齐的结论;也可运用物理、化学中分子运动和溶液浓度的相关知识分析小麦施肥过多造成烧苗的原因;这些实践活动既可验证所学的知识,又能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用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结合的方式对课程进行综合评价

课程教学评价须以激励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为宗旨,把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既要关注他们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又要关注学生学习操作的结果;既要关注学生日常学习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的进步与发展,又要关注学生对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心得与创新。初中劳动技术课必须贯彻发展性学习评价,把实践操作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新课程改革的大好环境下,坚决抛弃传统的只以纸笔考试作为评价标准的方法。

总之,在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初中劳动技术课程教师来说,教学须始终围绕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好书上好课,才不会与当前日新月异的教育形势渐行渐远,切实增强劳动技术课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叶德夫.初中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现代教育科学,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