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总监的考核标准

财务总监的考核标准

财务总监的考核标准

财务总监的考核标准范文第1篇

1

企业集团是以资本为纽带由集团公司(母公司)、子公司、分公司、关联企业等组成的多层次、多元化企业群体。一方面集团公司可按独资或股份公司组成,按《公司法》规定,形成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责权关系体制和相互制衡的自我约束机制。作为所有者代表的董事会与所聘任的经理层之间存在明确的权责规定,其中关于财务管理问题是双方权责规定的重要内容,其实质是要强调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约束与控制;另一方面,集团公司又是母公司,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对外投资,掌握子公司的控制性股权,实施产权管理,也存在集团公司对下属子公司的财务管理与监督问题。结合这些内容,构建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机制应体现以下原则:第一,要与《公司法》和企业经营机制改革相符合。第二,要形成多层次财务管理体系,处理好集团公司与下属企业财务关系。第三,要充分体现出所有者意志,最大限度地维护所有者利益和保证企业资产安全与增值。第四,财务管理要与财务监督紧密结合,即在财务管理过程中,把好财务监督关,在设立财务管理机制中,溶进财务监督思想。第五,按照企业集团特点,处理好集权与分权,统一与灵活关系,保持一定的集权和统一模式是尤为重要的。

2

按照上述原则,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机构及其运行设置如下:

说明如下:

1.集团公司是整个企业集团的权力中心,在财务管理方面起着对整个企业集团的筹资、运用、收回与分配等的战略决策作用。集团公司具体财务管理工作由财务总监负责。财务总监是由董事会直接委派代表所有者意志专司财务管理与监督的专职、专业人员。为便于财务总监职责的履行,财务总监直接向董事会负责。集团公司财务部直接受命于财务总监。

子公司在法律上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但由于其受母公司产权控制,这样在财务机构的设置上和财务会计工作的安排上要统一由集团公司决定。关联公司与此基本类同。

分公司、直属分厂由于对外不具法人资格,因此,其财务管理的主要工作可集中在集团公司财务部进行,即有关筹资、投资决策的业务由集团公司统一规划,其只负责基层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

2.由于董事会本身的职责规定和人员构成等因素,其不能过多干预企业经营活动,也难以对经营者实施日常专业性监督,实际上董事会的管理和监督在及时性和有效性上尚存不足之处。可考虑在总经理(经营者)负责全面经营管理工作同时,委派财务总监专司财务监管之责,双方分别走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两个职责系统。按内部控制原则,企业最高经营者(经理层)应属“不相容职务”,不应赋予过多的强权或独权,即人、财、物等诸大权不能归集于一人,该层需设定制约与分权机制。分别设立经营者与财务总监,是符合内部控制要求。所要强调的是,董事会在选择经营者或委派财务总监时,必须事先明确双方各自的责、权、利,以保证双方相互配合、相互联系、相互约束,共负企业发展重任。

3.财务总监应按高层职位设置。

4.监事会是专司企业监督之职的基本组织,其设立与功能是依法规定,非公司制国有企业是依据《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条例》组成,公司制企业是依据《公司法》或公司章程设立。

5.由监事会(或董事会)直接负责内部审计,以提高内部审计地位,保证其监管监督职能发挥。尽管财务总监也具有监督职能,但由于其本身也参与企业经营决策和组织财务收支活动,故其不具备独立性身份。所以经营者、财务总监的工作状况以及在其监督下的财务收支过程及结果本身又要受到独立的内部审计再监督,从而完整构成企业多层次、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体系。

3

构建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机制,除设置相应管理机制外,还应考虑以下内容:

1.以垂直领导为主的“双重”财务会计工作体制。在多层次管理体制和多元化投资大中型企业,特别是集团化经营企业,可考虑建立由集团公司财务总监的“垂直”领导和下属企业单位负责人“横向”领导相结合,以“垂直”领导为主的财务工作组织体系。财务总监在董事会授权下,负责整个企业范围内财务会计组织工作,包括财务机构的设置与下属主要财务负责人的统一任免(有些财务岗位或主要负责人须经董事会批准后再由财务总监执行任免决定);与这种组织体系相关的财务人员业务考核,工作评价,提任晋级,奖罚等主要事项由财务总监统一负责;各独立核算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的原则性规定也统一由财务总监负责;下属财务负责人要向财务总监和本单位负责人共同报告其工作。这种自上而下以“垂直”领导为主的“双重”领导的财务工作组织体系,一方面使所有者对其资产的监管要求一开始就有了组织上的保证,从而为日后有效的财务管理与监督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可保证所有者的意志和最高层次的各项决策、指令自上而下得到迅速贯彻执行,并保持自下而上的畅通的信息反馈渠道,保证各项决策建立在准确、及时、可靠的信息基础上。当然,一旦“双重”领导中出现指令各异情况,在这种工作体系下处于“一仆二主”地位的财务人员可能在许多问题上陷入矛盾和困惑之中。对此,首先由企业统一按《会计法》和国家、企业有关财务会计方针政策和企业具体情况,建立明确的财务人员职责职权,使财务人员所做所为均有制度、标准去约束、衡量和评价;其次,要认识到财务人员工作的严格化、制度化、标准化是整个企业对财务工作 的统一要求和原则,也是保证整个企业有效、高效运转和企业财产安全与完整的重要措施,争取下属企业单位负责人对此达到共识,并对财务人员的工作给予充分理解和支持;再次,若财务人员认为是违法、违规或违背上级有关政策的财务收支,应按照《会计法》和职责权限规定去办理,要求财务人员的做法是有根有据,有法可依的;最后财务总监对下属企业主要财务人员的考核评价既要按照财务工作的专业标准和财务人员职责要求去考虑,也要充分参考下属企业单位负责人的意见。

2.“上检下报”工作制度。与“双重领导”工作组织体系相适应,实行“上检下报”工作制度。所谓“上检”是指财务总监作为集团公司最高财务负责人要对整个企业范围内各项财务制度、财务计划、各项决策的实际遵守执行情况及财务收支的实际发生情况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和督促,这些工作已在财务总监职权、权限中明确,这就要求财务总监或其委派人员定期或不定期的到有关部门和下属各企业单位检查了解情况。所谓“下报”是指企业有关部门,特别是下属各独立核算单位要定期向财务总监上报会计报表(包括汇总会计报表或合并会计报表、基层会计报表)、财务报告和其他有关文件资料,并及时上报其在工作中所遇到的有关需要财务总监掌握和解决的财务问题(除财务人员外,企业任何人员,也都有责任上报有关财务问题)。财务总监通过“上检下报”及时掌握整个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变动情况,及时发现、控制和上报存在的各种财务问题。这样做,在保证企业政令上下贯通的同时,也使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存在的问题及时准确地反映到有关决策部门,保证决策的科学合理,并使发现的问题得以迅速解决。

3.以统一管理为特征的权责规定。第一,对于集团公司,在财务总监领导下,以财务部为主体,承担下列职责:(1 )对资产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分级使用、分级核算办法,母子公司固定资产的购建、报废、盘盈、调入、调出、投资等资产变动的经济行为,以及折旧计提方式,统一由集团公司财务部办理审批。子公司负责日常管理与核算,确保资产收益率的实现。(2)统一管理资金,对内是资金调度中心,对外是筹集资金“窗口”,实行统存统贷、开户集中、内部借贷办法。(3)统一财务报表,集团公司与子公司实行财务报表汇总核算。(4)统一上缴税利,子公司由集团一个口对外缴纳税利。(5 )统一投资权,子公司技改开发,对外投资等方案,经核准,由集团公司统一投资实施。第二,对于子公司,财务部门主要职责:(1 )根据国家规定及集团公司管理办法,负责组织本公司的财务核算工作。(2 )建立以成本利润为内容的财务管理体系。(3)承担本公司资产运营、 资金活动的增值任务。(4)编制财务报表,按期上缴利润与税费。

4.以资产增值为主的经营考核制度。(1)要按资产经营方式, 体现资产增值为主的考核内容,实行资本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销售利润率、资本增值率、资产负债率、社会贡献率等效益指标的考核。 (2)由财务总监负责,集团公司财务部组织实施指标考核。一是对子公司签订资产经营责任书。二是对子公司的指标执行情况,进行年度考核评估,报告董事会。

5.上下结合的预算与控制。在企业集团中,企业财务管理要通过一系列的预算与控制来实现。具体的操作方法是由下属企业单位自下而上自行编制并上报各种反映其资金筹集、投放(运用)、收回及分配的预算。这些预算包括销售预算、生产要素预算(主要材料消耗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和制造费用预算)、期间费用预算、损益及分配预算等。当然,在具体运转过程中,下属企业单位可根据自身财务管理集权程度的大小来确定所需呈报的预算种类及内容。企业总部汇总后,总经理和财务总监结合企业战略目标和总体计划,对这些预算进行审核、分析、比较,并提出修改意见,经上级审议通过后,最后定案归档。在审核时应注意:第一,下属企业单位所作的财务预算和决策应是集团公司所给予决策范围的界定。第二,评价下属单位财务预算优劣的标准不仅要看其预期绩效,而且要看与整个企业总体战略的符合制度。

财务总监的考核标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工程监理;预算;成本控制;管理

随着市场化的进程和监理市场的完善,监理公司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利润空间也越来越小。例如国内某知名监理企业,虽然近年来企业品牌稳居国内第一,专业技术水平也一直名列前矛,但面对众多竞争的同行业及喜好以低价中标的市场,也感受到强大的经营压力。虽然近年来也在关注预算与成本控制的管理,但因为种种原因,仍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笔者结合自身对监理企业的了解和近年工作经验,作一些加强预算与成本控制管理方面的论述,供同行们参考。

一、往期预算与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项目负责人对预算认识不够,认为纯属财务行为

在预算过程中,项目总监普遍认为预算与成本控制纯属财务行为,因而在预算时常常趋向于为了完成财务发给的预算表格,上报的预算数据也与实际有差距,所以预算管理趋向于表面化和形式化。

(二)财务审核预算不全面

财务人员对预算的审核往往只是从总体上审核各个绩效指标,忽略根据各个项目的工程特点、地域区别、人员配置等细节问题,审核项目的各个成本明细科目预算的合理性。

(三)预算执行过程控制不足

1.项目总监对预算认识不够,不能在成本控制中起主导作用;

2.财务监管不足,忽略对过程中费用的监控和反馈,导致很多费用超支,甚至总体费用超支而没有采取一定的措施。

(四)忽略预算调整与反馈工作

对于预算与实际成本的对比,没有及时反馈和提出合理性建议,没有定期调整机制。

(五)预算管理制度不完善

预算制度中没有对预算流程、标准、审批、监督责任、反馈、调整、考核、奖惩等作具体描述,没有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

二、加强预算与成本控制管理的对策

(一)知已知彼,深入了解工程监理行业的组织架构和业务性质

监理行业属于咨询类服务行业,主要为业主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为工程质量、安全、环保、进度及工程费把关,对工程潜在风险进行预警。监理行业是技术类咨询服务业,主体是具有专业技术的人才,即总监、总监代表、监理师、员(监理员、安全员、见证员、测量员、资料员)等,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一半以上。监理行业的成本大体为:员工薪酬、社会保障费、职工福利费、材料仪器费、折旧费、业务招待费、办公费、邮电费、差旅费(包括市内交通及外地出差机票、住宿、伙食等)、业务费(涉及的检测费用,协作费用)、修理费、房租物业费、劳动保护费、能源费、教育经费、工会经费以及相关税费等。

(二)完善预算管理体制

对上年度预算和成本控制过程中的优、缺点进行总结归纳,结合公司战略规划和市场发展的特点,与各相关责任人沟通探讨,对预算的流程、标准、审批、监督责任、反馈、调整、考核、奖惩等作具体规定,并充分考虑外地区域性项目的特点,对同等条件下的项目预算执行统一标准,确保公平、公正,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制度。

(三)预算数据编制过程中注意问题

1.编制前沟通,正确认识

预算与预算相关责任人会议沟通,对预算制度和预算表的内容进行详细说明和培训,解答预算编制人的困惑和疑问,使他们正确认识预算与成本控制的重要性,理解并支持公司预算制度。

2.预算编制流程

项目部:总监编制监管副总初审财务审核总经理审批职能部门:部门负责人编制分管领导初审财务审核总经理审批

3.财务人员对预算的审核

(1)财务人员根据往年项目实际发生数据,结合本年度项目工程结点,业务性质,地理区域,人员配置,人工成本增长率等(包括社保、公积金等基数的每年调整)审核预算的合理性,及时与相关责任人沟通调整预算,以达到预算合规合理性。

(2)审核总指标和各个成本科目的预算。根据绩效合约审核预算的几个主体指标,如:主营业务收入、年度新签合同额、净利率、应收账款比率、人均产值。根据往年各个科目实际发生的成本,审核本年度上报的预算。特别关注预算与实际差额较大的科目,并按公司预算制度规定的指标比率审核预算是否超标,如职工福利费指标、业务招待费指标、工会经费指标等;

4.签订年度预算责任书

对审批通过的年度预算,相关责任人签订年度预算责任书。

(四)预算过程中的成本控制

1.充分授权,收放有度

预算责任书签订后,需对项目负责人充分授权,发挥他们的主观成本控制意识,调动项目负责人工作积极性,提高管理效果。

2.月度对比、分析表,季度调整,半年通报

企业财务部门根据财务入账数据,出具职能部门、各项管部和项目部预算与实际对比表,月度费用明细账,分析报表,便于各负责人对预算的执行情况作及时了解。设置预算预警指标,对于接近预警数据的科目,及时提醒相关责任人。对于季度报表中,实际与预算差距较大的科目,与项目负责人一起分析原因;对于国家宏观经济或不可预见性因素,导致超支,应根据实际情况给以适当调整;对于可控范围内的超支,对项目负责人给以预警,要求其加强控制。对半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全公司通报。

3.考评访谈,保障工程质量和职工的合法权益

严禁为了确保预算执行,刻意减少项目费用开支,做有损职工利益及工程质量的事情。所以,对项目执行预算的管理必须与项目职工对项目总监的评价和项目监理工程质量的评价相结合起来。对于职工反映强烈的要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处理。可以采取考评人员定期访谈职工,技术质量部全年检查汇总,业主反馈意见三方面相结合,作为评价意见纳入年底对项目负责人的综合考核,与年终薪酬绩效挂钩。

(五)年度预算

总结,奖惩分明年终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汇总,并全公司通报。对于预算节约和超支的项目负责人进行奖励和惩罚,并与年终奖金挂钩。

三、总结

总之,加强监理企业的预算与成本控制,实现企业预算的合理化管理是必然趋势,亦是企业为了加强内部财务管理和控制,提高企业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管理机制。

财参考文献:

[1]刘立明.公路工程监理企业的财务预算制管理探讨[J].交通财会报刊,2011,12(293).

财务总监的考核标准范文第3篇

一、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制度的基本概述

其实医院财务管理制度在某种情况下能够反映医院角色以及身份变化的多样性,首先医院是国内卫生医疗部门领导下的机构。这也是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医院具有浓厚的事业单位特色的原因,当然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其财务管理工作也偏向于事业单位的方向。不管是日常财务信息的预算和结算,还是财务信息的统计以及缴纳税费等工作,都需要在上级部门的监管与指导之下来完成。其次医院其实也带有企业的性质,再加上国内医药一体化模式的推行,所以虽然过去的财务管理模式对医疗卫生资源、人力管理以及患者财务管理都进行了清晰的界定,但是对隐形的医药收入却很难监管。这其实也是构建现代化的医院财务管理体系的重要作用。

二、现代化医院财务管理体系的建立

1.医院财务预算管理体系

现代化的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必须要建立起完善的财务预算机制,这是基于医院的事业单位特性而决定的。预算的确定要符合医院中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要能够为医院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以及指导意见。财务预算的制定要建立在对医院经营模式的考察以及医疗卫生行业整体发展动态的调研之上,这样才能够对医院的发展做出准确的指导。而且现代化的财务预算工作还应该紧跟国家的卫生政策,具体来说设备的采购、药品的储存人才的引进工作要基于上年度医院的总体经营状况以及收支明细来确定。要结合医院现有的科研项目以及群?就医的总体趋势来进行医疗科研项目的研究,这样才能够保证研究投入与产出的比例。最后要以科室为单位,制定出财务管理控制目标,这样既能够突出医院优势科室的发展,打造医院的品牌效益,又能够对医院整体的各项支出进行精确的管控。

2.财务绩效考核机制

相比较过去,现代化的医院要求其在日常经营中要做到规避风险,提高效益。这就需要发挥绩效考核机制的作用,具体来说医院财务管理绩效考核机制是为了统计医院经营现状,约束经营风险,提高医院经营效益而制定出了一系列管理措施。要建立起完善的财务绩效考核机制,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制定有针对性的财务绩效考核目标,从专业技能的考核到服务品质的考核,再到个人业务能力的考核都应该有所涉及。在考核之中应该把个人发展目标与医院发展目标进行融合,在此基础之上借助医院薪酬体系的作用,采用激励等方式就能够提高医护工人人员的劳动积极性。可以通过末位淘汰制的方式借助于考核指标来实现医院各科室之间的良性竞争,当然通过对考核的掌握也能够实现对医院经营成本的动态监管。

3.财务监督与审核机制

财务收入与财务支出是现代化医院财务管理中最容易出现纰漏的两个部分,为了稳定财务管理中这两部分工作,就需要建立起现代化的财务监督与审核机制。财务监督与审核机制是建立在医院现有财务预算方案的基础之上的,涉及设备的采购,药品的储存以及人才储备与医疗条件的改善等内容,要严格按照财务预算中规定的程序进行立项管理,要控制好财务结算的时间点。对医院预算资金的使用状况,要做到密切关注,定期向医院财务审计部门提交审核方案。对医院的收入方面的监督,需要做的就是对医院的现金管理办法以及医药收入分离的实施细节进行监督,确保医院的财务机制能够稳定地运行,在这个过程中少不了现代化的财务结算系统的作用,这样能够实现对财务信息入账的自动化管理。从而在根本上推动了医院财务管理体系向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4.财务管理系统的电算化

财务管理系统的会计电算化,也是现代医院财务管理体系的重要体现。这是因为实行会计电算化能够方便财务人员的工作安排,借助于计算机网络他们能够准确地对医院的动态财务变化实施监管,发现问题也能够及时进行纠正。需要注意的是实行会计电算化之后的财务核算,对财务人员录入信息的准确度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录入信息的准确度将直接影响到会计电算化的质量,所以说相关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更要重视工作的细节。从另一方面来说,会计电算化实际上是将财务管理与计算机技术进行了逻辑上的整合,故此相关财务人员要想适应这一变化必然要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财务总监的考核标准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外酒店 岗位设置 财务管理 差异

在西方发达国家,酒店业是一个成熟的产业,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和方法体系。而我国的酒店业在财务管理理念、财务机构设置等方面与国际知名酒店管理集团有着巨大的差异,西方酒店财务管理是酒店经营管理的核心,酒店内的每一个环节,从采购到加工、销售、资金回笼,都渗透着财务管理。大部分的国际酒店财务部门有四个部分组成:收银、会计核算、成本控制、采购等部门。从财务岗位的设置上来看,西方国际性酒店与国内酒店主要有以下差异。

在西方国际性酒店财务部设置财务总监及总会计师两个岗位,属于酒店的高级行政管理人员,财务总监地位超然,具有相对独立性,能够对涉及财务方面的事务发表专业的意见。反观国内的酒店业,没有赋予财务负责人如此大的管理权限。通常只设置财务经理的岗位,既从事财务管理又搞会计核算,但往往还是重核算,轻管理。在体现财务控制的签字权上,国际酒店财务管理采用的是“两支笔”模式,一支是总经理,另一支是财务总监。财务总监的费用由总经理签批,再报上级财务总监复批;总经理的费用由财务总监审批后,再报上级总裁复审。两个程序结束后审批就算通过。在国内酒店行业里,费用审批权归属于总经理,任何费用的开支得到总经理的签字即可生效,财务经理看到总经理签字后即不发表意见,缺乏互相控制和监督。

在成本控制部中设成本总监(costing controller)。成本总监直属于财务总监领导,对于酒店毛、利率的调整、成本核算、合理库存量的调整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成本总监管辖着收货员,成本核算员等,使他们对自己分管的项目各尽其责,形成层层把关,层层控制。成本控制部门的主要工作就是进行餐饮成本核算。按照规定,餐饮部各餐厅菜单上的每一道菜宵,都必须有一份标准的成本核算单,每一份菜宵的所有原料辅料的分量,单价都必须一一核算并记录在案,由成本总监认可签批后,这个“标准成本菜单的配方”就成为厨师日常操作的指南,主要菜单经过试制整盘,还要拍照立样,编入资料库。成本控制部门要据此进行成本核算和控制。

为了保证营业收入准确及时入账,国际性酒店专门设置了日审员和夜审员。尤其是夜审,这个职位在以往国内同行业里是没有的。夜审主要审核全酒店各餐厅收银和前台收银交上来的收款报告和账单。和酒店电脑系统里的数据进行核对,发现差错及时调整处理,生成夜审工作报告(night auditor report), 交给日审工作人员,经过日审的再次核对以后,编制每日营业收入报表(daily revenue report)交给财务总监或总会计师签字后分发给酒店的高层管理人员。每天早晨酒店的高级管理人员就已经知道了昨天的营业情况,相比国内酒店提前知道收入情况。而且餐厅和其他收银员均由财务部门管理,收银员不直接同客户接触,通过服务员的媒介,避免在收款过程中出现差错和漏洞,同时也便于互相监督和控制。

在会计核算部门中,设置信贷控制(credit control)职位,与收账会计核算人员一起工作,但不同之处在于,信贷控制人员并不从事具体的会计记账工作,他的工作职责是及时催收应收账款,确保所有挂账的账户都通过相应的信贷控制程序,对于信贷申请,审核客户的资信状况,给予相应的额度及期限,并将该信息提供给销售及前台等相关部门,并监督执行;定期向管理层提交信贷报告,提出详细的分析建议,提交账龄报告及改进措施。在国内的很多酒店里,没有或不设信贷控制岗位,把这个岗位的工作与应收账会计工作混在一起,管理与核算不分,对酒店造成极大地损害。

其实,中外酒店在财务管理上的差异,不仅仅只体现在财务岗位设置这一方面,还表现在其他的方方面面,更重要的是在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等理念上的差异,这才是我们国内酒店业最为致命的短板。比较差异的目的在于从中国大部分国内酒店管理现状去看到我们与国外酒店存在的差距与不足。经济全球一体化格局的形成,给我国的酒店业发展以强大的推动,国内酒店业将全面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更多的外资酒店将进入中国市场,对此,国内的酒店业必须做出积极的反应,寻求自己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更要认识到作为酒店重要职能部门的财务部,财务管理理念只有不断更新,财务管理内容的发展才会走入良性循环。我们更要形成全局战略性的财务观念,努力提高国内酒店财务管理的总体水平,促进其国际化与标准化水平,在“与狼共舞”中不断地壮大自己。

参考文献:

财务总监的考核标准范文第5篇

第二条:中心成本费用管理工作应遵循“成本效益、统一管理、监督制约、依法合规”的整体原则。

1、成本效益原则。各成本中心都应树立成本观念和成本意识,在设备采购、基本建设、行政管理、后勤服务等涉及资金投入方面,必须充分考虑“投入产出”平衡,避免盲目投入,重复建设、不计成本、不重效益的随意行为。

2、统一管理原则。按照财务统一管理的思路,中心及关联单位的财务管理和计划投资工作,由中心计划财务部门统一管理与协调。各部、室成本费用坚持“一支笔”审批制度。

3、监督制约原则。根据中央部门预算管理的要求,通过预算分解、定额包干、适度奖惩、财务监控的手段,达到监督制约的效果。各部门班子成员应对部门成本费用进行监督管理。

4、依法合规的原则。中心各项财务管理活动和行为必须依据和遵照现行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办事,做到依法理财,照章办事。

第三条:中心成本费用项目按性质分为变动费用和刚性费用(相对)两类。对变动费用实施定额包干管理,对刚性费用实施监控约束管理。

第四条:实施监控约束管理的成本费用有工资总额,职工福利基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障费,劳动保护费、住房公积金、防寒取暖费、防暑降温费,保险费、绿化保洁费、水电消耗、各类税金及附加等项目。

第五条:实施定额包干管理的成本费用有差旅费、办公费、业务费、修理费、燃料动力、器材配件、运输费、电话费、业务招待费等项目。

第六条:刚性费用实施监控约束管理,由计划财务部门根据全年预算批复,协同相关职能部门制定具体指标,报中心批准后实施。变动费用实施定额包干管理,由计划财务部门根据全年预算批复及历年数据采取“零基预算”与“定基预算”相结合方法编制,报中心批准后实施。

第七条:计划财务部门在编制全年预算时,根据预算批复情况,考虑中心生产运行实际,预留部分机动经费作为中心总预备费,以应对临时性、专题性、实发性、大额性的相关经济事项。动用总预备费,必须由使用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经计财部门汇同其他职能部门初审后,报中心批准后方能实施。中心领导的相关费用实施单列,在定额以内使用。

第八条:对各项变动费用定额包干的具体说明

1、差旅费:核算各部、室员工出差期间发生的相关费用。(部门核算指标中不含境外培训和专题性考察发生费用)凡涉及一个以上部、室员工共同出差、培训、考察时,一般按出差人数平均分摊出差费用,分别计入各自所在部、室变动费用指标内。(具体报销规定参照《中心差旅费开支管理暂行办法》及《总局财务司转发财政部、外交部关于印发<临时出国人员费用开支标准和管理办法>的通知》。

2、办公费:核算各管理部门办公用品的耗用,以及其它应列入“办公费"科目的费用。不含业务部门的办公费用(在“业务费’’科目核算)。集中采购、仓库发放的办公用品,入库时统一计入采购部门的办公费用,月末计划财务部门根据仓库提供的出库统计表,分别计入各领料部门的变动费用指标中,并相应冲减采购部门的变动费用指标。

3、业务费:核算各业务单位开展专业技术工作发生的相关费用,包括在仓库领用的办公用品。

4、修理费:包含房屋修缮费和设备修理费。设备修理费包括车辆维修费、专业设备维修费、通用设备维修费、有关专业设备的维保费等。设备出现重大故障或房屋建筑物大修,涉及费用较大可由具体承办部门提出申请,经综合业务部门技术论证,计划财务部门平衡预算后上报中心批准,方可动用总预备费。

5、燃料动力:核算中心各部、室车辆、设备耗费的各种油耗。其中车辆在定点加油站签单加油,将定期根据车管部门提供的各车辆油耗明细计入各部、室的变动费用指标中。

6、器材配件:核算业务部门购置的未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零配件和小型设备、器具。.

7、运输费:核算各部、室车辆的路桥费、租赁费、停车费、养路费、以及其他力源费等。

8、电话费:核算中心支付给电讯部门的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以及专线费用。此变动费用指标下达给各部、室的为部、室实际使用的办公电话费用,其余的在预备费中核算。

9、业务招待费:核算各部、室开展管理工作和业务活动发生的餐费、食品费、服务费等费用。具体管理办法参照相关文件执行,该费用下达指标包括直接报销费用和定点宾馆酒店

第九条:,中心计划财务部门将定期与部、室核对有关变动费用指标使用情况并予以公示。对变动费用指标按时间配比超标单位,将提出预警提示。

第十条:各部、室应指定专人为成本费用核算员。对部、室发生的成本费用登记流水账管理并定期与财务部门对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