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范文第1篇

高校的政治教育需要在课堂中加入生态文明的教育理念,这是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经验以及我国高校思想教育现状,基于生态文明教育的高校思政教育研究问题展开讨论,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出发,深入讨论我国目前的高校思想教育现状和问题,不足之处还望大家批评纠正。

关键词:

生态文明教育;高校;思政教育;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这一阶段我们的环境问题逐渐凸现出来,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加强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与环境保护意识,是目前高校需要重视的问题。高校作为向社会推送人才的重要机构,有必要加强其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通过对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以改善生态环境。

一、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我们不难发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首先“三观”教育中包括如何建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我们要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增强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必须引入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的提高。由此可见,通过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加强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与环境保护意识,是目前高校需要重视的问题。同时,一些高校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一些大学生没有具备适应社会以及处理好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能力,没有形成生态文明观念。为此,高校应该起到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的责任。首先,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现阶段我国生态环境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提高以及政治文化的迅猛发展,资源环境所隐藏的问题显现了出来。人类对资源的无节制的开发利用,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直接造成了气候变化、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对人民的身体健康以及国家的发展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主力军,加强他们的生态文明教育对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改善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但是,就目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部分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单薄,生态道德素质比较低,针对目前的生态环境现状不加重视,所以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尤为迫切。其次,在高校中引入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随着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的需求提出,我们发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离不开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负责人的思想意识、道德素质、处理问题的方式将直接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程度。对国家与社会来说,人与自然的和谐直接促进了国家的稳定与社会的发展。高校必须起到引导学生构建生态文明理念的责任,引导学生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依据自然的法则学会进一步地尊重自然发展规律,提高大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与生态道德素质。最后,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全面发展。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依赖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这要求大学生除了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外,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与思想觉悟。通过道德素质的提高,大学生进一步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一些高校太过重视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道德素质有所忽视,这些恰好成为制约大学生日后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些大学生在就业后虽然有较强的专业知识,但是在具体的工作中因为缺乏必要的道德素质而无法适应自己的工作,所以说通过政治教育加强学生的生态文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包括人与人的关系。高校加强对学生的生态文明建设教育,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待自然、对待社会、对待个人的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小结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现阶段我国生态环境的需求,在高校中引入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大学生全面发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加强对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是目前我国高校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途径。高校通过生态文明教育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此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0

[2]高晓钟,陈朝阳.论生态道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实现[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8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生态文明;内容;策略

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发展要求,十报告中继续强调“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并将实现生态文明纳入到国家“五位一体”的总体发展布局规划之中。由此可见,“生态文明”已成为我国的重要发展目标和战略。高校身担为国家发展培养人才的历史重任,在推进社会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的生态文明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发展。因此,对我国高校的生态文明建设展开研究是推进高校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我国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性

高校的生态文明借鉴了环境发展领域中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提升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推进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1]将“生态文明”的理念引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是提升大学生道德素质和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高校生态文明的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素质,使他们继承和发扬我们的优良传统,从而树立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推进高校的生态文明建设是环境发展和落实“五位一体”发展计划的现实需要

环境是多种社会关系以及社会因素的集合,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基础。人类为了取得生存和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改变自然环境的方式和方法,虽然取得了发展,但同时也对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从宏观的层面看,这些破坏主要表现为空气质量的不断下降、物种的不断减少、气候的不断升温等,这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人类的健康和生存。从中观的层面看,在追求工业化的过程中所带来各类污染需要我们付出严重的经济代价来偿还。在微观层面上,人类追求发展过程中对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所带来的迫害,最终会通过另一种形式作用到人类自身,从而危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由此可见,在大学教育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有助于提升环境质量,从而推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五位一体”经济发展规划的内容是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通过对该经济发展规划内容的解读不难发现,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被纳入我国未来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与此同时,该规划还进一步明确指出要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改善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打造适合于人类生存的良好的生活环境,从而实现我国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和进步。因此,在高校中实施生态文明教育是落实国家“五位一体”发展规划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社会科学发展的需要。

(二)推进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是打造文明、和谐校园环境的现实需要

校园是社会的构成元素之一。因此,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也必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举措。所谓“和谐校园环境”,顾名思义,即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校园环境。换言之,即构成校园的各个要素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共同发展。高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构建生态文明型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在哪一个社会,高等院校始终处于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是新思想、新技术以及新知识等的诞生地,在推进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要推进高校的生态化,首先必须在高校中实施生态文明教育,对校园中的不同群体,包括专任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甚至后勤人员等加强生态意识教育,为构建和谐校园环境较少阻力,在校园中实现不同的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三)推进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人的全面发展即人的综合发展,指人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应该具有的所有本质。[2]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发展的终极目标。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包括身体、智力方面的发展,还包括思想道德、心理素质等的发展。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所在,指在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上,各种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这些素质既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传统的学校教育过分强调对学生的成才教育,只重视对学生知识的输入,而忽视对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人生观教育、价值观等的培养,致使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不高,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由此可见,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人才的中坚力量,生态文明素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所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也是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所在。

二、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

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在于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在推进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坚持标本兼治,其内容主要如下。

(一)加强生态环境的现状教育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对学生实施关于生态环境现状的教育。[3][5]对全世界的生态环境,尤其是我国目前的生态环境现状有全面、深入的了解能够增强大学生的生态环境危机意识,使其意识到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树立环境责任意识。当代大学生只有具备了环境责任意识,才会主动地去关心生态环境,从而主动去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世界自然基金会一项针对全球环境的调查报告表明,当前,如果人类不能够有效地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获取和开发,那么到2030年,人类的生存环境将出现严重的衰退。由此可见,要使人类未来的生存环境不出现衰退,各国政府都必须积极采取措施实现人类生存环境的生态化。如若不然,到2030年,人类必然要受到自然的惩罚。长期以来,人类为了发展,对自然资源过度地开发和利用,已经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破坏。长此以往,人类必然遭受自然的报复。例如,近年来北方不断出现的雾霾天、空气质量的不断下降、水资源的不断减少、自然灾害的频频发生等。除此以外,一些社会层面的惩罚也日益凸显,例如,人口膨胀、住房短缺、失业加剧、社会动荡不安、人类道德素质败坏等。在全球范围所出现大气污染、土地荒漠化等都已经严重地影响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由此可见,高校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学生的生态环境现状教育,使其对环境发展现状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从而增强其生态环境的危机感,树立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

(二)加强生态科学基本知识教育

高校中的生态文明教育包括对学生生态科学基本知识的教育。这是因为,大学生掌握一定的生态科学知识有助于其科学、有效地分析生态危机出现缘由,并提出解决对策。高校内的大学生群体来自于不同的专业,拥有不同的专业知识背景和能力,因此,对于生态科学知识的掌握和了解程度也必然不同,且大部分学生缺乏对生态科学知识全面系统地掌握。生态科学知识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知识体系。截至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在课程设计和组织过程中,都没有将生命科学导论以及生态学导论等生态科学类课程列为公共必修课,纳入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致使绝大多数学生对生态科学的一些基础课程知之甚少。因此,高校在设计和组织其课程时,可以通过公共必修课或者选修课的形式让大学生对这类课程和这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大学生对生态科学知识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才能在处理生态环境问题的过程中站在生态学的高度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提高问题教学的效率,改善人类生存的环境。

(三)加强生态文明观教育

生态文明观,也可被称为生态文明意识,它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中心内容。生态文明是一个集合的概念,指人类在遵守社会发展规律、自然进化规律等的前提下,所取得的一切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成果的总和。[4]生态文明观的内涵是指人类对于自然、社会、人类自身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有机联系等所持有的基本态度和看法,是多种思想观点的总和。结合目前生态环境的现状以及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本研究认为,目前高校中的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态道德意识、道德规范以及道德素质教育等。其中,生态道德意识集中体现了人类与外界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人类道德进步的程度以及人类自我发展的程度。生态道德意识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杆。加强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培养,才能增强其对生态环境行为的自我约束性,从而引导其积极投身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实践活动,自觉履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责。生态道德规范就是要尊重社会、人类以及自然的发展规律的过程,具体而言,即控制人口数量、保护环境、爱护动物、和谐发展、保护资源、低碳生活等。生态道德素质作为人类道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道德素质的重要指标。开展生态道德素质教育要注重对人的道德素质和道德能力的培养与开发,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

三、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策略

高效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任务,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借鉴国外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有效成果的基础上,我国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构建适合我国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

学校内部应从上到下统一认识,并成立专门的教育管理部门。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积极配合,尤其是需要高校领导和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鉴于此,高校应成立专门的针对生态文明教育的管理部门,并委派专人,专门负责此项教育工作。目前,全国范围内针对生态文明教育的专门部门几乎没有,此项教育工作在绝大部分高校内要么由学校团委、要么由教务处负责,且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但是,伴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涉及的问题越来越多。为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成立专门的教育管理部门负责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这是生态文明教育顺利实施的必然要求。首先,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国家教育部、各省教育厅等要专门组织专业人员负责生态文明教育教材的编写。教育的开展离不开教材,教材是教育实施的依据,对教学内容具有规范的作用。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目前尚未出现此类教育的专门的教材,致使各个高校在此类教育方面缺乏规范的内容。鉴于此,应成立专门的生态文明教育教材编写委员会,编写专门的教材,从而为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支持。其次,对于高等院校自身来说,应将生态文明类教育课程列为学校的公共必修课或者专业选修课。调查显示,目前,将生态文明教育类课程列为公共必修课或者专业选修课的院校少之又少,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与社会发展需求严重脱节。因此,必须将此类教育通过课程开设的形式进行,并将其纳入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之中,满足社会生态文明教育的实际需求。再则,高校内部的人事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生态文明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教育活动的践行者,教师队伍的素质状况直接关乎教育的最终效果。承担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师队伍身担生态文明教育活动设计、组织以及实施等任务,其职能主要体现在教育、管理、协调以及研究四个方面。高校人事主管部门应重视生态文明教师队伍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生态文明教育落到实处。

(二)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伴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职责也已经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教育的作用,具有了新的教育内容。生态文明教育已经成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育内容之一。将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针对目前高校内缺乏生态文明教育类课程的现实状况,将生态文明教育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是耗时最短,最有效的捷径。

(三)在校园建设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人的生存和发展总是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而且或多或少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既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有的时候,环境还会对人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是未来社会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实际上也是一个小的生态系统。在这个小的校园生态系统中,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道德观念、心理素质等都会受到这个生态系统中校园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建立生态文明的校园环境迫在眉睫。具体而言,即用生态文明的价值理念来引导高校的校园建设和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将校园建设成和谐、美丽的校园。首先,在绿色校园建设中渗透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理念;其次,在文化校园的建设过程中要凸显生态文明的要求;再则,在安全校园的建设中要彰显生态文明。

(四)在学生的社会实践环节中提倡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教育贵在落实。因此,在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深刻领悟并感受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高校可以通过与地方一些企业的相互合作,建立生态文明的教育基地,为学生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创造条件。除此以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定期组织学校参观一些生态农业、自然保护区等,让其亲身体验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从而端正自己的态度和行为。高校身担为社会发展培养所需人才的重任,推进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实现大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而且还有助于落实国家“五位一体”的整体发展规划。生态文明的高水平已经成为未来高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方向。高校在推进自身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中,还应该担负起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的重任,发挥其独特示范效应,为推进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傅新华.论生态文明中的教育功能[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23-27.

[2]陈寿朋.生态文明建设论[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3]欧汉生.节约型高校建设的策略思考[J].江苏高教,2011(1):46-48.

[4]付文杰,何艳玲.论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教育[J].教育探索,2005(12):62-66.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范文第3篇

一、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1.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意识淡薄。

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在高校“效率优先”的发展原则下被长期忽视。在20世纪初的大学扩招浪潮中,高校往往急于扩张教学规模,对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精神培养等软实力重视不足。生态文明教育在很多高校被边缘化,实际工作往往流于形式。不可否认的是,在党中央的统一部署下,每所高校都对生态文明教育进行了或多或少的投入,但是收到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范围小、幅度浅、力度小,并没有真正进入课堂,深入到大学生的头脑。高校学生普遍对环保知识掌握不全面,节约意识淡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在重视不足的情况下,高校生态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生态活动缺乏创新,实践活动缺乏连续性和规划性,生态文明教育的组织水平整体不高。

2.高校生态文明基础理论研究不足。

我国关于生态文明研究的理论丰富而深刻,但是对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讨论却很薄弱。生态文明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早在2007年,在十七大报告中就提出要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并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大指标之一。然而,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成果应用到高校建设中去,需要进行相关基础理论的研究探索。目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单调、粗放,形式呆板,直白说教多,情感体悟少,不能和学生达成共鸣。很多高校只是将生态文明的理论研究放到环境学院生态科学的视角下进行,而不是将生态文明作为学校整体治理的指导理念,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到各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真正将生态文明工作细化到实际工作中去。

3.高校生态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

首先,环境教育课程类属过时。当前的高等学校环境教育的框架形成于1995年,当时全国共批准不同类型的环境类专业点544个,其中大专类106个、本科类193个、硕士类189个、博士类48个、博士后流动站8个。从各个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环境类专业几乎全部隶属于传统的理科、工科和农科类,尚未出现与法律、经济、伦理等人文社会科学结合或与环保设备设计制造类专业、环境可持续发展类专业、环境教育类专业结合的复合型专业。随着对生态环境认识的深入和对生态文明教育要求的提升,这样的专业设置已经不能完全符合当前的需要。其次,高校环境类课程内容存在“拼盘”现象。由于环境类专业多是从传统学科专业演变而来,其课程设置基本上是在原传统学科的课程基础上适当增减而来的。从课程内容和教学安排上来看,多数课程被限制在工程技术和自然科学的框架内,缺乏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衔接搭配。因此,亟需在环境人才的培养中强化环境伦理学、环境评价学、环境经济学等相关课程的内容。

4.高校生态文明教材编写薄弱。

目前,许多高校还没有供非环境类专业学生使用的教材,这给非环境类专业的学生在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时难免会遭遇专业。有些高校采取自编教材的方式进行教学,但是往往缺乏环境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全面认识,教材容易陷入片面性,教材质量难以保证。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由于普遍缺少实际的教学案例和学生生态环境教育的实践,导致他们在教学过程中过度依赖教材。

二、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改进策略

1.确立高校生态文明价值目标。

首先,要从认知层面提高生态规则意识教育。生态环境规则是指在地球上每一种生态位置上的利益主体都有生存的权利,人只是各个利益主体中的一元,人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同时承担起不破坏生态环境的责任。培育生态规则意识,是将现代社会中的规则意识向自然界的拓展,这种规则意识不仅停留在人与人之间权利与义务的划分,更需要在人与自然环境中的每一生态位中的利益主体之间进行界定。其次,在道德层面,高校要进行生态道德意识教育。生态道德教育是对生态规则本身的尊重,或者叫生态良心、生态品性的教育,“是每个人自身内部的道德评价,是对自己生态行为的道德价值意识,是对自己生态行为的认知、判断、态度、情感、体验、意志、动机、意向等一切心理反应活动”,“这种心理活动如果符合自己的道德价值正向评价就会获得自己良心的满足。”目前,生态道德教育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中之重,高校生态文明创新在树立生态规制意识教育的同时,更要加强生态文明价值教育的力度。

2.重塑高校生态文明指导原则。

首先,要建立被教育者主体性原则。我国传统教育观念中,教育者是主体,被教育者是教育的客体,两者是一种授受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被教育者的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建立生态文明的主体性原则,需要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注重调动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积极性,重新确立生态文明教育中个体的主动性精神和自我学习、自我探究的主体感受。其次,要坚持生态文明教育整体性原则。生态文明教育需要坚持知、情、意、信、行相统一的原则,要改变单纯的理论说教式的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和真实体验。再次,要把握生态文明教育的层次性原则。要根据被教育者的年龄、心理、生理、社会地位、生活经历的不同而对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方法、接受信息的方式、接受程度和范围进行区分。这是改变生态文明教育“假、大、空”现象,解决内容枯燥、形式单一、学生逆反心理的重要方法。

3.创新以生态课堂教学模式。

要拓展思想政治理论理论教学过程中的生态德育内容,提升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的生态德育效率。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道德两难教学法。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教育,往往走出课堂后,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如与个体利益、家庭利益、经济利益的冲突和矛盾。学生面对这种矛盾两难的境地时,往往会回到教育之前甚至更差的状况。因此需要引入两难困境教学法,使得学生在不断与同学、老师的互动交流中,明确正确的生态道德价值观。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价值澄清法。拉思斯认为,大学生由于家庭背景、生活环境、中学经历等的不同,其环境价值观也不同。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灌输,应该帮助学生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正确评价,在互动讨论中引导学生对生态文明有正确的判断。最后,要结合案例教学进行生态文明教育。要保证案例的真实性与典型性,使学生通过对现实故事的认知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体悟。

4.加强生态教育社会实践。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范文第4篇

一、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寓意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改造大自然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永续和谐发展的努力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取得的全部成果。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在学校和教师的引导下,使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通过学习、教育和实践指导,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形成生态文明观念、养成生态文明习惯的教育过程。

二、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时代需求

(一)和谐校园建设离不开生态文明教育

大学校园是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场所,也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基地。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要积极开展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活动。要让大学生清楚的了解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才能激发大学生的生态环境危机感,提高大学生的生态安全意识,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另外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要注重实践育人,尽可能多的让在校生参与环保公益活动,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实践活动中提升生态文明素质。同时,要通过高校校园文化影响、辐射社会文化,影响和带动更多人加入绿色行动者的行列,使“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生态文明”和“科学发展”等一系列理念深入人心,提升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

(二)和谐社会建设呼吁生态文明教育

和谐社会的基本标志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人的发展离不开自然和谐的生态根基,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持久的和谐。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人类关注生态环境、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关注是人类文明、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社会道德发展到一定过程的必然趋势。生态文明作为新的文明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是要求人类在科学合理改造和利用自然的同时,还要对自然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三、高校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创新性路径

(一)加快课程体系建设

1. 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在校期间素质拓展实践的必修课程

高校在陆陆续续开设有关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选修课后,实践活动学分制中应增加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比重,在我国,“政府之外的力量参与生态决策的历史很短,公民的参与意识不足,因此,与发达国家的生态文明是从物质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理论形态用较长的时间慢慢演进不同,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特别需要从思想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带实践层面的自上而下的强力推进”。[1]所以在校期间应鼓励大学生至少参加一次环境公益活动,书写活动心得,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做法,以班级为单位互动交流,跨年级跨专业,文理搭配,还可以高校与高校之间交流,让大学生学以致用,让每个人感受到做文明建设的主人。

2.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

大学生作为与互联网等新媒体联系密切的群体,对生态文明的相关科学知识有一定涉猎,但其所了解的多集中于大家都耳熟能详的生态环境问题上,尚处于感性认识阶段,还缺乏系统、全面、深入的理解。高校应通过思政课程体系建设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就目前情况来看,要实现在全国所有高校均开设生态文明教育的公共必修课程,其条件还不成熟,缺乏相关专业背景的教师。然而,目前所有高校都开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所以,将生态文明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是当前在高校推广普及生态文明教育的理想选择。思想政治理论课涉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历来就包含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融入生态文明的教学内容,将能使本门课程更好地结合现实。同时,生态文明等社会热点问题的引入,也更能吸引广大学生的关注,使他们能更好地接受、理解该门课程的教学。因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自然也应成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载体。

3.将有关生态文明课程开展形式多元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的理论教育时,必须将授课理论适时的转化为建设生态文明的实际行动,以实际行动促进生态文明目标的实现。在学生中开展的生态文明实践活动可以是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例如可以组织有关生态文明的主题班会、生态文明讲座、生态文明先进单位和个人评选活动等。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建立相应的生态文明教育网站,进行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和交流。此外,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到户外、生态建设基地、农林观光园等进行生态文明体验活动,引导学生感受自然、倾听自然、亲近自然。鼓励和组织学生社团积极开展与“生态文明”相关的考察、调研活动,深入了解考察地的生态环境状况,反思人们对自然环境进行污染和破坏的恶行。

(二)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生态文明教育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展现学校特色的重要平台,也是德育体系中亟待加强的重要方面。学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和窗口,加强校园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可以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引导大学生树立勤俭节约的消费观,提高师生文明程度,而且可以通过学校辐射社会、示范家庭、积极推动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大学生应该树立“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观念。每个人都应该把勤俭节约当成一种健康时尚的生活方式,科学消费、理性消费,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高校普及生态文明知识不要总停留在课堂,多组织学生自发的创立社团,开展实践活动,在校园内组织生态文明教育的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辩论赛,开展生态活动月活动等,让生态文明教育潜移默化的渗透大学生的生活当中去,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只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学校就是一个生态子系统,从而逐渐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和生态道德观。

(三)教育主管部门需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保障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高校生态文明教育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2-0186-03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十七大党中央提出的战略目标,也是新时期高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重心与方向所在。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此,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需要借鉴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立场、观点和方法,同时在实践中还需要坚持正确的原则与方式。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三个主题

马克思、恩格斯以实践为中介,在批判旧哲学抽象自然观的基础上,通过强调自然、人、社会的相互交织及其互动,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之间的辩证关系。结合马克思主义文本著作以及目前有关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研究,可以把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所包含的三个主题概括如下。

第一,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一。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首要主题。马克思指出:“自然界是人无机的身体”。 [1]一方面,自然界对于人具有演化先在性。另一方面,自然界对人的实践活动具有前提性和制约性。因此,人与自然必须和谐一。人与自然的共同存在、共同发展,是生态过程及其关系存在的前提。

第二,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与一。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附属主题。马克思指出:“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也就是说,是为自身而存在的存在物……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1]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劳动,通过劳动,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基础上建立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亦即在一定生产方式下的物质变换关系,即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社会经济过程与关系。这两方面彼此联系,相互作用于人类的劳动实践过程和社会活动中,形成了生态关系与经济关系有机结合的生态经济关系。因此,实现真正的人与自然的和谐,还必须积极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断追求和创建先进的社会制度,使社会发展同自然生态系协调进行。

第三,人与自我的和谐与一。人与自我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延伸主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一,其中自然属性是实现人发展的基本方面,人要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还需要使人的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相互协调、相互强化。一定意义上,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主要是与人的思想、人的价值观念的偏差有关。“重经济轻环境、重速度轻效益、重局部轻整体、重当前轻长远、重利益轻民生”[2]等非理性的发展观、政绩观、价值观还拥有较大的市场。因此,建设生态文明不只是技术问题、项目问题,甚至也不只是惩罚污染奖励环保的有关经济政策问题,而是核心价值观问题、人的灵魂问题。为此,需要通过消除异化消费,实现人的正当需求来创建人的新的生活方式,进而创建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使个人生活方式与道德价值观变革有机结合起来。

以上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三个重要主题,透过这三个重要主题,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

其一,有助于我们辩证地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自觉性。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强调人与自然不可分离及其相互作用,蕴含着实践的辩证法。实践的辩证法既不像非人类中心主义那样只强调自然的客观辩证法,也不像人类中心主义那样只强调人的主观辩证法,它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有机一,是马克思主义考察人与自然关系的整体性和系性辩证思维的体现。因此,它有助于我们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褊狭,从而在人与自然和谐一的基础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其二,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生态问题的本质,为我们进一步探寻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提供了指南。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强调人与自然冲突的根源在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冲突,认为自然生态与社会发展、个人素质是密不可分的,生态问题的背后是人的价值观或社会发展观问题。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生态和谐,必须实现人的价值观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把制度、道德价值观变革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有机结合起来。

二、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应以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为指导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和现实的生态环境问题启示我们,生态问题虽然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但实质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问题,换言之,是人的认识与价值观问题。一定意义上,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价值观是目前人类摆脱生态危机的关键所在,也是新时期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宗旨所在。具体可侧重以下几方面。

第一,坚持自然界的系整体性,确立马克思主义的自然价值观。生态学意义上的自然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系整体,在这个系内,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存在状态中。其中,任何一个事物的局部变化都可能引起系整体的一系列相应的变化。因此,人类必须牢固树立所属自然环境的系整体性,以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性合作为基础,在维护其他物种生命、维护系存在、促进生物圈稳定的前提下来实现自己的生存进化。基于此,高校应引导大学生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顺从生态发展的必然趋势,学会尊重自然,爱护自然,进而用互补关系取代索取关系,以实现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互补。

第二,坚持人的能动性和主导地位,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价值观。人作为社会的主体,不是消极的自然存在物,而是能动的社会存在物。人并不满足自然界的表面恩赐,而是基于人的需要不断改造自然。因此,人类实践是社会进步的基础,也是实现生态系良性运行的物质前提。但是,人发挥能动性是有条件的,人的能动性要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这就要求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规律,不能违反自然界的生态规律。同时,还需要通过制度设计实现人与自然的一,“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3]因此,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应在积极鼓励大学生认识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同时,学会立足于社会制度形式去认识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主动承担促进人类、自然、社会发展进步的责任。

第三,坚持人的自觉性,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精神价值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始终处于主体地位,人是文明的主体,人的素质决定着文明的高度。基于此,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应引导大学生讲和谐、重素质,追求节能、环保等“低碳高绿”文明高尚的生活方式,并以此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精神价值观,最终实现人与自我的和谐,从而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担当者。

总之,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首先应加强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教育,这对大学生自身成长乃至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三、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方式与原则

目前许多高校都在积极探索生态文明教育的方式与途径。其中应遵循以下方式和原则。

第一,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指在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教育方案必须符合教育的本质和规律。为此,应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基础,向大学生系传授经过严格科学验证的生态文明知识和生态文明原理,确保过程和结果的科学性。同时还需要遵循人的文化素质的养成和实现规律,即引导大学生将生态文明知识内化为生态文明素质,再将生态文明素质外化为生态文明行为,从而使大学生在生态文明知识-素质-行为的内外转化过程中逐步确立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

第二,综合性原则。综合性原则是指在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应注意学科的综合性和价值观教育内容的综合性。生态文明教育是一个涉及生态学、哲学、伦理学等多学科的系教育,单独依靠某一门学科不可能囊括全部的生态内容,也不可能实现价值观教育的根本目标。为此,需要全校教职员工齐心协力,依据自己所从事的学科和专业渗透式地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从而形成对生态文明教育的整体化认识和一致性行动;同时还应围绕生态文明的知、情、信、意、行,建构以生态文明价值观为核心内容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使大学生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形成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充实与保障。

第三,实践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是指在大学生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应强化大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大学生只有积极参与实践,才能深刻领悟生态现象,反思生态问题,增强生态保护意识,形成生态道德责任感,提高生态文明价值观念。同时实践也是检验大学生生态价值观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志。因此,实践性原则是生态价值观教育的一项根本原则。为此,学校可根据教育环境实际,运用多种教育方式与途径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实践,通过实践不断强化生态文明价值观念。

第四,发展性原则。所谓发展性原则是指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要根据实践和环境的变化不断改革和创新。为此,高校要密切注意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的新动向,适时调整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的目标、方式和途径,不断地与时俱进,以保持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的强大生命力。

总之,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仅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坚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而且也使得目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具有了方向感和意义感。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春雨.跨入生态文明新时代[N].光明日报,2008-7-17(10).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The Marxist Ecological View and the Eco-Civilization Education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PENG Xiu-lan

(Faculty of social administration, Huanghuai University, Zhumadian, 463000, Hena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