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数学课堂教学的特点

数学课堂教学的特点

数学课堂教学的特点

数学课堂教学的特点范文第1篇

1 语言要亲切,富有感情。课堂教学语言是师生双方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的桥梁,亲切、感人的课堂教学语言能使学生保持积极舒畅的学习心境,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语言要亲切,富有情感。特别是对待一些差生,更应该如此,以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应该注意的是,数学教师不要对学生的错误过多地批评、指责,甚至讽刺、挖苦,那会使学生失掉学习数学的信心。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就非常注意这一点,有时他一眼就看出学生的计算是错误的,但却还是喜欢以温和的态度、亲切的语调、慈祥的目光和学生一行一行地查看。学生回答问题时,用“你答得很好”、“你并不比别人差”、“你也许课前忘了复习,若课前看了,我相信你是能够回答的”等,这样做到了多鼓励、少批评,多进行正面指导,少板起面孔训人,让学生在学习上有信心,数学自然就学好了。

2 语言要精练,提高效率。所谓语言精炼,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用最少的语句表达更丰富的内客。有的教师唯恐学生理解不了,讲课语言繁琐累赘,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和理解知识间的联系,更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但是语言精练并不是单纯地削减语言的数量,而是要提高语言的质量,这就要求教学语言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分化难点。如在讲解垂径分弦定理及其逆定理时,教师只需讲清扇形与等腰三角形之间的联系,任何一个扇形都对应者一个等腰三角形,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点是圆心,顶角是扇形的圆心角,底边是扇形的圆心角所对的弦,两腰是扇形的半径。至于垂径分弦定理及其逆定理,就可以让学生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自己去导出。语言要精练必须服从于教学规律,采用最优教学方法,放心大胆地让学生思考、讨论、猜想、总结,教师的语言只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 语言要生动,但要通俗。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高度抽象的数学内容又可以凭借十分生动具体的材料作原型。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尚处于“开放期”,他们纯真、活跃,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善于运用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简明扼要的口诀、脍炙人口的名言以及充满时代气息的语言,把教学内容讲得生动、通俗。学生就能更深刻地理解知识。追求语言的生动、通俗,但不要出现粗理的语言,而应该是文明、规范、高雅,蕴含着丰富知识乳汁的语言。

4 语言要幽默,有趣味性。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在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幽默,可使教师的讲课变得风趣、诙谐、睿智,具有一定的艺术魅力,有助于学生去理解、接受和记忆新知识。例如,在讲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讲解数学家欧拉发明坐标系的过程:有一次,欧拉躺在床上静静地思考如何确定事物的位置,这时发现一只苍蝇粘在了蜘蛛网上,蜘蛛迅速地爬过去把它捉住。欧拉恍然大悟;“啊!可以像蜘蛛一样用网格来确定事物的位置啊。”然后引入正题――怎样用网格来表示位置。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致被大大地调动起来了,当然,不是所有引人发笑的都是幽默,教学语言幽默应具有深刻的智慧,能使学生在笑声中领悟教师的语言所蕴含的丰富知识。然而,幽默只是手段,并不是目的。不能为幽默而幽默,如果脱离教材的内容和实际需要,一味调笑逗乐,插科打诨,那只是舍本逐末。

数学课堂教学的特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数学教学;教育模式;创新;学生特点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4-0291-02

一、引言

21世纪教育的特征是创新教育。随着国家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社会和用人单位不再满足于学生优秀的成绩单,而是更多地注重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因此,培养出综合素质高、能力强、符合社会需要的毕业生,是当前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和主要任务。

独立学院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种新生力量日益壮大,独立学院已成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任务中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特点定位是:宽知识、强能力、高素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本科应用型人才。独立学院作为一种全新的普通本科层次的高等教育,我们教师和教学管理者只有认清其学生群体的特征并因材施教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首先考虑的是适应市场人才需求变化的要求,强调从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等全方位培养人才;独立学院的学生思维活跃、兴趣广泛。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在开展文体活动、知识竞赛等方面尤显突出,其水平一般不低于甚至超过普通本科的学生。

独立学院学生和普通高校本科学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独立学院的生源和学生本身的特点决定了独立学院学生是一个明显有别于普通高校本科学生群体的一个不同学生群体,其主要特征如下:基础知识较弱,个体差异较大,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不良;学习不主动,投入时间少,学生社会活动能力较强,重视社会实践。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实行“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独立学院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是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生自主发展能力的新途径,是“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人人是才”的人才培育新模式。

二、数学课堂教育模式的探索

数学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教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关于这点,作为数学教师必须有充分的认识,并努力通过自身的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应用型的创新能力,为学生成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数学教学中单单进行数学知识的传授是不够的,要想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关键是要传授隐藏在数学知识背后的数学精神、思想和方法。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道明了传授思想方法的重要性。一项来自美国的统计表明: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应用的频率最高,从而也最不易遗忘;因为不易遗忘,所以反复被应用。爱因斯坦说:“使青年人发展批判的独立思考,对于有价值的教育是生命攸关的。”美国学校教育就特别强调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美国学校不告诉学生该怎样做,或者怎样做才正确,而是强调向学生摆明各种事实,鼓动学生独立思索,独立寻找途径取得答案。美国人说,不会独立思考的人,一切听别人摆布,哪里会有创造力。教育调查也表明,只有当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建立起自己的数学理解力时,才能真正学好数学。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对学生回答的问题立即作出分析判断,而应鼓励学生去发现更多的问题,提出更多的想法,加强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基于这个观点,必须对传统的大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包括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

由于数学抽象,逻辑性强,容易使部分学生望而生畏。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相对较弱,个体差异较大的情况,我们教师要善于运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动机与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目前国内的数学课堂教育模式有以下两种:(1)分层次教学。分层次教学,即是在原有的师资力量和学生水平的条件下,通过对学生的客观分析,对他们进行同级编组之后实施分级教学,分级练习,分级辅导,分级评价,并结合每个学生的客观实际,协调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培养方式。(2)主线教学法。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从学的角度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学生认识事物的过程设计教学过程,简单说就是: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依据这一规律,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大致分这样五个部分来完成:1)背景部分;2)概念或定理部分;3)例题及拓展部分;4)随堂练习;5)回顾与总结。

这两类数学课堂教育方式,第一种分层次教学对我校独立学院的学生不适合,因为独立学院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较薄弱,个体差异较大,这种“分层次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自身的进步和发展。很明显,按照这种教学模式来分班的依据是学生的成绩,将学生分成了“好班”和“差班”。“好班”的学生成绩好一点,学风浓一点,但也有相当部分的学生有一种优越感,认为自己身属好班,成绩好,骄傲自足,丧失了前进的动力;而“差班”的学生则有一种深深的自卑感,在学习中带着心理上沉重的压力。最终的结果是,二三年下来,所谓的“好班”中也会形成两极分化,少数学生成绩遥遥领先,而大多学生成绩平平,更有一部分学生沦为“好班”里的“差生”;而“差班”里的学生有一部分学生尽管学习非常努力,但由于学风不好、心理压力过重等各方面的因素,成绩也没有大的起色,最后自暴自弃,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因而,这种模式不利于学生自身的进步。再次,这种“分层次教学”模式容易造成老师心理的不平。很多担任“普通班”授课任务的老师尽管付出了很多精力和汗水,但学生成绩徘徊不前,自己也缺失一种成就感,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一种懈怠情绪,不利于自己业务水平的提高。

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大部分学校采取的是主线教学方法。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相应的简单地分两个部分完成:理论知识部分和应用部分。理论知识部分是课堂教学的重点,注重讲清楚数学知识的方法的理解和解题步骤。应用部分要注意剖析例题所用到的知识和数学方法。这样学生才能将数学知识掌握好,遇到数学应用知识时懂得同样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总结

因此,对独立学院学生,结合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我们的数学课堂教育必须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来进行,实行课堂教育侧重于实用和够用,而不侧重于理论性、前沿性。课堂内容简单地分理论部分和应用部分两块来进行。精讲内容时,我们教师能理清要点,用严密的数学语言把主要内容概念化、系统化、结构化,结合学生的实际,灵活地使用典型例题进行示范讲解,多注重应用,这样能较好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充分体现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的“宽基础、强能力、应用型”的特点。

独立学院要根据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基础理论够用、专业知识适用、实践能力管用”的要求制订培养计划。按“少而精”的原则,删除大学数学中繁、杂、难的内容。数学教育要侧重于实用和够用,而不侧重于理论性、前沿性,采取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 总之,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要体现出“宽基础、强能力、应用型”的特点。让学生用基础理论、基础知识指导实践,从实践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融合。

同时,根据独立学院的学生特点,我们教师不仅要加强责任感,拓宽知识结构和提高学识水平,更重要的是更新教育观念,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增强课堂的吸引力,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应当从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解放出来,摈弃教师、书本、课堂三个中心和注重知识传授、轻视创新能力培养的旧思想观念。面对科学、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不断深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逐步强化学生实践性教学环节和创新动手能力的培养,开展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现代化教育。数学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式方法应该创新,数学知识的教学应以“适用”为原则。要侧重于实用和够用,而不侧重于理论性、前沿性。比如课堂上讲完基本定义和定理后,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适度性渗透数模思想,学生在求解过程中利用的所学的知识,甚至是教材中涉及不到的知识,来提高他们的即学即用的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也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这样的数学教学必将改变目前数学教学只见数学定义、定理的推理,不见实际应用问题背景的局面,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广大学生的求知欲,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从而让学生用基础理论、基础知识指导实践,从实践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融合。

总之,独立学院学生的数学课堂教学必须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来进行,只有这样,独立学院学生的数学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需要创新,不能照搬普通高校本科的数学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收到良好的积极效果。

如何将独立学院的“应用型”这一目标和大学数学课堂教学更好的融合,拓展出独立学院数学教学的鲜明特色,这是目前大学数学教育中很迫切的问题,也将是我们数学教师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需要做出更多的思考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Z].教育部教发[2003]8号文件.

[2] 王子兴.数学方法论[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

[3] 高隆昌.数学及其认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施普林格出版社,2001.

[4] 沈卉卉.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创新意识的培养[J].经济研究导刊,2010,(4).

[5] 沈卉卉.独立学院课堂教学的数学模型思想的引入的创新与探讨[J].学理论,2011,(12).

数学课堂教学的特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特征;分析

一般来说,优质课堂是指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课堂教学的作用和价值,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甚至超额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达到相应的学习目标。为此,分析优质课堂的特点不仅有利于对课堂本质的认识和理解,更能使教师了解如何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

一、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课堂教学讲究的是学生的学习态度,积极的学习态度往往需要依靠良好的教学氛围去影响和塑造,因此营造适宜的教学氛围对于优质课堂来说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最大限度地实现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可以从课堂教学导入知识的时候开始。要想做到这些首先就要对学生的特点进行熟悉和了解,结合以数学学科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应用引导式教学方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尽量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使其能够在自然环境中进入新课程的学习中。

二、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与此同时,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坚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传统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切实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情感,改变教师在学生心中严厉的形象。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更多地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和感受,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活动,选择哪些练习题都要严格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进行。并且在课堂教学时,更多地去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注意学生的每一个表情,以便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做到充分了解,促进优质课堂的有机生成。

分析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特质是为了提升教学效率,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一定要抓住优质课堂的特点,从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上进行不断更新和完善,促进教学水平的不断强化和提升。

数学课堂教学的特点范文第4篇

“高效课堂”的整体认识

高效课堂,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效率较高地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本课是一节较为抽象的数学概念课,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结合他们的认知水平,在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的基础上,本节课笔者采用以类比发现法、数形结合法为主,以讨论法、练习法为辅的教学方法,意在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在“观察――归纳――检验――应用”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通过自主探究、观察发现、合作交流来学习知识。

“构建高效课堂”的具体策略

目标设计的合理性 教育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而有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往往成了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可以说教学目标的设计,决定着整个教学设计的方向,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发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通过函数奇偶性概念的形成过程,学生能从数和形两个角度认识函数奇偶性;通过对函数奇偶性定义的学习,学生能够用定义去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课堂问答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必不可缺的一种教学手段,教师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对课堂提问的研究,切实达到“有效”的标准。本节课中,学生对图像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这是一个难点。笔者以学生们熟悉的函数y=x2和上节课的例题y=|x|为切入点,设计循序渐进、螺旋式的问题:思考:函数的图像有何特征;计算f(1)与f(-1),f(2)与f(-2),f(3)与f(-3) ;对于任意的x,f(-x)与f(x)有什么关系;怎样定义偶函数?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指导学生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从直观认识过渡到数学符号表达。

板书设计的网络性 一堂课的板书,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高度概括,内容应完整、系统,对于讲课提纲、基本内容、重要结论等起到强调作用。本节课中,笔者设计了如下板书“函数奇偶性与代数特征和几何特征的关系”,学生能深刻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以及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的思维方法。

信息技术的适时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变革,教学的方式、手段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育工作者逐步意识到,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可以将教学内容变抽象为具体、变不可能为可能、变无声为有声、变难懂为易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目的。然而,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并不是只有利没有弊,它必须适合学科的特点,以两者之间的有机契合点为切入点,适时地穿插在课堂教学中才能真正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本节课中,笔者以学生们熟悉的函数y=x2和y=|x|为切入点,设计循序渐进、螺旋式的问题,对照对应的函数值表,并适当运用信息技术制作几何画板,给学生一个清楚的动态展示,使得这个抽象的问题变得形象直观,让学生获得对偶函数由“形”到“数”的认识,帮助学生在其认知结构中初步建立起偶函数的形式化的定义。同时,利用几何画板演示,引导学生注意函数定义域对奇偶性的影响,深化对奇偶性定义的理解,突破难点。

作业设计的层次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后会设置作业,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巩固所学得的知识,这也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但是,教师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作业的量和教学的质并非成正比关系,只有科学、合理、适量的作业才能成为高效课堂的助推剂,否则只会伤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事与愿违。本节课中,笔者留了两个层次的作业:第一层次,教材第36页练习第1、第2题;第二层次,奇函数在定义域内对称的区间上单调性相同还是相反?偶函数呢?通过分层作业,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并为学有余力和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学习的机会。

数学课堂教学的特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学数学 课堂活动 教学

1.引言

随着数学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对数学“活动”的研究成为了新的关注点。“活动教学”这一古老的概念重新受到重视,成为数学新课程改革中的一大特色。从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活动”人手,去探讨数学课堂潜力的开发,是真正将数学新课程改革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的重要途径,课堂活动教学应成为数学新课程改革理念下课堂教学发展的一个主方向。

2.数学课堂活动教学

2.1 数学课堂活动教学概念

根据活动教学的特点和数学学科的特征,可以这样界定“数学课堂活动教学”的概念:数学课堂活动教学是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数学知识为载体,以学生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学生主动认识数学知识,探索数学成果,解决数学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养成学生良好品质和树立学生正确思想观念为目标的一种教学形式,它是活动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数学课堂活动教学特征

以常规的数学课堂为活动的舞台成为了数学课堂活动教学的重要特征,只有很好地把握了这个特征,才能将活动教学在日常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运用,发挥其培养学生能力素质的最大功效。数学课堂活动教学中的“活动”是为完成数学教学任务服务的,是“动”与“静”相结合的,“动”即学生的活动,“静”即教师的精讲点拨。课堂活动教学的“活动”是学生的适度活动与教师的精讲、点拨、引导相结合的。在课堂活动教学中,师生在活动中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分享彼此的观念、思考、体验与情感,从而丰富活动内容,挖掘活动深度,进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3.数学课堂活动教学类型设计

从数学课堂活动教学的基本模式中我们可以发现,“活动实施:活动探索――知识建构”阶段是整堂课的核心环节,这一环节的有效进行是保证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活动、探索新知的重要阶段,而要保证这一环节的顺利进行则必须要搞清楚这一环节中的几种常见活动类型,由此,对数学课堂活动教学中常见活动类型的设计变得尤为重要。

3.1 操作类活动

操作类活动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动手、动眼、动口和动脑,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发展观察能力、动手操作技能的活动。根据操作方式的不同,我们把操作类活动分为观察观测类操作、制作类操作和模拟类操作三种类型。

案例:在教学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时,可以让学生各自先用数方格的方法数出图形的面积,再把这些图形的纸片,通过剪拼、割补等方法变换成已学过的图形,计算出面积,从而发现这些图形的面积公式。

3.2 探究类活动

所谓探究类活动,就是由学生亲历数学知识的生成、运用和发展过程,从而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数学活动经验的活动,这类活动本质上是人类原始发现过程的高度浓缩,是教育意义上的重演。根据探究方式的不同,探究类活动分为全引导类探究、半引导类探究和自主类探究三种类型。

案例:在学习“截一个几何体”时,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试验: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可以得到“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在这样的活动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对截几何体过程的反思探究,让学生发现“要使截面为几边形,截割时就必须经过几个面”的结论。整仑探究的过程为“截――想――截”把实验操作和探究融为了一体。

3.3 体验类活动

体验作为一个心理学概念,主要是指人的一种特殊心理活动――人对情绪或情感状态的自我感受,这种心理活动是由感受、理解、联想、情感、领悟等诸多心理要素构成的。体验的结果是产生情感且生成意义,两者缺一不可。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体验具有:情感性、意义性、主体性、亲历性、模糊性。根据体验对象的不同,把体验类活动分为数学文化类体验、知识类体验两种形式。

案例:在学完二项式定理,介绍和展示杨辉三角形后,引导学生从美观、美好、美妙、完美等几个方面体验杨辉三角形的美,诠释其内涵。

4.结束语

在我国当前的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能否得到发挥,是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能否落实到位的问题。对中学数学课堂活动教学的浅析,正是在调查实践的基础上针对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而进行的,对其的研究有助于重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活力,推动数学课程改革的步伐。

参考文献

[1]程广文,宋乃庆,论数学课堂活动教学两面性[J].教育学报2007.8.第3卷,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