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认识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认识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认识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认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职高数学教学 专业课教学 整合

一、职业高中的数学教学的特点

(一)学生对数学课的认识不到位

数学本身长期的主课,到了职业中学却突然变成了“杂”课,使得教师在教学上与学生学习上,缺少动力。当然,职高数学内容的取舍,章节的选定,取决于“注重基础,突出应用,增加弹性,精选内容”这一原则。在教学要求上,以合格性教学为主,在教学方法上,注意与初中相衔接,注意启发引导;事实上数学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以及生产实践中就真的没有用武之地吗?职高数学的教学目的是提高文化素养和为专业课打好基础,由于对这一目的内涵理解不全,认识不到位,往往认为职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为专业课服务。因此只要专业课学好了,动手能力提高了也就行了。这实际上是职业教育的一种短视行为,纵观当今职教,普职一体化,基础教育过量化,职教终身化,层次高移化等大趋势,都需要职业教育要以宽广扎实的普通教育作为基础,而数学正是这一基础的主要部分,可以这样说,数学基础的厚薄将直接影响着认识水平、接受能力、自学能力、应变能力和创业能力,影响着人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影响着继续深造与终身教育的开展,也就是说职业教育的数学课在职高学生的终身学习中肩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使命。

(二)学生心理上的问题

由于职高学生大多是从超负荷运转的应试教育中产生的亚失败者,他们认为自己被“筛”下的原因主要是数学。因此为求得心理平衡,他们有意无意地厌恶与逃避数学。大多数职高学生面对数学成绩不理想往往归结为自己的智力水平低,基础差,对学好数学缺乏足够的勇气和信心。加之在现有“重普轻职”的招生体制中,使得职高的学生大多成绩较差,特别是数学成绩。在这一群体中缺少优秀带头人物,缺少比,学,赶,帮,超的氛围。他们都有一种消极的思想。

二、数学知识在专业课中的重要性

数学知识与专业研究是相通的,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更深的实践,二者相得益彰;专业课程的教学时间长,一般要占总学时的一半或更多。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将来在工作中都要从事所学的专业。因此,在专业课中渗透数学知识将使学生受益终身。如:在《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教材中要用到大量的数学知识,变压器的电压转换、变压比的求法、电动机的各个参数的计算及供电上最重要的功率因素Ψ的求解等等,在这些复杂的计算中,职中的学生要没有良好的数学功底是学不好这门课的。再如:在《机械制图》这门教材中,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基本知识的计算。运用原有的数学知识,来学习机械制图内复杂的专业公式。

三、学好数学要与专业课整合又要为专业课服务

(一)数学课教学内容应该与专业课相互整合。

首先进行课程改革,合理安排课程体系,注意课程内容上的协调与衔接,统筹好课程、师资与资源之间的关系。其次根据不同专业制定相应的数学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数学教学内容。针对专业课需求对数学教学内容和体系进行合理重组,采用模块式、单元化教学,以满足专业课的模块式项目教学的需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系统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与应用数学的能力,结合专业课内容进行数学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实际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问题。在专业课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数学的功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专业课中的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意识,增强其数学应用能力,将书本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学生得到数学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双重收获。

(二)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应多样化。

专业背景下的数学课的教学不应再是简单的向学生灌输现成的知识,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言堂”或“填鸭式”不适应职业教育,更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而应当是一种开放的,是向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去研究、思考、应用。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有效地使用多种方法(如实践性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模块式教学法、分层教学法等等)的优化组合。数学实践课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提高应用能力的方式,实践学习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概念和结论产生的过程,体验创造的激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改变数学的教学现状,而且也使学生提高了能力,包括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等,有助于改进单一的学习方式。如针对财会专业的学生,在解决生产、销售、产值及财务管理、财产核算、再投资与储蓄等生产实际问题,需要用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初等函数知识。

(三) 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应用性是职业高中数学的灵魂。理论应用于实践,为专业课服务,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学生在学习数学概念和计算后,应及时引导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际,解决专业上的实际问题,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知识,更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如讲授数学的统计学知识可结合班级的某次考试的成绩,求平均分、标准差、作图分析考试情况,求正答率、效度、信度分析试卷质量。

(四)构建以专业课为中心的职高数学课堂教学

职高数学教师应对不同的专业课程目前所涉及到的数学理论知识做出一个长远的规划,并规定在职高学习阶段有哪一部分数学理论知识是应详细讲授的,哪一部分数学理论知识是应简要讲授的。同时还应该与专业课程教师构建一个沟通的平台,了解职高数学理论知识对各专业不同阶段所涉及的时间段和重难点,并能够做到根据专业课程的需要,认真筛选或演变数学教材,行之有效地融入到职高数学教学内容和重难点,以专业课程服务为中心的职高数学教学。在重新构建的过程中,可不必过分强调职高数学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关键是要突出职高数学的实效性和服务性。实践证明重新构建的职高数学教学,一方面会得到职专学生们的欢迎,普遍感到学习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不是虚无飘渺的,另一方面也会得到专业课教师的支撑,并普遍认为职高数学教学充分体现了为专业课程服务的原则。

参考文献:

[1]林洁丹:开发职业中专学校教材的若干探索. 广东职业与成人教育

[2]汤娟: 关于职业中专数学课程改革几点思考. 职业教育研究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认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职学生 数学 应用能力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直接从事某一专业、工种的技能型人才,因此中职数学教学要以必需够用为基础,以实践应用为目标。最新版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职数学教学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必需的相关技能与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中职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薄弱原因分析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职业学校的学生基本上是没有考上高中的学生,甚至有部分学生觉得自己是迫于无奈,这些学生并不是他们的智商有问题,而是因为他们在初中阶段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方法不得当,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数学科目显得尤为突出。他们进入职业学校后显然数学基础差,学习兴趣不浓,学习自信心不足,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存在严重的恐惧心理,甚至有的学生有一种“望数生畏”的感觉。目前中职数学教材基本上是以数学的逻辑体系为主线展开,仍然是“概念——定理——例题——练习”的模式,重点关注题型和技巧的训练,很少去讲数学的价值、数学对科学进步所起的作用、数学结论的形成与发现过程等等内容。另一方面,中职学生的数学基础薄弱,审题能力、提炼概括能力、基本运算能力相对比较欠缺,接触数学实际应用机会太少。带来的问题是学生对数学的认识片面和狭隘,认为数学学习就是不断地学习数学概念、不断地解题,与专业、工作没多大联系,学生缺乏数学应用的动机和自觉性,对数学应用缺乏起码的感性认识。

二、数学课重新定位

作为文化基础课的数学在中职学校不能不开,且要按照独立的、完整的课程来设置,关键是课程定位。中职教育的培养国家技能型人才的特点和目标,决定了它是与普通高中不同类别的教育,数学课应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为专业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提高服务,它着眼于普通劳动者的素质培养需求,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和工具性。

现代企业要求中职生做到“零距离”上岗,也就是说进入企业就能独立承担工作,不用企业再进行岗前培训。为了适应企业这种需求,部分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校已经开始探索“2+1”的中职教育模式,也就是说前两年专业学习,第三年顶岗实习。“2+1”教育模式下,学生的专业学习时间比以前少了半年,但专业技能水平又不能降低,作为为专业课服务的数学课必然要减少授课的课时,这就要求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的推敲和精选,要讲生活中实用的、专业学习必需的数学知识,让中职学生学必需的数学,学有价值的数学。中职数学要以“实用、够用”为原则。本着这样一种理念,笔者认为,不管何种专业,数学课程目标应达到以下几点:(1)注重数学的生活应用;(2)注重与专业紧密联系;(3)注重职业问题的解决。这一目标,既能提升中职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又为专业技能的提升奠定了数学基础。

三、培养中职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具体策略与措施

1.加强中职数学课教师的专业学习

加强中职数学课教师专业学习的必要性。中职数学教师的知识结构单一,不适应专业背景下中职数学课的教学工作。因此,中职数学课教师的业务学习不应局限于纯数学知识,而应该加强对所任教专业学生所学知识的了解,并掌握该专业所需的数学知识。

加强中职数学课教师专业学习的主要形式。数学课教师的跨专业教育可采取以下几种形式:(1)学校提供专业课教材,让数学教师自学;(2)以学校或一个教研室为单位集中学习,请相关专业的教师对数学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培训;(3)通过继续教育选修。

2.增加对数学史的介绍,提升数学在中职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数学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数学的美学价值、数学家的创新精神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每遇到一个新的知识时,都尽可能给学生介绍数学史上该知识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当时人们的探索过程,以及取得的科技成果和对世界文明进步的贡献。数学史的介绍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对于学生全面认识数学的地位,提高学习兴趣,明确学习方向,增强学习动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创设引入新知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著名荷兰数学教育家弗兰登塔尔认为数学教学应讲授从丰富的现实情境中抽象出这些结构的数学发现过程,学习是指形成这种系统化的数学活动过程,而不是系统化的最后结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中职学生的认识基础和特点,通过选择生活实例或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教师预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浸润在接近真实的情境探索知识的来源,最后水到渠成引出课题。

实践证明:学生通过参与情境设置中的教学活动所获得的知识更易吸收,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情境体验能促使学生把所学数学知识与他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能让学生找到数学知识在实践应用中的切入点,从而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意识与能力。事实上,通常在课堂上直接传授给学生的数学知识,学生很少会在实践中主动地去应用。

4.增加数学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涉及中职数学知识点的应用问题主要是指数学知识可以运用到社会生活以及专业的多个层面。对中职学生而言,主要是培养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首先能意识到并且能识别,然后再用相关数学知识进行简单应用。

教师选择学生能直接接触到的生活实例,并依照科学性、可行性原则进行编制,让学生体验应用的数学,把数学真正作为工具来使用,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实用性,提高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同时,教师要结合专业来设计具体应用题目,主动考虑专业的需要,了解相关专业的教学内容,熟悉专业对数学知识的具体要求,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改造、扩充、补缺专业教学中需要的数学知识。

5. 在学生中开展数学应用性学习能力的评价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认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职;数学;机电专业课;调查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A

1.问题的提出

在教学过程中到底怎样操作?尺度是什么?以什么为依据?这些都太抽象,没有一个具体的衡量标准。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对我院机电系中职数学课与机电专业课的相关性情况进行了调查及分析。

2.调查研究概况

(1)调查研究目的。通过调查中职数学课与机电专业课的相关性,确认两者之间结合的必要性,为探索中职数学课与机电专业课的整合提供数据和理论基础,进一步明确数学专业化应用方向,帮助中职数学老师转变教学思想,理清教学思路,改善教学设计,优化教学手段,真正践行数学课为专业课服务的理念。

(2)调查研究对象。本文以我院机电系2013机电(转为高技班,仍在校)、2014机电、2014数焊、2015焊接三年级为参试样本,从学生角度立足学生实际进行调查。

(3)调查程序。我院机电系专业中职三个年级共有103名学生,其中一年级35名学生、二年级40名学生、三年级28名学生。在征求各班意见的基础上发放《中职数学课与机电专业课相关性的调查问卷》103份,回收103份,得到101份有效问卷,有效率约为98%,调查结果采用Excel表进行统计。

3.调查结果分析

(1)关于中职数学课与机电专业课相关性的问题调查。主要调查问题: ①你认为数学知识对专业课学习帮助大吗? A很大;B比较大;C可有可无;D完全没有。②你认为数学课与专业课有联系吗?A密切相关;B 有一点;C关系不大;D完全没有。③专业课用到的数学知识,你都学过了吗?A都学 过;B大部分学过;C少部分学过;D都没学。④你认为数学课与专业课相应知识点的教学顺序是什么?A 数学课在前;B专业课在前;C同步进行;D无所谓。⑤目前数学教师教学过程中有没有给你们渗透专业知识?A 经常有 ;B 偶尔有;C没有 ;D说不清。⑥目前专业课教师教学过程中有没有给你们补充数学知识?A 经常有;B 偶尔有;C没有;D说不清。

(2)关于中职数学课与机电专业课相关性的调查结果分析。①学生认为数学知识对专业课帮助很大,而且高年级的学生明显比低年级的学生更能体会到数学课对专业课的帮助。有60.9%的学生觉得数学知识对专业课帮助很大,这个数据说明在学生心目中数学课的定位是服务于专业课。45.8%的学生认为数学课与专业课密切相关,并且随着年级增加,这种意识愈来愈强烈,因为所学专业课愈多,对数学的需求就愈发深刻。从总体上看,学生对数学知识在专业学习的作用认识还不够到位,亟待教育和引导。②合理安排数学课顺序,保证相应知识要走在专业课之前。只有5.6%的学生反映专业课用到的数学知识都学过,说明教学中经常出现专业课中涉及的数学知识还没有学习,或者已经学过了,学生还不能很好地将数学与专业课相联系。70.5%的学生认为数学应安排在专业课前面,结合专业教学进度,不必过分拘泥于书本顺序,一定程度上说明学生潜意识中认识到专业课学习离不开数学知识。③数学课中渗透的专业知识不多,但专业课中要补充的数学知识很多。从学生角度看目前的数学课堂,20.5%的学生认为数学教师经常渗透专业知识,说明我院机电系数学教师已经意识到数学课与专业课结合的重要性,但还没有普遍。教师虽然在课堂上提到一些专业知识,但不够频繁,不够深入,不够专业。由此可见,将数学课与专业课相整合是必要的,也是教学的重要之重。

4.思考

在完成问卷调查以后,针对目前教学困境,在教学方法上提出了一些建议:同专业课教师共同教研,课前专业课老师提需求,课后请他们提建议;走进专业课堂,必要时为学生答疑解惑,实现专业课和数学课共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打破学科教学内容条块分割,树立问题导向作用,让专业问题走进数学课堂,融入教学进程,让枯燥的、抽象的数学教学“活”起来、“实”起来。

参考文献: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认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技工院校 数学知识 专业课程 有效结合

在十几年的数学教学中,笔者发现专业课与数学课的教授中有很多地方不能很好地衔接。这不仅影响了学生对专业方面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严重影响了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下面从以下几方面谈一下笔者的看法。

一、影响数学教学与专业课程的有效衔接的因素

1.数学课和专业课的知识不能很好地结合

在初中时,学生们都学习过如何解三元一次方程组,但是时间长了有些知识忘记了,而且现有的数学教材上也没有这部分知识,可是在《电工基础》利用基尔霍夫定律求复杂电路的支路电流时,需要利用三元一次方程组求解;又如在单相交流电路和正弦交流电中均用到三角函数,其中包括正弦交流电的绘制、根据图像求解函数的表达式等,涉及数学的热萦杏谩拔宓惴ā弊龀稣弦型函数的图像等。

2.数学教师与专业课教师沟通和交流比较少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因为数学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上的沟通相对较少,数学教师既不能了解专业的发展情况,又不能深入地了解学生所学专业课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数学课教师应深入专业课教师的课堂了解专业所需,随时解决问题。

3.适合不同专业的教材较少,而且针对性较差

多数的技工院校为满足市场的需求,开设的专业偏多。目前,学校所用的教材并不是针对每个专业的,即使有这样的教材,针对性也不是太强。这样就导致了数学知识不能更好地服务于专业,学生也感觉不到数学的用途。

二、实现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的有效结合

1.在教师和学生当中树立数学课与专业课紧密联系的思想

数学是为专业课服务的,但是专业课的教授又离不开数学知识。只有考虑到这个层面,才能够提高教师和学生的重视程度,间接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很多人认为技工院校培养的学生多为技能型人才,文化基础课对其不重要。即便是数学老师讲得很全面、透彻,但终究是针对性不强,导致学生在生产实践中不会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笔者认为,数学教师和专业教师都应该转变教学观念,根据技工院校教学中“应用为主、适用为度”的原则,提高学生学习文化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积极主动性。这样,学生能从数学的学习中找到成就感,也能让学生学习的目的性比较明确,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和专业课的积极主动性。

2.适当调整数学教学内容的顺序

在授课中,笔者明显感觉到数学知识与专业课的授课进度不匹配。例如,电工专业中用到正弦波形的画法和函数分析时,数学课还没开始讲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还没讲立体几何,学生已经开始学习机械制图;在讲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时需要二次函数的一些知识,所以需要先复次函数的相关知识等等。所以笔者认为适当调整数学课的教学内容的顺序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数学作为“工具课程”的用途。想要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教师互相听课、教研活动等形式,让有经验的数学课教师和不同专业课的教师进行讲课交流,进而让专业课和数学课授课内容、计划联系能更加紧密。

3.开发适合不同专业的数学校本教材,使数学知识与专业课做到真正融合

为了真正地实现专业课与数学课的有效融合,笔者认为应该把专业课中涉及的数学知识作为数学课程的教学重点。笔者所说的这种做法并不是让数学课教师把数学课按照专业课去讲,而是专业课教师要主动将一些专业上所需的数学知识提供给数学教师,使数学课教师对自已授课范围内的专业课知识有所了解,讲课时能做到心中有数。因此,针对不同的专业课程开发适合学生基础的数学校本教材是必要的,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数学知识为专业课服务的目的,使两者有效地融合在一起。

三、小结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认识范文第5篇

一、从职业教育角度认识职教数学,重新认识职教数学的地位、作用。

职业教育跟普通教育的区别是普通教育追求应试成绩,而职业教育直接面对市场就业和社会需求,所以职教数学的主要作用也必须围绕就业和实际社会工作需要来讨论研究。根据这些要求,职教数学的作用应是应用,而非普教的应试。所以职业教育、职教教师要彻底认清职教数学的存在意义和价值――职教数学是具有广泛应用性的工具型学科。职业技能是职业教育生存发展的根本,也是职教学生职业生涯的根基,所以职业技能才是职业教育的核心,但不能因为这个定位而否定职教数学的地位。因为职业技能必须靠职教数学来支撑,职业技能的生成、发展受职教数学的限制,一旦这门工具型学科的知识基础缺失或薄弱,将会影响到职教学生职业技能的精进,也会影响到职教学生毕业后的职业生涯。所以,职业教育、职教教师和职教学生必须统一思想,对职教数学有一个深入透彻的认识,理解职教数学的地位作用、意义、价值后,才能更好地展开教育教学。

二、完善职教数学教材,做好适应专业的校本教材。

1.职教数学教材应更生活化、可应用化。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本线索和工具,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基本资源。职教数学要求有更广泛的应用性,所以职教数学教材应来源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把数学问题更生活化、可应用化,回归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在实际生活中展现数学的奥妙,让学生不断接触数学,不断认识数学,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应用能力。职教数学教材贴近社会实际生产生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善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率。

2.职教数学教材应适合专业需求,适合职业需要。

职教数学是职业技能的基本工具学科,所以职教数学必将为专业课程服务。职业教育的特色是专业丰富,涉及领域广泛。专业不同,专业深入程度不同,专业对数学的要求程度、应用知识都会不同,职教数学不应该有统一标准、完全相同的教材,应该根据职业院校的专业特色、专业需求、职业需要编制适合的校本教材。比如机械、计算机专业对数学要求高,需要用到高等数学知识中的微积分,编制校本教材时需要添加这部分知识;商务、旅游、美容美发等专业对数学要求不高,中学教材上的知识就足够,而有些如方程、不等式等知识根本不需要,因此没必要讲解,可直接删掉。在适应专业编制教材时,要把握好“够用、管用”原则,过少无法满足专业要求,过多则浪费教育资源,还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职教数学要从教法、设计环节中改革,不断与专业课程融合。

职教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是职业技能、各工具学科和其他基本技能的融合整合,所以作为最重要的一门工具学科,职教数学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融合专业课程,融合其他知识技能。职教数学教师在教研中要经常与专业课教师沟通,一起备课,从专业课程里提炼数学知识,根据数学知识制作专业课程需要的数据模型,将专业课程和对应的数学知识同步讲授,增加学生对专业知识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应用能力,创造基础学科和专业学科融合的双赢模式。职教数学也可以融合到学生的实践实训、毕业设计中去,提供给学生更多的数据模型和数学资源。

四、职教数学要更多引入趣味教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数学应用能力训练效果的最大化。

数学课堂的单调枯燥一直是数学教育教学的难题,也是数学教学达不到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引入更多的趣味数学是改善教学课堂氛围的主要途径。搜集实际生活中的趣味数学,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组织学生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也可锻炼学生的思考、钻研、交流、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协同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多媒体教学在职教数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利用多媒体,可以把单调的数字、图形更丰富、形象地表现出来,提高教学视听效果,增加课堂趣味性,达到教学目的。职教数学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善于利用各种多媒体资源和网络资源,也可以引导学生合作做出教学模型和数据课件,等等,锻炼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五、从课程评价体系入手,彻底把职教数学从应试型转变为应用型。

职教数学教育教学的最终落脚点还是学生的成绩,而职教数学也一直延续着一纸试卷定及格、定毕业、定等次的考评模式。这种考评模式将职教数学变成了不伦不类的普通中学数学,使职教数学失去了教学意义和存在价值,也失去了应用型的本质。所以职教数学的考评模式是制约职教数学发展进步的最大障碍,学生没有足够的精力在完成数学应用型学习锻炼的同时,还给出一份满意的答试。所以职教教育和职教数学必须认真钻研课改理念,深入了解职教数学的意义和存在价值,切实发挥职教数学在职业教育的作用,而非为学生的毕业、等级评定增设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深入职教数学课程改革,一定要注意探索创新适合职业教育、适合职校自身特点的课程评价体系,不能只强化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然后最终考试时还是应试,让学生解答各种变形试题,否则学生前面所学的知识换不到应得的评定成绩,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损害职教数学教育本身。

职教数学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作用、意义价值会逐步凸显出来,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职教数学教研的不断深入,职教数学的教学环节会更丰富多彩,与专业技能融合能力更强,应用更广,更贴近社会生产生活,展现应用型数学的价值和魅力。

参考文献: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