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数学与应用数学的作用

数学与应用数学的作用

数学与应用数学的作用

数学与应用数学的作用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陷入了为做题而做题的误区,做作业成为了他们的一种负担。另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也很少顾及学生的学习水平、智力以及个性发展的差异,均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让学生“平等”地完成教师每天所布置的作业题。这种单调的作业设计无法激发起学生做作业的兴趣,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这和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初衷是相悖的。小学数学教学的总体目标是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因此,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应着眼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创新多种新的作业形式,从而让学生得以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一、作业设计对小学数学课堂学习的作用

就当前的实际情况看,作业的功能有三:发展功能、管理功能和社会功能。发展功能是作业的本体功能,是指作业具有强化知识识记、加深知识理解、提高技能熟练性、发展学生思维品质、开发智力潜能、培养意志品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等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管理功能是指作业可以用来作为一种管理的手段,即教师通过对学生布置作业控制学生的学习乃至生活行为实施督促和奖惩;社会功能是指教师布置作业是出于社会因素的考虑,希望通过作业的设计和布置获取社会的认可。毋庸讳言,在崇尚应试教育的社会环境里,教师如果不布置作业、少布置作业,或布置的作业对学生的升学考试没有直接的帮助,就会引起家长的不满。作业的管理功能和社会功能只是作业的外附功能,但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这两种功能得到了本不应有的强化。相反!作业的发展功能却被弱化。要全面发挥数学作业的发展。首先!作业的设计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在作业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使完成作业成为一种积极的体验。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以及富含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的数学作业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作业的积极性,使学生爱做,乐做。其次,作业设计时要深入挖掘数学知识中的人文因素,增加数学作业中的情感因素。数学知识本身揭示的是抽象的数和形的规律性,追求的是事物的“真”,生活中许多的“善”和“美”依托其中。如果我们能将数学的“真”与生活的“善”和“美”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较好地实现利用数学作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二、个性化作业设计策略

要提高数学课堂效率,切实做到“减负增效”,教师就要通过调整教材结构体系、以个性化和生活化的形式对作业重新组合,给教学做“强体”与“瘦身”运动。将知识体系分解成计算教学、应用题教学等几大板块进行横向重组,再根据板块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纵向整合,最后形成纵横交错、肥瘦适宜的知识网络。

1.个性化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理念

创造性人才不需要被无休止地告知“你应该做什么”,他们拥有自己的思想,知道自己在哪方面的欠缺,应该学习什么。在作业设计过程中,一方面,教师可以“不布置作业”,这里的“不布置作业”指的是尽可能减少纯理论性作业占据的时间,以为学生节约出自我时间,为学生提供能够发挥创造性的平台,促进其综合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教可以增加作业创造性的含量。在广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自主能力的增强被提上日程,同时自主学习方法也被反复强调。显然,无休止的纯理论作业远不能满足学生能力提升要求,教师应该具有明确的“作业观”,即明确何种作业才能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符合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要求。

2.实践性的作业

数学是一门实用科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强调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实践来提高自身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应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实践性的作业,将小学数学教学和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提升学生做作业的兴趣,又可以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类作业可以结合某一教学单元某个研究专题来进行,根据具体内容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也可以采取多人合作的形式。实践性的作业联系了数学教学的课内与课外,拓展了数学教学的内涵和外延,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提升了自身的数学应用能力。例如,在教学完有关长方形的一系列知识点后,我们可以为学生布置这样的作业:请你利用剪刀、直尺、胶带等材料为饮料公司制作一个饮料盒的样本。假如你制作出的饮料盒的长为7厘米,宽为6厘米,高为4厘米,请你求出这个饮料盒的表面积。这样学生在动手制作饮料盒的实践活动中,对于长方形的各个知识点就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又如,在教学玩“统计初步知识”这一部分内容后,我们可以为学生布置这样的作业:学校附近的小商店商品众多,琳琅满目,请你对商店中的哪些商品最畅销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并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进而制成统计表,然后对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进行分析。在这一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合作。这样不仅可以切实提升学生分析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数学与应用数学的作用范文第2篇

关键词:合作学习;高中数学;实践;应用

随着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现阶段的高中数学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苏教版新课程标准要求,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在注重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还应注重他们自主探究能力与团体协作学习能力的提升。为此,在今后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对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进行不断的完善与创新,以切实满足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提升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1合作学习方式的引入

所谓合作学习,顾名思义就是以多人为小组,每一小组成员有自己明确的责任分工,共同努力、专研、探讨,通过合作学习的形式来完成预期学习目标。该教学方式的最大优点就是能最大限度的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对学习资源的充分利用,相互交流来提升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合作学习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提高竞争意识。合作学习不再拘泥于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而是通过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课堂效率。在此过程中,教师也由原来的权威角色转变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通过合理的引导方式,鼓励学生们采用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抛开固定的思维模式来寻找不同的解题方法,以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与创新能力。

2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意义

“合作学习”教学方式的引入,能切实顺应苏教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来实现与社会复合型人才需求的接轨。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通过学生们的积极参与、写作探究、互相借鉴、互相鼓励,能有效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与集体生活的适应能力。在具体的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引入能以学生们的认真专研与亲身体会来加深对于高中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同时,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明确的责任分工,通过他们之间的协作配合,能有效实现各个学生间的优势互补。同时,“合作学习”方式的引入能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当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与失败时,能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探讨,以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困难与挫折中逐渐成长。同时,合作过程是透明化的,这样会启发一些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的学生向学习成绩较为突出的学生学习,以在学生之间形成一种积极的竞争意识,为学生们自主学习能力与竞争意识的提升打下坚实的额基础。

3深化慨念,合作学习

3.1转变教学观念,鼓励合作学习。对于高中数学课程而言,抽象的数学概念相对较多,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同时,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而言,因过于注重学生对于知识的背诵与记忆,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从而无法正确运用概念、定理等来解决实际问题。久而久之,便失去了学习数学的信心,给高中数学教学工作造成了很大困难。为此,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根据该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需求合理选择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在此过程中,为有效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应鼓励学生加强“合作学习”方式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一个共同思考、探究的机会,以学生之间的共同参与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为学生们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an}的前n项和满足Sn>1,且6Sn=(an+1)(an+2),n∈N?(1)求{an}的通项公式;(2)设数列{bn}满足(2^bn—1)=1,并记nT为{bn}的前n项和,求证:3Tn+1>log(an+3),n∈N?。

在学生们熟悉了题目之后,笔者以分组的形式将学生们分成了6人一组的8个小组,每个小组有20分钟共同讨论的时间,之后每小组派出一位同学将解题过程写在黑板上,哪个小组解题速度最快且方法最简便,哪个小组获胜。在此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参与兴趣,在这种具有一定竞争因素的学习氛围中,每个小组都顺利解出了题目。

3.2深化教学内容,强化合作学习。在运用“合作学习”教学方法过程中,还应注重以教材为出发点,根据学生需求,对教学内容不断深化,以合作学习的形式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与理解。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能提升学生的发挥空间,使他们的思维更广阔。如在刚学完定义域的内容后,为了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笔者为学生们出了这样一道题目:f(x)= 的定义域为R,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

在提出这个问题之后,同学们便以小组谈论的形式投入了对于问题的探究当中,就连平时基础相对较薄弱的学生也参与到了讨论当中,并且给出了以下完整的题解思路:

分析,要使函数有意义,则必须使 ≠0恒成立,因为f(x)定义域为R,故 =0无实数解。

①K≠0时,= 恒成立,解得0

②K=0时,方程左边=3≠0恒成立。

综上k的取值范围为0≤k﹤ 。

通过合作学习方式的引入,能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不同深度来看待同一个问题,从而能有效挖掘每一位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同时,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够以相互借鉴、分享的形式实现对于教学资源的共享与充分利用,从而真正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数学与应用数学的作用范文第3篇

“实践与综合应用”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全新领域,在新一轮课改中备受关注。其活动过程是“做数学”的过程。所谓“做数学”就离不开教学具的操作与实践。数学实践活动教学研究中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数学实践活动的“做数学”的过程不是一个独立的学习新知的过程,而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的基础上,在老师的组织指导下,动手动脑,运用学具及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教师和学生合理运用教具和学具在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做数学”过程即是学生运用学具体验数学、应用数学、进行数学反思的过程。

一、科学建构知识

心里学研究表明,儿童的认知结构类似于一个倒置的圆锥形的螺旋,其越往上开口越大,这意味着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认知建构过程,也就是一个平衡状态,逐步地向另一个更高的平衡准确状态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儿童数学学习心理规律的深刻洞悉,能为教学带来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学生已经明白“长方形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的基础上,教师巧妙设问:“那么凡是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的立体图形就一定是长方形吗?”大多数学生肯定地回答“是”。这时,教师拿出一个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的非长方体自制模具,让学生在大笑之余,体会到“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的立体图形不一定是长方体。从而让学生能够形成对长方体概念的正确认识,从而科学建构知识。

“认识方向”是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实践与综合应用”内容,教者课前将学生分为九个小组,其中教室正中的一组为“中心组”,分别指名其他小组的学生以“中心组”为中心,说出自己组所在的位置,通过学生自身与中心组的位置去感受“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等八个方位。让学生观察地图上南京与苏州(教者来自苏州)的位置,使学生明白位置是相对的。最后通过“方向棋”活动环节的设计:首先指名男、女生各一名学生演示,按老师的指令下棋,然后分小组合作下棋:小组长读指令,其他每个组员每人按指令走一次。通过这个活动,学生既强化了方位词的运用,又为后续“图形的平移”学习作了铺垫。学生在下棋过程中学习巩固新知、运用新知。

教者在组织实践活动时,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学具,为学生创设有趣、有用、可操作、可探索的数学情境,有意识地将教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寓数学知识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中,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直观丰富的客观事物为载体,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唤醒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二、有效引导探究

我国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在《夫子罕言利命仁论》中指出:“滞者导之使达,蒙者开之使明”,意思是说,当学生思想阻滞不进时要启发引导,使之通达,如果有愚蒙不明就要指点开导,使之聪明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效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体验探求新知的乐趣。例如:“图形的密铺”这一活动中,教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探究的空间。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是否能密铺,从而得出密铺图形必须既无空隙又不重叠地铺在平面上。接着猜想再验证平行四边形、正三角形、等腰梯形、正六边形、正五边形等规则图形是否能密铺。最后教者进一步引导学生将任意四边形进行密铺,学生说“将四边形的4个不同的角拼在一起可以密铺”,此时教者及时追问其中的奥秘,学生发现了四边形的4个内角的和正好是360度这一规律。这样就将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从而引导学生的思维升华。

三、助推个性学习

新课程强调的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尤其是突出学生相互之间、互动学习资源的互补作用,以及重视儿童各自经验方法的个性化介入,允许儿童自主学习和各抒已见。“巧测体积”这一活动,通过国王要验证王冠是否是真金的这一情境和阿基米德洗澡将水溢出浴盆这一情境的有机融合,启发学生思考如何检验王冠的真假,带着这一问题情境去实验、测量多种物体的体积。教者让学生分组去参与活动,学生们积极思考,利用多种测量工具以及不同的方法先后测出了长方体、圆柱、正方体的体积、测铁螺丝的体积、测铁哑铃的体积(在此引出密度的概念,呼应如何鉴别王冠的真假)和自己拳头等的体积。在活动之前,教者首先组织学生讨论测量的注意点,不仅为学生动手操作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也培养了良好的习惯,同时也为学生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提供了保证。整节课学生实验有序、忙而不乱,教者适时板书:“巧测体积―应用公式―利用媒质―巧用密度”,自然地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整个活动教者使学生以宽松的心态,自主的思维,亲历认知过程,让学生因能主动获取知识与技能而对学习充满自信。允许学生对教材知识进行个性化的理解,允许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解题思路,不同的解答结果。对有独到见解的要大力表扬,对不完善的要加以补充,对那些不合常理的奇思异想要给以呵护,对学生的错误想法要真诚善待。活动中,教师只有努力以自己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才能做到解放学生的口,解放学生的手,解放学生的脑,放飞学生心灵的翅膀,学生的自主意识才会萌发,个性才能得以弘扬。

数学与应用数学的作用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项目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作为一门直接应对零件加工的课程,关联到很多相关知识。要想教好、学好这一门课,必须使学生有机融合各个基础专业课的知识,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如果教学组织不力,就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学生会出现学了很多加工指令,却在面对零件时无法选择应用的情况。有鉴于此,在教学过程中合理使用项目教学法,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项目教学法是以典型产品为例设计学习项目,以工作过程为计划设置课程教学过程,按照工作的实施过程来组织教学内容,以职业能力形成为依据选择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目的的课程模式。项目教学法的最大特点是“以用促学”,即以任务为驱动,将工作作为课程内容的载体。

1.项目教学法的展开

1.1确定项目任务

由教师提出一个项目任务,要求把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都巧妙地隐含在计划任务之中。在立项的教程中要注意:首先是项目的目标性,所选项目应实现本学科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在完成项目的同时保证学生掌握应学的内容;其次是项目的完整性,项目从设计、实施到完成,必须有一个完整作品作为项目的成果,使学生在完成项目后有一种成就感;第三是项目的层次性,在确定项目时,考虑到学生的水平和经验,确定项目对学生有较强的学习兴趣,项目容量不能太大,避免使学生产成畏难心理,影响项目教学的实施。对相关知识结构的要求本着“够用”的原则,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获取信息和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

例如,在机床坐标系及编程坐标系的教学中,应以对刀过程作为项目任务,将坐标系的抽象教学转变为具有实际目的与操作效果的具象教学。在讲解时,不应以指令本身作为项目任务,而应以包含这一指令所加工表面的具体零件为项目任务。这样把指令放在零件中学习,认识指令的同时也开始应用它,所学指令成为一个完整程序的有效组成部分。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教学中可以设置面板认识、数控车床基本功能操作、对刀过程(机床坐标系、G50、G17、G18、G19、绝对坐标、增量坐标)、简单外圆面工件(程序基本格式、G00、G01)、带不同圆弧表面工件三个、带锥面工件两个、切槽(断)工件(G04、子程序调用)、带螺纹工件三个、大余量工件两个(G71、G72、G70)、外圆槽工件(G75)、端面槽工件(G74)、仿形面工件(G73)、螺纹加工件(G76)、孔加工工件两个等项目任务,遵循由少到多、由简到繁、由单一到综合的原则。

1.2制定计划

首先对学生进行分组——建立项目开发小组。将学生分组,每组6~8人,分组时要注意学生搭配,要尽量让学生做到强弱搭配。每个小组由其成员推选一名组长,组长的职责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制定本小组的开发计划以及负责本组各成员的工作任务分配、监督实施等各个方面的工作。其次教师应该提供学生以前学过的相近的零件加工资料,明确学生完成任务的最低要求,要告诉学生即将完成的项目是什么,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但切不可包办。这样,可避免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面对项目时束手无策,又能避免学生走不必要的弯路。最后各个项目开发小组根据零件图纸编写加工工艺及加工程序。而怎样的加工工艺及加工程序是最优化的,我并不急着告诉他们,而是组织每个项目小组介绍自己的编写成果,学生都急着想知道自己的编写是否合理,都想让我做出公正的评价,我就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气氛下,把编写加工工艺及加工程序思路介绍了一下,然后同学们开始互相指导 ,互相帮助来修改小组的成果,对加工方案、程序进行有效修正。这也提高了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能力,从而达到团队协作的目的。

例如,在完成外圆槽指令(G75)的项目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理清加工思路,考虑影响加工的因素,制定加工计划。教师的书面项目指导书可以按普车加工方法、数控加工指令格式及含义、加工参数选择、外圆槽加工方法的顺序来设计,引导学生逐步完成任务。随着制定加工计划的深入,学生会逐步掌握外圆槽加工前工件尺寸确定、外圆槽刀刀位点、切深总量、车削进给方法、进给次数、背吃刀量选择等知识点。这些问题中的大部分可以利用以前的知识和自习新知识解决。

1.3实施计划,完成项目任务

项目确定后,自己要首先进行设计和实施该项目的完成,解决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以便更好的指导学生。实施计划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去尝试,此时学生应明确自己的角色,并站在角色的角度去观察思考,去分析决策,体验工作的艰辛,激发个人潜能和创新能力。每个任务完成后,教师必须根据实验项目的要点对学生完成的模块项目进行阶段考核,并及时讲评,一方面对于考核过程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应该对全班同学做出解释,督促学生改进;另一方面应适时对表现突出的项目小组进行表扬,进一步巩固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阶段性评价总结的基础上,找到自己理论上的不足,针对教师的提示,进一步明晰项目完成的最佳思考方法,完善操作技巧,高质量完成项目任务。

1.4展示成果,师生共同测评

尝试加工完毕后,先让每组的同学相互对比,看哪一组符合加工要求,质量较高。再根据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总结和评价项目阶段,教师应该发给每组一张分析表,分析加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根据实践经验制定项目评价表和学生个人评价表,在评价过程中参照评价表,兼顾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对项目完成情况和学生个人在项目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相结合进行评价。评价的目的不应只评出分数和名次,更应指出问题所在,并给出具体改进及修改建议,让学生在下一个项目学习中表现更出色。

2.项目教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1对教师要求提高

要想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师的知识容量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都要提高,教师的工作量有增无减,特别是教学辅助时间加长。

2.2对教材的使用要合理

教师需要根据项目任务的需要,以应用为目标,整合所需的知识,突出体现实用性及可实施性。

2.3学生的知识理解力和应用能力都有所增强

在项目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思维方式由抽象思维变成形象思维,因而收效更好。 (下转第61页)

(上接第62页)项目教学法对于职业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是极其重要的,它不但符合全面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让个性差异很大的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同时也符合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相结合。因此,它被越来越多的职教工作者所认同,并运用于各专业课的实践教学之中。 [科]

【参考文献】

数学与应用数学的作用范文第5篇

关键词: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198-02

1.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合作探究式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突出了学生在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主张教师作为引导者,通过小组合作和探究学习的方式,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进而促进中学生思维发散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首先,合作探究式教学法有助于创新教师教学观念。教师作为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观念的创新直接影响到教学改革措施和落实。合作探究式教学法有利于教师逐步接受并积极应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进而将初中数学教学改革落到实处,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其次,合作探究式教学法有助于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合作探究式教学法是以教师通过创设特定的情境让学生去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主要是引导以及点拨,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大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在讨论中学习和提高。并且合作活动中的探讨交流、团结协作,不仅可以增加学生间的团结性,还能促进学生协作能力的培养。

最后,合作探究式教学法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充分体现了在学习活动中对学生主人翁地位的重视,通过小组合作、问题探索能够改善他们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积极性不强的现状,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增强了自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

2.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2.1 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做好引导和点拨。改善数学教学效果、开展探究式教学,首先要正确认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创造最佳的学习环境。在合作探究式教学过程中要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传授者向引导者转变,角色的转变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良好的学习局面。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下,往往是老师作为课堂的主宰,学生处于学习的被动状态,在这种状况下师生都无法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对于学生来讲,他们的年龄特征及心理特征决定了其对未知的问题具有探索的好奇心,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这一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学生为知识接受者改变为知识的创造者、利用者,尤其对于初中数学而言,虽然解决问题的答案只有一种,但可能存在多种解题思路和解题方式。因此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有不同的解法,不同的思路,并鼓励学生善于表达,教师做好引导和点拨即可。

2.2 教学内容的选择要适合采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尽管合作探究式教学法是有益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但这并不意味着初中数学教学的所有内容都是适合应用此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如果教师安排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的内容难度过大,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后只能向教师请教,倘若一味地进行探究,很难实现合作探究式教学的效果。因此,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的一个条件就是教学内容一定要适合,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要科学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2.3 创建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合作探究式教学法是基于知识中的问题展开的,因此创设适当的学习情境对于课程的展开以及学生的接受都具有积极的作用。情境教学就是要还原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功能,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下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进而改善数学教学的效果。通常与学生生活联系较为密切的场景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探究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抽象的数学文字、符号转化为实际中常见的一些情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4 重视小组分工合作,促进学生的交流探索。在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合作小组内自主探索、交流、对话,获得成效。小组之间互相交流、评价,达到教学互动、互促,形成比、学、赶、帮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体会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和感受获得成功的喜悦。组织学生合作交流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合理分组,按学生学习可能性水平与学生品质把学生分成不同层次,实行最优化组合;其次,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合作技能,即要提出合作建议让学生学会合作,小组合作交流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而且要求学生按一定的合作程序有效地开展活动;最后,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小组活动,教师既要巡视并检查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情况,又要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以便适时引导、点拨,促进其思维的不断深化,完善认知。

2.5 采用多元化评价制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求出问题的答案不是问题解决的终结,还应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通过评价可以进一步揭示数学问题的本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评价问题解决的成果,有助于学生的发展性成长,能促使学生真正地提高数学技能。在探求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许多不同的方法和结果,教师要允许学生充分地发表意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问题解决后,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比较多种答案,找出最好的解决方案。有时学生常常把尽快得出答案作为唯一的目标,在解决过程中忽略了答案是否有意义,是否符合逻辑,因而要对问题解决的结果进行评价。

3.结束语

近年来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带动了初中数学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改进,并取得了显著效果。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的实施无论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还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增强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加强对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与完善,使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真正起到有效作用。

参考文献:

[1]冉宏吉.探究式教W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