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产业持续发展

产业持续发展

产业持续发展

产业持续发展范文第1篇

西山三乡是指杨柳乡、瓦房乡、瓦马乡,属隆阳区西部少数民族聚集区,东临保山坝,南接蒲缥镇、道街乡,西至怒江边,北交泸水、云龙县。最高海拔3655.9m,最低海拔680m。西山片区属西南季风区,亚热带高原山区气候,呈现北亚带和南温带2个气候类型,垂直变化大,季节变化小,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干湿季节分明,晴雨昼夜有别,小范围立体气候十分明显。北亚热带包括杨柳、瓦马西部和芒宽江东4村,年平均气温18.2℃,年降雨量729mm;其余地区属南温带,年平均气温15.1℃,年降雨量1400mm。区内大部分以石灰岩和沙页岩风化的黄壤、宗红壤为主。总耕地面积7733.6hm2,劳动力逾5万人。适宜种植水稻、麦类、包谷、甘蔗、烤烟、香料烟、山葵、蚕桑、红花、经济林果和热带水果等。西山片区3个少数民族乡集中了近9.3万人的贫困人口,是全区扶贫开发的重点和难点。

2适宜养蚕区的比较优势

一是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光照充足,适宜栽桑养蚕,加之高原空气清新,污染源少,具有发展蚕桑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二是隆阳区工业副业不发达,特别是广大山区,农村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加之2009年外出打工农民返乡上升的情况下,农民增收必须寻找新的增长点,而蚕桑产业是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可解决山区劳动力就业问题;三是蚕桑产业是经济型和效益型并存的产业,可作为退耕还林、保护生态环境的项目来实施;四是在适宜的地方种桑养蚕效益高于其他作物。新植桑园当年种桑、当年养蚕、当年见效。3年后进入盛产期,产值可达2.25~4.50万元/hm2,而种植玉米按9000kg/hm2,1.4元/kg计,产值1.26万元/hm2。因此,种桑养蚕与玉米相比经济效益增长1.7~3.0倍。

3蚕桑发展存在的问题

3.1产业间争地矛盾突出,蚕桑合理布局难以保证

由于近几年西山三乡产业发展比较多,很多地方难以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导致一村多业,产业争地、争劳力比较明显。比如杨柳乡立体气候明显,地形复杂,最高海拔2864m,而最低海拔为670m,适宜种植的作物有很多。2008~2009年,区政府下达的产业种植任务主要有甘蔗600hm2,香料烟333.3hm2,核桃266.7hm2。烤烟233.3hm2,蚕桑266.7hm2。这就导致多数桑园规划在不适宜的山地上,套种在核桃树下和其他作物里,坡度陡、土壤贫瘠、没有水源、土地条件差而造成零星分散,形不成规模。

3.2认识不到位

蚕桑产业是一个既种又养的产业,种好桑树,养好蚕,夺得蚕茧丰产丰收,才能体现这个产业的经济效益。而多数乡村干部认为把桑树种下去,完成上面下达的种植任务就算了事,存在“重栽轻管”的思想。而广大农民也只是被动地接受,只将发来的种苗栽好,并不对其进行管理。

3.3交通条件差,技术服务不到位

西山三乡种桑产业和养蚕户分布比较零散,交通不方便,蚕桑技术辅导员下乡时多数走路和骑摩托车,有时连下几天雨,辅导员根本无法到农户家进行指导,不能及时很好地解决饲养中存在的问题。而多数蚕农饲养水平低,在饲养过程中,关键技术不会处理,影响了蚕儿的发育,导致蚕茧产量和质量降低。

3.4桑园有效面积(养蚕面积)少,种桑不养蚕农户所占比例大

西山三乡有种桑户3204户,而2008年养蚕户499户,所占比例为15.6%,还存在毁桑现象。究其原因:一是投入不足,导致茧质茧量低。栽桑养蚕需要对桑园和蚕房建设蚕用物资的投入,而西山三乡由于自然条件的原因,农民生活水平普遍较低,还存在人畜共室的现象,因此多数农户桑园和蚕房投入不足,导致桑树长势差,叶质不好,蚕房建设不标准、不规范、保温效果差,升温升不起,空气不对流,养蚕业绩无法体现。二是价格波动影响了群众种桑养蚕的积极性。全球性经济危机,直接影响茧丝行情,2007年白蚕丝价格为20~22万元/t,2008年降到13万元/t。全区鲜蚕茧收购价格降了2.1元/kg,严重挫伤了农民种桑养蚕的积极性。

4蚕桑产业持续发展的建议

4.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合理调整产业区域布局,调整作物结构,做到一村一品,适当压缩低效益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择优布局。把桑地规划建设在生产条件好、干部群众积极性高的最佳适宜区,形成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的格局。

4.2提高认识,增加投入

从乡到村,从村到组到农户,必须提高对蚕桑产业的认识,克服“重栽轻养”、“重栽轻管”的思想,加大对桑园建设和蚕房建设、蚕用物资的投入力度,改善生产条件,蚕桑产业才可持续发展。

4.3典型引路,样板带路,打造专业示范村

要认真抓好标准化高产示范样板建设,充分发挥丰产桑园的示范带动作用,做到优质、高产、高效。样板要办到村、办到组,让广大农户能看到、能体验到蚕桑产业确实是一个好产业,只有实实在在能受益,农户才会自觉自愿发展。在建设示范样板园的同时,要在种植面积大、有条件和基础好的村打造蚕桑专业示范村,严格按照专业示范村建设标准,切实抓好指导和服务工作,用事实说话,真正起到典型引路,推动面上生产的发展。

4.4广泛宣传,加大技术培训力度

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动员会,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做到干群思想统一。要高度重视技术培训工作,重点对蚕桑辅导员和农户进行培训,采取集中培训和以村组为单位培训的方式,就近培训,服务上门,把技术送到千家万户,争取每个村在不同环节都能进行1次培训,让广大农户熟悉种桑养蚕技术,不断提高辅导员和农民种桑养蚕水平,挖掘潜力,提高效益。

4.5加强管理,提高效益

要加强桑园的施肥、除草、病虫防治、剪伐工作,确保桑树健康成长,同时要合理套种作物,最好是套种矮杆的豆类、辣椒、生姜等作物,不能套种高杆的玉米等作物。养殖环节要建设标准化蚕房,提高饲养技术,增加农民收入。

4.6健全技术服务体系

要健全区、乡两级技术服务体系,充实技术力量,健全机构,配齐技术人员和辅导员。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素质和待遇,实行效益与付出挂钩、技术分片包干、相互协作制度,解决专人不专职问题,建立以考核奖惩为主的工作激励机制,营造齐抓共管良好环境。

产业持续发展范文第2篇

[关键词]林业产业;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31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4-0270-01

林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较为明显,具有调节气候、提供资源、促进经济、增加收入多种功能。然而在过去,人类一味地追求经济,对森林过度开采,乱砍滥伐现象泛滥,使得林业资源越来越少。破坏了生态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始变得紧张,水土流失等一系列问题相继出现,反过来牵制了经济发展。因此,做好林业工作意义十分重大,在增加林农收入、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坚持以林为主,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兴办经济产业实体,促进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发展林业产业经济并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是当前国内面临的两大难题,而林业建设则是缓解这一局面的有效手段。利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对森林资源进行培育和保护,并提高利用率,使其多种效益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进而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就当前而言,林业必须实现产业化,将其作为国民经济的重点内容,而且还要符合现代化特点,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减少污染、保护森林资源、维持生态平衡的必然要求,也是获取木材资源、推动经济进步的有效手段。林业的生态效益极为关键,与经济效益密切相关,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只重经济不重生态的做法必将带来严重损失。所以必须协调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关系,才能在林区林农经济发展中,真正使林业的发展成为生态和经济共同发展的促成动力。

2 实现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宏观策略

2.1 提高认识,更新观念

首先,需要全面认识到林业的经济价值及生态价值,认识到两者的相互关系。在一定条件下,生态效益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如果其在销售中,能够赢得消费者很大程度的青睐,就会获得巨大的经济收益。其次,需要充分认识到森林资源的有限性,而且在认识到其有限性的同时,需要提高林业资源的利用率,这直接关系到林农的收益问题,鉴于这些方面的原因,首先要在思想上重视发展林业产业的必要性,坚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另外,为了实现林业和林业产业发展,需要做好宣传,引导林农改变传统单一的砍伐和粗加工的经营方式。加大财政投入,将林业产业的发展作为重要的内容纳入经济建设和发展项目中,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林农增收打下良好的基础。

2.2 运用科学技术,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发展林业的道路上,我们需要相信科学,依靠科技手段,严格按照科学技术的规律对林业进行管理、控制和养护。首先,需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核心的发展体系,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方法,加强对林业的病虫害管理,促进林业发展的可持续化和现代化。其次,要严格按照自然发展规律,按照科学研究结果,实事求是地进行生产,尊重客观事实。在认清客观现实的条件下,充分发挥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以严谨的态度进行林业的研究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的研究;利用现代化的新科技手段培育树种,提高树种的成活率及生长质量;努力研究和培育适应林区生长的物种,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和林产经济;充分利用新技术在林业和林业产业的深加工上下工夫,获得林业生产的再创造性经济收益[1]。

2.3 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2]

林业的整体经济结构会对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作用。对林业经济的发展进行合理的调整,可以优化林业的经济结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这不仅能够实现其良好的发展势头,另外还能够为保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将林业的发展作为第一产业的时候,其导向是市场需求,加强对短期内工业原料林、特优经济林和速生丰产林的建设;将其作为第二产业时,需要强化新产品的开发力度,从而促进低层次原料的加工转向高层次综合的高精深加工;在第三产业方面,必须全面加强生态林业、种植业、养植业与花卉旅游业的结合,共同发展。重点加强对生产布局的调整,充分发挥市场的优胜劣汰作用,让先进的产业充分发展,淘汰掉落后的产业,对传统产业加以改进,使其在当今市场中具有更加优质的适应能力。另外,需要做好全面的市场调查,充分了解市场动向及市场需要,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对自身进行调整,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实现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3 发展林业产业经济,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林业产业发展作为林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把发展林业产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林农收入的一项重要举措。大力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实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快林场(圃)改革步伐,将场办社会分离出来,纳入公益事业。规范森林资源流转,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广泛吸引和利用域外资金开展产业基地建设、促进龙头企业发展、推动森林旅游开发,以多元化、多渠道、多主体投资方式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实现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同步协调发展。一是稳定推进特色产业发展。抓好苗木花卉产业,扩建生产基地,建立交易市场,提升营销能力。抓好油茶产业和竹产业。抓好野生动植物驯养繁殖产业等,不断提升传统产业,培育特色产业。二是大力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抓好森林食品和森林旅游的开发。加强林下产业与市场的对接,农户与龙头企业的连接,积极稳妥地扩大示范点建设,努力提高林地生产力的立体复合经营和生态循环经济水平。三是推进林业产业化发展。扶强扶大,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培育和引进上规模、有潜力、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林下和林产经济龙头企业,着力抓好林业龙头企业和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不断增强企业和合作社的辐射力、带动力。四是不断深化林权制度改革,通过明晰产权、放活经营、规范流转,激发广大林农和各种社会力量投身林业建设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实现森林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林业经营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走多元化林业发展之路,实现经济社会和林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发展林业经济,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稳定推进特色产业、林下经济和林业产业化发展等措施的实施,不仅能够实现整体生态的良好发展与运行,而且能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在实现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增加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产业持续发展范文第3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旅游文化;可持续旅游发展

近20多年,我国旅游产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经过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人们意识到经济增长只是手段,经济发展才是目的,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成为普遍关注的中心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为旅游业的未来发展指出了一条光明之路。旅游产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从而构筑旅游业发展的新优势,实现旅游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文化内涵的阐释

现代旅游是在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主动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方式而出现的一种综合性大众活动,文化要素对旅游活动影响很大。

文化的内涵,一直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笔者结合众多学者的观点和理解,总体上对文化的内涵得出以下认识:

1.文化的广泛性。文化是一个大的范畴,包括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人们对文化多角度、多侧面的研究也正说明文化内容丰富,外延宽广。从不同视角可以把文化进行细分,旅游文化是其中的一个分支。

2.文化的层次性。文化具备特有的层次结构,包括表层的物质文化、核心层的精神文化、中间层的制度文化和中介层的教育文化。所以“物态文化和心态文化互为表里地对立统一于整个旅游活动中。而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则是由物态到心态的中间性过渡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制度文化是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旅游层次,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具有保证方向和指南的意义”。因此,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应当多方位、多层次思考。

3.文化的模糊性。由于文化涵盖面广泛,有学者提出文化天然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其内容既具体又抽象,“模糊的文化和文化的模糊,使得我们在理解、研究文化时,有时不得不不求甚解”。理解和掌握旅游文化内涵必须分门别类,层层递进。

4.文化的差异性和发展性。文化是历史发展中各地区各民族实践中创造的产物,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文化作为一个不断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换的动态开放系统,在稳定与发展的对立中不断实现自我保持和自我更新。文化与时俱进的发展进程中,人居于中心地位。要以人为本,客观地看待由旅游人群流动带来的文化交流,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文化差异并不能说明两地文化孰优孰劣。

结合旅游产业理解文化,旅游文化不是旅游与文化的简单叠加,它不仅仅局限在民族传统文化的领域,也不是仅仅关注文化旅游这类文化表征比较明显的旅游形式,而是要将旅游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一步揭示其内在的固有规律,以利于其可持续发展。旅游文化和一般文化形式相同,也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多层次结构体系,“既涉及历史、地理、民族宗教、饮食服务、园林建筑、民俗娱乐与自然景观等旅游客体文化领域;又涉及旅游者自身文化素质、兴趣爱好、行为方式、思想信仰等文化主体领域;更涉及旅游业的服务文化、商品文化、管理文化、导游文化、政策法规等旅游介体文化”。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旅游的文化内涵,将使旅游文化建设更具目的性、针对性和实际可操作性。

二、文化在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先进的旅游文化引领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必然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优先发展旅游文化,用先进文化引领旅游可持续发展。现代旅游是旅游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需要而实施的一种高级消费,旅游者最大的收获就是精神的愉悦和一段回味无穷的美好记忆,所以没有文化就没有旅游,旅游产品和旅游产业的经济性、文化性是统一的。只有充分重视旅游产品的文化性,挖掘其文化内涵,展示文化特色,提高文化品位和文化含量,才能吸引旅游者,才能带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2.文化是旅游经济竞争的核心。旅游业的竞争本质上是文化的竞争,文化因素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物质方面的需求是较低级的需求,易于满足;但是其最终目标是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属于高级而复杂的需求,较难于满足。由于各地域、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性往往为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所独有,很难模仿和复制,可比性较低,易于创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形成发展旅游强有力的竞争能力,文化中所带有的民族和地域的独特信息,往往是不可再生也是不可替代的,突出旅游文化特色形成区域间文化特质,是培植旅游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随着旅游开发逐渐向深度发展,文化象一只无形的手支配着旅游经济活动,只有通过文化创新才能保持旅游经济基业长青。

3.文化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经济一体化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重视文化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世界性现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强调:实现发展的动力实际上存在于文化之中,文化是发展的摇篮。国际旅游发展的经验显示,旅游业的收益越来越不依靠人数的增加,而来自于多元文化含量的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服务,旅游与文化交流结合程度愈高、旅游文化因素越多,旅游经济越发达。以北京大观园为例,从160万元《红楼梦》电视连续剧的制景费起家,不断发掘红楼文化,按《红楼梦》小说中的菜谱开发红楼宴、红楼宴舞,靠挖掘文化内涵使得企业发展成为国内旅游企业的知名品牌。在旅游资源走过普遍开发阶段之后,文化成为将旅游业发展引向深入的重要驱动力。

4.文化旅游是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我国旅游业在近年的迅猛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我国悠久深厚的文化资源。2002年,海外游客对中国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调查中,五种游客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文化类型就占了四种,其中对华侨的调查,文物古迹名列第一位。这体现了旅游对文化的依附性以及它本身具有的文化属性,中国独有的历史文化延续性、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繁多的文化资源种类,有利于开发结构完善、选择适应面广的旅游产品,形成优质品牌。目前,文化旅游市场开发方兴未艾,大力发展旅游文化、开发以文化为特色的旅游景点和旅游活动内容,可以满足游客的高层次文化需求,是中国旅游面向国际市场和竞争的必然选择,推进文化旅游的发展,才能使我国由旅游大国成为旅游强国。

5.旅游与文化相互作用。旅游者通过旅行活动,学习了解到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同时也将自己本地区的文化带给了旅游目的地的居民,传播和交流了两地的文化。同时,为了吸引旅游者,旅游目的地也日益重视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这对于文化的发展无疑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众多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的有关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旅游者大规模持续来访,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影响更多的是消极部分,最明显的是使当地文化不正常的商品化,这类变化对于那些原本以独具特色的文化和地方社会风情民俗为基本的旅游资源吸引旅游者来访的目的地是致命的,它将使这些目的地失去原有吸引力,失去旅游产业持续发展乃至维持其基本生存的基础。

三、旅游文化内涵建设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

实现旅游产业利益最大化和不断发展,关键在于开发利用各种文化资源,满足人们对旅游产品和服务中的文化需求,在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的过程中,建立产业良性的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发展关系,从而提升产业素质,获得可持续发展。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旅游发展观念。我国旅游业起步较晚,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提出“以旅游养旅游”、“五个一齐上”

等发展思路,曾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使人们对旅游从外事接待到事业再到产业的认识逐渐明晰,一些项目在一定时期内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这种外延式扩张的粗放型发展,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于旅游目的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造成的破坏难以用经济数字来计量。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旅游产业发展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和效益型,通过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提升产品附加价值,向深度发展。

2.坚持政府主导全面发挥旅游产业功能。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条件下,形成了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并由此形成的政府主导、市场主体、企业运作、全民参与的产业发展态势,在旅游目的地,旅游投资经营者、游客、当地居民三者之间的利益交织在一起,只有政府才能协调好他们之间的现实矛盾,追求并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文化效益的统一,因此,政府管理部门要提高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水平,摒弃短期行为,做先进文化的代表,引导当地旅游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并由此全面发挥旅游产业功能。

3.构建旅游企业文化营造和谐旅游环境。随着我国旅游法制建设的逐步健全,促进了旅游市场环境的规范,但是旅游行业恶性竞争、虚假广告、合同欺诈等各种短期行为仍然在侵蚀着旅游经济本不健壮的肌体,严重威胁着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营造诚信公平的经营环境,改善旅游行业形象,是旅游经营企业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依法治旅完善旅游法律法规建设,可以一定程度地规范市场秩序,更重要的是依靠旅游经营企业的自律,通过构建旅游经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倡导诚信守法经营。

4.深度开发旅游资源以品牌促发展。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文化内涵开发是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手段。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核心是文化创意,在分析地方文脉的基础上确定文化的开发方向和主题格调,明确定位围绕主题进行内容组织,进而通过旅游产品加以体现,并不断丰富文化内涵,进行创造性的升级改造。其中,对旅游资源文化主题的感知和把握并经由旅游产品外显是关键,其本质在于对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概括、发掘、升华最终凝聚区域特色的个性化精神,然后通过物化、创新,实现更深层次的整合,将文化内涵渗透、表现在旅游产品的各个层面,形成特色品牌,强化旅游吸引力。

5.重视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做好前瞻性研究。我国旅游产业起步较晚,旅游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缺乏市场的纵深拓展能力;另一方面,羽翼尚未丰满,恰逢中国加入WTO的巨大变革,刚刚蹒跚学步就面临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挑战,客观上使得中国旅游产业不可能亦步亦趋照搬照抄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同时,正是由于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历史很短,旅游产业发展的焦点集中在经济领域,加上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不如它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那么直接和易于察觉,往往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其结果才逐渐显现出来,可一旦结果显现,其后果也就无可挽回,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远远落后于旅游对经济和环境影响的问题研究。我们必须重视这个现象并做好前瞻性研究,现阶段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旅游接待地区社会文化商品化问题、传统文化衰退问题、民族文化异化问题以及游客带来的文化示范对旅游接待地的文化影响问题等等,从事这些研究的不仅包括旅游工作者,还包括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所以还应当重视做好成果共享和研究成果在实践中的应用推广。

6.加快人才培养夯实旅游产业发展基础。旅游产业链较长,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人才培养,提高劳动者素质,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长期以来,我国旅游专业教育是置于经济学范畴内的,旅游文化还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对旅游人才文化素质的提高重视不够。而实际上旅游产品设计、资源开发和规划、旅游服务都是基于文化基础上的,但旅游从业人员文化层次偏低,对文化的认知度不够,旅游文化内涵的“白化”环节缺失,无法做到帮助不同文化背景旅游者感悟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旅游活动只能停留观光的浅显层面,不能适应现代旅游的发展要求。因此,要加快旅游人才培养,逐步从单纯的生产性投资转向人力资本投资,提高旅游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提高他们对所处环境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了解程度,既要做好服务员,又要做好讲解员,通过每一位旅游工作者的一言一行给与游客全方位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提升旅游文化品位。

旅游产业是兼有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四大功能的产业,但是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文化及其他功能的现象在很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旅游资源的适度开发和永续利用要求提升产业素质,整合文化要素,进行品牌运作。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研究精神文化,开发物质文化,打造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推进教育文化,由政府以及与旅游产业有关各方参与,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积极实践,促使旅游产业走向成熟,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春山.旅游文化——中国旅游业参与国际竞争成败的关键[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3).

[2]安宇,沈山.和谐社会的区域文化战略:江苏建设文化大省与发展文化产业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产业持续发展范文第4篇

关键词:营林生产;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有效策略

收稿日期:20151230

作者简介:许日范(1963―),男,朝鲜族,主要从事营林生产工作。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3014402

1引言

营林生产可持续发展与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在进行林业管理中注意协调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关系,促使两者可持续发展,改善自然生态环境,提高其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JP3]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系[JP]

2.1可持续发展的概述

可持续发展主要是指经济、生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经济方面是指资源、资金、人均收入、效益增长等方面持续发展;生态方面是指生态还原力、自我调节能力、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等方面的持续发展;社会方面是人口总数、生活方式、社会稳定性、体制建设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1]。

2.2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从营林生产和林业生态的性质和特征来看,营林生产可持续发展与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营林生产可持续发展是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只有营林生产做到位,并且与时俱进,才能使营林生产紧跟时代步伐,合理生产、科学经营,扩大森林规模,提高营林经济,促进林业生态持续发展,国家经济水平稳步上升;反之,营林生产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林业生态,未做到与时俱进,短期内营林生产的确能够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且不会给林业生态带来较大危害,但长此以往,林业生态被破坏,营林生产将无法持续进行,相应的经济效益也会逐渐降低[2]。所以,营林生产可持续发展,支撑着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而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维护着营林生态可持续发展。

[BT(1]3[ZK(]促进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ZK)][BT)]

基于以上对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关系的了解,可以确定两者协调发展是非常有益的。那么,如何促进两者可持续发展呢?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3.1优化产业结构

实现我国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做的就是优化调整森林产业结构,即林业产品结构、林业经济结构适时调整和优化,如此可以促进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协调发展。

3.1.1优化种植产品

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生态环境、经济条件等方面均存在差异,为了使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需要进行营林品种市场调研工作,选择适合的营林品种,与此同时,积极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科学、合理的进行苗木栽培,提高树苗成活率,促使树木良好成长,促进营林生产,维持林业生态。

3.1.2注重产品开发

营林生产的最终目的是获得经济效益,为了达成这一目的,相关工作人员应当结合当前木材或板材市场实际情况及发展趋势,合理的开发和升级林木产品和精加工产品,并注意控制产品质量,提升林木产品价格。就以我国一次性筷子生产来说,其浪费大量林业资源,对其合理规划与调整,制造精致的、特色的、环保的筷子,不仅可以提高筷子价格,还可以节约林业资源。

3.1.3开发林业旅游

在旅游越来越受人们青睐的情况下,开发林业旅游,将林业与旅游结合在一起,营造自然环境、创设花圃园艺、搭建原木休闲区等,可以吸引人们进行林业旅游,同样会创造经济效益,促进林业生态持续发展[3]。

3.2加大科技投入

在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的正确引入与运用,同样可以支持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加大林业科技理论的投入,促使科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营林生产进行调整与优化,可以使营林生产合理化展开,也能提升经济效益,促进林业生态持续发展。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来进行林木种植和林木产品生产,可以提高林木资源的利用率、提升营林生产空间,使营林生产持续进行,林业生态持续发展。所以,结合林业实际情况,将科学技术正确地、合理地、有效地运用到营林生产中,优化营林生产的同时,注意协调营林生态,如此可以促进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持续发展。

3.3健全法律法规

造成我国当前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现状不佳的原因之一是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导致营林生产无人管理,乱砍乱伐、肆意放牧等现象频频发生,造成林木破坏严重,既不能合理的进行林木产品生产,又阻碍了林业生态良好发展。所以,在促进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持续发展之际,应当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1)强化相关部门人员的林业保护意识。在我国大力提倡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的今天,应当通过宣传林业保护及开展培训,强化林业相关部门人员的林业保护意识,使其能够充分意识到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与自身、社会、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从而积极投入到林业管理工作当中。

[JP3](2)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在林业保护意识增强的情况下,相关部门应当正确审视营林生产可持续发展与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进而从大局出发,分析林业相关法律法规的不足之处,进而有针对性的弥补和完善林业相关法律法规,使其能够有效约束营林生产、林业管理等工作,促进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4]。[JP]

4结语

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但从我国林业管理实际情况来看,滥砍乱伐、肆意放牧等情况依然存在。为了解决类似问题,促进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持续发展,应优化产业结构、加大科技投入和健全法律法规,逐步改善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促进两者协调、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守成.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刍议[J].才智,2011(34):12.

[2] 沈延平.探讨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J].农业与技术,2013(3):94~94.

产业持续发展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业 可持续发展 经营

近几年来,由于农业生态环境退化、加之农业投入不足,和农业基础配套设施体系滞后,而使得农业的基础地位受到冲击,制约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近些年借鉴了国外的相关经验以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他们在农业经营的过程中,通过对生产力和更新能力的实践活动,利用开发培育发挥农业资源的对经济发展的需要, 从健康、完整的生态农业出发,向多项效益发展的经营策略。对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研究,确立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探索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依据、战略阶段和战略对策,对于加速经济建设步伐,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平原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步入良性循环发展轨道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通过多样性、良好的环境等诸多方面,实现经济发展和生存环境的改善,把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渗透到农业资源的每一个领域。

一、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是基本经营制度的改变,是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可持续发展理论则是一种崭新的发展观及思维方式。农业是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生态平衡准则,因为农业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农业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和相应的发展对策,以发展为前提,逐步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因地制宜,扬长避短,转变经营方式,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业的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的同步提高。生产要发展。要不断发展农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对农业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实现资源的环境良性循环。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是可持续的发展,要从根本上建立可持续的农业发展环境,营建良好的社会经济系统。

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林业发展在不断增加投人的基础上,科学技术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起决定性的作用。不断提高林业的科技含量,缩小林业科技发展水平和林业科技工作的差距,加速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适应林业大力发展林特产品加工等方面的需求,加速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认识。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体系。从可持续的角度高度认识农业发展问题。加强领导,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律,鼓励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建立以效益为目科技创新体系,改变以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不断探寻新的适合农业模式和政策,制定相应的农业资源有偿使用机制。 以促进农业生现代信息科技更新,推动农业经营实现现代化。依靠科技发展林业。包括经济的发展和对资源与环境的再发展能力的保护。

(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农村各种产品的科技含量,重视科技服务体系的建立,推动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科技含量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大量节约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要进行科技开发加强农业科研基础研究力争,建立林业科技创新体制,利用先进的信息科技手段,创办经济实体,农村经济发展的“难点”问题组织部门跨地区的联合攻关。要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加快推动农业经营和管理的精确化,推动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坚持科研成果指导农业的发展。

(三)现代林业管理知识的运用。农业经济管理和对农业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洪、涝、渍灾的治理是农业发展中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加强干堤建设,实行“退田还湖”、“退垸还湖”,扩充湖泊蓄水能力和调洪能力,加强农田蓄水排渍工程建设,提高抗涝排渍能力。重视农作物病的防治工作,建立健全植保组织,形成监测防治网络,对有害生物进行综合防治,以防为主。对农贸产品市场价格做出正确预测,强软科学研究,提商软科学的地位,创建管理政策的方案,实现科技成果的推广。

(四)确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目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目标就是大力发展养殖业。首席要减弱农业自然资源破坏规模的影响,使长期存在的农业自然而资源与环境破坏速度逐步缓慢,使人口总量同农业资产与环境的矛盾得到缓解。其次是在农业持续发展阶段。避免破坏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因素出现。选择合适地域,重点突破,梯次推进,重点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竞争力强的名牌产品。使农业经济的增长基本依赖于农业科技进步,最后是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明确农业经济可持续性的主体,实行生态补偿;保障农业生产者的经济可持续性。

(五)挖掘人力资源的潜力,实施人才战略

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掌握了先进技术及具备创新能力的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经营制度的重大变迁,

可以推动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农业可持续的重要战略之一。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观念,创造性的解决可持续发展中的新问题的大批优秀人才,通过产权市场竞争的过程,创建生产、流通、服务等商品经济活动的市场专门经营者群体。按商品经济的原则去优化组合生产要素,适应市场经济的创新管理知识和能力。获取企业资产的实际支配权。促进农业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