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个人理财产品

个人理财产品

个人理财产品

个人理财产品范文第1篇

提到理财,人们大多会认为是对自己的财产进行管理从而通过有效的投资使其增值,但却忽略了一点:在追求财产增值的同时,应合理规避因一些意外事故或疾病给家庭或个人造成较大财务影响的事件,即财务管理的首要原则应为保证财产的安全。而这正是保险理财的独到之处。

保险理财,是指通过购买保险对资金进行合理安排和规划,防范和避免因疾病或灾难而带来的财务困难,同时使资产获得保值和增值。由此可以看出,保险理财的主要功能是保障家庭或个人的财产安全,亦即保证在疾病或发生意外事故的情况下家庭或个人财产的平稳性,防止产生过大的账务波动给家庭或者个人的生活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以此做到资产的保值;而近年来为顺应市场的发展与客户的需求,市场中出现了如投资连结险、万能险、分红型保险等具有投资功能的保险产品,这又使得在购买此类保险后资产能够增值。

(一)丰富了产品结构

不仅仅是在银行个人理财中增加保险服务者一项,保险理财本身就具有很多种选择,如目前市场流行的投资型保险产品:分红险、万能险和投资连接险。还有正在崛起的非寿险投资型保险,不仅仅符合亚洲人还本的理念,更具有保障功能。

(二)扩大了银行理财的适用群体

投资人在制定投资计划时,需要在了解金融产品风险属性的前提下,选择适合的金融工具,设定理财目标,追求安全稳健的财务增长。谈理财,不能只谈收益。很多金融理财产品虽然收益很高,但风险也是成正比的,而理财的首要一点是财务安全,如果“财”都没有了还怎么“理”?因此,学习“守财”、做好财务保障是投资者的必修课。从这个角度来说,“保险”作为理财工具,在理财中应扮演更多的角色。

保险理财是分层次进行的,从收入水平角度,对于低收入家庭或个人,最主要的是能够保障正常的生活状况,一般没有闲置的资金进行投资,抗风险能力最弱。对于这部分群体而言,应在能够承担的情况下,购买保障型的保险产品,并且为家庭主要经济支柱购买意外伤害险,使其在发生意外事故时能得到经济上的补偿,同时保证其他家庭成员生活上不会受到太大的冲击。

对于中收入者,在保证了日常生活开支的情况下,还会有少量的闲置资金作为应急资金以及投资资金,其承担意外事故或疾病带来的额外支出的能力较弱,更倾向于风险较低、收益较平稳的投资,这部分家庭或个人可以通过具有投资功能的保险理财产品进行理财,在能够减少意外事故的冲击之外,还可以得到较平稳并且可观的投资收益。因此,保险理财产品更多的适用于中低收入家庭在保证财产安全的前提下,又能够得到平稳的投资收益,为中低收入家庭或个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财工具。

对于高收入者而言,主要的理财目标是获得资产的增值,其抗风险能力较强,因此更倾向于风险高、收益高的投资,高收入者无疑也需要保证财产的安全,只是其抗风险能力较强,因此会忽视保险产品的保障功能,而只是将其投资收益与其他理财产品的投资收益作简单比较就将其否定。

(三)保险理财是一种长期投资

保险理财产品同时也是一种长期投资,从建立家庭购买房产时建立的住房按揭贷款保险,到孩子出生时购买的子女教育保险,再到盛年时购买的医疗、养老保险等都是延续几十年的险种,也是现在比较流行的险种。

二、银行个人理财服务中保险理财的现状及原因

虽然保险理财具有上述优点,但是实际中保险理财发展不足,尤其是银行理财服务中,保险理财的地位相当薄弱,其原因如下:

(一)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合作关系不对称

在简单的销售模式中,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合作关系是不对称的;且保险公司之间“价格战”比较严重,保险公司处于低利润的处境

(二)银行保险产品无法满足个性化服务的需求

银行保险产品种类多为以寿险产品,另外加上储蓄分红型或投资连结型,消费者缺乏选择;同时,虽然银行是我国居民最经常打交道的金融机构,在与客户的经常联系中,银行可以利用更加详细的资料库为客户提供更合适的产品。而实际情况是,各网点没有理财专柜,银行员工虽然具备一定的金融知识,但对于保险专业知识和保险产品的了解很不够,远不能满足保险业务发展的需要,无法满足个性化服务的要求。

(三)保险业本身存在一些问题及人们对保险认识的偏差

自从保险业恢复营业,保险业进入了原始资本积累期,由于这时期一些保险公司采取了不规范的运作行为,使得保险公司在群众心目中留下了重投保、轻理赔的印象。由于引进保险人制度,加上规范和教育的不严谨导致误导消费者的行为经常发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夸大保险作用,诱导购买,误导客户,承保与理赔“两张脸”等失信行为因此保险给人们留下不好的印象,导致社会大众对保险业的信任度不够。

(四)信息技术共享平台缺位

由于银行和保险公司各自出于对行业资源的保密需要,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与要求不同,银行和保险公司的信息技术平台不能实现共享,信息管理系统不能够完全对接,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双方客户资源的开发利用,降低了客户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客户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增值。

三、保险理财产品的前景

(1)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的消费要求也越来越高,金融产品综合已经成为趋势,中国的一大金融控股集体----中国平安已经开始提供综合性金融产品。不仅在产品开发、销售支持能够运用统一的管理和技术平台,而且具有较强的开发银行客户能力, 真正实现客户资源的共享, 向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2)金融危机使消费者经历了资本市场的大幅波动,资本市场波动也让消费者进一步认识到风险的危害与保障的重要性。

(3)消费者风险保障个性化需求增强。消费者群体分化,中产阶级的崛起可能是影响消费者需求的最大因素。如麦肯锡一项调查表明,目前国内居民大致拥有约35亿元财产,并且今后每年还将以16%的速度递增。其中,有120万个家庭拥有10万美元以上的存款。202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5.2亿至6.12亿。不同收入水平的人群对一于金融产品的需求有很大的不同。

(4)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老龄社会中人们对于长期的保障产品的需求提高,而养老保险、医疗保障类型的保险产品将更受欢迎。

参考文献

[1] 张龙清,孟倩,江姗.经济下行期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特点、问题及建议[J].金融发展研究,2009(6):65-67.

个人理财产品范文第2篇

本文首先提出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策略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然后对民生银行的理财产品营销的动因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借鉴其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营销策略,依据市场细分的结果,对民生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进行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提出该银行理财产品的营销策略选择 。

最后提出结论和展望。

关键词:民生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引 言

1.1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居民收入持续增加。但受消费物价上涨、利率水平较低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居民理财意愿迅速增加,这是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一大契机。民生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发展顺速,对各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1.1.2研究意义

本文研究试图以点代面,针对民生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营销策略进行探究,尝试从个人理财营销策略方面为银行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决策依据。这对促进其个人理财产品销售、培植新的利润空间提供帮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2论文结构及主要研究内容

1.2.1论文结构

第一部分提出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策略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第二部分指出国内外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相关文献及研究综述。

第三部分将对国内的理财产品的营销环境和营销现状进行探究,并对民生银行的理财产品营销的动因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第四部分阐述个人理财产品的营销现状,分析现阶段国内外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营销的优点及不足,依据市场细分的结果,对民生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进行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提出民生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营销策略选择。

第五部分提出结论和展望。

1.2.2主要研究内容

通过对国内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环境的分析,对民生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的对象进行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为民生银行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并对其个人理财产品营销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

国内外个人理财研究现状

个人理财,是在对个人收入、资产、负债等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的基础上,根据个人对风险的偏好和承受能力,结合预定目标运用像证券、外汇、储蓄、保险、住房投资等多种手段管理资产和负债,合理安排资金,从而在每位个人风险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实现资产增值的最大化的过程。

1.1国外研究现状

个人理财业务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的西方商业银行,是一项风险小、附加值高、领域广、批量多的优质业务,被国外各大金融集团视为重中之重。因此,在个人理财产品营销方面有众多的研究文献,主要包括各种金融理论、如何制定个人理财计划、理财产品创新、品牌建设、产品定价、服务提升等方面。

(一)国外经济学家根据“有效市场假说”发展起来的各种金融理论,包括现代资产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模型、期权定价模型等一起构成了现代金融理论的基础,这些理论模型形成了个人理财投资策略的理论基础。

(二)众多学者在如何制定个人理财计划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霍尔曼和诺森布鲁门介绍了多种理财工具及如何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理财工具。

1.2 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的个人理财业务起步比较晚,但近几年发展势头强劲,国内学者主要从适合本国国情的角度,对个人理财业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对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特点与发展趋势的判断及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上中出现的问题做了研究。

(一)众多学者对个人理财业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毛丹平在《个人理财,究竟意味着什么》中认为个人理财对于消费者,就是意味着:制定理财目标,了解自己的风险偏好,在专家指导下进行资产分配,选择投资品种并不断进行绩效管理,实现个人资产最优和收益最大。

(二)更多的学者针对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指出了其中的问题。吴雪指出我国理财业务的发展仍停留在内部产品或服务上,产品之间的差异化较小,个人理财服务也只能为客户提供比较浅层次服务,主要表现在服务便捷、环境优雅、成本让利等。

第二章 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的动因

2.1民生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的动因

2.1.1 个人理财产品市场

市场潜力巨大。有待发掘。在北京、上海、天津、武汉的专项调查中,77%的被调查对象对理财服务感兴趣,41%的被调查者需要个人理财服务,88%的客户表示愿意接受银行推荐的个人理财建议和方案。由此可见,个人理财业务的市场潜力巨大。

2.1.2 个人理财产品市场风险

个人业务风险小、利润空间大。一方面直接导致各行纷纷树立“存款立行”的原则,悉数使出浑身解数来拉存款,竞争导致负债业务的营运成本大量提高,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另一方面货款等资产业务方面对优质客户争夺更加激烈,直接导致如去年各大行的贷款集中在一些垄断性的大集团行业,风险加大的同时信贷利率却不断偏低,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都大大增加。

第三章 个人理财业务在国内的发展现状

3.1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规模与趋势

3.1.1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规模

在股份制银行中,民生银行雄踞榜首,并且超过工行0.21个百分点,成为各银行中个人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最高者。统计显示如表4-1所示。

表3-1 2012年度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前七名

3.1.2民生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发展趋势

1.从单一网点服务向立体化网络服务转变。

2.从大众化服务向个性化服务转变。

3.从同质化服务向品牌化服务转变。

4.从单一的银行业务平台向综合理财业务平台转变。

3.2 民生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展现状

民生银行通过对市场和客户的需求不断的探索和洞悉,对客户群体的不断细分,目前已在全国建立起面向中高端客户的“三级财富管理”体系——中银理财、财富管理、私人银行业务,全面覆盖各个层级的财富管理需求。民生银行的理财产品如表3-2所示。

表3-2 民生银行的理财产品

第四章 民生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策略

4.1 民生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市场SWOT分析

民生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市场分析如表4-1。

表4-1 民生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市场SWOT分析

4.2 民生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市场细分

按月收入和年龄将民生银行个人理财的客户划分为九大类,如图4-2:

月收入(元)

10000以上

4000~10000

1500~400

18~3031~5051以上年龄(岁)

图4-2 民生银行个人理财市场划分

通过上表可以将该市场细分为以下四种类型:(一)潜力型客户。大多数是收入在 1500 元以下,理财价值观多处于先享受型,他们倾向于把大部分的选择性支出投入到当前消费上,以提升当前的生活水平。(二)关注型客户。大多数处于月收入达到 1500-4000左右的人员。(三)战略型客户。处于家庭成熟期月收入多为10000以上的,是这四类客户中收入最高的。(四)稳定型客户。多处于家庭衰老期,月收入较高的稳定行业。

4.3民生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市场定位

以目标客户为基础,细分各类客户群体的市场,由此根据民生银行个人理财市场的细分和实际情况,选择图5-2阴影部分为民生银行个人理财的市场定位,即以年龄在18~30岁之间、月收入在1500~4000元之间和年龄31~50岁之间、月收入在4000~10000元的客户为目标客户,重点对其营销及维护。

4.4 民生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策略选择

4.4.1产品

(1)选择设计符合民生银行具体需求的理财产品。

(2)加大理财产品的开发与创新。

4.4.2渠道

(1)建立立体化网络管理服务模式。

(2)建立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体系。

4.4.3促销

首先,做好对外宣传,加大广告投放力度,以当地电视台、主流报纸、户外广告及其他地方性媒体为主开展持续报道;其次,做好行内的宣传,让广大员工积极参与到营销工作中,达到行内与行外联动的效果。实施客户关系管理,可以清楚地掌握每一个客户的资料;可以准确计算出每一个客户对银行的贡献度,从而实现对客户的差异分析;可以科学地建立银行与客户联系的平台,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扩大与客户的交流,改善金融服务手段,满足客户多元化、个性化的金融需求。

结论

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结合民生银行目前的发展状况,通过SWOT分析仍有相当的优势和机会存在。正确对待金融业特殊的发展情况,依据市场定位结果,努力进行改良,实施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的重点应放在客户关系管理的导入上,一定能够获得更优的成果。面对经济的迅猛发展,民生银行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崭露头角、寻求个人理财市场的骄人业绩,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为忽视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营销策略提供依据,使其个人理财产品获得好的销售业绩。

参考文献

[1] 薛书平.关于创立商业银行品牌的策略思考[]J.经济师,2001,(11)

[2] 赵立航. 我国个人理财服务的历史发展[J]. 上海经济研究, 2007,(03) .

[3] 周漩.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2005.

[4] 林功实 . 个人投资理财 [M]. 北京 :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321-327.

[5] 魏敏,田蕾.个人理财市场细分及客户群差异性分析[J].金融论坛.2006(10)

[6] 小雪.花旗银行的个人金融业务〔J].现代商业银行,2003,(8)

[7] .国有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的SWOT分析.商业时代,2008

[8] 王苹.现代商业银行营销学〔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9] 赵则轩.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探讨[J]. 华北金融, 2007,(05)

[10] 徐利辉.如何实施“金融品牌”战略[1J.现代商业银行,2001,(1)

个人理财产品范文第3篇

[摘 要] 本文介绍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展状况和实施营销的必要性,总结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发展策略。

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发展现状及营销的必要性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浪潮的冲击下,个人理财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个人理财产品销售数量快速增长。在西方发达国家,几乎每个家庭都拥有个人理财产品,个人理财业务收入已占到银行总收入的30%以上,美国的银行业个人理财业务年平均利润率高达35%。花旗银行从1990年起,业务总收入的40%就来自于个人理财业务。

国内最早的个人理财业务是由中信实业银行广州分行于1996年推出的, 而真正拉开内地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竞争序幕的, 则是2002年10月招商银行推出的“金葵花理财”业务。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近年来城乡居民的收入呈稳定递增趋势,人们拥有的财富不断增加,富裕居民以及高端富有人群逐渐扩大,人们对于金融服务的需求不再只局限于简单的储蓄存款、获取利息,理财需求与理念也得以提升,中国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理财时代,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迅速发展。2006年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达到4000亿元,截至2007年11月底,全国36家银行共推出了2120款理财产品,初步估计全年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将达到1万亿元。在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股票市场回暖、非银行金融机构创新活跃的背景下,理财产品提高了中资银行的竞争能力,稳定了银行基础客户群,加快了银行创新与综合化经营的步伐,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实现发展战略调整的重要手段。个人理财产品不仅经营风险较小而且收益稳定,有利于商业银行防范化解经营风险,提高银行竞争力。个人理财产品正成为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主要产品之一,成为零售业务与批发业务联动的一个重要支撑点。为了扩大市场份额、获得更大利润,增强市场竞争力,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营销工作也日渐受到重视。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的主要问题

虽然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迅速,但是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较晚,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营销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银行对个人理财产品营销意识不强

我国商业银行还没有真正确立“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营销观念,把营销当推销,认为零星的使用广告、宣传策略就是营销,没有真正意识到客户需求的重要性;缺乏开拓新兴市场的意识,向理财客户提供优质上门服务少,习惯于过去那种守株待兔式的坐在办公室等客上门的做法,忽视对潜在理财客户的研究和开发。这导致商业银行只注重客户对银行产生的当前利益和直接利益,忽视其长远和综合的利益,只注重对现有客户和市场的争夺,忽略了潜在客户,缺乏对当前的市场营销战略重点和发展方向的全面规划。

2.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缺乏整体策划与创意,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机性

当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品种趋同,各家商业银行把个人理财业务作为避免顾客流失的竞争工具,价格竞争激烈,因此,市场营销策划与创意就显得十分重要。但是现在很多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营销行为大同小异,许多银行只忙着抢占市场,产品营销的前期基础工作没做好,对营销市场细分不够,对产品定位研究不精细,有时还没弄清自己是否适合推出某项产品时,就急着利用营销与其他银行竞争,营销效果自然不如预期。此外,我国商业银行对于理财产品的营销采取的是“天女散花”方式,在理财产品营销过程中过分侧重对收益的宣传,不严格履行风险提示义务,无视客户的不同的实际情况随意出售理财产品,难以满足顾客的需求,影响了营销效果。

3.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单一,创新不够,缺少主导品牌

由于我国实行严格的金融分业经营, 我国商业银行投资渠道狭窄,商业银行开发和设计产品的能力较弱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创新。各商业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大多只是对原有的银行存、贷款产品和中间业务产品重新包装和组合,或在服务上做一些提升,很少有实质性突破。一家银行能做的业务,别人可以很快“复制”,各行间就只在代客理财的重点略有不同,所以理财产品的复制速度非常快,产品和服务同质化倾向非常明显。此外,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真正树立起品牌的不多,无法取得品牌竞争优势。在基本竞争战略的选择上,国内商业银行虽然都不约而同地实施了品牌战略,但由于贪大求全,推出了众多的理财产品品牌,并没有形成主导品牌,因此无论从品牌知名度还是品牌内涵上都无法与外资银行相抗衡。

4.个人理财产品营销体系“残疾”,营销人员素质不过关

目前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的营销组织不健全,有的还没有内部营销职能部门,即使有也是职能单一、人员缺乏、地位不高。而且银行内部各专业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和合作,营销过程中往往是一个业务部门单打独斗,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营销整体,缺乏联动效应,难以通过产品交叉销售实现经营效益,也不利于制定统一的业务发展规划,影响了理财产品营销的效果。另外,理财服务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业务,要求从事理财产品营销的人员要具备敬业精神和综合素质。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客户经理大多是从原来银行储蓄网点的员工抽调出来临时培训的,他们对产品设计的背景、资金运用渠道知之甚少,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也难以适应日益专业化、复杂化个人理财产品营销要求,不利于个人理财产品的营销。

三、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发展策略

1.加强以客户为中心的个人理财产品营销意识

商业银行应改变以往的落后观念,严格区分营销与推销,在实际理财业务中真正接受、吸纳、运用现代营销管理,并且将营销工作放到理财产品开发、设计和销售的通盘决策中予以考虑。现代营销理论认为:客户是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由于客户的存在,商业银行才能得以存在和发展。因此个人理财产品的营销应该以市场和顾客的需求为中心,应该围绕顾客制定市场营销计划和产品的发展战略计划,认真研究客户及其需求,根据不同的顾客需求开发和设计产品,运用各种现代营销手段和借助先进网络平台,向潜在客户介绍理财产品,如在银行专门网站上介绍本行个人理财产品等,同时加强对现有客户的跟踪服务。此外,在营销活动中,要挖掘个人理财产品的文化内涵,营造具有强烈个性特征的营销文化氛围,促进企业与客户之间的文化交流,让目标客户了解和接受新的理财产品;增加营销活动的知识含量,通过提供知识服务激发顾客对理财产品的兴趣,力求使个人理财产品与顾客之间在技术结构、知识结构、习惯结构上建立稳固关系,从而使顾客成为产品的长期、忠实消费者。

2.科学细分客户市场,合理进行市场定位

现代市场营销的核心是目标营销,而目标营销成功的基础是科学的市场细分。将市场细分应用到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营销上可以帮助商业银行发现市场机会,开发新市场,更加明确目标市场,制定出符合目标市场的营销策略。据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特点,商业银行可以根据人口、地理、利益和心理四个要素细分市场。从人口要素上说,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有不同的生活工作经历和生活观念,对待风险和收益的态度也不同;性别也会造成不同的投资观念,女性多偏爱消费理财,男性则更倾向于风险投资;根据家庭生命周期理论,不同的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收入和支出不同,偏好不同的理财产品;收入和职业也是重要的细分因素。从地理要素上说,地理区域差异导致经济收入差异,影响了理财产品的需求。从利益要素上说,利益追求的偏好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人为追求利益愿意承担的风险不同,偏爱的理财产品也有所不同。从心理要素上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和花费时间及金钱的模式,而且不同的人对商业化理财的接受程度也不同,这些都关系到理财产品的需求。

商业银行根据以上四个因素把整个客户市场细分为若干个需求不同的子市场,其中任何一个子市场都有相似需求的客户群,银行可根据自己面临的市场环境、自身资源及业务特点进行合理定位,选定目标客户,选择目标市场,针对不同客户对理财产品的不同需求,为不同层面的客户提供不同的理财产品,制定相适应的营销方案,整合所有资源,提供差异化服务。

3.大力开发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加强品牌效应

银行应针对众多不同背景的个人客户及有关不同需求,设计具有个性化的个人理财产品,充分满足优质客户多样化的金融需求。银行应积极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去开发设计提供多种金融功能、选择性更强产品,提高个人理财产品的金融含金量和科技含金量。为了理财产品的创新,银行应健全研发制度,鼓励产品研发人员开动脑筋开发满足市场需求的创新型产品;加大团队建设,努力塑造一支素质和专业过硬的研发队伍;收集客户的各种理财需求,为客户提供个性化量身定制的产品;加强风险控制,为产品创新保驾护航。此外,加强品牌效应是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个人理财产品的个性和风格。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品牌效应有利于提高银行的商誉,增强金融消费者的认同感,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商业银行应制定品牌战略,将品牌竞争策略纳入企业整体战略之中,与产品、定价、分销、促销等策略相配合。商业银行还需明确并维护品牌的核心价值,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重视品牌发展的科学规划,注重品牌的统一、连贯、有效的沟通和传播。

4.完善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的组织体系,提高营销队伍的素质

商业银行要以“客户为中心”和以“市场为导向”配置内部营销资源,重新组合各部门现有的业务分工,建立起符合自身特点的专职营销机构。商业银行还需协调部门之间的关系,推动总、分、支行之间的市场调研、个人理财产品创新、信息统计、客户信息等多方面的资源共享,实现整体联动,强力营销,建立一个以专职营销机构为主各部门相互协作配合的高效的市场营销体系。

营销队伍的好坏是营销战略成败的关键。商业银行改革劳动用工制度,建立市场化的用人机制,营造公平竞争的用人环境,吸收和选拔优秀理财人员,提高理财队伍整体素质,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商业银行通过培训体制和教育投入,为员工提供更多学习提高的机会,积极为营销人员创造学习与交流的平台,提升营销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建立起一支精通产品和业务知识、人际沟通能力强和高度敬业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理财队伍,以适应当前全面开放竞争的金融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陈晶萍 韩 霄: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策略探析[j].商业经济,2006(11)

[2]李 钢:个人理财方式出现四大变化[j].青年参考,2004,(10)

[3]方 芳: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思考[j].经济师,2004(11)

[4]安贺新:我国商业银行营销战略问题[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4)

[5]林顺辉:品牌战略与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j].西部论丛,2004(12)

[6]朱 欢 李艳锦: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服务的营销策略分析.金融与经济,2005(8)

[7]金维虹:现代商业银行个人银行业务营销、管理与实务[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8]吕德宏 汝璇卿 叶建洋:借鉴国外经验拓展国有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j].浙江金融,2007(10)

个人理财产品范文第4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运作模式;资产证券化

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发展

2006年11月29日银监会颁布《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外资法人银行获准全面办理人民币业务,这不仅是我国政府兑现加入WTO后面向外资银行全面开放人民币零售业务的承诺,更是为人民币理财业务发展提供外部市场动力。

2006年6月21日,银监会《关于商业银行开展代客境外理财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这―通知意味着QDⅡ产品从此扬帆起航。

2007年5月10日,银监会又颁布了《关于调整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境外投资范围的知》,这些政策法规都将使得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具有更加广阔的投资渠道和发展前景。

二、资产证券化模式的构建

若能将资产证券化机制与银行理财产品相结合,弥补彼此的不足,取长补短以发挥两者的优势进而相得益彰,将成为我国金融市场上一大创新亮点。本文在资产证券化的交易模式和银行理财产品的设计原理的基础上探讨如何构建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与资产证券化的联姻模式。本模式的基本操作流程如下:

1.商业银行制定理财产品发行计划,剥离基础资产

在进行资产证券化之前银行首先应明确自身资产负债状况,确定可证券化基础资产的结构和规模。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考虑:

(1)商业银行根据自身资本金充实和结构的具体情况确定用于证券化基础资产的规模指标;反之,如果银行的资本比较充足,商业银行就可以根据自身资产的存量以及风险敝口来确定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的规模。

(2)商业银行还可以根据自身风险、收益偏好特征确定用于证券化基础资产-50-的规模。鉴于金融资产的收益率和流动性是一对矛盾,因此,若商业银行追求高收益率,则只能将低流动性的长期限资产进行证券化,从而通过持有较多的高收益资产获取较高的收益率,但同时银行将承担较高的风险;反之,商业银行可以将高流动性的基础资产用于证券化。

2.银行将剥离基础资产出售给本行控股子公司或资产管理公司,并由其担任SPV角色

SPV对银行剥离的基础资产进行评估后,与银行协定基础资产的购买价格,并签订基础资产购买合同。SPV在购买基础资产的同时还应与相关金融机构签订附属合同:首先,SPV与还款服务商签订服务协议,还款服务商一般由出售基础资产的商业银行担任,定期向受托人和投资者公布资产池的财务状况以及负责维护资产池的档案纪录等。其次,SPV与资金托管商签订资金托管合同,资金托管人负责向服务商收取到期现金流,并采取处理抵押担保财产等措施以保护投资者利益。

3.SPV与商业银行合作共同开发设计资产证券化理财产品

本环节是整个模式的核心所在,SPV与商业银行合作开发资产证券化理财产品,这也是资产证券化和银行理财产品的融合问题的关键所在。这个过程将充分的体现资产证券化与银行理财产品的互补性,商业银行和SPV的分工如下:

(1)商业银行的职责:制定理财产品的资金认购门槛、预期收益率、理财产品期限、申购费率等环节。

(2)SPV的职责:根据商业银行确定的预期收益率、期限、现金流匹配等因素对基础资产进行有目的的分解组合。

4.信用增级与评级

信用增级主要是为了提高证券的信用评级,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认购,以保证理财产品的顺利发行。资产证券化信用增级一般采用外部担保方式,因此,在资产证券化理财产品设计完成之后,需要资产证券化理财产品发行前需要第三方担保机构提供担保,对理财产品进行信用增级。

5.资产证券化理财产品的发售

在发售该类理财产品时,理财产品营销人员应向投资者详细说明理财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状况,由投资者决定是否购买银行发行的资产证券化理财产品,产品顺利发行完毕后,商业银行和SPV应做好后续的信息披露工作以便让投资者了解产品情况。

6.产品收益的派送产品销售完成之后,各期资产池的现金流入由资金托管商交付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扣除有关手续费、管理费等费用之后,将剩余现金流转入投资者在银行开设的账户里。

7.产品终止

若在资产证券化理财产品运作过程当中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理财产品应当终止:

(1)理财产品到期;

(2)超过全体认购者一定比例的投资者申请赎回理财产品,

(3)SPV违约,托管人处理抵押资产,并返还给投资者;

(4)发生不可抗力事件。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银行理财产品和资产证券化资产虽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但两者在我国都存在不足之处。引进资产证券化这一机制,至少有两点意义:就宏观而言,资产证券化能够丰富资本市场产品,扩大资本市场规模;有利于增强全社会的资本流动性,提高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效率;微观而言,信贷资产证券化可解决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的功能错位,分散、转移和对冲银行过度集中的风险。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意识到资产证券化和银行理财产品相结合产生的巨大市场效应,积极创新开发资产证券化理财产品。

参考文献:

个人理财产品范文第5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 个人理财产品 差异性

本文旨在通过对比以民生银行为代表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和以工商银行为代表的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的差异性分析,指出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国有商业银行推出的个人理财产品各自的特色,为投资者的选择提供一个有力的参考。

1、个人理财产品介绍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是一种新型的理财产品,它是银行的中间业务,与传统存款理财业务相比,通常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要优于储蓄,各家银行都对个人理财业务这方面充满了极大的兴趣,但同时风险也高于储蓄。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主要是指商业银行针对特定的目标客户开发设计和销售的并按照事先约定进行投资和管理的资金理财计划。目前市场上存在的理财产品可以从风险属性、投资方向、期限结构、运作方式等多个角度进行分类,其中按理财产品投资标的物划分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债券类、信托类、结构类、代客境外理财产品。

2、个人理财产品间的差异

2.1、产品开发方面的差异

工商银行作为中国最大国有控股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呈现出的最大特点就是在收益比较稳定的情况下把风险降到最低,无论是“灵通快线”系列产品还是“稳定利”系列产品都呈现出这个特点,这与工商银行雄厚的存贷款基础是相应的,都是在传统的业务基础上进行的理财产品的开发;而民生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具有自己的特色,它的“非凡理财”系列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它的贵金属延期交易也符合了这两年的市场大环境,近年来国际原油、铜等商品价格持续暴涨,相关产业投资的热度不断高涨。这个理财产品的设立帮助客户不仅可以捕捉到由全球资源日益稀缺而带来的投资良机,还分享给客户经济体高速成长带来其资本市场蓬勃发展的收益。

2.2、市场产品定位的差异

从工商银行推出的“安享回报”等一系列理财产品来看,工商银行的的理财产品主要符合中国人民的谨慎心理,在保守型的客户群的基础上,再吸引成长型和进取型的客户,主要针对的是保守型为主的客户群;作为新兴银行,民生银行没有工商银行那样巨大的客户群,但其观念创新和服务理念的进步速度令人惊讶,包括为客户提供的一项自动在活期、定期存款灵活转换的钱生钱理财在内的多重特色理财产品,民生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市场投资比较多元化,它创造的收益从而也更高,加上民生银行的理财产品都富有特色,所以民生银行的市场定位是高端客户,比较适合进取型的客户群。

2.3、产品营销策略的差异

两个商业银行产品具有各自的特点,针对自己的产品特点,商业银行都采取了不同的销售策略。工商银行由于个人理财产品相对来说比较单一,所以借助巨大的网络支点,在产品的宣传宣传过程中,先让潜在目标客户加深对工行理财产品的整体认识,在塑造品牌的时刻,注重 “有的放矢”,围绕目标客户,精选目标媒体,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让工商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每一个子品牌行为都对整体品牌的积累做出贡献,及时将没有效益的老产品果断地淘汰出局。民生银行在稳定高端客户的同时,不断的注意挖掘潜在客户,针对高端客户,建立差别化、个性化的理财产品的营销模式,还通过提供贵宾服务平台、网上开办网络教育等一系列的数字化的服务平台,拓展了服务的深度和广度。

2.4、产品市场潜力的差异性

工商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大多数是对传统的业务的进行重组改装,导致了产品的质量不太高,它巨大的客户群,可能使工商银行进一步发展其个人理财产品的零售业务;而民生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注重创新,加之定位高端客户,在产品的质量有所保证的情况下,可以不断的发展潜在客户群,所以说民生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市场潜力要大于工商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的市场潜力。

3、个人理财产品的发展前景

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个人理财产品的结构将不断的进行改变,逐步由储蓄存款为核心以投资咨询为核心,完成以传统存款为核心的产品结构逐步过渡到以投资咨询为核心的产品结构,个人理财的一个重要发展就是产品服务向网络化转变。因此,商业银行需要从以下的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改革:

3.1、创新的理财产品设计、卓越的理财产品品牌

为了高度满足核心客户差异化的产品需要,商业银行必须设计具有科学性与先进性的个人理财产品创新开发系统,并且根据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客户,组建成一个专门进行产品开发与市场测试的高素质系统团队,不断的提升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服务的质量,从制定的品牌营销战略开始,牢牢记住质量第一,打造良好的售后服务。

3.2、多元化的产品销售策略

对于产品的销售策略,主要可以分为低端、中端、高端三个层次,针对不同顾客的理财产品需求,为不同层次的顾客提供有区别的理财产品,这样才有利于个人理财产品的开拓和银行收益水平的提高。

3.3、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

商业银行在发售理财产品的同时,应该面向客户详细的告知商业银行理财投资的计划、产品特征及可能出现的最大的风险;在客户购买理财产品的持有期间,商业银行要定期向投资者告知投资的具体情形、投资的收益与风险水平,并且依据监管机构的要求定期披露银行相关指定的信息,要设置建立起真正的理财风险控制计划、理财服务计划以及投诉受理的相关机制,全面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只有在不断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的情况下,才能使理财产品市场对于客户来说更加的透明化。

参考文献:

[1]曹寅.2002:《民生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分析》,《现代商业》,第8期,p6-p12.

[2]陆剑良.2004:《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创新》,《南方金融》第4期,p28-p29.

[3]刘青青.2010:《工商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策略分析》,《金融经济》,第3期,P53-p62.

[4]高伟伟.2010:《我国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差异性统计研究》,《中国商界》,第6期,p73-p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