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范文第1篇

2014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最近一段时间,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讨论和自我学习,使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丰富内涵有了更加深入理解,感悟颇深,受益匪浅。对我们的实际工作也有深远的指导意义。主要学习心得体会如下:

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总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任何政党、社会组织、社会群体都是靠着某种共同的价值观凝聚起来的。而在价值观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统摄作用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任何社会都要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以此来引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形成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十六大以来继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之后的又一重要理论创新成果,已经在实践中显示出科学性和真理性。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民主党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本质要求,对各民主党派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而紧迫的现实意义。

第一,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以前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的学习和认识是停留在一定阶段的学习,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通过系统的学习,使我们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执政之基,也是力量之源。

第二,通过学习,我们对改革开放的重要性有了更具体、深入的了解。我们是祖国巨大历史成就的见证者和受益者,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伟大理论,更是怀有深厚的感情;没有创新精神,就没有中国今天的成就。

第三,通过学习费老的思想和实践,我们看到的是一种精神,得到的是一种不竭的动力。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脚踏实地地去奉献。其实奉献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还是我们的光荣!作为民主党派的一员,我们必须向费老学习,爱岗敬业,积极探索,无私奉献,在工作和学习中充实和提高自己,真正做到认知上有提高,观念上有更新,实践中有成效。

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我将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在学习中磨砺品质。不学习,当然要落后。除了学习专业之外,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有了灵魂,方有品质;勤于学习,就有提升。温良恭俭,可以格物致知;德才兼备,方能修齐治平。因此,我们要切实提高自主学习的自觉性,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精髓,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前进方向,彰显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同时,要善于向经验丰富的同志学习。学习他们的看待事物的立场、分析问题的方法、解决困难的手段;学习他们驾驭复杂局面、应对突发事件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水平。

第二、在工作中锤炼作风。中华民族历来就有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要提倡实干,反对空谈。强调"凡事务实,勿事虚文",倡导务实精神。实干精神体现在不畏困难,体现在日常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上,要始终坚持"干"字当头、"实"字为先,只有真抓实干,在遇到困难时不缩手,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和业务技能,干不成功不罢手。以实干求实绩,以实干求发展。做好接待工作,除了要周到热情外,更要严谨细致。要坚持做到事无巨细,零失误。牢固树立"立足本职、爱岗敬业、拼搏奉献"的精神,在各自岗位上勤学苦练、开拓创新、勇于实践、不断进取。通过自己的努力,使之成为业务上的能手、岗位上的人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范文第2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共十六大以来继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之后的又一重要理论创新成果,已经在实践中显示出科学性和真理性。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民主党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本质要求,对各民主党派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而紧迫的现实意义。

第一,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以前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的学习和认识是停留在一定阶段的学习,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通过系统的学习,使我们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执政之基,也是力量之源。

第二,通过学习,我们对改革开放的重要性有了更具体、深入的了解。我们是祖国巨大历史成就的见证者和受益者,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伟大理论,更是怀有深厚的感情;没有创新精神,就没有中国今天的成就。

第三,通过学习费老的思想和实践,我们看到的是一种精神,得到的是一种不竭的动力。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脚踏实地地去奉献。其实奉献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还是我们的光荣!作为民主党派的一员,我们必须向费老学习,爱岗敬业,积极探索,无私奉献,在工作和学习中充实和提高自己,真正做到认知上有提高,观念上有更新,实践中有成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范文第3篇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9-4474(2017)02-0018-05

价值观是人类社会文化的核心要素,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党的十八大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任务,是我们党立足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的重大决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1〕。当前宣传思想工作的中心任务之一就是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引领方向、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

大众媒体是传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随着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兴起所带来的大众媒体传播环境的巨大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媒体传播方式也必将随之变化。如何运用新媒体有效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这个重要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挖掘新媒体的特性,使新媒体的运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传播需求更加契合。本文将基于大众传播效果研究中的涵化理论,着力探讨价值观的媒体传播规律,并就如何利用新媒体的涵化作用更好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建议。

一、基于涵化理论的价值观传播机制

涵化理论(cultivation theory)产生于媒介表现的暴力内容及其对儿童的影响的研究中〔2〕,主要来自于美国学者乔治?格伯纳在美国暴力原因与防范国家委员会所做的研究。涵化理论指出,对大量看电视的观众来说,电视实际主宰和包容了其他信息、观念和意识的来源,所有接触这些相同信息对人们的观念所产生的效果,便是格伯纳所称的涵化作用,或者说起到了塑造共同的世界观、共同的角色和共同的价值观的作用〔3〕。尽管涵化理论自诞生以来就受到各种质疑和批判,但迄今为止仍然是大众传播效果研究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

涵化理论主要揭示的是人们对于现实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受到大众媒体提示的“象征性现实”的巨大影响,这种影响在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制约和改变着人们的观念和态度〔3〕。更进一步的是,格伯纳等人在涵化理论的修正过程中提出“共鸣”(resonance)论,指出当人们发现自己的日常生活与通过电视看到的情况相近或一致时,“实质上得到的涵化是‘双剂量效应’的,因为他们在电视屏幕上看到的现实和自己的真实生活发生了共鸣”①。也就是说,当传播的观点相一致或相近时涵化效果就有显著扩大的趋势〔4〕。

在现代社会人们非常依赖大众媒体所传播的信息。人们头脑中的“主观现实”,即对真实世界展示的客观现实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经过大众媒体传播的“象征性现实”,即经过大众媒体选择和加工后所传播的内容作为认知中介(见图1),也就是说,由于信息不对称性、有限理性等因素的存在,个体对客观现实的认知需要若干中介环节。人们所感知的现实,除了受到成长环境、学校家庭教育、自身知识积累等带来的认知习惯影?之外,很大程度上受到大众媒体所提示的“象征性现实”的影响。这种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推动人们形成稳定的主观现实之后,就会影响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认知态度,进而影响其改造客观世界的行为。

涵化理论揭示的价值观传播机制,对于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人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反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伦理这一客观现实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也来自于大众媒体传播的“象征性现实”所给予的体验,通过这一体验来描绘自己头脑中的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主观现实”。而且,当人们发现所接收的“象征性现实”与已有的“主观现实”趋于一致时,就会更加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从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过程就是大众媒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涵化作用的过程。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大众媒体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象征性现实”过程中产生的涵化作用,使人们在“主观现实”即观念世界中强化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二、新媒体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涵化作用

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带来了信息传播方式的深刻革命,信息的多样选择和多元表达带来的客观真实性和鲜活性,使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认同;新媒体构建的“关系网络”更容易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鸣氛围。这些特点构成了新媒体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涵化作用中的独特优势。

首先,新媒体带来信息的多样选择和多元表达,让人们感觉到更加真实鲜活的“象征性现实”。

新媒体不仅能够提供基于互联网的前所未有的巨大信息量,而且这些信息是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搜索选择的。人们可在新媒体提供的灵活即时的个性化服务中,自由选择信息的主题和内容、信息呈现形式、信息出现时间等,能在多样化的充分选择中感受到信息获取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新媒体通过对多元文化符号的充分运用,如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的使用甚至是色彩的巧妙搭配,使人们更容易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次,新媒体重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们在新媒体构建的“关系网络”中更容易产生强烈的“共鸣”。

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发展,将人们带到“内容网络”与“关系网络”相互叠加融合的后web2.0时代。数据表明,“60.8%的新媒体用户将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作为近三个月中获取新闻资讯的主要方式,用户日益养成依赖社交媒体获取信息以及表达诉求的习惯”〔5〕。网络媒体的开发者们也清晰地认识到,“近十年网络所提供的各种内容与服务,越来越趋向于以构建人与人的关系为要点,而不再是以简单锁定人与内容的关系为目标”〔5〕。可以说,人们对新媒体越发强烈的依赖主要是因为新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交互性特征,即新媒体能为用户带来信息即时有效交换的自由体验,充分满足了现代社会的人们在虚拟网络时代的社交需求,这在一定意义上也重塑了现实世界中人与人的关系,形成了新媒体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络”。人们更倾向于在新媒体构建的“关系网络”中发现和表达观点,以此作为寻找自我存在感、实现自我价值的社交方式。

上述分析表明,麦克卢汉关于“媒介是人的延伸”的著名论断在新媒体构建的“关系网络”里得到了更加形象化的证明。新媒体有利于人的思想观点的有效传播,当新媒体通过“关系网络”使观点相同或相近的人聚合在一起的时候,人们就会产生强烈的“共鸣”。同样,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新媒体构建的“关系网络”进行聚合和传播的时候,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所产生的“共鸣”会大大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化效果。

三、加强新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化作用的建议

为了更好地利用新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充分发挥新媒体在涵化作用中的独特优势,进一步强化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知和认识。

(一)要以文化内涵为主要切入点,通过新媒体传播真实鲜活的“象征性现实”,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化作用,达到“以文化人”的传播效果

对于格伯纳来说,“涵化就是文化的浸润”,这是因为“文化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学习的最基本的媒介”③。对于新媒体所传播的“象征性现实”,人们并不是全盘接受的,而是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去感受、进而决定是否接受和认可、最终形成自身的“主观性现实”。

在新媒体内容和形式的构建过程中,要摒弃可能会让人感到生硬、呆板、刻意的?嗤?性表述,用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信息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人们在具有文化感召力的“象征性现实”中汲取养分,只有这样才能更容易让人们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识。除了对信息内容在文化意义上的再加工、再提炼,如对艺术形式和表现形式的创新外,还应该重视从人民群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活动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获取素材,传播内容要接地气、暖人心,让人们在新媒体传递的信息中感受到自身的“存在感”,唯此才能让人们更容易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爱国”这一核心价值观关键词为例,用青年人喜闻乐见的动漫形式,制作各类反映爱国主题的小视频,可以起到很好的涵化效果。如“复兴路上工作室”推出的宣传片《领导人是怎样炼成的》,通过漫画的形式介绍了中国领导人的选拔过程,生动地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势,令人耳目一新,两天内播放即达100万次,被网友评价为“跟得上时代的宣传品”〔6〕。爱国主义题材漫画《那年那兔那些事》通过漫画的形式将中国近现代历史,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前及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一些军事和外交的重大事件表现出来,这种展现形式迎合了时下青年人的审美风格,该漫画2011年问世后便吸引了大量网友的关注,目前总点击次数已达2.69亿〔7〕。可见,通过表现形式的创新,将文化内涵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内容,可以增强传播内容的文化感召力,从而达到“以文化人”的效果。

(二)要强化主流话语权,依托新媒体“关系网络”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鸣”氛围,达到“以理服人”的传播效果

首先,在“关系网络”中,持有相同或相似观点的人更容易产生“共鸣”,因此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鸣”氛围,传播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微博的粉丝通常和博主有着相同的基本价值观,当博主用粉丝习惯的语言和风格传播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息时,基于对博主的信任和认同,粉丝群体就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产生一定的“共鸣”。以“友善”这一核心价值观关键词为例,2014年10月,西南交通大学官方微博在了该校大二男生在公交车上给熟睡老大爷充当“靠垫”的信息后,西南交大官方微博的粉丝群体青年大学生们争相在个人微博、微信朋友圈等“关系网络”中转发和讨论此事,引起了人民日报、人民网、央视新闻、新华网等国内数十家拥有众多粉丝的媒体官方微博的多轮转发。“中国好靠垫”之美称不胫而走,红遍网络,深入人心,该信息所蕴含的友善与温情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共鸣,使得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其次,在“关系网络”中,同一信息的持续传播,也会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共鸣”,因此要善作善成,久久为功,坚持不懈地传播核心价值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已经指出,频繁地接触某些刺激有可能使这一刺激转化成持续易得性信息,它继而会影响到印象形成、回忆和注意力等。即便受试者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力很低,这些持续易近的信息也容易被他们提取出来并影响判断的形成。”〔8〕因此,要利用新媒体有意识地强化主流话语权,要尊重新媒体传播规律,善于通过小故事来讲大道理。以新浪微博为例,微博推出的“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绿植领养”等微话题和特色活动,通过调动数以千万计的青年人积极参与,并在绿植领养、关爱山区留守儿童等爱心活动中传递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在青年人微博的“关系网络”中形成持续传播。每一次点滴的善行,久而久之便汇聚成美德的大江大河。

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充分利用新浪、腾讯等公共新媒体平台资源,通过微话题、微社区、微文化、微行动等举措,引导青年学生认知核心价值观、感悟核心价值观直至认同核心价值观。“对在大众化生产的信息里集中和暗含的模式的揭示,‘并非强迫地告诉我们人们在想什么或做什么。但是(它)将告诉我们什么是大多数人通常思考或者做的事情’”③。可见,在这样的新媒体“关系网络”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息越多、密度越大、形式越吸引人、内容越有深度,人们就越容易产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鸣”。

综上,利用新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大众媒体的涵化理论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提供了颇具特色的理论视角,该理论所揭示的媒体涵化效能,在新媒体传播实践中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如果我们能着力通过具有文化感召力的“象征性现实”涵化核心价值观,依托新媒体“关系网络”强化核心价值观的“共鸣”氛围,达成以文化人、以理服人的涵化目的,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一定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汇聚成中国人民强大的精神力量,从而在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中展现出中国国家价值观的独特魅力。

注释:

①转引自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第323页,曹书乐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范文第4篇

(一)核心价值观内涵

我们将人类生活主体的基本需求与客观事实所能提供的供给是否能够实现对等,以及在对等方式的实现上进行物质以及精神层面的考量和分析,研究其在个人和社会阶级中所能产生的意义称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其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方面的内容。只有将上述的几个方面的内容加以联系和辨别就能够在思想上对于核心价值观形成一个有机的认识整体。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1.我国各族人民进行积极向上的日常生活的思想源动力就来自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个共同的思想信仰将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凝聚在了一起。马克思主义思想是一切事物展开和成功的基础,更是我们在困难时的精神支柱。而以总书记为代表的党中央则提出了社会主义更具体的目标,即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而促进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2.整个民族精神的升华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们国家具有深远的历史沉淀,具有优秀的文化精神传承,经过千百年的洗礼,所遗留下来的都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精髓所在,其中构成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爱国主义精神,不屈的奋斗意志以及不竭的开拓精神。我们对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在当代是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加以体现的。虽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但是这四个部分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彼此之间互相关联,互相影响,缺一不可,进而融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也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础所在。

二、体育的社会育人价值体现

(一)具有培育人公平竞争意识的价值

在体育比赛中必须坚持人人平等的原则,任何人或者任何组织都不应在打破平等的前提下开展体育比赛活动。这种人人平等的精神也应当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虽然说体育是以竞争为前提的,但是竞争的前提是公平,对于违反公平的行为都将会受到惩罚,而公平主义原则也将会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

(二)具有培养人进取精神与创新理念的价值

体育是需要发展的,是需要不断向着更高的层面去进步,只有人们永远不满足于自己当前所取得的成就才会不断地拼搏和进取,为下一个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在体育运动中没有最好,只有更强,因此更高、更快、更强成为了体育发展的目标,运动员的信息也在不断的超越中不断增强。而对于竞技类的体育活动来说,只有不断地创新,提升动作的难度才会赢得成功。创新是体育运动最好的保鲜剂。大家都应当在现有的基础之上,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不断地提升体育运动的技术难度,推进体育运动的不断发展和壮大。

(三)具有培养人责任感与团队精神的价值

对于集体项目来说,只有每个人切实担负起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才能够取得团队的成功。我们以篮球运动为例,场上的五个人都应当投入到进攻和防守之中,个人的表现往往决定着整个球队的胜败,当最终的结果产生之后,一切都已不再能够挽回,因此,每个队员都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意识,严格控制自己的行为,对于自己应尽的责任必须承担,坚决不允许因为个人的差错造成整个集体失败。在日常的学生和生活中,我们往往很难体会到这种团队协作的重要意义,而这种牺牲小我,顾全大局的精神,恰恰是当前构建和谐主义社会最需要的东西。

(四)具有培养人品德意志的价值

人类开展体育运动的意义在于它很好地展现了人类的意志力以及能量。体育活动是建立在付出的基础之上的,从事体育活动的人必须不断接受各种挑战,这是对于人的意志和身体不断考验的一个过程,体育活动者在体育运动中不断地超越自我,体验着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这样使人的意志和信念得到了极大的磨练,能够进一步完善人的道德意识和人格修养,只有个人素质和品德修养都能够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准的人才能够担负起大的责任。基于此,应当鼓励人们积极地参加体育活动,进而提升人的心理愉悦度,稳定个人情绪,让人保持开朗乐观的性格特性,做到热爱生活,热爱社会,保持积极性上的奋斗心态。另一个事实也证明,即积极参加运动的人很少会因为心理问题而自杀。

三、当前体育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审视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背景下所展开的思政教育也变得更为复杂,即已经由过去的单一的思政教育转变为现在的集政治,经济和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教育。另一方面来说,社会多元化和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得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也呈现出了多种形式,当前体育教育核心价值观的欠缺表现如下:

(一)缺乏核心价值教育系统

理论只有以理性和非理性的双重角度展开思想道德的教育工作,才能够让思政教育发挥真正的作用。通过调查我们不难发现,当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完整地体育道德教育理论,更不可能在体育教材中插入一些思想道德的教育内容,因此教师也难以将体育教育和道德教育融合在一起开展教育。现如今,我国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对于专业课以及文化课程的教育比较注重,而对于德育教育却不够重视,对于体育的教育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教师对于学生的教育主要集中在体育技能的培训,而对于个人素养的提升却不做过多关注。即便是当前有部分学校已经提出了加强体育思想道德的培养,但是这一目标太过宽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难以实际操作,更不可能和真正的体育教学融合在一起。所以说,实现体育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完美结合还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二)忽视学生核心价值观

教育的表现特点当代青少年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对自己的未来也充满了希望,但是由于受到了社会发展形式转变的影响,呈现出了两种不同的思想道德的发展趋势,即:成才意识和从众意识,在成才意识的约束下,学生不断地加强自我约束,进行创新,将自己塑造成为可用之才;而从众意识是一种社会公德以及自我控制不断削弱的体现。然而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对于两种思想道德形式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学生的教育也只是停留在表面,所以说,实现德育目标就变得更加困难。

(三)忽视学生思想发展的内需

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而当前学生的生存环境和思想意识都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在当前的金钱社会的影响下,学生的唯利主义思想日渐严重。将思政教育和体育教育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正常的体育教学中除了向学生传授正常的体育知识之外,还要根据学生发展的切实需求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基于此,教师应当抓住学生的内在需求,在迎合和引导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以最高效的方式完成体育教学工作。

(四)忽视课程的体育精神培养

当前高等院校的体育教育目标过分地关注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严重地忽略了体育活动的本质,许多的传统体育项目着重于对人体育精神的培养,而在当前的实际教学过程中都已经被淡化。学生的体测结果逐渐降低,人们的吃苦精神逐渐弱化。而根据国家体育总局2014年公布的学生体测结果得知,在19-22岁之间的学生在爆发力,力量以及耐力等方面都极大地下滑,肥胖率却在不断增加。基于此,提升当代学生的个人身体素质已经是体育人最迫切的任务,而对于课程的改革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举措。

四、体育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对策

(一)针对体育教学的特点

融入核心价值观教育我们都知道,体育运动是体育教学的重点,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目的地促进学生对于事物解决的协作意识,让学生理解互相尊重的重要性,增强集体意识。教师可以根据体育运动激烈的对抗性来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带领大家观看体育比赛,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拼搏主义精神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而集体性则是体育运动的另一个主要性质,可以通过观看一些团体类项目的比赛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挖掘体育教材的丰富内涵

培育学生时代精神因为体育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思想品德的教育,让学生树立不怕艰苦,迎难而上的个人思想意识,以一些学生喜爱的团体类体育项目展开集体协作意识的培养和教育,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让学生加强彼此之间的关心和爱护。而一些较为困难的体育项目的练习则可以培养学生坚韧的精神品质,另一方面,我国一些传统的体育项目则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实施个性化体育教学

树立共同理想体育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心理,而不是培养专业运动员,加强学生的自我锻炼意识,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教育,根据每个学生的真实需求渗透德育教育,从而实现体育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共赢,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体育教育的观念和意识,树立共同的人生理想。对于一些不能正确理解体育运动的意义的学生,教师应当及时地进行讲解,只有让每个学生认识到体育运动的意义,才能够促进体育工作的发展。

(四)创新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将荣辱观教育和正常的体育教学进行有效的融合是大多数体育教师所面临的难题,这也是教师实现价值目标的追求。但是,科学的教学办法和较强的教学能力是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比如,在体育考试中,对于一些比较诚实的学生可以在成绩上进行适当地鼓励,并予以表扬,而对于一些弄虚作假的学生则应当在进行成绩处罚的同时还要进行点名批评。让学生将普通的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意识,并且能够自觉地遵守相应的制度和规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从自身做起,以言传身教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荣辱观。

(五)拓展体育课程

培养学生体育精神大学校园应当同时具备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浓厚的体育活动氛围,让学生在学习文化课的同时加强体育锻炼,对于部分已经淡化的传统体育项目应当加以保留,鼓励学生在实际的体育活动中开发新的体育项目,不断磨练学生的个人意志力,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五、结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范文第5篇

全国上下深入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是顺应群众期盼、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大举措。

全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自正式启动以来,我积极参与、融入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深入学习关于群众路线系列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市县各级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在学习上下工夫,做到学习入心、入脑,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了更深的感触。现将近期以来的学习心得汇报如下:

作风是一面镜子,作为一名基层乡镇领导的党性修养、工作态度、工作方法,无一不体现在作风上。作风问题关系到领导干部的形象问题。领导干部作风好,则形象就好,领导干部作风不正,形象也就不好。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无产阶级政党,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在一起,坚定不移地把群众路线贯穿到我们工作的始终,这是党对领导干部工作作风的基本要求,也是转变领导作风的关键。

一、坚持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转变工作作风

坚持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积极为群众谋利益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联系群众,关心群众,既是作风问题,也是严肃的政治问题。如果在工作中对此认识不清,就会导致在作风上漠视群众,脱离群众,甚至压制和伤害群众。就会沾染了十分严重的官僚主义作风,官升气长,老爷气十足。其工作中具体表现为:不能深入基层了解群众,习惯于在办公室里发号施令,即使下了基层,也是走马观花;不敢对群众讲实情,说真话,采取推、拖、哄、骗的方式,结果使矛盾激化;对群众疾苦置若罔闻,麻木不仁;群众观念淡化,理想信念淡漠,党的宗旨淡忘,养尊处优,不思进取,维护既得利益;不为人民谋福利,反而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当作猎物,腐化堕落。这些现象严重伤害了群众的感情,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在我们这样一个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身为一名干部,如果做官而不尽公仆的义务,不为群众说话、办事,那就根本不够格。我们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紧紧地依靠人民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能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无往而不胜。相反,如果我们背离群众路线,离开人民群众,则将被人民群众所抛弃。

二、以群众路线为基础,改进领导作风

群众是我们的力量源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在实践中,人民群众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共同的社会需要,一致的根本利益,可以产生共同的价值取向、共同的理想信念、共同的价值标准和共同的行动,激发强大的活力和动力,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党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人民群众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以弱小的力量战胜强大的敌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紧紧依靠群众,自觉地坚持群众路线,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支持和拥护。建国初期,我们党继续强调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认真贯彻执行,从而巩固了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文化大革命中群众路线遭到前所未有的践踏,社会主义事业也遭到了严重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的群众路线逐步得到恢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验告诉我们,什么时候有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党的事业就顺利发展。反之,什么时候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就要遭至挫折和失败。没有人民群众无以立党,没有人民无以立国,这是我们党的历史得出的基本经验,也是同人民群众之间关系的最深层本质。

群众路线是我们正确领导的前提。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群众的意见和经验是我们制定政策的依据。我们的工作情况如何,工作条件怎样,我们的工作存在什么困难和问题,群众最有发言权。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的愿望和要求,调查研究,研究他们的经验,是转变领导作风的生动体现。只有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全面掌握情况,才能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去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从而正确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工作上的主观性、片面性,才能消除工作中的事务主义、文牍主义。相反,如果我们身居高位,高高在上,就无法接近群众,就无法听到真实的意见,就无法掌握真实的情况,就不可能形成正确的认识并把正确的东西贯彻下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就必然流于形式,走向形式主义。

三、坚持群众路线,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