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专业课教师

专业课教师

专业课教师

专业课教师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专业知识;专业发展;解读教材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8-0038-02

以前长期担任低年级数学老师,今年第一次上五年级,教学知识陌生,不熟悉教材结构,不能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尽管是已有20年教龄的老教师,但在新的学段面前,即使认真备课,课前精心准备课件、教具等,课中仍然显得笨手脑拙,顾此失彼。

一、案例呈现: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片断

虽然学生对“乌鸦喝水”的故事很熟悉,为了让学生能直观感悟物体占有空间,设计了实验:在两个同样大的量杯里装同样多的水,在其中一个杯中放入一块石头,让学生看见水明显上升。课前准备时没找到石头,恰巧同事有一个圆柱体小石柱,石柱的底面积约是杯底的四分之一,石柱的高度比塑料杯略矮些。看见它,我像捡到宝似的,急忙把这小石柱派上用场。课中我把这小石柱放在杯里,水上升了,可是才升高了一点,当时我纳闷:这么重的石头下去了,怎么水上升的高度才这么一点?但没时间让我细想。学生们也都说石头把水挤上去了,石头占了水的空间。我顺势说,是的,这上升的水的空间就是这块石头的空间,也就是石头的体积。这似乎达到了教学目的。

可是下课后,一生过来说:“老师,这些升上来的水不是这个石柱的体积,应该只是石柱下面的体积吧。”突然恍然大悟:原来杯子里的水不多,石柱放入水中时只能没入一小截,难怪水才上升了一些。该生的思考说明他对物体占有空间有了充分认识:小石柱只有下面一小部分才没入了水,所以刚才我说这个石柱占了水的空间是错误的,准确地说,应该是下面一小部分,即没入水中的部分占了水的空间,上升的水的体积也只是这一小部分的体积,而不是整个小石柱的体积。

生的话,顿时让我倍感惭愧,更让我汗颜!我这是犯了知识性的错误!我这哪是教学生?是在残害祖国的花朵!

二、分析思考

1.广博的学科专业知识,助教学一臂之力。听了我的案例,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一语惊醒梦中人:你应该要有阿基米德定律的相关知识。阿基米德定律,即把物体浸在一种液体中时,所排开的液体体积等于物体所浸入的体积;维持浮体的浮力,跟浮体所排开的液体的重量相等。由于我只是就书本内容上课,并未对体积的相P知识进行研究,专业知识的欠缺,科学知识的匮乏,导致出现这种严重的错误。

教师的职业知识首先是精通自己所教的学科。教学年级越高,教师的威性越是取决于专业知识的水平。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取得良好教学的基本保证。我必须正视自我专业的知识现状,加强自修,并不断提高,使自己能胜任高年级数学教学的任务。早在师范学习时就知道“教师不具备一桶水,是难以给学生一杯水”的道理,可如今随着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日益纷杂,信息量的日益增多,教师具备一桶水已远远不够,应当具备一车水,甚至更多。教师要有进行教育所需的扎实而宽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要透彻地懂得所教学科。仅仅熟悉教学大纲和本学科内容是不够的,教师的知识应比这宽广得多。学生思维活跃,什么奇怪的问题都可能提出来,有的要靠教师的机智来处理,有的光靠机智还不成,需要的是真才实学,才能在课堂上左右逢源,游刃有余。一个知识贫乏的教师,是不可能完成复杂而艰巨的教学任务的。教师要终身不断学习,不断开拓,更新自己的知识。作为数学教师必须要具有丰厚、系统、纯熟、全面的专业知识及其他科学、人文知识,使自己在“解惑”之前尽量做到“无惑”。

一个教师的学科素养,决定了教学的高度;对学科的理解,决定了教学的宽度。

2.备课的纵横联系,助教学一网打尽。这次的错误,也体现了我备课功课严重不足,未把握教材的纵横联系。纵向联系是一门学科的上下联系,年级之间的联系。虽然五年级学生初次接触体积知识,但老师必须了解六年级关于体积知识的延伸与拓展,找找相关内容,时时想到现时所教的内容,如何为未来的教学打好基础,这样既是对学生未来负责,也是遵循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

横向联系是要了解本册教材一个单元或章节知识的内在联系。后来年段老师们也告诉我,此课必须找能完全没入水中的石头,更能帮助学生建立体积的概念。而我用这样的教具,这样的实验,属于后面学的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知识范畴。我赶紧往后翻了课本,果然,在第39页找到了用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知识。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了解每一个知识点的要旨,更要吃透教材的延续性,全面、整体地把握知识。

横的联系还体现在各学科要彼此照应。偶然听见我班的科学老师说,这段时间正在学排开的水量和排水量,这两个概念学生易混淆。这不正是与体积有关的知识吗?物体排开的水量一般是指排开水的体积,排水量指物体排开水的质量。如果我能把数学课本与科学课本的知识有效地结合起来,将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备课时老师要多关注纵横联系,融会贯通,打破学科的边界,穿透学科的篱笆,才能对有限的教材内容拓展或浓缩,灵活处理,使得更丰富、更开阔的知识进入课堂。

3.完整的大循环教学,助丰富教学经验。由于从未教过中高年级,在这学段没有任何教学经验可言,面临许多问题,除了自己跌跌撞撞摸索,还虚心向同事们请教,获取间接经验,再消化、实践,转化为自己的做法,再思考,再改进,相当吃力。

由此想到我校教师的教学人事安排。长期以来,我校各学段的教学人事安排基本固定不变,低、中、高年段的老师常年待在那个段,极大地限制了老师的专业发展。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越来越多:听高年级的课有时居然快听不懂了,如烙饼问题、打电话问题等,不仅不理解老师的教学方法,更糟糕的是连上课内容都快理解不来。我恐慌,难道长期教低年级,我的智商也变得只有低年级的水平了吗?我校好多低段老师和我有同感。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我在一、二年段待了20余年,早成为低年段的专业户。因为跟随我孩子的年级升级,所以才有机会“跳槽”依次到中段、高段。我积累了相当丰富的低段的教学经验,对低段的教学游刃有余。但对于中、高段的教学,我是位“新手”。自慕塘巳、四年级,到现在的五年级,对教材知识的纵向联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教材结构有了更丰富的理解,对知识点的延伸拓展有了更深入的把握。

这就是大循环教学的优点。大循环教学就是按照年级从低到高,从初始年级到毕业一个循环,然后再回到初始年级重新循环。这样的循环,必须迫使老师自动学习,不断更新知识,适应不同年级的教学。这样的循环,可以打通教师的任督二脉,真正成为教学的高手。

有人说,任何一个教师如果没有经历毕业班的磨炼,根本就达不到教师真正的境界。我认为,毕业班是融汇整个小学阶段知识的学段,老师对整套教材内容体系的脉络要了如指掌,对各知识的生长点要掌握得非常透彻,对学术要有一定的深度。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各个年级的教学知识与教学经验。

教师个体在经历与体验具体的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获得的知识或技能,以及教学实施中所形成的规律性方法的总结,就是教学经验。它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教师的长期教学实践活动的升华与结晶。就课上课是很多教师的通病,教师不读教材的联系,不读教材的发展,学校不合理的安排,都是桎梏教师专业发展的缘由。学校要创造教师展示平台,让教师多锻炼;教师自我要勤于反思,不断地从实践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不断地丰富自我的实践知识,才能成为优秀的教师。

专业课教师范文第2篇

关键词:英语教师教育,教师专业技能,英语教育教学能力

 

一、 引言

2003年,我国实施新的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新课标要求广大中小学英语教师要重建教育观念,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基础教育改革推动着高师英语教师教育专业的改革。英语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是未来实施课程改革成果的重要师资力量。高师必须进行切实有效的英语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改革。

随着“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英语教师专业化”等理念的逐步深化,英语教师专业技能发展课程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广大外语教师教育工作者越来越认识到,未来的中小学英语教师将面临着新课标所带来的巨大挑战,必须重视英语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突出英语教师教育专业的师范性,培养出真正具备英语教育教学能力的中小学英语教师

二、“英语教师专业技能发展”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根据课程设计和建构的流程,在建立一门课程时,应首先做需求或要求分析,因此,笔者拟分析“英语教师专业技能发展”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要求

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积极倡导下,教师专业化成为一种影响深远的世界性运动。这被认为是一种改善教师地位和工作条件的策略。然而,我国的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却不容乐观。“近几年来师范教育的机构改革进行得非常神速,而教师专业化水平并未有多大提高……这些改革的后果是什么呢?说的极端一些、激进一些是削弱了师范教育体系,降低了教师专业化水平”。[1](P4)

在全球化的21世纪,外语能力被认为是人人必须拥有和掌握的生存技能。无论是作为教师教育服务对象的基础教育,还是从英语教师教育自身的改革和发展方向来看,都迫切需要英语教师教育专业培养更多的优秀中小学英语教师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应该是知识渊博,具有反思意识,能够积极参与专业化发展活动,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技术。英语教师是自身成长和发展的主人,拥有专业素质(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和专业情意等)。其中,专业技能是关键。没有娴熟的专业技能,就无法运用专业知识,无法展示专业情意。对职前英语教师来说,仅仅是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较高的英语语言能力,还不能促进其专业化发展。

(二)适应新课改要求

随着2001年新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英语能力和水平会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overall ability)”。[2](P6)《标准》更要求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英语课程的要求。英语教师必须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完成教学设计,教学操作和教学研究,有较强的专业技能。

(三)高师英语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要求

在我国,英语教师职前期主要是指本科阶段的英语教师教育课程学习。高师英语教师教育专业肩负着培养专业化的中小学英语教师的重任,必须领悟好新课改的精神,顺应世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潮流,站在新的高度通观全局来培养人才。然而,我国师范院校一直把英语教师当作一个预定课程标准和知识的传授者、执行者来培养。传统的英语教师教育技能训练模式就是传授抽象的语言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并期望学生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应用这些理论知识。。

在教学实践中,多数高师院校一般采用微格教学、教育见习和实习这些手段来培养一些职业而非专业技能。这些手段不全面,学生受训时间也短。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并不能很好地适应英语教学工作。罗晓杰(2001)对2000年“首届全国高师学生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竞赛”成绩的分析表明了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存在许多问题,如:英语教学基础理论掌握不够、英语教学术语掌握不够、对英语教学评价形式和错误分析理论理解不够、运用所学英语教学理论分析,处理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能力不强。一系列问题导致了英语教师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教学能力不成熟。[3]赵晓军(2006)对内蒙古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06届毕业生的实习调查显示,实习生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下列问题:对学生关注不够;教学理念不正确;讲课方法单一;准备不细致;板书杂乱无章;课堂驾驭能力差。。[4]因此,在职前培养阶段,师范生的专业行为培养必须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专业技能是形成有效专业行为的基础。

三、“英语教师专业技能发展”课程的主要内容

很多学者对教师和外语教师必备的知识结构提出自己的看法。Smith(1971)认为,教师教育课程必须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自身的优点、信念和价值,帮助教师逐步提高自身的能力。[5]Richards(2001)重视实践知识:教师关于课堂管理的技能和技巧的知识;关于外语学科教学的知识;教学环境知识;教学知识;个人知识;反思知识。[6] 高师英语教师教育专业必须明确目标,确定“英语教师专业技能发展”课程的主要内容。综合各位学者的看法,结合我国高师英语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笔者认为,应该通过整合“老三门”:教育学、心理学和英语教学法以及教育实践,结合新形势下中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一体化发展需求,来制定和设计“英语教师专业技能发展”课程的内容。这包括:

(一)教育教学知识

在职前教育阶段,要把师范生的专业意识、专业情意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帮助他们养成教师的专业观念,引领他们树立专业意识和专业思想,培养宏观教育理念。应注意讲授英语教育教学的理论并注意和普通教育与教育心理学等相关知识结合及其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及时把反映英语学科发展的前沿新知识和新内容传递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如中小学英语测试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论等了解英语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和基本的教学原则。同时,结合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重视培养学生一些中小学英语教师必须掌握和广泛使用的基本教学技能和技巧,教授一些如课堂英语教学语言、教态、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等技能。另外,反思性教师发展模式的一个不足之处是不重视社会文化方面的知识。职前英语教师应注意学习跨文化知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并学习如何把跨文化交际知识和技巧融合到课堂的教学中。

(二)综合实践知识

掌握实践性知识,即在英语教育教学活动中解决具体问题的知识是高师英语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素养与能力的关键。英语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在职前阶段就对实践性知识,特别是课堂教学技能的运用等有充分的了解和积累,才能帮助他们认识英语教师职业的本质和英语教师工作的特点,缩短入职适应期。

虽然教育实习要求学生必须完成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和教育调查等内容,但由于实践时间短,教育实习基本是流于形式。目前摆在英语教师教育专业改革面前的问题是:学生得花大量时间学好英语语言知识,提高英语语言能力;通过各种各样的考试以决定是否能拿到教师资格证;在四年级时还面临着找工作和决定毕业去向的困难,根本没有时间顾及自身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和提高。所以可采用本科四年一贯制,全程渗透的多样化教学实践形式。

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从一进校到毕业都应该参与教学实践活动。只有接触真实的教学环境,获得课堂教学的感性认识才能帮助他们明白什么是以后教学生涯中最需要的专业技能,为他们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连贯性和递进性的实践课程系列,提高学生参与教师教育实践的积极性。每个年级的学生都得到师范院校的实习基地或教师发展学校进行教学实践,配合教师处理学校和班级的一些日常工作,与中小学生进行交流,积累一些教学和管理方面的经验。各个年级的综合实践侧重点和难度是递进的。一、二年级的学生只是见习,到教师发展学校进行实地考察,在中小学教师和大学教师的指导下观察课堂活动,听取优秀教师的经验介绍以获得实地经验。三年级的学生除了见习,还得做预备实习,这必须与英语教学类和研究类课程结合起来一起进行。四年级的学生是实习,与小组的同学一起备课、观摩中小学教师的示范课、进行实际授课并结合毕业论文完成小型的教学研究。。

(三)教育科研知识

英语教师专业技能发展课程还应该包括培养学生教育科研知识方面的内容。Posner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实践反思是教师培养的基本模式。[7]职前教育的学生必须对自己的经历进行反思,并对反思进行再反思,学会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借助相关的英语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和解决问题。他们的反思还处在未经历和适应常规教学的阶段。这种的反思过程特殊性决定他们对常规的教学行为和过程反思深度远不及行动中有一定经验的教师。他们无法在短时间内真正理解和有效解决教学问题,获得对教学更深入的理解。所以,英语教师专业技能发展课程可以开设短期课程,联系英语教学理论和中小学教学特点并结合教育统计学和教学研究方法为学生讲述反思性教学和研究的概念、过程,以及行动研究的手段和方式。

英语教师教育专业的所有任课老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都应注重将行动研究和反思性教学理念渗透其中,努力塑造学生的“反思性人格”,如独立自信、乐于思考、善于思考、尊重他人,协作解决问题、探索创新。引导学生先对他们自己的语言学习经历进行反思,再开展多种反思性教学活动,把行动研究的范围拓展到本科四年的学习以及他们参与中小学英语教学实践过程之中。倡导以学生学习小组为单位的任务合作式学习模式,以英语教师教育专业任课教师和中小学优秀英语教师为导师的引领式教学模式。学生学会共同探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估等方面的问题。记录反思日记、进行小组讨论,撰写调查报告,进行简单的教学类课题研究等,并作为他们的英语教师专业技能评定的依据之一。以此来帮助他们提高课堂观察能力,掌握用于反思决策的调查能力,奠定其未来发展成为“教学研究型”和“行动反思型”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 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反思[J]. 教师教育研究,2006,6.

[2] 教育部.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Z].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 罗晓杰. 强化技能训练,提高高师学生的英语教师职业素质——对“首届全国高师学生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竞赛”成绩的分析[J].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7.

[4] 赵晓军. 从教育实习反思英语教师的职前教育[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2.

[5] Smith, P. Research in TeacherEducation: A Symposium[M].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1971.

[6] Richards, J.C. Curriculum Developmentin Language Teaching[M]. CUP: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7]Posner G.J. Field Experience: Methodsof Reflective Teaching (2nd ed.) [M]. New York: Longman, 1989.

专业课教师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课程标准;教师;专业素质

教育部于2011年10月8日颁布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确定了以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课程理论,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就我国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在职教育的教师课程,根据各个学段学生的不同身心特点及其教育目标给出了教师教育课程的具体标准,其中课程目标从教育信念、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实践与体验三个维度展开,构筑出了教师教育课程的框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不但体现国家对教师教育课程的基本规定、对教师教育的根本要求,而且体现了对教师资格、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体现了教师成长的内在规律。”\+①“代表世界教师教育主流方向的教师专业化,经历了从追求社会地位到完善内在素质、从关注专业权力到关注专业发展的转向,即教师专业化不仅关心教师专业地位的提升,更强调教师专业理想、专业知能、专业道德等内在素养的全面提高。这必然要求教师教育的专业化”。\+②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个不断完善和提升的动态过程,是教师教育的核心问题,而关键在于教师的专业素质的提升。具体而言,教师专业素质是指:“教师在教师教育和教育实践中获得的、在教育活动中体现出来并直接作用于教育过程的心理品质,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心理条件”。\+③主要包括三部分: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对应于教师教育课程目标的教育信念、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实践与体验,给教师专业素质提出了发展的新要求。

一、先进的教育专业理念: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灵魂

理念是行为的先导,教育理念对教师的发展有着指导和统帅的作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观、教育观,在这三观的指导下,促进教师的专业素质的发展。

(一)学生观:在我国的教育中,受传统思想“学而优则仕”的影响,以及在教育起步之初,借鉴前苏联教师中心观念的束缚,使得我国的教育长期以来,在追求效率第一的假设下远离了教育的本真,学生常常是教育中的无关他人。在教育中,无论是学习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使用上,都是从成人的角度出发,为发展的学生预设好轨道。学校被戏称为标准化的大工厂,教师是拿着生产规格的工人,学生则是他们手中的产品,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搁置,成为教育中的边缘人。在新课改的倡导下,这种情况有所改观,但要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是要从学校的教师身上做起,在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要深刻理解该学段在学生人生发展中的独特地位与价值;认识到健康愉快、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校园生活对学生发展的意义;尊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权利,保护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发展他们的独立性、自主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创造愉悦轻松的环境使学生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主体的丰富与完整性,他们不仅是教育中的参与者,更是教育中的创造者,在关注他们生活与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发展他们高尚的道德体验和健全人格,实现育人的目的。

(二)教师观:《学会生存》对教师角色做了精辟论述:“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考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④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在终身学习理念的指导下,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在无条件爱生的前提下,成就自己的师德。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我们相信教师会成为学生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教师要促进学生知识的深化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就必须以自己严谨的教育教学态度和人格魅力去教导和影响学生,向学生展露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精神气质,同时也要勇于暴露自己因知识或能力不足而造成的困难或困惑,以自己的博识、精神和人格对学生起到垂范的作用。”\+⑤

(三)教育观:教育观对教育有着根本性的影响。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中,强调教师要理解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是学生获得知识、学习社会规范、发展健全人格的主要途径。重视在教师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的重要意义,是教师专业成长与自我发展的过程,是社会智力的策源地;了解教育的发展历现状和发展趋势,认同素质教育理念,理解并参与教育改革,在了解历史的基础上澄清教育“成人”的目的,并紧跟课改的步伐;形成正确的教育质量观,灵活应对教育实践中的教育状况,在师生的共同交往中现实教学相长,在润泽的环境中,完成创造世界、人际交往、完善自我,实现静悄悄的成长。

二、多元化的教师专业知识: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核心支柱

“今天,世界整体上演变如此迅速,以致教师和大部分其他职业成员从此不得不接受这一事实,即他们入门培训对他们的余生来说是不够用的:他们必须在整个生存期间更新和改进自己的知识和技术。”\+⑥对教师知识的认识上,常认为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而面对信息知识爆炸以及多元化的时代,教师拥有的不止是一杯水,更要向一条河流,即教师应该是“一条流动的河”,即不仅专业知识要加深加宽,还要构建综合知识结构,同时教师业已形成的知识体系也应不断丰富和发展”。教师专业素质中,教师的知识结构是多元和有层次性的,主要有教什么知识,和如何教的知识两部分组成。\+⑦

(一)教什么知识中,也就是教师要教的内容,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中给出了明确的指引,针对各个学段,要求教师了解不同阶段的主要知识,如小学的教师知识与能力的基本要求中提到熟悉至少两门学科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学会联系小学生的生活经验组织教学活动,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对小学生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了解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学会诊断和解决小学生常见学习问题和行为问题,了解课程开发的知识,学会开发校本课程,设计、实施和指导简单的课外、校外活动等等,这些都反应出教师专业素质中对学科知识、课程知识、跨学科知识的要求,同时对教师的个人经验也有提及,“教师的个体经验也是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载体和教育内容,尽管这些个体经验未经过科学论证,但是在教育过程中善于利用和总结个人经验既反映教师的教育智慧,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要条件”。\+⑧

(二)如何教的知识,指的教师在实践的教学中要明确的方法,主要包括教育学科中的教育学、德育理论、心理学、教学论等一般的原理。除此之外,一个人仅仅从技术的层面上知道了“怎么做”,并不一定能保证他在实际上“会做”那件事的发生,\+⑨由于教学中的情境性和不确定性,“无固定的模式和技能技巧可以套用,教师必须凭借自己对教育教学的理解和领悟,对灵活多变的情景创造性地做出自主判断和选择。因而,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在行动中反思得来的缄默知识是教师发展的基础,其前提是高深的学理和投入生命的体验。”\+⑩教学中的实践性知识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因此需要教师在对具体的社会环境、学校文化、教育对象有一定判断的基础上,结合自我的教学风格,教学经验来实施教学,这也是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中提到的自我知识的发展,要了解教师专业素质发展途径、影响因素,学会利用以课程学习为主的各种机会积累发展经验,促进自我的教师专业发展。

三、扎实的教师专业能力:教师专业素质的综合体现

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教师教育的模式经历了对技术熟练型的重视到反思性实践家的转变,转别的主要侧重点集中于教师的专业素质上,而教师专业素质中的专业能力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和支柱,是从事教师职业必须具备的学识和才能总

合。\+B11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视也贯穿于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始终。在课程理念部分,强调在育人为本以及终身学习的理念下,发展教师的实践取向,指出教师教育课程应引导未来教师参与和研究基础教育改革,主动建构教育知识,发展实践能力;在三个目标领域中也重视教师教育能力在教师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对学生施加有目的的影响主体应有的能力,概括起来主要有教育活动设计能力、教育活动实施能力、教育过程的组织与监控能力、教育的评价能力等等,这些能力全部体现于教师的教学实践中,也是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的。因此,“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开发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比起获得显性知识毫不逊色,甚至更为重要”。\+B12教学实践是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基本途径。这就要求教师有具有观摩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结合相关课程学习,观摩课堂教学,了解课堂教学的规范与过程。深入班级,了解学生群体活动的状况以及小学班级管理、班队活动的内容和要求,获得与小学生直接交往的体验;具有参与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在有指导的情况下,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目标设计与实施教学方案,经历1-2门课程的教学活动。参与各种教研活动,获得与其他教师直接对话或交流的机会;具有研究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在日常学习和实践过程中积累所学所思所想,形成问题意识和一定的解决问题能力。参与各种类型的科研活动,获得科学地研究学生的经历与体验。通过观摩、参与、亲身体验来丰富自我的教学实践,完成新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转变,“将显性的理论知识在其已有的经验、信念和价值观等基础上内化、整合而形成自己所使用的理论或个人理论(教师实践知识),同时又将自己的实践知识在批判与反思基础上通过不断总结与概括而使其显性化,形成抽象的理论知识。”\+B13促进自我的教师专业发展。

[注释]

①汪明帅.制定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意义与价值[J].现代教育管理,2012,2。

②杨跃.关于教师教育学科构建的理性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07,1。

③王 卓,杨建云.教师专业素质内涵新诠释[J].教育科学,2004,10。

④王艳玲.学习:当代教师生存的概念[N].中国教育报,2007,01,12。

⑤王德勋,皇甫素飞.试论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素养的构成[J].成人教育, 2007,12。

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一财富蕴藏其中: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第142页一143页。

⑦王德勋.论新课程标准下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4。

⑧王卓,杨建云.教师专业素质内涵新诠释[J].教育科学,2004,10。

⑨夏正江.论知识的性质与教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6。

⑩朱新卓.“教师专业发展”观批判[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8。

B11孟万金.教师的专业素质及其立体架构:校长的视角[J].高等师范教育,2004,11。

B12Schon D.A.1983,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s:How Professionals Think in Action E.New York:Basic Books:p49。

专业课教师范文第4篇

[中图分类号]G41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2)04-0020-01

过重的课业负担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与学校教育教学、教师的专业素质有直接关系。《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以下称减负)。学校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笔者所在学校高度重视“减负”工作,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构建高效课堂,丰富课程资源,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落实减负措施

学校利用集体学习日,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法律法规,理解素质教育内涵,深刻认识“减负”的重要性,切实贯彻落实“减负”措施。围绕“如何提升专业素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组织教师开展专题研讨,大家认为,要“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就要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的人生发展打好底色,切不可急功近利,单纯为追求考试成绩而加重学生课业负担。要优化教法、学法,以学定教,提高教学效率,把时间、空间、健康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实践、创造,让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发展。

二、构建高效课堂。减轻学生负担

1.开展有效教研。提升教研能力。学校以“共兴”文化为核心,创建教师学习发展共同体。以学科为主,组建教师发展团队,分为语文学科、数学学科、综合学科三大团队,分单双周开展学科教研活动,单周为教研活动,双周为集体备课。教研活动内容有:学习交流、专题研讨、教研课等。教研活动做到“三定”,即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每次活动围绕主题,展开学习研讨,大家开诚布公,见仁见智,交流沟通,碰撞思想,升华认识,得到共同提升。

2.构建高效课堂,提升教学能力。高效课堂的关键因素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学技能;学主要指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教师要做到三“精”,即课前精心预设、课上精讲活学、课后精心设计作业练习,以达到提高效率,减轻负担之目的。

精心预设是指教师钻研教材、教师用书、课程标准,整体把握教材,精心设计教学预案;同时,汲取集体备课精华,融合个人观点,形成融集体智慧与个性化设计的“经典”教案。

3.重视学法指导,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学习方法得当,效率高,课业负担也会减轻。一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语文课上听、说、读、写的习惯;数学课上口算、笔算、观察、思考、规范书写的习惯等。二是注重学法指导。着重帮助学困生克服困难,树立自信,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三是分层设计作业练习。

4.开展课题研究,促进专业发展。为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建设学习型、科研型教师团队,我们根据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分学科成立课题组,承担省、市级课题研究。在研究中,遵循“研学结合、以研促教”的原则。从教学中提炼问题作为课题,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调查、分析、实验、行动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优化了课堂教学,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提高了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三、改革教学方式。丰富课程资源,减轻学生负担

1.加强体育艺术教学,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学校高度重视体育艺术教育。开齐开足每门课,严禁教师挤占课时,把“提质增效”作为“减负”的重要措施来抓,除了“减负”的相关规定外。还出台了《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表》和《学生评教表》,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引导教师在提高课堂效率上下功夫。组织学生开展大课间活动和阳光体育运动,每天锻炼1小时,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专业课教师范文第5篇

关键词:学生特点;专业教师优势;教学;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9-043-01

师者,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汽车专业课教师,在给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教育。德育即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学校的德育工作担负着培养学生全面的、完善的道德品质和人格的重任。它的着力点应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即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需要、素质、价值为重心。其终极目的就是通过德育工作,达到提高学生的素质,完善学生的意志和品格,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全面发展。

一、中职学生特点分析

中职学生的年龄均在15~18周岁,正处在身心发育成长旺盛阶段,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大多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他们思想单纯,精力充沛,接受新事物快,但辨别能力差,对事物的认识往往良莠难分,不爱学习,文化基础差,追求物质享受;不肯吃苦,缺乏自信,盲目从众。所以,德育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国目前正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灵魂就是德育教育,育人德为先。因此,每一个教师都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勇于开拓创新,为在新时期下探索新的德育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汽车专业课教师在德育中的优势

汽车专业课教师同样应当把德育教育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在进行德育教育时,他们还有着一些特殊的优势。

1、汽车专业课教师与学生接触较多

汽车专业课教师担负着本专业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传授工作,课时一般较多。像我们学校,汽车专业课教师的课时每周在20节以上,几乎要天天面对学生,这样他们与学生接触的机会相对较多。此外,汽车专业课教师还要进行大量的课外辅导,而且很多同学也愿意在课余时间与专业课教师聊天,谈心。这就为汽车专业课教师开展德育教育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2、汽车专业课教师与学生有“共同的爱好和语言”

专业课教师所学专业与学生的求学专业一致,可以说,师生有共同的“爱好”、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话题。这些共同之处,有利于师生相互认可,相互沟通,为汽车专业课教师开展德育教育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3、汽车专业课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一定的“威望和地位”

学生报学本专业,即是对本专业有较大的兴趣和浓厚的爱好。他们要学习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将来还要从事该专业,以此立足,以此创业。作为一名专业知识的未知者,他们往往把专业课教师看作知识的先行者和带路人,本能地认可、亲近甚至“崇拜”他们。学生愿意与汽车专业课教师学习、交流、沟通。这就为汽车专业课教师开展德育教育创造了良机。

4、汽车专业课教师的身份更易于学生接受

汽车专业课教师在学校的教学管理体系中,扮演着传授知识的角色,而非学生“管理者”。正处于思想和身体发育的中职生,有较强的逆反心理,易与“管理者”产生抵触情绪,相比较而言,从心里更易于接受“非管理者”的专业课教师,愿意听他们的话,愿意按他们的要求去做,这就为汽车专业课教师开展德育教育增添了较重的砝码。

总之,汽车专业课教师在中职学校德育教育中有着独特的优势,这种优势,使专业课教师在开展此项工作中可以发挥较大的作用。

三、汽车维修专业课教师利用自身优势开展德育的措施

1、汽车专业课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在德育教育中,榜样和示范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身教重于言教。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汽车专业课教师要利用与学生接触较多的机会,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余时间,都要注重自己的言行,要成为实践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先行者,为学生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正所谓“品正为师”。

2、在课程标准和教学环节中渗透德育

目前中职汽车专业的任务引领式的课程构架和标准正处在一个转型完善阶段,理实一体的项目教学在持续推广,课程标准中增设了德育目标,独特的教学组织形式给教学中渗透德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如何在教学的不同环节渗透德育?我们做了一些尝试得到了一些体会,现简要列举如下:

(1)在理论课中的德育和情感教育

在课堂上,要增加一些本行业内的新科技、新成果内容,特别是我国在本领域快速的进步和卓越的成就,从而激发同学们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如作为汽车维修专业的专业课教师,可以给同学们介绍我国在汽车领域的成就:像去年我国汽车产销量达到880多万辆,分别居世界第三和第二位,年增长率22%以上,居世界第一。当学汽车的学生听到这样的内容,能不为之动容和自豪吗?能不为作为一个中国人而感到无比光荣和幸福吗?

在课堂上,还可以结合课本内容,自然贯穿一些行业内的先进个人和先进事迹,如汽车驾驶节油状元,汽车维修模范先进等事例,从而培养同学们树立爱岗敬业,模范履行岗位职责的信念,激发同学们向往成功,积极进取,努力拼搏的欲望。

在课堂的组织教学中,要精心组织,通过培养、调节不同的课堂气氛,对学生渗透组织观念,纪律观念,集体观念,爱护公共财物等思想教育。

(2)在技能实操课上的德育教育

在实操课堂上,应要求同学们严格遵守实训纪律,从操作规程、注意事项、工具使用与摆放、工艺流程、环境卫生等方面从严要求,从而培养同学们严谨的工作作风,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我给同学们讲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个汽车维修工,在维修时由于疏忽大意,一个垫片掉入发动机仓,启动发动机时,垫片被风扇带动甩到散热器上,造成散热器漏水故障,更换一个散热器需要1700元,这是其工作不严谨,没按操作工艺要求造成的,责任只能由其承担。通过案例,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工作态度、工艺流程的重要性,从而在平时的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为今后参加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实训课时,要依据不同的项目和实际需要,可以让学生组成一个个团队,并用竞赛的形式来共同完成实训内容。如发动机的拆装,可以把学生分成三人一组,共同配合完成操作项目。如果三人合作不好,必定会造成装配出错或工作时间过长。通过这种合作,激发同学们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及集体主义荣誉感。

(3)辅导及课余时间的德育教育

在和同学们进行课外辅导及和他们课余聊天时,除答疑解惑外,在学习、生活、兴趣、理想方面还要对学生多做正面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做一个正直、诚实、守信的人,做一个有利于社会的人。如本系108班学生杜江峰在校期间就经常与我们聊天、交流。我们就利用此机会鼓励他要多学习,要有竞争意识,要相信自己。毕业后,他被分配到诺维兰集团工作,其间,他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了计算机与汽车配件知识,凭着自身的知识、技能和工作业绩,得到了企业单位的认可,提拔为配件经理,现已开始创业成立了属于自己的汽车保修设备销售服务公司。

(4)在教学效果评价时的德育教育

在教学效果考核与评价时,应建立分类评价体系,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考核、评价标准,重结果,但更要重过程。如期末考试以实操为主,评分细化到每一个环节,每一步骤。还可以为不同类型的学生设置不同类型的题目,像保养、排故等。这样给每一个学生都搭建一个成功的平台,让每个学生都能树立自信心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学生刻苦、拼搏、创新、进取的精神。如郭宏斌,汽车109班学生,在校期间,理论学习方面他决不是一个好的学生,但他动手能力强,爱操作。我们就多培养他的操作动手能力,现在他成为了某工程机械销售服务企业的技术经理。

3、在离校实习及工作中的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