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专业主义

专业主义

专业主义

专业主义范文第1篇

车子驶稳,我们开始聊天。经过攀谈了解到,他的不耐烦,源于对工作的不喜欢。他说要不是没办法,谁这么大岁数还来干这活儿。聊起来之后才发现,他的职场经历真丰富:当兵回来后,做过射击教练。做过卡车试车员,曾经去过某个山区,给东风卡车测试轮胎,开着车跑山路,看多久会爆胎。还玩过水上飞机,设计的小飞机是当时台湾水平最高的。也和朋友做过多次生意,几起几落。

最后,他拍着方向盘感慨,咳,年轻时不懂事,兴趣广泛,不定性,这个也好,那个也喜欢,最后哪个也没干成。当年一起当射击教练的,如今在做专业教练;一起玩水上飞机的,成了这个领域的专家;一起做生意的,已经建了好几个厂。自己呢,一事无成,就在老家剩下个仓库,里面塞着两架小飞机,时间一长锈成了废铜烂铁。这些年一直晃晃悠悠,现在老父亲快八十了需要人养,自己也五十来岁,老无所依,只能又出来工作。

作为职业规划师,我十分理解他的处境。在生涯发展理论里,舒伯将人的生涯划分为成长期、探索期、建立期、维持期、退出期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核心任务和核心角色,上一个阶段的任务没有完成,角色没有扮演好,必然影响下一阶段的生活。这个司机,在职业生涯角度,探索期太久,始终没有清晰的职业定位,根本没有进入建立期。同样的年龄,别人只要维持自己的工作就好,而他始终没搞定该干什么,没有自己的专业。上一阶段欠的债,下一阶段总要还,剩男剩女的家里比较着急也是这个道理,该结婚的时候不结婚,生涯任务没完成,必将影响下一段生活。

第二个故事有关一个女孩,二十七八岁,做行政。她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工作一段攒点儿钱便辞职,拎起背包去旅行。旅行腻了,再回来找行政类的工作,工作一段再辞职去旅行,自我而潇洒。一次闲聊,职业规划师问她一个问题:三十岁之后,你该怎样生活?她现在还年轻,很容易谋得一份行政的工作。而行政是一份专业性很弱的工作,刚毕业的孩子都能从事,待她过了三十恐怕很难跟粉嫩的小孩儿竞争。即使她竞争得过,行政职位的待遇,或许也满足不了她那时的生活需求。听到职业规划师的问题,她受到触动,开始思考后面的人生。在她的年龄,正是该探索和建立自己专业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任务完成的不好,必将影响以后的生活。

其实,背包客最佳的状态,是通过旅行建立自己的职业和谋生能力,比如给杂志写专栏,给画报拍照片,组团给其它旅行者作导游。否则,将荒废建立专业能力的时光,把岁月蹉跎在风景里。人的生涯是连续的,这段过于潇洒,下段就得更多付出。

工作,实质是一种交换关系,我们付出专业能力,为企业创造价值,企业支付相应的薪水和待遇。要想过的比较好,我们就得让自己更专业。所以,在企业里做行政的,做助理的,转去HR会更好,因为比较行政和助理,HR是更专业的工作。而打工的,做保安和建筑小工,就不如去做装修,做厨师,因为后者更专业,随着经验的累积,未来钱景更美好。

最后一个故事,有关水浒。梁山好汉的结局,最好的就是神医安道全、玉臂匠金大坚、紫髯伯皇甫端、圣手书生萧让、铁叫子乐和、轰天雷凌振。这几个人最后大都被政府征用了,为嘛儿呢?看病、刻字、养马、写字、唱歌、做火药,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是手艺人,都有一技之长。历史如何变迁,专业人士,总能混口饭吃。

专业主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通识教育 职业教育 专业 专业主义

0 引言

关于通识教育,哈贝马斯谈到:通识教育是一种关注人类的交往资源培养的教育行为。冷战结束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促使东西方精神文明与价值具有了普遍性,它不仅表现在人与人交往的精神、价值层面,而且形成了正义、自由、权利、理性个性以及仁爱、平等、责任、同情、社群的普遍主义价值。通识教育,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通过交往资源培养来实现普遍价值的教育过程。因此,通识教育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为了适应就业大环境需要,突出了学科群建设和专业群建设,随着“工学结合”“产学研结合”逐渐成为教育主题,“专业主义”倾向越来越严重,通识教育逐步被忽视,无论是通识教育的教材、教学方法还是评价体系都难以满足教育的需要。

1 通识教育应与专业教育协调发展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不协调的突出表现一是课程和教材的研究和建设;二是智力因素教育与非智力教育因素教育的关系;三是通识教育的评价结构。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胡总书记在这段报告中提到的上述内容,都是通识教育内容,加强专业教育,不能因此失彼,在加强专业教育的同时大力加强以人文教育为主要内容的通识教育,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协调起来,是建设和发展和谐社会带给我们的责任。

1.1 教材的个性化问题。教材的个性化,在高职教育中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教材本身,二是指教材的适应范围。通识教育教材地域性不强、缺乏校风和特色,是教材本身长期存在的问题,区域的个性经济、地方特色,区域历史和本学院发展史、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界的重要人物和事件等等都是纳入通识教育教材内容的研究范围,并且通过加大校本教材建设研究等途径来实现通识教育部分教材的革新;关于教材适应范围,我们经常遇到的情况是,无论英语、体育、思政还是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不同的专业,通识教材是一样的。理科与工科、工科与文科对于通识教育难易程度要求不尽相同,教材的个性化要求就更高,譬如在文科类适当开一些《高等数学》课程,对于学生思维逻辑培养会大有好处,该“通”则通,该“精”则精。又譬如在理工科类借助《大学语文》的教材建设来普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增强诚信意识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教育和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教育等等,这都是通识教育教材建设面临的问题。

1.2 教材的宽基础问题。教材的宽基础,一是指教材内容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延续;二是指教材内容对全球新文化的借鉴与吸纳。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增强诚信意识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教育和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等等内容既要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又要吸纳先进文化成分,提高学生认识和改造社会规律性的知识。因此,除了对人类交流资源继承和吸纳以外,延续和借鉴同样是教材的宽基础的重要部分,也是教材活的部分。

1.3 教材与课程的趣味性问题。如何将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成与专业课程一样吸引学生的课程,一直是通识课程研究的话题。VOCSCUM课程开发方法是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普遍认可的方法,在譬如《wed数据库应用开发》专业课程解决方案里,我们看到该方案在专业分析和专业人才培养整体职业能力基础上构建出“学习结构框架”,分别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阶段中将单元课程设计分为“问题中心”课程、“训练中心”课程、“项目中心”课程、“体验中心”课程、“培训中心”课程和“其他课程”。通识教育也应该将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同样分为“问题型”“训练性”“项目型”“体验型”,把那些必须加强的教育内容纳入通识教育中去,彻底改变通识教育教材常年一副老面孔的现象。在学科和专业课程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单元课程设计,将课程分门别类研究,将课堂延伸到社会、基层、生产一线,比如,政论课、自然科学理论基础课、写作课可以搞成项目型、问题型;口才课可以搞成训练型等等。这样不仅会最大限度发挥通识课程广泛性的特点,而且还会大大激发主体学习热情。

2 应加强通识教育课程结构的评价

通识教育课程在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通识教育评价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向问题,关系到学生未来就业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为了便于阐述,我先给大家提供这样一组数据:某高职院校IT专业课时总数为2680;课程学分130;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时数136,学分8;体育课时数90,学分数3;高等数学课时数70,学分数6;公共英语课时数172,学分数9。

思想政治理论课时数占总学时比例为5.07%,学分比例为6.15%;体育课时数占总学时数为3.35%,学分比例为2.3%;高等数学课时数占总学时数为6.4%,学分比例为4.6%;公共英语课时数占总学时比例为6.4%,学分比例为6.9%。

通识课时为566,占全部课时比例的21.1%;学分总计28,占全部学分比例的21.5%。上述数据,是目前所谓公认的、比较合理的结构类型,院校与院校之间同专业课时比例相差无几。

2.1 课时比例有待进一步研究。表面上看,上述通识教育课时比例占课时总量的20%以上,应该说是一个近乎合理的比例。但是,在我们翻阅了该专业近10年的《教学计划》后就会发现:在不断削减总课时的同时,通识教育课时逐年削减。该专业1999年《高等数学》课时为186,2004年为160,2008年为72;《英语》课程1999年为210,2004年为180,2008年为150;即使变化幅度不大的体育课程、思政课程课程平均时数也仅仅在100——120课时左右。与此同时总课程时数由原来的2860课时锐减到2008年的2600余课时,其中,实习课时又占去了1100课时。

2.2 智力因素教育与非智力因素教育应协调发展。面临经济结构调整和生产总量激增,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将智力因素教育纳入教育的主渠道无可指责。毕竟,智力因素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流。但是,专业教育很可能导致一个人的片面发展,形成片面的思维定势。非智力因素教育的缺失,直接影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甚至影响性格和人的一生培养。有一个例子:某高校2005级经贸专业学生在通过某公司资格审查和面试后,按要求时间报到。按理,任何单位用工,事前都应该签署协议的。但这个公司没有这样做,而且报到当天主管又不在单位。面对现状,该生无论工作人员怎样劝说,坚持不签署规范合同坚决不上岗。这个学生在经理办公室足足等了三个小时后,主管人员赶回单位。主管立即将此事向总经理汇报,回应则是该生被辞退。

此事用人单位自有不当。但是,该生是否也过于迂执呢?我们要求诚信,但是,彼此信任是诚信的基础,你对对方的不信任势必会造成对方的反感,谁会使用一个对自己不信任的下属呢。还有许多诸如同事间协作不当、缺乏应有的胸怀和礼貌、害怕危险和苦累岗位等等请辞与被辞的例子。这些例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教育在非智力因素教育上的缺失,事实上,工作中闹独立性的人、自动请辞的人、不在乎别人如何看自己的人往往是专业学习较好的人,也是对非智力因素不看重的人。

2.3 应加强通识教育课程评价研究。坚持专业主义,至少有三大缺陷:第一,人的天赋才能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在专业主义教育路线领导下的训练方式和教学过程,必定造成智慧与能力的割裂,使人的某一方面能力片面发展,而其他方面不是被遗忘,就是被忽略,或者退化;第二,“专业化的高等教育”在目的—工具理性的价值取向指导下,致使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被束缚,从而使社会发展丧失了宝贵的资源和活力;第三,高科技在未来社会更广泛的发展和应用要求人的高情感的培养,专业主义教育的片面性,极易造成人们的情感缺失。随着高科技术无孔不入的深入人的生产和生活,如果人们不对技术的非人格化性质及时反思,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将无法想象。

加强通识课程教育评价,势在必行。在评价问题上,我们将专业课分为基本技术和核心技术,基本技术重在课堂,评价重在实践。通识课程的考核评价常常感到困难,究其原因就在于缺少可行的评价方法。专业课程的评价有其可取的优点,我们不妨借鉴。在借鉴的基础上引入课程评价机制。

2.3.1 定期组织由学院领导、教师、学生、用人单位和其他相关人员参加的通识教育深度座谈,研究课程和教学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合格的毕业生绝不仅仅是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将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一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是推动通知教育的重要内容。听听用人单位的呼声,对学生教育会起到推动作用。

2.3.2 开展通识教育课程重点剖析、研讨。升级和达标是目前推动通识教育的重要动力,但是针对专业类别和学生需要开展重点课程剖析、课程研讨、教材研究一直是高职教育的薄弱环节。

2.3.3 建立听、说课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教师驾驭课堂的压力越来越大,建立听、说课制度,大家取长补短,互促互进,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课堂差异。

2.3.4 建立通识教育常态化管理原始资料平台。将出勤、考核、实习实训、作业、操守品行等内容实现常态化管理,建立起原始资料平台,对于研究通识教育大有好处。

2.3.5 建立考察、社会调查、社会实习制度,建设实习实训环境和条件。结合通识教育具体内容,组织学生深入社会,建立相应的社会调查、社会实习、社会考察制度对于学生深入社会、认识社会、体察民生,实现自我培养十分必要。

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教育下一代的责任,教育学生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的高度责任感与它对科学和对科学后果的责任心相协调,发掘学生将来作为一个专业工作者的正直感和良心,使其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高度融合,这无论对一个国家或者对全人类都是一种负责的态度。

参考文献

专业主义范文第3篇

――香港礼来亚洲有限公司公共事务经理

新闻学上有一个重要理论叫“专业主义”,它是指新闻要具备“真实、全面、公正”等条件,新闻要以追求事实真相和真理为目标。世界著名的普利策新闻奖的评选标准正是遵循了这一原则。我个人以为,新闻专业主义关于新闻操作与报道的基本理论固然十分重要,但更为重要的价值在于它倡导了新闻从业者为追求专业而所必须具有的一种职业精神。

无独有偶,2004 年12 月29 日,凤凰卫视总裁刘长乐在其母校中国传媒大学演讲时,坦陈了凤凰卫视不断成功的秘密――专业主义激情与优秀的职业精神。正是依靠“用职业精神换取工作成就”这种矢志不渝的信念,凤凰卫视才从强手如林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成为华语传媒中的标志性媒体之一,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会对凤凰卫视的战地玫瑰――闾丘露薇、陈晓楠等表示出最大的敬意,无论她们的立场观点如何,但她们的传媒信念,她们的职业精神,她们对职业那种责无旁贷的使命感,都令我们感动之后肃然起敬。

实际上,“专业主义”不仅仅在新闻行业,对于所有的职业都应该有这样一种态度。职业精神不仅仅是在成功人士身上,也应该是我们每一位职业人所应该具备的职业化素养。

对于一个职业,我们常见的评价标准包括“拥有的权力”、“获得的金钱”以及“具有的声望”等等。比如,在很多人眼中,小学教师的地位一定没有大学教师高;做秘书得到的回报一定没有做总经理助理多;普通员工一定没有管理人员更风光,清洁工一定比公务员更渺小……如此等等。

但对一个具有专业精神的人而言,上述的“评价定式”是不成立的。内心满足与幸福的标准来自他对职业的认可与追求,他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职业和职业领域中来。一个人要是把他的精力高度集中于他所做的工作,是根本没有功夫去考虑别人的评价的,而世人也终究会承认他的价值。

生活的经历告诉我们,职业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知的。如果兴趣、机会或能力决定了你更适合做一个小公司的普通员工,那么你完全可以做得非常专业,你的智慧和时间的投入可以为你积累巨大的经验财富;你的日复一日的进步可以让你洞悉这个领域的哪怕非常微小的问题;你对这些问题的了解、把握以及相应的解决之道,可能为你赢得的社会尊重,会远远超过一个平庸的大公司管理人员――这就是“专业主义”带给我们的愉悦和成就。

曾经在深圳一所小学的优秀教师栏里看过一位前世界体操冠军的像片。命运让他最终成为了一名小学体育教师,这位因伤病而退役的世界冠军,凭着自己的执著与坚毅,培养出了一大批国家队、省队的后起之秀,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延续着自己的努力。在不断的选择与追求中,我们能感到这位优秀体育教师内心的平静和向上的力量。

中国的中小企业大多处于成长期,对于在职业生涯上刚进入专业期的年轻人来说,能与企业的生长期同步是一种幸运,但能否在这之中把握机会,将专业变成专长,将对上司负责的观念修炼成对职业负责的精神,我们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看看那些职场明星的成功因素,总是非此即彼,并非有什么新鲜东西,都是我们经常提及到的,很多人甚至这样做过。可是,大多数人的职业生涯仍然是悄然沉沦,无法超越。

专业主义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2010年度中国新闻专业主义研究有了进一步发展,并且研究的着眼点仍保持较高热情。但对于其存在的问题,却没能得到具体的建设性意见或解决方案,实际解决问题的功效并不显着。新闻学作为一门应用学科,若无观照问题的学理性“眼光”,就会被实践和问题牵着跑,沦为就事论事应对问题的奴隶。新闻专业主义研究也到了需要挤去泡沫的时候了。 

2010年度中国新闻专业主义的研究有了进一步发展,具体表现为相对以往,个案研究更加细化,历史嬗变成新晋热点,现代化与其关系的流变有待商榷,道德伦理的建构亦有待探讨。同时研究的广度与深度进一步延伸,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更加紧密,并试图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进一步探讨其发展前景。笔者通过阅读,整理归纳了2010年度中国新闻专业主义的相关研究文本,力图引导大家关注到该课题在本年度取得的进步,并对问题所在有所警醒。 

一、更加细化的个案研究 

个案切入,以小见大是论文写作的优势,值得注意的是该方面研究进一步细化,不仅针对具体案例、具体媒介进行分析,而且更注重可操作性。 

以《南方周末》为例。有学者认为,该报所强调的“新闻专业主义”可从报纸理念变迁、采编团队的管理模式、新闻操作的创新三个角度去了解。从该报口号的变迁可见其时刻未忘新闻专业主义的要求,也折射出对新闻专业主义内涵理解的逐渐深入。业务导向则体现在该报日常业务管理和人事管理的方方面面①。 

另有研究者引入冲突性事件的报道概念,从《南方周末》从业者对记者角色和媒体功能的认识、从业者从业心态、新闻操作方法三个维度,分析该报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坚守抑或背离。“《南方周末》的媒体观是‘推动历史’更多于‘记录历史’,记者观是‘事件参与者’更多于‘事件记录者’。这是其与新闻专业主义有出入的地方。”② 

二、本土化研究的历史嬗变 

田新玲、张晓多合作撰写的《从新闻专业主义建构看六十年来突发事件报道》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媒体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过程做了一个梳理,认为“具体说来,建国以来我国突发事件的报道经历了‘以宣传为本位’、‘以事实为本位’和‘以信息为本位’三个阶段。”③ 

另有学者从方法论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的近三十年研究成果调查发现,学者们对新闻专业主义的研究在内容上呈现分散、多元的格局,且主要以理论研究为主,研究方式也偏重理论结合实际的个案研究。研究视野的深度和广度虽有明显进步,但仍存在学科运用单一、系统化研究不充分和重复性研究等不足之处。因此,国内学者应在今后的研究中关注媒介融合下的新现象、新动态,并运用多学科知识来分析问题,不断拓展研究的视野与方法④。 

还有作者侧重于一个时期的历史环境对新闻专业主义产生的影响。王倩指出,清末新政是没落的清政府为挽救统治不得已而为之的一次变法,尽管它并未挽救清政府的统治,但变法的多项内容却形成了这一时期独特的传播生态:清末民初,一系列独立报人走上历史舞台,以其实践践行着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和工作原则。报人开始自发地成立新闻团体,进而形成共同的作业准则,中国最早的新闻教育也在这一时期产生。变法可以说是一次不成功的实践,但它客观上促进着中国现代化的发展,促进着公共空间、公共舆论的生成,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历史走向,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并生成了中国新闻专业主义⑤。 

亦有学者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深入考察新闻专业主义在我国的实践。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芮必峰通过检视新闻专业主义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分析国内几项有代表性的调查研究结果,认为从我国新闻传播实践看, 真正对中国媒体和从业者具有“描述”意义或起“规范”作用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那些被称之为“底色”的东西⑥。 

三、历史人物的全新解读 

2010年度对新闻专业主义的研究中除了对本土化嬗变的梳理,历史长河中还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角度和研究对象,拓展了这个领域的研究空间。 

想必多数读者对邹韬奋不会陌生,他以《生活》系列为阵地,永远从大众的立场出发,逐渐形成了后人景仰的韬奋精神。即便在当下,韬奋精神也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韬奋精神没有被放入博物馆,却得到了专家学者的大力提倡,非常重要的一点原因是他注意到了中国社会生态环境的特殊性,保留了中国新闻人对新闻专业主义的理解。启示我们在理解和建构这些理念时要注意把西方理念与中国的具体环境相结合,才会有远大的发展前途⑦。 

类似的文章还有《张季鸾:新闻专业主义的追寻者》。在这个新研究领域内出现了多篇力度与理论深度兼具的好文章。

四、现代化视域下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 

北京大学传播学博士云国强、郑寅淑合作撰写的《建构新闻共同体:当代中国新闻专业主义的发展与影响》既从宏观维度深层次书写当代中国新闻专业主义的构建史,对当代中国新闻事业的现代化作出社会文化剖析,试图捕捉这种形成中的新闻专业主义,并将其置于中国社会的现代性语境下,考察它的形成谱系与发展脉络,探究哪些社会因素或力量参与塑造了它的形态,同时进一步分析它是如何孕育新闻从业者的身份认同,如何制约新闻行业共同体的建构,以及它在新闻报道实践中是如何产生影响和如何陷于无力根源的⑧。 

五、新闻职业伦理的考量 

进入21世纪,什么是全球新闻专业主义道德伦理成为研究焦点之一。 

“今天,全球新闻专业主义道德伦理研究主要不是,也不可能是关于‘是什么’的问题,而是‘如何使之可能’的问题。在当前世界多层次、多方位深刻全球化的历史性语境中,当然有必要设置一些全球新闻专业主义道德伦理的具体规范,诸如新闻传媒及其专业人员的社会责任与问责、真理与客观性、隐私与公共性等,世界许多重要国家对此非常重视。但是,最为根本的问题是思考全球新闻专业主义如何可能这一元问题,在先设定生命、自由、财产等最为基本的个体自然权利的基础上,进行某种制度安排,以便从策略上保障全球新闻专业主义的逐步形成。”⑨ 

论及网络舆论对于新闻专业主义构建的影响,罗宁认为,目前的现状是我国新闻行业和从业人员还未完全具备专业主义的素质。而且,我国传媒的职业权利与党政权力的混同,使得它容易成为违法乱纪者重点行贿的对象;另外,追求传媒自身利益和记者个人利益的动力也越来越大,造成了职业精神的淡化。以上这些都是造成我国新闻职业伦理缺失的原因⑩。 

然而,任何能保护自由的权力也能威胁自由。网络,也有着致命的缺陷——信息的准确性无法核实。网络的开放性也带来了虚假信息的泛滥,直接导致人们形成与现实不相符合的意见,甚至产生思想混乱和极端行为。“捐款门”等事件频频敲响警钟。重新审视这一事件,不难发现,媒体的新闻专业主义的缺失是造成企业品牌“地震”不断升级的一个重要原因⑾。

亦有学者从媒介融合的角度出发,指出:传统媒体的报道决不能只盯在物质生活的“幸福”选题上,还应强化维护公民尊严的新闻价值取向。传统媒体要积极地与新媒体互动,在“与民尊严”的进取中形成舆论的合力,同时政府部门也应为传统媒体在维护人民尊严方面创造良好的报道环境⑿。 

六、更为紧密的“知行融合” 

笔者将理论统称为“知”,实践统称为“行”,紧扣时代热点,更为紧密的“知行融合”是2010年度新闻专业研究的一个鲜明特点。 

近几年房地产问题成为社会热点,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郭磊通过阅读cnki上近五年来以“房地产报道”为关键词的文本,认为“研究者们主要通过内容分析法对报纸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视域主要集中在房地产报道的内容分类、房地产报道中的民生问题、房地产报道内容的客观性和媒体立场的讨论三方面研究上。”⒀

还有学者将视角延伸到现如今高校的新闻学教学中,进一步分析新闻专业主义现实存在的可能性和在我国发展的张力,探讨新闻专业主义的教学实践问题,以期在新闻教学中,让学生正确地理解和养成新闻专业主义精神,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⒁。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新的传播技术和传播方式使得媒体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新闻专业主义在网络时代新的媒体格局下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杨艺蓓在《探析网络时代的新闻专业主义》一文中力图从媒介观、新闻观、记者观、受众观四个维度来考察网络时代的新闻专业主义,探究其在新时期继续发展的实践操作性⒂。 

结语 

从总体看,相对于新媒体、媒介融合等舆论热点的研究,2010年新闻专业主义方面的研究相对冷静和客观,研究的着眼点仍保持较高热情,同时更注意结合实际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新闻学作为一门应用学科,固然需要紧贴实践,解决问题,但若无观照问题的学理性“眼光”,就会被实践和问题牵着跑,沦为就事论事应对问题的奴隶。新闻专业主义的研究也到了需要挤去泡沫的时候了。

参考文献 

①向熹,《南方周末新闻专业主义的坚守与创新》[j].《传媒》,2010(7):32-34 

②李渊航,《从冲突性报道看南方周末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坚守或背离》[j].《新闻知识》,2010(5):22-24 

③田新玲、张晓多,《从新闻专业主义建构看六十年来突发事件报道》[j].《前沿观察》,2010(2):29-31 

④刘思文,《近三十年国内新闻专业主义研究综述(1979—2009)》[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6月,第11卷第3期,p54-58 

⑤王倩,《论晚清新政背景下中国新闻专业主义的展开》[j].《新西部》,2010(8)143-144 

⑥芮必峰,《描述乎?规范乎?——新闻专业主义之于我国新闻传播实践》[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1)56-62 

⑦陈清晗、李娜,《从新闻专业主义的视角解读韬奋精神》[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10(2):151 

⑧云国强、郑寅淑,《建构新闻共同体:当代中国新闻专业主义的发展与影响》[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0年第24卷,第5期,p10-15 

⑨郑涵、牛海坤,《跨文化视野下国际传媒文化面临的新困境——全球新闻专业主义道德伦理之反思》[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5月第17卷第3期,p120-133 

⑩罗宁,《网络舆论对我国新闻专业主义构建的影响》[j].《新闻爱好者》,2010(2):25-26 

⑾杨岑,《从“捐款门”事件看媒体新闻专业主义的缺失》[j].《电视时空》,2010(3):30-32 

⑿范以锦、段惠婧,《“媒”求尊严:传统媒体更有担当》[j].《新闻实践》,2010(5):14-16 

⒀郭磊,《房地产媒体报道文献综述》[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7):325-326 

专业主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闻专业主义 邵飘萍

新闻专业主义是资产阶级新闻学的重要概念,它是美国政党报刊解体后在美国新闻界发展起来的“公共服务”的一种理念。1896年,《纽约时报》在阿道夫・奥克斯带领下,提出高尚的新闻政策、独立公正的评论以及正确详尽的新闻资料三大目标,它们秉承奥克斯家族的传统,遵循公共服务的观念,而绝不服务于某一利益集团,这种基本形成的新闻信息模式,是新闻专业主义的根源。1947年哈钦斯委员会的总报告《自由而负责任的报刊》标志着社会责任论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新闻职业伦理和准则进一步得到确立,一系列的行业规范得以建立,逐渐构建出完整的新闻专业主义。

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理念:一、客观新闻学。二、新闻媒介和新闻工作者的独立地位及独特作用。在具体的媒介功能实践中,要求新闻工作者在选择和传播新闻时,按照“新闻价值”的客观标准进行取舍,以“客观性”表明其报道的可信性,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地位;在报道争论性问题时,抛弃个人的任何偏见、情感和观点,要求事实的准确和报道方式的冷静。新闻专业主义的要求为所有与新闻工作有关的人提供了一个可以操作的判断标准,成为通行的基本新闻价值观,尽管在实践过程中还并不能做到真正的中立和客观。

“新闻专业主义”不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但是在中国报人办报过程中已经涉及了很多符合专业主义的内容。现以我国着名报人邵飘萍为例,谈谈其在新闻工作实践中体现出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

邵飘萍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新闻学者和新闻教育者。在其14年的新闻工作生涯中,他当过记者、编辑、主笔、社长,在北方创办过当时颇具影响力的通讯社“北京新闻编译社”和进步报纸《京报》,同时积极参与中国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事业的开创工作,并出版我国早期的新闻学著作《新闻学总论》和《实际应用新闻学》。他用一支笔记录时代风云、抒写正义、卫真理,可以说,邵飘萍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贯穿其新闻生涯的始终。

一、献身新闻事业的精神和独立的办报思想

新闻专业主义者相信进步、理性、普遍的真理和标准,他们是独立的,承担着警戒和守望社会的职责,并以此作为终生的职业追求。邵飘萍短暂的一生几乎是与新闻工作紧密相连的。1912年杭州,邵飘萍与杭辛斋携手创办了《汉民日报》,大力宣传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揭露贪官污吏的丑恶行为,抨击封建军阀的暴力统治。1914年,邵飘萍与潘公弼、马文车等人共同创办了“东京通讯社”,分别向京、沪、汉等地著名报纸发通讯稿,揭露罪恶的二十一条。1916年,邵飘萍被《申报》聘为驻京特派记者,主要为该报撰写“北京特别通信”。同年7月,因为愤慨于外国通讯社任意左右中国舆论,歪曲事实,他一怒之下在北京创办了“北京新闻编译社”。1918年10月5日,邵飘萍又独立创办了《京报》,并与此同时,联合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及教授徐宝璜一起创立了“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揭开了我国新闻学教育和研究的序幕。邵飘萍曾经说过:“余百无一嗜,惟对新闻事业乃有非常趣味,愿终生以之”。直到1926年被害,邵飘萍一生都在为新闻事业和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而奋斗。

参照新闻专业主义的理论,报业是一种自治的体系,它应该且必须对政府、政党、政客采取一种独立和批判的态度,否则便不可能保持它在公众心目中的“保护者”形象,更不可能拥有公众的信任。邵飘萍在新闻实践中,一直以保守客观的态度、正确的立场判断是非。1926年在段祺瑞执政府门前,发生了骇人听闻的“三一八”惨案。邵飘萍到出事地点及相关医院实地进行调查采访,连夜赶写出《世界之空前惨案――不要得意,不要大意》等文章,谴责段祺瑞政府的暴行。邵飘萍认为,记者是“布衣之宰相,无冕之王”,是社会之公器,是“居于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外的第三者”,应为人民所用。而报业是独立于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第三种社会因素,负有教育民众、指导社会的责任。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邵飘萍确立了其独立的办报方针:一是监督政府,“必使政府听命于正当民意之前”;二是唤醒民众,教育民众;三是“顺时代进步之潮流”,表达报纸“对于解决时局的意见”。《京报》创刊时,邵飘萍提笔书“铁肩辣手”四个字挂于编辑室正面墙上,每日观其以自勉及激励同仁,这都反映了邵飘萍胸怀真理、不畏的倔强性格和办报宗旨。

二、高尚的职业道德观以及新闻职业“专业化”的努力

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是形成一种正式的道德准则,以利用它来将新闻提升到职业化和专业主义的层次,而职业道德也成为新闻专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新闻成为一项专业的必要条件。

邵飘萍最为重要的新闻道德思想是其很早就提出的“品性为第一要素”。邵飘萍说过,所谓品性, 包含了人格、操守、侠义、勇敢、诚实、勤勉、忍耐等新闻记者应遵守的道德。邵飘萍所说的“品性”就是新闻职业道德的全部要求。他常以“铁肩辣手”自励,在他的办报生涯中,从未被反动军阀和帝国主义所左右。他说“愿有志于新闻事业者,振起其责任心,凡事必力求实际真相,以探究事实,不欺阅者为第一信条”。因为在邵飘萍看来,记者的责任心归根结底是追求事实的真实性,以此赢得社会的信赖。在强调记者的品德修养时,他又提出了“对于新闻之来源,宜始终绝对秘密”、“凡个人私事不问其善恶,皆不得用做新闻材料”,对于“欲以新闻之面具而利用报纸为之宣传”的广告及“性与残忍性”类的新闻,记者都必须严加防范,什么可以公开,什么应该保密,要以对社会、国家、事业是否有益来衡量。邵飘萍将自己的新闻职业道德理念在其出版的《实际应用新闻学》中整理成章,为新闻工作者提供道德精神准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新闻工作并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新闻界鱼龙混杂,新闻工作者没有经过系统的新闻业务和技巧训练,以及缺乏新闻理念的熏陶,邵飘萍著书立说对当时中国的新闻工作具有现实意义,为新闻职业的“专业化”提供了一种可能。

邵飘萍对我国的新闻教育也做出了不凡的贡献。1920年,他从日本回国后,在蔡元培的支持下,与徐宝璜一起,在北京大学成立了新闻学研究会,并任新闻采访课老师。1923年又在北京平民大学、民国大学、法政大学的新闻系讲授同一课程。而建立起训练学校是新闻职业“专业化”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①张焱,《新闻专业主义对我国舆论监督的影响》,《求实》,2004(5)

②景刚,《新闻职业道德与新闻专业主义》,《当代传播》,2004(4)

③黄旦,《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对西方大众传播者研究历史的解读》,《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2)

④陆晔、潘忠党:《成名的想象: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话语建构》[J].《新闻学研究》,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