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启蒙音乐教育

启蒙音乐教育范文精选

启蒙音乐教育

启蒙音乐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幼儿园;音乐教育;误区;解决对策

一、引言

在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下,艺术教育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且更受重视。幼儿阶段是启蒙的重要时刻,在发展左脑时,右脑潜能也需要被开发。这个阶段的音乐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放松身心,更是艺术培养的转折点。因为这会对幼儿的艺术审美奠定基础,同时也会使幼儿的艺术素养得到提升,使他们萌生对于音乐的感性思维。

二、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意义

(一)帮助幼儿开发其创造性思维能力

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在接受幼儿园教育后,逐渐有了细腻的情感,四肢能产生更加和谐的肢体语言,洞察力也更加强大。掌握音乐知识能更好地开拓幼儿视野,例如学会打节拍,可以提高他们的体验和享受音乐的过程,在更好的年龄和谐发展,并帮助他们发展创造性的思维能力。音乐不分国界,在接受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幼儿不断发现音乐的魅力,不仅为自身音乐素养奠定基础,还通过学习音乐来提高了幼儿的音乐美感,改善幼儿的艺术观念,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这是实现高质量学习的重要过程。同时,学习音乐提高的不仅仅是音乐素养,它还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幼儿对艺术的审美观念,这与三观中的世界观与价值观相挂钩。

(二)促进幼儿创造力

音乐教育中包含着多种不同的音乐表演形式,幼儿在丰富的表演中酣畅淋漓地进行自我展现,在教师的指导下渐渐学会各种音乐表演形式,便可以自己进行创造,合理地设计出自己的节拍律动。与音乐保持一致的律动方法不是只有一种,这时幼儿可以大胆发挥想象力,也可以设计出不同的环节,有效地发展幼儿的创作能力。只有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与温和而优美的音乐结合在一起。肢体语言让幼儿在人体运动中表现出对声音的感觉,例如,在利用声音的游戏中表现出音乐风格。运动的设计应该尽量小,注重音乐方向和节拍强与弱的变化,以确保幼儿可以实现较小的,准确的,简单的,不影响音乐认知的音乐技能。

(三)有助于幼儿身心平衡发展

幼儿由于口头表达能力较弱,有时无法准确地表达出心中所想,因此他们的肢体语言较丰富。音乐教育不仅使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的力量和掌握音乐的技能,而且也使他们能够发觉出广泛的个人兴趣和思维,心向更美好的未来。如若为学生准备出一个特定的音乐学习基地,从而结合生活来更好地进行教学,音乐便能够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身心和气质。音乐教育中,节奏感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在从小培养好节奏感的情况下,未来可以更好地解读音乐作品,可以通过音乐来放松身心;学会打节奏后可以跟随音乐节奏带自己进入一个轻松的氛围中,有着营造氛围、调节情绪的作用。舒缓情绪、缓解疲劳,被音乐中的节奏感吸引从而转移注意力,很好地帮助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四)训练幼儿节奏感

节奏训练是音乐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音乐方法的核心是将身体作为一个重要的乐器,通过人的运动来挖掘音乐的基础。根据音乐教育中节奏感与律动感的教学,它通过物理活动的节奏性,来体验和发展人们的节奏,将其作为拍打节奏的工具。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已经有了初步的协调度。西方的音乐教育家曾说:“儿童音乐学习的初始阶段便是节奏的学习。”这句话直接表明了节奏感在音乐中所占地位之重。五音与节奏感都是可以靠后天练成的,音乐教育中的节奏训练同时也是挖掘和培养幼儿节奏感的一大有力武器,养成会打节奏的习惯,它会潜移默化地存在于幼儿的意识中,表现在行动中。幼儿时期是对艺术与知识重要的启蒙阶段,这一阶段的音乐教育很重要。

(五)提升音乐素养

在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中,音乐的节奏感不仅为他们的音乐培训奠定了基础,而且还提高了幼儿的音乐乐感,改善幼儿的艺术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这是实现高质量学习的重要过程。并且,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除了能够培养其音乐素养,还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幼儿对艺术的审美观念。

三、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存在的误区

(一)音乐教育没有得到充分重视

近年来,音乐教育已经逐渐普遍化,同时也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但在一些专业音乐知识方面仍然存在问题。首先,音乐教育虽然在当代教育中普及,但对其重视度不够。从课堂教学来看,部分学校仅把音乐课作为教唱课程或学习放松的课程,对于幼儿乐理知识的培养均未涉足,精细的培养更是微乎其微。其次,是师资力量。由于一些学校不重视音乐教育,聘请的音乐教师的专业水平较低,对学生的音乐教学只限于教唱方面,对音乐的专业知识并不了解,可能个别教师对此方面稍有涉足,但是其专业性也达不到要求,大部分喜欢音乐的幼儿只能通过音乐专业辅导班来进行培养。因此,音乐教育缺乏教师引导,导致幼儿的音乐启蒙培养往往难以起到较大作用。

(二)过度注重音乐表演忽略本质

鉴于幼儿发展的复杂性,确保有效和正确的教学仍然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主要和困难的任务。部分教师只专注于结果而不是学习过程。在对幼儿的音乐教育中,教师往往更加重视他们是否能够顺利完成他们的音乐表演,而不是学习的过程中是否真正学到了音乐知识,一味追求表演结果会阻碍幼儿音乐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与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最初目标背道而驰。

(三)教育方式没有进行改良

在传统的幼儿园教育中,一直秉承着学科教育。虽然现在提倡高质量的素质教育,这一现象仍然存在,特别是在音乐教育领域,在课程和教学方式方面缺乏一体化的情况下,音乐教育已成为一门只考虑到教唱歌技能的学科,并根据内容将其与其他学科分开。在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中,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按照音乐本身的逻辑进行的,都是在音乐教育过程中进行学习的。幼儿园需要一种非常独特的教育形式,学科教育不进行改善,会导致教育方式单一无趣,幼儿对其内容难以理解,进而威胁到了幼儿对音乐教育的兴趣。

(四)教师不注重音乐真正走进学生心里

幼儿在接受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对于一些音乐的概念不是非常清晰,无法体会到作品的感情色彩,无法在音乐中进行有效的学习。同时,教师忽视这方面的指导,对于一些关键的脉络没有很好的疏通,认为只需要进行简单的音乐学习就够了,而忽视了背后的人文色彩和人文关怀,从而使得幼儿的学习过程中总是缺少一部分,并且幼儿在未来学习音乐的时候,可能会把自己变成一个音乐机器,无法更好地完成接下来的音乐学习。在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中就要开始注重让音乐走进幼儿心里,而不是只浮在表面,这样才是从幼儿园开始音乐教育的初衷。

四、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教师要做好引路人的角色

教师在幼儿的音乐学习过程中应该给其一些启示,告诉幼儿如何让歌曲更加富有音乐性富有旋律性,而这一切都需要幼儿掌握足够的乐感才能进行接下来的教学。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打下基础,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如何将这个基础打得更加牢固,需要教师和幼儿的不断努力。例如,教师在课前可以为幼儿准备一些音乐史或一些理论知识,加以趣味的讲解讲给他们听,也可以让幼儿在课下利用家长资源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音乐,第二堂课时告知教师歌名与歌手,由教师播放给大家听,并耐心倾听幼儿为何喜欢这样的歌曲,让幼儿主动发现自己的兴趣与欣赏的音乐。

(二)重视幼儿音乐学习体验

中国的教育政策清楚地表明了幼儿园教育的目标:重点应放在幼儿学习技能上。在音乐教育中,理应贯彻同样的教学理念,对幼儿的音乐技能学习加以重视,而不是简单的音乐教育。幼儿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向幼儿灌输不同的观念和理解音乐作品的方式,并激发他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为了更好地让幼儿体验到音乐学习的趣味,可以添加游戏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学习主要以游戏形式进行。这样可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并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幼儿表达意见和提高创造力,为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例如,进行“节奏律动”小游戏,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让幼儿自行进行分组,几个人一起伴随着音乐节奏去尽情释放自己的身体,无论是跳舞或单纯地打节拍都可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音乐中的节奏律动让学幼儿配合音乐进行肢体舞动,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打开幼儿的学习热情,更好地进行课堂开展。

(三)分清教学侧重点

传统的幼儿园音乐教育侧重于音乐创作的教育和培训,也就是说,事实上,音乐表演和表现完全不同。音乐表演是一个低水平的简单的模仿和简单的技巧训练,音乐表现在艺术创作和欣赏中都需要较高水平,带有很高的情感色彩。从表面上看它是不可调和的矛盾,但事实上,他们是相辅相成的。音乐表现应该建立在音乐技能和技巧上,而音乐技巧也需要良好的音乐表演作为其内容,只有在正确考虑二者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进行音乐教育。幼儿园必须在开展音乐教育前提高教师素质,确保教师清楚地知道这二者间的关系再进行教学。

(四)教师同幼儿合力进行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视时代的发展,同时要不断将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良。无论针对怎样性格和怎样学习能力的幼儿,遇到怎样的课堂,都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从而使得教学方式多种多样,教学效率提高。例如,学校可以适当开展公开课,邀请幼儿家长来听课,在每节课后进行投票活动,了解各位有独立思想的家长对这堂课的满意度与想要教师改进的地方,并询问幼儿在课上欣赏与无法欣赏的歌曲,随之更改备课任务,帮幼儿解决问题。随着新课改的推出,教育界更加重视教育中的差异化和个体化,更加督促教师以人为本进行教育。

(五)充分保护幼儿的个性和创造性

在幼儿音乐教育中,幼儿的个性差异会引发他们对于音乐有不同的理解,在一些相同的感受之下会做出截然不同的反应。从身体上或是心理上以及外在表现和内在表现上都会有不一样的差别,教师需要很好地把握每个幼儿的个性特点,加以引导,并且教师应该认真地发现每个幼儿的情绪点以及他们不同的思想碰撞,设定不同的音乐风格学习,要及时发现,要学会倾听幼儿的心声,用尊重的方式来培养幼儿在音乐教育方面的学习。因为艺术本身就是需要个性思维的碰撞,要用最好的耐心和最大的诚意来帮助幼儿学习音乐。由于每一个幼儿的学习点与特长不同,所以教师更应该发现他们其中的一些小细节。发现他们那些不同寻常的地方,加以发展,这对于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观察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考验。

(六)开展主题式教学

在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中,教师可以采用主题式教学方法,使用这种方法需要教师具有高水平的培训技能。部分教师没有足够的业务水平,在使用这种教学方法时通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使用错误的教学方法等。音乐教育是一个过程,不同于别的学科,它需要思考和整合,全面发展幼儿的整体素质,培养幼儿的良好音乐情感,从而实现一定程度上对音乐的理解,而不是综合不同学科的内容营造一个单一的学习过程。因此,使用主题式教学的方法来学习音乐,很考验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应加强跨学科的融合,丰富教学主体。通常来讲,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应优先重视幼儿教育和发展他们的音乐能力,促进幼儿的创造性发展和对音乐的兴趣,以实现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价值。例如,开展主题教学,每节课相对应一个不同的主题,大方向可以分为中外两种主题内容,教师可以多引用西方音乐融合教学。在课前为幼儿准备一些西方歌曲,并将歌曲的故事、背景和想讲述的事都告知幼儿,让其从音乐欣赏中边听边感受。教师应该从小处做起,在进行音乐教学的时候应该让幼儿多留意身边的音乐性,如小贩叫卖和喇叭的广播都是富有音乐性的,要让幼儿从生活中就处处留心,来观察生活中的音乐性,给自己的乐感可以起到补充作用。

(七)注重传授幼儿音乐思想

在进行幼儿音乐学习中,教师应该首先抓住契机,给幼儿进行不断的音乐感知,让其感受音乐的美好。教师应该给幼儿搭配一些旋律简单,但是背后充满人文色彩的作品,让幼儿可以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不断拓展边界,了解音乐中更多的人文知识。例如,约翰·列侬的代表作《想象》,这个作品中虽然传达的思想非常简单,但是他的音乐性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他身后所代表着的是一个思想的延续。在进行音乐理解的教学过程中开发幼儿对音乐的想象力,创造属于自己的音乐海洋。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新课改为要求的大前提下,全面发展是教育改革的一大重点。注重幼儿音乐教育的培养,及时发现音乐教育发展中存在的误区,并进行改进,是积极响应中国大课改环境下要求学生全面发展的工作的过程。幼儿园音乐教育有一定的特点,它为幼儿最初对音乐的理解奠定了基础,因此,重视幼儿园音乐教育是不可忽视的。在幼儿阶段,培养其正确的观念,使他们能够打下艺术基础,为其在未来能够表现出自己的音乐和创作内容作铺垫,以实现整体的音乐质量的提高。在未来,教师一定会遇到更多的幼儿,问题可能也不尽相同,也会遇到许多的艰难险阻,但是教师应该有信心将它们一一克服,因为幼儿园教师的心中始终怀着一个崇高的信念,那就是为幼儿的茁壮成长和学习进步奉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

参考文献:

[1]周巾钰.当前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存在的误区及解决对策[J].新课程:综合版,2019(8):32.

[2]李娟.当前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存在的误区及解决对策[J].考试周刊,2018(6):174.

[3]宋慧芳.当前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存在的误区及解决对策[J].新校园,2016(5):163.

启蒙音乐教育范文第2篇

幼儿园音乐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是在深化幼儿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启蒙教育,迎接新世纪到来的背景下出现的。这是素质教育所提出的要求。

一、意义与目的

音乐教育,历来是幼儿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我们所研究的音乐教学模式力求合乎幼儿的身心特点,以审美为核心,以幼儿愉悦感受和积极主动参与音乐活动为出发点,初步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观、健康的审美情趣,扩展其知识以及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它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塑造完美的人格,并借助音乐获得积极的人生经验。我们结合本区教研的重点,于九八年探究和建立“感受表现型”幼儿音乐教学模式的构想与实践,旨在强化幼儿音乐教育的功能,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幼教质量,促使全体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得以全面、和谐、自主地发展。

二、内容与方法

幼儿园的教学模式一般是指: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原则的指导下,对设计的教学结构,以及相关的教学策略等因素进行优化组合而成的相对稳定而又概括的范型,其核心问题是教学结构,主要制约因素是教学目标和教育理论。根据幼儿园教学模式应含有的内涵,本模式确立的主要研究内容是:1、理论依据及基木思想,2、结构程序及教学指导。

在“感受表现型”幼儿音乐教学活动模式的研究中,我们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归纳法和验证法,即:将理论依据、特级教师的教学经验、市幼教中心教研组的“建模”成果,以及本区幼儿园音乐教育改革实践的体会,予以归纳并进行理性和逻辑性的分析,同时,为了论证本模式的可靠性,我们分期在机关幼儿园等进行试验、并逐步修正、完善。因此,本模式的研究过程,缘由是问题,动力是认识,起点是经验,过程是验证、形成是归纳。

三、结果与结论

“感受表现型”’幼儿音乐教学活动模式的研究,经过:理论学习→实践研究→专题讨论

→实际探索→改进教学→推广延用

前后近二个学期,其结果如下:

(一)理论依据及基本思想

在构建本模式的过程中,主要的理论依据是:音乐起源中的“情感表达说”、市幼教中心教研组首建的“体验型”、“表现型”教学模式所依据的理论、幼儿心理学,以及多位幼儿教育专家的教育经验。

广泛的教学模式的研究,我们首先想探究的模式是融“体验型”和“表现型”幼儿教学模式中主要思想为一体,且符合音乐本质特性及音乐教育规律的幼儿音乐教学活动模式。为此我们剖析了多位幼儿音乐教育专家的教育经验后发现众多幼儿音乐教育专家,除教育风格不一,特色各异外,在教学方法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以感受促表现”。由此培养的孩子,都能歌善舞,想象丰富,思维敏捷、全面发展。凭借上述思想理论的基础,我们初步构思形成了一种较适于幼儿音乐教学活动的,上有一定理论指导的,下有相应操作程序的“感受表现型”’幼儿音乐教学活动模式。

(二)结构程序及教学指导

教学结构程序是模式的表现形式和中心内容,我们所构想的结构程序为:

倾听入趣→感受体验→想象表现

其一、音乐是听觉艺术。人们对音乐的感知首先是通过耳朵的感受来进行的,以音响感知为情感培养的触发点,从而使幼儿感受体验到音乐的美感和所蕴含的情感内涵,这当该是本模式结构程序的第一步。幼儿教师在进行教学指导时,可采用以下办法:1、利用和创设相适宜的倾听音乐的环境,营造一种有利于幼儿倾听感受的生动场面,2、巧设提问,引导倾听,激发学习的兴趣,使幼儿在听赏中,自然地入情入境,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其二、音乐属“感性”教育,它又是情感艺术,所以“感受和体验”是幼儿音乐入门的关键。我们将“感受体验”作为本模式结构程序的第二步,即主体部分。在教学指导中。可参用以下办法:1、寓感受、体验音乐作品于游戏之中;2、整体或分段感受,逐步理解与感悟;3、听、想、说、唱、动、奏等方式融合,多渠道,多形式体验;4、借助设问、提问和简洁讲述,引导深刻感受、体验音乐语言要素。

其三:音乐这一“看不见,摸不着”的审美对象,往往需要在个人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的基础上,通过感知、联想、共鸣、想象等一系列心理过程来进行。并通过“表现”使其外显。所以,音乐还是门表现艺术,感受音乐是和表现音乐紧紧地连在一起的。所以,在倾听、感受、体验音乐的同时,促进幼儿的丰富想象和大胆表现,是符合一切审美教育的共同规律的,这对培养陶冶幼儿的美感和个性大有益处。因此,通过音乐想象力的培养,激励幼儿进行创造性的音乐表现,既是幼儿学习音乐的目的之一,也是幼儿教师的神圣职责。“想象表现”作为本模式结构程序的第三步,即重点部分,是十分必要的,幼儿教师在指导教学时可借用如下方法:1、引导模仿,启发想象,开展即兴表演;2、创编歌舞、配奏乐器,巧用电化多媒体;3、以想带动,学用结合,尝试再造创新。

通过近一年的对于“感受表现型”幼儿音乐教学模式的研究,我们认为:

(一)本模式适用于幼儿音乐教学活动,并在实施素质启蒙教育的今天,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稳定性;(二)本模式主导下的音乐教学活动,虽不能涵盖幼儿素质启蒙教育的方方面面,但它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促进幼儿音乐教学中实施素质启蒙教育的进程。

四、思考与建议

“感受表现型”

启蒙音乐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韩;社会音乐教育;比较

社会音乐教育不同于学校音乐教育,不仅是专业教育的基奠,而且是学校教育的填补,对全民文化素养的提高起到了不容忽视的现实作用。通过笔者韩国留学期间的学习和活动,可以看出无论是社会音乐的普及、教师资源的素质、传统音乐的传承,还是学生学习的目的两国均存在差异。

一、社会音乐教育的内涵

社会音乐教育是指受教育者在学校以外的场所所接受的相关音乐类的教育。社会音乐教育主要有政府主办和领导的机构教育、社会主办的机构教育和个人进行的私人教育三种形式。其中,包含音乐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审美教育三个方面的教学内容。

二、中韩社会音乐教育的比较

(一)社会音乐教育普及程度的比较

在韩国80%的孩子都会接受音乐教育,他们有的是付费请老师上课,有的是通过教会免费学习。自幼孩子们便会参加各种类型的公演活动,父母们也会经常以家庭为单位定期组织小型的音乐会。音乐理论的掌握、综合素养的提高、学业压力的释放和情感体验的抒发是韩国公民学习音乐的初衷,音乐对于他们来说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生都在享受的生活乐趣。此外,韩国是一个非常注重民族尊严的国家,他们将代表国家象征的音乐文化立为无形文化财产,并以立法的形式保护和传承,使传统音乐文化深入人心、根深蒂固。在韩国,不仅每个人从幼稚园就开始接受传统音乐的启蒙,而且社会上还成立了许多相关幼儿传统音乐启蒙的培训机构。在中国,社会音乐教育是文化教育的补充,有的家长是为了圆自己的梦;有的家长是为了孩子长大后有一个爱好,能够和朋友们一起玩、能够缓解压力;有的家长是因为和其他家庭比较,并通过考级的结果得到满足;有的家长是为了打基础,如果有一天文化课学习不理想,就让孩子通过艺考的捷径,获得本科学历。随着考级证书成为中考、高考的加分项目,以及重点高校特长生的特招对象,社会音乐考级的性质逐渐走向恶性的发展趋势。此外,虽然我国也非常重视传统音乐的保护和传承,但强调程度不够、政策力度不足,导致了只有呼吁、没有响应,大众对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性理解不深,未能植根沃土。我们应加深传统音乐文化的理性认识、加大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支持力度,通过借鉴韩国社会音乐教育和传统音乐教育的成功经验,提高我国音乐教育的全民性和民族性。

(二)社会音乐教育教师资历的比较

在韩国,音乐院校或综合院校的教师定岗名额有限,除了专项教授外,其他都是外聘教师。韩国对任职教授的标准也非常高。不仅需要递交履历、学术成果和科研成果,而且需要有十年以上的国外音乐学习的经历,或者是音乐界著名的音乐家、学术带头人。教授任职后需要向学生们公示自身的简历、学术成果和专业,以供选择。如果出现被退课或开课人数不够时,便会被停课。每学期末时,还会进行学生网上匿名评议,学校会结合评议结果认定教授。因此,即使是普通的社会音乐培训机构,教师也是国外名校毕业的海归硕士和博士,极大推动了韩国与国际音乐的接轨。据韩国官方报导,目前仍然有近五万名海归的硕士和博士没有职位,这也被动的提高了社会音乐教师的选拨机制,增加了音乐氛围的良性循环,确保了全民音乐素养和审美的质量。中国距离韩国社会音乐教育中的教师综合水平还有一定差距。教师能力不一、参差不齐,缺乏有教学经验的专业教师,综合素质、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堪忧。此外,我国社会音乐教育相关管理部门缺乏从业机构和教师的批准制度及监管力度,因此,导致社会上依然存在许多质量较差的培训机构和琴行培训班,社会音乐教育发展趋势不容乐观、有待改革与提高。但是,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想要达到80%的海外硕士或博士生毕业,且有一定的教育和表演经验,还是一个漫长的征途。不仅需要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更多的年青一代奠定物质基础,而且需要从幼儿阶段树立民族情怀、培养学习意识,使学生既可以走出国门,也愿意将所学回报祖国。

(三)社会音乐教育表演氛围的比较

韩国是一个社会音乐文化比较发达的国家,各个城市都有许许多多、数不胜数的规格不拘的剧场,即使是再小的城市、再小的剧场,里面的音乐灯光设备、专业调控人员一应俱全。此外,所有的剧场价格从免费到3万韩元(约180元人民币)不等,适合所有中低档价位的韩国公民,所以人们从小便会走进音乐剧场,聆听不同类型的音乐表演,感受音乐之美,社会音乐教育作为成长的必要因素,无形中提高了全民的综合素质、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中国也是一个非常重视社会音乐的国家。但是,这些剧场大都建立在一线城市,二线以下城市缺少政策和资金支持,相关音乐表演场所、设备和专业服务有限,全民普及程度还不够。所有公演价位按级别不等,少至几十元,多则没有明确上限。此外,观看公演的观众大多是音乐表演者、教育者、学习者或爱好者,未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性和普及性。

三、提升社会音乐教育的建议

首先,国家和地方政府机关及高校应提升社会音乐教育功能的认识,通过优化宏观制度、完善准营轨制、制定审核标准、扶植培训机构、明确办学资质、加强监管力度、明确合宜定价,不仅开设出符合中国国情和地域需求的机构模式,而且促进地域性社会音乐教育的平衡发展。此外,地方政府应充分利用高校、艺术团和室外等演艺剧场,公开招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演,为传统艺人提供展示的空间、为普及和振兴传统音乐、为非物质文化的活态传承贡献力量。同时,还可以招募各种类型的表演,丰富本市群众的社会生活,提高音乐审美能力,推动社会音乐的大众性作用。其次,以学校教师资格认证和考核标准为依据,结合社会音乐教育的自身特点制定相关的条件、内容、标准和认定制度,通过建立健全的师资引进和评价机制,提高专业教师的音乐素养和技能水平,提升社会音乐教育的专业技能和教学质量。此外,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目标,夯实理论基础知识、提升音乐审美能力、激发潜在创作才能。通过丰富教学内容、举办音乐汇报、优化考试方式,从根本上改革社会音乐考级制度,改变考核形式的单一性和固定性,培养学习动机的正确性,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用幸福的教育教育出幸福的人。再次,借鉴国外社会音乐教育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社会音乐教育的具体实践,研究出符合中国国情的、适合各个年龄段的教学和教育理论。针对各个社会音乐考级的教材,应打破固有模式,紧跟时代的脉搏,不断创新,使社会音乐教育形成良性的发展趋势。此外,普及受教育者人群,真正达到用音乐打动情感、用音乐净化心灵、用音乐教化德行、用音乐凝聚大众、用音乐维持和谐、用音乐启迪智慧的作用。通过发挥社会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提高全民综合素质。总之,随着新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水平不断提高,音乐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资源逐渐成为生产、生活和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学习的主流趋势。因此,正确看待中韩社会音乐教育的异同,借鉴韩国成功的经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音乐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朴长天.科学、先进的韩国音乐教育[J].乐器,2003,(04).

[2]李人亮.怎样认识韩国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艺术研究.2009,(03).

[3]武静.韩国求学的感悟———浅谈先进科学的韩国音乐教育理念[J].艺术研究,2009,(04).

[4]金顺爱.培养传统文化的记忆———韩国基础音乐教育掠影[J].人民音乐,2010,(01).

[5]凌琦.韩国音乐教育现状之思考[J].大舞台,2011,(11).

[6]吴媚.对韩国音乐教育的几点思考[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05).

[7]林琳.论我国社会音乐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音乐时空,2014,(23).

[8]梁婷子.试论我国社会音乐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4,(04).

[9]杨星.我国社会音乐教育现状及对策[J].音乐大观,2014,(09).

启蒙音乐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家庭;音乐教育;儿童发展;价值导向

纵观音乐教育史,其审美观点和价值取向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从美学立场,有自律论和他律伦;从意义观点看,有本体论和非本体论;从目的倾向角度,有主知、主美、主情、主德、主意等。自美国音乐教育家雷默的教育思想在我国音乐教育界传播开以来,强调基于音乐教育的本体价值的审美教育思想开始成为导向,一切“非音乐”思想被摒弃。但从家庭音乐教育的角度,笔者认为音乐教育的社会功能性还须引起重视。它对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世界先进音乐文化的传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教育的和谐发展,起着“根基”的作用。

一、家庭音乐教育的目标价值导向

儿童是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培养一代健康向上、和谐发展的继承者,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儒家“人之初,性本善”的论述充分说明了儿童具有极大可塑性,对我们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有着深刻启示。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说,音乐于家庭教育的功能在于,“韵律”及“和谐”是触及儿童灵魂的道路,音乐“使他们的行为优美,使受到正确教养的人具有高尚的灵魂”,用音乐潜移默化的力量,达到培养包含美在内的“善”的灵魂,实现“善的理念”这一基本目标。

现今,我国家庭音乐教育有相当部分急功近利成分,因此树立家庭音乐教育信仰,解决远期回报和近期回报的价值观冲突是当务之急。远期回报价值观是指儿童接受音乐教育主要以构建“人的素质大厦”为终极目标,培养终身喜爱音乐的良好习惯,形成音乐认知系统,达到有正确鉴别音乐的能力,造就其创造性劳动的智慧之根,最终成为和谐发展的人。近期回报价值观是指儿童接受音乐教育具有较强的功利主义色彩,其处于被动受训的角色,为成人的意念所左右。为追求尽快见效,成人不惜以牺牲儿童的主体性为代价,以达到所欲求的目标,如一个月能演奏的儿童曲目,和其他小孩比较等。

近期音乐价值观无视个体的发展规律,是对个性的摧残,造就了人们所熟知的品格不健全的“艺童”。远期回报价值观则珍视儿童个体成长的规律,从音乐认知中发展自我,使儿童最终成为未来学习的探索者,知识信息的加工者和富于个性的表现者。

二、家庭音乐教育的理念价值导向

本体与非本体结合,真、善、美统一,知、情、意、行统一,是家庭音乐教育的最高价值追求。虽然近年来各类宣传“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盛行,但对于我国多数家庭,审美教育的内涵还是较为神秘,概念仍旧比较模糊。笔者认为,审美教育就是让儿童从心灵深处发现美、感知美,与美达到和谐统一,最终能自发地创造美。首先,家庭应站在儿童发展的高度对音乐启蒙教育予以重视,并应具有恒长性。音乐智力在美国零点计划的成果中,被其领袖人物、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列为“与生俱来的八大智力之一”,与语言、逻辑与数学、空间信息、身体运动、人际和自我认识以及自然智能并驾齐驱。笔者认为,其发展起点应早于其他智力而存在,并伴随和促进各项智力的发展而贯穿儿童成长始终。家庭音乐教育应遵循儿童成长规律,把握其生长关键期,循序渐进,与其他教育一道共同促使儿童健康、科学地发展。美国心理学会罗斯彻教授和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学习与记忆神经生物学中心的戈登·肖博士所做音乐欣赏对空间——时间推理能力关系的实验,证明音乐对儿童的学习发展的重要性等研究都说明了音乐教育在人生之初的必要性。

其次,家庭教育的音乐作品的筛选应以音乐成就目标为指导。现代社会,商业化音乐充斥着每一个角落,大量庸俗的、直白的、内容不健康的音乐影响着儿童的音乐听觉,作为教育的启蒙地,对音乐作品的遴选尤为重要。家庭音乐应选择那些朴素的、经典的、具有魅力的作品,营造一种健康向上、严肃活泼和具有较高艺术水准和教育价值的音乐环境,在儿童认知的范围内,尽可能多地介绍一些优秀音乐的背景知识和具体的较简单的音乐知识,使其在自然学习的过程中熟悉这类音乐,潜移默化地对这类音乐有鉴别能力,形成对这类音乐的积极情感反应。在此,美国国家幼儿至四年级音乐成就标准值得我们借鉴:用简单的术语描述至少两种代表性文化(本国)的音乐怎样使用音高、节奏、力度和音色等基本要素。

最后,家庭音乐应尊重儿童意愿。目前,我国家庭音乐教育的成就目标大多是以各类考级和专业院校考试为主流,另外是相互间的攀比心理,这些都给儿童音乐学习造成较大心理压力,而违背了其本身意愿,其结果是儿童的外在技能水平与内隐感知情绪形成了巨大的失衡,最终导致其成了“天才式艺匠”,可能造成其终身从事音乐职业而内心不喜爱音乐艺术的可悲结果。笔者认为,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浓厚的兴趣,采用引导的方式,让儿童树立终身喜爱音乐的志向,才是家庭音乐教育的最佳效果。

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www.studa.n三、家庭音乐教育的内容价值导向

音乐教育内容的核心应是本地区、本民族的优秀音乐,然后才是其他民族的优秀音乐文化及经历史淘涤、流传下来的世界化跨时代的优秀音乐文化。现代和未来的中国人,首先应该真正理解中华民族的音乐内涵,具备本民族的文化素质,其次才是对其他民族文化进行选择性地吸收。世界音乐教育学初步研究的结论之一是:世界音乐教育在实践中应该把本民族的音乐作为这种教育的起点,把相邻和相近文化区域的其他民族的音乐作为向世界迈进的第一步,最后进入与本民族文化心理距离较远的内容。作为家庭音乐教育,应遵循儿童心理发展规律,考虑其自身的起点。从内容上以本地区的优秀音乐作品和形式为起点,随后扩展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音乐文化,如具有我国特色的东北秧歌、西部腰鼓、京韵大鼓、山东大鼓、说唱、评弹、江南丝竹等民族音乐类型及表演形式,最后进入世界性的交响乐、歌剧等内容,达到效果意义皆得之。

对格调不高的流行音乐作品和形式应该坚决抵制,拒绝其进入家庭音乐的范畴,使儿童从心理上产生反感。莱兹(R﹒Letts)曾说:“流行音乐所使用的,是贫乏的乐汇,简陋的结构和高度意料之中的发展手法。”美国医学会研究表明:“沉浸于摇滚乐文化尤其是崇拜重金属风格的青少年,与学习成绩下降,婚前性行为,吸毒及其他恶性行为相联系。”从儿童的未来着想,家庭音乐教育应有高度的警觉性。

四、家庭音乐教育的形式价值导向

笔者认为,家庭音乐教育形式上应该是:以多样性为主,以民族性为主,兼顾中西和谐发展。当前,我国家庭音乐教育主要推崇钢琴及小提琴的学习,而二胡、唢呐、笙等本民族乐器问津者极少;学习芭蕾舞、国标舞者多,而学习秧歌、腰鼓富有民族特色的舞蹈者少;进入各类音乐培训中心者多,踏入田野乡间探访民间音乐文化者少。

父母作为家庭音乐教育的主导者,应该有全面、高度的民族意识,充分认识儿童是文化的传承者,未来的建设者,民族的振兴者,他们的精神状态,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态度,将对民族文化建设与传播取决定作用。因此,在引导他们走向西洋乐器,走向高雅艺术的同时,也不能忽略本民族的音乐文化,走向田野、走向乡间、走向民族音乐文化的源头。

合理利用儿童的游戏天赋,渗透音乐教育,通过简单必要的音乐知识学习,使儿童学会音乐感知、思维、想象,获取丰富的音乐体验,体验越多,就越能够使孩子们更好地伴随着愉快的心情,自然而然地进行音乐表现。利用网络获取引领世界潮流的音乐教育信息,学习世界先进的音乐教育方式,如奥尔夫声势教学法、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柯达伊民族音乐教育方式及手势教学法等。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儿童用音乐进行交流,如与其他家庭联谊,家长共同参与,用双人、小组、集体相结合的活动模式,应用简单乐器,进行用音乐对话游戏,让儿童体验音乐创作实践和互相默契配合的快乐。与儿童一起谈论音乐,尊重其对音乐表现和情感的独特见解,鼓励其参加富有创造性的音乐活动,最终让儿童保持对音乐稳定、深刻、强烈的热情状态。

家庭教育是早期的教育,其时间最长,对儿童的影响也最深刻。因此,在正确价值观指导下的家庭音乐教育对家庭氛围的和谐,对儿童的成长发展,乃至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振兴,都有着无可估量、积极深远的意义。“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人”。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传统与变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日)高萩保治著,缪裴言,林能杰,缪力译.音乐学科教学法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3]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启蒙音乐教育范文第5篇

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乃是一种使人迷恋善良、美丽和人道主义最美妙、精细的手段……”。音乐是人类生活的反映,也是人们抒发情感的方式。用音乐愉悦生活,使人们获得高尚的情感。音乐有集中注意﹑激发思维﹑发展语言﹑丰富想像的作用,可以促进幼儿智慧发展;音乐有调节情绪的功能,能给幼儿美的享受,美的音乐能够使幼儿情绪高昂地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去……

音乐有其独特的特征,因此对幼儿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幼儿音乐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意义深远的新型课题。“幼儿音乐教育”是对幼儿进行的音乐启蒙教育。它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培养和发展幼儿对音乐的兴趣。音乐教育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幼儿的音乐能力和增强幼儿的审美能力,还能够使幼儿在音乐活动中通过感受﹑体验﹑表现“美”的内涵,从而使幼儿获得身心发展的“和谐之美”。幼儿只有学会认识音乐﹑驾驭音乐﹑学会寻找和体会音乐之“美”,才能进入音乐的天地并借助音乐获得积极的人生体验。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成长。所以,幼儿音乐教育是幼儿能否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我国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任教内容和任教方法这两个方面:

一、任教内容方面

在音乐教育中,教师一般都侧重于对幼儿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对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当然,教师对幼儿的技能培训在教学实践中也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音乐教育中需要突出如何让幼儿在潜在的美感中体会到音乐的节奏、旋律、音色以及乐曲的整体结构。培养他们把美感辐射到音乐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去。使审美教育在循环反复中得以提高和发展。从而提高幼儿的心理审美素质。例如:演奏《泉水叮咚响》时,一般来讲教师主要注重孩子如何去唱好这首歌曲,而没有依靠让孩子体会曲目的音调、节奏来吸引他们对音乐的浓厚兴趣。而我则用一个水壶装上水放到教桌上,再用吸管吸上水,从很高的位置往水壶里滴水。同时让孩子们闭上眼睛仔细去聆听水壶里发出的”叮咚”声,引导他们去想像这个声音发出时歌曲里面的环境,声音之间的快感和音符,然后再叫他们去模仿这个声音,去幻想在这个幽静的环境之下音乐所辐射出的内涵和潜在的微妙感觉……这样会使教育内容更丰富、得体。

二、在教育方法方面

在这方面主要体现在模仿性成分太多﹑教具的陈旧﹑教材内容呆板等问题上。

1.模仿性成分太多。包括音乐题材,表演的动作,游戏的主体内容等。很多教师都是复制原有的音乐游戏,而且在教导的方法上都是按照原来的基本要求去实施和开展。比如按照教材里的所有内容原本的予以辅导或者大量模仿别人的教材,这样取得的效果是不明显的。

2.教具的陈旧。教具就像教师手里的魔术棒。如果发挥的淋漓尽致则效果事半功倍,反之则没有任何意义,而且容易使孩子产生抵触情绪。因此,选择具有生动、新颖对孩子具有吸引力的教具将对音乐教育的的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教材内容呆板。幼儿对新鲜事物较感兴趣。如果教材内容呆板,孩子们会表现出的漠不关心的样子和淡然情绪。这种模式会削弱幼儿对音乐的探索性和创作性。因此,在教材的内容上下功夫也是幼儿音乐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针对现在音乐教育的状况,结合自己多年的幼儿音乐教育的一些探索、实践和经验,大胆思考、改变教育思维与模式,旨在通过音乐教育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健全他们的启蒙思维。让“音乐”成为儿童生活的灵魂。那么,幼儿有什么样生理特点?我们又该如何针对幼儿的生理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呢?这是开展幼儿教育是否成功的核心内容.根据幼儿的的生理特点和个性,以及对幼儿教育的见解,综合自己的实践经验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剖析如下:

(一)以幼儿对新生事物具有“趣味性”的特点,采取“以趣引趣”的教育方法

兴趣是幼儿产生学习动力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幼儿从事活动的内在力量。因此,我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使音乐活动充满情趣,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激情及动力。主要在体现于教材趣味化﹑设计趣味化﹑教法趣味化三个方面:

1.教材趣味化。我在选择教材时,总是尽量选择从歌词到旋律,从体裁到形式,从结构到风格,都能贴近幼儿生活的教材。体现儿童情趣的教材,同时根据相关的题材加以改编,体现生动、活泼、趣味性。如歌词“汽车”演变成“汽车,嘟嘟嘟”;“流水”演变成“流水,哗哗哗”又如歌曲《走路》,小兔走路蹦蹦跳跳,“蹦蹦跳跳”的旋律平行,节奏短促跳跃,表现小白兔跳的生活特点;小花猫走路静悄悄,“静悄悄”旋律下行,渐渐减弱,表现小花猫的生活习性。这样就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这些动物的动作特征。比喻贴切、生动有趣。孩子易记、易学、易懂,适合幼儿的兴趣爱好。

2.设计趣味化。音乐教育活动设计的好坏,往往决定了音乐教育的成败。因此我对每一个音乐教育活动都要根据教材对结构内容进行精心设计。使之情节化、承上启下、自然过渡。这样就能使幼儿从一个陌生的主题走向一个熟悉的、感知的、进程性的意境。在这个意境中不仅让孩子感受音乐,而且让孩子表现对音乐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使音乐活动顺利有序的进行。通过老师的精心安排,使幼儿感到音乐活动的趣味性。比如教孩子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曲时,我自己充当孩子们的妈妈,让孩子们充当歌曲里的那个孩子,在唱歌的过程中我用双臂去和孩子们拥抱……把亲情和故事的情节化为一体,把这首歌曲设计成一个动人的故事。而且根据故事的气氛引导孩子的表情,从而把教材设计得趣味化、条理化、结构化。

3.教法趣味化。“好奇”是幼儿的心里特征。“形象”是幼儿的思维方式。幼儿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心理,与此同时他们也善于用”形象”的思维去对”好奇”的事物加以思考、想像、揣摩。我利用这两个特征抓住幼儿的心理把音乐题材的内容变得“好奇和形象”,充满艺术色彩。我把同样的题材“趣味”化之后变得引人入胜,新奇和形象﹑生动。幼儿便于接受并积极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去。我对这个方法体会尤为深刻。比如教孩子们做“猫和老鼠”的音乐游戏。我用相应的乐器作背景,用道具比作猫和老鼠,再结合动画片《猫和老鼠》的内容,让孩子去想老鼠本来怕猫的,为什么猫老是被老鼠弄得晕头转向?让他们去模仿猫和老鼠的动作,用自己的形象来融入到这个游戏中去,利用他们”好奇”的心理把音乐游戏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二)以幼儿情感化为特点,采取“以情动情”的教育方法

达尔克有句名言:“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是情感过程”。因此对音乐教育的重点应该着眼于引导幼儿对音乐情感因素的体验。那么,怎么利用音乐感受达到情感交流,让幼儿轻松愉快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去呢?我得出的经验是由“情”转变成“爱”。只有用“情”去打动幼儿;以“爱”去温暖孩子;用强大的感染力去体贴他们;用微笑去抚慰他们,他们才会在“爱”的情感氛围下茁壮成长。

另外还应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努力创造一种平等、宽松、和谐的气氛,以此来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因此,教师的情感、气质在教育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师要以自己在审美欣赏中的情感表现出感染力。另外教师对音乐也要有敏感性,具有善于发现、捕捉、审美的能力。教师加强与幼儿心与心的沟通与交流。采用以“情”动“情”的教育方法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形体训练《花儿笑》进行时,我让孩子意识到眼前就是一片花丛,然后再引导孩子们一起表现出惊奇、喜爱,然后想去闻花的香味,也想去摘美丽的花朵,又怕别人看见的表情。但又要让孩子们知道假如去摘花的话则是损坏自然的一种不良行为。让幼儿从心里变化中和老师一起去体会、寻找、去看、去闻、去摘然而又没有去摘等一系列动作化情感。同时在语言、体会、表现都恰到好处时结合题材,把情感融入到每一个细节的音乐活动中去,让幼儿在情感的底蕴中去领会每个动作的情感内涵。

还有就是要求教师在教育的同时让幼儿和音乐产生共鸣。如乐曲《欢乐的牧童》,教师不仅要引导幼儿去体验牧童欢乐的心情与感受,还要让他们联想到辽阔的草原,蓝蓝的天空,引导幼儿去体会和感受草原的美丽。描述时要有激情,形象的表现高兴的动态细节,让孩子说出内心的情感体验,情感的表达会逐步的变得细腻、深刻。

(三)寓教于乐是幼儿音乐教育的又一特点,采取以“乐”为教的教育方法

音乐艺术有娱乐的特点,这是吸引幼儿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用音乐娱乐性的特点,引导幼儿在玩乐中学习、在快乐的气氛中体验生活。把音乐教育寓于愉快的音乐感受和音乐表现之中。引导幼儿在愉快的,富有艺术特点的教育活动之中受到教育。以“乐”为教的教育方法促使幼儿变得活泼、开朗,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四)幼儿具有潜在创造力的特点,采用“以新带新”的教育方法

奥尔夫体系的核心观念之一就是在不断的创新中获得新的生命力。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培养幼儿在自我探索中获取知识,在自我探索中增强创造力。教师是幼儿创造力的挖掘者。因此,我较注意启迪幼儿的形象思维来创造表达歌曲的音乐形象。比如改变歌曲的格调。本来用小提琴演奏的曲目,我用钢琴来演奏。改变了原有的格调,再结合教具,采用生动、形象的表达方式发掘音乐活动中幼儿的潜在思维和创造力。比如和孩子们做《乌鸦喝水》的音乐游戏时,我把《乌鸦喝水》这个故事的内容用简短的歌词和轻快、明亮的的歌调编写成一首儿歌。再用相应的教具来让孩子加入到乌鸦喝水的音乐游戏活动中去,根据这个故事的构思引导他们去表演,使孩子们在轻松而快乐和充满稚气的童声环境中动动脑筋,开发潜在的智慧和创造力。其次,也根据这个故事的内容让孩子去发挥自己的想像力,让他们自己去唱,去演。这就需要教师去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善于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去发现,鼓励和培养孩子们如何去创新。以”以新带新”的教育方法促进幼儿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超级秘书网

(五)针对幼儿的个性和优势采取”因人施教”和”灵活运用”的方法

每个幼儿会因成长的环境差异而产生不同的个性,不同个性的幼儿对音乐的领会和敏感程度是有差别的。因此,针对个性不同的幼儿采取”因人施教”和灵活运用”的方法也是很重要的。因此,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在教学中发挥幼儿的积极主动性,使幼儿成为真正的主人。

2.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对有艺术天赋的幼儿要注意发展它们的艺术潜能。而且不可以整齐划一。

3.积极发挥教师的的指导作用,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