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专业艺术培训

专业艺术培训范文精选

专业艺术培训

专业艺术培训范文第1篇

笔者认为,教师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贯穿职业生涯的过程,是动态的概念。具体来讲,“教师发展”是指教师在职业生涯中,通过终身学习与教育实践,主动地获得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逐步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发展自己,从而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的成长过程。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主要为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和环境设计等领域的职业岗位培养能从事相关设计以及掌握现代设计技术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其高职教育性质和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艺术设计类教师职业特征,即高职艺术设计类教师必须具备“双师型”能力,成为“双师型”教师。这一职业特征使艺术设计类教师发展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与个性。笔者认为,高职艺术设计类教师发展的内涵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具备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素质,要求具有先进的高职教育理念,具备课程设计与开发能力以及课程教学能力、教学评价能力;第二,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素质,要求具有艺术设计类行业或职业岗位的专门知识和丰富的专业实践能力;第三,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第四,具备完美的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具有敬业和奉献精神、良好的品德。总之,艺术设计类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一定的科研能力,还应具有较强的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能力。

二、高职艺术设计类教师发展的现状

1.艺术设计类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

(1)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随着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艺术设计类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为了满足教学需要,学校引进了一批年轻教师充实教师队伍。笔者调研发现,高职艺术设计类师资队伍中青年教师的比例高达75%以上,青年教师已成为教学工作的主体力量,造成教师年龄结构上不合理。另外,师资职称不高也是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一个普遍现象。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师只有中级和初级职称,副高及以上职称所占的比例较少,且多为传统的专业如美术教育专业等。

(2)教师职业教育能力不高。目前,我国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师绝大多数来源于普通高校本科生或部分硕士生,甚至是非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他们毕业后直接进入高职院校从事艺术设计教学工作。这部分教师缺乏教学实践经验,缺乏企业背景,缺乏来自设计一线的实践与动手能力、现场教学与指导实训能力、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职业辅导、就业指导和实践操作等职业工作教学能力。另外,虽然部分教师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他们对教学的投入明显不足,既缺乏对高职教育和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又缺乏对教学手段及方法的思考和探索,这对艺术设计教学产生十分消极的影响。

(3)教师科研意识淡薄,水平不高。科研水平是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支撑。教师科研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教师对自身专业领域前沿知识的把握,也影响教师的具体教学。因此,加强科研工作对教师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而当前艺术设计类教师的科研意识不强,科研水平整体不高,发表学术论文和著作的数量较少,质量也不高。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是艺术设计类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专业比较特殊,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学历断层现象,基础研究能力有限;二是大多数艺术设计类教师缺乏参与科学研究的热情,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没有形成科学研究的良好氛围。

2.缺乏对教师发展的认识

教师发展是贯穿职业生涯的过程,其内涵是不断丰富与发展的,而对教师发展的内涵深入理解,是教师自我发展的前提基础。从调查结果看,大多数艺术设计类教师缺乏对教师发展的认识。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对教师发展的内涵不明确,认为教师发展即教师培训,对教师发展概念及内涵比较模糊,尤其对高职艺术设计类教师发展的内涵缺乏清楚的认识;

(2)缺乏明确的自我职业发展规划,大多数教师缺乏自我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明确的个人职业发展方向,认为自我发展水平不高是因为外部环境的不理想。殊不知,在教师发展的内部驱动力和外部驱动力中,前者是决定性因素。

3.缺乏一个有效的促进教师发展的机制

目前,高职院校都在抓内涵建设,因为他们都已认识到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对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性。然而,调查发现,尽管不少学校及艺术设计学院(系)出台了相关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与制度,但还是停留在“建设”层面而非“发展”角度,缺乏对教师个人发展需求的关注,更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促进教师发展的管理机制。这导致部分专任教师外出培训与下企业实践锻炼往往流于形式,得不到真正的落实,个人发展的内部动力被削弱了。因此,在高职院校内部成立专门的教师发展机构,规划与运作教师发展已势在必行。

三、高职艺术设计类教师发展的对策

提高当前艺术设计类教师队伍的水平,实现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促进艺术设计类教师的发展。艺术设计类教师发展依赖于教师所处的外部环境和教师自身两方面的因素,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内驱力和外部环境的有机结合,教师自身发展才能实现。笔者建议采用以下两个方面对策,实现艺术设计类教师的发展。

1.学校应搭建发展平台,营造教师发展环境

虽然自身发展是教师发展的根本,但如果缺乏外在环境提供的支持,大多数教师不会主动发生改变。营造良好的教师发展环境,可以使教师得到更快成长,从而为建设一支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艺术设计类师资队伍奠定外部条件。学校应站在教师发展的角度,关注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为艺术设计类教师搭建发展平台,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1)创建教师专业共同体。教师发展既有个体特征,又有群体特征。实现教师个体以及教师群体的“双赢”,需要一个良好的团队学习机制,即教师专业共同体。教师专业共同体是以学校为基地,以教育实践为载体,在团队情境中教师通过相互学习、合作、探究等形式,促进教师整体成长的提高性组织。艺术设计类教师在求学历程、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等方面都存在个体差异性,即使是教授同一门课的教师,他们在教学的整体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方面也存在差异。而这种差异性在教师专业共同体中就是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为此,学校和艺术设计学院(系)应该创造条件,以学科或专业的形式建立教师专业共同体,并建立有效的保障制度及评价机制。在专业共同体中,教师之间通过交流、合作、探讨、学习、分享,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与教学实践,从而实现艺术设计类教师的共同成长。此外,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创建,也有利于艺术设计类教师产生归属感及形成共同的价值目标,增强凝聚力。

(2)加大校本培训力度。校本培训是以教师所在学校为阵地,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为目标,有组织、有目的地对校内专任教师进行在职培训的实践活动。它是促进教师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方式。校本培训的内容包括先进的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技能、教育科研方法、职业道德等,其培训形式包括专家学术讲座、科研培训、合作学习、国内外访问学者、出国进修深造等。学校和艺术设计学院(系)要针对艺术设计类教师的特点,将教师参与校本培训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开展,制订具体的校本培训计划,引导艺术设计类教师积极参与校本培训,完善艺术设计类教师培训学习激励与评估机制,为教师的进修培训提供有力的保障机制,创建教师个人培训档案,调动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艺术设计类教师的专业素质及教学水平,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此外,学校还应将艺术设计类教师参与校本培训及培训效果作为教师教学业绩考核的依据。

2.教师自我发展的途径

(1)明确高职艺术设计类教师发展的目标。目前,我国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正从规模扩展转向内涵提升的阶段,教育质量的提高、高技能应用型设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主要取决于艺术设计类教师的水平。教师水平的提高,教师发展是关键。教师持续、高质量的发展决定了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保障高职艺术设计教育质量,要求艺术设计类教师根据自身专业能力的现状明确未来自我发展的目标,用期待目标指引具体的发展。而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群体的变化、学生学习能力差异程度的增大,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构成挑战。教师应冷静面对,努力适应。一方面,教师要掌握高职教育发展规律,增强职业道德;另一方面,教师要拓展自身专业知识,强化专业技能,不断提高教学能力与职业素养。这既是顺应高职教育发展新形势的要求,也是适应艺术设计教育不同发展阶段对教师发展的要求。高职艺术设计类教师发展任重道远。

(2)树立高职艺术设计类教师自主发展意识。高职艺术设计类教师发展固然需要学校政策的支持,但教师个体也应以自我发展需要为动力。艺术设计类教师发展的主体还是教师本身,教师发展应是主动的发展,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自主发展意识是教师本人对自身专业能力现状,以及对未来自我发展要达到的目标的自觉认识,是教师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是保证教师不断自我发展的内在主观动力。实践表明,如果缺乏发自内心的热情参与和积极向上的态度,那么,教师发展很难得以实现。只有具备自主发展意识和能力,教师才能自觉地采取促进自我发展的手段和措施,从而实现自我发展。艺术设计是一门非常“前沿”的学科,不同时期,其学科设置不尽相同,具有严密的科学性。艺术设计类教师面对的是一门“发展性”的学科。为此,高职艺术设计类教师必须具备自主发展意识,积极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机会,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实现自我发展。

(3)积极开展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教师本人所从事的一种自我反思研究,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研究对象,对自己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结果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改进的过程。杜威认为,反思是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的有效学习方式。实践表明,行动研究有利于教师通过反思与行动,发现自己教学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并运用教学理论和方法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采取行动解决,提高教学质量,最终达到自我发展的目的。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其教学内容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领域。艺术设计教育在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技术能力的同时,还应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此,艺术设计类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开展行动研究,对自我进行分析,学会运用反思性教学策略来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促进自我发展。此外,教师通过行动研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归纳、概括、反思、评价,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科研水平。

四、结语

专业艺术培训范文第2篇

一、企业顶岗锻炼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大多数来自于综合型大学,具备较强的理论知识和学术研究能力,但对于企业行业一线的技术能力相对缺乏,这就不符合高职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就形成了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师缺乏技术能力,鉴于人事制度管理的要求,技能型的专业教师从企业引进是不现实的,同时过量聘请兼职教师也不便于师资队伍的管理。目前,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培养存在一定的难度,而通过挂职顶岗、企业培训等方式在企业一线连续培训能够使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得到真正的锻炼。教师可以获得相应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了解企业一线的生产设备、技术工艺等,参与企业的项目实施过程,以企业人员的身份深入到项目中去,在企业中收获到真正的技能锻炼。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在指导学生顶岗实习时,要尽可能和相关专业企业接轨,进行项目化教学,并将企业文化的创新理念融入实践教学。通过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与改造,锻炼教师的创新和研发能力,对外开展各类专业技术开发和服务。教师通过在企业实践,利用自己的理论知识帮助企业解决一些问题,也通过企业的锻炼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用以提高专业教学的水平,使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加快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培养的进度,为培养更多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做出贡献。

二、岗位培训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师要想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动态、掌握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前沿动态,就需要多外出参加专业培训。针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特殊性及人才培养的职业性和实践性,教师要加快理论学习和技能培训,这样才能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师资培训可以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是教师掌握和补充新知识、新方法的重要方式。因此,应加快、加大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的培训,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和辐射作用,通过带动一批、培养一批,形成一支相对稳定、业务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要想在高职艺术设计教育行业有一批解决问题能力强、专业技能水平高的师资队伍,就需要加强企业、工厂、学校、事业单位紧密合作,形成一套完善可行的师资培训制度。学校要结合专业建设发展的需要,为相关专业教师提供创造学习培训的机会,完善专业教师的培训制度。结合学校发展的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让专业教师能够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参加培训、进修,不光是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能有更深的研究,在技能上也要有丰富的经验。有效地将理论教育和实践技能教育紧密结合,把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校本培训及时解决,并举办相应的教学专业技能大赛,将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分享和沟通,形成推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师提高专业技能水平的良好平台。

三、发挥名师及教学团队的作用

名师引领、团队合作的模式在目前的师资队伍建设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名师教学以及高级职称教学团队的引领作用,可以形成互帮互助的师资培养模式,深化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推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通过教学过程中的“传帮带”、“老中青”结合,可以促进教学经验与教学内容的交流,给青年教师一个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借助名师的威信和力量可以带动整个教学团队的建设,形成良好的团队风气。通过青年教师导师制、青蓝工程等形式培养一批专业建设、业务能力、教学改革、科研能力等方面业绩显著的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形成一个有效的师资梯队。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专业综合能力及技能水平相对薄弱,专业技能缺乏广度和深度,需要通过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以老带新,帮助青年教师把好教学关,以促进师资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和结构优化。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设置相对灵活,专业知识更新也较快,因此专业教师的专业知识积累和综合能力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教学团队的互帮互助,整体规划本专业的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学生就业、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可以体现一个团队的力量,减轻部分教师对自己专业发展规划不足的问题。高职教育的发展必将面向国际化,要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特色鲜明的专业师资队伍,需要结合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以及人才培养方案的需求,将师资队伍的背景多元化,岗位技能专业化、教学形式特色化。发挥名师引领作用、团队合作作用,能够很好发挥优势互补、效益倍增的优势,提升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业务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四、跨界合作

当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事业自身也在不断的发展,对高职教育事业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专业师资队伍的培养模式也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寻求更多的方式及合作伙伴,以提升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师资培养的力度。高职院校在抓内涵建设的前提下,应自觉跨越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院校的领域进行合作,已成为指导和引领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新理念,也就是“跨界合作”。“跨界合作”是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师资培养的一种新的模式,也就是通过行业、产业和企业,充分利用它们在设备技术上的优势,提升专业教师个人综合素质及技能,拓展和优化专业教师的师资队伍结构。高职教育招生规模的快速发展,使得高职师资队伍压力过大,客观上也需要相关行业、企业能够胜任高职专业教学的业界高技能人才加入到学校的教学工作中来。同时,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也比较了解本行业所需的最新技术及人才需求,可以在教学、实习、评价、规划等方面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跨界合作”也是解决高职院校高技能师资短缺的重要方式。在“跨界合作”理念的引领和指导下,目前,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通过多种方式推动师资队伍的建设,扩大师资队伍的建设规模,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师资培养制度不断完善。结合学校师资建设发展的需求,建立教师下企业实践制度、职业院校教师培训进修制度,创建一支以提高实践能力为根本,以完善自身综合素质为保障的合理优质的师资队伍。

五、结语

专业艺术培训范文第3篇

长期以来,尽管我市对艺术教师也进行过多次短期学科间技能交叉的培训,但由于时间短、经验不足,所取得的效果甚微。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积极推进课改实验向纵深发展;为了使艺术教师的的专业素质与专业技能得到有效的提高;为了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了教师更好的服务于教学,*市教育局于2009年7月17日——26日,7月29日——8月7日分两个时段对全市小学艺术教师进行了为期20天的学科专业知识交叉培训。

本次暑期培训,参加培训的专职小学艺术教师共44人。

为做好本次培训,从培训初期考试摸底到培训计划的制定,到授课教师及培训内容的确定,以及培训过程的管理,教研室都作了充分的准备和周密安排。20天的暑期小学艺术教师培训,由于计划周密,措施得力,管理到位,又注重人文关怀,同时培训内容丰富,培训形式多样,因此,受到了参培教师的高度评价。

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制定培训计划。

培训前,按市教育局统一要求,由相关学科教研员出题,对全市小学教师进行了统一摸底考试。在了解教师综合素质同时,主要了解教师对教材的掌握程度及教学需求。在此基础上,教研员崔波和市级小学艺术教师骨干一起制定了音乐、美术两班的培训计划。做到培训目标具体明确、培训形式灵活多样,、培训内容丰富多彩,主要突出前瞻性、互动性、实效性。

二、精心确定主讲人。

为了使参培的教师通过培训,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在确定主讲人上,教育局本着立足全市艺术教师,面向小学教学一线优秀教师,外请专家学者的指导思想,形成多层面,立体型的授课队伍。授课教师队伍中,除了有在教学一线工作的优秀艺术教师,还请了银川市教科所的所长张建才、副所长王炜光等专家来灵为培训班做专题讲座。

三、加强培训管理。

为了保证本次培训高质量、高效率地进行,确保参培教师按时如期参加培训,教研室为每个班级都配备了班主任和指导教师。培训过程中,采取课前、课后一天多次点名,确保了教师的出勤率。

四、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

在教师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教育局于7月24日邀请宁夏银川市教科所所长张建才及教科所部分专家对全市教师进行了《新课程实施中若干现象的分析及建议》、《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素养》的专题讲座。要求教师真正更新观念,学以致用,把理论学习同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不断丰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同时增强学习和实效性,要求大家做好学习笔记,并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写出自己的感悟。

五、培训体现实效性,考核具有导向性。

从教师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从培训操作的可行性出发,本次培训主要设置了以下内容:

音乐教师学习班:

素描基础练习、儿童画(油画棒)创作、水墨画基础练习。

美术教师学习班:

乐理知识、视唱练习、电子琴指法练习。

为检查学习效果,于培训结束前分别对音美教师前进行了专业考试,其考核成绩记入教师继续教育档案册。

六、一些思考

本学期艺术教师的培训工作初衷是让艺术教师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初步掌握一些相应艺术的艺术技能,为教学服务的同时,为后续教师自我学习、自我提高奠定基础。

培训尽管有一定成效,但问题依然很多,归纳一下,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1、培训的内容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上还有一定差距,既如何转化为课堂教学。

2、强调了公共学科知识技能的培训,忽视了教师个人特长的发挥。

3、对培训意义宣传不到位,个别青年教师对培训重视不够。

专业艺术培训范文第4篇

高职艺术设计教学对学生的影响很大,但在当前的教学中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师生双方定位不正确、配合不好,学生对艺术设计理论缺乏兴趣,对艺术设计的学习被动,导致教学效果差。2l世纪初,我国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开展专业教学改革以来,我们提出了以教育思想改革为先导、以教学改革为中心、以提升教学效率为目标、以教育建设为重点、以全社会的经济需求为最终导向的教育理念,合理设置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制订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教学的先进性、实践性、综合性以及应用性等原则,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改革过程中要遵循“把握高职培养方向,直接服务社会经济建设”的办学目标,以国情、省情、市情、校情为出发点,将精力放在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优势专业上,将高职教学重点内容调整到学生就业的重点上来,进一步提高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设置的针对性,有效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二、构建富有高职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当前人才市场需求来确定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知识结构体系、个人素质以及个人能力结构体系;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与综合素质作为主线,深化高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改革,完善理论教学以及实践教学体系,重视产学研相结合,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培训,使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实质性提高。我们直接面向就业岗位与公司共同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技术工作岗位的技术应用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为重点;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各个层次技能的培训,包括基本技能层次培训、专业岗位能力培训以及综合能力层次培训,努力构建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稳定发展的平台。对于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来说,必须要找准自身的定位并及时调整,使专业明显区别于普通艺术教育专业,并且符合职业教育教学的实践性规律的要求。

三、建设专业课程体系

以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目标为基础,从对高职人才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角度出发,开展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对于艺术设计专业来说,课程体系改革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更是改革的重点与难点。要努力将高职教育方针与人才培养目标完全体现到专业课程中,使其能够更好地被贯彻落实。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目标既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指针,又是专业课程的基本标准,在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专业教学起着导向、依据以及测度的作用。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传统的艺术设计专业理论教学模式具有较多弊端,使高职的实践性教学失去了应有的保障。因此,必须根据当前行业市场需求以及生产一线技术岗位需求来构建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以及专业综合素质培养为基础建设艺术设计专业理论教学体系。

四、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环节培养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实际设计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顺利完成艺术设计基础与基本生产技能训练的重要渠道,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业务能力的主要途径。加强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要严格执行以下措施:第一至第四学期安排以课内实践教学为主,课外实践教学为辅的教学方式,同时进行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进一步帮助学生强化所学专业知识,注重学生基本技能与岗位职业技能的培养。第五和第六学期与相关的企业合作,为学生安排全程实践教学,共同培养高职学生综合运用课堂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创造性地工作,以培养一批懂技术、素质高、能吃苦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现代人才为目标。在主要实践环节深化教学改革,增加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课内容,根据内容、层次安排学生实习过程,在高职基础课教学中突出应用性,以掌握基本概念、能够应用为培养重点,以够用为度,在专业课教学中必须突出岗位针对性与实用性。

五、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高职课程设置主要阐明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而教育方法主要关注“如何教”和“如何学”。新的教学理念提倡教师在教学中起引导作用,学生才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学过程要以实现课程目标为导向,是教师和学生协同互动的过程。艺术教师的敬业精神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深远。教师的教学思想是否稳定直接关系到教学水平的发挥。高职教师必须正确定位,确定高等艺术职业教育奉献的思想,把全身心地开展艺术教学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以教为乐。新的教育理念认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指导者或者组织者;学生是知识的主动探究者;教学目标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共同提高、共同发展。教师既要重视教法又要重视学法。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基础上的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新理念要求教学技术向应用转变,教学模式向现代的“启发式”和“开放式”转变。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无论采取何种教育方法都必须考虑职业艺术设计教育的特殊性,这就要求我们需要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提供更多的艺术的观点和创新设计思维,让高职学生有足够的自由想象的空间,培养其创造力,最终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六、师资队伍建设

组建一支优秀的艺术设计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是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一大特色。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评估体系的优秀标准,要求高职院校全部青年教师硕士及以上学位者占35%以上,“双师型”教师占70%以上。为达到标准,一是可以大量引进高学历的艺术设计人才和应届优秀艺术设计类毕业生;二是可以加强对本院在职青年教师学历的继续培养,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为了加强艺术设计教学,我们必须做好师资水平的培养与提高,制订有师资轮流培训计划,为教师积极创造更多的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使教师的实践能力有本质提高,真正实现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长远建设目标。聘用合适的兼职教师更加重要,特别是要聘请社会或企业同艺术设计相关专业人士来校讲课或者定期作学术报告,这样既能缓解教师紧张的局面,又能增长学生的社会阅历。高职院校还要采取有力的措施,加大力度培养“双师型”教师。

七、高职实训基地建设目标与构想

专业艺术培训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双创背景;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我国社会各行业领域已经进入迅速发展阶段,不同企业在自身发展进程中,针对人才所提出的要求亦逐渐得到提升,企业需要掌握较强实践技能的专业人才,从而帮助企业有效提高市场竞争力。在此种环境下,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必须紧跟社会脚步,立足于市场需求着重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同时着眼于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加强学生实践技能应用水平,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意识的培养。现阶段,我国已经迎来双创时代,且创新创业已然得到社会大众的普遍共识。艺术设计专业针对学生设计思维与设计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要求学生与时俱进,具有双创意识,通过创业带动就业,进而为他人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所以,在双创背景下,创新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善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一、双创背景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工作的新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快速,市场运作作为长期性与动态性的过程,不同时期市场需求均会有所差异,社会大众的需求亦有所不同。因此,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要了解市场发展动态,立足社会需求进行艺术设计,从而能够与时俱进[1]。因此,学生必须加强个体前瞻性与预见性,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脚步,从而设计出满足市场需求的艺术作品。例如,在现如今,社会大众更为追求具有正能量韵味的作品,所以艺术设计作品必须具有打动人心以及鼓舞人心的特点,并且可为社会大众带来启发,使其对社会产生思考。这既能够呈现出艺术设计作品的外在审美特性,还可彰显其内在的教育价值。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想要进行创新创业,则必须掌握能够明确艺术设计市场发展动态的能力,可立足于社会发展要求进行艺术作品设计,唯有如此才能实现成功创业。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亦要从该方向出发,在教育工作中增加该方面内容。

二、双创背景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的困境

(一)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对双创缺乏正确认知

现阶段,部分艺术专业大学生对双创教育的理解和认知还存在下述问题。首先,学生普遍认为创新创业只是少数人应从事与完成的事情,惟有家庭条件较佳的学生才会选择创新创业。而对于自身家庭并不具有足够财力与资源的学生而言,父母并不支持其创业,因此没必要将时间和精力浪费于双创教育活动当中,其认为应将自身时间投入到专业课程的研究层面。其次,认为自身欠缺创新创业实践经验,对市场需求与社会了解不足。并且,现阶段学生创新创业成功概率较低,市场发展较快,多数学生并不会选择冒险进行创业。在毕业后只想从事稳定的岗位工作。双创教育课程即便学了对其未来发展也并无较大用处,所以并不愿参与双创教育活动。学生对双创教育的错误认知,导致即便学校开设双创课程,学生亦不会积极参与该课程的学习,使得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双创教育浮于形式,难以发挥应有作用。同时,学生群体的消极态度也会对教师授课造成负面影响,由此出现学生不愿学以及教师不想教的尴尬局面。

(二)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双创技能水平待提高

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普遍具备活泼好动与思想活跃等特征,但是其学习习惯普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在课堂教学中极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尤其是双创教育与其专业学习之间的联系并不密切,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传统方式,则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逐渐缺失。近些年,双创课程授课教师的专业素质仍有待提高,这一问题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参加双创活动的积极性带来了负面影响。部分双创教师在知识讲解中普遍注重理论灌输,将双创教育学术化,难以切实培育学生的双创意识与能力。无论是双创教育授课教师还是艺术设计专业教师,普遍存在双创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所以,难以更加专业地面向学生展开指导。然而,伴随社会快速发展,以及艺术设计行业的进步,学生需要学习更多知识,为日后创新创业奠定基础。除此之外,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专业教师在思想方面对双创教育存在认知偏差,并未正确认知双创教育所具备的积极意义和育人价值,学习双创知识以及开展双创课程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较低,难以使自身专业水平获得有效提升。

三、双创背景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策略

(一)引导学生参与双创实践,培养学生双创意识

一方面,高校应组织学生群体参与双创竞赛。参与竞赛活动是学生有效体验与感受双创过程的主要方式,在增强学生双创意识,丰富双创知识,以及提升双创素养等层面有着现实意义。在互联网+下,大学生双创大赛作为近些年高等院校关注的赛事,具有实践性强、规模大以及权威性高等特点,每届大赛高校教师均会组织本专业学生参与,以实际项目来锻炼学生艺术设计专业技能,使学生们巩固课堂所学。另一方面,高校应鼓励学生借助网络平台实施艺术设计双创实践活动。国内部分知名设计交易线上平台与众筹平台均为学生群体承揽艺术设计实践项目、转化艺术设计创新成果提供了丰富的机会,较为适合我国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进行双创实践锻炼。在双创背景下,教师可引导学生承接网络平台中的艺术设计项目及自主研发新产品等,在网络平台中展开众筹实践。这不仅可锻炼学生设计能力,还可使其的体验作品向商品转变,提高学生成就感,强化创业与商业意识。而在校学习阶段拥有这类经验的学生,在毕业后普遍走上了创新创业的道路[2]。

(二)完善双创教师团队建设,加强教师双创能力

在双创背景下,若想有效提高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质量,需要完善双创教师团队建设,加强教师双创能力。首先,要让教师正确认知双创教育。利用培训与组织学习进修等形式,使教师明确双创教育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创造解决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机会,促进经济发展等层面所发挥的作用,明确双创教育的重要意义。使教师对双创教育产生正确、客观的认知,转变教师对双创教育的认知偏差,从而积极投身于双创教育事业发展中。同时,学校还要深入发掘多样性社会资源,延伸专业师资团队的培训空间,一方面应强化与一流师资培训机构的合作及沟通,另一方面亦要科学利用国外较为成熟且先进的双创教育思想和资源。就部分教育事业相对发达的国家而言,其已经生成一套相对完善的双创教师培训系统,且培训课程与培训模式均代表了目前全球高校双创教育事业发展的水平与高度,其理念也具备一定参考意义和前瞻性。其次,艺术设计专业授课教师应在教育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与全体学生协同展开双创实践项目内容建设,借助前沿的案例与实践活动,在实际教育活动当中找到自身双创教育理念和内容的提升渠道,将双创教育理论与艺术设计实践充分融合,实现两者互促互改。

(三)创新艺术设计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众所周知,艺术设计作为具有较强实践性与创造性的专业学科,其教育工作若缺乏实践教育支撑,则会对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带来不利影响。传统艺术设计在实践教育方面还存在部分问题,主要是注重专业技能训练,忽视创新创业意识能力培育,实践教学缺乏有效指导,设计成果评价的激励机制建设未完善等,导致艺术设计作品存在同质化现象,缺乏创新。而针对这些严重问题,艺术设计专业授课教师针对实践教育展开了系统化的改革创新。首先,鼓励学生进行艺术设计创新。在艺术设计实践中禁止模仿他人作品,注重创新,同时在实践作业评价过程中,要注重设计理念与设计创新性的评价。其次,注重实践过程的合理指导。在艺术设计主题选择、市场调研、设计方案构思、设计方案评价和选择、最终成果表达以及成果提交展评等各个环节,专业教师均要进行严格把关与精心指导。再次,设计实践课题,着重培养学生们创新思维能力以及设计理念。比如,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在具体实践教育汇总展开废物利用的课题训练,借助该课题锻炼学生打破功能固着的桎梏,挖掘材料与废旧物品使用途径,不仅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观察能力,还可培养其对特殊材质的绿色设计观念与艺术造型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深化教育模式创新和改革,注重双创人才培养,是时展及社会进步赋予高等院校的历史使命。在我国着力推进创新创业的大环境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要高度关注学生双创意识与能力的培育。同时,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必须有效处理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工作的关系,切忌重此轻彼。现阶段,国内迅速发展的工业设计行业与文化创意行业均为艺术设计学生实施双创活动提供了更多选择,并带来了新的市场机遇,指导艺术设计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时不可与专业脱节,不可与设计领域脱节,这是促进学生发展与提高双创成功率的核心所在。

参考文献:

[1]蒲鹏举,庞理科,王海丽.双创背景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J].西部皮革,2019,41(6):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