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化学平衡习题

化学平衡习题

化学平衡习题

化学平衡习题范文第1篇

有这样一道题,我来谈谈其中所渗透的化学思想,供大家参考。例题:一定条件下,某容器内发生如下可逆反应2X(g)+3Y(g)=2Z(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1 mol・L-1、C2 mol・L-1、C3 mol・L-1,当达到平衡时浓度分别为0.1 mol・L-1,0.2 mol・L-1,0.4 mol・L-1,则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

A.C1+C3=0.5

B.X和Y的转化率不可能相等

C.C2的取值范围0≤C2≤0.8

D.若将容器的容积缩小一半,新平衡建立后,Y的浓度为C(Y) mol・L-1,则有0.2

一、“变中求定”的思想

在该反应过程中,X和Z的物质的量均在变化,但从反应方程式看,X和Z的系数相等,所以X和Z的总物质的量不会发生变化。由此可知,X和Z各自的浓度也在变化,但浓度的和不会发生变化。即起始浓度的和应等于平衡浓度的和。故A选项合理。

二、“多重变化”的思想

从反应方程式看,X和Y的系数不等。在该反应过程中,X和Y的转化量肯定不等。由此,有些同学就会得出B选项合理的结论。但X和Y的起始量不确定,所以X和Y的转化率可以相等。因此,有些同学得出B选项不合理的结论。但同学们又忽略X和Y的平衡浓度已确定的这个条件。在这个条件下,X和Y的转化率是不可能相等的,故B选项合理。举个实例,大家就更明白了。例如:

2X(g)+ 3Y(g) 2Z(g)

起始(mol・L-1) 0.5 0.75 0

转化(mol・L-1) 0.4 0.6 0.4

平衡(mol・L-1) 0.1 0.150.4

α(X)=α(Y)=80% 但C(X):C(Y)=0.1: 0.15=2:3≠1:2

三、“极限”思想

如果我们认为该反应平衡时,0.4mol・L-1的Z完全由X和Y转化而来,即假设C3=0

2X(g)+3Y(g)2Z(g)

起始(mol・L-1)C1 C2 0

转化(mol・L-1)0.40.60.4

平衡(mol・L-1)0.10.20.4

由此可知 C2=0.8

如果我们认为该反应平衡时,0.1mol・L-1的X完全由Z转化而来,即假设C1=0

2X(g)+3Y(g)2Z(g)

起始(mol・L-1)0C2C3

转化(mol・L-1)0.10.15 0.1

平衡(mol・L-1)0.10.20.4

由此可知 C2=0.05

综上分析,C2的取值范围为0.05≤C2≤0.8,故C选项不合理。

四、“限度”思想

该反应建立化学平衡后,若将容器的容积缩小一半,假定平衡不移动,则有:

2X(g)+3Y(g)2Z(g)

浓度(mol・L-1) 0.2 0.40.8

但实际由于体系压强的增大,平衡会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从而有C(Y)

2X(g)+3Y(g) 2Z(g)

起始(mol・L-1)0.2 0.40.8

转化(mol・L-1)0.2 0.30.2

平衡(mol・L-1)00.1 1.0

即C(Y)>0.1,这样便得出结论:0.1

故本题正确答案应为(C)。

化学平衡习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化学教学 自主学习 新课标

一、设计理念

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认为,对学习内容较为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是通过学生主动建构来达到的,而不是通过教师向学生传播信息获得的。因此,教学设计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教学环境的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处理

在学生具备弱电解质的可逆过程和化学平衡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本节介绍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在介绍弱电解质的电离时,通过介绍电离平衡常数等概念帮助学生体会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很小,对电离平衡建立定量的认识;通过介绍温度、浓度、外加物质对电离平衡的影响,帮助学生分析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教学时可以利用化学平衡的知识迁移来学习电离平衡的知识。教材并没有具体介绍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教学时应采用讨论的方式,要求学生自己会应用平衡移动原理来分析。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电离平衡常数的含义;能说明温度、浓度以及物质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能运用化学平衡的理论处理水溶液中的问题,进一步树立离子观和平衡观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研究,让学生体验化学科学的奥妙,提高他们的兴趣。

四、教学设计

这节课的设计主要是以学案导学为主,通过批阅学案,了解学生对新授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结合课标,制订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纵观这一章的内容,讲的是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那么学习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问题就应该是加深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行为,因此这一节我设计了三个环节: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有哪些微粒;这些微粒的量是多少;怎样才能使这些量发生变化。

第一个环节通过复习以下两个问题:醋酸溶液中有哪些微粒,为什么;在一定条件下,醋酸溶液里的微粒的浓度是否会发生变化。

来引导学生认识电离平衡。电离平衡是一种特殊的化学平衡,让学生通过化学平衡的特点,来分析电离平衡特点。

第二个环节,25℃时,几种不同弱酸的K值及不同温度下醋酸的K值,并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来加深对于电离平衡常数的理解。对于电离度的处理由于是属于拓展视野的内容,因此,只是让学生从电离度就是平衡转化率的角度来简单了解一下它的计算式。

第三个环节,“怎样才能使这些量发生变化”,涉及的是平衡移动的问题。电离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学生已经具备了化学平衡的知识,因此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我先让大家通过讨论分析“醋酸溶液中分别加入不同的物质,对于其电离平衡的影响”,并且结合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得出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然后再让学会分析教材中的表,引导他们发现温度对电离平衡影响的特殊性。

五、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以醋酸为例思考2个问题:醋酸溶液中有哪些微粒,为什么。在一定条件下(如常压室温)醋酸溶液中微粒的浓度是否会发生变化,为什么。

讲解、归纳、小结。

(板书)一、电离平衡。1.定义:2.特点:

问题:怎样定量的比较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电离程度相对大小怎么比较?

看课本自学相关内容并思考:什么叫电离平衡常数?电离平衡常数的化学意义是什么?

双边活动:提问;讲解;归纳。

(板书)3.电离平衡常数:①定义,②意义。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得出结论。

双边活动:提问;讲解;归纳。

投影:结论。

过渡:电离度也是衡量弱电解质电离程度相对大小的一个参数。

引导阅读:看课本相关内容,了解电离度的计算公式。

双边活动:提问;讲解;归纳。

引入讨论:回忆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分析它们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交流研讨:25℃时,0.1mol/L的乙酸溶液达到平衡,改变下列条件,填表CH3COOHCH3COO-+H+

(学案表三)

双边活动:提问;讲解;归纳。

(板书)4.电离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①内因:②外因:

双边活动:提问;讲解;归纳。

课堂小结。

巩固练习。

化学平衡习题范文第3篇

一、教学设计反思

在教学中,通过演示实验、图像和大量生动形象的事例,引导学生分析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其中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学习难度较大,因此重难点知识要自然合理穿插引入,设置难易适当的问题,尽量做到内容简单化,达到浅显易懂的教学效果。教师通过化学平衡常数概念、意义的讲解,引导学生从平衡常数角度分析外界条件如何影响化学平衡,并能利用平衡常数来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二、教学过程反思

教学过程中,首先是从化学平衡的概念和特征的复习引入到化学平衡的移动,通过演示实验与图像分析把化学平衡移动的实质清晰地呈现出来,而且可以分不同情况加以分析,从本质上剖析和认识勒夏特列原理。其次,通过学生十分熟悉的合成氨反应为引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定量描述反应的限度,自然地进入化学平衡常数概念、意义的学习,引导学生从平衡常数角度分析温度为什么能影响化学平衡,归纳总结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然后让学生理性分析预测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科学学习方法与能力。教学中,为了加深学生对概念和理论的理解,教师先通过编设习题引导学生自我练习,让学生对概念产生感性认识,再提出有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外界条件是如何影响化学平衡的。在此基础上,教师点出外界条件改变引起的化学平衡的移动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平衡常数改变;另一种是平衡常数不变。最后,教师通过对几个高考图像的讲解指导学生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

化学平衡习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学情;学法;学习设计;课后反思;化学平衡常数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1-0042-04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1.014

“一堂好课,学得好才是真好,教得好不是真好。教师教得好,如果学生没学,就等于无效教学。当教师关注怎么教时,课前准备出来的只是教案,当教师关注学生怎么W时,把学生的学习过程设计出来,这叫学案,将学生真正当作推进教学的主体”[1]。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变革要求教师基于学情研判来设计学习内容。那么,如何了解学情,如何再针对性地选择学法?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学情和学法的研究。一堂课后,教师还会及时反思,也需要从学情和学法两个角度去重新审视原有的设计并积极寻找改进措施。本文尝试基于“学情―学法”研究展开学习设计和课后反思。

一、基于学情和学法的教学策略

1.分析学情

平衡常数是从定性转入定量层面继续深入研究化学平衡状态的一节内容。在学习平衡常数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的基本特征及判断方法,这些都为本节课学习做了铺垫,也是学习平衡常数的逻辑起点。但是学生的现实起点未必与理论的逻辑起点相一致。教师有必要通过课前的预习事先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再针对性地安排教学进度与难度。为此,可以设计课前预习发放给学生,并要求完成;之后上交批改,再到课堂上针对性分析。学生已会的知识只需简要展示,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他们不足之处,加以分析引导,并在课堂上强化,力求使课前掌握的学情资源有效转化为解决学生问题的抓手。

除了知识起点外,充分了解并设计符合学生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的学习内容也是顺利推进教学的关键。刚刚经历高一的学生,认知发展水平还处于“形式运算”的初级阶段,思维方法处于由经验型向推理型的过渡期,形象思维向逻辑抽象思维发展,习惯于粗糙的定性观察,精确的定量计算意识还比较薄弱。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要求学生从定性认识提升到定量认识,对不同的学生来说,或多或少会都存在一些阻力。因此,设置问题情境突显定量分析的必要性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需求,减少心理上的学习阻力,并通过本节课定量研究的体验建立起自觉使用定量意识分析问题的思维模式。

2.研究学法

了解学情后,我们的焦点就落在学法上。新课改挑战传统的学习方式,要求我们走出传统学习方式的误区,变单一为综合,变被动为主动,变机械接受为意义建构,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当代革新。根据化学知识的产生来源,化学平衡常数属于事实性的知识类型。事实性知识需要通过探究学习方法,因为它本是来源于化学家用理性之光对客观世界不断探索的结果,不是静态的科学结论,而是动态的科学探究过程,学生学习这类知识需要借鉴它的生成方式,即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模仿和体验这一类知识的获得过程[2]。

从探究对象看,本节课以科学探究为主,可以借鉴针对数理逻辑问题进行的数学探究和针对符号体系进行的符号探究;从探究目的看,本节课以发现型和表达型为主,可适当融入应用和技能探究;从探究的方法来看,主要是资料分析、思考与讨论、设计与表征,但可以渗透实验探究的科学意识[2]。本节课是通过提供数据、表格等素材,让学生体验自主学习获取信息、再进行信息加工、信息表达、信息评价、信息应用的一系列过程,从而学会使用探究学习法建构新知,也实现了课堂中“不是教师在前面传递信息,而是在后面保证学生实现学习信息的自我转换的深度学习。”

二、基于学情和学法的学习设计

1.课堂环节

在弄清学情和学法后,笔者以此为据,设计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以下是教学框架。

选择的情境是来自初中教材的一个习题,给学生熟悉的感觉,也很快将他们吸引到本节课的主题中。除了引导学生从定性转入定量角度去思考,也意在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解决情境中的问题,使之成为知识应用的一个有力载体。

课前预习的内容分别从速率和浓度两个方面让学生回顾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过程,再利用提供数据计算化学平衡时刻的浓度关系。速率、浓度是与本节课最密切相关的两个因素,为理解平衡常数起了重要的铺垫作用,尤其是几种物质浓度关系的计算是得出平衡常数的前提,但若在课堂上完成会占用太多时间。因此,笔者尝试将教学重心前置,以分散难点,使课堂节奏更为紧凑。笔者在批改学案时还发现部分学生在计算能力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因此在学习内容的设计上有意关注这个问题,设计了“环节5”和“环节6”(见后),并在学生完成过程中加强巡视和重点指导,以强化化学学科中的计算意识与计算能力。最后,针对不同学生绘制的图中浓度大小各不相同,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认知需求:“平衡时刻浓度究竟是多少?”引发他们定性思维向定量思维模式转变,也由此提出了整节课的探究问题:“平衡时刻各物质浓度是否存在一定关系?”之后,让学生以具体反应的探究为例,计算分析平衡时刻几种物质浓度的关系式,思考其中规律,初步感知平衡常数。

学习新知主要分为五个部分:一是在课前预学的基础上,继续给出探究素材:相似的三组化学反应及平衡常数,让学生观察对比后尝试定义“化学平衡常数”,并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二是结合另外几组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探究并模仿书写平衡常数表达式的规律。三是通过练习陌生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推广探究所得规律,再通过研读教材,确立这一规律,满足心理上的认知需求。四是结合教材认识平衡常数的意义并将之应用于特定条件下某些物质性质的判断(非金属性、酸性等)、总结温度与平衡常数的关系并能解释实际工业生产中的条件选择问题。这一环节属于检验和应用原理阶段,是学生认知成就感产生的源泉,学生体会到了探究学习法的价值。五是让学生完成平衡常数和转化率的计算,强化了计算能力和计算意识。

最后环节是学习评价,设置的两个问题是作为本节课学习目标达成度的检测工具:一是回归课堂开始的情境,学会在生活中自觉使用定量思维模式;二是利用平衡常数解决新问题,在计算中进一步深化定量思维模式。

2.学习内容

【情境导入】

“有人说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n前学习―课堂反馈】

环节1:知识回顾

②已知反应温度,你能确定图中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吗?猜想它们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关系?

环节2:感知“K”

根据求算结果,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习新知】

环节3:认识“K”

①观察下面三组平衡常数表达式,你能给“平衡常数”下一个定义吗?K1,K2,K3有什么关系?

②结合这个表格,讨论:认为书写平衡常数的表达式有哪些注意事项?

③运用上述规律,书写下面方程式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④阅读教材并思考:你探索得到的规律正确吗?

环节4:应用“K”

阅读教材第48页,思考下列问题:

①表2-7说明了什么?你能说一说平衡常数与非金属性顺序的关系吗?

②表2-8说明了什么?你能用数据分析合成氨气(放热反应)宜在高温还是低温?

环节5:计算“K”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反应的Q 0。

②在一密闭容器中,CO与H2O混合加热到800℃达到下列平衡。若反应开始时,CO与H2O的浓度不同,会分别对应平衡时刻的不同浓度,见下表:

Ⅰ.填写表格中的空白部分,并分析:从三组数据看,该反应达到的限度相同吗?如何衡量?

Ⅱ.计算三种条件下的“α”(参考教材第49-50页格式),你有什么看法?

【学习评价】

①结合本节课的知识,交流讨论:“有人说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③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反应的分析,是否增加了新的认识角度?本节课我们是怎样认识平衡常数的,你认为还可以采用哪些手段来探究它?

三、基于学情和学法的课后反思

课后,组里老师进行了交流。他们先是肯定了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课堂能充分借助学情和学法资源对重难点进行突破,并围绕平衡常数,设置了几个环环相扣的学习内容,有效帮助学生掌握新知,并在落实知识的同时,注重能力与素养的提升。整堂课也切实做到了让学生自主思考、自由发挥和异步学习。同时,他们也提出了教学中存在的两个问题:一是问题设计应更具有层次性,以顺应学生认知规律;二是加强思维培养的全面性和深刻性,以符合探究学习法的内涵。针对他们提出的问题,笔者随后进行了深入反思,努力寻找改进措施。

1. 关注问题的层次性,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

2. 加强思维培养,符合探究学习法的理念

参考文献

化学平衡习题范文第5篇

高中化学中最为基础的一部分理论就是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的内容又是学习电解质在溶液中的水解平衡和电离平衡的基础,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例。然而因为化学平衡的一些相关知识都是比较抽象难懂、被研究物的宏观和微观相互存在着许多难理解的关系、且知识比较多,所以学生和教学在学习和授课方面都遇到了一些问题。本文就化学平衡的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进行思考,并力求解决方案,以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加深对化学平衡知识的理解。

关键词:

高中;化学平衡;化学教学;方案

1化学平衡

什么是化学平衡呢?化学平衡是指“如果在外界条件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任何可逆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和逆反应的反应速率是相等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任何变化,这一刻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混合物(简称反应混合物)就处在化学平衡状态中。”化学平衡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知识点,但因为化学平衡的知识点学习起来相对比较复杂难理解,所以造成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授课都遇到了一定的困难。然而化学平衡又是学生学习和理解一些知识的基础,比如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难溶物等等。并且化学平衡的学习和理解对学生的后续学习也是十分重要的。

2化学平衡教学现状

2.1学生角度。

从学生的角度来讲,虽然学生们都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和想象的能力,但是在面对看不见,摸不到的化学反应过程时,如果还仅是借助于化学教师的言语及学生们自己普通的思维方式去理解,是很难掌握和理解的。而化学平衡作为高中化学的重点及难点,其表现的理论又是十分的抽象复杂,很容易使学生在学习化学平衡知识时遇到一些困难,甚至对其产生一定的心理阻碍。

2.2化学平衡知识特点。

从化学知识特点来讲,因为化学平衡知识点抽象并复杂,造成了学生对化学平衡知识缺少认知,学生不能清楚的认知知识的宏观和微观。在传统的化学平衡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是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学生通过对知识点进行练习,这样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让学生有一个深刻的印象,只是靠死记硬背的方式很难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同时也造成了化学教师授课辛苦,学生学习痛苦。

3化学平衡教学的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这样的化学平衡教学的现状,化学教师要在化学平衡教学的过程中主动地了解学生对化学平衡知识点的掌握和认知的基础,并且和知识的特点相结合,对化学平衡知识点中的难点对症下药。事实证明,通过实际的操作和同类已知事物的共同特征来对另一个事物的认知,往往更能容易理解,并容易加深印象。这也就是概念形成理论,它包括赫尔和布鲁纳代表的联想理论和假设检验理论,以及认知心理学家所倡导的范例理论。

3.1从学生角度。

特拉弗斯对以上的理论进行了总结,从而总结出学生学习化学平衡知识学习的几种方式:一是,学生需要通过对正例和反例来对概念进行学习和理解。在关注反例的同时对正例做出恰当的组合。二是,学生在学习化学平衡概念时,要把重点放在整个的知识的系统中,结合横向的日常生活常识和纵向的学习过的相关知识对概念进行整体的理解。

3.2从化学平衡知识的概念角度。

在对抽象概念的学习过程中,因为抽象概念的特点就是抽象、复杂、难理解,所以对抽象概念的学结两点学习方法:一是,要对化学平衡的概念特征进行简化,减少一些不需要的因素干扰,这就需要对表征有更高要求。使用简单明了的表征,可以避免错误理解化学平衡知识的概念。二是,学生对于抽象概念的习题应该了解更多的相关实例,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具体和抽象的概念表征。

3.3从教学过程及教师角度。

化学平衡的学习过程是十分抽象的并且概念难理解,因此在化学平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把一些微观的东西使其可视化,教师在进行知识点的教学时,可以把能反应的微观粒子图引入教学中,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对微观表征的认知。也就是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该建立能表达化学反应的微观粒子的模型,帮助教师提高学生对微观和宏观整体表征的认知,促进学生对化学平衡知识的理解。物质的量在化学平衡的教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教材中占的比例也是很大的。建立化学思维良好的概念就是需要通过教师对物质量的重视,物质的量是直接引导学生们进入微观世界的前提。物质的微粒能帮助学生更好的解释化学的宏观现象,它是宏观与微观之间连接的纽带。通过引导学生对物质量的学习,来增加对化学平衡的深入学习。在化学平衡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采用类比的方法,把不可视变为可视。经调查发现,学生理解概念的方式是,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类比,将微观世界或者看不见的世界转化成自己熟悉或者看得到的世界中去理解,也就是由微观世界转化为宏观世界。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利用一些类比,这样可以让教学变得更加简单易懂。也可以使学生更容易建立对微观表征的理解,有效地解决化学平衡的教学难点。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地对化学平衡的教学进行研究与探讨。例如:在学习化学平衡概念时,教师可以利用洗涤剂的有效利用进行合理的设疑,将化学平衡的特征以此表现在学生面前。我们都知道,油性污垢中的油脂成分因为不容易溶于水所以难洗去.油脂的化学组成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如果能水解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那油脂就很容易洗去.通过此过程,学生不但可以从中学到很多新知识,而且还可以得到训练和提高。因为洗涤剂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都会使用的,这就增加了学生亲身体会,同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用洗涤剂清洗有油渍的衣服,衣服上的油渍很容易清洗。这是每个人都知道并且熟悉的事情,由此就可以把学生们的感知引导到看不见也摸不着的微观世界里,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如果其中的某一条件发生改变,会出现什么变化?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就会增强理论与实际的实践能力,也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学习,让学生深深感受到课本上的知识就真实地在我们身边发生着,进而增加了学生对化学平衡的学习兴趣。

作者:傅程程 单位: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