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产业规模化发展

产业规模化发展

产业规模化发展

产业规模化发展范文第1篇

谈到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最容易让人想到的是“统”,就是统一的标准,统一的模式,统一的机械化作业等等,这固然是一种规模化和集约化的体现,但是从农业生产管理和未来的发展上也要有所选择,不能什么都“统”。首先,在最基层的作业站,有两种土地承包形式,就是规模田和生活田,规模田没有异议。生活田就存在问题了,一块200亩的地号,里面的种植户有可能有十几户到几十户不等,各户的生产条件不等,拥有的生产力量包括人力、机械不等,从我们管理最后是为了种植户创造最大效益出发,不适宜统。更应该从他们自身的条件出发,按照实际情况来进行设计或者管理,许多的“统”对这部分规模小的种植户,更多时候是增加了他们的种植成本,或者是加大了他们种植的难度。现在农场的许多作业站都实行的拆迁,对于生活田其实已经可以考虑进行集中管理,打个比方:某农场某管理区的所有生活田种植户是不是可以考虑都集中到一两个地号集中种植,这样可以方便管理,还可以利于规模田快步发展,不会发生生活田发展慢而影响规模田的现象。

其次,现在各个农场发展的水田面积逐步增大,个人在基层的工作中发现,其实现在作业站的水田面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顶点,虽然种植水田可以增加效益,但是这只是短期的效益,这么大的水田种植,必然导致的一个问题就是,对地下水的开采没有节制,这是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问题,这也是我们子孙万代的利益,不能为了爸爸一辈生活的好点,就让儿子没有水吃啊!这一点应该从全局的长远发展来考虑,种植业调整必须走一条有本地特色,水、旱结合的路子。可以考虑的是特色种植,比如白瓜子就是一个成功的典型,但是也有缺点,就是没有形成规模化的市场,在真正的白瓜子的销售过程中,没有发言权。国家的政策是可持续发展,提倡环保理念,我们作为农业发展的先锋,更应该走在前列,走可持续发展,水、旱结合有特色的种植业,才是我们根本的长远选择。

再次,现在的农业机械生产标准化率已经很高了,但是我们的科技发展总体来说还是比较慢的,加大科技投入我们做的不少,但是真正拿到种植户手中转化成既得利益的少之又少。说白了,就是科技不能快速的转化为成果,许多科技总是在推广了又推广,多少年后才被人们认可和实行。这个问题不是存在于管理上,而是存在于农场这一级的科技创新上,一是没有可以实际收到效益的科技成果,二是有了科技成果不能推广到位。这里都有一个共性问题,就是我们实际上缺少科技人才,真正的又能创新科技、又有实际生产经验的才是我们农场生产需要的人才,不能是那种高高的象牙塔,也不能是光埋头地里的苦干家,必须是这两者的结合。这种人才没有现成的,只能靠我们自己培养。从基层工作中看,现行的中、青年管理干部中,加大正规化的再教育(有针对性的,不能什么都学)才是最好的办法。这里非常想建议:比如和某个大学签订设立专门的几个专业培训机构,实行联合办学,学历可以在农场和管理局承认,最好是让大学的某个系直接设立在我们农场或者管理局。这需要很大的决心,也需要很大的资金。虽然不是一下能办到的,但是我们应该下决心办到,对于我们将来的发展肯定会起到一个决定性的作用。邓小平同志也说过,农业机械科技是第一发展力,我们要可持续发展,不能只是嘴上说说,要找科技要。没有科技的支持,我们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假的,就不可能实现。

最后,再谈谈可持续发展的另一条途径,农业是我们的基础,没什么可疑虑的,但是农业并不是我们唯一的手段,要富裕,要进步工业是我们下一个长远目标。打个比方说,现在农业发展这么快,农业机械更新快,农业用肥、用药量这么大,我们如果能创造出自己的相关产业,那么他的影响力在不远的将来一定能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这不只是对一个农场,对管理局也是。我们的基础这么好,可以预想如果发展相关的工业,就有坚实的后盾,连普通的种植户都知道,种地多了就要买大马力机车,买收割机,不光可以让地种的更好,还可以创造更多的效益。追求更高的效益,不是我们对广大群众最好的扶持么!

产业规模化发展范文第2篇

关键词:红苕产业; 提高产量; 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6.1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8.010

四川省仪陇县作为一个以种养业为主的传统农业大县,盛产小麦、水稻、棉花、油菜和红苕等农作物。红苕作为仪陇县5大粮食作物之一,对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笔者实地调查了解了仪陇县红苕种植情况,总结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红苕种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种植分散,未形成有效规模。本县红苕种植基本采用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分散种植;二是品种杂多,无特色可言。全县红苕种植基本不统一,大规模的新品种,即使是引进的新品种“豫薯王”,种植也呈单一态势;三是种植粗放,栽培技g较落后。从播种时间到苗期管理至收获储藏都较随意,未遵循科学的管理方式。同时栽培技术仍沿用老方式,即以露地育苗为主,仅地表覆盖一层地膜。肥料的投入也难以遵循科学的方法,并不根据红苕的特点用肥。

这些种植方式显然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影响红苕的产量,销量就更成问题。这直接影响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阻碍了该县农业经济的发展。要解决目前生产存在的问题,才能提升该县红苕生产的水平、提高红苕产量。

2 具体措施

2.1明晰产业转型的发展理念,构建产业规模化发展道路

培育优质红苕产品,实现传统经济模式向现代农业转型,倡导大户种植、龙头带动、品牌创建的理念,构建红苕产业规模化的发展道路。

2.2建立专业的种薯繁殖基地,解决品种单一、落后的问题

鉴于当前薯种品种单一,应当大量引进新品种,筛选培育出适合该县各乡镇土壤的优质品种。通过政府下达推广任务,为大面积生产提供优质用种。

2.3 因地、因时制宜,推广科学的先进种植技术

2.3.1 播种时间 采用先进的保护播种措施,将时间由以前的4月中旬播种提前到3月上旬。通过合理的时间差,赢得出产时间。

2.3.2育苗方式 采用地坑式低拱覆膜保温育苗,即选择通风向阳肥力较好,管理便利的地块做苗床,先按床宽1.2米、长度按苗床面积需要,划好线,定出苗床的位置和形状,然后将线内的泥土挖出筑成宽35~40厘米的厢埂,即形成地坑,坑的高度不低于25厘米,以确保苗床的增温保温效果。施足苗床底肥:底肥以充分腐熟的人畜粪水为主,用量1500~2000公斤/亩。

2.3.3苗期管理 苗期管理出苗前保持床土湿润、床温28℃~30℃;出苗后控制床温在25℃左右。如膜内温度超过35℃,要通风散热。种薯萌发后浇施人粪尿;苗高10~13厘米时用人粪尿或复合肥加水第二次浇施;薯苗长15厘米以上,有5~7张大叶时,可以剪苗栽种,每剪1次苗,浇水施肥1次。用尿素25克/平方米对清粪水10~15公斤泼施。追肥时间在剪苗后第二天进行。

2.3.4种植管理 一是当气温稳定通过15℃,栽插越早产量越高。一般年份我县海拔在600米以下的地区,4月中旬能稳定通过15℃。高产栽插期是从4月中旬开始,越早越好;二是起垄最好晴天进行。一般小垄宽70~80厘米,高26~30厘米,栽单行,大垄宽100~110厘米,高33~40厘米,栽双行。土层薄、排水好的坡地以起大垄为好,能增厚土层,保水抗旱。土壤粘重,排水不便的地块以起小垄为好,以利于排湿;三是施肥:施足基肥,一般施腐熟农家肥2000~2500公斤/亩、草木灰50~l00公斤/公顷、过磷酸钙25~30公斤/公顷。若农家肥不足,可施45%“三元”复合肥15公斤/公顷、硫酸钾15公斤/公顷、过磷酸钙25~30公斤/公顷;四是合理栽植:实行浅植、斜插方式。一般薯苗栽插于5~7厘米深的表土层内,以3~5节入土为宜,盖土压实;五是田间管理:注意插苗补苗,宜在种插后3~4天检查;及时检测苗肥,中耕时培土不宜过高,分枝结薯时注意水量是否充盈,种薯后两个月左右注意施用少量的以氮钾为主的底肥,科学翻蔓和提蔓,注意精翻,以免损伤茎蔓,种植三个月左右注意病虫害,一是防止地下害虫,二是防止斜纹夜蛾。

2.3.5适时收获 当蔓叶开始变黄,霜降节前后一周收挖较佳。收挖时要尽量做到细收、收尽、轻挖、轻放、轻装、轻卸,尽量减少薯块损伤。

2.3.6合理储藏 一般采取室外窖藏法和室内储藏法。室外窖藏应在贮苕前5~7天,将窖内杂物清除后用100倍石灰液对窖内喷洒消毒。贮苕时需剔除损伤、病虫害苕,后将鲜苕轻放入窖。窖藏宜留足1/5的空隙通风,不宜满窖。贮藏期间,如窖内气温在16℃以上时,不宜封闭窖口,如气温在16℃以下时即封闭窖口,保持窖内气温在13℃~16℃。隔l天查看1次。如窖内气温在13℃以下时,即加盖稻草升温。在16℃以上时,即揭开稻草降温;室内储藏时,先在储藏地用100倍石灰液消毒后铺上3~5厘米细沙,保持气温在13℃~16℃。这两种方法应因地制宜,一般建议采取室外窖藏法。

3 结语

政府根据该县实际情况,确定出红苕产业规模发展规划,结合该县乡镇气候、土壤特点,运用科学的种植方法,必然能使红苕产业化经营成为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有益补充,于该县“精准扶贫”而言,不失为一剂良方。

参考文献

[1]喻国华.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方向及政府作用[J].农业经济问题,2004.

[2]陈恩华.蓬溪县红苕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J].四川农机,2011,(05).

产业规模化发展范文第3篇

临沭县柳编产业的发展,受到了省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得到省轻工联社、省工艺美术协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山东省轻工联社于2009年7月16日在临沭县召开了全省农村手工艺产业化促进工作现场会。时任省委常委、副省长的王军民同志到会做重要讲话,并与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山共同为临沭县“中国柳编之都”授牌,省及市经信委、市轻工联社领导以及工艺美术特色区域县领导、龙头企业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对于推动全省手工艺产业化,促进特色县域经济发展,弘扬齐鲁文化、传承和保护传统工艺美术技艺发挥了积极作用。2009年温总理到临沭县视察工作,对临沭柳编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给予充分肯定。2011年副部长申维辰对临沭柳编的产业化发展给予高度评价。

临沭县委、县政府一贯重视柳编产业发展,成立县柳编产业发展机构,出台支持产业发展政策,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搭建产业发展平台,促进柳编产业升级,促进全县柳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一、基本情况

(一)成立组织机构,强化产业发展领导

2009年4月份,县政府成立以县长为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临沭县柳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下设“临沭县柳编产业发展管理办公室”,并以沭政办发〔2009〕12号文件出台了《支持柳编产业发展的十三项措施》,以沭政办发〔2009〕26号出台了支持柳编种植基地建设的政策文件,为柳编产业的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加大基地投入,搞好“中国柳编之都”建设

一是加强白旄、青云两个条柳种植基地建设。2009年至 2011年杞柳种植基地建设总投资达到1.64亿元,其中,白旄、青云2个杞柳种植基地灌溉区投资8000万元,灌溉拦河蓄水工程投资8400万元。共恢复改善条柳灌溉面积达到 10万多亩,大大改善了临沭杞柳基地的种植条件,进一步推动了白旄、青云基地建设区域化种植。

二是建立北大荒条柳种植基地。随着临沭柳编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临沭杞柳已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县政府积极与黑龙江农垦总局农垦北安分局合作。2009年临沭与农垦北安分局签署了《临沭—农垦北安分局柳条产业基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临沭县派出3名技术员常年为北大荒柳条种植基地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2012年已在北安分局的长水河农场、锦河农场发展杞柳面积7万亩,为临沭柳编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切实搞好柳编特色园区规划,加大对临沭和青云两个柳编特色园区投入。自2008年以来,规划面积2000亩的临沭特色工艺品园区,完善了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共有50家柳编加工企业入园,已投资12.6亿元。为加大对园区内的招商引资,拟投资15亿元,规划和筹建“中国柳编文化城”、“中国柳编研发中心”和“中国柳制品集散中心”,搞好临沭柳编的物流建设,2013年6月拟举办“中国柳编工艺品国际博览会”和“中国柳制品艺术节”,积极宣传“中国柳编之都”。

(三)搞好品牌建设,提高柳编产业竞争力

一是积极组织企业品牌认定,提升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各职能部门鼓励柳编企业商标注册和专利申请,培植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已正式批准注册了“金柳”、“欧拉”、“欧拉拉”、“晴朗”、“白云”等商标品牌10多个,申请专利 160多项;已有6家柳编加工企业被批准为省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0家柳编企业为市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全县柳编产业集群申报省级优质产品基地,金柳、荣华、晴朗、白云等4家企业被商务部确定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金柳、美艺、荣华等3家企业被推荐申报为省级优质产品基地骨干龙头企业。

二是加强区域品牌建设,促进临沭柳编品牌营销。县政府高度重视区域品牌建设,注重产品质量监督,搞好标准制定,扩大产业规模,加强行业管理,打造临沭柳编的区域品牌,积极进行区域品牌申报。2009年4月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中国柳编之都”,2009年9月被山东农业厅确定为“山东优质杞柳加工创业基地”,2010年4月国家工商总局已正式公示临沐县“临沭柳编”为国家地理标志,2010年10份被临沂市质检局推荐申报为山东省优质产品基地;2011年确定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省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 2012年已申报为部级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

三是建设中国柳编文化艺术馆,加大临沭柳编宣传。为弘扬柳编文化,促进柳编文化交流与研究,县政府投资6800万元建设《中国柳编文化艺术馆》。艺术馆的建设是中国柳编产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对弘扬柳编文化事业、挖掘柳编艺术内涵、促进柳编文化交流、引导柳编产业开发、保护柳编文化遗产起到重要作用。

(四)建设研发平台,提高临沭柳编研发能力

产业规模化发展范文第4篇

1 引言

改革开放35年来,以“均田制”为特征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为甘肃农业转型升级、农民收入增加和地带性差距的缩小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任何一种制度安排都是由一定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并要根据生产力的发展做相应调整。随着人们吃饭问题、温饱问题的解决和农业商品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家庭承包责任制固有的制度缺陷,如土地“细碎化”现象严重、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农业规模不经济、农户组织化程度低,抵御风险的能力弱等问题渐露端倪,农业比较效益随着农产品产地收购价格的低迷和生产成本的上涨呈不断下降趋势。受利益博弈的影响与驱动,农村大量青壮劳力在城镇化推进的过程中纷纷弃地脱农,外出打工,“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农业兼业化”的现象日趋严重。出于对农村土地大量撂荒、新生代农民非农化转移和将来中国“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战略考量,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甘肃作为西部的一个农业欠发达省份,受地理环境、资源禀赋、经济基础、科技水平、人员素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现代农业发展整体滞后于全国及其他地区,且随着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快速推进,省内14个市州的地带性差异及内部差距呈不断扩大之势。鉴于此,如何围绕甘肃农业现代化建设,创新农业体制机制,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就成了当前我们急需研究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利用实地调研、个案解析与效率指数测比的方法,对全省不同农业片区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水平进行聚类与梯度划分,总结提炼“高梯度”地区的成功经验与路径对策,以为甘肃“低梯度”地区的发展与赶超提供经验借鉴,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供决策依据。

2 甘肃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现状、个案解析与梯度划分

甘肃作为西部一个比较典型的欠发达省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农业在历史性解决吃饭问题、温饱问题后,驶入了特色定位、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转型发展的快车道。特别是“十一五”以来,甘肃立足区位条件与资源禀赋,着力打造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按照全省战略性主导产业、区域性优势产业、地方性特色产品三个层次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断推动农业特色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现已初步形成以定西为主的马铃薯种薯及商品薯规模化生产基地,以定西、陇南为主的中药材规模化生产基地,以平凉、庆阳、天水、陇南为主的苹果产业规模化生产基地和以庆阳为主的瓜籽、小杂粮规模化生产基地,以河西走廊、沿黄灌区、泾河流域、渭河流域、徽成盆地为主的五大优势蔬菜产区和以河西走廊为主的杂交玉米、瓜菜制种、酿造原料规模化生产基地。2014年,全省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面积达到2960多万亩,占整个农作物播种面积的54.6%;从事特色农产品种植、加工、营销的农户达到235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48.5%;从事特色农产品加工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25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1000多家,部级重点龙头企业27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365家,农产品年加工能力达1400多万吨,加工转化率达49.5%。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已基本覆盖全省特色优势产业。以马铃薯、中药材为例,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已达1062万亩,鲜薯产量1600多万吨,面积居全国第二,产量居全国第一,已发展成为国内重要鲜薯产区和最佳种薯繁育基地。现已建成有一定规模实力的马铃薯产品加工企业120多户,其中规模以上马铃薯加工企业57户,年加工鲜薯430多万吨。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83.69万亩,产量98.37万吨,产值超过100亿元,中药材人工种植面积位居全国第一。其中,当归、党参、黄(红)芪、大黄、甘草五大道地药材总产量分别占全国的95%、60%、50%、60%、25%。现已建成中药材加工企业2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中药材加工企业63家,年加工中药材20多万吨。农业区域特色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不仅改变了长期以来甘肃农业分散经营、低效重复、竞争乏力的状况,而且催生出许多从事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而为甘肃现代农业的提速增效注入了新的活力。但由于历史和自然原因,甘肃农业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水平依旧不高,区域特色产业的发展普遍存在单体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低、基础条件差、抗风险能力弱、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基于现实的考证认知,为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有必要通过甘肃不同农业片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个案解析来总结成功经验,挖掘共性特征,以为甘肃农业产业的转型发展提供经验借鉴。甘肃不同农业片区农业规模经营的个案解析与经验比较如表1所示。

通过对甘肃不同农业片区农业规模经营发展的实地调研与个案解析,我们发现,“十二五”期间,甘肃以区域特色产业定位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整体发展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但省内不同农业片区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我们参照已有研究,结合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目标与核心特征,从数量与质量两个方面,将劳均耕地面积、劳均农业增加值、农民人均纯收入三项指标综合起来,用指数法构造农业经济转化效率指数,并以此分析甘肃农业规模经营发展的地带性差距。通过对2014年甘肃不同农业片区农业规模经营发展水平的效率指数测算。甘肃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可划分为4个梯度。第一梯度:河西绿洲农业灌溉区和沿黄农业灌溉区是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最好的地区。第二梯度:中部旱作农业区和陇东黄土高原区为次好地区。第三梯度:南部山地特色农业区为次弱地区。第四梯度:甘南及祁连山高寒生态牧区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最差的地区。如表2所示。

众所周知,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目的是推动农业转型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手段是通过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与经营方式的变革创新促进农业资源要素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优化配置。从实地调研和表2的对比分析来看,甘肃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滞后的县区绝大多数都集中在甘南、陇南及祁连山区,也有一少部分分布在中部干旱地区和陇东黄土高原区,这些地区山大沟深,土壤贫瘠,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农民受传统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的影响,发展现代商品农业的意识淡薄,从事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新型经营主体少,农民的职业化程度低。河西绿洲农业灌溉区与沿黄农业灌溉区所辖县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整体发展水平高,农业经济转化效率高。中部旱作农业区和陇东黄土高原区近年来随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增加和农民职业化程度的提高,以马铃薯、中药材、小杂粮、草食畜为主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总体呈上升态势,从全省来讲,处于次好地区。

3 促进甘肃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的对策建议

甘肃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提升发展,必须按照全产业链经营的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品质为根本,以科技为支撑,以各类新型经营主体为引领, 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模式创新,构建农业资源要素高效配置与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现代经营体系。

3.1 围绕做强区域特色产业,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农村专业种养大户、家庭农牧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公司制农业企业是引领农业规模经营发展的主导力量,这意味着,农村各类经营主体的状况,特别是带动引领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的新型经营主体的状况对甘肃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影响巨大。从课题组实地调研的情况来看,凡是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比较好的地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的整体水平也比较高;凡是以个体农户分散经营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地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则相对滞后。为此,要推动甘肃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上水平、上台阶,必须着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与现代农业组织体系建设,加大对联户经营、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公司制农业企业的培育扶持力度,引导不同经营主体沿着产业价值链进行基于专业分工的深度嵌入与合作,使农业资源特别是农地资源、资本资源和农村劳动力资源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进行优化配置,以降低农业的生产成本与经营风险,着力提高农业的规模经济效益。

3.2 探索多元化经营模式,提高农民的组织化、职业化水平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没有固定模式,不同区域、不同产业、不同经营主体可根据自身情况探索实践不同的经营模式。目前甘肃比较典型的农业规模经营的模式主要有业主经营模式,即业主通过拍买“四荒”土地或成片租用农民的承包地成为专业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主,引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市场引导模式,即在一些区位优势明显、自然条件好的地方,农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经济价值高的特色优势产业,逐步形成一村一品或数村一品,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村。合作社组织模式,即通过合作社把从事相同产品生产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按照统一农业投入品供应、统一技术指导服务、统一品牌包装、统一定价销售的模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土地入股模式,即农户以土地入股的形式成为企业的股东,企业将入股土地进行整治和连片集中,进行农业专业化、规模化经营。企业订单模式,即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龙头企业与农民签订农产品购销合同,引导农民按公司的标准要求进行订单生产,建立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以上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职业化水平,为农业规模经营的提升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应不断完善,总结推广。

3.3 健全农地管理机制,促进农地向规模经营主体流转

“均田制”导致的土地“细碎化”问题严重弱化了农村土地的经济功能,事实证明,难以形成致富途径。为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必须按照市场化配置原则,健全农地管理机制。一是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政策引导机制。出台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商企业投资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商品农产品原料基地的相关政策,多管齐下推进土地流转。二是建立完善土地流转激励机制。通过建立农地规模化经营奖补机制,吸引更多农村能人和经营大户参与农地流转,发展特色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三是建立完善土地流转市场准入机制。要对进入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种植大户、企业业主的经营能力进行资格审查和资信评估,对大宗土地流转实行登记备案和流转合同签证制度。四是建立完善土地流转纠纷调处机制。依靠民间协商、乡村调解、县区仲裁、司法保障,有效化解农地流转过程中的矛盾纠纷。五是设立农村土地流转或托管中心,以土地托管为载体,对农村撂荒土地进行统一规划开发,引导农户通过土地托管发包、股份制合作等形式将承包土地向农业产业化项目、农村种养大户流转。

3.4 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规模经营主体的科技支撑

区域农业特色产业的规模化经营需要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与服务。为此,必须从改革农业科技体制,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转变科技服务方式入手,进一步强化对农业规模经营主体的科技支撑。一是以“十二五”期间省农牧厅确定的20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平台,组织专门的科研团队,明确首席专家,为区域优势显著的农业特色产业集群提供科技攻关与服务。二是建议省上将武威黄羊镇打造成甘肃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充分发挥省农垦集团的优势,整合人才、科研与土地资源,为河西绿洲农业区农业特色产业的规模化经营提供示范指导。三是鼓励支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组建研发机构,促其与农业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协同创新、技术集成与产品研发。四是进一步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鼓励农业科技人员进村入户、深入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普及推广针对性、实用性强的农业新技术、新产品,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以提高农业规模经营主体的科技应用能力。

3.5 拓宽经营主体的融资渠道,为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供资金保障

甘肃农业特色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因资金短缺,发展受到很大制约。为此,必须下大力解决规模经营主体筹资难、融资难的问题。一是根据甘肃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落实好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政策,把财政支农资金真正用在甘肃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构建与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的关键环节上。二是参照省上已成立的能源、交通投资公司的做法,由财政注资成立专门的农业信贷担保机构,通过与信用社、银行合作,推出更多适合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担保贷款产品。三是以马铃薯、中药材、草食畜、果蔬等特色优势产业项目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为抓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商资本等投资区域农业特色产业开发。四是有计划、有重点地选择扶持单体规模实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上市,使其在更宽领域内筹资融资,以解决其经营规模扩张所需的资金。

产业规模化发展范文第5篇

关键词:畜禽规模养殖;发展现状;发展对策;防城港市

中图分类号 S8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5-121-03

为进一步做特做强畜牧产业,近年来,防城港市委、市人民政府提出了“产业品牌化、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农民组织化、保障体系化、投入多元化”的畜牧产业发展思路,坚持以资源优势为依托,以优化产业结构为主线,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发展培育生态、高效、品牌畜牧业,取得了一定成效。畜牧业已成为防城港市农村经济中产业聚集度高、市场特征明显、发展潜力较大、农民增收较为显著的支柱产业。

1 防城港市畜禽规模养殖的现状

1.1 林下养鸡发展势头良好 防城港市林地、甘蔗地资源丰富,发展林下、蔗地养鸡资源条件得天独厚。近年来该市以科技为支撑,依托重点品种,合理布局,采取有力措施,引导群众充分利用林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下养鸡产业。目前,全市林下养殖发展初具规模。2012年引进广西凤翔集团公司在上思县发展林下养鸡,积极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2012年与85户农民签订了养鸡协议,当年底存栏肉鸡110万羽,2012年出栏肉鸡达到218万羽。通过示范带动,目前全市林下养鸡达230户,为加快林下养鸡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1.2 草食动物规模养殖初具规模 防城港市现有畜牧业用地5.10万hm2,其中草山草坡4.6万hm2、饲料用田地

2 666.67hm2、养殖场等建设用地2 366.67hm2;草山草坡中,传统牧业用地3.77万hm2,人工种草0.83万hm2。年产蔗稍、稻草、玉米秆、红薯藤等农作物秸秆7.33万t。为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近年来,该市把发展肉牛、山羊、肉鹅等草食动物作为畜牧业发展的重点,并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存栏20头以上的养牛场户发展到68户,存栏100只以上的养羊场户36个,存栏500羽以上的养鹅场户45个。草食动物的规模养殖占全市养殖总量的比重由“十一・五”期末的12%提高到目前的26%。

1.3 畜禽规模养殖不断发展壮大 据部门统计,2008年以前,防城港市畜禽规模养殖场只有89个,随着防城港市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常住人口数量和来港游客的增多,肉蛋奶需求量大幅度增长,为了保障全市的“菜篮子”供应,市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畜牧产业的发展,经常深入基层,到场入户开展调研,亲自外出招商引资,亲自指导规模养殖场项目建设,帮助养殖场户解决建设用地、生产资金等方面的困难,出台了林下养殖、万元增收工程等养殖业优惠政策,加大对畜禽规模养殖的扶持力度,为规模养殖创造了宽松的发展环境,为促进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2年底全市畜禽规模养殖场发展到826个,畜禽规模养殖占全市畜禽养殖的产值比重由2008年的18%提高到2012年的53%。

总之,畜禽规模养殖场的建设,示范带动了防城港市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据统计2012年全市畜牧业产值达12.6亿元,比2010年的8.57亿元增长47.02%,畜牧业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93元,比2010年的357元增长38.1%。

2 畜禽规模养殖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上看,防城港市畜牧业规模养殖近年来的发展态势良好,但是总体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畜禽产品的市场波动和边境地区的动物疫病防控风险成为制约畜牧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畜禽规模养殖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还有待提高 近年来,虽然防城港市的畜禽规模养殖比重不断加大,但传统养殖模式仍占主导地位,畜牧业生产传统成分较重,除生猪、肉鸡、肉鸭的规模养殖比重较大以外,牛、羊和鹅规模养殖占全市养殖的比重不足30%,生产仍以千家万户的小规模分散饲养为主,生产设施简陋,经营管理方式粗放,生产标准化程度低,尚未摆脱速度数量型发展模式,对资源、生态和环境构成巨大压力,经济效益不高。

2.2 产业链条短,产业化程度较低 由于防城港市畜牧业经济总量小,畜产品仍以原料销售为主,产业链短,产品加工转化增值效果不明显,产品附加值还不够高。现有加工企业规模小、水平低、市场小,产品单一,结构不合理,缺乏市场竞争力。养殖户社会化组织程度低,对市场和价格等信息变化反应不敏感,市场风险承受能力弱;龙头企业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尚不完善,仍然处于初级的买卖关系,没有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

2.3 动物疫病防控的压力加大,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一是防控境外动物疫病传入的难度大。防城港市有4个部级口岸,有98条大小民间通道与越南相连。越南是禽流感、口蹄疫、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高发区和老疫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动物及其产品对外贸易将会明显加大,对动物疫病防控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加上我市边境一线基层动物防疫体系设施仍然落后,力量薄弱,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二是健康养殖场建设缓慢,养殖集约化程度还不高,分散饲养使动物疫病预防和控制的任务非常艰巨,尤其是一些中小养殖场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动物疫病防范意识差。动物疫病防控问题成为畜禽规模养殖发展的最主要的制约因素。

2.4 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不完善 畜禽产品市场主体准入与退出机制尚未建立,监测手段缺乏,畜牧业生产、流通、加工等环节质量安全隐患突出,难以适应畜产品国内外贸易和保障人民健康的需要。

2.5 畜禽规模养殖场布局欠合理 部分养殖场在建设过程中,片面追求水电交通便利,选址不合理,有的养殖场就建在村庄,存在人畜混居问题,不利于疫病防控工作的开展,容易造成疫病在人畜之间传播。

2.6 畜禽规模养殖的粪便污染日趋严重 畜禽规模养殖的发展促进了畜牧业的快速增长,但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隐患,一些地方的畜禽粪便的排放量超过了土地的消纳能力,造成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给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影响。

3 防城港市畜禽规模养殖的发展对策

3.1 畜禽养殖规模要适度 畜禽养殖规模越大,需要的其他配套措施,如资金投入、饲养管理、疫病防控、产品销售、粪污处理等要求也就越高。因此,要实事求是地定规模,应根据自有可用的土地面积、自有资金、技术水平和周边环境消纳畜禽粪便的能力等因素来确定,切忌不切实际,贪大求洋,打肿脸充胖子。待条件成熟后逐步扩大再生产,按照先小后大、先少后多“滚雪球式”的模式发展。在畜禽栏舍的建设上应科学选址、统一规划、合理设计,确保在一定时期内不落后,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资金生产率和畜禽生产率,达到最佳经济效益的目的。

3.2 健全动物疫病防控机制,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 各县(市、区)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指挥部成员单位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全面加强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全力保障现代畜牧业安全健康发展。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和“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24字方针,有效落实全面免疫、综合防疫的各项防控措施,及时开展重大动物疫病的集中强制免疫,切实加大疫情监测力度,及时掌握疫情动态,提高检验检疫能力,有力保障动物及动物产品安全。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对规模养殖户动物疫病防控的财政扶持力度,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动物疫病防控队伍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规模养殖户的防疫责任机制,强化规模养殖户的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切实增强规模养殖户的责任感,提高主动性,有效降低养殖生产风险,在保障规模养殖场户经济利益的同时,保证畜产品市场的稳定供应。

3.3 加大对发展畜禽规模养殖的支持力度 虽然近年来防城港市各级政府都加大了对畜禽规模养殖的扶持力度,但目前畜禽规模养殖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基础还比较薄弱,应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扶持资金应重点用于林下规模养殖、草食动物规模养殖、畜禽良种繁育、疫病防控、粪污处理等关键环节,采取先建后补的办法,确保项目资金起到带动促进作用;二是出台优惠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投入规模养殖。制定和完善优惠鼓励政策,充分发挥财政投入的导向和杠杆作用,通过财政补贴、税费减免、融资支持等方式,鼓励和吸引外资、民间资本、工商资本等参与现代畜牧业建设,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格局;三是建立规模养殖风险防范机制。大力推进能繁母猪保险,积极探索建立以专业养殖合作社为主体,政府支持、保险公司参与的风险防范机制,建立养殖风险防范基金,提高畜牧产业的抗风险能力。

3.4 规范规模养殖管理,建立健全可追溯体系 各级政府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畜禽规模养殖发展规划,科学配置资源。积极探索发展新型的养殖模式,推广养殖小区管理模式,鼓励建设生态环保型养殖场和畜禽养殖小区。要建立规模养殖用地和建设方案审批制,建设过程实行监督制。规模养殖场选址要符合乡镇土地的整体规划,养殖场的建设布局和设计要符合环境保护、饲养管理、动物疫病防控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规模养殖场户的畜禽养殖档案管理制度,注重环保和安全,建立健全动物及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规范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的使用行为,加大动物卫生执法监督力度;强化畜禽粪便的污染治理工作,减少环境污染,减少治理费用,确保畜牧产业的科学发展。

3.5 健全风险规避机制,推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规避畜牧业风险是壮大规模养殖的有效途径。一要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防止和解决利益的失衡;二要建立和完善龙头企业与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养殖场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发展订单畜牧业;三要建立多种形式的行业中介组织,进一步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有效控制畜牧业发展风险;四要进一步建立以畜牧业金融风险补偿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为重点的基金保障制度;五要加强疫情监测和检疫监督,不断完善疫情应急处置机制,化解疫情风险。

3.6 加强畜牧科技创新,提高规模养殖生产水平 科技创新,是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要建立政府对畜牧科技投入的长效机制,加大对畜牧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营造良好的畜牧业科技创新环境,突出科技兴牧,加强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完善畜牧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大力推进畜禽良种繁育工程建设,提高养殖业生产性能,加快畜牧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全面提高畜禽规模养殖的生产效益。

参考文献

[1]吕慎金,马月辉,耿社民.畜禽规模化养殖与产业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3,5(1):61-63.

[2]沙文锋,朱娟,杨允辉.南通市畜禽规模养殖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1,(4):70-71.

[3]朱进华.推进畜禽规模养殖,提升产业发展水平[J].江苏农村经济,2006(5):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