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人员专业技术年度总结

财务人员专业技术年度总结

财务人员专业技术年度总结

财务人员专业技术年度总结范文第1篇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通过调研,目前本区预算单位会计从业人员队伍总体呈现“年轻化、高学历、从业较长”的特点,为提升我区预算管理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根据有关要求,我区在财务部门设置、人员配备及履职资质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1.绝大多数单位未独立设置财务部门,个别单位还实行手工记账《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经调研统计,我区仅42家单位独立设置了财务部门,占总户数的14%。未单独设置财务部门的单位,多数将财务职能并入办公室或实行集中()记账。同时,在调研中还了解到,征地养老所、职工援助服务中心等3家事业单位还实行手工记账。

2.会计人员资质不够完备,财务岗位人员力量配备较为薄弱《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上岗证,下同);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经调研统计,627名会计从业人员中,仍有45 人未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占总人数的7%;302家单位中,有37家单位的会计从业人员与其他单位共用。

三、对策与建议为推进会计队伍建设和财务规范化管理,加快适应预算管理改革步伐,结合我区财务部门设置和人员配备现状,提出以下建议:1.进一步加强思想认识,健全部门预算责任制度各预算单位是部门预算编制和执行的主体,同时也是部门预决算公开的主体。近年来,为深化部门预算制度改革,大力推进预算信息公开,我局对建立健全部门预算责任制度、不断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作出了一系列的工作部署。从编制2012年部门预算起,就在区府办印发的《关于2012年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编制工作的通知》中也明确要求,各单位作为责任主体,要全面落实预算编审职责,预算主管部门还要加强对基层单位的指导与审核。因此,各单位要切实增强部门预算责任意识,建立部么预算责任制度,在预算编制、审核、执行、监督、公开等环节全面履行职责任务,与财政部门共同深化并推进我区财政管理工作。

财务人员专业技术年度总结范文第2篇

摘 要:在日益复杂的全新市场竞争环境下,国有石化企业财会队伍面临转型发展的巨大挑战。通过对新竞争环境下国有石化企业财会队伍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强国有石化企业财会队伍建设的思路、原则和措施。

关键词:国有石化企业;财会队伍;现状分析;建设途径

中图分类号: 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7009202

1 新竞争环境下国有石化企业财会队伍的现状分析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国有石化企业尤其是大中型石化企业普遍重视财会队伍建设,一直走在我国财会事业发展和创新的前列。但随着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国企无一例外地采取了紧缩用工政策,除少量补充生产一线紧缺工种外,辅助生产企业以及管理机构基本保持了原有用工状态,导致国有石化企业财会队伍建设暴露出许多矛盾和问题。现根据对某大型国有石化企业的调查分析如下:

(1)财会队伍总量偏大与年龄结构性缺员矛盾并存,个别业务板块财会人员接续断档问题日益突显。该大型国有石化企业现有在岗财会人员19917人,30岁以下、30-40、40-50、50以上四个年龄段的财会人员比例为4∶8∶7∶1。笔者通过对各业务板块财会人员进行分析发现,除销售业务板块基本合理外,其他业务板块人员老化现象严重且年龄结构矛盾十分突出,其中:油田业务板块为1∶4∶4∶1,炼化业务板块为1∶3∶5∶1,企业总部机关为1∶10∶8∶1。

(2)财会队伍职业素质不断提升,但高层次、复合型、国际化的财会人才明显不足。该大型国有石化企业财会队伍中大专及以上学历达到88.18%,各业务板块水平较为均衡;所学专业为财经类的达到77.38%,但硕士以上学历人员仅有797人、占4.01%;财经类中、高级职称人员仅有46%,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比例为1∶4∶5,距离中央企业“十二五”规划2∶5∶3的指标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此外,能够胜任国外语言、财会专业知识、国际商务规则和国际贸易谈判等业务技能的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少之又少,无法满足国有石化企业海外市场快速发展需要。

(3)财会人员成长通道单一,行政岗位晋级比例偏低。该大型国有石化企业财会队伍中局级、处级、科级、主办及业务员四者之间比例为1∶7∶17∶176,其中局级99人、占全体财会人员的0.5%,处级702人、占全体财会人员的353%,科级1697人、占全体财会人员的8.52%,主办及业务员17416人、占全体财会人员的87.44%。由此可以看出,财会人员成长与发展的空间有限、通道狭窄,这种人才成长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财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财会队伍培训已形成规模,但缺乏有步骤、分层次的培训规划。近几年,该大型国有石化企业财会人员每年继续教育参训率达到96%以上,企业总部专项培训总会计师604人次、财务骨干1265人次。但由于企业总部和所属子企业职责划分不清、缺乏系统的成长培训计划,导致企业总部与所属子企业培训资源重叠,没有真正发挥企业财会队伍的阶梯培养作用。

(5)财会队伍考核评价机制尚需完善,财务劳务工问题日益突出。目前,大多数国有石化企业及其子企业只重视生产运行,只关心能否如期完成上级下达的效益指标,基本不考虑财会人员的考核评价问题,致使广大财会人员长期处于缺乏工作成就感和荣誉感状态。另外,随着石化企业聘用区别于正式职工的劳务工参与财务工作的用工量不断增加,财务劳务工已经成为企业财务工作的新生力量,但由于企业对劳务工实行差别化待遇,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权、职称评审受限、岗位晋级受制,从而对财务劳务工队伍的稳定产生了较大影响。

2 加强国有石化企业财会队伍建设的思路及原则

2.1 总体思路

全面围绕国资委提出的中央企业要在“十二五”和未来10年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的战略发展目标,遵循财会队伍成长规律,以提高财会人员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为重点,以打造高层次财会队伍为主线,以创新选才、育才、用才、聚才机制和政策为抓手,统筹推进各类别、各层级财会队伍建设,为建设国内和世界一流石化企业提供坚实的财会队伍保障。

2.2 基本原则

(1)服务发展、以人为本原则。把促进国有石化企业发展作为财会队伍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国有石化企业发展目标确定财会队伍建设任务。把用好、用活财会人才作为财会队伍建设工作的重点,积极为财会人员拓展事业、实现价值提供机会和条件,鼓励广大财会人员在工作实践中锻炼成长。

(2)健全制度、创新机制原则。把创新作为推动财会队伍建设和发展的根本动力,进一步健全财会队伍建设工作制度,完善财会队伍建设政策和措施,营造财会人员成长和发展的宽松环境,最大限度激发财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

(3)高端引领、整体开发原则。以企业总部财会人员成长通道建设为平台,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知识结构优化、实践经验丰富、创新能力突出、职业道德高尚的高层次财会人员,从而带动企业财会队伍整体均衡发展。统筹各层级财会人员资源开发,培育财会人员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的职业道德精神,从而实现企业财会队伍全面协调健康发展。

3 加强国有石化企业财会队伍建设的措施及建议

(1)调整财会专业毕业生引进政策。财会专业毕业生“进口”受限,是导致财会队伍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不合理的重要原因。企业应加快修订财会专业毕业生引进办法,完善财会专业毕业生引进政策,保证引进的计划性和连续性。同时,应适当调整引进毕业生的学历层次和专业结构,拓宽人才引进渠道,既要引进财会专业毕业生,也要引进一定比例的非财会专业毕业生;既要引进财会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也要适当引进三本和专科层次毕业生。对于财会队伍老龄化矛盾较为突出的油田及炼化企业,应适当放宽财会专业毕业生引进政策,确保企业财会队伍年龄结构基本合理。

(2)建立完善财会队伍成长通道。企业应结合本单位财会队伍现状和工作实际,按照现行干部选拔任用管理制度,建立财会队伍专业技术成长通道,打通财会队伍行政岗位晋级和专业技术晋升“双通道”发展路径,使财会人员“成长有通道、发展有空间”。具体措施是:除通过行政岗位晋级渠道选拔任用部分优秀财会人员担任相应级别行政职务外,企业还可以分层级设置首席财务专家、财务专家、会计专家、金融专家和税务专家等专业技术职位序列。专业技术职位一般通过公开竞聘方式产生,实行任期制,任期一般为3年,同时享受相应行政级别的薪酬待遇。

(3)搭建财会队伍国际化项目锻炼平台。立足企业自身拥有的国际化项目平台开展实岗锻炼,是拓展和提升财会人员国际化视野及国际化理财能力的重要渠道。企业要着眼于加快国际化财会人才培养,建立“双向挂职交流锻炼”机制,每年选派30-50名有潜力的企业总部及所属子企业财会人员到国际化项目挂职锻炼,以丰富国际化财务管理经验,提升国际化理财能力;同时,选拔部分国际化项目财会人员到企业总部财务部门挂职锻炼,以提升全局意识和战略思维能力。挂职交流人员实行轮流制,一个挂职交流期为2-3年。

(4)做精做强财会队伍培训工作。企业应按照“统一规划,分级实施”的原则,分层次、分业务板块抓好财会队伍培训工作,尤其是要重点抓好总会计师、财务处长、财务专家等高层次财会人员培训,确保总会计师两年轮训一次,财务处长、首席财务专家和财务专家等三年轮训一次。在培训内容上,要适应财会队伍转型需要,不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调整增加资本运作、价值管理、风险控制、境外税收筹划等财税知识,突出强化国际理财知识的学习掌握,培养一批通晓国际惯例和国际金融市场运行规律、具备跨国经营理财能力和海外项目实务经验的高级财务管理人才。

(5)建立完善财会队伍考核评价制度。组织制定财会队伍综合考核评价办法,采用述职报告与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总会计师、财务处长、财务副处长及以下财会人员进行考核。其中:企业总部主要负责总会计师、财务处长的考核管理,考核结果记入企业总部设置的总会计师和财务处长个人档案,作为业绩考核、晋级推荐的重要依据;所属子企业负责副处级及以下财会人员的考核管理,其中副处级干部考核情况要报企业总部备案,考核结果同样作为个人职位晋级的参考依据,对连续三年考核结果为优秀的,应纳入行政岗位晋级和专业技术晋升后备人选;企业总部对所属子企业总会计师、财务处长人选具有推荐权和否决权。

(6)完善财务劳务工用工管理政策。要认真研究财务劳务工用工管理政策,彻底摆脱传统用工思维束缚,灵活拓展劳务工职位晋升渠道。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方针,大胆推荐使用“有想法、有干法、有办法”的财务劳务工,对连续三年考核优秀且取得中级及以上技术资格的劳务工给予转为正式职工待遇,使他们能够获得与正式职工一样的成长和发展平台,成绩突出的还可以提拔到财务处(科)长岗位上使用,为优秀财务劳务工创造更多发展机会和更大施展才华的空间。

(7)加强复合型财会人员的培养。适应财务工作转型需要,财会人员应加快由核算型向价值管理型转变。企业总部和所属子企业要建立财会人员定点联系基层单位制度,实现人员互动、信息互通、经营互帮、管理互进。要通过组织生产经营专家为财会人员授课、组织财会人员深入生产一线等形式,实现财务管理与生产经营有机结合,促使财会人员把握效益提升关键环节和成本控制关键节点,不断增强财会人员的价值管理能力。同时,要定期组织财会人员深入开展经济活动分析,引导财会人员在“体检”和“会诊”生产经营状况的过程中,持续提高经营决策支持水平。

(8)开展优秀财会工作者评选表彰工作。企业应建立健全财会人员评选表彰机制,制定财会人员评选表彰制度,严格评选程序,创新评选方法,定期开展年度先进财会工作者评选表彰活动,表彰在企业建设中业绩突出和作出重大贡献的优秀财会工作者,激励财会工作者崇尚诚信、依法理财、开拓创新、勇于奉献,塑造石化企业财会系统良好形象,为广大财会人员创造良好的成长和发展环境。

(9)强化总会计师在企业中的地位和职能。首先,应明确总会计师与行政一把手是合作伙伴关系,总会计师既是企业行政领导成员也是党组或党委成员,在企业高管层排名中应位于行政一把手之后、其他副职领导之前。其次,要重新定位总会计师职责权限,除负责传统财务管理工作外,还应负责战略管理、风险管理、价值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导工作;不仅具有违规违纪行为制止权、财务会计业务组织权、财务收支审批签署权、财务部门人事建议权,还应具有企业重大事项参与权、涉及企业经营重大事项一票否决权、财务部门人事决定权、企业风险独立发言权、现金和中长期投资集中控制权等等。

(10)加强财会队伍培训基地建设。完善以企业总部自备培训基地为中心,以所属子企业培训机构为基础,以社会培训机构为补充的财会队伍培训基地网络。要持续升级财会教学软硬件水平,加强财会师资队伍和教材体系建设,使财会队伍培训基地建设与财会人才发展要求相适应,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地开展企业财会队伍培训工作。

(11)抓好财会队伍职业道德建设。财务人员身居经济要害部门和关键岗位,职业道德是财会人员从业的基础,更是财会队伍建设的根本。要将诚信教育、素质教育和警示教育结合起来,将职业道德、廉洁自律教育作为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教育广大财会人员要时刻牢记诚信、正直、诚实、可靠的职业道德要求,自觉树立廉洁自律的风险防范意识。

综上所述,我国国有石化企业应积极适应市场发展变化的需要,持续加强财会队伍建设,锤炼职业作风,提升职业能力,全力推动财会队伍向职业化、精细化、复合型发展,为促进石化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财务人员专业技术年度总结范文第3篇

1.学习财经政策,熟悉财务法规。有些单位的财务工作出现重大失误和错误,往往与这个单位的财务人员政策水平低、财务法规意识不强有关。可以说,财务政策和财务法规是财务人员工作的总方针,这方面欠缺,就很可能在重大问题上偏离方向,发生不应该发生的责任事故,甚至出现违法犯罪行为。因此,各部门、各单位的主管领导及财务部门的负责人应定期集中组织学习《会计法》等财经法规,结合工作实际边学习、边讨论、边交流,这样,才能提高财务人员的政策水平。

2.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职业道德是财务人员从事财务工作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是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利益关系的行为准则。强化职业道德教育,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敬业爱岗,尽职尽责。财务人员应当忠诚党的财务事业,热爱财务工作,努力钻研业务,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适应所从事工作的要求,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干好本职工作。二是依法办事,客观公正。财务人员应当按照财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所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办理财务事务,做到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原则、不做假账、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这是财务人员对内、对外的工作原则,同时也是《会计法》赋予每个财务人员的权利和义务。三是自尊自爱,廉洁清正。财务人员要爱惜自己的身份,珍惜自己的人格,要有高尚的情操和优良的品质,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保持洁身自好,决不利用职权搞人事关系、营私舞弊、贪污腐化。四是精打细算,搞好服务。财务人员应保持艰苦奋斗、俭朴节约、精打细算、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应当熟悉本单位的生产经营和业务管理情况,运用掌握的会计信息和技术方法,为改善单位内部管理、提高效益服务。五是约束自己,严格监督。财务人员应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严守会计工作纪律,自觉接受监督,严格要求自己,在“权”与“利”面前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依靠自己高度的责任心和熟练的业务技能及对本单位财务管理情况的准确了解,履行法律赋予自己的神圣职责。在日常会计工作中,通过审核监督,加强预算管理,维护国家财务制度,保证国家财产的完整。要恪尽职守,健全规章制度,坚持原则,执行制度,揭露和制止违反财经纪律问题,防止。

3.加强财务人员的继续教育。财务人员继续教育是会计管理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财务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各单位、各部门应按财政部下达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中所规定的教育内容与形式、组织与实施、检查与考核等有关条例,制定学习计划,采取自学与辅导相结合,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年终要对财务人员继续教育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加强财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具体办法如下:一是在职培训。财政部门要对现有财务人员采取分层次、分期、分批进行不脱产的短期业务培训。每次培训要认真考核,对于学校财务人员,培训时间可安排在寒、暑假期间,这样,财务人员既有学习提高的机会,又不影响正常业务工作,使学习、工作两不误。二是脱产进修。教育主管部门应把提高学校财务人员素质列入长期规划,落实培训单位或财经院校,各单位每年推荐部分财务人员参加至少为期一年的脱产进修学习。三是鼓励财务人员参加学历学习和职称资格考试。目前,各单位有部分在职财务人员是“半路出家”,没有财务专业学历和会计技术职称资格。财务主管部门应制定鼓励学习的计划,支持财务人员通过财务专业函授学习或会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习,参加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对取得财务专业学历和获得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财务人员应给予精神和物质的奖励。

4.积极参加会计学术研究活动。要组织财务人员参加财务工作研讨会、学习班,及时了解最新的财务动态,增强学术研究兴趣。配合职称评定工作,督促财务人员撰写财务工作专业论文,尤其是结合本职工作的调查研究文章。财务部门还要与会计学会保持经常的联系,定期或不定期参加各种形式的会计学术研讨会,进行学术交流,总结推广财务工作经验,就工作中的疑难问题进行探讨,逐步提高财务人员的理论水平 和实际管理技能。

财务人员专业技术年度总结范文第4篇

为适应会计工作需要,在总结多年来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工作的基础上,经财政部、人事部研究,现对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科目调整及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科目调整问题

将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的中级会计实务(一)和中级会计实务

(二)科目合并为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科目不变。调整后,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为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3个科目。从20**年度起,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将按照调整后的3个科目进行。

初级资格考试科目仍为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

二、考试科目衔接问题

为保证中级会计实务考试科目调整的平稳过渡,在20**年度,报名参加中级资格会计实务考试科目考试按下列要求进行:

(一)在20**年度考试中,已通过中级会计实务(一)科目考试的人员,在20**年度可报名参加中级会计实务(二)科目的考试;已通过中级会计实务(二)科目考试的人员,在20**年度可报名参加中级会计实务(一)科目的考试;虽已通过中级会计实务(一)或中级会计实务(二)科目考试的人员,在20**年度也可报名参加调整后的中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

(二)20**年度未通过中级会计实务(一)和中级会计实务(二)科目考试的人员,在20**年度报名时需参加调整后的中级会计实务科目的考试。

(三)参加20**年度中级会计实务(一)和中级会计实务(二)两个科目考试的合格成绩,仅在当年有效。自2006年度起,停止中级会计实务(一)和中级会计实务(二)科目的考试。

(*)20**年度首次报名参加中级资格会计实务科目考试的人员,按照调整后的中级会计实务科目进行。

三、考试成绩管理问题

参加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人员,在连续的两个考试年度内,全部科目考试均合格者,可获得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证书。参加初级资格考试的人员,必须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方可获得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证书。

*、港澳居民参加考试问题

(一)根据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关于允许港澳居民参加内地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复函》([20**]港办交字第170号)精神,对符合财政部、人事部《关于修订印发〈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及其实施办法的通知》(财会[20**]11号)规定的报名条件的人员,均可报名参加相应级别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二)港澳居民在报名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时,应根据相应级别报名条件的规定,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高中以上学历或学士以上学位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从事会计工作年限证明和居民身份证明。

五、其他有关事项

(一)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将重新修订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并用于20**年度的考试。

(二)20**年度需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原中级会计实务(一)或中级会计实务(二)科目考试的人员,可继续按照20**年度中级会计实务(一)或中级会计实务(二)科目考试大纲的要求复习备考。

(三)请各地及时向社会公布本通知要求,并做好香港、澳门居民参加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有关准备工作。

财务人员专业技术年度总结范文第5篇

一、大数据思维推动职能式会计组织发展

会计信息化的普及和发展提高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扩展了会计人员的视角,延伸了会计职能。传统的总账核算、成本核算、固定资产、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专项为主的会计核算已被高效的会计信息化系统取代,会计人员从繁重的记账、算账工作中释放出来,要求财务人员从传统的核算型、管家型向价值型、决策性转变。原来从事财务会计核算工作的部分会计人员应该分配到管理会计部门,要求管理会计从系统性和非系统性的海量数据中,运用专业财务知识,为战略计划、资源配置、业绩评价、内部控制等方面提供各类分析报告和会计信息,从大数据中挖掘出企业有用的“真金白银”。设置分工明确、职能清晰、界限明确的财务会计工作部门和管理会计工作部门的职能式会计组织应运而生。

结合我们公司的实际情况来看,财务人员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基础财务人员,主要是参加工作三年以内的“新人”,以做财务基础数据录入工作为主,以《中建三局财务工作标准手册》为指导,以用友NC平台为载体,为企业提供基础的财务数据信息。第二类是技术财务人员,利用已形成的数据,运用专业财务知识,提供各种不同分析报告和数据以供业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决策,同时协调外部审计、税务、上下级沟通及资金管理工作,成为企业各业务单元对内对外的财务协调员。这类人员以分公司财务负责人和机关高级业务经理为主。第三类是战略财务人员,负责项目分析、风险控制、绩效考核,参与到公司投融资部门的战略分析与管理中,这类人员以公司总会计师和部门经理为主,在公司融资理财、项目估价、分析管理等方面运筹帷幄,协助把握企业方向。基础财务、技术财务和战略财务要想构成了一个三角形、稳定的财务管理体系,三类人员比应为40∶40∶20。把基础财务划分为财务会计工作部门,把技术财务和战略财务划分为管理会计工作部门的话,理想的人员比例是2∶3。目前总承包公司这三类人员构成比例70∶20∶10,财务会计工作部门和管理会计工作部门人员实际比例为7∶3,明显离职能式会计组织形式有一段距离。

如何减低财务会计工作部门的人员比重,提供他们的工作效率,把“记录价值”工作向“创造价值”工作转变,只有运用新的信息化技术,培养管理会计人才,建立完备的内控标准,创新会计组织才是正确的途径。

二、互联网思维促生财务(会计)共享中心

财务(会计)共享中心其实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它创立于国外的大型知名集团公司,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流水线模式对集团内所有总分支机构的会计核算工作统一处理。财务(会计)共享中心的特点是集中化、标准化、重复度高、工作量大、高效率、低成本,对财务人员专业技能和逻辑分析能力要求不高,普通大学毕业生进行简单的职业培训就能掌握。

近几年国内有些集团企业结合自身特点才开始进行了尝试和创新。以海尔集团为例,财务共享中心由财务共享部和IT服务部组成,前者负责核算业务、结算业务和账簿管理工作,后者负责财务软件系统的维护和二次应用开发。海尔集团财务(会计)共享中心以高效的会计核算体系和后台信息服务能力,成功提高了集团的财务效率,成为我国在财务(会计)共享中心方面的典型先进案例。

大型施工集团企业存在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业务分散、分支机构多、管理链条长等问题,如何运用好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下公司管理变革的创新产物呢?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成果,从财务(会计)共享中心的选址、组织、流程、政策法规、技术、服务等六个方面进行流程再造、人员再造和组织再造,通过财务(会计)共享中心这一会计组织的创新,实现从核算型向管理型会计组织转型。

三、互联网思维催生“云会计”服务外包业务

过去会计信息网络储存缺乏安全性,企业认为控制了财务就是控制了公司,财务是“天机不可泄露”。即使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要公布,也不能公开信息加工过程,因此上市公司和一些大型企业较少使用会计外包服务。2014年11月国务院做出加快发展外包产业发展的决定,为会计外包业务的发展注入一剂强心针。

企业只有专注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突出自己的主营业务优势,才能占据更大市场份额。从发达国家的会计外包业务发展来看,如果把会计业务外包给专业服务机构,既能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性,又可以降低成本,更能专注于核心竞争力的发展。会计核算只是一个信息加工过程,把加工好各种财务信息编制成财务报表,这个过程不会产生利润。核心领域集中化和专业分工分散化,已成为未来企业发展的方向,也为会计外包服务提供发展的空间和平台。

目前在国内的会计服务外包业务局限于中小型企业,主要是记账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咨询服务公司等主要利用简单的会计软件通过人力处理企业账务和报税工作。服务内容单一,参与的财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相关制度尚待完善。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新区内中小型企业5万多家,从事会计服务外包企业223家,累计从业人员4万人。随着“营改增”工作向全行业扩围,会计服务外包业务的发展前景将十分迅猛,也具有较大市场前景。

随着云会计技术的发展,虚拟会计外包服务成为一种趋势。云会计平台是利用云计算和互联网技术开发出专门向企业提供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和财务决策服务的虚拟会计服务平台。云会计外包业务与传统客户端操作系统相比有三大优势:一是在规模效应下,云会计外包业务具有明显的比较成本优势,企业不需要聘用专业IT工程师维护系统,还可以节省财务人员投入的人力成本。二是提供云会计平台的外包公司具有系统运行维护、应用拓展开发和系统升级的巨大优势,在传统会计信息化模式下出现的经常让用户头疼的系统运行故障与运行异常问题得到轻松解决。三是云会计外包服务不受时间、地点、设备性能影响,全天持续提供服务,每一个客户端只要其设备能够接入互联网并且有权访问云会计服务系统,客户端的应用请求就能得到充分及时的响应,解决了传统的客户端应用对电脑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网络环境的限制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