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会经济效益

社会经济效益

社会经济效益

社会经济效益范文第1篇

(一)经济效益

医院的经济效益指的是医院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段内,其在保健卫生活动当中的保健卫生成果同所耗费的劳动、资金的比值,实质上指的是有效产出与投入存在的比值关系。医院自身的经济效益不但包括医疗服务成果的经济成效,同时还涵盖了医院自身的盈利、亏损以及卫生资源累计率。处在当前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医院自身经济效益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其自身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

(二)社会效益

医院的社会效益指的是医院充分利用各类型的医疗保健服务模式,通过自身卫生资源的有效利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相应的保健卫生服务,尽最大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平。而医院在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过程中,必定会产生一些社会方面的影响,而这些社会影响即社会效益。社会效益不仅属于医院自身的责任,同时又关系医院自身的形象与信誉。

(三)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属于医院经营管理工作当中两个至关重要的内容,两者之间既是对立的,同时也是统一的。倘若医院过于注重经济效益,完全不估计广大人民群众自身的经济水平与心理承受能力,医院可能会在短时间内获得客观的经济利益,然而长此以往,医院必然会丧失大部分人员群众,最终致使医院自身经济效益的不断降低。而医院如果过于偏重社会效益,则会导致医院难以承载巨大的经济开支,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最后必然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丧失竞争力。因此,医院经济效益是实现社会效益的重要基础,社会效益是经济效益的关键条件与最终目标,两者之间存在相互制约、互相促进的重要联系,医院只有在两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的局面,才能够保障医院自身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提升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措施与建议

(一)建立健全医院经济管理体系

新医改政策的持续推进,各个医院自身的经济效益必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经济损失在所难免。医院自身的发展一般是依靠自身资金的不断积累,然而随着医院自身经济收入的不断削减,要想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医院就必须要建立健全自身的经济管理体系,通过不断提升医院医疗核算意识,切实加大医疗成本的控制力度。所以,在新医改背景下,医院应当积极降低医疗项目、医疗工作方面的开支,减少一些不必要支出,从而有效保障医院资金的积累。与此同时,医院还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医疗器械与医疗设施的管理工作,切实提升医疗器械与医疗设施的使用率,减少该方面的成本支出。此外,针对医院经济核算工作,应当积极采用全成本管理模式,将各个科室、全部类目当中的资金支出都计算到对应的成本中,通过全成本管理实现成本的高效控制,再保障医院自身社会效益的同时,切实提升医院的经济效益。

(二)协调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建立正确的效益观。

正确的效益观属于指导卫生系统工作开展的重要理论,其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方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发展;另一方面;合理的经济利润是实现两个效益统一的基本原则。社会当中发生的各种问题,经济是终极原因,倘若经济关系不顺,服务关系自然也不顺。满意的经济关系是形成满意服务关系的重要基础,即医院只有实现满意的经济关系,才能够产生满意的医疗关系。这就需要各个医院在内部树立正确的效益观,进一步明确医疗服务的宗旨,使得广大医护人员能够有效协调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正确处理两个效益。

为避免损害社会与病人的医疗效益,医院应当在内部树立正确的效益目标。医院自身经济效益的主动权在医院本身,而社会与病人医疗效益的主动权同样也在医院本身。这就需要医院真正将谋求社会与病人的医疗效益当作最高准则,不仅要为医院自身谋利益,同时也应当为社会与病人谋利益。医院必须要在内部反复强调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当两者之间出现矛盾的情况下,医院应当要求广大员工将社会效益放在首要位置,而当医院获取良好的社会效益时,社会必然会回报医院,其是市场经济等价交换的基本法则。

(三)提高医院整体素质

新医改政策主要是站在人民群众的利益角度出发,然而其对广大医院来说,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由于医院传统的经济运营模式显然无法满足新医改背景下的相关要求,因此,医院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固自身的地位,就必须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管理工作,以此来提升医院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各个医院应当充分利用自身的区域优势与传统优势的培育特色学科,通过与专科专病建设进行有机的整合,不仅要注重人才培养工作,同时还应当避免人才的流失,针对人才队伍建设制度进行改革创新,进一步加大职业素养方面的培训教育力度,在医院内部树立优胜劣汰的思想,使得医院内部员工能够在良好的人才机制下实现自我综合素养的提升,通过扎实的操作、优质的服务获取病人的信赖,为医院树立良好的形象。除此之外,医院还应当积极引入先进的医疗设施,加大与各个医院的合作力度,通过互相交流、沟通,实现医院综合能力共同提升的目标,切实促进各个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四)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各个医院自身的医疗、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其能够获得发展,新医改带来的不仅是挑战,同时也是机遇,这就需要医院高度重视提升自己的医疗、服务质量,使得医院自身的医疗服务质量、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能够得到有效的统一。通过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切实提升医院自身的形象,使得更多的病人更愿意选择医院。而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意味着医院必须要投入更多的资金,这就导致医院自身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都会遭受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医院要想保障自身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就应当在不断增加自身市场份额的前提下,进一步放宽对应的资金投入,保障医院能够在市场调节下,充分利用增长的经济利润来填补资金投入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差额。除此之外,医院还应当高度重视改革创新,要想在新医改背景下不断提升自己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就应当加大科研、创新方面的投入力度,通过构建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广大员工进行科研课题方面的研究,通过不断拓展医疗事业方面的新市场与利润增长点,真正把能力创新与科技创新当作提升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重要途径,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三、结语

社会经济效益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艺生产:双重属性: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内涵:对立统一:实现途径

2015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公开发表。在讲话中,围绕五个问题对文艺工作进行了重要的理论阐释,这对今后文艺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讨论第三个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过程中,进一步阐述了社会主义文艺“为什么人”的原则性问题。他指出:“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在讲话发表之前的2015年9月14日,中国政府网公布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为国有文化企业改革和两个效益相统一问题提供了重要政策指导和依据在之后的201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其中指出:“评价文艺作品,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相统一,绝不让文艺成为市场的奴隶”从总书记讲话,到中共中央和“两办”文件,都反复强调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和两个效益统一的原则性问题,可见其极端重要性。

社会效益的问题是1982年9月23日由邓小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首先提出的。“文艺作品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始终是党和国家领导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重要原则作为中国共产党文艺思想的重要内容,以及在中共十报告中被着重强调,都证明了“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是中国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全面繁荣快速发展的首要原则。然而,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融入全球化进程的速度不断加快和程度不断加深的新形势下,在中国文化事业发展和文化产业转型改革不断拓展的新背景下,对于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这两个概念新的总体性规范性的阐释和研究,对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全面探讨,在已有的研究中还比较少见

对文艺工作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概念的全面把握,及对二者对立统一关系的深入理解,是领悟讲话和中央相关意见、政策的重要线索,也是贯彻落实党的领导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规范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创造无愧于人民并屹立于世界的伟大作品,以及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前提。因此,本文将主要辨析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这两个概念的基本内涵,分析二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并分析文艺生产中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因以及如何确保“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这一原则的实现和如何发挥作用。

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概念辨析

1.社会效益的基本内涵

所谓社会效益,从最基本和全社会已经达成的共识角度来说,是指生产活动的产品能够满足社会中所有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生产活动及其产品为何会产生社会性的影响?首先,社会生产活动的本质就是生产产品,而消费与使用产品的是全社会的人,即生产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产品直接对所有人产生影响

因此,生产实践活动必然是与人们普遍产生联系,并对全社会产生影响的。其次,以某一生产实践活动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在当代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也绝不是孤立的,而是必然与其他生产实践活动、生产关系发生联系。也就是说,当代社会生产活动与生产关系呈现总体性全社会性的特点。再次,生产力要发展就必然要通过生产活动的剩余价值(或者说,除去生产成本之后的经济效益)实现社会再生产以及资源再分配,因而分配与再生产的过程必然会牵涉到社会各领域各阶层以及所有人的利益。

从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和因素来看,生产实践活动及其产品必然会对社会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好的方面可以看作是社会效益。

上面已经指出,社会效益最基本的方面是社会生产的产品能够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

而从更细化的角度来谈社会效益,可以将社会生产各个环节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归为两类:个人利益和对其他社会成员的利益个人利益主要由生产实践活动的成本投入与经济产出来决定,其他社会成员的利益是由该生产活动对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其他个人所产生的影响来决定。因此,从广义的角度来看,社会效益也包括了经济效益,一项生产实践活动如果收获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有助于提高社会生产力并扩大社会再生产。如果每个社会成员要分到更多的蛋糕,最直接的做法就是把蛋糕做得更大,这就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根本意义所在。从狭义的角度来看,社会效益仅仅指生产实践活动对其他活动及个人所产生的好的影响,即其他社会成员的利益狭义的社会效益又可以细分为很多类,这一点下文再谈。

第二,文艺生产的社会效益在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知识与教育需求。“文艺是人民生活的精神食粮”,由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是文艺创作的重要源泉,因而通过阅读、鉴赏文艺作品,读者能够从中学习到有关现实生活和实践的各种经验和知识。人民群众不可能在所有领域中都以直接经验作为知识的基础,必须通过阅读学习来获得可靠的间接经验。正如通过阅读巴尔扎克的小说,人们可以获得有关19世纪法国现实生活的很多知识,优秀的、贴近现实的文艺作品必然深刻而真实地再现现实生活及人民的实践经验。一部好的作品如果能够讲好中国故事、弘扬民族精神、展现国家风貌,那么这部作品就具有很高的教育意义。

第三,文艺生产的社会效益在于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豪感。指出:“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而历代优秀文学的精神内涵经过历史的沉淀汇聚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部分,优秀的文学作品在这个基础上加以创造,表现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书写历代民族英雄的伟大故事,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够激发读者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民族自豪感,进而培养人民群众的爱国精神。

第四,文艺生产的社会效益还在于培养人民群众的道德品质。指出,好的作品是“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文艺作品以其正确的价值取向、对道德与责任的正确理解、对优秀人物伟大事迹的书写,能够对人民群众起到正确的道德引领作用,培养人民群众的道德责任感与使命感,能够成为时代前进的号角,引领时代的良好风气。

在国家和民族层面,文艺生产的社会效益在于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文化传承必须借助一定媒介,不可能凭空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历史上是通过历代有责任感的文人墨客以优秀作品的形式传承下来的。这些优秀作家对中华文化有清晰的理解与充分的把握,因而能够将其中的精华写进文艺作品流传千古。或者说,正是这些作品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精髓,表现了民族精神,它们才能够打动读者,获得人民群众的承认,在历史长河中留存下来。可见,文艺作品一旦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它就能够经久不衰,不断打动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进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文艺生产的社会效益在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一套僵化体系,而是不断发展完善的。它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体现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一致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精神是创造性地融合优秀文化成果,凝聚社会思想共识,引领主流社会思潮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总结的12个关键词就是主流文化的基本方向。简要来说,就是文艺生产要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同时借鉴西方文化的优秀成果,去除糟粕留下精华,引领文化健康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协调发展。

文艺生产的社会效益在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软实力最深厚的基础。文艺生产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推陈出新,有利于人民接受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并大大提升文化创造和传播的速度,人民通过对传统文化认同的不断加深,能够培养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

同时,文艺生产对世界文明优秀成果的接受和有益创造有利于人民了解人类优秀文化,接受人类文明成果,同时认同于人之类属的价值,关切全人类的根本命运。这两方面的结合,即具有世界眼光、民族根基的优秀作品,能够代表中华民族走向世界,与世界文化“和而不同”,构成我国文化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心的重要基础,展现我们国家与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

文艺生产的社会效益还在于增进国民美育。文艺作品具有启迪与引导作用,而阅读欣赏文艺作品需要一定的审美素养。通过逐步引导、修正,文艺作品能够对人民群众价值取向和审美素养起到正确的启迪作用。人民群众审美欣赏水平与美学素养,又会对文艺生产活动起到反馈作用,影响文艺评价标准,进而影响文艺创作,形成良性循环。因此,优秀文艺作品能够培养人民群众美学素养,提高人民对于艺术的感受力与判断力,提升公民素质,增进国民美育水平。

2.文艺生产经济效益的内容、形式与表现

马克思指出,文艺作品虽然内容是精神的,却需要物质资料作为基础实体的文艺作品一旦进入市场,它就是一种商品,必然会产生经济效益,如电影戏剧要考虑票房,书籍、唱片要考虑销量等。

文艺生产的经济效益主要指文艺作品在生产与流通过程中所花费的劳动和资源成本与作品被消费后所获得的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比较。文艺作品从资源变成产品,又从生产者流通到读者手中,需要花费大量劳动与资源成本,如创作者的创作、出版商与发行方的劳动、纸张与运输成本、影院剧场的运营等。而最后获得的经济收益,就是作品在交换中实现的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即文艺生产活动各个环节的盈利。具体到各个环节,文艺生产的经济效益还在于不同岗位员工的收入增长与就业扩大,直接表现为劳动者所付出的劳动与经济收入之间的比较。所谓的经济效益好,也就是所投入的劳动、资源、成本少,而收获的成果、利润多。

与其他行业一样,文艺生产的经济效益就是在经济上所表现的具体的、有效的利益,主要由收获的利润决定,它可以通过人为方式来提高。“艺术产品的经济效益是市场机制在艺术生产经营领域的直接表现,讲求经济效益是确证艺术事业面向群众的社会有效性和经济合理性的需要,也是艺术生产面向市场的必然要求,是经营性艺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文艺作品作为一种生产,它的生产与再生产都需要物质投入,而良好的经济回报,有助于艺术生产力逐渐提高,促进文艺生产活动有序进行。

3.文艺生产社会效益特殊体现的原因

文艺生产的社会效益具有与一般行业所不同的特殊体现,其根本原因在于文艺作品具有精神与物质的双重属性,因而它不仅直接对现实的物质世界与生产实践活动产生作用,还对全社会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产生影响,并进一步影响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简单地说,文艺作品的精神性带来了文艺生产社会效益的特殊体现,其具体原因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文艺作品的意识形态属性。在当代中国的语境中,意识形态是指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从而也反映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利益和要求的思想观念体系,如经济、政治、哲学、艺术、宗教和伦理等观念,具有阶级性。马克思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也就是说,意识形态不是凭空产生与虚幻的意识,而是以社会现实与历史实践活动为基础的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的观念体系。文艺作品的意识形态属性决定了创作者必须从现实生活与生产实践活动中获得活生生的材料,通过艺术加工创作出具有正确价值取向的作品。而文艺作品通过影响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促进人民形成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形态取向,对现实社会与实践活动形成正确的认识,进而影响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

二是文艺作品具有明确的精神目的,这一精神目的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决定的。我国的文艺是社会主义文艺,它有着明确的目的,就是要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投入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协调发展。这一明确的精神目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文艺领域的具体表现。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制度,这决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这也要求我国的所有文艺作品从根本上都是为人民而创作的,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求,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三是文艺创作的客观规律。文艺作品要表现真实的现实生活,即把所见所闻如实地记录表现出来或进行艺术改造。然而一部文艺作品不应当也不可能事无巨细流水账似地记录现实。文艺创作者不可能是生活的照相机,而且照片也仅仅能记录某一层面某一时刻的社会现实。即使是那些现代派、先锋派作品,其中呈现出的意识、精神与形象也不是纯粹虚构的,而是有确切的现实基础,是对现实的形象、情感加以艺术抽象得来的。文艺作品的形式、技巧、表现手法,都应认同基本的现实主义精神。因此,文艺作品的创作规律要求作家对现实生活及劳动实践活动的素材进行艺术选择、提炼与表现,文艺作品最后表现出的现实与人物应当是典型化的、精华的。因此,优秀的文艺作品通过选取与抽象现实生活中好的光明的方面,从创作者对社会的责任感出发,能够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与实践活动产生有益影响。这并不是说文艺作品要遮蔽社会的阴暗面,而是说只有以宣传与发扬社会的光明面为主,才有利于逐渐战胜社会的种种丑恶事物。文艺创作的这一客观规律带来了文艺生产社会效益的特殊表现。

4.文艺生产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文艺生产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辩证的对立统一关系相比于一般物质生产领域具有特殊的呈现方式,既有初级阶段,即对立阶段、冲突阶段:也有高级阶段,即统一阶段、融合阶段。

在初级阶段,两个“效益”有可能是冲突的、对立的。由于文艺产品题材、体裁、品类及表现形式等具有多样性和特殊性特点,有相当一部分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社会效益比较好的高雅艺术作品,在市场上往往不受欢迎,经济效益不好。“一些严肃的档次较高的文学期刊因发行量小造成严重的经济困难,或因此而被迫停刊。作家创作的一些优秀作品常常一时难以出版,也是因为征订数太少而出版社不愿赔本,或根本无力赔本。一些优秀的小说即使出版了,发行量也不大,经济效益不好”一些传统的高雅艺术,包括京剧、昆曲、交响乐和芭蕾舞等,受众面较小,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趣味与审美水平不相适应,要让它们取得比较好的经济效益是很困难的。而一些比较低端、思想意义与艺术水准都比较平庸的小说、电视剧、网文等,却容易收获大量受众,产生巨大经济效益。有些低俗、媚俗、庸俗的作品也利用文艺大繁荣的背景潜入市场,获得大量收益。在巨大的落差面前,这些高雅的、社会效益比较好的作品面临着生存危机,而创作者如果立场不坚定,不坚持艺术创作中正确的审美取向和价值取向,面对巨大的经济效益而唯利是图,一味地迎合市场经济的利益原则与观众低端庸俗的品味,就会在创作中形成不良风气,从而有损文艺生产的社会效益

实际上,文艺生产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在这方面的冲突并不是本质冲突,造成这一冲突的关键除了经济发展和个人消费水平以外,人民群众的审美素养是重要原因。而要解决这一冲突,必须把文艺作品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这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发挥文艺作品社会效益中促进国民美育的作用

人民群众不可能轻易就获得对高雅艺术的审美感受力,需要文艺作品发挥自身的启迪作用,从最贴近人民群众的现实开始逐步引导人民群众培养自身审美能力。各类高雅艺术,也不应当消极等待扶持,而应自觉推进文艺的大众化,积极改造艺术实践,生产多层次的艺术产品

社会经济效益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公路建设;经济社会;工作效率

Abstract: based on the highway-service construction goal, the author of the scientific out economic management strategy, this paper intention through the reasonable to standardize highway industry to promote economic benefits and social benefit double ascension jenn-air mark nationwide implementation.

Keywords: highway construction; Economic society; Work efficiency

中图分类号: U412.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构建制度管理与提高员工工作效率

公路行业的秩序化管理在中国的发展起步较晚,与国外发达国家的高速建设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各项运营管理制度还并不完善,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目前,在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服务管理实践中已初步建立了相关的安全管理办法、管理条例及路政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这些秩序化规范不仅赋予了高速公路工作管理人员相应的权利,同时也明确了其在工作实践中应承担的义务与责任,因此只有充分的完善基础规章制度建立,细化权责管理、明确秩序化、能效化、经济化、法制化服务管理体系的统一构建才能使行业内的发展环境得到合理的净化、使徇私枉法、贪污受贿、擅自放行的不法行为坚决予以杜绝,并切实为工作管理人员提供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高效管理依据。规章制度的完善建立是企业管理、基层建设法制化发展的前提、是高速公路各项运营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保证,因此在服务实践中我们只有本着人性化、制度化、科学化、权责化的管理目标,切实构建完善的制度管理体系,依据服务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做必要的规章与条例细化规定,依据时代的特色促进制度适应性的更新,才能最终使全行业上下均形成一种人隆化、制度化服务的凝聚力,依据规章制度办事、不包庇、不钻漏洞、奖惩分明、公平合理,从而切实提高服务管理效率,并使行业产生普遍良好的社会反响,进一步实现经济效益全面提升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二、管理养护公路服务质量

在管理公路服务中我们应针对道路路面出现的损坏情况进行及时的检测与维修,对桥梁的通道实施必要的清疏管理,对损坏的安全设施及时予以更换及清洁,并对高速公路沿线带进行多功能的绿化养护等。对高速公路的故障损害及时维修固然重要,而对其高效高质的服务运行进行定期的养护与监控管理更能有效的降低道路及公共设施的损坏率,同时使高速公路的大型整修期得以适当的延长,合理节约维修成本并有效的实现公路及其设施使用寿命的合理延长。而对于高速公路的使用者,高质量的公路服务也可有效的降低事故发生率,并使其在舒适的使用中产生满足感。在高速公路的经济管理角度,其经济收益主要来自于对车辆使用高速公路费用的收取,因此使用者对高速公路服务的满意度才是促使其主动缴费、愿意缴费的坚实动力,因此在服务管理中我们应从强化养护管理人手,坚持养路多于修路、管理多于补救、以技术强化管理为核心,同相关部门强强联合,依据科学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方案,提升公路健康服务的完整性,并最终在低成本的养护管理中促进高速公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稳步提升。三、收费理念与畅通工程的全面构建

“停车收费”管理模式是目前我国各高速公路采取的主要收费方式,一旦高速公路的车流量巨大,极易在收费口造成拥堵现象。倘若排队等候收费的车辆队伍较长,还容易造成不必要的交通事故,给高速公路的安全服务与高效运行造成了较大的不便,同时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使雇佣及建设成本费用大大增加。基于这一不良现状隐含的管理弊端,我们应充分结合现代化科技管理思想,引入不停车收费的科学理念,构建高速公路发展运营的全新境界。在该管理方式中我们可采用ETC架构电子车道的检测技术,通过对运行车辆里程的智能化、自动化测量将车辆数据信息上传至管理中心,并通过与电子银行的互通交易完成自动收费的全过程处理。这样一来过往车辆不必停车便可实现自动的收费,使收费程序得到合理的简化,并有效的提高了收费工作效率,使收费站堵车的现象不再发生,即实现了高速公路的全程畅通化工程。在不停车收费的管理理念,高速公路的收费成本投入得到厂合理的控制,因此必然会促进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

四、公路沿线副业的经营与发掘经济增长点

副业经营是有效提升高速公路盈利性收入的必要保证,基于高速公路的封闭建设特点及其特殊的商业沟通性能,其主要的副业经营形式包含对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经营及对沿线广告的经营等。针对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各大服务区的运营服务特性我们不难看出,在提供各项餐饮、住宿、加油及汽车修理的服务及设施管理中,大部分区域的服务

区存在收费高、管理差、群众满意度不强等现状。因此为了切实提高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运营中服务管理效益,我们应从强化质量管理入手,制定完善、统一的服务区管理运行规章制度,做好品牌形象建设,拓宽服务区服务职能,增设医护服务、网络服务、通信服务、娱乐服务等多重经济增长点,在降低服务价格的同时切实提升服务质量,并强化群众的满意度、舒适度,吸引更多的人群在服务区从事经济活动。再者高速公路收益的另一经济增长点来自于对广告产业的合理经营。因此在开展公路建设过程中,我们可通过在允许的范围空间中布设醒目广告招标标识方式,合理的吸引资金投入,并通过路政相关部门的公开招标标完成广告盈利性增长过程。同时在广告牌设计布置中我们还应本着美观、安全及实用的原则,实现效益与秩序化管理目标的适应性发展。另外我们还应通过高速公路特有的经济、文化与政治交流功能,努力带动公路周边的城镇化工业、衣业、畜牧业、种植业及旅游业的繁荣发展,实现以点到线,以线盖面的经济产业链巩固建设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强化提升。

五、结束语

在市场经济全面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我们只有从制度完善人手、从基础建设管理强化,依据我国高速公路现行服务管理特点及需求制定切实有效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方案,才能最终促进我国高速公路服务管理事业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

社会经济效益范文第4篇

Abstract: College stadiums are mostly confined to the daily physical education, training and competition, the lack of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with society. Spending huge sum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variety of sports facilities, not only has not been fully utilized, and also increased investment in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of funds. How can make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of college stadiums to be developed and get win-win has become a pressing solve problem. The article not only discussed the links between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generated by the college stadiums, but also discussed the problem that should be noted in the process of stadium operations.

关键词: 高校育场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Key words: college stadiums;social benefits;economic benefits

中图分类号:G8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5-0070-02

0 引言

我国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国内体育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提升了国人的健身意识,消费者到体育场馆消费的欲望在逐渐增强。近三十年,我国许多高校在体育场馆建设方面投入了巨大资金,但受到传统思想和某些制度束缚及制约,多数场馆和体育设施仅限于常规体育教学、比赛、训练,缺少与社会的交流合作,资金的投入产出不成正比,高校中大部分体育设施社会利用率不高,体育资源过分闲置,还增加了维修、管理经费的投入。随着人们健身意识的不断增强,一方面是人们对健身场所需求在不断攀升,另一方面却是高校中体育资源的闲置或未被充分利用,因此,如何将高校中的体育场馆合理开发和利用,发挥其最大使用价值的同时使其产生好的经济效益,取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发展的双赢,值得我们研究。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对我国高校体育场馆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高校体育场馆管理及运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析。

1 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含义

体育的经济效益可分为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直接经济效益是指因从事体育活动而直接所得的经济收益。所谓间接经济效益就是指由于体育活动及其相应的社会影响力,而表现为其他部门和行业所得的经济效益。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来看,高校体育场馆的经济效益应是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障之一。社会效益主要表现在公众反映和社会评价体系上,指体育场馆的产品和体育场馆服务对社会所产生的效应;在衡量体育场馆效益的时候,人们往往注重的是经济效益,通常人们把体育场馆所产生的效益分为硬性指标(经济效益)和软性指标(社会效益);硬性指标是体育场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软性指标是体育场馆生存和发展前提。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需要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高校体育场馆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相互关系

社会经济效益范文第5篇

关键词:群众文化工作;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辩证关系

中图分类号:G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3-0273-0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公共文化产业处于最佳发展机遇期。但是,如何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问题始终是群众文化工作中需要破解的时代命题。笔者认为,要在坚持社会效益首要地位的前提下,鼓励和引导文化企业参与文化事业、合理追求经济效益,实现两个效益的有机结合,以进一步丰富文化产品、增强文化软实力,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群众文化工作的社会效益及引领价值

文化建设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强大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始终是我们党工作的重要任务。群众文化工作是指对人民群众在业余生活中自我参与、自我娱乐和自我开发性质的社会性文化活动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安排和辅导的一系列工作。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突出表现。在广泛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实践中,我们党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要始终坚持此项工作的公益性质,把社会效益摆在突出位置。在具体工作中,要尽量贴近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一些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弘扬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引领时代文明风尚,陶冶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情操,构建起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核心的精神文明建设体系,激发人们热爱党、热爱祖国和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促进经济和社会的繁荣进步。要坚决杜绝那些不良的“伪文化”活动,在整个社会营造一种健康、文明、积极、进步的社会风气,切实提高全民的文明程度。

二、群众文化工作的经济效益及助推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广大群众对于文化活动有了更高层次的审美需求,广大文化艺术工作者只有不断推陈出新,多创作艺术精品,才有可能真正满足人民群众的这一需求。党在十报告中也明确了近一阶段的文化事业发展目标,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因此,要尽量扩大能够为广大群众提供文化服务的主体,鼓励、引导一些艺术家、文化艺术团体和单位积极参与到群众文化事业之中来。应当在确保群众文化工作取得一定社会效益的同时,加快振兴文化产业,这样才能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地对于地为广大人民群众创设更加丰富的文化艺术精品。

三、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

在群众文化工作这一方面,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辩证关系:公益性是社会主义群众文化的本质,确保社会效益是创造经济效益的前提;创建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重大目标,追求合理的经济效益也有助于进一步推动群众文化工作的有序开展及其社会效益的的顺利实现。在现有的社会发展条件下,群众文化工作既要面对文化市场竞争、寻求生存和发展之路,又要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宣传公益性文化的使命,就必须要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因此,在群众文化工作实践中,必须牢牢记住,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运用政治、经济和政策等扶持手段,帮助那些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在当前文化市场竞争中暂时处于劣势的文化行业,使我国的文化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同时,也要打击一些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价值的文化产业经营行为,推动文化产业步入协调发展的良性轨道。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进一步加强,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群众文化工作必将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和文化产业的逐步形成,我国公共文化事业已经取得了突出成就。分析并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辩证关系,是当前我国群众文化工作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是明确下一步群众文化工作目标、制定群众文化工作路线的关键因素。群众文化工作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构成,要重视社会效益,为构建以社会主义价值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体系、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做出积极的努力;而与此同时,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已经逐步成熟的现时阶段,也要重视经济效益,构建群众文化工作机制,使群众文化工作发展走上常态化、特色化的轨道。目前,我国文化事业正处于最佳发展机遇期,作为群众文化工作者,要始终坚持“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深化文化事业改革,强化群众文化工作职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为推进经济和社会的繁荣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