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劳动保障网

劳动保障网

劳动保障网

劳动保障网范文第1篇

一、“三个到位”打基础,为网络平台建设提供扎实的硬件保证

一是建设资金到位。市委、市政府对社区平台建设从资金上予以保障。去年以来,我市先后拿出2850万元改造新建社区工作场地,专门拨付150万元专项经费加强社区劳动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市政府按每个服务所(站)每年1万元的标准,市、区两级财政按比例安排工作经费,并纳入年度预算,市政府每年还拿出部分资金,视各街道社区平台工作的实效给予奖励及经费补贴。

二是网络设备到位。首先为5个街道(乡镇)、15个社区配置了电脑、电视、触摸屏等信息网络设备,采用宽带方式与市劳动力市场联网,实现劳动力市场就业信息在社区同步。经过两个月的运行,在社区设立的劳动保障信息服务网络平台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为此,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又出资100万元,为100家社区配置了电脑、彩电等信息设备,社区配备了信息查询触摸屏,使我市基本搭建起了社区劳动保障信息网络化平台。

三是操作人员到位。我市面向全市下岗失业人员、退伍战士、待分配大中专毕业生公开选拔社区专职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特别是将微机操作能力作为重点内容进行考察。全市1588人报名竞争,经过业务笔试、微机操作考试,择优选拔录用129人,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98,并全部熟悉微机应用操作。工作人员上岗后,劳动保障部门还专门组织了三期微机操作知识、社区就业信息网使用等内容的培训班,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二、开发应用软件,为四级网络运行提供技术支持

(一)形成四级网络组织体系。市劳动保障网络体系的组织形式分为四级,即以市中心劳动力市场为主,四城区劳动力市场为辅、182个乡镇、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机构服务所(站)为延伸,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劳动保障城域网。

(二)通过城域网实现互联。由我市中心劳动力市场提供一台数据库服务器和一台VPN(虚拟专网)服务器,数据库作为全市的数据中心存储全市的社区就业信息,VPN服务器通过光纤连接到互联网,乡镇、街道、社区的劳动保障服务机构通过ADSL宽带或拨号上网的方式连接到互联网,然后通过市中心的VPN服务器认证后进入劳动力市场内部网。

(三)开发社区信息平台专用软件。我市开发了社区平台专用信息管理软件。各级劳动部门可以通过劳动力市场网进入社区数据库,查询了解所属社区每一个人的相关信息。各社区可通过市劳动力市场的VPN服务器进入劳动力市场内部网,运行软件,将相关信息录入存储到市劳动力市场的数据库中。同时可以从劳动力市场网站下载最新的就业信息和政策法规,通过彩电或触摸屏向社区居民公布,或者由社区信息员将劳动保障信息送到居民家中,以实现全市信息的共享。同时,社区劳动保障信息网络的应用整合了分散的信息资源,促进了社区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的加强。

三、“五项服务”进社区,使信息网络充分发挥劳动保障功能

(一)建立下岗失业人员基础信息动态管理数据库。从去年开始,我市对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就业情况进行了普查、登记。各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逐门逐户将18.5万份调查表分送到辖区每户居民手中,一户一表一卡,对社区居民的就业状况、培训就业愿望、经济状况以及享受城市低保情况等进行了登记,并建档建卡,纳入市劳动力市场信息数据库统一储存,全市共享。

(二)实现对失业人员社区网上服务。去年,我市将花园西路和青山湖两个社区确定为失业人员社区管理服务试点,将失业人员的管理、享受失业保险的按月审核、党团关系、计生服务等职能交给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经过试点很受失业人员的欢迎。今年,利用社区就业服务网络将市直失业人员的管理服务开始全部移交到各社区,这样做既方便了失业人员,又强化了社区的服务功能。

(三)及时传送相关信息,促进岗位信息与求职者实时对接。一是及时传递最新劳动就业政策信息。今年以来,市网络向社区居民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法规101个,每天滚动播放10次,社区居民有5万人次收看了政策。二是充分发挥社区资源共享作用,及时提供市内外就业信息。截止到10月底,全市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共开展各类“社区就业招聘会”活动281次,3.3万人次参加,推荐安置下岗失业人员5786人,登记免费培训2142人。各社区组织下岗失业人员集体参加今年9月28日全市劳务集市,就帮助2006余名下岗失业人员与用人单位签订了用工协议。三是开发社区就业岗位。今年以来,全市共开办社区就业实体112个,家政服务队16个,治安联防队32个,社区卫生保健站12个,各社区还通过承包辖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保安、保洁、家庭护理、搬运、装修、清运垃圾等服务性岗位,使5000多人实现了就业。

劳动保障网范文第2篇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创建和谐社会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落实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目标,以强化基础信息管理和执法监督检查为手段,进一步加强基层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力量,创新劳动保障监察管理方式,建立健全劳动保障监察责任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总体目标。依托现有镇乡(街道)行政管理体系和劳动保障基层服务平台,划分劳动保障监察基础工作管理网络和执法监督责任区域,进一步整合、充实监察协管力量;依托现有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险业务管理系统,加强基础信息采集和电子政务建设,逐步建立劳动保障监察信息网络,进行信息采集对比和动态监控;通过1年左右的努力,形成覆盖广泛、动态监管的基层劳动保障监察新机制,切实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二、主要任务和管理措施

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是指以镇乡(街道)为单位,将劳动保障监察管辖区域划分为若干网格,明确网格化监察的人员、职责和任务,实时采集和监控网格内用人单位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劳动条件、社会保险等方面的信息及情况,形成相关用人单位及劳动用工情况数据的一种工作方式。我区推进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主要措施为:

(一)划分执法监督责任区域。全区以镇乡(街道)为单位,划分出22个一级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以2—5个一级网格为一个监管区域,实行主办监察员制度,具体协调指导责任区域内的网格化管理工作。

(二)建立基础性工作管理网格。每个一级网格内(即每个镇乡、街道)按企业的数量,下设若干个二级网格。每个镇乡(街道)至少设置一个二级网格,用人单位较多的镇乡(街道)可划分为多个网格,2—5个二级网格内落实1名监管人员,人员一般在劳动保障监察中队中选拔,也可在社区、行政村中确定。在区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指导下,协助承担劳动保障基础管理工作。具体职责为:1、采集网格内各类用人单位(包括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下同)的基本情况和劳动用工信息,按统一规定建立电子信息档案,并做到适时更新;2、宣传贯彻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指导督促各类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3、对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等事项开展排摸,接受劳动者对有关用人单位劳动保障违法违规行为的举报投诉,协助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做好调查处理工作。

(三)建立监察管理信息网络。各镇乡(街道)以现有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险业务管理系统为基础,结合电子政务建设,统一建立用人单位劳动用工基本信息电子数据档案,通过实时采集、动态监控、综合运用各项劳动保障信息资源,提高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效能。

(四)加强网格管理目标考核。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的组织推进工作将纳入区委区政府劳动保障工作年度目标考核范围。对于年度内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工作推进效果好、工作成效显著的镇乡(街道)给予2—3名工作人员经费补贴,标准为25000元。

三、实施步骤和工作要求

劳动保障网范文第3篇

一、总体目标

以强化一线力量为基础,以执法重心下移为目标,依托现有行政管理体系和劳动保障基层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劳动保障监察网格,组建劳动保障协理员(以下简称协理员)队伍,延伸劳动保障监察维权网络。根据科学合理、节俭高效的原则,按照网格定位、人员定格、责任到人的工作要求,分步实施、稳步推进、逐步到位,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明确、跟踪及时的动态监管目标,建立“信息准确、数据齐全、资源共享、实时监控”的网络系统,形成全方位覆盖、全过程监控、精细化管理的新型劳动保障工作机制,为政府实施科学决策管理提供全面准确的依据,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依法维护权益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为构建和谐*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依据《实施意见》确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在20*年10月31日前,制定我区实施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科学合理地划分网格,落实办公场所和工作经费。

(二)推进阶段。按照工作方案,有序开展协理员招聘、录用、培训工作,年内做好网格化管理开办的各类事项,确保网格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实施阶段。2009年1月起,全面推进网格化管理,组织指导开展业务工作,协理员全面履行监察职责。以网格为单位,对用人单位实施动态监管,为广大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服务和指导,掌握用人单位在用工管理、工资支付、劳动标准、社会保险等基本信息,监控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情况,按照相关要求处理监察业务。

(四)督查阶段。区人事和劳动局对各街道劳动保障监察中队实施网格化管理工作情况进行指导和督查,结合年度工作要求,对各中队网格化管理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评定,迎接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检查和考核,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努力形成劳动保障监察网络的全覆盖。

三、人员配备管理及经费预算

(一)人员配备管理

1、人员配备。根据《实施意见》“每2-3个社区划分一个监察网络,每个监察网格至少配备1名劳动保障监察协理员”的要求,按照科学合理、节俭高效的原则,依托街道劳动保障所的服务平台,整合资源,分步到位,最终在我区所有监察网格中实现协理员全覆盖。

2、人员管理。两年内劳动保障监察协理员统一在街道劳动保障所集中办公,同时成立街道劳动保障监察中队。根据《*市劳动保障监察协理员管理办法》(锡劳社察[20*]14号)的要求,协理员实行按级管理,由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负责对本区协理员的业务管理,人员调配、业绩考核和监督检查。街道劳动保障所负责督促协理员全面履行工作职责,定期评定和反馈协理员的工作表现。

(二)经费安排

劳动保障监察协理员的人员及工作经费参照社区事务工作站就业型人员标准安排预算解决,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监察网格化管理的工作经费由同级财政预算安排;劳动保障网格化管理工作开办经费按照市、区规定标准安排。

四、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认识。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是适应监察执法对象变化的迫切需要,是创新劳动保障监察机制的有效手段,也是提升整个劳动保障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区劳动保障部门要高度重视、提高认识,积极贯彻《实施意见》精神,结合区街实际,认真研究制定网格化监察管理工作计划,明确目标责任,落实相关措施,确保此项工作得以顺利展开。

劳动保障网范文第4篇

一、开展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工作是深入贯彻市政府93号令的重要举措 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市劳动保障局在认真调研和学习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全市开展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工作的思路,其目的是以创新的工作方式,变被动监察为主动监察、有限监察为全面监察、静态监察为动态监察,建立起全市劳动保障监察信息网络,形成市、区(市)县、街道三级联动执法的新格局,以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推动93号令的深入贯彻实施。今年2月,市政府正式下发了实施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的意见,成立了网格化管理工作办公室,制定下发了具体的工作方案,明确了各级的责任,并在部分区(市)县进行了试点。当前,要结合网格化管理工作的实施,进一步加大93号令的贯彻力度,推进城乡充分就业、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工作的深入开展。首先认识要进一步提高。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93号令贯彻落实,春城书记、红林市长前不久还专门提出了要求,各区(市)县要通过提供政策咨询、举办业务培训、现场指导等各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完善工作机制,劳动保障部门的同志要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带着执著的追求来做好工作,提高本区域内各类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自觉性,要提高劳动者特别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对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认识,明确各自责、权、利,理顺劳动关系。通过劳动监察网格化管理,确保93号令得到深入贯彻,实现用工必须签合同,用工必须参加社保的要求。其次配合要进一步加强。要加大对用人单位劳动关系的综合治理力度。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强劳动保障执法监察与劳动关系政策业务工作的衔接,建立工作互通机制。刚才,我们看到的春熙路街办企业、劳动者、工会或商会三方协调机制,就是很好的探索。第三执法要进一步规范。要本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精神,以“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进行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法规为准绳,热情服务,严格执法,规范化执法。对于违法案件要敢于碰硬,严肃依法查处,切实保护劳动者的权益。

二、开展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工作是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

开展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重点是服务和管理的有机结合。推行这项工作,要以服务劳动者、服务用人单位为宗旨,以提高管理效率为目标,逐步探索和完善网格化管理,促进信息资源整合和共享,提高执法能力,方便群众办事。一是以资源整合为基础。要加强协调配合,处理好上下之间、部门之间的关系,形成自上而下、全面推进的工作态势和工作合力,把分散在工商、税务、统计等部门以及就业、社保参保缴费和劳动用工等方方面面的数据加以整合,摸清用人单位底数,建立准确的用人单位数据库,为搞好管理打下基础。做到市和各区(市)县信息共享,逐步实现一口受理、一网协同,在区域内进行综合管理和共同监督,做到发现、分析、分派、执行、监督等环节上环环相扣。要坚持属地化管理原则,重心下移、事权下放,把各项工作和任务落实到基层,明确专、兼职监察员和协管员各自在网格化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做到工作到位而不越位。对用人单位的违法案件,必须由专职监察员依法处理。二是要以优化流程为核心。要把规范化执法与方便劳动者相结合,优化投诉举报、受理、查处和回复全过程,通过构建统一的受理渠道,建立统一的资源调度和协调机制,通过网格化管理工作的实施,在各个网点中设立各种便民设施,使劳动者能就近就地通过服务热线、投诉网点等渠道,以最快速度提出服务需求,做到在网格化管理中实现及时发现、反应灵敏、处置有方和管理高效。三是要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要充分发挥已覆盖全市528个街道(乡镇)和社区的劳动保障信息网的作用,进一步加快劳动保障信息网络的建设,按期在年底覆盖全市。同时,在劳动保障信息网建设的基础上,尽快形成连接市、区(市)县、街道的劳动保障监察网络,争取在明年内实现劳动保障信息网与监察网的对接和互动。

三、开展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工作必须切实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劳动保障监察队伍作为行政执法机构,对促进城乡充分就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作用。要发挥这支队伍的作用,就必须做到人员有编制,工作有经费,办公有场所。市政府〔2006〕9号文件要求,各区(市)县应在每个网格中必须配备两名以上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在全市建立一支由专、兼职监察员和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组成的劳动保障监察队伍,把劳动保障监察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专款专用。上周,市委常委会专门研究了进一步做好充分就业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落实保证政策到位的经费。春城书记、红林市长对实名制调查、 网格化管理、就业督导等工作提出了要求。实名制调查工作要做深做细做实,决不能走过场。但从全市的情况看,落实情况不平衡,个别区(市)县执行情况还不够好。各区(市)县党委、政府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放到更重要的位置,研究政策,彻底解决制约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发展的瓶颈问题,分管领导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突出重点,将此项工作抓在手上,争取主要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区(市)县劳动保障部局要增加措施、完善机制、增加人员、保证经费,确保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顺利开展。

劳动保障网范文第5篇

一、指导思想

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依法行政,按照《劳动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要求,以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管理体系为依托,建立科学合理、规范高效的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体系,逐步形成任务下移、体系延伸的工作格局。以强化街道、社区一线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力量为基础,构建、街道、社区(村)联动的劳动保障监察体系。以完善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有效组织监察机构队伍并充分延伸信息网络,实现对辖区内各类用人单位的全覆盖和动态监管,进一步推进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由被动反应式向主动预防式转变,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及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劳动保障法制环境。

二、总体目标

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确定的目标任务,结合实际,以“抓环境·促提升”为目标,建立健全覆盖,科学、规范、高效,以服务为主的劳动保障监察监管体制;充实一线监察执法力量,细化落实网格监管责任,按照上级有关要求,以街道和社区(村)为基础,划分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在街道设立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在社区(村)设立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站,并建立企业监察协管制度,将各用人单位全面纳入网格监管范围,推进劳动保障监察执法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把矛盾化解在基层。依据全“金保工程”网络,建立涵盖的劳动保障监察网络体系,利用就业和社会保障基层平台与劳动保障监察网络管理平台,建立用人单位劳动保障信息数据库,实现对用人单位信息的及时准确采集、对用工行为的科学动态监管和对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的超前预防与化解;进一步推进劳动保障监察网络化系统的升级改造,建立统一规范、高效便捷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信息联动和监控管理平台,完成劳动保障监察由信息资源数据库型向适时监控管理型的转变。

具体目标:各街道在年9月底,制定完成本区域(含经济区)“两网化”建设实施方案;年12月15日前,完成本辖区(含经济区)网格划分,开展用人单位信息采集,建立用人单位纸制档案;年12月15日前,街道、社区(村)全部实现“两网化”管理。

三、主要内容

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的含义。根据劳动保障监察管辖规定,按照管辖区域内用人单位的数量和监管难度,依托就业和社会保障基层平台,以街道、社区(村)为基础划分为若干网格,每一网格配备一定数量的专(兼)职劳动监察工作人员与协管员,明确职责和任务,负责实时采集和监控网格内用人单位招用工、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劳动条件、社会保险等方面的信息及情况,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明确、跟踪及时的覆盖城乡用人单位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网。

劳动保障监察网络化的含义。在网格化监察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汇集用人单位用工信息,建立用人单位用工信息数据库,同时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一开发的劳动保障监察管理信息系统和技术标准基础上,整合开发运用具有信息共享、数据比对、动态监控、分类监管、统一受理、统计分析、预警预测等主要功能的劳动保障监察网络平台,实现管理信息化、执法规范化、监管统一化,进一步提高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效能。

四、具体措施

(一)成立组织。成立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刘克武同志任组长,劳动局局长邹义顺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管领导、农民工维权监察大队大队长,街道主管主任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劳动局,负责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及日常工作协调处理。

(二)落实机构、人员、车辆。按照网格化监管体系建设要求,将现有街道、社区(村)划分为68个网格(其中街道3个、社区25个、行政村40),即每个街道为1个一级网格、每个社区(村)为1个二级网格。每个街道成立1个劳动保障监察中队,配备2名劳动保障兼职监察员,劳动保障监察中队中队长由街道就业和社会保障部门科长兼任;每个社区成立1个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站,配备2名劳动保障监察员(其中1名为协管监察员);每个行政村成立1个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站,配备1名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劳动监察协管员可内部调剂公益性岗位等人员解决。

(三)建立企业劳动监察协管制度。紧紧围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这条主线,不断创新维权方式,采用“前置预警”的方法监测企业可能出现的拖欠工人工资等违法行为,在企业工会组织中聘请劳动监察协管员,通过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缓解劳资矛盾,尽力把劳动时间、劳动报酬、劳动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四)经费保障。各街道劳动保障监察中队工作经费由财政列入年度预算,每个街道标准为每年50000元,并要确保专款专用。

(五)建立网格。在范围内建立街道、社区(村)两级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其中:一级网格的划分以街道为单元划分,共划分3个一级网格,各街道劳动保障监察中队业务管理隶属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接受劳动保障监察大队的业务指导和工作检查。二级网格的划分以社区(村)为单元划分,共划分65个二级网格,社区(村)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站业务管理隶属街道劳动保障监察中队,接受所在街道劳动保障监察中队的业务指导和工作检查。

(六)搭建网络平台,采集监察信息。劳动局为推动软环境建设,搭建劳动监察网络平台,全面提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水平,现正在开发劳动保障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系统软件投入使用后,可优化劳动保障管理工作流程,将企业劳动用工备案、工资基金管理、集体合同管理、书面审查、劳动监察管理、劳动工资表报等相关业务纳入系统管理,简化办事流程、减少工作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可整合相关信息资源,完善报表体系,为政府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可靠依据。届时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各街道、社区(村)可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保障监察信息采集标准,按照“一户一档”方式采集网格内用人单位的用工等信息,建立网格地域内用人单位遵守和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劳动用工电子信息档案,逐步形成用人单位网格化管理数据库,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

五、工作职责

(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作职责

负责内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具体职责是:

1.制定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标准和实施方案,并对“两网化”管理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和考核;

2.设立街道劳动保障监察管理网格,指导街道设立社区劳动保障监察管理网格;

3.负责对内网格工作人员的业务指导、上岗培训、工作部署和业绩考核等;

4.负责协调落实两级管理网格的工作人员、办公经费、各项待遇以及工作设备和办公设施;

5.负责辖区内劳动保障监察信息网络管理系统的建设和日常维护;

6.建立辖区内全部用人单位劳动保障监察电子信息档案和基本信息数据库。

(二)街道劳动保障监察管理网格职责

1.设立本辖区(含经济区)内社区(村)劳动保障监察管理网格;

2.负责劳动保障兼职监察员和劳动保障监察协管监察员的管理;

3.为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提供必需的办公条件;

4.建立本辖区(含经济区)内用人单位劳动保障监察电子信息档案;

5.对本辖区(含经济区)内用人单位遵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并上报有关情况;

6.协助、配合上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对辖区(含经济区)内用人单位开展日常巡查、专项检查等工作。

(三)社区(村)劳动保障监察管理网格职责

1.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

2.反映、传递辖区内用人单位违法信息和劳动者的举报、投诉;

3.及时采集和维护本辖区内各用人单位的劳动保障基本信息档案,全面掌握各用人单位在用人管理、工资支付、社会保险等方面遵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情况;

4.开展辖区内日常巡查、书面审查的实地核查、专项检查、案件调查处理、取缔无证无照经营等监察业务;

5.对辖区内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进行动态管理;

6.协助、配合做好上级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开展有关工作。

(四)企业协管员劳动保障监察管理网格职责

1.及时向本企业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

2.向企业工会反映、传递本企业内用人单位违法信息或员工的举报、投诉,力争将矛盾化解在企业基层内部。如果内部确实无法协调处理,应及时向劳动保障监管部门反映帮助解决矛盾;

3.及时采集和维护本企业内的劳动保障基本信息档案,全面掌握本单位在用人管理、工资支付、社会保险等方面遵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情况;

4.协助、配合上级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开展有关工作。

六、实施步骤

按照“统一部署、整体推进、分步实施、及时总结”的原则,分阶段完成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

(一)准备阶段(年8月)。制定“两网化”工作实施方案,划分网格,建立工作机构,成立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街道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全面推进全区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

(二)启动阶段(年9月至12月)。以两级劳动保障监察网格为平台全面启动“两网化”建设工作。积极做好专职劳动保障监察员的招聘和兼职劳动保障监察员、协管员的调剂,专、兼职监察员和协管员配备率分别达到85%、75%以上,协管员受训率不低于85%;全面启动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网格化管理,完成建立网格、健全制度、划分区域、落实人员、明确职责等基础工作,确保30%以上的用人单位实现网格监管;按照里统一制定的信息采集样本,采集用人单位信息,建立用人单位纸质档案,网格用人单位信息采集率达到30%以上,同时,健全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电子信息档案,完善实时监控的基本信息数据库。

(三)推进阶段(年1月至7月)。全面推进“两网化”建设工作。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确保80%以上的用人单位实现网格监管,专职监察员和协管员配备率达到90%以上,协管员受训率达到100%,网格用人单位信息采集率达到70%以上。建立网格用人单位电子信息档案,建立用人单位网络化管理信息数据库,初步搭建“两网化”建设管理平台。

(四)健全阶段(年8月—年11月)。要全部实现对用人单位的网格监管,配齐专职监察员和协管员,健全网格工作平台,网格用人单位信息采集率达到90%以上。健全网格电子信息档案,建立用人单位网格化数据库,运行使用劳动保障监察管理系统,进一步健全“两网化”管理工作制度,确保“两网化”管理工作规范运行,90%以上的网格信息实现、区、街道、社区联网,并落实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

(五)完善阶段(年年底前)。全面实现、、街道、社区(村)四级联网;完善网格电子信息档案及“两网化”管理配套规章制度,健全运行机制,提高监管效率,实现“八到位”,即“网格划分到位、设施设备配套到位、监察协管人员到位、资金来源保障到位、信息采集监控到位、信息系统建设到位、规章制度建立到位、执法服装统一到位”,全面完成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工程。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统筹协调。要把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工作作为今年乃至今后几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各街道、社区(村)要结合本辖区实际特点,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做到任务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人,并将该项工作列入单位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各相关部门、街道、社区(村)要加强领导,坚持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指定牵头部门,选派专人负责,研究制定工作措施,及时解决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将“两网化”工作落到实处,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