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兰州大学专业

兰州大学专业

兰州大学专业

兰州大学专业范文第1篇

130504产品设计专业:招收60名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当前及未来社会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设计学基础理论及产品造型能力、良好的职业技能和素质、深厚的设计文化素养及宽广的设计技术基础,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公司从事以产品创新、创意为重点的设计、管理、科研或教学工作,也能从事与产品设计相关的视觉传达设计、信息设计、环境设施设计或展示设计工作,成为基础理论实、专业口径宽、工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根据产品设计专业的学科特征,本专业的培养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在三个层面上:

1、在能力结构方面,要求学生应具有一定的设计创新思维意识,初步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过程中遇到的研究、开发、设计等方面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具有准确、清晰、形象表达设计思想和设计意图的技能,能熟练操作各种设计表现技法和计算机图像及三维成型技术等;要求学生熟悉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能综合把握产品的功能、材料、结构、外观、加工工艺、内部机构、市场需求等诸要素,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产品改进性设计和开放性设计。

2、在素质结构方面,要求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品质,以及法制意识、诚信意识、团体合作意识;在文化素质上具有较好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文学艺术修养,并具有现代意识、人际交往意识;身心健康。

3、在知识结构方面,要求除本专业确定的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外,同时具有一定的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文献检索、论文写作等方面的工具性知识,以及文学艺术、历史、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人文社科知识。

核心课程:设计素描、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设计表现、工艺美术史工艺美术史工艺、美学与艺术欣赏、工业设计史论、计算机辅助设计、产品结构设计、产品造型设计、产品设计方法学、产品设计调查与策划、人机工程设计、产品语义设计、产品创新设计、产品包装装潢设计、产品模型制作、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

修业年限:四年。

学位授予:艺术学学士。

就业去向:学生毕业主要在产品制造企业、文化事业单位、产品开发研究单位、专业设计公司从事以产品创新设计和产品造型设计为重点的设计、管理、科研或教学工作、也能从事与产品创意设计相关的视觉传达设计、信息设计、礼品纪念品设计、环境设施设计或展示设计等工作。

130502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招收60名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视觉传达设计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的设计方法以及专业表达技能,掌握传统平面(印刷)媒体和现代数字媒体设计的基本能力,成为基础理论实、专业口径宽、工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设计基础、形态构成、设计概论、图案与装饰、图形创意、计算机辅助设计、文字与标志设计、版式设计、包装装潢设计、书籍装帧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广告招贴设计、展示与陈设设计、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等。

本专业总体实践教学体系是将专业核心课程与实践教学内容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一是课程理论教学和设计实践相结合,二是应用性专业课结合社会、企业的实际项目课题进行实践训练。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就业去向: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包装装潢设计、书籍装帧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多媒体艺术设计、展示设计、装饰艺术设计等领域的实践和教学工作,也可以进一步攻读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130503环境设计专业:招生30名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相关学科领域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并具有创新设计实践能力,能在教育机构从事环境设计及教学、研究工作,在环境设计机构从事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居住空间室内设计、城市环境景观与社区环境景观设计、园林设计,并具备项目策划与经营管理、教学与科研工作能力,成为基础理论实、专业口径宽、工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素描、色彩、形态构成、环境设计效果图表现技法、计算机辅助设计(二维、三维)、环境设计制图、建筑模型制作与工艺、中外建筑史、室内空间设计、人机工程学、家具设计、展示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就业去向:在教育机构从事环境设计及教学、研究工作,在环境设计机构从事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居住空间室内设计、城市环境景观与社区环境景观设计、园林设计等相关设计及项目策划与经营管理,也可以进一步攻读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二、报名

1、考生凡符合所在省招生办规定的报名条件要求,凭本人身份证及身份证复印件,均可报名。

2、考生报名时由本人填写《专业考试报考登记表》,经审查符合报考条件者发给专业《考试证》。

3、报名时须交省物价部门批准的专业考试费180元/人。

三、招生计划及考试科目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层次

学制

招生科类

计划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130502

视觉传达设计

本科

四年

艺术(文、理)

60

素描、色彩

130504

产品设计

本科

四年

艺术(文、理)

60

素描、色彩

130503

环境设计

本科

四年

艺术(文、理)

兰州大学专业范文第2篇

关键词:戏曲音乐;兰州高校;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J6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0-0215-02

兰州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大地,曾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就像一条圣洁的纽带,沟通了中西文化交流,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曾经百戏、歌舞、讲唱、戏曲等艺术的发展和演出十分活跃,是甘肃省的政治、文化、经济和科教中心。

甘肃省共建有46所大中专高等院校,其中29所集中于省会兰州,占甘肃省高校总数的63%,其中本科院校12所、专科院校10所、独立院校5所、民办院校2所。这些高校内有极少数戏迷学子,他们通过组建戏曲社团,在大学校园内支撑并传承着中国传统戏曲文化。

一、兰州市高校内戏曲音乐发展现状

戏曲音乐在高校的发展,因学校专业建设特色,学生可分为两类:艺术专业学生和非艺术专业学生。

(一)艺术专业学生是指本专业内开设有音乐、戏曲等专业课程的学生。此类学生一般分布在西北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兰州大学、兰州城市学院、甘肃文理学院、兰州职业技术学院等。这些学校设有音乐学院、音乐系或学前教育专业,因专业培养的需求,学校开设有京剧、秦腔、民族音乐、中国音乐史、视唱练耳、形体训练、器乐、声乐等课程,将直接或间接学习中国戏曲艺术。

(二)非艺术专业学生是指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没有开设任何与戏曲相关的课程的学生。此类学生受欧洲音乐、流行音乐、电影电视、网络等众多文化侵袭和出生时代的影响,98%的学生完全没有了传统戏曲的理念,甚至厌恶戏曲。更不会主动接触中国传统戏曲文化。90后大学生尤为明显,现将兰州高校内当下戏曲爱好者做如下统计:

兰州市2014年各高校非艺术专业学生社团、票友统计表

兰州市近十几万大学生中,戏曲票友不超过百位,概率不足0.1%,且95%的戏迷只会演唱而从未接触过器乐。演出乐队文武场面均邀请专业剧团演员、退休老人、进城务工员等组成。因场地、经费、时间等诸多因素影响,大学生戏迷团演出活动组织的非常有限,很多时候是多个社团搭班巡回式演出。

二、21世纪以降兰州市高校内大学生戏迷团活动概述

兰州地处甘肃陇中地区,黄河由此穿过,黄河两岸绚丽多姿。花儿、小曲、甘肃地方小戏、大戏秦腔、河南梆子等艺术形式在这里缠绵不断、余音绕梁。大学生票友们也耐不住学习之余的寂寞,2000年以来组织了以秦腔为主,辅以其它戏曲剧种的演出,虽然场次不多,但在学校、社会中反响甚大。

(一)2002年兰州大学成立了大学生秦腔社团,在其后勤集团陈再平老师、大二学生王彦龙的组织下,开展了社庆活动,参与学生除兰大本校学生外,也吸纳了西北师范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商学院、兰州职业技术学校等高校在校学生28人,演出秦腔折子戏、清唱唱段。观看演出400余人,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自此社团每年6月中旬组织社庆演出,延续至2007年,社团解散。

(二)2004年兰州理工大学成立大学生秦腔社团,本校五名学生加外校学生、退休老年干部、外来务工人员组织社庆活动,剧目以秦腔为主,辅以豫剧、京剧、眉户戏等剧种的清唱唱腔,在场观众300余人,效果盛佳。此后05、06年连续举办社团纳凉晚会演出。07年该校五名学生毕业后,社团解散。

(三)2006年在甘肃省电影电视总台《大戏台》栏目的组织下,开展了大学生戏迷争霸赛活动,从初赛89名选手中,最终8名学生晋级决赛,每四名选手为1组进行周冠军PK赛,最终兰州城市学院学生薛仁宝、西北师范大学学生师立军分别获得周冠军。

(四)2007年兰州交通大学开展首届校园文化节,举办大学生秦腔专场演出活动,演出折子戏《悔路》、《断桥》、《虎口缘》等。同年5月,西北师范大学学生柴建忠组织成立了大学生秦腔社团,每年12月举办社团汇报专业演出,5月举办社团社庆演出,延续至今。在校期间,每周六晚7:00准时活动,参与者均为兰州市各高校戏迷爱好者。

(五)2008年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组织举办校园文化节,整场演出以秦腔清唱方式展现,乐队文武场面均为兰州各高校学生组建的学生乐队。

(六)2010年,兰州交通大学秦腔社团在青年教师颉栋栋、王海勇,学生刘艺平三人的组织下成立,晚会以大学生清唱唱段为主,并邀请甘肃省秦剧团现场助阵演出,现场近千人观看演出。

(七)2011年12月兰州城市学院成立秦腔社团,与西北师范大学秦腔社团合伙组织了社庆演出,次年同期举办社庆,并于2013年宣布社团解散。

(八)2012年12月12日、2013年12月14日,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张君仁院长的倡导下,由学生师立军组织排演了“西北地方戏曲著名唱段学习演唱会”,两场演出均为音乐学院研究生、本科学生,他们分别来自甘肃、河南、河北、湖南、内蒙古、东北等省份,演唱剧目涉及秦腔、陇剧、京剧、豫剧、眉户戏、碗碗腔、陇东道情、曲剧、甘肃地方小曲戏等剧种。

(九)2014年4月由甘肃电视台《大戏台》栏目和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共同组织了“陕甘戏迷争霸赛大学生专场”海选节目,43人参于演唱,乐队全部由西北师大音乐学院学院学生组成。最终西北师范大学师立军、陈林、罗宝宝、赵娟娟和西北中学学生石俊杰晋级100强。

(十)2014年5月,西北师范大学秦腔社团组织编演了秦腔本戏《铡美案》全本,按不同场次演员分配秦香莲4人、包拯3人、陈世美2人,全场参与演员40余人,除本校学生外,吸纳了兰州交通大学、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兰州文理学院、兰州城市学院等高校学生。

三、戏曲音乐在高校发展的几点思考

从多场大学生戏迷活动中,笔者作为活动的组织、参与或者旁观者,深深感受到戏曲专场活动开展的不容易,传统戏曲进入大学校园还存在诸多难题。

首先在戏曲音乐学习中需解决的问题。艺术专业类学生深受学院派影响,认为中国民族音乐不如西洋音乐好听,搞戏曲不如唱歌剧有档次,不愿意接受中国传统音乐。音乐学院多半任课教师尤其是声乐教师,觉得民间唱法不够科学,影响声乐学习,不让学生去接触、学习戏曲。非艺术类戏迷票友,因没有接触过音乐基础理论训练,全靠记忆学习戏曲,不能准确学会唱腔之所有,且音准、节奏、音域均很难达到要求。

其次是排练、演出中存在的诸多问题。①由于大学生戏迷自身条件限制,演出服装、道具,乐队伴奏配置不齐等因素,可选择剧目非常有限。②每位学生课程安排时间的不统一,排练时间很难协调,有时甚至只有演出当天所有演员才能全部到场,缺勤现象十分严重。③高校内可供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的场地十分有限,且一旦涉及非本校学生参与的活动,场地费用价格非常昂贵,学生社团几乎没有经费支持。④排演节目类型大都以清唱唱段为主,兼演折子戏。

传统戏曲在如此艰难的困境之下,大学生戏曲社团举步维艰的发展着,戏曲该如何才能进一步延续,使这古老的传统文化艺术在高校得以持久发展呢?

(一)高校承担着集结思想和传承文化的重担,因此,中国戏曲文化的振兴不仅仅是戏曲研究院或剧团的事情,更需要高校能勇于承担起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责任,弘扬传统本身就是对民族文化的尊重。高校团委应当在资金投入、硬件保障和氛围营造上给予大力支持。让这些未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却不乏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大学生投身于戏曲文化建设,这无疑将为戏曲文化的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二)高雅艺术引进校园,提高大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兰州高校内校园文化多以本校学生为主体,开展校园歌手大赛、诗词朗诵会、主持人大赛等活动形式,很少邀请专业团体进入高校表演,为数不多的几场还多以音乐会、交响乐团为主体,戏曲类表演节目胜少。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自2006年12月举办学术艺术月以来,曾多次邀请国家京剧院、省秦剧团、省京剧团、环县皮影戏、通渭小曲戏、兰州鼓子等演出团体进校演出,反响很大,现场观看演出的学生情绪非常激动,可以看得出传统戏曲还是深受当代大学生欢迎。

(三)戏曲名人进课堂,培养大学生戏曲爱好者的专业素养。兰州市高校内很少邀请著名戏曲演员进入高校课堂现身说法,笔者曾采访李爱琴、李小锋、任小蕾、梁少琴等著名秦腔演员,他们排练、演出之余经常受邀西安交通大学、西安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进行戏曲理论、程式表演、唱腔归韵等专业技能训练,努力提升大学生戏迷的专业素养。效仿之,兰州高校内也可邀请部分国家一级演员、戏曲梅花奖得主走进大学课堂。

(四)与专业剧团联系建立专业实习基地,努力提升大学生戏迷的表演空间。高校应当利用各方资源去搭建平台、整合渠道,积极联系地方戏曲剧院,搭建教育实习基地,营造氛围让大学生走近戏曲,通过饰演角色来真切地感受中华民族戏曲艺术的博大精深,让传统文化的厚重去凝聚校园文化的内涵。

高校校园戏曲文化建设贵在坚持,它需要在文化认同和情感记忆的基础上代代传承,而并非某个时段某个社团的一时兴起。它需要学校、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参与,而并非学生民间自生自灭的生存态势,希望戏曲音乐在大学校园的未来能在不断的发展中推陈出新、酿出精品。

参考文献:

[1]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甘肃卷[M].中国ISBN中心.

[2]谷雅娟.加强高校戏曲艺术教育及其思想道德素质培育功能研究[D].复旦大学,2008.

[3]蒋培培.戏曲艺术在高校人格教育中的价值与实践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3.

[4]刘坤.高校戏曲状况初探[J].戏剧文学,2006.

兰州大学专业范文第3篇

近年来,兰州机械工程学会在兰州市科协、兰州市经委的领导下,在市民政局的指导下,在广大理事和会员的支持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科教兴市、工业强市"的战略思想,为建设有中国特色充满生机和活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的学术性社会团体,更好地为学科发展和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发挥作用。按照兰州市科协对学会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把学会改革作为学会工作重点,努力探索学会改革的新思路和有效途径,不断拓展学会为企业服务的空间。2005年5月以来,我们对学会改革进行了积极地探索与尝试,吸纳非公有制企业中的佼佼者为会员,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交流与合作,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并以此为突破口,带动学会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一)目前学会设置情况

根据兰州机械工程学会章程的规定,2005年11月30日召开了兰州机械工程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暨会员代表大会,会议选举产生了兰州机械工程学会新一届领导班子,并对学会章程进行了修改。

兰州机械工程学会现挂靠兰州市经委,具体设在兰州市经委行业规划处。学会设有六个专业委员会:机电设计委员会(挂靠兰州建机厂)、机械加工委员会(挂靠兰州减速机厂)、技术开发委员会(挂靠兰州真空设备厂)、质量管理委员会(挂靠兰州水泵厂)、企业管理委员会(挂靠甘肃宏宇变压器公司)、铸造与表面处理委员会(挂靠兰州安宁长城机械厂),现有团体会员单位45个,个人会员615人。

学会理事会成员20名,其中设理事长1名,副理事长6名,常务理事10名,正副秘书长各1名。学会办公地点设在市经委行业规划处。

(二)建立健全多元结构的会员组织体制

兰州机械工程学会改革前只有国有企业26个团体会员单位,380多名会员。随着兰州市国企改革由政策性调整向体制创新转变的步步深入和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市经济发展中的比重不断加大,我们深刻认识到,会员单位的组织结构急需进行体制创新,由国有企业向非公企业扩展,吸收改制后产权多元化企业和非公企业为会员单位势在必行。为此,我们吸收了兰州高压阀门公司、兰州瑞德实业集团、兰州宇通客车公司和兰州海默科技公司、耐弛泵业公司等企业入会;吸收了兰州市经委所属的兰州铸造、锻造、热处理、电镀行业国有、非公企业及其优秀企业家和科技工作者入会。从而壮大了会员队伍,扩大了会员覆盖面,进一步拓展和完善了为会员服务的空间、渠道与方式,有效地增强了学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三)积极组织会员单位参与各项经验交流和学术交流活动,热情为会员单位协调服务,努力提升学会的功能、价值和地位,增强学会自身的活力和凝聚力。

学会改革以来,把"发展工业,工业强市"作为学会工作的中心,充分发挥学会在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努力在提高学会功能、价值和地位上狠下功夫。开展了以增强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思想、交流科技信息、提高科技水平为主题的各项活动。

1、兰州市委、市政府把装备制造业作为"十一五"期间兰州工业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发展现代制造业,特别是振兴装备制造业是今后中、长期工业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为了做好"十一五"期间企业的自主创新、技术改造、新产品研发等工作,并使之有条不紊的进行,首先学会向30户重点会员单位下发了调研通知和企业基本情况调查表,从2006年2月底到3月中旬,我们先后对兰州电机厂、兰州瑞德实业集团公司、兰州真空设备有限公司、兰驼集团、兰州高压阀门有限公司、兰州耐驰泵业公司等20户重点企业进行了深入调研,了解和掌握了企业的基本情况、"十一五"期间重点项目及投资状况、企业发展思路及目标和企业需要政府提供哪些服务等,将重点行业、重点项目纳入兰州市装备制造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该规划由兰州机械工程学会主持编写,同时聘请甘肃省机械科学研究院的专家学者参与,与今年上半年完成了规划编写论证工作。目前我们正在按照规划的总体部署,组织企业实施规划。

2、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为传统产业插上再次腾飞的翅膀,这不仅是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需要,也是我市实现"工业强市"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学会是一个中介组织,也是沟通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之间的桥梁,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学会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近年来为突出学会在技术、信息方面的优势,加强行业间的信息交流,学会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有关会员单位赴山东、河北、河南、青岛、西安等地参观学习和技术考察,学习取经,与兄弟省市专业学会交流,开阔了厂长(经理)们的眼界。

根据兰州地区电镀产业发展的实际和掌握的信息资料,学会组织有关方面的技术人员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和考察,学习宁波、温州等地的经验,学会向政府有关部门提交了建设兰州电镀工业园的设想。

2005年8月,学会组织兰州建机厂、水泵厂、制桶厂、变压器公司等10户企业的厂长、经理参加了在沈阳召开的中国国际第4届装备制造业博览会,并参观调研了沈阳老区工业基地沈阳重型机械厂、沈阳电机厂等5户重点企业。通过与兄弟单位相互沟通与交流,获得了大量的生产经营科技信息,了解到"十一五"机械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同时也看到了自己与别人的差距,认清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前景,从而增强了发展兰州装备制造业的信心。

2006年9月,学会组织兰州万里机电公司、兰州榆中和平锻热厂等会员单位赴北京参加中国热处理行业厂长经理会议,通过座谈收集到许多新信息,学到了许多技术、设备改造的好经验,同时对国家政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我们用好政策用足政策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协调510研究所、兰大、理工大等科研院校的专家学者与兰州真空设备公司、甘肃宏宇变压器公司、兰州减速机厂等企业开展产、学、研联合和科技攻关活动,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

2006年10月,学会组织35户会员单位的厂长经理参加的国家机关讲师团、国务院国资委专家委员会、中国企业联合会的专家学者关于"自主创新与企业竞争力"高级讲座。通过演讲"中国开放经济战略",厂长经理对国家自主创新、战略、自主创新的内在机制和循环经济发展与策略等有了深刻的认识,理论水平迈上新的一个台阶;对企业运行中"建立企业运行模型,对企业资源进行利源评价、拓展利源要素,设计企业盈利模式、对企业各部门所耗费的资源创造的业绩及对企业价值链的贡献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等内容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认识。

3、2006年8月15日-18日,学会承办了第十八届全国30个城市地方铸协秘书长联席会议,会上代表们首先交流了一年来铸协的工作和经验,就如何发展铸造行业和如何解决铸造生产工艺过程中的出现的共性问题和难题,进行了交流,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想法和解决办法。会后组织代表参观了兰石铸钢厂、安宁长城机械厂和文章工贸公司。为进一步宣传兰州,让外省市了解兰州,认识兰州,同时也让兰州学习外地,提供了一次良机,扩大了学会在全国的影响。

4、组织开展信息交流活动。为了达到企业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企业在生产、经营、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相互交流,组织了两次会员单位的厂长经理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创造了较为宽松的环境,让参加座谈会的代表畅所欲言,交流工作经验,互通信息。并就钢铁产品原材料近年来大幅度上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市场的自律规定,从而进一步增强相互了解,加深了感情和友好往来,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5、面对我国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我们积极动员和引导会员单位树立信息战略思想,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计算机网站,在学会系统定期开展信息交流活动,加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协助企业建立完善的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信息网站系统,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目前已有20多户会员单位建立和完善了技术开发体系和信息交流平台。

6、学会会员单位大部分是小型企业,一些适合本企业生产和建设的好产品、好项目由于信息闭塞,失去引进开发的机会。为此,学会利用在兰召开的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的机会,编印兰州机械行业招商引资项目汇编本,积极传递兰州机械行业会员单位招商信息,为会员单位的招商引资牵线搭桥,取得了一定效果,得到了企业的肯定。

7、根据省市科协和有关部门开展学术交流工作的要求,在会员单位中广泛开展"千厂千会"项目活动,认真组织兰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的征集、筛选和上报工作,动员组织企业参加省市举办的技术交流和学术年会。近两年来,学会先后有七、八篇论文和七、八个"千厂千会"项目获奖。

近年来兰州机械工程学会通过学会改革和努力工作,扩大了在会员单位中的影响,受到了企业和会员单位的好评,也为学会增添了活力。学会为会员单位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总结起来,一是市经委、市科协、市民政局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的结果;二是学会自身坚持了为企业服务的宗旨;三是广大企业会员单位积极配合的结果。

二、继续深化学会改革

要搞好学会工作,首先要进一步加强学会队伍的自身建设与组织管理,提高和提升自身素质和水平,要从学会功能、学会地位、学会价值三个层面提升自己,只有很好的提升自己,才能做好学会工作,才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学会也才能更好地生存与发展。促进学会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我们要抓住机遇,继续深化学会工作的改革,要把它看成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努力使学会的管理工作和组织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使学会工作走上"宏观管理、分类指导、量化指标、规范考核"的道路,从而使学会建立起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不断增强学会的凝聚力、影响力和实力。学会要特别关注并认真调查研究十六大后中央、省市关于加快本地区现代化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制定的新措施,适时调整我会的工作计划;发挥自身的特点,组织发展战略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进而促进我市的经济发展。继续加强与外省、市科技交流与交往,组织科技人员开展科技考察、技术经济合作等活动。组织与支持会员单位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和专业会议,参加有关科技展览、技术交流活动,宣传兰州,扩大影响。

立足我市机械制造工业的优势,我学会围绕机械工业的振兴,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其工作重点是推广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管理,引导帮助各会员单位利用互联网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用数控、数显技术改造现有机加工设备。力争在新材料、先进制造技术等领域有所突破,学会近年来已配合有关技术部门为企业开发了旋挖钻机、循环硫化床锅炉、电力变压器、消失模铸件生产工艺、双联炉熔炼生产工艺、七轴真空镀膜机器人设备、三相流量计、井式真空氮气保护热处理200升钢桶桶身彩色印刷等20多项重点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努力扩大规模,实现产业化,使之成为机械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要不断完善企业技术开发机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加大对重点技术创新项目的实施力度,促进机械行业的技术升级。

兰州大学专业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生代流动人口;穆斯林;特点;城市融入

近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城市中流动人口的数量不断增大,其年龄也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形成了新生代流动人口这一特殊的群体。新生代流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许多学者纷纷针对新生代农民工作为研究群体展开了研究。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9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3亿人,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5亿人,其中,16岁-30岁的占61.6%,这个群体被称之为新生代农民工。全国总工会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新生代农民工系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这个群体在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以及权利意识方面都与上代农民工很大不同。本文以“新生代流动人口”替代“新生代农民工”为研究对象,因为“新生代流行人口”较“新生代农民工”涵盖范围更广。

西北地区是中国穆斯林人口最为集聚的地区,兰州市作为西北地区的交通枢纽,更是聚居了大量的穆斯林人口。由于其独特而浓厚的伊斯兰文化,兰州市吸引着青海、宁夏、新疆、甘肃等地各县市穆斯林流动人口来这里打工、经商,为城市的发展注入活力。2005年9月,马忠才、郝苏民等学者联合兰州市公安局开展的抽样调查表明,兰州市56.9万人的流动人口(约80%为农民工)且每年都在以15%的速度递增,其中汉族约占64.8%,穆斯林民族如:回族、东乡族、维吾尔族、保安族等约占31.7%,为兰州市流动人口总数的1/3。①与其它城市一样,兰州市也有一支庞大的新生代流动人口的数量,其中穆斯林新生代流动人口与上代穆斯林流动人口相比,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一、流动目的的灵活性

新生代农民工出来打工的思想已经由上代农民工的“养家糊口”为主要目的,转变为学习技术、提高生活质量。如果说上代穆斯林农民工是受当地经济条件、自然的条件的制约被动迁入城市,那么穆斯林新生代农民工是在市场经济的刺激下,主动流入城市。经济因素使新生代穆斯林农民工在流动的形式和目的地上都显得灵活多变。

第一代穆斯林农民工受到较深的乡土观念和出于的考虑,大部分在离家乡近、且便于实现其宗教生活的地方打工。兰州市回族、东乡族来源地相对集中、单一,主要以兰州市周边民族地区为主,临夏回族自治州及天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为两大主要的迁出中心。②截止1999年底,兰州市共有清真寺89座,拱北21处,③浓厚的宗教氛围是穆斯林人口流入兰州市的重要吸引力,同时,受到宗教因素影响下的穆斯林的生活方式,如饮食、婚丧嫁娶等,也是穆斯林人口流出西北地区的制约因素。

对新生代穆斯林流动人口而言,比起宗教因素,经济因素对其流动的拉力在逐步上升。兰州市几乎成为他们“跳入”更发达城市的“跳板”和城市生活适应的“减震器”,从而流入东部、南部更发达城市。此外,在国内的大城市一般都建有供穆斯林举行宗教活动的场所,加之新生代农民工的比起上代农民工有所减弱,已能满足其基本的宗教需要。

有的新生代穆斯林农民工表示,在外地可以通过在住所礼拜的方式,完成其宗教生活。在重大的宗教节日,如开斋节、古尔邦节时返回家乡,饮食问题也可以自己解决。

二、就业范围逐步拓展

因受教育程度低、专业技能低,第一代穆斯林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就业范围十分狭窄,只能集中在建筑行业、饮食行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兰州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性别比非常高,女性就业人员的数量低于男性,仅占总调查人数的15.62%。④近年来,穆斯林新生代流动人口的就业范围逐步拓展,逐步发展到民族特色教育业和零售业,且呈现出女性就业人员数量逐步上升的态势。

笔者在兰州市穆斯林农民工子弟学校、兰州市西关清真寺中阿文女校、兰州西关清真寺幼儿园、兰州市崇德妇女儿童教育中心、兰州淑德女校、兰州东部女校等6所民间教育机构随机做的98份调查问卷中,女性教师人数70人,女性教师数占调查总人数的70.9%;其中以来自临夏回族自治州、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代表的穆斯林聚居区女性教师31人,占总调查人数的31.6%。这些教员是从临夏、宁夏或者兰州的中阿女校毕业后,进入民间民族教育机构任教。

在兰州市内一些商业区,一定数量的新生代穆斯林流动人口已经加入到诸如服装零售业和电子产品零售业为代表的服务行业中,逐渐脱离上代穆斯林流动人口集中在餐饮、建筑行业就业的情况,穆斯林新生代流动人口就业领域的拓展,说明其就业观念转变、城市适应力逐渐增强、教育程度也在逐步提高。

案例1:唐某,男,22岁,未婚,高中毕业后来兰州打工,在兰州某大型商场的电子产品专柜做销售员已有两年时间,也有老乡在兰州从事其它类型的销售工作。他表示从工作中学习了很多,与同事们相处很融洽,吃饭等也很方便。

案例2:马某,女,30岁,已婚,初中文化,与丈夫一起在兰州上班,从事服装销售工作已有一年。结婚后跟着丈夫到兰州来打工。平常生活很方便,就是宗教生活不方便,每天都是戴着头巾到单位门口摘掉,下班后再戴上头巾回家,在租住的房里做礼拜。

三、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提高

由于第一代穆斯林流动人口的教育程度普遍低下,在城市打工的经历使他们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对学校教育的重视、对知识的学习、对专业技能的学习等方面。

在学校教育方面,新生代穆斯林流动人口希望子女接受学校教育的意愿非常强烈。近几年,由于兰州市流动人口数量激增,政府在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难问题上制定了一系列帮扶政策,如2012年1月,制定了四个“一视同仁”的举措,将全市10.41万名流动人口子女统一纳入学校招生范围,这项举措在穆斯林流动人口中引起广泛好评。

除了适龄儿童学校教育外,新生代穆斯林流动人口也很重视知识学习。笔者在兰州市崇德妇女儿童教育中心、兰州淑德女校做的调查中了解到,学校专门为文化程度低的流动人口提供了基本的算数、汉字教学服务,以满足其基本的生活、工作需要。学校管理者表示,很多流动人口都是慕名而来,尤其以年轻的女性为主。可以看出,穆斯林流动人口越来越重视知识的学习。

专业技能学习方面,笔者在穆斯林就业集中的清真饮食行业所做的调查现显示,新生代穆斯林流动人口更加注重专业技能的学习。

案例3:马某,48岁,兰州某餐厅经理,做餐饮有15年时间,他表示自己餐厅的员工,刚来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只能洗餐具,经过长时间锻炼后,能做些简单的菜品,与以前员工最大的进步是他们学习餐饮技术的意愿很强烈。

笔者了解到,清真餐饮业在兰州的发展势头迅猛,在数量和经营档次上都有明显的提高,其员工学习餐饮技术的意愿很强烈,经过多年的努力后,餐厅会提供学习的机会。

兰州市的清真寺,尤其是流动人口聚居的小西湖地区的清真寺,阿訇会针对社会不良行为、犯罪行为对穆斯林流动人口进行道德教育,在社会上受到广泛好评。

四、对传统的穆斯林聚居区依赖感有所减弱

兰州市的小西湖是兰州市穆斯林聚居的区域,清真寺、清真饮食、穆斯林聚居区这三要素使其形成浓厚的伊斯兰氛围,是第一代穆斯林流动人口首选的居住地。笔者对新生代穆斯林流动人口所做的98份调查问卷显示,86人选择离工作地点近的地方居住,占总调查人数的87%,显示出新生代穆斯林流动人口选择居住地时,考虑的出发点是工作便利性和经济性。

在笔者的随机调查中发现,客观上清真寺和清真餐饮业在整个市区广泛分布为新生代穆斯林流动人口分散分布提供条件,主观上宗教观念,比起上代穆斯林流动人口更倾向于选择同地区、同教派清真寺做礼拜,新生代穆斯林流动人口更加倾向于“就近原则”。

五、维权意识逐步提高

与上代穆斯林流动人口相比,穆斯林新生代流动人口面临的社会环境有所好转,兰州市已出现了一些民间组织,其中有些专门为穆斯林流动人口服务,服务内容涉及教育、城市适应、维权与法律咨询。上代穆斯林流动人口自身权利受到侵害后,因诉之无门无路,加之“信定然” 的思想,不能维护自己的权益。新生代穆斯林流动人口能更加积极主动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笔者做的98份调查中,“当你遇到拖欠工资、偷盗、抢劫、交通事故等情况,自己不能处理,应该怎么办?”全部的98份问卷都做了回答,答案包括:民委、宗教局、派出所、社区等单位,兰州市穆斯林文化教育促进会这样的民间组织。这表明新生代穆斯林流动人口维权意识比较强烈,而且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维权的方法和途径。

上述穆斯林新生代流动人口所呈现出的流动目的的灵活性、就业范围的拓展、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提高等特点,与上代穆斯林流动人口相比,多数人希望真正融入城市,其城市适应能力在逐步增强。政府提出的有关政策,如四个“一视同仁”政策,也为穆斯林新生代流动人口融入城市提供了物质条件。流动人口的群体特性是在不断的变化、重构中,城市管理者应根据穆斯林新生代流动人口现阶段所呈现出来的特点,适时调整管理的方法,如在就业上提供信息和引导,完善流动人口的登记、管理制度,并加强与民间组织的合作与交流,引导穆斯林新生代流动人口更好的适应城市,构建和谐社会。

【注 释】

①马忠才,郝苏民.兰州市流动人口调查报告[J].西北民族研究,2006,(3).

②高翔,鱼腾飞,张燕.城市穆斯林流动人口的空间行为特征及动力机制研究——以兰州市回族东乡族为例[J].世界地理研究,2010,(2).

③杨文炯.互动调适与重构——西北城市回族社区及其文化变迁研究[J].民族出版社,2007:416.

④汤夺先.试析西北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结构特征——以对兰州市的调查为例[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4).

兰州大学专业范文第5篇

土木工程(英文:Civil Engineering)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

它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或地下、陆上或水中 ,直接或间接为人类生活、生产、军事、科研服务的各种工程设施,例如房屋、道路、铁路、管道、隧道、桥梁、运河、堤坝、港口、电站、飞机场、海洋平台、给水排水以及防护工程等。

今天小编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土木工程专业个人简历表格;具体内容如下,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姓 名

×××

性 别

个人照片

学历

大学本科

民 族

汉族

出生日期

1990年1月

政治面貌

党员

籍 贯

甘肃省会宁县

健康状况

良好

毕业学校

兰州理工大学

专 业

土木工程

邮 箱

×××@liuxue86.com

联系电话

187××××××××

教育背景

2006.09—2009.06

会宁一中

2009.09—现在

兰州理工大学

主修课程

本专业培养掌握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岩土力学和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从事土木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研究开发、施工及管理的能力,能在工业厂房与民用房屋建筑工程、道路桥梁工程等方面从事设计、研究、施工、教育、管理、投资和技术开发等工程技术工作。

主要科目有:《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

学》,《流体力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及其原理》,《砌体结构设计

及其原理》、《钢结构设计原理》,《房屋建筑学》,《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建筑施工》,《建筑工程概预算》、《计高层建筑结构抗震与设计》,《空间网架结构》,《土木工程制图》,《AutoCAD辅助制图》等。

主要课程设计有:房屋建筑设计、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钢结构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等

毕业设计为:多层框架结构工业厂房设计。

获得的证书

1、英语四级

2、英语六级

3、计算机二级

4、机动车驾驶证C1

获得的奖励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在兰州理工大学获得学校二等奖学金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在兰州理工大学获得学校一等奖学金

2010—2011学年度在兰州理工大学获得励志奖学金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在兰州理工大学获得学校三等奖学金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在兰州理工大学获得校级三好学生

2012—2013学年度在兰州理工大学获得市级三好学生

计算机水平

掌握AutoCAD、PKPM软件基本应用方法,会使用Word、Excel等常用的办公软件

外语水平

英语国家四级,英语国家六级,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

兴趣爱好

读书、跑步、象棋、乒乓球等

社会经历

1、2012年7月

在兰州市多个工地参加认识实习

2、2012年7月

参加测量实习

3、2012年9月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实习

4、2013年3月

兰州市钢结构车间参观网架生产实习

5、2013年7月

在兰州一建施工工地实习

6、2013年8月在兰州市第三建筑公司施工工地学习桩基施工技术

自我评价

1、对建筑行业兴趣浓厚,在校踏实学习建筑设计理论,成绩优异,并多次参加课外实习,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2、性格开朗,待人诚恳,喜好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3、喜欢体育锻炼,强壮的体魄可以承担各种艰苦工作。

求职

意向

施工,设计,工程管理等

相关期刊更多

兰州学刊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共兰州市委宣传部

兰州商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甘肃省教育厅

兰州商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甘肃省教育厅